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死學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鄭志明  頁數(shù):313  
Tag標簽:無  

前言

  佛教在生死學方面,不僅自成體系,且非常獨特,既不刻意追求生死,但也不反對生死,希望以有形的生命去證悟無限的生命,其目的是在于了生脫死,借修持來化解人的無明愚癡,熄滅一切煩惱與生死諸苦。佛教是要人超越出生死,能真正洞察生命的本質(zhì),在緣起性空的體證下,不以色身為真實的我,只求以善行來圓滿生命,在涅槃的證悟中放任色身自然老死?! ‘斎说纳x不開生老病死等諸種煩惱時,生是不必喜悅的,象征的是痛苦的源頭,在四大與五蘊合成肉身后,就要不斷地承受三毒的纏縛與八苦的煎熬,在剎那不斷的遷流變化中,開啟了苦海無邊的人生歷程。但是佛教認為人身的生也是難得的,要有累世修持的善報,利用此身來借假修真離苦得樂,在戒定慧的精進修持下,除滅生死種子,證得解脫涅槃。  佛教主要致力于消解身體生老病死現(xiàn)象下的種種痛苦,體會到存有的苦迫紛亂與生死流轉(zhuǎn),都只是身心五蘊和合下的我見與執(zhí)著,是無法真正地理解生命。佛陀的證道與弘揚佛法,是要教導人們廣觀一切法空的生命本質(zhì),領(lǐng)悟解脫生死的真慧,進而不斷地反觀自身,從離我知見中去完成生命的存有價值。佛陀教法的最大特色,就是要解脫眾生一切存在之苦,尤其特別關(guān)注緊貼色身而來的種種病苦,所謂病苦是指在累世輪回業(yè)報中由貪嗔癡三毒引發(fā)在身體與心靈上的疾病?! 》鹜拥慕谭ń?jīng)過長期的歷史傳承,內(nèi)容極為豐富與多樣,在印度可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等時期,印度佛教向外傳播又可分為三大語系,即巴利語系的南傳佛教、漢語系的北傳佛教、藏語系的藏傳佛教等。不同時間與地區(qū)所傳播的佛法,其基本內(nèi)涵大致上是相通的,是要以佛法來涵養(yǎng)人格與圓成生命,但是各有其偏重的法門,形成不同的修證理論與方法。雖然佛教的法門層出不窮,但是超越出無常生命的愿望是一致的,最終還是期待能超生了死,熄滅一切煩惱與痛苦,在精進修行中如實認識生命的奧秘,證得涅槃境界?! 》鸺疑缹W的內(nèi)容極為豐富,有不少的經(jīng)典有深入研究的價值,本書只是一個新的嘗試,從每個時代挑選代表性經(jīng)典,僅能從點到線的展開。作歷史性的整合。未來還可以深人其他的經(jīng)典,繼續(xù)探究佛家生死學?! ∴嵵久饔诒蓖遁o仁書房  2006年8月31日

內(nèi)容概要

  《佛教生死學》在生死學上不僅自成體系,且非常獨特,不刻意追求生死,但也不反對生死,而是要以有形的生命去證悟無限的生命,要以修持來化解人的無明愚癡,熄滅一切煩惱與生死諸苦。在緣起性空的體證下,不以色身為真實的我,只求以善行來圓滿生命,在涅槃的悟中放任色身自然老死。

作者簡介

