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

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古羅馬] 馬可·奧勒留  頁數(shù):211  譯者:何懷宏  
Tag標簽:無  

前言

斯多葛派著名哲學家、古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121一180),原名馬可·阿尼厄斯·維勒斯,生于羅馬,其父親一族曾是西班牙人,但早已定居羅馬多年,并從維斯佩申皇帝(69—79年在位)那里獲得了貴族身份。馬可·奧勒留幼年喪父,是由他的母親和祖父撫養(yǎng)長大的,并且在希臘文學和拉丁文學、修辭、哲學、法律甚至繪畫方面得到了在當時來說是最好的教育,他從他的老師那里熟悉和親近了斯多葛派的哲學(例如埃比克太德的著作),并在其生活中身體力行。還在孩提時期,馬可·奧勒留就以其性格的坦率真誠得到了赫德里安皇帝(117~138年在位)的好感。當時,羅馬的帝位常常并不是按血統(tǒng),而是由選定的過繼者來接替的。在原先的繼嗣柳希厄斯死后,赫德里安皇帝選定馬可·奧勒留的叔父安東尼·派厄斯為自己的繼嗣,條件是派厄斯亦要收養(yǎng)馬可·奧勒留和原先繼嗣的兒子科莫德斯(后名維勒斯)為繼嗣。當赫德里安皇帝于138年去世時,馬可·奧勒留獲得了愷撒的稱號——這一稱號一般是給予皇帝助手和繼承者的,并協(xié)助他的叔父治理國家,而在其叔父(也是養(yǎng)父)于161年去世時,旋即成為古羅馬帝國的皇帝。遵照赫德里安的意愿,他和維勒斯共享皇權(quán),但后者實際上不起重要作用。馬可·奧勒留在位近二十年,這是一個戰(zhàn)亂不斷、災難頻繁的時期,洪水、地震、瘟疫,加上與東方的安息人的戰(zhàn)爭,來自北方的馬爾克馬奈人在多瑙河流域的進逼,以及內(nèi)部的叛亂,使羅馬人口銳減,貧困加深,經(jīng)濟日益衰落,即使馬可·奧勒留以其堅定精神和智慧,夙興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擋古羅馬帝國的頹勢。在他統(tǒng)治的大部分時間里,尤其是后十年,他很少待在羅馬,而是在帝國的邊疆或行省的軍營里度過?!冻了间洝愤@部寫給自己的書,這本自己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大部分就是在這種鞍馬勞頓中寫成的。馬可·奧勒留與安東尼·派厄斯的女兒福斯泰娜結(jié)婚并生有11個孩子。據(jù)說。他在一個著名的將軍、駐敘利亞的副將卡希厄斯發(fā)動叛亂時表現(xiàn)得寬宏大量。但他對基督教徒態(tài)度比較嚴厲,曾頒發(fā)過一道反對基督教徒的詔書。公元180年3月17日,馬可·奧勒留因病逝于文多博納(維也納)。斯多葛派哲學主要是一種倫理學,其目的在于為倫理學建立一種唯理的基礎(chǔ),它把宇宙論和倫理學融為一體。認為宇宙是一個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體,由原始的神圣的火演變而來,并趨向一個目的。人則是宇宙體系的一部分,是神圣的火的一個小火花,他自己也可以說是一個小宇宙,他的本性是與萬有的本性同一的,所以,他應該同宇宙的目的相協(xié)調(diào)而行動,力圖在神圣的目的中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以求達到最大限度的完善。為此,他必須讓自己的靈魂清醒,讓理性統(tǒng)率自己,正如它統(tǒng)率世界一樣。所以,斯多葛派對人們的要求是:遵從自然而生活,或者說,按照本性生活(nature有“自然”、“本性”兩層意義),而所謂自然、本性,實際上也就是指一種普遍的理性,或者說邏各斯(在某些方面類似于中國的“道”),或者說一種普遍的法(自然法的概念就是由此而來)。自然——本性——理性——法,不說它們有一種完全等價的意義,它們也至少是相通的,并常常是司以互用的。而作為一種理性存在物的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一種分享這一普遍理性的理性,一種能認識這一普遍理性的理性。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常常講到一個人身外和身l內(nèi)的神,講到身外的神(或者說宙斯)把自身的一部分分給了人的理性靈魂(即身內(nèi)的神),人憑內(nèi)心的神,或者說憑自己支配的部分,就能認識身外的神,就能領(lǐng)悟神意。他說的其實也是這個意思。我們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里所說的理性主要還是一種實踐的理性,一種人文理性、道德理性。體現(xiàn)人的理性的主要不是對自然事物的認識,而是道德德性的踐履,所以,理性和德性又聯(lián)系起來了??傊谒苟喔鹋烧軐W家的眼里,宇宙是一個井然有序的宇宙,世界是一個渾然和諧的世界。正如《沉思錄》中所說:“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結(jié)的,這一紐帶是神圣的,幾乎沒有一個事物與任一別的事物沒有聯(lián)系。因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們結(jié)合起來形成同一宇宙(秩序)。因為有一個由所有事物組成的宇宙,有一個遍及所有事物的神,有一個實體,一種法,一個對所有有理智的動物都是共同的理性、一個真理;如果也確實有一種所有動物的完善的話,那么它是同一根源、分享著同一理性。”在這個世界上,低等的東西是為了高等的東西而存在的,無生命的存在是為了有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有生命的存在又是為了有理性的存在而存在的。那么,有理性的存在,或者說理性的動物(人)是為何和怎樣存在的呢?理性動物是彼此為了對方而存在的,所以,在人的結(jié)構(gòu)中首要的原則就是友愛的原則。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同類友好,意識到他們是來自同一根源,趨向同一目標,都要做出有益社會的行為。這樣,就把我們引到人除理性外的另一根本性質(zhì)——社會性。人是一種理性動物,也是一種政治動物(這里沿用了亞里士多德的說法),一種社會動物。《沉思錄》的作者認為:在人和別的事物之間有三種聯(lián)系:一種是與環(huán)繞著他的物體的聯(lián)系:一種是與所有事物所產(chǎn)生的神圣原因的聯(lián)系;一種是與那些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人的聯(lián)系。相應地,人也就有三重責任、三重義務。就要處理好對自己的身體和外物、對神或者說普遍的理性、對自己的鄰人這三種關(guān)系。人對普遍理性的態(tài)度前面已經(jīng)說過了,就是要尊重、順從和虔誠。對自己的身體和外物,斯多葛派一直評價頗低,基本上認為它們作為元素的結(jié)合和分解,并沒有什么恒久的價值。身體只是我們需要暫時忍受的一副皮囊罷了,要緊的是不要讓它妨礙靈魂,不要讓它的欲望或痛苦使靈魂紛憂不安。至于我們和鄰人的關(guān)系,人們的社會生活和交往,斯多葛派則給予了集中的注意,事實上,人的德行就主要體現(xiàn)在這一層面。一般來說,斯多葛派哲學家都是重視整體、重視義務的。他們認為,人不能脫離社會、脫離整體而存在。使自己脫離他人,或做出反社會的事情來,就好比是使自己變成脫離身體的一只手或一只腳。如果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與整體重新統(tǒng)一起來。人作為宇宙的一部分、個人作為社會的一部分,對于來自整體的一切事物就都要欣然接受,就都要滿意而勿抱怨,因為,如果凡是為了整體的利益而必須存在的,對于個體也就不會有害。對于蜂群無害的東西,也不會對蜜蜂有害;不損害國家的事情,也不會損害到公民?!冻了间洝返淖髡哒f,我們每天都要準備碰到各種各樣不好的人,但由于他們是我的同類,我仍然要善待他們。不要以惡報惡,而是要忍耐和寬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這就是人的義務。要惡人不作惡,就像想讓無花果樹不結(jié)果一樣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要能完成自己的義務就夠了,對于其他的事情完全不要操心,我們要表現(xiàn)得高貴、仁愛和真誠??磥?,斯多葛派哲學家對個人的德性、個人的解脫看得比社會的道德改造更為重要,這也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個人無能為力的時代,生活在一個混亂的世界上。所以,他們特別注意區(qū)分兩種事情:一種是在我們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事情;一種是不在我們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事情。許多事情,例如,個人的失意、痛苦、疾病、死亡,社會上的丑惡現(xiàn)象等等,這些往往并不在我的力量范圍之內(nèi),但是,由于所有對我發(fā)生的事情都是符合宇宙理性的,我必須欣然接納它們。我也可以做在我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事情,這就是按照本性生活,做一個正直、高尚、有道德的人,這是什么力量也不能阻止我的,誰也不能強迫我做壞事。在斯多葛派哲人對德行的強調(diào)中確實有許多感人的東西。例如,馬可·奧勒留談到:德性是不要求報酬的,是不希望別人知道的,不僅要使行為高貴,而且要使動機純正,要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要使自己專注于這樣的思想:即當你在思考時,別人問你想什么,你任何時候都能立即坦率地說出來。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還要付諸行動,行動就是你存在的目的,全然不要再談論一個高尚的人應當具有的品質(zhì),而是成為這樣的人??傊苟喔鹋烧苋怂非蟮纳钍且环N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他們把一切對他們發(fā)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惡,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nèi)心的意見。而這是可以由心靈加以消除的。他們恬淡、自足,一方面堅持自己的勞作,把這些工作看做是自己的應分;另一方面又退隱心靈,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寧靜一隅。斯多葛派哲學的力量可以從它貢獻的兩個著名代表看出:一個是奴隸出身的埃比克太德。另一個就是《沉思錄》的作者,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1安東尼。他們的社會地位十分懸殊,精神和生活方式卻相當一致。但是,另一方面,馬可·奧勒留作為柏拉圖所夢想的“哲學家王”。他的政績、他所治理的國家狀況卻和理想狀態(tài)相去甚遠。所以,我們一方面看到斯多葛派哲學精神的巨大力量,看到它如何泯滅社會環(huán)境的差別而造成同一種純凈有德的個人生活;另一方面又看到這種精神的極端無力,它對外界的作用、對社會的影響幾近于零,因為它本質(zhì)中確實含有某種清靜無為的因素。此外,我們也看到,斯多葛派的道德原則并不是很明確的。把本性解釋為理性,把理性又解釋為德性;道德在于按照本性生活,而按照本性的東西就是道德。這里面雖有某種強調(diào)理性、普遍和共相的優(yōu)點、但也有形式化的循環(huán)論證的弱點。在斯多葛派哲學中有令人感動的對道德的高揚,但也有令人泄氣的對斗爭的放棄。它也許永遠不失為一條退路,但對于朝氣蓬勃、銳意進取的人,尤其是生命力洋溢的年輕人來說,走這條路還是一件太早的事情。它還不像基督教,它沒有過多的對于彼岸的許諾,而是強調(diào)在此岸的德性中自足,但在情感和意緒方面也為基督教的盛行做了某種鋪墊和準備。我們大概可以說,斯多葛派哲學能夠為一個處于混亂世界,面對道德低潮而又感到個人無能為力的人、為一個在個人生活方面遭受挫折和失望(這是永遠也免不了的),但又不至于向上帝援手的人,提供最好的安慰。不過也要小心這種安慰變?yōu)槁樽?。最后,我們也注意到,斯多葛派哲學雖然不可能像有些理論(例如社會契約論)那樣對社會制度的變革和改善發(fā)生直接的影響,但是,它其中所蘊涵的那種胸襟博大的世界主義,那種有關(guān)自然法和天賦人權(quán)、眾生平等的學說,卻越過了漫長的時代,對近現(xiàn)代的社會政治理論及實踐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美國一位教授、《一生的讀書計劃》的作者費迪曼認為《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甜美、憂郁和高貴。我們可以同意他的話,并且說,它的高貴,也許是來自作者思想的嚴肅、莊重、純正和主題的崇高;它的憂郁,也許是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身所處的混亂世界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則只能是由于作者的心靈的安寧和靜謐了。這幾個特點往往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比方說,當我們談到《沉思錄》的最后一段,即說從人生的舞臺上退場的一段,我們既感到憂郁,因為這就是人的命運,人難逃此劫。即使你覺得你的戲還沒有演完。新的演員已經(jīng)代替你成為主角了,這里的憂郁就像卓別林所演的《舞臺生涯》中那些老演員的心情:苦澀而又不無欣慰,黯然而又稍覺輕松;另一方面,我們又感到高貴,因為我們可以體面、莊嚴地退場,因為我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給新來者騰出了地方。我們也要記得,《沉思錄》是寫給自己的,而不是供出版的,而且,這里是自己在同自己對話,字里行間常常出現(xiàn)的不是“我……”,而是“你……”,并常常用破折號隔出不同意見。既然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自己說服自己,自然也就不需要過分講究辭藻、注意交代和安排結(jié)構(gòu),而注意一種思想的深入和行進。有時話沒說完又想到別處,并經(jīng)??吹健暗恰边@樣的轉(zhuǎn)折。我們需要在閱讀中記住這些,不然,也許會因為它不是一個精美的體系而感到失望的。只要我們讓我們的心靈沉靜下來,就能夠從這些樸實無華的句子中讀出許多東西。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jīng)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最后簡單交代一下書的翻譯。原書是用古希臘文寫的,我是根據(jù)收在《西方名著叢書》第12卷的英文譯本(Marus Aurelius,The Meditations of Marcus Aurelius,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Encydopadia Britannida,Inc)轉(zhuǎn)譯的。英譯者喬治·朗(George Long)的譯文是公認的比較好的。本來最好的辦法還是根據(jù)希臘文造譯,但目前國內(nèi)希臘語人才奇缺,而這本書作為名著確實又有早日與國內(nèi)讀者見面的必要,所以譯者覺得先轉(zhuǎn)譯還是比長久地翹首以盼為好,待到將來有好的直接根、據(jù)希臘語譯出的本子問世,這一譯本自然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1988年初于南昌

