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年4月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古羅馬]西塞羅 頁數:514 譯者:王煥生
Tag標簽:無
前言
序言西塞羅的全名是馬爾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他是古羅馬著名演說家、國務活動家、哲學家、拉丁語大師,一位多產的拉丁散文作家,是古代希臘羅馬傳世作品較多的作家之一。西塞羅于公元前106年出生在拉丁地區(qū)東南部小鎮(zhèn)阿爾皮努姆(Arpinum,今Arpino)附近他父親的一座莊園里?!皥D利烏斯”原是一個貴族姓氏。在羅馬王政最后一位國王“傲王”塔克文統(tǒng)治時期,族中曾經有人被國王處死。塔克文統(tǒng)治被推翻后,族中有人出任過公元前500年的執(zhí)政官,在粉碎塔克文的復辟陰謀中立有功勞,后來該氏族顯然中落了。阿爾皮努姆原屬奧斯基人的居住地域,公元前303年才獲得羅馬市民權,公元前188年在西塞羅的祖父時代才獲得選舉權。西塞羅一家長期居住在那里,較為富有,且受人尊敬?!皥D利烏斯”氏族的“西塞羅”(Cicero)分支可能源自西塞羅的祖父輩,“西塞羅”(Cicero)原意為“豆子”(cicer),由外號而成為家姓,與先前的圖利烏斯貴族世系沒有關系,只是由于西塞羅的父親獲得騎士稱號,才進入騎士等級。西塞羅本人是該家庭中第一個擔任高級官職的人,因而他一再聲稱自己屬于“新人”(homo novus)。西塞羅的父親一直生活在鄉(xiāng)間,一生未從政,但他很看重文化修養(yǎng),喜歡學術,關心兒子的成長,從而使西塞羅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后來西塞羅在父親的帶領下,與弟弟昆圖斯 (比西塞羅小6歲)一起來到羅馬,投拜于當時在羅馬執(zhí)教的希臘教師門下,繼續(xù)求學。西塞羅具有很高的文學天賦,十五六歲時就開始寫詩,其中包括長詩《馬略》參閱西塞羅:《論法律》,Ⅰ,1-5。,還翻譯過希臘詩歌。不過他對演說術卻表現(xiàn)出了更大的興趣,那是當時年輕人步入政壇的必備條件,從政的必要手段。西塞羅的青少年時期正是羅馬著名統(tǒng)帥馬略(Marius,公元前156-前86)活躍于政治舞臺的時期。馬略與西塞羅同鄉(xiāng),也是西塞羅的長輩親屬。此人雖然出身于社會下層,卻頗有才能,以杰出的軍事功績躋身于社會上層,從而在家鄉(xiāng)享有盛譽,受人崇敬,這對西塞羅樹立人生志向顯然不會沒有影響。與此同時,羅馬廣場是當時社會政治生活的中心,那里濃烈的政治氣氛和頻繁的政治活動對年輕的西塞羅也是很好的熏陶。西塞羅在羅馬學習期間師從名門,例如曾隨著名的法學家斯凱沃拉(Scaevola)學習法學,隨費德魯斯(Phaedrus)學習伊壁鳩魯派哲學,隨菲?。≒hilon)學習學園派哲學,隨狄奧多托斯(Diodotus)學習斯多葛派哲學,從而使他在原有的文學素養(yǎng)基礎上,又獲得了廣泛的法學和哲學知識。西塞羅約在公元前1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步入社會生活,從事訴訟。他本人發(fā)表的第一篇演說辭是公元前81年的《為昆克提烏斯辯護》(Pro Quinctio)。公元前80年,他發(fā)表了《為羅斯基烏斯辯護》(Pro Roscio)。這篇演說辭為他贏得了很好的政治聲譽,因為他在該案中竟然膽敢把抨擊的矛頭指向獨裁者蘇拉(Sulla)的寵人。公元前79年,西塞羅前往希臘,自稱是由于健康原因,同時希望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演說技巧和其他學業(yè)西塞羅:《布魯圖斯》,303-314。。他在雅典逗留了約六個月,主要研究哲學,結識了后來與他成為終身摯友的提圖斯?蓬波尼烏斯?阿提庫斯(Atticus)。然后他去到小亞細亞,最后去到羅得斯島,在那里隨著名修辭學家阿波羅尼奧斯?摩?。ˋpollonius Molon)進一步研究演說技巧。他在羅馬時便曾經聽過摩隆的講學。西塞羅這次學有成就,吸收當時的阿提卡風格和亞細亞風格的長處,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演說風格。他的演說才能和技巧使摩隆稱贊不已,慨嘆道:“西塞羅啊,我稱贊你,稱贊你的技藝,但我也為希臘而痛心,因為我看到,我們唯一的優(yōu)勢和最后的驕傲——科學和演說由于你而去到羅馬?!眳㈤喥毡R塔克:《西塞羅傳》,4。兩年后,西塞羅回到羅馬,開始從事類似后代律師的職業(yè)。他成功地為一系列重要案件進行辯護,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聲望。年僅三十歲的他于公元前76年被選為下一年度的財政官。他的財政官任職是在西西里履行的,為自己留下了好名聲。蓋尤斯?維勒斯(Verres)于公元前73年-前71年任西西里總督,任職期間濫用權力,殘酷地掠奪當地的財富。西西里人在維勒斯卸任后依法對他進行控告,委托西塞羅為他們辯護。西塞羅認真接受了西西里人的委托,其對手是比他年長、在當時很有名氣的演說家昆圖斯?霍爾騰西烏斯(Hortensius)。西塞羅的有力辯護使西西里人的控告獲得勝利,維勒斯本人未待宣判便自動流亡,霍爾騰西烏斯也宣布放棄為維勒斯辯護。維勒斯案為西塞羅贏得了巨大的聲譽,西塞羅的威望劇增,成為羅馬第一演說家和訴訟辯護師,受到人們的尊敬和信任。上述這些業(yè)績?yōu)槲魅_在政壇進一步發(fā)跡提供了有利條件,使他在競選官職時一路順利。他于公元前69年出任市政官,公元前66年出任裁判官,最后在貴族的支持下,成功地競選了公元前63年的執(zhí)政官,達到羅馬國家官職的最高點,他自己從此也完全站到保守的貴族元老派一邊,維護羅馬貴族共和制。西塞羅任執(zhí)政官期間,成功地揭露和粉碎了以破落貴族卡提利納為首的企圖篡奪國家權力的陰謀,使他的政治聲譽達到最高峰,被視為共和國的拯救者,被稱為“國父”。