  鄭志明,1957年生于臺灣省新竹市,臺灣師范大學文學博士,現(xiàn)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曾任南華大學通識學院院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嘉義師院語教系主任。專研中國宗教哲學、民俗學、神話學,近年來偏重在道教生死學、佛教生死學、醫(yī)學理論等課題。著有《臺灣傳統(tǒng)信仰的宗教注釋》、《臺灣傳統(tǒng)信仰的鬼神崇拜》、《宗教組織的發(fā)展趨勢》、《宗教神話與崇拜的起源》、《宗教與民俗醫(yī)療》、《宗教的醫(yī)療觀與生命教育》、《宗教神話與巫術(shù)儀式》:《宗教與生命關(guān)懷》、《傳統(tǒng)宗教的傳播》等三十余種。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佛教的生死關(guān)懷一、前言二、佛教對生的體認三、佛教對病的醫(yī)療四、佛教對老死的關(guān)懷五、結(jié)論第二章 《雜阿含經(jīng)》的瞻病關(guān)懷一、前言二、瞻病的教法三、瞻病說法與聞法的功德四、瞻病自殺的問題五、結(jié)論第三章 佛教經(jīng)典的胚胎生命觀一、前言二、入胎的因緣三、成胎的歷程四、出胎的生死五、結(jié)論第四章 《佛滅度后棺斂葬送經(jīng)》的斂葬觀一、前言二、佛陀臨終的斂葬禮儀三、缽的禮敬與教化四、舍利的禮敬與教化五、結(jié)論第五章 《善生經(jīng)》的生命修持觀一、前言二、我與六方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三、我與四事的自求多福四、我與六非道的消災(zāi)解厄五、結(jié)論第六章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的生命修持觀一、前言二、方位象征的擴大詮釋三、方位認知的擴大運用四、我與方位的擴大實踐五、結(jié)論第七章 《佛說佛醫(yī)經(jīng)》的生命醫(yī)療一、前言二、人身起病說三、得病因緣說四、離罪醫(yī)治說五、結(jié)論第八章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jīng)》的凈土觀一、前言二、藥王與藥上菩薩的本行因緣三、藥王與藥上菩薩的觀法四、藥王與藥上菩薩的念佛聞法五、結(jié)論第九章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的修持行法一、前言二、地藏法門的生命關(guān)懷三、木輪相法的占卜過程四、木輪相法的懺悔修行五、結(jié)論第十章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jīng)》的生命護持一、前言二、此經(jīng)的緣由本事三、此經(jīng)對童子的救護四、此經(jīng)對眾生的生命護持五、結(jié)論第十一章 《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jīng)》的生命禮儀一、前言二、人身修福法門三、居家禮儀四、殯葬禮儀五、婚姻禮儀六、身心的信仰境界七、結(jié)論第十二章 敦煌寫卷“患文”的宗教醫(yī)療觀一、前言二、敦煌患文的病因觀三、敦煌患文的治療術(shù)四、敦煌患文的禮懺法五、結(jié)論第十三章 敦煌寫卷“亡文”的生命教育一、前言二、亡文的倫常教化三、亡文的生命關(guān)懷四、亡文的儀式功能五、結(jié)論第十四章 宋代契嵩《孝論》的生命關(guān)懷一、前言二、以孝為戒三、以佛為孝四、以行為孝五、結(jié)論

章節(jié)摘錄

