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李津 海潮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李津 著 頁數(shù):278
內容概要
多看少說,透悟處事常勝的哲學;機智辦事,駕馭人生不敗的智慧。成大事者必知的處事藝術,多看,少說,巧辦事,讓你的人生順暢通達!一個沒有良好人際的人,即使他再有知識,再有技巧,也很難得到施展的空間?!抖嗫瓷僬f巧辦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出為人處世的人生智慧。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少說多聽:和諧相處有規(guī)則1.言多必失,禍從口出2.言不在多,點睛即可3.把握時機,該說話時再說話4.傾聽是最好的尊敬5.少說多聽常點頭6.最會聽才算最會說第二章 廣結人緣:同事關系巧相處1.同事相處平等是首要2.不搞個人英雄主義3.善意的謊言有助交往4.幽默話語有神奇的效果5.該謙讓時就謙讓6.讓贊美之聲不絕于耳7.適度“恭維”也無妨8.真誠關心身邊的同事9.做個受同事歡迎的人第三章 樹威立信:領導下屬有訣竅1.通過談話建立權威2.發(fā)自內心地尊重下屬3.與下屬保持適當?shù)木嚯x4.敢于為下屬承擔責任5.批評講藝術,良藥不苦口6.把贊揚當作一件禮物7.積極化解與下屬的矛盾8.聽得進下屬的諫言9.給下屬一個機會第四章 與人為善:會用人際巧辦事1.把“關系”變成辦事資本2.好機遇不如好人緣3.與人為善才能處處逢源4.墻高還靠眾人扶5.以“禮”服人,難事好辦6.對朋友既要善于“識”,又要善于“交”7.平時多走動,急時有親情8.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9.不要輕易給自己樹敵10.經營你的貴人第五章 把握分寸:尺度適宜巧取勝1.成功法則:“以和為貴”2.別讓暴躁的脾氣毀了你3.辦事要講究中庸之道4.漠然對待“敵”意,四兩撥千斤5.凡事要懂得留有余地6.凡事不能一味遷就別人7.學會說“善意的謊言”8.合理應對社交中的尷尬9.把握好該問的和不該問的第六章 方圓有度:剛柔并濟事通達1.圓場要打得巧妙2.放低姿態(tài),主動與人交往3.要懂得“技術性”地拒絕對方4.該出手時就出手5.敗在一時而贏得一世6.淡然處世,贏得成功7.蛇打七寸,辦事牢穩(wěn)8.取人之長,補己之短9.不要硬碰硬,學會以退為進第七章 難得糊涂:洞察時勢是關鍵1.適當“糊涂”是一種智慧2.做人不能太精明3.低頭是稻穗,昂首是莠稗4.有時吃虧就是福5.功成身退,防患于未然6.沉默是金,糊涂是福7.以德報怨來做人8.退讓是處世的智慧第八章 成功法則:有低有高路好走1.成大事者需先放低自己2.在低調中修煉自己3.腳踏實地才能走得更遠4.做人要有自知之明5才高而不自詡,功高而不自傲6.避免無謂的爭論7.伸屈自如,乃真丈夫第九章 自我升華:辦事的無形資本1.有遠見才能辦成事2.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3.辦事忌沒有條理4.速決果斷是辦事的行動資本5.好心態(tài)——成功辦事的基石6.誠信——辦事的最佳憑證7.辦大事要有冒險精神
章節(jié)摘錄
1.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古人云:“君子慎言,禍從口出?!逼鋵嵕褪钦f,無論是對人還是對事自己心里明白的同時,說話也應加以注意,有些話能少說就少說,能不說就不說。輕易說話,就容易失言,基于在無意中傷害了別人,或者給別人留下攻擊自己的口實。因為,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的事,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都是最常見的。一個人要想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求生存、互交往,說話是難免的,同時也要注意“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的道理。比如人在高興的狀態(tài)下,容易輕許諾言;人在醉酒狀態(tài)下,容易胡言亂語;人在憤怒狀態(tài)下,容易惡言相加;人在憂郁狀態(tài)下,容易消極弱言;人在煩躁狀態(tài)下,容易語無倫次……所以做人要謹言慎行,因為即使十句話你能說對九句,也未必有人夸贊你,但是只要你說錯一句話,就會遭到眾人的指責;即使十次辦事中你取得了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獎勵和常識,可是其中有一次失敗,埋怨和責難之聲就會紛紛到來。所以,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為人寧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態(tài)度,不驕不躁,不露鋒芒,也絕對不會自作聰明,將喜悅得意之色溢于言表。