內容概要
本書是國內唯一的西塞羅文集的古希臘文譯本。西塞羅被稱為古希臘羅馬文化之父,美國研究古代史的權威摩塞司•哈達斯博士在《羅馬帝國》一書中把西塞羅列為“永垂不朽的羅馬人”之一。西塞羅憑著他對古希臘哲學思想的廣泛了解和深入領會,為拉丁語確立了一套與古希臘哲學相對應的術語概念,成為他對古羅馬哲學思想的重要貢獻之一。西塞羅作為一位拉丁語大師,語言詞匯豐富,句式嚴謹,結構復雜,講究修辭,同時又具有文學散文式流暢的特點。 西塞羅文集(政治學卷)中收錄的《論共和國》、《論法律》、《論老年》和《論友誼》的拉丁文本采用的是勒伯古典叢書(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中西塞羅《論共和國》(De Re Publica)、《論法律》(De Legibus)、《論老年》(De Senectute)和《論友誼》(De Amicicia)拉丁文本,其中《論共和國》對照杜伊布納希臘羅馬作家叢書(Bibliotheca Scriptorum Graecorum et Romanorum Teubneriana)中西塞羅《論共和國》1960年版,對殘損部分作了補充?!墩摿x務》是根據意大利里佐利綜合文庫古典叢書(I Classicai della Biblioteca Rizzoli)中西塞羅《論義務》(Cicero:De Officiis)1987年版拉丁文本譯出的。譯文中的注釋為譯者所加,參考了上述各種版本和其他有關譯本的注釋。
作者簡介
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前43年),古代羅馬著名的政治家、演說家、古典共和思想的重要代表,羅馬共和國后期杰出的散文大家,其典雅的拉丁文體促進了拉丁文學的發(fā)展,影響了后來歐洲的教育。主要著作有《論共和國》、《論法律》、《論演說家》、《論老年》、《論神性》、《圖斯庫羅姆談話錄》等。
西塞羅出身于騎士階層,家道富有,心性聰慧,先后在著名的修辭學家、法學家和哲學家門下接受教育,熱愛羅馬國家,通曉希臘文化。他起初從事律師工作,不久后從政,在政壇發(fā)跡順利,成功競選各種職務,不斷升遷,公元前63年擔任羅馬最高官職執(zhí)政官。后來,他在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權力角逐中幾度沉浮,最終遭政敵殺害。
王煥生,1939年生,江蘇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1959年進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次年進入蘇聯(lián)莫斯科大學語言文學系古希臘羅馬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習,1965年畢業(yè)?;貒笠恢痹谥袊鐣茖W院從事古希臘羅馬文學研究。主要著作有《古羅馬文學史》、《古羅馬文藝批評史綱》、《古羅馬神話傳說》等。主要譯作有(包括與他人合作)《伊索寓言》、《希臘羅馬散文選》、《古羅馬戲劇選》、荷馬史(《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普羅佩提烏斯的《哀歌集》、《埃斯庫羅斯悲劇》、奧勒利烏斯的《沉思錄》,西塞羅的《論共和國》、《論老年》、《論演說家》等。其中《伊利亞特》(與羅念生合譯)和《奧德賽》于1999年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奧德賽》于2001年榮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古羅馬文學史》被收入“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
書籍目錄
序言Ⅰ論共和國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論法律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論老年論友誼論義務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專名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插圖:《西塞羅文集(政治學卷)》箴言摘選:沒有哪一個問題比深刻理解我們出生是為了正義,法權不是基于人們的意見,而是基于自然這些問題更重要。人類不存在任何差異。如果存在差異,那么單獨一個定義便不可能界定所有的人。那獨一無二的、使我們超越于其他動物的理性,那使我們能進行推測、論證、批駁、闡述、綜合、作結論的理性,毫無疑問是大家共同具有的。尊重正義和虔誠,它們不僅對于你的父母,對于你的親人們,而且對于你的無比偉大的祖國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存在自然,便不可能存在任何正義;任何被視為有利而確立的東西都會因為是對他人有利而遭廢棄。法律乃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乃自然之力量,它允許做應該做的事情,禁止行不應該的行為。法律在它可能強制的范圍內制止欺詐,哲學家們依靠理性和領悟來制止欺詐。就這樣,理性要求人們做任何事情不可詭詐,不可偽裝,不可欺騙。一個人具有美德如同掌握某種技藝,不加以運用是不夠的,并且技藝即使不加以運用,它仍可以因諳熟而繼續(xù)存在,然而美德卻全賴于對它的運用。對美德的最好運用在于管理國家,并且是在實際上,而不是在口頭上,實現(xiàn)那些哲學家們在他們的角落里大聲議論的東西。
編輯推薦
《西塞羅文集:政治學卷》:尊重正義和虔誠,它們不僅對于你的父母,對于你的親人們,而且對你的無比偉大的祖國都是非常重要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