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

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古羅馬] 馬可·奧勒留  頁數(shù):417  譯者:何懷宏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沉思錄》是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所著,這本自己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內(nèi)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所寫,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一個里程碑?!冻了间洝穪碜杂谧髡邔ι砹b宮廷的自身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馬可•奧勒留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系,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脫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要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更要付諸行動?!  冻了间洠褐杏㈦p語·典藏本》既有中文的簡練優(yōu)雅,又有英文的古樸單純,在中文閱讀中滿足讀者對于英文版本的追求。英文部分采用的是最為經(jīng)典的喬治•朗譯本,優(yōu)美流暢,純正優(yōu)雅,原汁原味,在不影響閱讀的前提下,編輯部分保留了古英語的書寫方式,在領略奧勒留深邃思想的同時,也能享受古英語閱讀的美妙。

作者簡介

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著名的“帝王哲學家”,古羅馬帝國皇帝,在希臘文學和拉丁文學、修辭、哲學、法律、繪畫方面受過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奧勒留也許是西方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學家皇帝。他是一個比他的帝國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奮工作最終并沒有能夠挽救古羅馬,但是他的《沉思錄》卻成為西方歷史上最為感人的偉大名著。
  馬可·奧勒留是一個悲愴的人;在一系列必須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過一種寧靜的鄉(xiāng)村生活的那種愿望。但是實現(xiàn)這種愿望的機會始終沒有來臨。――羅素
  馬可·奧勒留是一個悲愴的人;在一系列必須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過一種寧靜的鄉(xiāng)村生活的那種愿望。但是實現(xiàn)這種愿望的機會始終沒有來臨。――羅素
  譯者介紹:  
  何懷宏,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從事倫理學及人生哲學、社會歷史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學術著作有:《良心論》、《世襲社會及其解體》、《選舉社會及其終結(jié)》、《底線倫理》、《道德、上帝與人》等。;另有隨筆散文作品集:《若有所思》、《珍重生命》、《心靈瞬間》等。譯著有:《正義論》、《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等。
  《沉思錄》系何懷宏上世紀80年代末完成的重要譯著,譯文準確簡練,優(yōu)雅凝神,在近二十年里不脛而走,默默在許許多多不同職業(yè)、不同身份的讀者中流傳。

書籍目錄

譯者前言一本寫給自己的書 Book 1 卷一 品質(zhì)閃耀在良好的傳承中  我從父親那里學到的 Book 2 卷二 來自命運的東西并不脫離本性  唯一能從人那里奪走的只有現(xiàn)在 Book 3 卷三 享受那你認為是最好的東西的快樂  最長久的名聲也是短暫的 Book 4 卷四 任何行為都不要無目的地做出  使你的智慧僅僅用于正直地行動 Book 5 卷五 遵從你自己的和共同的本性  尋求不可能的事情是一種發(fā)瘋 Book 6 卷六 靈魂保持在一種狀態(tài)和活動之中  靈魂先于身體早衰是讓人羞愧之事  沒有人能阻止你按本性生活 Book 7 卷七 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遺忘了  熱切地追求你認為最好的東西  痛苦不是不可忍受或永遠持續(xù)的 Book 8 卷八 幸福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  使你的生活井然有序是你的義務  人們是彼此為了對方而存在的 Book 9 卷九 與持有同樣原則的人一起生活  在來自外部事物的打擾中保持自由  不同無知的人作無謂的交談 Book 10 卷十 因果的織機永恒地織著與你相關聯(lián)的線  認識真正按照本性生活的人  操縱你的是隱蔽在內(nèi)部的信念 Book 11  卷十一 我為普遍利益做過什么?  人們相互蔑視又相互奉承  總是想著有德之士 Book 12  卷十二 在無望完成的事情中也要訓練自己  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章節(jié)摘錄