內(nèi)容概要

《沉思錄》,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所著,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內(nèi)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它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這本書是斯多葛學派的一個里程碑。點擊免費閱讀更多章節(jié):沉思錄

作者簡介

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
—— 溫家寶
《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郁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nèi)ミ^更加美好的生活。
—— 費迪曼《一生的讀書計劃》
  馬克•奧勒留使人有這么一種樸實的信仰:面對宇宙自然,一顆高貴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種族、國家,是任何革命、任何遷流、任何發(fā)現(xiàn)都不能改變的。
——〔法〕雷朗
  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jīng)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
—— 何懷宏
  1992年,我問克林頓,除了《圣經(jīng)》,哪本書對他影響最大。他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說:“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br /> ——蓋瑞·威爾斯(《紐約書評》第45卷第15號,1998年10月8日)
  馬可·奧勒留是一個悲愴的人,在一系列必須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過一種寧靜的鄉(xiāng)村生活的那種愿望。但是實現(xiàn)這種愿望的機會始終沒有來臨。
                   ——羅素

書籍目錄

譯者前言 一本寫給自己的書 Book 1 卷一 品質(zhì)閃耀在良好的傳承中  我從父親那里學到的 Book 2 卷二 來自命運的東西并不脫離本性  唯一能從人那里奪走的只有現(xiàn)在 Book 3 卷三 享受那你認為是最好的東西的快樂  最長久的名聲也是短暫的 Book 4 卷四 任何行為都不要無目的地做出  使你的智慧僅僅用于正直地行動 Book 5 卷五 遵從你自己的和共同的本性  尋求不可能的事情是一種發(fā)瘋 Book 6 卷六 靈魂保持在一種狀態(tài)和活動之中  靈魂先于身體早衰是讓人羞愧之事  沒有人能阻止你按本性生活 Book 7 卷七 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遺忘了  熱切地追求你認為最好的東西  痛苦不是不可忍受或永遠持續(xù)的 Book 8 卷八 幸福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  使你的生活井然有序是你的義務  人們是彼此為了對方而存在的 Book 9 卷九 與持有同樣原則的人一起生活  在來自外部事物的打擾中保持自由  不同無知的人作無謂的交談 Book 10 卷十 因果的織機永恒地織著與你相關(guān)聯(lián)的線  認識真正按照本性生活的人  操縱你的是隱蔽在內(nèi)部的信念 Book 11  卷十一 我為普遍利益做過什么?  人們相互蔑視又相互奉承  總是想著有德之士 Book 12  卷十二 在無望完成的事情中也要訓練自己  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章節(jié)摘錄