古人有訓:言多必失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在做皇帝之前曾在民間結識了一些朋友,而在他做了皇帝之后,昔日那些同甘共苦的朋友便到京城投靠于他。這些人原以為朱元璋會念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給他們封個一官半職,誰知朱元璋對他們大多拒而不見,因為他最忌諱別人揭他當日貧寒不堪的老底,認為那樣會有損于自己的皇帝威嚴。朱元璋兒時有個極其要好的朋友,從老家鳳陽風塵仆仆地趕到南京去見朱元璋,幾經周折后總算進了皇宮。剛一見面,這位老兄便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大嚷大叫起來:“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你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倆一塊偷豆子吃,背著大冬用破瓦罐煮。豆還沒煮熟你就先搶起來,結果把瓦罐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了,豆子都卡在了喉嚨里,還是我?guī)湍闩鰜淼摹甭牭竭@位老友在眾人面前還喋喋不休嘮叨個沒完,朱元璋心底的火氣也聚集了起來,心想:此人也太不識趣,居然當著文武百百的面講我這些丑事,揭我的短處,讓我這個皇帝的臉往哪擱。于是盛怒之下,朱元璋終于下了令將其殺了。在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最忌諱的就是碰到像朱元璋那個朋友一樣喋喋不休,一味將那些不該拿到眾人面前說的事情拿到眾人面前夸夸其談,而這樣的人也是每個人都不想結交的,最終定是落個眾人疏離的結果。朱元璋的老友不諳此道,落得身亡的下場,也是必然的結果。所以要想與他人和諧相處,就要管好自己的嘴,避免禍從口出。無論什么場合,話說多了必然會引起人們的反感,許多不必要的過失,往往就是在自己不經意間說出來的,也許你覺得自己并沒有說錯,但事實就是如此。言多必失,為你的多嘴時刻敲響警鐘。時刻謹防禍從口出人的一生有幾十年的時間都是在工作,其中與同事相處、見面的時間最長,彼此間的談話難免要涉及工作以外的各種事情,“講錯話”常常會給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如何掌握與同事間談話的分寸就成了人際溝通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了解了談話的分寸,就可以避免禍從口出。1.工作環(huán)境不是互訴心事的場所有許多能說、愛說、性子直的人,大多喜歡向熟悉的同事吐苦水。雖然彼此的交談能夠帶動工作氛圍,也能使彼此之間變得友善,但是研究調查指出,只有不到1%的人能夠嚴守秘密。所以,當你的個人危機和失戀等發(fā)生時,你最好不要到處訴苦,不要把同事的“友善”和“友誼”混為一談,以免讓自己成為辦公室的注目焦點,從而給老板造成問題員工的印象。2.辦公室里最好不要辯論與人相處總有產生爭執(zhí)的時候,而在這時,多數(shù)人都希望自己在爭論中能夠勝過對方才肯罷休。假如你實在愛好并擅長辯論,那么建議你最好把此項才華留在辦公室外去發(fā)揮,否則,即使你在口頭上勝過對方,而事實上卻是你損害了對方的尊嚴,對方可能從此記恨在心,說不定某一天他就會用某種方式還以顏色。3.不要成為“耳語”的散播者耳語,即是在別人背后說的話。辦公室是個社會的微縮群體,也是每個人每天呆的最多的地方,也是與人相處最多的地方,人多是非就多,當然就會有閑言碎語產生。有時,你可能不小心成為“放話”的人;有時,你也可以是別人“攻擊”的對象。這些耳語,比如領導喜歡誰?誰最吃得開?誰又有緋聞等等,就像噪音一樣,影響人的工作情緒。聰明的你,要懂得,在辦公室要掌握與人相處的藝術,該說的就勇敢地說,不該說就絕對不要亂說。4.炫耀只會招致嫉恨每個人都有與他人分享快樂的愿望,這當然是好事情,但一旦涉及你工作上的信息,譬如,即將爭取到一位重要的客戶,老板暗地里給你發(fā)了獎金等,就不見得是好事了。在工作時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成績拿出來向別人炫耀。人性感悟:言多必失,禍從口出。自古以來,有諸多買例都證明了這一點。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說得多并不一定代表別人都愿意聽,但你卻肯定會在無意中說出他人介意的事。也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想要和諧相處就不要讓自己的多嘴多舌為你帶來“災禍”。2.言不在多,點睛即可有一句俗語:“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言不在多,意到則行?!爆F(xiàn)代社會的人際溝通無處不在,求職的輕松過關,推銷的業(yè)績倍增,職位的直線上升,談判的無往不利,以及個人形象的樹立、風采的展現(xiàn)等都離不開說話,一切的人情世故,一大半體現(xiàn)在說話當中,若讓自己滿口廢話,沒有可聽之處,你的人際指數(shù)將會直線下滑。