《譯者序言》摘錄美國一位教授、《一生的讀書計劃》的作者費迪曼認為《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甜美、憂郁和高貴。我們可以同意他的話,并且說,它的高貴,也許是來自作者思想的嚴肅、莊重、純正和主題的崇高;它的憂郁,也許是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身所處的混亂世界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則只能是由于作者的心靈的安寧和靜謐了。這幾個特點往往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比方說,當我們談到《沉思錄》的最后一段,即說從人生的舞臺上退場的一段,我們既感到憂郁,因為這就是人的命運,人難逃此劫。即使你覺得你的戲還沒有演完,新的演員已經(jīng)代替你成為主角了,這里的憂郁就像卓別林所演的《舞臺生涯》中那些老演員的心情:苦澀而又不無欣慰,黯然而又稍覺輕松;另一方面,我們又感到高貴,因為我們可以體面、莊嚴地退場,因為我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給新來者騰出了地方。我們也要記得,《沉思錄》是寫給自己的,而不是供出版的,而且,這里是自己在同自己對話,字里行間常常出現(xiàn)的不是“我……”,而是“你……”,并常常用破折號隔出不同意見。既然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自己說服自己,自然也就不需要過分講究辭藻、注意交代和安排結(jié)構,而注意一種思想的深入和行進。有時話沒說完又想到別處,并經(jīng)??吹健暗恰边@樣的轉(zhuǎn)折。我們需要在閱讀中記住這些,不然,也許會因為它不是一個精美的體系而感到失望的。只要我們讓我們的心靈沉靜下來,就能夠從這些樸實無華的句子中讀出許多東西。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jīng)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摘自《譯者序言》(何懷宏)唯一能從人那里奪走的只有現(xiàn)在由于你有可能在此刻辭世,那么相應地調(diào)節(jié)你的每一行為和思想吧。如果有神靈存在,離開人世并非一件值得害怕的事情,因為神靈將不會使你陷入惡;但如果他們確實不存在,或者他們不關心人類的事務,那生活在一個沒有神或神意的宇宙中對你意味著什么呢?而事實上他們是存在的,他們的確關心人類的事情,他們賦予人所有的手段使人能不陷入真正的惡。至于其他的惡,即便有的話,神靈也不會使人陷入其中的。不陷入惡完全是在一個人的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那不使一個人變壞的事物,怎么能使一個人的生活變壞呢?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xiàn)在所過的生活;任何人所過的也不是什么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xiàn)在失去的生活。最長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為同一。雖然那已逝去的并不相同,但現(xiàn)在對于所有人都是同樣的。所以那喪失的看來就只是一單純的片刻。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喪失過去或未來——一個人沒有的東西,有什么人能從他奪走呢?這樣你就必須把這兩件事牢記在心:一是所有來自永恒的事物猶如形式,是循環(huán)往復的,一個人是在一百年還是在兩千年或無限的時間里看到同樣的事物,這對他都是一回事;二是生命最長者和瀕臨死亡者失去的是同樣的東西。因為,唯一能從一個人那里奪走的只是現(xiàn)在。如果這是真的,即一個人只擁有現(xiàn)在,那么一個人就不可能喪失一件他并不擁有的東西。在人的生活中,時間是瞬息即逝的一個點,實體處在流動之中,知覺是遲鈍的,整個身體的結(jié)構容易分解,靈魂是一渦流,命運之謎不可解,名聲并非根據(jù)明智的判斷。一言以蔽之,屬于身體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屬于靈魂的只是一個夢幻,生命是一場戰(zhàn)爭,一個過客的旅居,身后的名聲也迅速落入忘川。那么一個人靠什么指引呢?唯有哲學。而這就在于使一個人心中的神不受摧殘,不受傷害,免于痛苦和快樂,不做無目的事情,而且毫不虛偽和欺瞞,并不感到需要別人做或不做任何事情,此外,接受所有對他發(fā)生的事情,所有分配給他的份額,不管它們是什么,就好像它們是從那兒,從他自己所來的地方來的;最后,以一種歡樂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做不是別的,只是組成一切生物的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個事物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元素本身并沒有受到損害,為什么一個人竟憂慮所有這些元素的變化和分解呢?因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東西都不是惡。沒有人能阻止你按本性生活每一個器具、工具、器皿,如果它實現(xiàn)了它被制作的目的,那就是好的,可是制作的人并不在它那里。而在為自然組合的東西里面,制作它們的力量是存在著、停留著;因此,更宜于尊重這一力量,并且想,如果你真是按照它的意志生活和行動,那么你心中的一切也都是符合理性的。而宇宙中那些屬于它的事物也都是如此符合理性的。如果你假設那不在你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事物對你是好的或壞的,那必然是這樣:如果這樣一件壞事降臨于你或者你喪失了一個好的事物,那你將譴責神靈,也恨那些造成這不幸或損失的人們,或者恨那些被懷疑是其原因的人們;我們的確做了許多不義的事情,因為我們在這些事物之間做出好與壞的區(qū)別。但如果我們僅僅判斷那在我們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事物為好的或壞的,那就沒有理由或者挑剔神靈或者對人抱一種敵意。我們都是朝著一個目標而在一起工作的,有些人具有知識和計劃,而另一些人卻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就像睡眠的人們一樣。我想,那是赫拉克利特說的,他說他們在發(fā)生于宇宙的事物中是勞動者和合作者。但人們是多少勉強地合作的,甚至那些充分合作的人們,他們也會對那發(fā)生的事情和試圖反對和阻撓合作的人不滿,因為宇宙甚至也需要這樣一些人。無論什么事情發(fā)生于每一個人,這是為了宇宙的利益的:這可能就足夠了。但你要進一步把這視為一個普遍真理,如果你這樣做了,那對于任何一個人都有用的東西也就對其他人是有用了。但是在此讓“有用”這個詞表示像通常說中性的東西那樣的意義,也就是說既非好也非壞。當你打算投身快樂時,想想那些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的德性,例如某個人的積極,另一個人的謙虛,第三個人的慷慨,第四個人的某一別的好品質(zhì)。因為當?shù)滦缘陌駱釉谂c我們一起生活的人身上展示,并就其可能充分地呈現(xiàn)自身時,沒有什么能比它們更使人快樂的了。因此我們必須把這些榜樣置于我們的面前。一個熱愛名聲的人把另一個人的行動看做是對他自己有利的;那熱愛快樂的人也把另一個人的行動看做是對他自己的感官有利的;但有理智的人則把他自己的行為看做是對他自己有利的。對一件事不發(fā)表任何意見,使我們的靈魂不受擾亂,這是在我們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事情,因為事物本身并沒有自然的力量形成我們的判斷。使你習慣于仔細地傾聽別人所說的話,盡可能地進入說話者的心靈。如果水手辱罵舵手或病人辱罵醫(yī)生,他們還會聽任何別的人的意見嗎,或者舵手能保證那些在船上的人的安全、醫(yī)生能保證那些他所診治的人的健康嗎?有多少和我一起進入這世界的人已經(jīng)離開了人世。沒有任何人能阻止你按照你自己的理智本性生活;沒有任何違反宇宙理智本性的事情對你發(fā)生。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遺忘了?什么是惡?它是你司空見慣的。在發(fā)生一切事情的時候都把這牢記在心:它是你司空見慣的。你將在上上下下一切地方都發(fā)現(xiàn)同樣的事情,這同樣的事物填充了過去時代的歷史、中間時代的歷史和我們時代的歷史;也充斥著現(xiàn)在的城市和家庭。沒有什么新的東西:所有事物都是熟悉的、短暫的。那在我的心靈之外的事物跟我的心靈沒有任何關系?!屵@成為你的感情狀態(tài),你就能堅定地站立?;謴湍愕纳窃谀懔α糠秶畠?nèi),再用你過去慣常的眼光看待事物,因為你生命的恢復就在于此。無意義的展覽,舞臺上的表演,羊群,獸群,刀槍的訓練,一根投向小狗的骨頭,一點丟在魚塘里的面包,螞蟻的勞作和搬運,嚇壞了老鼠的奔跑,線操縱的木偶,諸如此類。那么,置身于這些事物之中而表現(xiàn)出一種好的幽默而非驕傲就是你的職責,無論如何要懂得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就像他忙碌的事情是有價值的一樣。在談話中你必須注意所說的話,在任何活動中你都必須觀察在做什么。在一件事里你應當直接洞察它所指向的目的,而在另一件事里你應當仔細觀察事物所表示的意義。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遺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稱頌別人的威名之后亦與世長辭。不要讓將來的事困擾你,因為如果那是必然要發(fā)生的話,你將帶著你現(xiàn)在對待當前事物的同樣理性走向它們。正像在那些物體中各個成分是統(tǒng)為一體一樣,各個分散的理性存在也是統(tǒng)而為一,因為他們是為了一種合作而構成的。如果你經(jīng)常對自己說我是理性存在體系中的一個成員(member),那么你將更清楚地察覺這一點。但如果你說你是一個部分(part),你就還沒有從你心底里熱愛人們;你就還沒有從仁愛本身中得到歡樂;你行善就還是僅僅作為一件合宜的事情來做,而尚未把它看成也是對你自己行善。不管任何人做什么或說什么,我必須還是善的,正像黃金、綠寶石或紫袍總是這樣說:無論一個人做什么或說什么,我一定還是綠寶石,保持著我的色彩。有人害怕變化嗎?但沒有變化什么東西能發(fā)生呢?又怎么能使宇宙本性更愉悅或?qū)λm合呢?木柴不經(jīng)歷一種變化你能洗澡嗎?食物不經(jīng)歷一種變化你能得到營養(yǎng)嗎?沒有變化其他任何有用的東西能夠形成嗎?你沒有看到對于你來說,就像對于宇宙本性來說一樣是需要變化的嗎?你忘記所有東西的時刻已經(jīng)臨近,你被所有人忘記的時刻也已經(jīng)臨近。熱切地追求你認為最好的東西在宇宙實體之外的宇宙本性,就仿佛實體是蠟,現(xiàn)在塑一匹馬,當馬被打破時,用這質(zhì)料造一棵樹,然后是一個人,然后又是別的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每個都只存在一個很短的時間。而對于容器來說,被打破對它并不是什么苦事,正像它的被聚合對它也不是什么苦事一樣。不要老想著你沒有的和已有的東西,而要想著你認為最好的東西,然后思考如果你還未擁有它們,要多么熱切地追求它們。同時無論如何要注意,你還沒有如此喜愛它們以致使自己習慣于十分尊重它們,這樣使你在沒有得到它們時就感到煩惱不安。退回自身。那支配的理性原則有這一本性,當它做正當?shù)氖聲r就滿足于自身,這樣就保證了寧靜。驅(qū)散幻想。不要受它們的牽引。把自己限制在當前。好好地理解對你或是對別人發(fā)生的事情,把每一物體劃分為原因的(形式的)和質(zhì)料的。想著你最后的時刻。讓一個人所做的錯事停留在原處。你要注意所說的話。讓你的理解進入正在做的事和做這些事的人的內(nèi)部。用樸實、謙虛以及對與德和惡無關的事物的冷淡來裝飾你自己。熱愛人類,追隨神靈。詩人說,法統(tǒng)治著一切——記住法統(tǒng)治著一切就足夠了。關于死亡:它不是一種消散,就是一種化為原子的分解,或者虛無,它或者是毀滅,或者是改變。關于痛苦:那不可忍受的痛苦奪去我們的生命,而那長期持續(xù)的痛苦是可以忍受的;心靈通過隱入自身而保持著它自己的寧靜,支配的能力并不因此變壞。至于被痛苦損害的(身體)部分,如果它們能夠,就讓它們表示對痛苦的意見吧。關于名聲:注意那些追求名聲的人的內(nèi)心,觀察他們是什么人,他們避開什么事物,他們追求什么事物。想想那積聚起來的沙堆掩埋了以前的沙,所以在生活中也是先去的事物迅速被后來的事物掩蓋。引自柏拉圖:那種有著崇高心靈并觀照全部時間和整體的人,你想他會認為人的生命是一種偉大的東西嗎?那是不可能的,他說?!敲催@樣一個心靈也不會把死看做是惡,肯定不會。引自安提斯坦尼:國王的命運就是行善事而遭惡譽。對于面容來說,當心靈發(fā)布命令時,它只服從自己,只調(diào)節(jié)和鎮(zhèn)定自己,這是一件壞事,而對于心靈來說,它不由自己來調(diào)節(jié)和鎮(zhèn)定,也是一件壞事。因事物而使我們自己煩惱是不對的。因為它們與你漠不相關。①面向不朽的神將使我們歡愉。生命必須像成熟的麥穗一樣收割,一個人誕生,另一個人赴死。如果神靈不關心我和我的孩子。這樣做自然有它的道理。因為善與我同在,正義與我同在。不要加入別人的哭泣,不要有太強烈的感情。引自柏拉圖:但是我將給這個人一個滿意的回答,這就是:你說得不好,如果你認為一個對所有事情都擅長的人應當計算生或死的可能性,而不是寧愿在他所有做的事情中僅僅注意他是否做得正當,是否做的是一個善良人的工作。雅典人啊,因為這確實是這樣:一個人無論置身于什么地方,都認為那是對他最好的地方,或者是由一個主宰者將他放置的地方。在我看來,他應當逗留在那兒,順從這偶然,面對他應得的卑賤的職分,不盤算死或任何別的事情。我的好朋友,且想想那高貴的和善的事情是不是某種與拯救和得救不同的事情;因為對一個生活這么長或那么長一段時間的人、至少是一個真正的人來說,考慮一下,是否這不是一件脫離這種思想的事情:那兒一定不存在對生命的任何愛戀,但關于這些事情,一個人必須把它們托付給神,并相信命運女神所說的,沒有誰能逃脫自己的命運,接著要探究的是:他如何才能最好地度過他必須度過的這一段時間。環(huán)視星球的運動,仿佛你是和它們一起運行,不斷地考慮元素的嬗遞變化,因為這種思想將濯去塵世生命的污穢。這是柏拉圖的一個很好的說法:談論人們的人,也應當以仿佛是從某個更高的地方俯視的方式來觀察世事,應當從人們的聚集、軍事、農(nóng)業(yè)勞動、婚姻、談判、生死、法庭的吵鬧、不毛之地、各種野蠻民族、飲宴、哀慟、市場、各種事情的混合和各個國家的有秩序的聯(lián)合來看待他們。想想過去,政治霸權的如此巨變。你也可以預見將要發(fā)生的事情。因為它們肯定是形式相似的,它們不可能偏離現(xiàn)在發(fā)生的事物的秩序軌道,因此思考四十年的人類生活就跟思考一萬年的人類生活一樣。因為你怎么能看到更多的東西呢?那從地里生長的東西要回到地里,而那從神圣的種子誕生的,也將回到天國。一個人可能更善于摔倒他的對手,可是他不是更友善、更謙虛;他沒有得到更好的訓練來對付所有發(fā)生的事情,也沒有更慎重地對待他鄰人的過錯。在任何工作都能按照符合于神和人的理性做出的地方,也沒有任何東西值得我們害怕,因為我們能夠通過按我們的結(jié)構成功并繼續(xù)進行的活動而使自己得益,而在這種地方,無疑不會有任何傷害。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考慮不久以前你還沒有身體、無蹤無影,你現(xiàn)在看到的一些事物,現(xiàn)在生活的一些人也不存在。因為所有事物按其本性是天生要變化、扭轉(zhuǎn)和衰朽的,以便在連續(xù)的系列中的別的事物可以出現(xiàn)。考慮一切都是意見,意見是在你的力量范圍之內(nèi)。那么,當你決定的時候,驅(qū)除你的意見,就像一只繞過岬角的艦隊,你將發(fā)現(xiàn)一個平靜、穩(wěn)定、沒有風浪的海灣。任何一種活動,無論它可能是什么,當它在它恰當?shù)臅r間停止時,它并非遭受到不幸,因為它已停止了;做出這一活動的人也并非遭受到不幸,因為這一活動已經(jīng)停止。那么同樣,由所有這種行為組成的整體,亦即我們的生命,如果它在它恰當?shù)臅r候停止,因為它已經(jīng)停止,所以也并非遇受到不幸。如果一個受到虐待的人在恰當?shù)臅r候結(jié)束這一過程,他也就沒有受到痛苦。而恰當?shù)臅r間和界限是由本性來確定的,有時像年邁而終的事情是由人的特別本性來確定,但通過其部分的變化使整個宇宙總是保持青春和完美,則總是由宇宙的本性來決定的。對于宇宙有用的一切始終是好的和合乎時宜的。因此生命的終結(jié)對每個人都不是惡,因為它絕不是恥辱,這是由于它不依賴于意志也不對立于普遍利益,而且這還是件好事,因為它對宇宙來說是合乎時宜的和有利的,是跟宇宙一致的。因為,那在他心里和神以同樣的方式運動,朝著同樣的事物的人,他也是在被神推動。你必須預備好這三條原則。一是在我做的事情里,不要做任何或者是不加考慮,或者是違背正義的事情,而對于那可能從外部對你發(fā)生的事情,考慮它或者是偶然或者是按照神意發(fā)生的,你決不能譴責這偶然或神意。第二,考慮每一存在從種子到它接受一個靈魂這段時間里是什么;從接受靈魂到給回靈魂這段時間里又是什么;考慮每一存在是由什么東西構成的,它又分解成什么東西。第三,如果你竟然突然被提升到大地之上,你應當俯視人類,觀察他們的差別有多大,同時也瞥一眼居于四周空氣和以太中的存在有多少;經(jīng)常像你被提升那樣思考,你就將看到同樣的事物、形式的相同和持續(xù)的短暫。難道這些事物值得驕傲嗎?拋棄意見,你將得救。那么誰阻止你這樣做呢?當你因為什么事苦惱時,你忘記了這一點:所有事物都是按照宇宙的本性發(fā)生的;你忘記了:一個人的邪惡行為接觸不到你;你還忘記了:現(xiàn)在發(fā)生的一切,過去是如此發(fā)生,將來也如此發(fā)生,現(xiàn)在也在各個地方如此發(fā)生;你也忘記了:一個人和整個人類之間的親緣關系是多么緊密,因為這是一種共有,不是一點點血或種子的共有,而是理智的共有。你還忘記了:每個人的理智都是一個神,都是神性的一種流溢;你忘記了:沒有什么東西是人自己的,他的孩子、他的身體以至他的靈魂都是來自神的;你也忘記了:一切都是意見;最后你還忘記了:每個人都僅僅生活在現(xiàn)在,喪失的也只是現(xiàn)在。不斷地回憶那些經(jīng)常訴苦的人,那些由于最大的名聲或最大的不幸,或仇恨,或任何一種最大幸運而非常引人注目的人,然后想想他們現(xiàn)在到哪里去了呢?他們已化為塵土和傳說,甚至連傳說也夠不上。讓這一類事情也都出現(xiàn)在你的心里,曾住在鄉(xiāng)村別墅的法比阿斯?卡特利盧斯現(xiàn)在怎樣了,在他的花園里的盧修斯?盧柏斯、在拜依阿的斯德丁尼阿斯、在卡帕里的第比留斯和維留斯?魯弗斯(或維利亞的魯弗斯)現(xiàn)在怎么樣了。若好好想想對所有人們引以為驕傲的事物的熱烈追求,人們竭力追逐的一切是多么無價值啊,而對一個人來說,在提供給他的機會中展示出自己的正直、節(jié)制,忠實于神,并且非常樸實地這樣做是多么賢明??!而為最不值得驕傲的事情驕傲則是所有事情中最難堪的。你希望什么?繼續(xù)存在嗎?好,你希望有感覺嗎?希望有運動和生長?然后再停止生長?希望談話?思考?所有這些事情在你看來有什么值得欲望呢?但如果低估所有這些事物的價值是容易的,轉(zhuǎn)向剩下的事情,那就是遵從理性和神。但因上述事情苦惱是與尊重理性和神不一致的,因為死亡將從一個人那里奪走別的東西。分給每個人的是無盡的、不可測的時間中多么少的一部分!它立刻就被永恒吞噬了。還有,分給每個人的是整個實體的多么小的一部分!是普遍靈魂的多么小的一部分!你匍匐在上面的是整個大地多么小的一塊土壤!想到這一切,就要認定:除了按照你的本性引導你的去做,以及忍受共同本性帶給你的東西之外,就沒有偉大的事情了。支配的能力是怎樣運用自身的呢?因為一切都基于此。而其他的一切,不管在不在你意志力的范圍之內(nèi),都只是死灰和煙塵。這種思考最適于使我們蔑視死亡,甚至那些認為快樂是善痛苦是惡的人也曾蔑視過它。一個人,如果對于他只有那在適當時機來臨的才是善,那么,對于他,做出較多或較少的合乎正當理性的行為乃是同樣的,對于他,有較長或較短時間來沉思這個世界并沒有什么不同——對于這個人,死亡也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了。人啊,你一直是這個偉大國家(世界)里的一個公民,五年(或三年)會對你有什么不同呢?因為與法相合的事情對一切都是公正的。如果沒有暴君也沒有不公正的法官把你從國家中打發(fā)走,把你打發(fā)走的只是送你進來的自然,那么這又有什么困苦可言呢?這正像一個執(zhí)法官曾雇用一名演員,現(xiàn)在把他辭退讓他離開舞臺一樣。——“可是我還沒有演完五幕,而只演了三幕?!薄阏f得對,但是在人生中三幕就是全劇,因為怎樣才是一出完全的戲劇,這決定于那個先前曾是構成這個戲的因,現(xiàn)在又是解散這出戲的原因的人,可是你卻兩方面的原因都不是。那么滿意地退場吧,因為那解除你職責的人也是滿意的。