書摘《譯者序言》摘錄美國一位教授、《一生的讀書計劃》的作者費迪曼認為《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甜美、憂郁和高貴。我們可以同意他的話,并且說,它的高貴,也許是來自作者思想的嚴肅、莊重、純正和主題的崇高;它的憂郁,也許是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身所處的混亂世界的感受;而它的甜美,則只能是由于作者的心靈的安寧和靜謐了。這幾個特點往往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比方說,當我們談到《沉思錄》的最后一段,即說從人生的舞臺上退場的一段,我們既感到憂郁,因為這就是人的命運,人難逃此劫。即使你覺得你的戲還沒有演完,新的演員已經(jīng)代替你成為主角了,這里的憂郁就像卓別林所演的《舞臺生涯》中那些老演員的心情:苦澀而又不無欣慰,黯然而又稍覺輕松;另一方面,我們又感到高貴,因為我們可以體面、莊嚴地退場,因為我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給新來者騰出了地方。我們也要記得,《沉思錄》是寫給自己的,而不是供出版的,而且,這里是自己在同自己對話,字里行間常常出現(xiàn)的不是“我……”,而是“你……”,并常常用破折號隔出不同意見。既然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自己說服自己,自然也就不需要過分講究辭藻、注意交代和安排結(jié)構(gòu),而注意一種思想的深入和行進。有時話沒說完又想到別處,并經(jīng)??吹健暗恰边@樣的轉(zhuǎn)折。我們需要在閱讀中記住這些,不然,也許會因為它不是一個精美的體系而感到失望的。只要我們讓我們的心靈沉靜下來,就能夠從這些樸實無華的句子中讀出許多東西。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jīng)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                                                      摘自《譯者序言》(何懷宏)唯一能從人那里奪走的只有現(xiàn)在由于你有可能在此刻辭世,那么相應地調(diào)節(jié)你的每一行為和思想吧。如果有神靈存在,離開人世并非一件值得害怕的事情,因為神靈將不會使你陷入惡;但如果他們確實不存在,或者他們不關(guān)心人類的事務,那生活在一個沒有神或神意的宇宙中對你意味著什么呢?而事實上他們是存在的,他們的確關(guān)心人類的事情,他們賦予人所有的手段使人能不陷入真正的惡。至于其他的惡,即便有的話,神靈也不會使人陷入其中的。不陷入惡完全是在一個人的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那不使一個人變壞的事物,怎么能使一個人的生活變壞呢? 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xiàn)在所過的生活;任何人所過的也不是什么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xiàn)在失去的生活。最長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為同一。雖然那已逝去的并不相同,但現(xiàn)在對于所有人都是同樣的。所以那喪失的看來就只是一單純的片刻。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喪失過去或未來——一個人沒有的東西,有什么人能從他奪走呢?這樣你就必須把這兩件事牢記在心:一是所有來自永恒的事物猶如形式,是循環(huán)往復的,一個人是在一百年還是在兩千年或無限的時間里看到同樣的事物,這對他都是一回事;二是生命最長者和瀕臨死亡者失去的是同樣的東西。因為,唯一能從一個人那里奪走的只是現(xiàn)在。如果這是真的,即一個人只擁有現(xiàn)在,那么一個人就不可能喪失一件他并不擁有的東西。在人的生活中,時間是瞬息即逝的一個點,實體處在流動之中,知覺是遲鈍的,整個身體的結(jié)構(gòu)容易分解,靈魂是一渦流,命運之謎不可解,名聲并非根據(jù)明智的判斷。一言以蔽之,屬于身體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屬于靈魂的只是一個夢幻,生命是一場戰(zhàn)爭,一個過客的旅居,身后的名聲也迅速落入忘川。那么一個人靠什么指引呢?唯有哲學。而這就在于使一個人心中的神不受摧殘,不受傷害,免于痛苦和快樂,不做無目的事情,而且毫不虛偽和欺瞞,并不感到需要別人做或不做任何事情,此外,接受所有對他發(fā)生的事情,所有分配給他的份額,不管它們是什么,就好像它們是從那兒,從他自己所來的地方來的;最后,以一種歡樂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做不是別的,只是組成一切生物的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個事物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元素本身并沒有受到損害,為什么一個人竟憂慮所有這些元素的變化和分解呢?因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東西都不是惡。沒有人能阻止你按本性生活每一個器具、工具、器皿,如果它實現(xiàn)了它被制作的目的,那就是好的,可是制作的人并不在它那里。而在為自然組合的東西里面,制作它們的力量是存在著、停留著;因此,更宜于尊重這一力量,并且想,如果你真是按照它的意志生活和行動,那么你心中的一切也都是符合理性的。而宇宙中那些屬于它的事物也都是如此符合理性的。如果你假設那不在你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事物對你是好的或壞的,那必然是這樣:如果這樣一件壞事降臨于你或者你喪失了一個好的事物,那你將譴責神靈,也恨那些造成這不幸或損失的人們,或者恨那些被懷疑是其原因的人們;我們的確做了許多不義的事情,因為我們在這些事物之間做出好與壞的區(qū)別。但如果我們僅僅判斷那在我們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事物為好的或壞的,那就沒有理由或者挑剔神靈或者對人抱一種敵意。我們都是朝著一個目標而在一起工作的,有些人具有知識和計劃,而另一些人卻不知道他們在做什么,就像睡眠的人們一樣。我想,那是赫拉克利特說的,他說他們在發(fā)生于宇宙的事物中是勞動者和合作者。但人們是多少勉強地合作的,甚至那些充分合作的人們,他們也會對那發(fā)生的事情和試圖反對和阻撓合作的人不滿,因為宇宙甚至也需要這樣一些人。無論什么事情發(fā)生于每一個人,這是為了宇宙的利益的:這可能就足夠了。但你要進一步把這視為一個普遍真理,如果你這樣做了,那對于任何一個人都有用的東西也就對其他人是有用了。但是在此讓“有用”這個詞表示像通常說中性的東西那樣的意義,也就是說既非好也非壞。當你打算投身快樂時,想想那些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的德性,例如某個人的積極,另一個人的謙虛,第三個人的慷慨,第四個人的某一別的好品質(zhì)。因為當?shù)滦缘陌駱釉谂c我們一起生活的人身上展示,并就其可能充分地呈現(xiàn)自身時,沒有什么能比它們更使人快樂的了。因此我們必須把這些榜樣置于我們的面前。一個熱愛名聲的人把另一個人的行動看做是對他自己有利的;那熱愛快樂的人也把另一個人的行動看做是對他自己的感官有利的;但有理智的人則把他自己的行為看做是對他自己有利的。對一件事不發(fā)表任何意見,使我們的靈魂不受擾亂,這是在我們力量范圍之內(nèi)的事情,因為事物本身并沒有自然的力量形成我們的判斷。使你習慣于仔細地傾聽別人所說的話,盡可能地進入說話者的心靈。如果水手辱罵舵手或病人辱罵醫(yī)生,他們還會聽任何別的人的意見嗎,或者舵手能保證那些在船上的人的安全、醫(yī)生能保證那些他所診治的人的健康嗎?有多少和我一起進入這世界的人已經(jīng)離開了人世。沒有任何人能阻止你按照你自己的理智本性生活;沒有任何違反宇宙理智本性的事情對你發(fā)生。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遺忘了什么是惡?它是你司空見慣的。在發(fā)生一切事情的時候都把這牢記在心:它是你司空見慣的。你將在上上下下一切地方都發(fā)現(xiàn)同樣的事情,這同樣的事物填充了過去時代的歷史、中間時代的歷史和我們時代的歷史;也充斥著現(xiàn)在的城市和家庭。沒有什么新的東西:所有事物都是熟悉的、短暫的。那在我的心靈之外的事物跟我的心靈沒有任何關(guān)系。——讓這成為你的感情狀態(tài),你就能堅定地站立?;謴湍愕纳窃谀懔α糠秶畠?nèi),再用你過去慣常的眼光看待事物,因為你生命的恢復就在于此。無意義的展覽,舞臺上的表演,羊群,獸群,刀槍的訓練,一根投向小狗的骨頭,一點丟在魚塘里的面包,螞蟻的勞作和搬運,嚇壞了老鼠的奔跑,線操縱的木偶,諸如此類。那么,置身于這些事物之中而表現(xiàn)出一種好的幽默而非驕傲就是你的職責,無論如何要懂得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就像他忙碌的事情是有價值的一樣。在談話中你必須注意所說的話,在任何活動中你都必須觀察在做什么。在一件事里你應當直接洞察它所指向的目的,而在另一件事里你應當仔細觀察事物所表示的意義。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遺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稱頌別人的威名之后亦與世長辭。不要讓將來的事困擾你,因為如果那是必然要發(fā)生的話,你將帶著你現(xiàn)在對待當前事物的同樣理性走向它們。正像在那些物體中各個成分是統(tǒng)為一體一樣,各個分散的理性存在也是統(tǒng)而為一,因為他們是為了一種合作而構(gòu)成的。如果你經(jīng)常對自己說我是理性存在體系中的一個成員(member),那么你將更清楚地察覺這一點。但如果你說你是一個部分(part),你就還沒有從你心底里熱愛人們;你就還沒有從仁愛本身中得到歡樂;你行善就還是僅僅作為一件合宜的事情來做,而尚未把它看成也是對你自己行善。不管任何人做什么或說什么,我必須還是善的,正像黃金、綠寶石或紫袍總是這樣說:無論一個人做什么或說什么,我一定還是綠寶石,保持著我的色彩。有人害怕變化嗎?但沒有變化什么東西能發(fā)生呢?