  四、舍利的禮敬與教化  佛陀不反對人們對“缽”與“舍利”的尊崇,其目的是要賢能者能反觀自我本性,能離一切煩惱而得涅槃,達到“終皆升天”的境界,如《佛滅度后棺斂葬送經(jīng)》最后經(jīng)尾云:  佛告阿難:吾雖滅度后,留缽及舍利,若有賢者,肅心奉養(yǎng),終皆升天。阿難言:千歲之末,缽現(xiàn)神德,變化若茲,豈;兄無上正真道最正覺之靈化乎。佛說經(jīng)時,天龍鬼神,王臣四輩,靡不哽咽,稽首而去。(頁1115a)  此經(jīng)表達了最后的感嘆:“豈況無上正真道最正覺之靈化乎”?佛教的“靈化”與“神化”,是要回到佛陀的根本教法上,而非外在的崇拜形式。遺憾的是廣大的眾生未必能完全領(lǐng)悟佛陀宣揚的佛法,而是在新的造神運動下,引發(fā)了一連串佛陀舍利的爭奪戰(zhàn)爭。這是佛陀不忍預見的場面,卻在佛陀喪禮過后,不斷地一場一場地熱絡(luò)演出,這或許也是佛陀難以避免的無奈?! ≡谟涊d佛陀涅槃相的傳記中,將各國對佛陀舍利的爭奪,有著相當詳細的描述,當各國國王為爭舍利吵得不可開交之日寸’,有一名為屯屈的梵志,提出了八國平分舍利的主張,平息了一場將要引爆的戰(zhàn)爭,如《佛般泥洹經(jīng)》卷2云:  化為梵志,自名屯屈,叉手前曉八國王曰,聽吾一言:唯佛在時,諸王奉尊教常慈惠。夫為民主,無宜有諍,當行四等,分佛舍利,令諸國土,皆有宗廟,開民盲冥,令知有佛,以為宗緒使得景福,天神鬼龍諸王黎民。僉日善哉屯屈,普施眾生福田也。共請屯屈作平八分,屯屈自以天上金罌,中以石蜜涂里成量舍利,各與一罌,諸王得之。悲喜交集,皆以香華懸繒雜彩,燒香燃燈,朝夕作樂。屯屈長跪乞罌中余著蜜,舍利吾欲立廟,諸王惠之遂入罌。道士名日桓違,從王索舍利,王日已分不可復得唯有焦炭,便自往取。道士取炭,香華供養(yǎng)。復有遮迦竭人,來索舍利。日已分唯有余灰,可自往取即復取灰,奉九十日?! ∪粢婪鹜拥慕谭▉碚f,這種爭奪舍利的行為是不可取,是無法獲得佛陀的認同。佛陀是要弟子們“以法為師”與“以戒為師”,遵守其傳授的教義與戒律,來證成最正覺的智慧??墒钱敺鹜邮艿綇V大民眾的皈依與崇信后,被人們視同“世尊”或“天人師”,不僅威望與地位日著,也逐漸被視為可以引導人間擺脫苦難的神,導致其寂滅后無可避免的舍利爭奪局面,最后由屯屈出面調(diào)解,把佛陀舍利分成八份,各帶回國建成舍利塔供奉?!栋隳噤〗?jīng)》卷2有類似的記載,將屯屈譯為毛蹶,不僅取舍利建塔,還有分舍利的瓶子,火化的焦炭與灰燼,也被取回設(shè)塔供奉,如云:  梵志毛蹶,曉眾人言,諸君皆宿夜承佛嚴教,日誦法言,心服仁化,一切眾生,尚念欲安。且佛大慈故,燒形遺骨,欲廣佑天下,何宜當為毀本惠意,舍利現(xiàn)在但當分耳。眾成稱善,皆詣舍利,稽首畢一面住,乃共使毛蹶分之。于是毛蹶持一罌受石許,蜜涂其里,分為八份。已白眾言:吾既敬佛,亦嘉眾意,愿得著罌舍利,歸起塔廟。皆言智哉,是為知時,即共聽與。又有梵志,名溫違,白眾人言:竊慕善意,乞地燃炭,歸起塔廟。皆言與之。后有衡國異道士,求得地灰。于時八國得佛八份舍利,各還起塔,皆甚嚴好。梵志毛蹶,種邑道人大溫違,還俾賁邑,衡國道士得地灰,歸皆起塔廟。舍利八份有八塔,第九罌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灰塔。佛從四月八日生,四月八日舍家出,四月八日得佛道,四月八日般泥洹。皆以佛星出時,此時百草華英,樹木繁盛,佛已般泥洹,天下光明滅,十方諸天神,莫不自歸佛?!  吧崂笔氰笳Z的音澤,又譯為“設(shè)利羅”,意為“身骨”,是指荼毗后的殘余骨燼。佛教經(jīng)典中所謂的舍利有兩種,一為法身舍利,即佛陀所說的佛教經(jīng)典。二為生身舍利,是佛陀火化后遺留下來的一種固體結(jié)晶狀的特殊物質(zhì)。