媒體關注與評論

  我覺得,《沉思錄》這本書它當然是所有喜歡讀書的人都應該讀一讀的,但是它也許對于官員,特別是對于高級官員來說,它有著一個更重要的啟示。我們知道一個高級官員,他能不能正確地運用他手中的權利,首先是取決于一個良好的政治制度,其次就是官員的個人修養(yǎng)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其實我想作為中國人,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這方面的精神資源也是很豐富的。但我們不能夠只有我們自己民族的資源,也應該放眼向西方去學習?!  冻了间洝防锩孀畲騽游业氖沁@樣的一句話,就是作者奧勒留引用了一位希臘賢者的話說,這個有德的人,如果成為王者的話,他的本分就是要忍受抱怨的。換句話說,一個在道德上非常完善的王者,他肯定要遭受來自各方面的這種抱怨,但是他能夠平靜地對待這些抱怨。我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會想到一個高級官員,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日理萬機,可能也會遭到來自各方面的批評,但是如果有了像《沉思錄》里面的這種以高尚的道德為己任,那么他就會對于這種怨,我們知道這個怨有很多,怨字本身在中文里面就不是一個褒義詞,那么就能正確地看待這樣一種抱怨。所以我在想溫家寶總理在談到他自己喜歡讀這本《沉思錄》的時候,應該會對中國的各級官員們也是有所啟示,讀書還是要多讀一些?!                         P凰衛(wèi)視《時事亮亮點》  本書文筆優(yōu)美,表述簡潔,不同于一般的哲學書籍,像是寫給親密朋友的信。作者希望人們熱愛勞作,了解生命的本質(zhì)和生活的藝術,尊重公共利益并為之努力?!                         毒┤A時報》  《沉思錄》便是這樣的一本書。當我第一次讀到“一個人退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特別是當他在心里有這種思想的時候,通過考慮它們,他馬上進入了完全的寧靜”時,便立即著迷于這潔凈高貴的文字,因為它讓我看到,對永恒的世界來說,生命的短暫,各種私欲的微不足道。                         ——《揚子晚報》  美國一位教授、《一生的讀書計劃》的作者費迪曼認為《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說它甜美、憂郁和高貴。我們可以同意他的話,并且說,它的高貴,也許是來自作者思想的嚴肅、莊重、純正和主題的崇高;它的憂郁,也許是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身所處的混亂世界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則只能是由于作者的心靈的安寧和靜謐了。這幾個特點往往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比方說,當我們談到《沉思錄》的最后一段,即說從人生的舞臺上退場的一段,我們既感到憂郁,因為這就是人的命運,人難逃此劫。即使你覺得你的戲還沒有演完,新的演員已經(jīng)代替你成為主角了,這里的憂郁就象卓別林所演的《舞臺生涯》中那些老演員的心情:苦澀而又不無欣慰,黯然而又稍覺輕松;另一方面,我們又感到高貴,因為我們可以體面、莊嚴地退場,因為我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給新來者騰出了地方?!                           冻於际袌蟆贰 ∵@是很多國家的領袖們的案頭書,據(jù)說克林頓就喜歡讀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里面說過——“那么,盡情快樂地生活吧?!鼻也蝗ス芩τ谖覀冞@些凡夫俗子們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于給我們兜頭澆了一盆冷水,又像喝下了一杯苦咖啡。原來,兩千年前的煩惱跟今天沒什么區(qū)別,強大帝國的皇帝跟今天的上班族都有著同樣的困惑。奧勒留好像伸手拍著我們的肩膀,目光灼灼,對我們說:好自為之吧,你并不能改變世界。生活像一鍋爛白菜湯,誰不得一仰脖一閉眼喝下去。付出你最好的努力,但要始終認清你的局限所在。  ——《廣州日報》