又怎么能使宇宙本性更愉悅或?qū)λm合呢?木柴不經(jīng)歷一種變化你能洗澡嗎?食物不經(jīng)歷一種變化你能得到營養(yǎng)嗎?沒有變化其他任何有用的東西能夠形成嗎?你沒有看到對于你來說,就像對于宇宙本性來說一樣是需要變化的嗎?你忘記所有東西的時刻已經(jīng)臨近,你被所有人忘記的時刻也已經(jīng)臨近。熱切地追求你認為最好的東西在宇宙實體之外的宇宙本性,就仿佛實體是蠟,現(xiàn)在塑一匹馬,當馬被打破時,用這質(zhì)料造一棵樹,然后是一個人,然后又是別的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每個都只存在一個很短的時間。而對于容器來說,被打破對它并不是什么苦事,正像它的被聚合對它也不是什么苦事一樣。不要老想著你沒有的和已有的東西,而要想著你認為最好的東西,然后思考如果你還未擁有它們,要多么熱切地追求它們。同時無論如何要注意,你還沒有如此喜愛它們以致使自己習慣于十分尊重它們,這樣使你在沒有得到它們時就感到煩惱不安。退回自身。那支配的理性原則有這一本性,當它做正當?shù)氖聲r就滿足于自身,這樣就保證了寧靜。驅(qū)散幻想。不要受它們的牽引。把自己限制在當前。好好地理解對你或是對別人發(fā)生的事情,把每一物體劃分為原因的(形式的)和質(zhì)料的。想著你最后的時刻。讓一個人所做的錯事停留在原處。你要注意所說的話。讓你的理解進入正在做的事和做這些事的人的內(nèi)部。用樸實、謙虛以及對與德和惡無關(guān)的事物的冷淡來裝飾你自己。熱愛人類,追隨神靈。詩人說,法統(tǒng)治著一切——記住法統(tǒng)治著一切就足夠了。關(guān)于死亡:它不是一種消散,就是一種化為原子的分解,或者虛無,它或者是毀滅,或者是改變。關(guān)于痛苦:那不可忍受的痛苦奪去我們的生命,而那長期持續(xù)的痛苦是可以忍受的;心靈通過隱入自身而保持著它自己的寧靜,支配的能力并不因此變壞。至于被痛苦損害的(身體)部分,如果它們能夠,就讓它們表示對痛苦的意見吧。關(guān)于名聲:注意那些追求名聲的人的內(nèi)心,觀察他們是什么人,他們避開什么事物,他們追求什么事物。想想那積聚起來的沙堆掩埋了以前的沙,所以在生活中也是先去的事物迅速被后來的事物掩蓋。引自柏拉圖:那種有著崇高心靈并觀照全部時間和整體的人,你想他會認為人的生命是一種偉大的東西嗎?那是不可能的,他說?!敲催@樣一個心靈也不會把死看做是惡,肯定不會。引自安提斯坦尼:國王的命運就是行善事而遭惡譽。對于面容來說,當心靈發(fā)布命令時,它只服從自己,只調(diào)節(jié)和鎮(zhèn)定自己,這是一件壞事,而對于心靈來說,它不由自己來調(diào)節(jié)和鎮(zhèn)定,也是一件壞事。因事物而使我們自己煩惱是不對的。因為它們與你漠不相關(guān)。①面向不朽的神將使我們歡愉。生命必須像成熟的麥穗一樣收割,一個人誕生,另一個人赴死。①如果神靈不關(guān)心我和我的孩子。這樣做自然有它的道理。②因為善與我同在,正義與我同在。③不要加入別人的哭泣,不要有太強烈的感情。引自柏拉圖:但是我將給這個人一個滿意的回答,這就是:你說得不好,如果你認為一個對所有事情都擅長的人應當計算生或死的可能性,而不是寧愿在他所有做的事情中僅僅注意他是否做得正當,是否做的是一個善良人的工作。雅典人啊,因為這確實是這樣:一個人無論置身于什么地方,都認為那是對他最好的地方,或者是由一個主宰者將他放置的地方。在我看來,他應當逗留在那兒,順從這偶然,面對他應得的卑賤的職分,不盤算死或任何別的事情。我的好朋友,且想想那高貴的和善的事情是不是某種與拯救和得救不同的事情;因為對一個生活這么長或那么長一段時間的人、至少是一個真正的人來說,考慮一下,是否這不是一件脫離這種思想的事情:那兒一定不存在對生命的任何愛戀,但關(guān)于這些事情,一個人必須把它們托付給神,并相信命運女神所說的,沒有誰能逃脫自己的命運,接著要探究的是:他如何才能最好地度過他必須度過的這一段時間。環(huán)視星球的運動,仿佛你是和它們一起運行,不斷地考慮元素的嬗遞變化,因為這種思想將濯去塵世生命的污穢。這是柏拉圖的一個很好的說法:談論人們的人,也應當以仿佛是從某個更高的地方俯視的方式來觀察世事,應當從人們的聚集、軍事、農(nóng)業(yè)勞動、婚姻、談判、生死、法庭的吵鬧、不毛之地、各種野蠻民族、飲宴、哀慟、市場、各種事情的混合和各個國家的有秩序的聯(lián)合來看待他們。想想過去,政治霸權(quán)的如此巨變。你也可以預見將要發(fā)生的事情。因為它們肯定是形式相似的,它們不可能偏離現(xiàn)在發(fā)生的事物的秩序軌道,因此思考四十年的人類生活就跟思考一萬年的人類生活一樣。因為你怎么能看到更多的東西呢?那從地里生長的東西要回到地里,而那從神圣的種子誕生的,也將回到天國。①一個人可能更善于摔倒他的對手,可是他不是更友善、更謙虛;他沒有得到更好的訓練來對付所有發(fā)生的事情,也沒有更慎重地對待他鄰人的過錯。在任何工作都能按照符合于神和人的理性做出的地方,也沒有任何東西值得我們害怕,因為我們能夠通過按我們的結(jié)構(gòu)成功并繼續(xù)進行的活動而使自己得益,而在這種地方,無疑不會有任何傷害。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考慮不久以前你還沒有身體、無蹤無影,你現(xiàn)在看到的一些事物,現(xiàn)在生活的一些人也不存在。因為所有事物按其本性是天生要變化、扭轉(zhuǎn)和衰朽的,以便在連續(xù)的系列中的別的事物可以出現(xiàn)。考慮一切都是意見,意見是在你的力量范圍之內(nèi)。那么,當你決定的時候,驅(qū)除你的意見,就像一只繞過岬角的艦隊,你將發(fā)現(xiàn)一個平靜、穩(wěn)定、沒有風浪的海灣。任何一種活動,無論它可能是什么,當它在它恰當?shù)臅r間停止時,它并非遭受到不幸,因為它已停止了;做出這一活動的人也并非遭受到不幸,因為這一活動已經(jīng)停止。那么同樣,由所有這種行為組成的整體,亦即我們的生命,如果它在它恰當?shù)臅r候停止,因為它已經(jīng)停止,所以也并非遇受到不幸。如果一個受到虐待的人在恰當?shù)臅r候結(jié)束這一過程,他也就沒有受到痛苦。而恰當?shù)臅r間和界限是由本性來確定的,有時像年邁而終的事情是由人的特別本性來確定,但通過其部分的變化使整個宇宙總是保持青春和完美,則總是由宇宙的本性來決定的。對于宇宙有用的一切始終是好的和合乎時宜的。因此生命的終結(jié)對每個人都不是惡,因為它絕不是恥辱,這是由于它不依賴于意志也不對立于普遍利益,而且這還是件好事,因為它對宇宙來說是合乎時宜的和有利的,是跟宇宙一致的。因為,那在他心里和神以同樣的方式運動,朝著同樣的事物的人,他也是在被神推動。你必須預備好這三條原則。一是在我做的事情里,不要做任何或者是不加考慮,或者是違背正義的事情,而對于那可能從外部對你發(fā)生的事情,考慮它或者是偶然或者是按照神意發(fā)生的,你決不能譴責這偶然或神意。第二,考慮每一存在從種子到它接受一個靈魂這段時間里是什么;從接受靈魂到給回靈魂這段時間里又是什么;考慮每一存在是由什么東西構(gòu)成的,它又分解成什么東西。第三,如果你竟然突然被提升到大地之上,你應當俯視人類,觀察他們的差別有多大,同時也瞥一眼居于四周空氣和以太中的存在有多少;經(jīng)常像你被提升那樣思考,你就將看到同樣的事物、形式的相同和持續(xù)的短暫。難道這些事物值得驕傲嗎?拋棄意見,你將得救。那么誰阻止你這樣做呢?當你因為什么事苦惱時,你忘記了這一點:所有事物都是按照宇宙的本性發(fā)生的;你忘記了:一個人的邪惡行為接觸不到你;你還忘記了:現(xiàn)在發(fā)生的一切,過去是如此發(fā)生,將來也如此發(fā)生,現(xiàn)在也在各個地方如此發(fā)生;你也忘記了:一個人和整個人類之間的親緣關(guān)系是多么緊密,因為這是一種共有,不是一點點血或種子的共有,而是理智的共有。你還忘記了:每個人的理智都是一個神,都是神性的一種流溢;你忘記了:沒有什么東西是人自己的,他的孩子、他的身體以至他的靈魂都是來自神的;你也忘記了:一切都是意見;最后你還忘記了:每個人都僅僅生活在現(xiàn)在,喪失的也只是現(xiàn)在。不斷地回憶那些經(jīng)常訴苦的人,那些由于最大的名聲或最大的不幸,或仇恨,或任何一種最大幸運而非常引人注目的人,然后想想他們現(xiàn)在到哪里去了呢?他們已化為塵土和傳說,甚至連傳說也夠不上。讓這一類事情也都出現(xiàn)在你的心里,曾住在鄉(xiāng)村別墅的法比阿斯?卡特利盧斯現(xiàn)在怎樣了,在他的花園里的盧修斯?盧柏斯、在拜依阿的斯德丁尼阿斯、在卡帕里的第比留斯和維留斯?魯弗斯(或維利亞的魯弗斯)現(xiàn)在怎么樣了。若好好想想對所有人們引以為驕傲的事物的熱烈追求,人們竭力追逐的一切是多么無價值啊,而對一個人來說,在提供給他的機會中展示出自己的正直、節(jié)制,忠實于神,并且非常樸實地這樣做是多么賢明??!而為最不值得驕傲的事情驕傲則是所有事情中最難堪的。你希望什么?繼續(xù)存在嗎?好,你希望有感覺嗎?希望有運動和生長?然后再停止生長?希望談話?思考?所有這些事情在你看來有什么值得欲望呢?但如果低估所有這些事物的價值是容易的,轉(zhuǎn)向剩下的事情,那就是遵從理性和神。但因上述事情苦惱是與尊重理性和神不一致的,因為死亡將從一個人那里奪走別的東西。分給每個人的是無盡的、不可測的時間中多么少的一部分!它立刻就被永恒吞噬了。還有,分給每個人的是整個實體的多么小的一部分!是普遍靈魂的多么小的一部分!你匍匐在上面的是整個大地多么小的一塊土壤!想到這一切,就要認定:除了按照你的本性引導你的去做,以及忍受共同本性帶給你的東西之外,就沒有偉大的事情了。支配的能力是怎樣運用自身的呢?因為一切都基于此。而其他的一切,不管在不在你意志力的范圍之內(nèi),都只是死灰和煙塵。這種思考最適于使我們蔑視死亡,甚至那些認為快樂是善痛苦是惡的人也曾蔑視過它。一個人,如果對于他只有那在適當時機來臨的才是善,那么,對于他,做出較多或較少的合乎正當理性的行為乃是同樣的,對于他,有較長或較短時間來沉思這個世界并沒有什么不同——對于這個人,死亡也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了。人啊,你一直是這個偉大國家(世界)里的一個公民,五年(或三年)會對你有什么不同呢?因為與法相合的事情對一切都是公正的。如果沒有暴君也沒有不公正的法官把你從國家中打發(fā)走,把你打發(fā)走的只是送你進來的自然,那么這又有什么困苦可言呢?這正像一個執(zhí)法官曾雇用一名演員,現(xiàn)在把他辭退讓他離開舞臺一樣?!翱墒俏疫€沒有演完五幕,而只演了三幕?!薄阏f得對,但是在人生中三幕就是全劇,因為怎樣才是一出完全的戲劇,這決定于那個先前曾是構(gòu)成這個戲的原因,現(xiàn)在又是解散這出戲的原因的人,可是你卻兩方面的原因都不是。那么滿意地退場吧,因為那解除你職責的人也是滿意的。