每個人都有其說話的權利,但怎么說話卻并不是一門人人都能掌握的技術。有的人習慣于喋喋不休、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而又詞不達意,語無倫次,讓人聽而生厭;也有的人喜歡夸大其詞,侃侃而談,說話不留余地,沒有分寸。這樣都容易造成畫蛇添足的惡果。雖說人人都喜歡聽贊美的話,但是“好話三遍,其味自散?!奔词鼓阋廊皇琴澝乐Z不斷,也會令對方為之反感。因為,你沒有主題的夸夸其談根本讓對方聽不懂你話里的真正意思,致使你的贊美之詞也顯得干燥乏味。話不在多,點睛即可,掌握說話的藝術,你才能抓住與人相處的潛在規(guī)則,把握“畫龍要點睛,畫蛇勿添足”的精髓,你才能在人際交往中無往不利。言不在多,達意則靈有位名人曾說過:“語言的精髓,在精而不在多。”最會說話的人,就是語言簡潔明了的人,而最不會說話的人,則是那些喋喋不休的人,說了一大堆,也沒有說出主旨,反而還認為自己很棒。事實上,要真正地將自己的話說得高效,就必須讓自己的語言簡練,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對方明白你所說的意思。在劍橋大學的畢業(yè)典禮上,上萬名畢業(yè)學生在大禮堂里等待偉人丘吉爾的到來。在隨從的陪同下,丘吉爾準時到達,并慢慢地走入會場,走向講臺。站在講臺上,丘吉爾脫下他的大衣遞給隨從,接著摘下自己的帽子,默默地注視著臺下的觀眾。一分鐘后,丘吉爾才緩緩地說出了一句話:“NeverGiveup!”說完之后,丘吉爾又穿上了大衣,戴上帽子,離開了會場。整個會場由原本的鴉雀無聲,頃刻間掌聲雷動。這是丘吉爾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演講,也是其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次演講。僅僅用了幾個字,就將自己要演講的內容說了出來,語言貴精不貴多。丘吉爾用事實說明了說話的精髓就在于此。曾有一篇關于馬克·吐溫的報道。有人這樣問過馬克·吐溫:“演說是長篇大論好呢,還是短小精悍好?”馬克·吐溫并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禮拜天,他到教堂去,適逢一位慈善家正用令人哀憐的語言講述非洲慈善家的苦難生活。當慈善家講了五分鐘后,他馬上決定對這件有意義的事情捐助五十美元;當慈善家講了十分鐘后,他就決定將捐款減至二十五美元了;當慈吾家繼續(xù)滔滔不絕講了半小時之后,馬克·吐溫又決定減到五美元;慈善家又講了一個小時后,拿起缽子向大家哀求捐助,并從馬克·吐溫面前走過時,馬克·吐溫卻反而從缽子里偷走了二美元錢。馬克·吐溫原本決定捐助五十美元,最后卻變成偷走二美元錢。他的做法讓許多人不解,也有點太不近情理,但細想起來,卻是理所當然的。魯迅曾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蹦俏淮壬萍冶緛碇恍栉宸昼娋湍苤v完的話,卻滔滔不絕地將其拉長到六十分鐘,致使他的說話形象一落千丈,說話風格令人生厭,這怎能不引起馬克·吐溫的反感,以至于惡作劇地從那位慈善家的缽子里偷走兩美元錢。林肯也曾說過:“在一場官司的辯論過程中,如果第七點議題是關鍵所在,我寧愿讓對方在前六點占上風,而我在最后的第七點獲勝。這一點正是我經常打贏官司的主要原因?!痹谝粋€官司審判的最后一天,對方律師整整花了兩個小時來總結此案。林肯本來可以針對他所提出的論點加以駁斥,但他并未那樣做,而是將論點集中到了關鍵點上,總共花了不到幾分鐘的時間。最后,林肯贏得了這場官司。無論平時人們和什么樣的人對話,要想讓對方被自己說服,就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問題的關鍵點,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意思,這也叫做“抓住一點,不及其余”?!把圆辉诙?,達意則靈”。講話簡練有力,便能使人興味不減。畫龍要點睛,說話也如此言不在多,點睛即可,對于推銷、談判等場合更是如此,話不在多,點到就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自己想要的。在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的現(xiàn)代社會中,沒有人會為了買一件小商品,而花費自己大把的時間去聽你的滔滔宏論。這就要求你在談話時要做到:言簡意賅,一針見血!“吹笛要按到眼兒上,敲鼓要敲到點兒上”,說話自然要說進對方的心坎兒上,對方才能接受。有兩則銷售花生油的廣告,在宣傳中,效果迥異。一則說:“選料上乘,精工磨榨,氣味芬芳,營養(yǎng)豐富?!倍硪粍t只有兩句話:“絕無膽固醇,不含黃曲霉素”,對此,人們無需多做比較,便知高下了。前一則廣告看似全面,其實全是套話,不可能給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而后者卻緊緊抓住人們對冠心病和癌癥普遍恐懼的心理,只用短短的兩句話,就消除了人們對花生油的疑懼,成功地運用了“畫龍點睛”的手法。