編輯推薦

《沉思錄(中英雙語?典藏版)》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你不需要哲學基礎就可以輕易讀懂這本書,這部兩千年前的智慧之書,至今仍不失光輝,對今人的思想及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溫家寶總理和克林頓總統(tǒng)的枕邊書,《沉思錄》并不長,寥寥數(shù)語,勾起的都是深刻的人生感悟,文筆優(yōu)美,表述簡潔,隨手翻翻就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靈感。馬可·奧勒留的寫作并不針對某個民族、某個階級、或是某種性別,而是直指內(nèi)心,直指我們的精神和靈魂。讀《沉思錄:中英雙語·典藏本》,你會在高雅思想和純凈心靈中得到慰藉,每個人都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冻了间?中英雙語?典藏版)》英文部分采用的是最為經(jīng)典的喬治·朗譯本,優(yōu)美流暢,純正優(yōu)雅,原汁原味的純正英語,再加上地道的英語翻譯水平和表達方式,一定會使英語愛好者以及大學、中學生們有大快朵頤的閱讀快感,極大地提高英語水平。

名人推薦

我覺得,《沉思錄》這本書它當然是所有喜歡讀書的人都應該讀一讀的,但是它也許對于官員,特別是對于高級官員來說,它有著一個更重要的啟示。我們知道一個高級官員,他能不能正確地運用他手中的權利,首先是取決于一個良好的政治制度,其次就是官員的個人修養(yǎng)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其實我想作為中國人,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這方面的精神資源也是很豐富的。但我們不能夠只有我們自己民族的資源,也應該放眼向西方去學習。 《沉思錄》里面最打動我的是這樣的一句話,就是作者奧勒留引用了一位希臘賢者的話說,這個有德的人,如果成為王者的話,他的本分就是要忍受抱怨的。換句話說,一個在道德上非常完善的王者,他肯定要遭受來自各方面的這種抱怨,但是他能夠平靜地對待這些抱怨。我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會想到一個高級官員,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日理萬機,可能也會遭到來自各方面的批評,但是如果有了像《沉思錄》里面的這種以高尚的道德為己任,那么他就會對于這種怨,我們知道這個怨有很多,怨字本身在中文里面就不是一個褒義詞,那么就能正確地看待這樣一種抱怨。所以我在想溫家寶總理在談到他自己喜歡讀這本《沉思錄》的時候,應該會對中國的各級官員們也是有所啟示,讀書還是要多讀一些。 ——鳳凰衛(wèi)視《時事亮亮點》 本書文筆優(yōu)美,表述簡潔,不同于一般的哲學書籍,像是寫給親密朋友的信。作者希望人們熱愛勞作,了解生命的本質(zhì)和生活的藝術,尊重公共利益并為之努力。 ——《京華時報》 《沉思錄》便是這樣的一本書。當我第一次讀到“一個人退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特別是當他在心里有這種思想的時候,通過考慮它們,他馬上進入了完全的寧靜”時,便立即著迷于這潔凈高貴的文字,因為它讓我看到,對永恒的世界來說,生命的短暫,各種私欲的微不足道。 ——《揚子晚報》 美國一位教授、《一生的讀書計劃》的作者費迪曼認為《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說它甜美、憂郁和高貴。我們可以同意他的話,并且說,它的高貴,也許是來自作者思想的嚴肅、莊重、純正和主題的崇高;它的憂郁,也許是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身所處的混亂世界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則只能是由于作者的心靈的安寧和靜謐了。這幾個特點往往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比方說,當我們談到《沉思錄》的最后一段,即說從人生的舞臺上退場的一段,我們既感到憂郁,因為這就是人的命運,人難逃此劫。即使你覺得你的戲還沒有演完,新的演員已經(jīng)代替你成為主角了,這里的憂郁就象卓別林所演的《舞臺生涯》中那些老演員的心情:苦澀而又不無欣慰,黯然而又稍覺輕松;另一方面,我們又感到高貴,因為我們可以體面、莊嚴地退場,因為我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給新來者騰出了地方。 ——《楚天都市報》 這是很多國家的領袖們的案頭書,據(jù)說克林頓就喜歡讀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里面說過——“那么,盡情快樂地生活吧?!鼻也蝗ス芩?。對于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們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于給我們兜頭澆了一盆冷水,又像喝下了一杯苦咖啡。原來,兩千年前的煩惱跟今天沒什么區(qū)別,強大帝國的皇帝跟今天的上班族都有著同樣的困惑。奧勒留好像伸手拍著我們的肩膀,目光灼灼,對我們說:好自為之吧,你并不能改變世界。生活像一鍋爛白菜湯,誰不得一仰脖一閉眼喝下去。付出你最好的努力,但要始終認清你的局限所在。 ——《廣州日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沉思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3條)

 
 

  •   權威中英雙語典藏本,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目前市場上唯一的中英雙語版本,中英譯文均優(yōu)雅簡練,定價精準,適合企事業(yè)單位、高校的團購,適合所有英語愛好者閱讀,本書內(nèi)容是近兩千年前的古羅馬皇帝的人生感悟,而時至今日依然影響著一代代的領導人,里面的人生哲理其實每個人都有需要讀它的時候,包裝美觀精致,和中文版封面成系列感,綠色古羅馬背景封面非常高雅。你不需要哲學基礎就可以輕易讀懂這本書,這部兩千年前的智慧之書,至今仍不失光輝,對今人的思想及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溫家寶總理和克林頓總統(tǒng)的枕邊書,《沉思錄》并不長,寥寥數(shù)語,勾起的都是深刻的人生感悟,文筆優(yōu)美,表述簡潔,隨手翻翻就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靈感。馬可·奧勒留的寫作并不針對某個民族、某個階級、或是某種性別,而是直指內(nèi)心,直指我們的精神和靈魂。讀《沉思錄:中英雙語·典藏本》,你會在高雅思想和純凈心靈中得到慰藉,每個人都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冻了间洠褐杏㈦p語·典藏本》英文部分采用的是最為經(jīng)典的喬治•朗譯本,優(yōu)美流暢,純正優(yōu)雅,原汁原味的純正英語,再加上地道的英語翻譯水平和表達方式,一定會使英語愛好者以及大學、中學生們有大快朵頤的閱讀快感,極大地提高英語水平?!跃幷呶揖褪且驗榭吹綔乜偫硗扑],所以特地買了這書收藏。這書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看完的,就算是看完了,也不是馬上可以懂其中深奧的道理。所以,慢慢看,我現(xiàn)在只翻了幾頁。
  •   《沉思錄》是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所著,這本自己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內(nèi)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所寫,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一個里程碑。來自于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身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馬可奧勒留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系,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脫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要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更要付諸行動。

    中英雙語既有中文的簡練優(yōu)雅,又有英文的古樸單純,在中文閱讀中滿足讀者對于英文版本的追求。英文部分采用的是最為經(jīng)典的喬治朗譯本,優(yōu)美流暢,純正優(yōu)雅,原汁原味,在不影響閱讀的前提下,編輯部分保留了古英語的書寫方式,在領略奧勒留深邃思想的同時,也能享受古英語閱讀的美妙。

    美國一位教授、《一生的讀書計劃》的作者費迪曼認為《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甜美、憂郁和高貴。我們可以同意他的話,并且說,它的高貴,也許是來自作者思想的嚴肅、莊重、純正和主題的崇高;它的憂郁,也許是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身所處的混亂世界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則只能是由于作者的心靈的安寧和靜謐了。這幾個特點往往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比方說,當我們談到《沉思錄》的最后一段,即說從人生的舞臺上退場的一段,我們既感到憂郁,因為這就是人的命運,人難逃此劫。即使你覺得你的戲還沒有演完,新的演員已經(jīng)代替你成為主角了,這里的憂郁就像卓別林所演的《舞臺生涯》中那些老演員的心情:苦澀而又不無欣慰,黯然而又稍覺輕松;另一方面,我們又感到高貴,因為我們可以體面、莊嚴地退場,因為我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給新來者騰出了地方。