編輯推薦

★權(quán)威譯本,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沉思錄》的內(nèi)容是近兩千年前的古羅馬皇帝的人生感悟,而時至今日依然影響著一代代的領(lǐng)導人★包裝美觀精致,紅色古羅馬背景封面在書店里非常高雅,腰封上溫家寶總理和克林頓總統(tǒng)的傾情推薦格外搶眼,讓人有翻閱的欲望。溫總理說:“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中國日報網(wǎng)環(huán)球在線消息,2007年11月20日 1992年,我問克林頓,除了《圣經(jīng)》,哪本書對他影響最大。他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說:“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蓋瑞?威爾斯(《紐約書評》第45卷第15號,1998年10月8日)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沉思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4條)

 
 

  •   “環(huán)顧歷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們像一股青煙消失了?!边@是2007年11月19日溫家寶總理在新加坡訪問、會見中國駐新使館人員和中資機構(gòu)代表時,道出的意味深長的話。這句話原本出自古羅馬著名的“哲學家帝王”馬可•奧勒留撰寫的《沉思錄》溫總理還說:“這本書(《沉思錄》)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沉思錄》是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所著,這本十二卷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內(nèi)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所寫,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一個里程碑?!冻了间洝穪碜杂谧髡邔ι砹b宮廷的自身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而人們看到,此回溫總理在引用《沉思錄》的名言時,就國內(nèi)“三鹿問題奶粉”發(fā)出了擲地有聲之言:當遇到災難時不要退縮,要勇于面對,并且?guī)ьI(lǐng)人民去克服,這需要堅定、勇氣和信心。一個政府,除了對人民的負責、服務、獻身和廉潔以外,不應該有任何特權(quán)。一切權(quán)力屬于人民,一切權(quán)力都要為了人民?!澳菍ι砗蟮拿曈幸粡娏矣娜藳]有想到那些回憶他的人自己很快也要死去,然后他們的子孫也要死去,直到全部的記憶都通過那些愚蠢地崇拜和死去的人們而終歸湮滅無聞?!薄坝卸嗌偃嗽谙硎芎蘸胀蟊蝗诉z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稱賀別人的威名之后亦與世長辭?!庇羞@種想法,是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以來的“精英”階層的思想影響。古代中國知識分子,把“名節(jié)”看得重于一切,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將此種思想推向了高峰,教育了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耙舢斄羧f世名”一直是我自認為偉大志向的標準之一,并有追求的欲望,一時風光于我眼里,漸漸一文不值。但當今天讀到《沉思錄》的此句,我心靈受到一股震撼,來回激蕩著:“即使留萬世名,你又知道多少?你又能享受到當中的樂趣?你還在嗎?”“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答案,其實很簡單。換一個角度來審視名聲,它本虛無,只能通過別人的眼睛來確認自己的幸福。如果根據(jù)自身的感覺來判斷,就很難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我們能引以自慰的只是別人對自己的羨慕和模仿,這使我們因為名聲而得到驕傲和榮譽,與此同時,我們心中的感覺也許恰恰相反,我們會常常感到憂慮,甚至直至生命終結(jié)才能意識到自己盲目追逐的錯誤所在。正如古羅馬哲學家塞涅卡所說:“盡管名滿天下,自己卻一無所知,這樣死去是不幸的?!睆奈ㄎ镛q證法的角度來思量名聲,它也并不是一無是處。追逐好的名聲如同人體中的膽汁,是一種促人分發(fā)行動的體液。但是當它被阻擾而不能稀釋時,它就有可能成為一種使人惡毒的毒素。因此,當追逐名聲而感到事業(yè)有所希望成功時,他們是忙碌的人物。但是當他們的抱負收到壓抑而心懷積憤時,他們將成為危險人物。名聲,多少人被名聲所捧?終而又被名聲所累?在這個網(wǎng)絡時代,名聲大的人,一言一行都被監(jiān)視。當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時候你不追名聲,名聲卻會糾纏于你。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你也要做好“小心言行”的心理準備了。當然,最好還是修煉內(nèi)在,建立信念,獨善其身。只是,難!名氣大之人,贊賞的人固然很多,但同樣心生妒忌、欲誹謗之的人也不少。執(zhí)著于名利而郁郁不歡,豈不又吃一虧?當然,以我現(xiàn)在經(jīng)歷之淺,實在無法做到如此豁達——知道和做到還是兩回事。名利依然是我追求的事物之一,也是我前進的動力之一。只是經(jīng)過此思考過程,我明白我不能被“名利”二字所遮蓋了雙眼,而忘卻發(fā)現(xiàn)身邊更美好的東西;不能被“名利”二字所束縛,而失去那種做自己想做之事的自由。
  •   這本書,由近兩千年前的古羅馬皇帝、西方歷史上唯一的“帝王哲學家” 馬可•奧勒留所著,內(nèi)容多為作者在鞍馬勞頓中所寫,是一個帝王的內(nèi)心獨白和人生絮語?! ∵@是一本哲學書,崇高卻不失質(zhì)樸。《沉思錄》是斯多葛派哲學的重要里程碑,書中記述了作者對宇宙、個體、時間、靈魂、生死、痛苦、神、相處、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不乏睿語箴言,吉光片羽,啟思、耐品,很對我的口味。尤其是作者的民本情懷及其倡導的個體間的友愛原則、個體順應整體利益的全維觀念等,令人景仰。“我接受了一種以同樣的法對待所有人、實施權(quán)利平等和言論自由平等的政體的思想,和一種最大范圍地尊重被治者的所有自由的王者之治的觀念。”這既是一代帝王對政治倫理的深刻解讀,又是其體民、親民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此書對后人影響頗大,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難怪成了溫總理、克林頓等國家領(lǐng)導人百讀不厭的枕邊書!  這是一本生活書,超脫卻直面現(xiàn)實。“宇宙是流變,生活是意見。”——這是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盡管它出現(xiàn)在“卷四”一個不起眼的段落,但在我看來,它完全能擔綱全書的要旨。因為,此語是作者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完美體現(xiàn),也是保持“外”與“內(nèi)”和諧因應的一個明斷。他認為,宇宙是變化的,時間是即逝的,人生及萬物是短暫的,名利是易腐的……因此,人首要也是唯一的選擇,就是珍惜和把握現(xiàn)在的生活。他把“生活”視作是——人對外物的一種體驗或判斷(即意見)。他說,“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打擾你的不是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對它的判斷?!边@些觀點,對我們這些行色倥傯、碌碌于打拼奮爭的現(xiàn)代人來講,未免有些超脫,但卻是一句溫暖的提醒,也是一方解脫心靈焦灼、困囿的良藥。作者主張:人應遵從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惟此,才是真正的幸福。——在物化的社會里,這不失為當代人健康人生的指南。至此,不禁想起與作者年代相近的我國魏晉時期以王羲之、陶淵明為代表的士人生活:他們曠達玄遠,自由灑脫,不心為物役,卻追求內(nèi)心的自在和真性情的釋放,形成了為后人所稱羨的“魏晉風度”,極大地激發(fā)了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了中國文化史的一個傳奇。因為本真,所以簡單;因為簡單,所以快樂?!@樣的生活,不正是我們所苦苦尋找的嗎?  這是一本勵志書,自省且扣問心靈?!冻了间洝肥且槐緦懡o自己的書,是作者的呢喃自語,是他思想和生活的真實寫照。讀此書,猶像在聽一位先哲娓娓私語,又好似諄諄叮囑。盡管我揣測不到他的面容,卻感覺不出有絲毫的陌生、疏離和幽遠。他見賢思齊,從父母兄弟及周圍人們的身上汲取優(yōu)良的品質(zhì),化作自身成長的精神鈣質(zhì);他仁愛寬容,與鄰人甚至惡人相處,銘記“同源“之情,常懷一顆寬恕之心;他豁達超然,認為生命必須像成熟的麥穗一樣收割,一個人誕生,另一個人赴死,把死亡視為自然的一種有益運轉(zhuǎn);他恬靜安然,謙恭修心,時刻告誡自己要觀照內(nèi)心,不僅行動要高貴,而且動機要純正。認為,一個人退隱到何處,也不如退隱到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這些言行,對一個近2000年前的帝王來講,是難能可貴,也是恢弘偉大的。他的思想,如天際星盞,穿躍歲月的滄桑,未蒙塵埃,卻熠熠放彩。也似一泓澗水,,從時光的深處走來,凈澈,淡然,不急不緩,浸染著我干涸的心田……  當然,這也是一本艱澀而難讀的書。假如你抱著獵奇的心情來讀,可能會令你失望。因為,此書在結(jié)構(gòu)上算不上精致,甚至章節(jié)間也缺少必要的關(guān)聯(lián)和遞進,更談不上引人入勝。有的,只是信手拈來的平鋪直敘。宇宙、神、理性……等抽象的概念充盈其中,或許會妨礙你的閱讀快感。個別處,晦澀而略顯拗口的語句,浸溢著譯者對原著的忠誠和精思,但這,對讀者卻可能是一次智力加耐力的雙重挑戰(zhàn)?! 〉?,這絲毫不能阻卻她成為史上最偉大的哲學經(jīng)典。正如譯者、北大教授何懷宏先生所言,“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jīng)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薄 ∽x一本外國名著,如同欣賞一首英文歌或交響曲,有時,語言并不是主要的,關(guān)鍵是情感的沉浸和彼此的靈犀。盡管,書讀了不止一遍,但不敢說真正讀懂,我只能說自己曾經(jīng)讀過,且投入地?! ?000個觀眾心里,會有1000個哈姆雷特。一本書的意義何在?我的答案是,看它能否觸動你,說服你,進而改變你,對你的生活有所助益。——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句話?!  冻了间洝肥且槐緦ξ矣杏绊懙臅N乙詾?。
  •   ★權(quán)威譯本,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本書內(nèi)容是近兩千年前的古羅馬皇帝的人生感悟,而時至今日依然影響著一代代的領(lǐng)導人★包裝美觀精致,紅色古羅馬背景封面在書店里非常高雅,腰封上溫家寶總理和克林頓總統(tǒng)的傾情推薦格外搶眼,讓人有翻閱的欲望。
  •   沉思錄》,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所著,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內(nèi)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它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這本書是斯多葛學派的一個里程碑。
  •   沉思錄》,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所著,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內(nèi)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它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這本書是斯多葛學派的一個里程碑。
  •   《沉思錄》,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所著,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內(nèi)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它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這本書是斯多葛學派的一個里程碑。
  •   《沉思錄》,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所著,這本自己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內(nèi)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所寫,是斯多葛派哲學(斯多亞哲學)的一個里程碑?!冻了间洝穪碜杂谧髡邔ι砹b宮廷的自身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馬可·奧勒留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guān)系,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脫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要摒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還要付諸行動。
  •   奧勒留作為古羅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歲時繼承王位,卻遇內(nèi)憂外患,沒什么好日子過。他戎馬倥傯一生,美國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作為軍人,他戰(zhàn)功赫赫;作為皇帝,他關(guān)心百姓,普建慈善機構(gòu),甚至出售私人珠寶用于賑災。但他真正的歷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學,在于這部《沉思錄》?!冻了间洝烦蔀楣帕_馬哲學斯多亞派的最后一部典籍,與古羅馬人注重實踐、崇尚理性的性格相契合。因為《沉思錄》,奧勒留被稱為“偶像們的偶像”。