在佛陀滅度時,人們關(guān)心的已不是法身舍利,而是具體的生身舍利,搶不到生身舍利的人,連瓶子、焦炭、灰燼等也視為佛陀遺物來立塔供養(yǎng)。這種“以骨為師”是建立在崇拜的情感上,配合神話把佛陀推崇為宇宙最高的主宰,如謂“十方諸天神,莫不自歸佛”,這種崇拜不只是廣大信眾的做法,也有不少佛弟子也有這種想法,故在后代經(jīng)典的集結(jié)過程中,有關(guān)佛陀的神話被廣泛地創(chuàng)造與傳播。對佛陀生身與遺物的崇拜,反映出佛陀的教法未被廣大的信眾或弟子所接納,人們?nèi)酝A粼谧诮坛绨莸奈幕瘹夥罩?,把佛陀視為新眾神之王的偶像崇拜,肯定已得佛道的佛陀能保佑眾生?!  八笔菑蔫笪姆g,或音譯為“搴堵波”、“私偷簸”、“佛圖”、“浮圖”等,或意譯為“方墳”、“圓?!?、“靈廟”等,原本與佛教無關(guān),是指埋葬尸骨或生骨的墳冢,其形制為一個半圓覆缽形的大土冢,冢頂有豎桿及圓盤。后來“塔”才成為埋藏佛陀舍利的專有建筑物,進而變成宗教性的紀念建筑,當信徒無法再向佛陀的真身頂禮膜拜時,轉(zhuǎn)向埋葬舍利的佛塔頂禮膜拜,在信徒的眼中猶如佛即在此。后代為了滿足信徒們禮佛的需要,在各地興建佛塔,以金、銀、琉璃、水晶等制作一些佛骨的替代品埋在里面,將這些替代品也稱為“舍利”,佛教是肯定這樣的做法。如《如意寶珠轉(zhuǎn)輪秘密現(xiàn)身成佛金輪咒王經(jīng)》,在談制作“如意寶珠”時,無舍利也可以采用其他替代品,云:  若無舍利,以金、銀、琉璃、水晶、瑪瑙、玻梨眾寶等,造作舍利,珠如上所用。行者無力者,即至大海邊,拾清凈砂石,即為舍利。亦用藥草、竹木、根節(jié),造為舍利。其數(shù)三十二粒,七粒為主,大如鷂子計,即造寶珠。其珠放光,普照一切貧窮困苦,如汝寶珠,無有別異。  ……

編輯推薦

  《佛教生死學》的內(nèi)容極為豐富,有不少的經(jīng)典有深入研究的價值?!斗鸾躺缹W》從每個時代挑選代表性經(jīng)典,從點到線作歷史性的整合,藉以探究佛教生死學的內(nèi)涵。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佛教生死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四、舍利的禮敬與教化
        佛陀不反對人們對“缽”與“舍利”的尊崇,其目的是要賢能者能反觀自我本性,能離一切煩惱而得涅槃,達到“終皆升天”的境界,如《佛滅度后棺斂葬送經(jīng)》最后經(jīng)尾云:
        佛告阿難:吾雖滅度后,留缽及舍利,若有賢者,肅心奉養(yǎng),終皆升天。阿難言:千歲之末,缽現(xiàn)神德,變化若茲,豈;兄無上正真道最正覺之靈化乎。佛說經(jīng)時,天龍鬼神,王臣四輩,靡不哽咽,稽首而去。(頁1115a)
        此經(jīng)表達了最后的感嘆:“豈況無上正真道最正覺之靈化乎”?佛教的“靈化”與“神化”,是要回到佛陀的根本教法上,而非外在的崇拜形式。遺憾的是廣大的眾生未必能完全領(lǐng)悟佛陀宣揚的佛法,而是在新的造神運動下,引發(fā)了一連串佛陀舍利的爭奪戰(zhàn)爭。這是佛陀不忍預見的場面,卻在佛陀喪禮過后,不斷地一場一場地熱絡(luò)演出,這或許也是佛陀難以避免的無奈。
        在記載佛陀涅槃相的傳記中,將各國對佛陀舍利的爭奪,有著相當詳細的描述,當各國國王為爭舍利吵得不可開交之日寸’,有一名為屯屈的梵志,提出了八國平分舍利的主張,平息了一場將要引爆的戰(zhàn)爭,如《佛般泥洹經(jīng)》卷2云:
        化為梵志,自名屯屈,叉手前曉八國王曰,聽吾一言:唯佛在時,諸王奉尊教常慈惠。夫為民主,無宜有諍,當行四等,分佛舍利,令諸國土,皆有宗廟,開民盲冥,令知有佛,以為宗緒使得景福,天神鬼龍諸王黎民。僉日善哉屯屈,普施眾生福田也。共請屯屈作平八分,屯屈自以天上金罌,中以石蜜涂里成量舍利,各與一罌,諸王得之。悲喜交集,皆以香華懸繒雜彩,燒香燃燈,朝夕作樂。屯屈長跪乞罌中余著蜜,舍利吾欲立廟,諸王惠之遂入罌。道士名日桓違,從王索舍利,王日已分不可復得唯有焦炭,便自往取。道士取炭,香華供養(yǎng)。復有遮迦竭人,來索舍利。日已分唯有余灰,可自往取即復取灰,奉九十日。
        若依佛陀的教法來說,這種爭奪舍利的行為是不可取,是無法獲得佛陀的認同。佛陀是要弟子們“以法為師”與“以戒為師”,遵守其傳授的教義與戒律,來證成最正覺的智慧??墒钱敺鹜邮艿綇V大民眾的皈依與崇信后,被人們視同“世尊”或“天人師”,不僅威望與地位日著,也逐漸被視為可以引導人間擺脫苦難的神,導致其寂滅后無可避免的舍利爭奪局面,最后由屯屈出面調(diào)解,把佛陀舍利分成八份,各帶回國建成舍利塔供奉。《般泥洹經(jīng)》卷2有類似的記載,將屯屈譯為毛蹶,不僅取舍利建塔,還有分舍利的瓶子,火化的焦炭與灰燼,也被取回設(shè)塔供奉,如云:
        梵志毛蹶,曉眾人言,諸君皆宿夜承佛嚴教,日誦法言,心服仁化,一切眾生,尚念欲安。且佛大慈故,燒形遺骨,欲廣佑天下,何宜當為毀本惠意,舍利現(xiàn)在但當分耳。眾成稱善,皆詣舍利,稽首畢一面住,乃共使毛蹶分之。于是毛蹶持一罌受石許,蜜涂其里,分為八份。已白眾言:吾既敬佛,亦嘉眾意,愿得著罌舍利,歸起塔廟。皆言智哉,是為知時,即共聽與。又有梵志,名溫違,白眾人言:竊慕善意,乞地燃炭,歸起塔廟。皆言與之。后有衡國異道士,求得地灰。于時八國得佛八份舍利,各還起塔,皆甚嚴好。梵志毛蹶,種邑道人大溫違,還俾賁邑,衡國道士得地灰,歸皆起塔廟。舍利八份有八塔,第九罌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灰塔。佛從四月八日生,四月八日舍家出,四月八日得佛道,四月八日般泥洹。皆以佛星出時,此時百草華英,樹木繁盛,佛已般泥洹,天下光明滅,十方諸天神,莫不自歸佛。
        “舍利”是梵語的音澤,又譯為“設(shè)利羅”,意為“身骨”,是指荼毗后的殘余骨燼。佛教經(jīng)典中所謂的舍利有兩種,一為法身舍利,即佛陀所說的佛教經(jīng)典。二為生身舍利,是佛陀火化后遺留下來的一種固體結(jié)晶狀的特殊物質(zhì)。在佛陀滅度時,人們關(guān)心的已不是法身舍利,而是具體的生身舍利,搶不到生身舍利的人,連瓶子、焦炭、灰燼等也視為佛陀遺物來立塔供養(yǎng)。這種“以骨為師”是建立在崇拜的情感上,配合神話把佛陀推崇為宇宙最高的主宰,如謂“十方諸天神,莫不自歸佛”,這種崇拜不只是廣大信眾的做法,也有不少佛弟子也有這種想法,故在后代經(jīng)典的集結(jié)過程中,有關(guān)佛陀的神話被廣泛地創(chuàng)造與傳播。對佛陀生身與遺物的崇拜,反映出佛陀的教法未被廣大的信眾或弟子所接納,人們?nèi)酝A粼谧诮坛绨莸奈幕瘹夥罩?,把佛陀視為新眾神之王的偶像崇拜,肯定已得佛道的佛陀能保佑眾生?br />     “塔”是從梵文翻譯,或音譯為“搴堵波”、“私偷簸”、“佛圖”、“浮圖”等,或意譯為“方墳”、“圓?!?、“靈廟”等,原本與佛教無關(guān),是指埋葬尸骨或生骨的墳冢,其形制為一個半圓覆缽形的大土冢,冢頂有豎桿及圓盤。