    我們也要記得,《沉思錄》是寫給自己的,而不是供出版的,而且,這里是自己在同自己對話,字里行間常常出現(xiàn)的不是“我……”,而是“你……”,并常常用破折號隔出不同意見。既然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自己說服自己,自然也就不需要過分講究辭藻、注意交代和安排結(jié)構,而注意一種思想的深入和行進。有時話沒說完又想到別處,并經(jīng)常看到“但是”這樣的轉(zhuǎn)折。我們需要在閱讀中記住這些,不然,也許會因為它不是一個精美的體系而感到失望的。只要我們讓我們的心靈沉靜下來,就能夠從這些樸實無華的句子中讀出許多東西。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jīng)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
  •   這本自己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內(nèi)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所寫,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一個里程碑?!冻了间洝穪碜杂谧髡邔ι砹b宮廷的自身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馬可•奧勒留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系,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脫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要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更要付諸行動。《沉思錄:中英雙語·典藏本》既有中文的簡練優(yōu)雅,又有英文的古樸單純,在中文閱讀中滿足讀者對于英文版本的追求。英文部分采用的是最為經(jīng)典的喬治•朗譯本,優(yōu)美流暢,純正優(yōu)雅,原汁原味,在不影響閱讀的前提下,編輯部分保留了古英語的書寫方式,在領略奧勒留深邃思想的同時,也能享受古英語閱讀的美妙。
  •   馬可·奧勒留,(MarcusAurelius,公元121—180年)著名的“帝王哲學家”,古羅馬帝國皇帝,在希臘文學和拉丁文學、修辭、哲學、法律、繪畫方面受過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奧勒留也許是西方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學家皇帝。他是一個比他的帝國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奮工作最終并沒有能夠挽救古羅馬,但是他的《沉思錄》卻成為西方歷史上最為感人的偉大名著。
  •   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能讓人的思想沉靜下來,看透許多事物。它能影響到你的思維方式,思路一下子被打開。很多時候都有種大徹大悟,翻然醒悟的感覺。馬可·奧勒留的斯多葛學派是哲學流派的一個分支。你不一定要全部認同它,我們可以只汲取精華的部分,讓人的靈魂得以升華的部分。中英雙語典藏本,可以有時看看沉思錄,有時看看英文。能學到很多英語詞匯和語法,一舉兩得,很好玩。
  •   溫家寶說“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

    我很欣賞馬可·奧勒留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系,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脫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要摒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還要付諸行動。我喜歡這些話。

    馬可·奧勒留把一切對他發(fā)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惡,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nèi)心的意見,并且是可以由心靈加以消除的。他對人生進行了深刻的哲學思考,熱誠地從其他人身上學習他們最優(yōu)秀的品質(zhì),果敢、謙遜、仁愛……他希望人們熱愛勞作、了解生命的本質(zhì)和生活的藝術、尊重公共利益并為之努力?!冻了间洝肥且恍撵`魂深處流淌出來的文字,樸實卻直抵人心

    羅素說馬可·奧勒留是一個悲愴的人;在一系列必須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過一種寧靜的鄉(xiāng)村生活的那種愿望。但是實現(xiàn)這種愿望的機會始終沒有來臨

    這是一本優(yōu)秀的杰作。
  •   如果說選擇一本書,要以別人的評語做參考的話,顯而易見是不理智的,可我選擇《沉思錄》這本書的初衷就是因為以上這些人說的話,讓我動心了,慶幸的是,雖然不是理智的選擇,但確成功的挑選了一本好書,非常好的書。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老師,也都是學生,本書第一卷就告訴了這樣的道理:品質(zhì)閃耀在良好的傳承中書中有幾句是這樣說的:從我的祖父那里,我學到弘德和制怒;從我父親那里,我學到了謙虛和果敢;從我母親那里,我學到了仁愛,以及遠離奢侈的簡樸生活方式;從我曾祖父那里,我懂得了在某些事情上一個人要不吝嗇錢財;從我兄弟那里,我懂得了愛我的親人,愛真理,愛正義。這些話,讓我想到了我的父親,我的母親,還有25歲之前所有我遇到的人,那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呀!現(xiàn)在我所做的工作,就是與人打交道,每天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這些人當中,有些是不講理的人,有些是不知所謂的人,也有些是無事生非的人,有好的人,有壞的人,當遇到通情達理的人的時候很輕松,很愉快,工作起來也很順心,可當遇到那些謾罵,無理的人的時候,又會很生氣,很傷心,工作好像也失去了激情。人的心有時是漂浮的,會隨著外界的因素而變動,本書正好就像明燈一樣,指引我們?nèi)绾稳プ?,多看別人的優(yōu)點,忘記語言的傷害,做一個能足夠強健的承受,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質(zhì),擁有一顆完善、不可戰(zhàn)勝的靈魂的人。任何行為都不要無目的的做出,這句話是《沉思錄》告訴我的第二個道理。知道你在做什么嗎?隨著年齡,知識、閱歷的增長,人有時也會迷茫,會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在做什么的事,無目的的早八晚五的上班,無目的的朋友聚餐,無目的的生氣,高興,無目的的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這些都是成長帶來的禍,也是知道帶來的禍。過多的相信自己,過多的依賴自然,所以就要學會有目的的,善意的選擇應該做的事情,這樣才能用以后做好事,換句話說就是:做事前,先做人。任何的哲理,都是出自于心,任何的道理,都是受過挫折才會懂得,任何的好書,都得先感動自己?!冻了间洝凡皇且饬x上教導書,也不是深奧的哲學書,更不是一本工具書。但是它可以在生活困擾時給予提醒;在工作迷茫時給予方向,在傷心時給予安慰;在快樂時給予分享;在嘈雜時給予安靜;可以說這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書里有別人的影子,但那卻是你正在經(jīng)歷的事情。還有好多沒有讀完的,因為我的經(jīng)歷還在繼續(xù)著。只要有生活就會有沉思。如果你愿意就請跟著這位古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一起靜靜的沉思,愜意的生活,有效的工作,快樂的享受,其實一切很簡單。
  •   《沉思錄》原為古羅馬皇帝奧勒留自我對話的記錄,行文質(zhì)樸,不尚雕琢,然而由于發(fā)諸內(nèi)心,靈性內(nèi)蘊,故充塞著一股浩然之氣,令人高山仰止,有一種深沉的崇高之美。
      正因為它出諸內(nèi)心,不加掩飾,所以我們方能窺見作者如何在忙碌的人生路上,以自己的經(jīng)驗為材料,沉思人生大義,領悟宇宙迷題,從中升華自己的智慧和心靈。
      哲學原來并非如后世的哲學教科書那般呆板枯燥,如一堆殿堂上的木偶,而是一潭活水,流瀉在人生的小道之上、山水之間,由涉足其間的沉思者隨手掬來,滌蕩心胸。所以讀《沉思錄》,固然可以正襟危坐,條剖理析;也可以于閑暇之時,憩息之余,撿起來隨意翻讀。
    作為一個帝王,馬克•奧勒留的哲學思想帶有一種高貴的氣質(zhì),堅忍、寬宏而圣潔?!耙蝗罩季蛯ψ约赫f:我將遇見好管閑事的人、忘恩負義的人、傲慢的人、欺詐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們?nèi)居羞@些品性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但是我——作為知道善和惡的性質(zhì),知道前者是美后者是丑的人;作為知道做了錯事的人們的本性是與我相似,我們不僅具有同樣的血液和皮膚,而且分享同樣的理智和同樣的一份神性的人——決不可能被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損害,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惡強加于我,我也不可能遷怒于這些與我同類的人,或者憎恨他們。因為,我們是天生要合作的,猶如手足、唇齒和眼瞼。那么,相互反對就是違反本性了,就是自尋煩惱和自我排斥”。奧勒留不止一次提到他人的惡無法左右自己的心態(tài),對于那些不理解自己行為的人無需解釋,對他們的觀點不必掛懷。這種寬恕和諒解,一面顯示了帝王的胸襟,一面也不免帶有居高臨下的道德優(yōu)越感。這不是傲慢自負,而是超然物外,悲憫的觀照人世。
      