    這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人可以通過雙眼看世界,但是有個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用眼睛能夠做到的,唯有用心靈去審視過去,去反省過往。而反省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絕對真誠、平和的心態(tài),需要超凡、決絕的勇氣。在這本《沉思錄》里,作者好似一個異常嚴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鏡子前面,告誡鏡子里頭的自己,書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證。這不是簡單的內(nèi)心獨白和情緒傾訴,這是自己與自己的交談,這是解剖靈魂對自己進行告誡,比如他在書中這樣對自己說道:“你錯待了自己,你錯待了自己,我的靈魂,而你將不再有機會來榮耀自身。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足夠的,但你的生命卻已近尾聲,你的靈魂卻還不去關(guān)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別的靈魂?!?他總是這樣在書中狠狠地拷問自己。

    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nèi)ミ^更加美好的生活。 法國雷朗指出,馬可.奧勒使人有這么一種樸實的信仰:面對宇宙自然,一顆高貴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種族、國家,是任何革命、任何遷流、任何發(fā)現(xiàn)都不能改變的?!冻了间洝匪?,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聯(lián)結(jié)的,這一紐帶是神圣的,幾乎沒有一個事物與任何別的事物沒有聯(lián)系。因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們結(jié)合起來形成同一宇宙(秩序)。他還指出,理性的動物是彼此為對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結(jié)構(gòu)中首要的原則就是友愛的原則,每

    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同類友好,意識到他們來自同一根源,趨向同一目標, 都要做出有益社會的行為。他除了強調(diào)人的理性以外,還強調(diào)人的社會性,認為人不能脫離社會、脫離整體而存在。使自己脫離他人,或做出反社會的事情來,就好比是使自己變成脫離身體的一只手或一只腳。如果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與整體重新統(tǒng)一起來。他關(guān)于人的德行的強調(diào)中有許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個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別強調(diào)的是: 德行是不要求報酬的,是不希望別人指導的,不僅要使行為高貴,而且要使動機純正,要放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

    作為哲學著作,《沉思錄》是人學著作,是人的哲學。哲學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最初的哲學,就是生活的,人生的,為人處世的。奧勒留在書中沉思個人倫理、社會倫理、精神信仰、國家與人民、靈魂與死亡……字數(shù)不算多,內(nèi)容卻繁雜。與一般譯本不同,梁實秋先生的導讀本,給每卷加了標題,從中可見書的概貌,比如這些:閃耀在私人生活圈的品質(zhì)、做每一件事都像做最后一件事、人唯一能被剝奪的只有現(xiàn)在、靈魂不能為肉體奴役、簡單樸素而愉快地生活、想要心中寧靜只做必須之事、不朽之譽不過一時虛幻、不斷地用思想去熏陶心靈、幸運的人給自己安排幸運、靈魂先于肉體屈服是可恥的、愛你命中注定所要遭遇的人、幸福就是按照本性生活、要本身正直不要被迫正直、苦痛對把舵的心靈并無傷害、靈魂乃是一個美妙的圓體、永久過最高貴的內(nèi)心生活……
  •   無數(shù)的名人都能從中有所收獲,我也希望我能有所收獲并成為一個名人!?。?br /> 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 —— 溫家寶 《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郁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nèi)ミ^更加美好的生活。 —— 費迪曼《一生的讀書計劃》   馬克•奧勒留使人有這么一種樸實的信仰:面對宇宙自然,一顆高貴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種族、國家,是任何革命、任何遷流、任何發(fā)現(xiàn)都不能改變的。 ——〔法〕雷朗   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jīng)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 —— 何懷宏   1992年,我問克林頓,除了《圣經(jīng)》,哪本書對他影響最大。他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說:“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蓋瑞·威爾斯(《紐約書評》第45卷第15號,1998年10月8日)   馬可·奧勒留是一個悲愴的人,在一系列必須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過一種寧靜的鄉(xiāng)村生活的那種愿望。但是實現(xiàn)這種愿望的機會始終沒有來臨。                    ——羅素
  •   曾經(jīng)在白巖松的《痛并快樂著》里看到過一個問題:把你扔在孤島上兩年,衣食無憂只是寂寞,允許你帶一本書和一張唱片,你會怎么選。
    唱片的事我不怎么考慮,我在音樂上的品味不是很高,只喜歡許巍,在孤島上有張許巍聽也很不錯。但是關(guān)于帶什么書我卻思考了很多次,而且隨著歲月的流逝年華的增長,我的選擇也都不一樣。
    最開始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帶一套二十四史——這也不算違規(guī),白巖松的答案就是帶一套魯迅全集——我想兩年的時間內(nèi)一套二十四史夠我打發(fā)時間的了,等到救援船來到,我重返人間的時候我可能又是一個袁騰飛。然而后來我覺得歷史已經(jīng)是前人寫過的東西,看看還行,打發(fā)時間還不如看一本能夠引發(fā)你長期思考的,于是我的選擇就從歷史變成了諸子百家,而百家里最難懂也最容易讓人思考的就是《周易》,《周易》本就是文王在監(jiān)獄里搞出來的,而我在孤島這個露天監(jiān)獄研究它則是相得益彰。而孔子演《周易》更是韋編三絕,三月不知肉味,可見這本書對人的吸引力,對打發(fā)時間的好處。
    可是當我讀完了一本書之后,我的想法又改變了,我覺得別的書最多可以讓你“打發(fā)”寂寞,而這本書則會讓你不覺得寂寞有多么難耐,會讓你對寂寞安之若素,完全不覺得是人生的痛苦。
    這本書,就是《沉思錄》。
    毋庸諱言,讀《沉思錄》是受溫家寶總理的影響,總理說這本書他天天都讀,讀了有差不多一百遍。于是我就買下了這本書,買來之后并沒有馬上讀,而是想等到合適的時機再讀它。沒想到,我所認為的“合適的時機”竟然是在病榻之上了。
    那段時光,可以說是我人生當中迄今為止最為困難的時期,每天躺在床上,不斷地怨天尤人,抱怨自己為什么會這么倒霉,為什么會生下來就是不健康的,為什么又在我以為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的時候又來一次這樣的打擊,又悔恨自己前段時間太過辛苦,同時也對未來完全沒有了信心,覺得人生可能就會這樣消耗下去,直到死亡……
    就在這種情形之下,我開始閱讀《沉思錄》,而在第二卷我就讀到了這樣的話:“那來自命運的東西并不脫離本性……此外有一種必然,那是為著整個宇宙的利益的,而你是它的一部分。”在第四章又有:“能同等地發(fā)生于好人和壞人的事情決不是惡。因為,同樣發(fā)生于違背自然而生活的人與按照自然而生活的人的事情,既不有悖于也不順應于自然?!?br /> 看了這些話,我開始思考:生病是每一個人都會遭遇到的事,雖然我可能遭遇得早了些多了些,但這也并不違反自然的本性,也不違反自然的利益,也許,冥冥中總得有些人是病人才能讓社會處于更為和諧平衡的狀態(tài)中。而我生病時確實是吃了很多苦,但是這并不是我的錯,也不是我犯下的惡,所以我也沒有理由自責。我曾經(jīng)問過一個問題:“我又沒有犯錯,為什么生下來就是不健康的?”現(xiàn)在我知道這個問題該怎么回答了:你確實沒有錯,但是你抱怨就是一個錯誤了。
    接下來的閱讀進行得也很慢,這是一本不能讀得太快的書,它的每一條都很深刻,都足夠你細細品讀,而它的節(jié)奏卻是寧靜、恬適的。真的是“靜水深流”,每一句都沒有激烈的語言,每一句卻都可以浸潤到你的心靈。
    《沉思錄》的作者是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代表人物。斯多葛派哲學的精華其實就體現(xiàn)在這本《沉思錄》中,也體現(xiàn)在奧勒留身上。斯多葛派哲學崇尚自然,認為人不應該逆自然而行,一言一行一思都要順應宇宙的旨意,也就是神的旨意。這種思想和中國古典哲學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我們中國古人說人要順應天意,“天意”其實就是自然的旨意、宇宙的旨意,到了斯多葛派這里就變成了神意。
    斯多葛派追求人內(nèi)心的寧靜,其實既然一切都要順應自然的旨意,那么內(nèi)心的寧靜就是理所應當?shù)牧?。于是,斯多葛派在追求靈魂的完善的同時,也會排斥物質(zhì)的享受以及身體上的享受。所以后人也有人認為斯多葛派哲學是禁欲主義的。其實斯多葛派的禁欲主義傾向是因為他們要追求的是內(nèi)心的寧靜和完美。他們不是只求不為肉體的快樂所動,更追求不為肉體帶來的痛苦所動,馬可·奧勒留指出:“痛苦不是不可忍受或永遠持續(xù)的,只要你記住它有它的界限,只要你不在想像中增加什么東西給它?!睆摹冻了间洝防镂腋杏X到,其實馬可·奧勒留也是有痛苦的,或許他的一生也在和某種病痛相抗衡,而他抗拒病痛的辦法就是內(nèi)心的寧靜,“在任何痛苦中都讓這一思想出現(xiàn),即在這痛苦中并沒有恥辱,它并不使支配的理智變壞,因為就理智是理性或社會的而言,它并不損害理智?!?br /> 于是,在生病時“我招誰惹誰了”這樣的問題既有用又無用,因為這的確不是因為你的道德問題引起的,也就不需要什么恥辱(而在這一點上我恰恰進入了誤區(qū),我有時候就會覺得生病是一件恥辱的事情),然而同時也要防范肉體上的痛苦損害了自己的道德,這一點也是馬可·奧勒留一再強調(diào)的。
    不為身體上的苦樂影響你的靈魂,要順應自然的本性。同時,馬可·奧勒留也強調(diào)不為他人的影響所動。他的思想是愛人,寬容人,他認為“人們是彼此為了對方而存在的,那么教導他們,容忍他們?!蓖瑫r,對于那些傷害你的人,則要像避開荊棘一樣避開他們,不和他們生氣,要考慮他們出于什么動機、考慮他們在餐桌上和眠床上是什么樣的人,要考慮他們是你的同類。奧勒留的主張是首先要完善自己的靈魂,然后對無端的指責就可以一笑了之,因為你的道德是完善的,那么任何人也無法破壞它的完善。
    所以,《沉思錄》的核心就是按照本性生活,不讓任何的身體上的或是外來的事物干擾你的本性、你的靈魂,馬可·奧勒留主張人應該這樣思想:任何時間有人問你在想什么的時候,你都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出來。這是圣人的境界,我是肯定學不來,但是我想我應該學著不因為身體上的和外界的影響而損害我的道德——也包括我的理想,那么,即使我不是圣人,也應該會活得不錯。
    《沉思錄》不是帝王哲學,也不是《論語》那樣的處世哲學,或許它不適合毛澤東,但它確實適合溫家寶。它或許不會讓你得到財富地位,但它會使你懂得怎么面對痛苦和人生的無奈,會讓你成為一個好人。即便你在一個孤島上,你也會順應本性很好的生活,而不會被寂寞所左右。即使你在病榻上,你也一樣可以完善你的思想,而不被病痛所左右。當然,這一切對我來說只是一個理想,是一個遙遠的境界,所以這本書我也依然要讀下去,要讀一生。
  •    “在人的生活中,時間是瞬息即逝的一個點,實體處在流動之中,知覺是遲鈍的,整個身體的結(jié)構(gòu)容易分解,靈魂是一渦流,命運之謎不可解,名聲并非根據(jù)明智的判斷。一言以蔽之,屬于身體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屬于靈魂的只是一個夢幻,生命是一場戰(zhàn)爭,一個過客的旅居,身后的名聲也迅速落入忘川?!?
      