在所有的商場競爭中,要將自己的產品牌子打出去,一語中的地說話是最關鍵的。恰到好處地在說話上重點突出,即使話不多,也會句句打動人心。比如,“李廠長,如果你們廠的每條生產線都安裝上我公司的高精密度溫度自動控制系統(tǒng),那你廠產品的一等品率將由現(xiàn)在的85%上升到98%以上,每天可增加經濟效益1.3萬元,所以你晚一天購買,就意味著你每天都要白白地扔掉1.3萬元錢。李廠長,早買早受益呀!”如此說話,自然是無往而不利??梢?,春色不需多,一杏出墻,便知天下皆春了。話語雖短,突出重點,任誰聽了都要心動!對于一些顧客暫不需要的商品,在推銷時,無論你怎樣講產品的質量如何,價格如何,恐怕都不會輕易打動顧客的心。這時,倒不如長話短說,誘之以良機,使其放棄還要“等一等”、“看一看”的觀望心理,當機立斷,立馬成交。例如,“趙經理,如果你在這個星期內購買的話,你還可以享受百分之二十的優(yōu)惠。而且,我們的貨不多了,你若再猶豫的話,可能就都被別人買去了!”如此良機,誰又舍得輕易放棄呢?于是,畫龍再度點睛,一言即可定乾坤。畫龍點睛,高手作畫的大手筆,而技拙者出手,恐怕點睛不成,反而有畫蛇添足之嫌了。所以話要盡量少說,聚語言之精華,短小精悍地說,為你所說的內容點上眼睛,你才能成功地打開自己的人脈基礎。切記在與人交往時千萬不要長篇宏論,免得越描越黑。人生感悟:古有畫龍點睛之說,今有言辭達意之語。說話就像畫龍點睛一樣,只有把話說到點上,人人才會喜歡聽你說話,即使你說得再多也會越聽越有味;相反的,若你通篇都是廢話,說的多了就會讓人聽得索然無味,這在每個人的人際交往過程中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言不在多,點睛即可的道理,才能與人和諧相處,那么成功地建立自己的人脈網將不再只是空話。3.把握時機,該說話時再說話說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學問。能說、會說、少說與自己的說話學問的深淺有著直接關系,一個看不透說話時機的人,只會讓自己連不該說的話都傾吐倒盡。所謂說話的學問,其實就是要知道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什么場合該說什么話,什么場合不該說什么話。雖然看似簡單,便做起來卻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許多人眼看就要成功結果卻功虧一簣,大多都是吃了這方面的虧,懊悔之時卻不摸不著頭腦。把握說話時機,說最該說的話,是每一個身在社會中的人都應該把握的。身在社會就避免不了與人相處,與人相處就避免不了深入交談,把握說話時機,說最該說的話讓你的前行風雨無阻,讓你在與人相處中如魚得水。話不在多,點到就行;話不在好,時機對就行!看準時機再說話,讓你的成功顯而易見。把握時機,說最精確的話掌握說話的時機,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必修的一門課程,因為如果你說的不是時候,即便你的話再好,再動聽,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相反,還會給你帶來反面的效果,就等于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實在不是很劃算的事情。因此,在與人相處時要學會根據對方的性格、心理、身份以及當時的氛圍等一切條件,考慮自己說話的內容,找準說話時機,才能說最精確的話。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人們最經??吹降木褪沁@樣的場景:一個人在那里口若懸河地講,可是對方卻是緊鎖眉頭,對說話人的話題根本不感興趣,即便對方一直在夸獎他,到最后,無奈之下,也會找個借口偷偷地溜掉。這就是沒有找到說話時機的問題,不管一個人說話的內容有多么精彩,如果時機掌握不好,也就無法達到有效說話的目的。因為作為一個聽者,他的內心往往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并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喜歡聽同一個話題,或者是說在很多時候,他需要其他的話題甚至需要沉默來調配自己的生活,這樣才能有聲有色。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頭毛驢大多時候都是吃主人給它拿的青草,時間長了習慣了青草的味道也就變得不喜歡吃了。之后在無意中,主人、在毛驢的草料中加了一把鹽,草料立刻就變得有滋有味了。驢就問主人在里面加的是什么,主人說是鹽,于是驢就宣布,從此以后,不吃草料了,每天要光吃鹽!
編輯推薦
《多看少說巧辦事》是一部通俗易懂的人際交往藝術讀物。它以最通俗的語言,最生動的故事,為你娓娓道出為人處世的人生哲學。 一個沒有良好人際的人,即使他再有知識,再有技巧,也很難得到施展的空間。因此,多看人際交往藝術書籍,絕對于你大有好處。趕快從《多看少說巧辦事》開始吧。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