      奧勒留所屬的斯多葛派哲學體系,相信宇宙間的一切秩序,無論善惡美丑,都是有機的整體,合乎宇宙的本性,有永恒的理性在其中?!澳强匆娏爽F(xiàn)在事物的人也看見了一切,包括從亙古發(fā)生的一切事物和將要永無止境延續(xù)的一切事物,因為一切事物都屬于同一系統(tǒng)、同一形式”。由此衍生出的觀點是“宇宙的實體是忠順和服從的”,人應當服從宇宙的安排,對能夠改變的事物盡力而為,而忍受那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這是一種達觀,也是無奈,斯多葛派或多或少帶著對現(xiàn)實的無奈。
  •   這是一本抒寫一個王者和一個男人自我心靈成長和追求內(nèi)心唯美以及道德至上的隨筆,是一個古代帝王的心靈成長的心理過程剖白,但最有價值的這本書所追求的道德純潔和自我成長的心理過程古人與我們現(xiàn)代人是共同的,人類追求自性和智慧的過程是一樣的,沒有時、空的差別。我更喜歡何懷宏先生翻譯的版本,加上他的品讀本,因為何先生本身就是哲學家,他應該更加準確甚至是提升了《沉思錄》作者的感悟。我在當當網(wǎng)訂購了很多版本推薦給朋友,尤其是為官和為父母的成年人,我認為這樣他們才能夠真正分享和體驗到奧勒留的內(nèi)心體驗和情感,就如同與這個皇帝在對面談心一樣,并獲得的更多。我也推薦給我們大學的英文教師讓他們推薦中英版給大學生作為業(yè)余精讀和自我教育的社會心理學書籍。值得我們國家的每一個成年人讀的書!
  •   似乎是第一次被一本書吸引,這種感覺很舒服!
    《沉思錄》是古羅馬皇帝寫給自己的書,很多處是他對自己做為一個帝王所需的品質(zhì)所提出的要求,不全部適合我們當代人。
    怪不得溫總理多次推薦呢,原來都是當官的人啊,傷不起,出版方不要再用溫總理的推薦作為廣告啦!但奇妙的是,書中多處的思想和我當前心境完全符合,太神奇了。讀書過程中,我也是邊讀看和自己對話。
    至于后面的英文版,我感覺英語水平一般的人可以不用看了,不太看得懂。知難而上的人可以將它當作學習的材料哦。
    獻上!
  •   很經(jīng)典的著作.讀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如下:1.我買了中英雙語的,何老師的翻譯非常的棒,語句優(yōu)美而不浮華,很好的表達了文章的意境.何老師還很謙虛地說,等有了從希臘語翻譯過來的文章后,此書的歷史使命就完成了.我想,這本翻譯本已經(jīng)被大家記在心里了.2.這是一本不適合所有人的書,一定會有許多人不熱衷與這樣的書,這很正常。我不是說看這本書的人就多么的高尚,畢竟,一個統(tǒng)治者寫給自己的話,又有多少人會十分關心呢。如譯者所言,此書不一定要買來馬上就看,要細品,回味,再看。我想,總理看百遍也是伴隨著不斷思考的。3.馬可太講道德,總理受其影響,也努力做一個仁慈道德的領袖,但切忌要不可過于偏執(zhí),仍要看清世界充滿著許多不和諧的聲音。4.如果讀此書覺得枯燥,不如朗讀出來,反而會很好,我就是如此。5.盡量挑比較安靜的地方閱讀此書,保持思考。
  •   目前市場上唯一的中英雙語版本,中英譯文均優(yōu)雅簡練,我已經(jīng)買國沉思錄的英文版了,很不錯,面對社會上還有其他版本的翻譯,我還是選擇了何懷宏老師翻譯的這本。這本書比較準確!買這本是為了收藏,希望把這本好書留下來,等自己孩子長大了,也給他看看。希望他也能從書中學到很多,對自己有用。
  •   當夜幕降臨時,我們浮躁的心會渴求一種平靜.可是又因為缺少一種媒介讓我們到達內(nèi)心深處,去尋找靈魂的依靠與精神的支柱?!冻了间洝?,雖然年代久遠,作者又是古羅馬帝王,但每個人內(nèi)心的純凈與本質(zhì)是相同的。我們需要這樣的書,這樣的朋友,在自己迷茫失落抑或是興奮成功時,給與我們只因前進的方向。去體味更深層次的人生,去感受沉入心底的思考。
  •   這是一本古羅馬皇帝寫給自己的書。全書內(nèi)容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溫家寶總理和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的枕邊書。雖然里面很多都是哲學方面的思考,比較晦澀難懂,但是它教會我們反省自我。個人覺得這本書與《論語》有一些相同之處:都是教人如何向善、進取;也都采用了對話的形式。不同之處是前者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而后者則是老師與學生的對話。讓我們沉浸于這些偉大的思想中,體會人類智慧的偉大光芒??!
  •   最開始買這本書是出于好奇,好看一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究竟是不是像說的那樣,買了之后一段時間一直放在書架上,直到有一天睡覺前有點想看書才從書架上取出來,從這以后每晚睡前都會看上幾頁,晚上睡的特別好,漸漸就成了一種習慣。
    這本書的作者馬可。奧勒留是一個愛思考的人,這本書可以說是他對人生、對世界、對宇宙的認識觀,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它里面的有些觀念還比較難以理解,但很多都容易引起共鳴,我相信隨著閱歷的增加,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獲。
    這本書值得收藏!
  •   這本書處處蘊含著人生哲理,由于我詞匯量不夠,讀起來還是有一定困難。那就慢慢讀了,讀完了,詞匯量增加了,英語水平提高了,還懂了些人生哲理。這本書是中英雙語譯本,漢語翻譯總體來說不錯,不過有些地方翻譯的不夠得當,少了英語原文的韻味。也許是語言原因的,有些時候有些英文確實不能用漢語準確得當?shù)淖g出來。就像漢語中的“紅樓夢”之類的譯成英語完全變味一樣??傊?,這是一本不錯的書。
  •   雖然已經(jīng)買了一本中文版的,但是看到中英雙語的典藏版還是忍不住下了一個單,喬治朗的譯本還是值得信任的感覺典藏版的用紙要比中文版的更平滑一些,還加了一個硬皮封面,像是精裝書,編排也是我喜歡的樣式,不是那種一頁中文一頁英文的,閱讀起來總是被打斷。推薦一下吧
  •   沉思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中英雙語典藏版) 這本書非常的好,很喜歡看。就是價格有點貴。我基本上每個月等會買幾本書看,當當網(wǎng)能不能給我喜歡讀書的孩子優(yōu)惠點。
  •     “在人的生活中,時間是瞬息即逝的一個點,實體處在流動之中,知覺是遲鈍的,整個身體的結(jié)構容易分解,靈魂是一渦流,命運之謎不可解,名聲并非根據(jù)明智的判斷。一言以蔽之,屬于身體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屬于靈魂的只是一個夢幻,生命是一場戰(zhàn)爭,一個過客的旅居,身后的名聲也迅速落入忘川?!?
      