      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如是說。
      
      不同于一般的哲學書籍,《沉思錄》就像是寫給一個親密的朋友,記錄的是內(nèi)心對一生的反思,是交響樂前奏曲的形式,縈繞著自己的夢幻的心靈音樂。優(yōu)秀的東西,從根本上說是潛藏在靈魂的影子里沉默無言的。一個陌生人必須有親切緩慢的信心,懂得怎樣等待,別人的心門才會向你打開,《沉思錄》正是交給自己一把如何打開這扇門的鑰匙。這里沒有故意賣弄,也沒有對權(quán)力或影響力的妄自尊大,有的只是一顆時刻自省的心靈,一個思考關(guān)于靈魂的事的頭腦。馬可·奧勒留的任何一個想法都是在關(guān)注他身外的世界,我們幾乎無法明白他是如何思考的。然而,他所做的事都是在密切地研究他自己,高度審視自己的缺點和識別自己的優(yōu)秀品質(zhì)。更重要的是,《沉思錄》解析了生命的本質(zhì)以及馬可·奧勒留想要終身準守的道德規(guī)范,這是一本寫給他自己的如何好好活著的手冊。
      
      《沉思錄》就其本身的內(nèi)容而言并不構(gòu)成一本書,因為它都是一段段的文字,被隨意地分成幾個話題,偶爾放在書中的各個部分。即使如此,一想到作者是在當年的鞍馬勞頓中寫下的這本書,你依然會非常興奮!馬可·奧勒留,這位統(tǒng)治羅馬的最后五位偉大的皇帝之一,他不像其他人所認為的那樣是個哲學家,他只是一個精通哲學的皇帝、一個統(tǒng)治者、一個好的政治家,Edward Gibbon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描述這一時期是最幸福和最興旺的。然后,在他空閑的時候,他也能脫去皇帝的外套,完成斯多葛哲學的重要部分?!冻了间洝肥邱R可·奧勒留對自己的一個練習,對自己的一個告誡,對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的規(guī)勸。他在統(tǒng)治的最后階段,依然堅持每天寫日記,真是讓人非常驚訝。高深奧妙的哲學工作竟然融入到了一個人的日記當中,而這些日記,不是為了留給子孫后代的,字里行間你都能看到這位皇帝對自己信仰的不斷提醒和對靈魂的不斷揣摩。
      
      “每個人生存的時間都是短暫的,他在地上居住的那個角落是狹小的,最長久的名聲死后也是短暫的,甚至這名聲也只是被可憐的一代代后人所持續(xù),這些人也將很快死去,他們甚至于不知道自己,更不必說早已死去的人了?!?
      
      在現(xiàn)世中存活的蕓蕓眾生們,整日里為了蠅頭小利狗茍蠅營,為了金錢和物質(zhì)的享受迷失了自己的本性。殊不知,靈魂先于身體早衰是一件讓人羞愧的事。浮生若夢,一切的虛名甚至身后的名聲都將不復。不要以為你將活一千年,死亡時刻在窺視著你。當你活著的時候,當你的行動在你力量控制范圍之內(nèi)的時候,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值得你真正為之努力的東西。佛說涅磐,上帝說你可以上天堂,是否真有所謂的靈魂,在人死之后變得輕靈超脫?“如果靈魂繼續(xù)存在,大氣怎么無窮地容納它們呢?大地又怎樣容納那些古往今來被埋葬的人的尸體呢?在此正像這些尸體在保持一段時間之后變化一樣,不論它們變成什么樣子,它們的分解都為別的尸體騰出了空間,那移入空氣中的靈魂也是如此,在繼續(xù)生存一段時間之后便被改變和分解了,通過融入宇宙的一種再生的智慧而獲得一種如火焰一樣的性質(zhì),以這種方式為到達那里的具肉的靈魂騰出地方?!边@是馬可·奧勒留對靈魂繼續(xù)存在的這種假設給出的回答。
      
      你不必非常熟悉古羅馬哲學就能夠完全理解這本書上所說的一切,因為它是永恒的?!冻了间洝分赋隽巳祟惖乃枷氡举|(zhì),或是觀察這個本質(zhì)的深刻視角,那就是自省,那就是站在靈魂的高度審視自己。馬可·奧勒留用一種散文式的筆調(diào)來挑戰(zhàn)和推翻了我們企圖想要控制自己的最大的恐懼和欲望。
      
      你能聽到那羽翼在云霄深處振動的聲音,它為你微微洞開一線光明,然后消逝,又蓋上了幽禁生命的地窖之門。人類短暫的生命,猶如劫后殘留的細小碎片,漂浮在千百萬殘片之間。閱讀《沉思錄》的過程,便是懷著對古羅馬帝國這位先哲的感恩,對自身靈魂的深厚眷戀,在這內(nèi)心旅程的傾訴中,感受著生命的柔弱和意識的強大。
      