后來“塔”才成為埋藏佛陀舍利的專有建筑物,進而變成宗教性的紀念建筑,當信徒無法再向佛陀的真身頂禮膜拜時,轉(zhuǎn)向埋葬舍利的佛塔頂禮膜拜,在信徒的眼中猶如佛即在此。后代為了滿足信徒們禮佛的需要,在各地興建佛塔,以金、銀、琉璃、水晶等制作一些佛骨的替代品埋在里面,將這些替代品也稱為“舍利”,佛教是肯定這樣的做法。如《如意寶珠轉(zhuǎn)輪秘密現(xiàn)身成佛金輪咒王經(jīng)》,在談制作“如意寶珠”時,無舍利也可以采用其他替代品,云:
        若無舍利,以金、銀、琉璃、水晶、瑪瑙、玻梨眾寶等,造作舍利,珠如上所用。行者無力者,即至大海邊,拾清凈砂石,即為舍利。亦用藥草、竹木、根節(jié),造為舍利。其數(shù)三十二粒,七粒為主,大如鷂子計,即造寶珠。其珠放光,普照一切貧窮困苦,如汝寶珠,無有別異。
        …… ·
  •     佛教在生死學方面,不僅自成體系,且非常獨特,既不刻意追求生死,但也不反對生死,希望以有形的生命去證悟無限的生命,其目的是在于了生脫死,借修持來化解人的無明愚癡,熄滅一切煩惱與生死諸苦。佛教是要人超越出生死,能真正洞察生命的本質(zhì),在緣起性空的體證下,不以色身為真實的我,只求以善行來圓滿生命,在涅槃的證悟中放任色身自然老死。
        當人的生命離不開生老病死等諸種煩惱時,生是不必喜悅的,象征的是痛苦的源頭,在四大與五蘊合成肉身后,就要不斷地承受三毒的纏縛與八苦的煎熬,在剎那不斷的遷流變化中,開啟了苦海無邊的人生歷程。但是佛教認為人身的生也是難得的,要有累世修持的善報,利用此身來借假修真離苦得樂,在戒定慧的精進修持下,除滅生死種子,證得解脫涅槃。
        佛教主要致力于消解身體生老病死現(xiàn)象下的種種痛苦,體會到存有的苦迫紛亂與生死流轉(zhuǎn),都只是身心五蘊和合下的我見與執(zhí)著,是無法真正地理解生命。佛陀的證道與弘揚佛法,是要教導人們廣觀一切法空的生命本質(zhì),領(lǐng)悟解脫生死的真慧,進而不斷地反觀自身,從離我知見中去完成生命的存有價值。佛陀教法的最大特色,就是要解脫眾生一切存在之苦,尤其特別關(guān)注緊貼色身而來的種種病苦,所謂病苦是指在累世輪回業(yè)報中由貪嗔癡三毒引發(fā)在身體與心靈上的疾病。
        佛陀的教法經(jīng)過長期的歷史傳承,內(nèi)容極為豐富與多樣,在印度可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等時期,印度佛教向外傳播又可分為三大語系,即巴利語系的南傳佛教、漢語系的北傳佛教、藏語系的藏傳佛教等。不同時間與地區(qū)所傳播的佛法,其基本內(nèi)涵大致上是相通的,是要以佛法來涵養(yǎng)人格與圓成生命,但是各有其偏重的法門,形成不同的修證理論與方法。雖然佛教的法門層出不窮,但是超越出無常生命的愿望是一致的,最終還是期待能超生了死,熄滅一切煩惱與痛苦,在精進修行中如實認識生命的奧秘,證得涅槃境界。
        佛家生死學的內(nèi)容極為豐富,有不少的經(jīng)典有深入研究的價值,本書只是一個新的嘗試,從每個時代挑選代表性經(jīng)典,僅能從點到線的展開。作歷史性的整合。未來還可以深人其他的經(jīng)典,繼續(xù)探究佛家生死學。
        鄭志明于北投輔仁書房
        2006年8月31日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