      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如是說。
  •   我看的沉思錄是從朋友那借的,看完后就想來找英文版的,因為希臘文咱看不懂,所以只能選擇看看他的近親。喬治朗的英文簡練易懂,還保留了部分不影響閱讀的古英文,古色古香,就像看中文的文言文,感覺很好,推薦!
  •   沉思錄是不管什么時候看都會有收獲的精品 推薦給了身邊很多人 奧勒留從他身邊的人身上學到東西 我從他的筆下學到 不論是處理自己與自己的問題 還是處理自己與別人的問題 都會在心境平和的同時找到解決辦法 精神境界的提升是通過事實反映出來的 但是 是從閱讀這種精品中得來的 每一章節(jié)都看似獨立 整合起來又很有中心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做正直的 真實的自己
  •   身為八寶飯,看總理推薦的<沉思錄>是一件必須的事粗粗的翻閱了一遍,沒有看完變已經(jīng)被感動,文字有很強的思辨意味,追求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是一些從靈魂深處流淌出來的文字,樸實卻直抵人心。總理看了100遍,我們也應繼續(xù)下去,希望不要是膚淺的誤讀書送達的時候質(zhì)量不錯,還送了英文,買的時候沒注意有點小小的驚喜.電腦課留
  •   讀了奧勒留的沉思錄知道人生應該是怎么樣。
  •   溫家寶總理有言:“讀書決定修養(yǎng)和境界?!?br /> 讀《沉思錄》方懂得,德行是不要求報酬的,是不希望別人知道的,不僅要使行為高貴而且要使動機純正。不僅戒除惡言甚而戒除惡念。洞察每一個人的支配能力,也讓所有其他人洞察你的支配能力。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把許多令我們不愉快的事情視為痛苦。對于痛苦,那不可忍受的痛苦多去我們的生命,而那長期持續(xù)的痛苦是可以忍受的。到的品格的完善在于把每一天都作為最后一天度過,既不對刺激作出激烈的反應也不麻木不仁或表現(xiàn)虛偽。遵循理智的人,即使寧靜的又是積極的,既是歡樂的又是鎮(zhèn)定的……
  •   原本買這本書是因為他有中英雙語,可以提高一下英語水平但看后發(fā)覺,真是本不錯的書,不管從書的裝潢還是字里行間,我都被征服了就像評論中寫的,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但卻是一本經(jīng)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讀他的時候。
  •   這是一本闡述生活哲學的著作,可勵志、勸學、敦業(yè)、進德!古羅馬一度繁盛至極,乃區(qū)域帝國的領導者,對世界、宇宙、人心、學問以及才能和德性的考察,均具備全球視角。他們從內(nèi)心最細微處向外窺伺世界,因為身外的世界太大了,一己之能力,不能窮盡世間所有事務,諾大帝國及其管理事宜,讓其力不從心,人及其能力的渺小,在古羅馬哲學的家文字里,處處皆是。人甚至連自己都難以掌控。馴服心靈,也就是馴服自己更難。因統(tǒng)治而修身、籍傲視以養(yǎng)德,陽明先生所謂“人須在事上磨”、“萬物之理,皆備于心”,“心外無物”是也??胺Q好書!推薦購買!英文版更好!
  •   跟以往一樣,先看看序言的部分,才知道了斯多葛哲學的大概內(nèi)容,以前也知道這個派別可是只是知道而已,卻沒有想到這本《沉思錄》是這個學派的代表作。也許,這個浮躁的社會就需要這樣的書讓人的心靈安靜和升華。好書,毋庸置疑?。。?/li>
  •   學習馬哲專業(yè),但是覺得馬可奧勒留的思想很是先進,很想孔子的儒家思想,里面的東西值得細細踹為,是一本值得多讀幾遍的好書
  •   說來慚愧,之前從沒聽說過這本書,買這本書更是出于偶然。原本只打算買本適合放在床頭上,可以不用一口氣讀完,慢慢品味的書。在當當上轉(zhuǎn)了兩圈,就看到了這本“有史以來……”
    不能否認,現(xiàn)在的人,心浮躁的很,不管搞什么 都要掛上個“有史以來”當噱頭
    拿到之后,很滿意,書簽漂亮的很,晚上躺在床上翻了幾頁,對于這本書算不算得“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不敢評論,但至少,可以算是那種值得反復品讀的書。
    晚上躺在床上,戴上耳機,翻幾頁《沉思錄》,聽不到宿舍的吵鬧,不用想太多的煩心事,讓浮躁的心靜下來,這種感覺很不錯
  •   這絕對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我發(fā)現(xiàn)這個古羅馬皇帝簡直是個天才,對人生的思考達到了一個驚人的程度!!
  •   溫家寶總理放在枕頭邊的書呢。
    正好有而且是中英雙語的,就買來看看。的確是一本不錯的書,能讓人學會很多。但是書畢竟只是書,能感悟到的,卻不一定能夠做到。
  •   一直都想買這本書,那天看到當當網(wǎng)在搞活動就好不猶豫的買下。買下后并沒有后悔。這真的是一本好書,中英文結(jié)合,學習、收藏都值得。發(fā)貨的速度也不錯,態(tài)度很好。書的紙張不錯,印刷也挺好的,包裝好的更不用說,一句話“好”!這本書就像譯者說的那樣“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jīng)久的書,買下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边@是一本一個羅馬皇帝的人生思考,需要我們用心去領悟。雖然我沒有讀完,但是我知道我沒有選錯。
  •   細讀,深思。羅馬皇帝可以追求哲學。比對中華。古哲學思想均為未當權者的思想。而古古當權者比較多的關注民生、權術、教化等等。文化的差異古時有,今更有。如若未有改革開放,我們?nèi)绾慰梢孕蕾p到不同文化領域內(nèi)的經(jīng)典。
  •   一邊讀著腦海中一邊出現(xiàn)那位浪漫的羅馬皇帝在湖緩慢行走、沉思的樣子。文字中充滿靈性,讓人讀來內(nèi)心安寧祥和。這本書不同于普通暢銷的勵志書籍,而是一顆偉大的心靈發(fā)出的聲音,它不是在企圖對誰說教,而只是作者與自己靈魂的默默對話。清淡的語言中蘊含著堅定超然的力量。我一定會把它送給我的孩子。
  •   沉思錄這本書是溫家寶總理推薦區(qū)讀的,我看了一遍,里面講得確實挺好,并且只是一本經(jīng)典的書,里面講的道理值得我們?nèi)コ了?、反?/li>
  •   馬可奧勒留教我們過一種深刻理性的生活。
  •   樸實又不失精美,與沉思錄的內(nèi)涵很貼切,中文的已經(jīng)看了好幾遍,英文的正在看,很不一樣的感覺,明顯可以感覺到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可以帶來很好的思考,很有啟發(fā)。
  •   馬可的沉思錄,寫的還是不錯的,很有韻味,只是前兩年炒得太火了,顯得有些喧囂,現(xiàn)在可以靜下心來讀讀了
  •   看了7頁,就已經(jīng)被吸引。但又不愿像看其它書籍一樣一口氣讀完。只是慢慢的讀,靜靜地思索。也許這樣的書對我這樣年齡段的人來說不太適合??墒?,我已經(jīng)被吸引。要知道,當你被吸引的時候,那是因為產(chǎn)生了某種意義上的共鳴。于是才會有了交流。很難想象,與千年之前的人的交流。真的希望能夠懂得古希臘文和古希臘文化,然后去讀原版的《沉思錄》。
  •   這是一本床頭書,不知道為什么選了一本中英雙語版的,英文已經(jīng)忘干凈嘍
  •   《沉思錄》這本書首先給人感覺很好,封面、書套、書的質(zhì)地、印刷質(zhì)量都很好,還配有英文原文
  •   不管你學的什么專業(yè),也不管你從事那個行業(yè)的工作,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人、很多事,內(nèi)在的或外在的思想總會給我們一定的影響,《沉思錄》是我們思想的磨刀石~~~~
  •   我之前買了梁實秋翻譯的中英雙語版,現(xiàn)在買了這個,總共有兩個中文兩個英文版。個人感覺梁實秋的譯文更好一些。
  •   這次買了7本書,一個單子的貨.但其中的這本沉思錄的書皮被擠壓的嚴重變形和嚴重折疊.想到書的內(nèi)容很偉大,就不計較了.沉思錄是很好的書.值得用心數(shù)遍參悟.
  •   本書不單適合喜歡古羅馬哲學的人士研讀,同樣適合你靜心思考人生時淡淡體會。
  •   <<沉思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1”
  •   我喜歡這本書,買了一本,被別人拿去看了,沒有還我,假如他看了,或者轉(zhuǎn)給別人看了,也算是我做了一件功德,呵呵。于是又買了一本。這本書思想好、文筆好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意翻閱,而不必管閱讀的連續(xù)性。忙里偷閑,隨讀一章,都能讓心境平靜下來,都能有所收獲。但這本書其實不適合年輕人讀,因為功利性太弱。以前有朋友問我怎么看這個書,我說,作者力圖做一個道德高尚勵精圖治的君王,而他的國家卻一直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君王是有第一責任的,作者的目標和手段、準則可能并不切合。從這個角度來說,作者是一個聰明人還是笨蛋呢?圣人并不見得就是一個聰明人。一個人,面對問題,讀這本書,可以使內(nèi)心平靜,但不一定因此而能解決問題。當然,人世紛繁,這本書還是值得你讀100遍。
  •   沉思錄,需要你靜下心來耐心去讀,也可以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去讀,其中的一些章節(jié)尤其給我的感受深刻。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到它!
  •   “沉思錄”每個人都會有需要品味他的時候,相當不錯,這書要慢慢品味,我一直放在床頭,每晚睡之前看半小時,受益匪淺。
  •   很劃算,英漢雙語,雖然原著既不是英語也不是漢語,但是這兩個版本的翻譯做的都很好!可以先看英語的,再看看漢語的好好的沉思一下。雖然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有些無聊,倒是越看就越沉浸在那個思想世界里。
    書很精致,很物有所值!
  •   正如書后封皮上的那句話,這不是一本時尚的書,但這是一本歷久的書,買來并不一定馬上要看,但你一生中總有需要它的時候,它是我們?nèi)松闹改厢槪敲赖碌娜蹱t,是心靈的沃土而且,通過中英文對照,可以極大地豐富你的英語表達,建議大家讀完一段漢語后,想一想,如果是自己來翻譯,會用怎樣的英語表達?然后對照英文版,這樣肯定會受益匪淺!
  •   沖著人生的大題看了些網(wǎng)上的評論趁這心情就買了第一次在當當上買書中英文雙語的質(zhì)量不錯只是書邊有摩擦過的痕跡應該是運送過程中弄的書看了幾頁不愧是哲學書...真的比較難懂雖然我買的是何教授翻譯的大家都覺得是最好的那個版本....但是呢好書就是要用心去看對于心情浮躁的人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還沒看完先贊一下千古流傳的帝王之作相信看了一定不會后悔的咯!
  •   在書店中看到過,由于書的面子上有小廣告,甚至連溫家寶都被拉進來了,讓我對這本書起了反感,結(jié)果翻都沒翻。
    后來想用它學英語,再買它的,這才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與佛家道家思想有著相似處。
    尤其這個學派認為世界起源于火,人的本質(zhì)則是火花,與佛家關于人的起源說法有驚人的相似,及一切佛一切眾生皆是一佛的化身,有興趣的可查閱有關資料。其實這里的火不過是對本體的一種象征,因為火與本體有相似處。
  •   昨晚看了一下,比較難看明白。貌似還不適合我這個年齡看,可能要收藏起來,以后看。還有這本書,不是中英對照的,好像是兩本書,先是中文版的,后是英文版的,分開來的,不方便我這種順便學英語的看。
  •   書應該是好書,只是有些內(nèi)容并不容易讀懂。中文的翻譯還可以,有些語義在看完了英文以后再對比過來,發(fā)現(xiàn)中文的翻譯其實已經(jīng)表達了那個意思,但是略微有點繞口。如果可以的話,建議讀英文的。不少時候,我都沒有感覺,不過在Book2里看到這句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和自己的一些經(jīng)歷很契合:Throughnotobservingwhatisinthemindofanotheramanhasseldombeenseentobeunhappy;butthosewhodonotobservethemovementsoftheirownmindsmustnecessitybeunhappy.誠然確實如此:不要去注意別人心里在想什么,一個人就很少會被看成是不幸的,而那些不注意他們自己內(nèi)心的活動的人卻必然是不幸的。
  •   因為李霄云,我買了這本書,目前正在讀!很好的一本書,就像霄云一樣,或者霄云如這本沉思錄一般!
  •   這本沉思錄還沒讀完,但自己看得懂的已經(jīng)反復看了好幾遍,心里安靜不下來的時候,看看,看完之后能得到些啟發(fā),或是讓自己安靜下來
  •   不容易繁忙中還能如此勤于思考一部厚厚的沉思錄偉大!值得收藏
  •   看《沉思錄》會感悟到很多,很多生活中被忽略的東西,學到一種超然灑脫的情趣,讓一顆浮躁的心沉靜下來。
  •   在社會節(jié)奏如此之快的今天,我們也有必要靜下心來反思我們的走過的路。中英雙語,很不錯
  •   絕對好書,讀之可降躁,過躁者往往有始無終,故建議不始為上,免得無終非但不降躁,反而更躁。這書暢銷,但不是“暢銷書”,不是用來看著玩兒的。估計十個人中有八個人買時熱情很高,但終不能卒讀,因為這書需要用心思考,靜心體悟,一次讀幾句還是讀幾頁并不重要,但就是別想酣暢淋漓,一夜拿下。即使有人能一天拿下,也無非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吃不出來有籽沒籽,有核沒核。書的質(zhì)量很好,這個不用擔心。前半本是中文,后半本是英文,對于一個真正想讀英文本的人來說是個莫大的福音,不用為看英文時眼睛不自覺地溜到中文部分而煩惱。對于習慣于一看到一個不會的詞或句子就立刻想找中文的人來說自然會感到不便。
  •   就書本本身而言,沉思錄的內(nèi)容有多強大多震撼,我也就不再多廢話了。
    書是覺得值得購買的好書,這本發(fā)來的書的印刷質(zhì)量和包裝也都完好。
  •   智慧的文字都是來自深邃的心靈。這本書無意是一部充滿智慧文字之書。這這位皇帝是前所未有的智慧之帝。光是看了簡介就大愛此書,再看讀者朋友的評論,立即買下此書。書是厚厚的平裝本。中英文分成獨立的兩部分。還沒來得及仔細拜讀,只是簡單翻了一翻,就感受到了來自文字的震撼。好書,不需要多夸獎,一看便知。這是一本能夠引導我心靈的書,必將對我現(xiàn)在以及將來的人生進行智慧的指導與啟迪。
  •   英語課老師要求的經(jīng)典書籍,不過不是梁實秋翻譯的版本,中英對照
  •   自己已經(jīng)有一本,在床頭,經(jīng)常翻,一字一句讀。飛機上也看。雖然拗口,但感覺高貴而憂郁,居然還試過淚流滿面。是讓自己重新充滿勇氣的一本書。

    英文的版本也是很好的,也是拗口的古英文,但不妨礙那些偉大思想的涓涓細流。
  •   沉思錄是之前一位老朋友推薦的書,并借閱他的給我。很早就看過一遍了。不過這種書不是看一遍就能有什么體會的。是屬于那種,在特定時間,特定的背景下,看到某句話,或者某個觀點的時候心里會為之一震的書。呵呵。。
    書還是可以作為收藏版收藏的。。
  •   老公一直喜歡這本書。中英雙語,不錯!
  •   英語中有些多的生詞, 日常生活中用不到太多, 但感覺比較美。 中文翻譯也很達意, 但讀此書不能太快, 每一句話最好品味一會再往下讀, 這類的書也不是著急看完的。 總之對提高人的情商是有幫助的。 現(xiàn)代人忙碌的工作都似乎沒有閑暇來看一下內(nèi)心深處了。
  •   這本書如同一縷清泉,為煩躁的現(xiàn)實生活中增添一絲清涼.沉思錄中的語言如何鏡子中另一個自己,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讓我們可以更加清楚的把握自己,而不迷失方向.
  •   中英結(jié)合,內(nèi)容又如此深邃,所以就買來送人了。不過這書的封面,紙張之類的不是很精美哦。最好能有精裝版的。
  •   雖然才看到第三卷但以被作者所折服,喜歡作者很深邃的思想。書是平裝的,質(zhì)量還好,可能是應為中英合訂本,有些厚,翻起了不是很方面,但是還好了,呵呵。
  •   買的是中英對照的,本打算學習閱讀,發(fā)現(xiàn)內(nèi)容比較深奧,呵呵,不錯,先看懂中文再說吧!呵呵
  •   一本羅馬皇帝的生前筆記,寫出了他的一生如何的思考,如何的做事,怎么樣的讓自己得到心靈最大的滿足
  •   一言難盡的喜歡真的很不錯中英兩語還可滿足對英語的學習雖然現(xiàn)在還沒看完但是就是喜歡
  •   這本書買回來以后,由于時間關系,只是看來前言中譯者的評論和文中第一節(jié),我們還是應該辨證地看待作者的火熱情懷,道德精神來支持自己和別人來艱難地生活著,但是自己王國的命運還是沒有辦法去很好地解決,值得思考,思考人生,思考我們自己的思想是否能夠很好地指導自己的生活,也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前一段~自己極為浮躁~~內(nèi)心動蕩不安~~朋友推薦睡前得逼自己看幾頁沉思錄~會好很多~果然~~它現(xiàn)在是我的良藥~~鎮(zhèn)定劑~
  •   很不錯的一本書,而且更好是的雙語的,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水平了。
  •   沉思錄有很多人寫過,但寫得如此深刻的還僅此一本
  •   從這本書可以看出西方式思維模式、邏輯、情感、價值觀的源頭,年輕的同志讀了會有方向,有閱歷的同志讀了會有感悟,沉淀心靈,更簡單更真誠更勇敢。中文版翻譯感覺不是很好,有時候看不懂,有了英文版就明白多了。比如文中一再提及的“理性”,國人對此理解多為“理智”,但從英文版用的“mind”來看,并不是指理智,而是指你真實的內(nèi)心;還有一些翻譯過來句子結(jié)構也難以理解。建議參照英文版看
  •   很難想象這是一本兩千年前的書,更難想象是來自一位皇帝。只能用偉大來形容。
  •   中英對照很棒的書不僅學習的是英文,更是學習的一種做人的態(tài)度強烈推薦啊??!^_^
  •   學校手機信號特別差,快遞員不厭其煩地屢次與我聯(lián)系取貨,我很是感動,值此好友生日之際,送上《沉思錄》這本值得千百次精讀的作品以表生日祝福之意!
  •   左手沉思錄,右手智慧書,不錯
  •   中文譯本挺不錯,就是可惜俺的英語都廢了,原本基本上都看不懂。雖然全文還沒看完,但感覺比一般的官場小說寫得更深刻,對人性的分析更生動一些,特別是成書的年代比較久遠,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能寫出此文實屬難得。頂一個!
  •   書 的內(nèi)容很好,就是沉思錄沒想像的好?。?/li>
  •   應該說沉思錄里面每一句話都值得你去反思自己,修煉自己。我有幸看到這本書,是我的福氣!
  •   主要是中英雙文,對英語學習有幫助。
  •   哈哈,最近很迷李霄云,見她在看沉思錄,就也來當當買了,這書應該很不錯吧,還沒看,很期待,話說我從來不看這么厚又這么深的書,但是為了向霄云看齊我也要看看這類書了,哈哈,永遠支持李霄云,沒買的團子趕緊訂啊
  •   我還沒有讀完,覺得這本書可以一讀再讀。是好書,寫得很優(yōu)雅。讀的過程中覺得心里很平靜,也需要靜下心來讀。推薦~
  •   這是我看的第一本哲學類的書,以前覺得那個很枯燥,但是我很喜歡這本書,我有點愛不釋手,每天都會看,有時候一天就在這書的陪伴下度過了,有些地方可能要反復思考它更深層的含義,特別是書中反復提到,人生是一個很短暫的過程,所以一些你覺得非常讓你痛苦以及你覺得逾越不過的東西,想一下不管你討厭的或喜歡的,人生不過是個短暫的過程。。。。還在慢慢讀中。。建議大家初涉讀哲學,這個還不錯,很通俗。。
  •   很喜歡霄云,當看見霄云收到粉絲的禮物是沉思錄時,我也決定買一本,霄云說這本書可以讓他在浮躁的時候靜下心來。很喜歡,跟霄云的一摸一樣。、贊···霄云加油~~~~···
  •   上次買了中文版之后才發(fā)現(xiàn)還有英文版,頓足,因為總覺得原汁原味的東西能體會更多,兩種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翻譯得再好,還是會隨時一些東西,意義,這次,終于如愿,要好好體味,同時提高自己的英文閱讀能力,加油!
  •   比較好的裝訂,中英版的,非希臘語直譯。??春昧司唾I!
  •   沉思錄好看
  •   質(zhì)量很好~~找了好久的雙語版~~又可以提高素養(yǎng)~~又可以學習英語~~很不錯~~很劃算的一本書
  •   第一次在當當網(wǎng)買書,真的很便宜~收到的書封面稍有些脫膠,不過沒什么影響翻譯的很不錯,雙語的,方便學習
  •   這本書的評價很高,曾買過一本送給同學。又買了一本自己收藏。內(nèi)容很經(jīng)典,很深刻。是作者在鞍馬勞頓中寫下來的小感言。是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很深刻,很質(zhì)樸。這種書,隨時都可以翻翻。相信不同的時刻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   買的是中英文的,不過不是中英對照形,英文是在后面。
  •   這是我大學時期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它,不僅是我迷茫的青年時期的良師益友,而且也曾經(jīng)多次向我的朋友們推介。現(xiàn)在我人到中年,許多的人生感悟依然在書中珍藏,禁不住更添一份久違的欣慰。
  •   客觀的評價這本書,在翻譯上畢竟經(jīng)過了英文再到中文,有些地方翻譯的確實挺玄妙的,但是總體感覺有些話還是有些拗口,不過應該算很好的一個譯本了。在書的印刷質(zhì)量配送等方面沒有任何的挑剔。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