      靈魂的事,歸根結(jié)底不過是浮生一夢罷了。
      
  •   讀前據(jù)說深奧,可是我大致一翻,并不深奧啊??死锵D悄绿岬臅沤猩願W呢。應該說叫深刻。馬可•奧勒留是古羅馬的一位帝國皇帝,這些深思錄在天災人禍的年代里,在他鞍馬勞頓中寫就的,仿佛札記,少則一句,多至一段。因為是寫給自己的,用非常樸素的語言記錄了自己的認知和思想,絕沒有炫技和華麗詞藻,令人喜歡。“奧勒留是一個比他的帝國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奮工作最終并沒有能夠挽救古羅馬……”,讀之令人扼腕,令人憐惜,為一顆高尚的靈魂。馬可•奧勒留是斯多葛派哲學家?!八苟喔鹋扇怂非蟮纳钍且环N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他們把一切對他們發(fā)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惡習,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nèi)心的意見,而這是可以由心靈加以消除的。他們恬淡、自足,一方面堅持自己的勞作,把這些工作看做是自己的應分;另一方面又退隱心靈,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寧靜一隅?!晕覀円环矫婵吹剿苟喔鹋烧軐W精神的巨大力量,看到它如何泯滅社會環(huán)境的差別而造成同一種純凈有德的個人生活;另一方面又看到這種精神的極端無力,它對外界的作用、對社會的影響幾近于零,因為它本質(zhì)中確實含有某種清靜無為的因素?!牵渲兴N含的那種胸襟博大的世界主義,那種有關(guān)自然法和天賦人權(quán)、眾生平等的學說,卻超過了漫長的時代,對近現(xiàn)代的社會政治理論及實踐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保ê螒押辏┱洠骸安还苋魏稳俗鍪裁椿蛘f什么,我必須還是善的,正像黃金、綠寶石或紫袍總是這樣說:無論一個人做什么或說什么,我一定還是綠寶石,保持著我的色彩。”“蹙眉苦愁的神態(tài)是不自然的,如果經(jīng)常這樣,其結(jié)果是所有的美麗清秀都消散了,最后是蕩然無存以致完全不可能再恢復。試著從這一事實得出它是違反理性的結(jié)論吧。因為如果甚至對做了錯事的知覺都將消失,還有什么理性會繼續(xù)存在呢?”還有“人們相互蔑視又相互奉承”那一節(jié)中,當別人冒犯了你時的那九條規(guī)則,我也喜歡。前一段時間看的宋慶齡傳,《沉思錄》中的馬可•奧勒留,抗災中的溫總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有一顆樸實而高貴的靈魂。
  •   馬可·奧勒留把一切對他發(fā)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惡,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nèi)心的意見,并且是可以由心靈加以消除的。他對人生進行了深刻的哲學思考,熱誠地從其他人身上學習他們最優(yōu)秀的品質(zhì),果敢、謙遜、仁愛……他希望人們熱愛勞作、了解生命的本質(zhì)和生活的藝術(shù)、尊重公共利益并為之努力?!冻了间洝肥且恍撵`魂深處流淌出來的文字,樸實卻直抵人心。馬可•奧勒留:(MarcusAurelius,公元121—180年)著名的“帝王哲學家”,古羅馬帝國皇帝,在希臘文學和拉丁文學、修辭、哲學、法律、繪畫方面受過很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奧勒留也許是西方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學家皇帝。自青年時代起即三度出任執(zhí)政官,并在40歲(161年)時成為擁有全權(quán)的皇帝。但是,他堅持同養(yǎng)兄維勒斯一道繼承皇帝之位,形成羅馬帝國的歷史上第一次由兩位具有同等地位和權(quán)力的皇帝共執(zhí)朝政。他為帝國夙興夜寐地勤勉工作,作為體恤民情的法律實踐者,他頒布大量法令,作出諸多司法決定并從民法當中刪除不合理的條款,作為統(tǒng)帥,他為平定兵患動亂而風塵仆仆征戰(zhàn)四方,并最終死于軍中。利用辛勞當中的片暇,他不斷寫下與自己心靈的對話,從而著就了永懸后世的《沉思錄》。他是一個比他的帝國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奮工作最終并沒有能夠挽救古羅馬,但是他的《沉思錄》卻成為西方歷史上最為感人的偉大名著。馬可·奧勒留是一個悲愴的人;在一系列必須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想要引退去過一種寧靜的鄉(xiāng)村生活的那種愿望。但是實現(xiàn)這種愿望的機會始終沒有來臨。――羅素公元177年,馬可·奧勒留,羅馬帝國的皇帝,坐上了奔赴北方的戰(zhàn)車。如果121年4月26日是他準確的生日的話,這一年他剛好五十六歲。但那時候人們通常只能活四十歲。多年來他的帝國一直動蕩不安,危機四伏,甚至可以說兵荒馬亂,加上軍隊的內(nèi)訌,他的年輪幾乎是在戰(zhàn)車下轉(zhuǎn)動的,他的身體也十分疲憊。盡管所到之處,人們都在高呼“皇帝萬歲!”皇帝本人卻深知來日不多,一種壯士一去不復還的預感徘徊在他心頭。不過他早已作好隨時放棄生命的充分準備。作為萬萬人之上的皇帝,通常是沒有朋友的,但馬可·奧勒留擁有許多知心的朋友。直到三天前他們還在一起談論宇宙、神靈與人生的深奧哲理。羅馬城外,風把旗幟吹得獵獵作響,他深情地與朋友一一握手,就像生離死別一樣。他的情緒可能感染了朋友,他們請求他留下自己的箴言。這就是今天我們可以在書架上看到的《沉思錄——一個羅馬皇帝的哲學思考》。多虧他的朋友,不然我們也許就讀不到這冊智慧的書——它本來是寫給自己看的。雖然那場戰(zhàn)役最終取得了勝利,奧勒留卻在勝利的喜訊中撤離人世。馬可·奧勒留從小就表現(xiàn)出探索萬物本源的興趣,十一歲時,他便有意身著古代希臘與羅馬哲學家們常穿的簡陋的長袍,模仿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少年的心智,得到了當時世界上最好的教化。在《沉思錄》的第一篇,他列舉了一長串對他的人格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的人。他們是他的祖父、父親、母親、家庭教師和一些哲學家。令人感興趣的是,奧勒留所列舉的自己得到的教益大多是否定性的。如,他的母親教給他不要在心中產(chǎn)生報復的念頭;他的家庭教師使他“學會了不在運動場上加入某一方——無論是藍隊還是綠隊;也不要為格斗比賽的任何一方叫好——無論他們是執(zhí)方盾還是圓盾”;拉斯提庫斯告誡他“不要因為虛榮而撰寫冥思玄想的文字,或慷慨陳詞地談論道德,不要故作熱情洋溢”;阿波羅尼烏斯教導他“不要讓心依賴于偶然機遇”。
  •     讀《沉思錄》是一種折磨,如一碗味道怪異的湯,在口腔內(nèi)充塞之際,只覺胃內(nèi)一陣陣的酸水泛出,卻又不得不入喉,仿佛相聲里御賜的“珍珠翡翠白玉湯”。試舉一例:“沒有一個人天性不可忍受的事情對那個人發(fā)生。同樣的事情發(fā)生于另一個人,或是因為他沒看到他們的發(fā)生,或是因為他表現(xiàn)一種偉大的精神而使他保持堅定和不受傷害。那么無知和欺瞞竟然壓倒智慧就是一種羞愧?!比绱速デ溃屓藨岩伞冻了间洝泛我宰鳛榻?jīng)典流傳千年。
      
      經(jīng)過一番頭皮發(fā)痛和自己角力的閱讀,終于了解到,馬克•奧勒留的思想原本清明樸素,闡釋簡約流暢。不是作者的晦澀繁復,是譯者煞費苦心的翻譯,把一杯澄澈的水,烹成餿氣散溢的湯,這對翻譯是再創(chuàng)作的說法是一種極好住腳。馬克•奧勒留的原文是希臘文,中文譯者何懷宏從喬治•郎的英文譯本迻譯而來。前言中,何懷宏的中文平實明朗,并不讓人擔心其中文造詣有太多問題,到了譯文中,卻仿佛變作一個英國人的中文翻譯,不但充斥各類連詞副詞,西化語句回轉(zhuǎn)反復到了讓人暈眩的地步,且種種概念似是而非,要費力揣度才了解作者的真實意圖,因而顯得混沌不堪。
      
      費迪曼在《一生的讀書計劃》里稱贊《沉思錄》“甜美、憂郁而高貴”,對于“甜美”這個詞語,我無法茍同。《沉思錄》無論如何不是一份曲奇般的甜點。拋開翻譯的拗口不談,馬克•奧勒留樸素的思想背后,始終無法揮去的是一個隱忍的靈魂,在現(xiàn)實和理想中掙扎的痛苦。
      馬克•奧勒留——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最后一位帝王。在他之前,羅馬帝國的帝位繼承并非如中國一樣依靠血緣世襲,而是通過上一任皇帝收養(yǎng)有才能的養(yǎng)子承繼,馬克•奧勒留卻把帝位留給了自己的親身兒子康茂德??得聦愜嚭徒嵌穲龅拿詰伲h勝于治理國家的熱情,史學家一般認為,這標志著羅馬帝國輝煌時代的結(jié)束。盡管之后又有戴克里先、君士坦丁這樣偉大帝的王出現(xiàn),卻也僅僅延緩了帝國衰亡的速度。馬克•奧勒留是羅馬帝國盛極而衰時代的帝王,當?shù)蹏慕蛭C四起,他不得不率領(lǐng)軍隊,奔波于帝國遼闊疆域之上,在馬鞍上梳理思緒,因而《沉思錄》也稱為《馬上沉思錄》。
      
      作為一個帝王,馬克•奧勒留的哲學思想帶有一種高貴的氣質(zhì),堅忍、寬宏而圣潔。“一日之始就對自己說:我將遇見好管閑事的人、忘恩負義的人、傲慢的人、欺詐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們?nèi)居羞@些品性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但是我——作為知道善和惡的性質(zhì),知道前者是美后者是丑的人;作為知道做了錯事的人們的本性是與我相似,我們不僅具有同樣的血液和皮膚,而且分享同樣的理智和同樣的一份神性的人——決不可能被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損害,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惡強加于我,我也不可能遷怒于這些與我同類的人,或者憎恨他們。因為,我們是天生要合作的,猶如手足、唇齒和眼瞼。那么,相互反對就是違反本性了,就是自尋煩惱和自我排斥”。奧勒留不止一次提到他人的惡無法左右自己的心態(tài),對于那些不理解自己行為的人無需解釋,對他們的觀點不必掛懷。這種寬恕和諒解,一面顯示了帝王的胸襟,一面也不免帶有居高臨下的道德優(yōu)越感。這不是傲慢自負,而是超然物外,悲憫的觀照人世。
      
      奧勒留所屬的斯多葛派哲學體系,相信宇宙間的一切秩序,無論善惡美丑,都是有機的整體,合乎宇宙的本性,有永恒的理性在其中。“那看見了現(xiàn)在事物的人也看見了一切,包括從亙古發(fā)生的一切事物和將要永無止境延續(xù)的一切事物,因為一切事物都屬于同一系統(tǒng)、同一形式”。由此衍生出的觀點是“宇宙的實體是忠順和服從的”,人應當服從宇宙的安排,對能夠改變的事物盡力而為,而忍受那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這是一種達觀,也是無奈,斯多葛派或多或少帶著對現(xiàn)實的無奈。
      
      成為一個帝王,該把天下當作一場盛宴,任我享用。平凡小民的夢想中,帝王生涯窮奢極欲、為所欲為,是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生活。奧勒留的沉思中,卻惟獨缺少歡樂無拘的氣氛。這是一個矛盾而疲憊的帝王,不斷的追問自己,追尋答案?!冻了间洝肥且徊筷P(guān)于答案的書,然而似乎并沒有答案,他還不能說服我們,太多的掙扎與禁錮讓我們看到一個矛盾的靈魂。
      
      “不要讓任何人再聽到你對宮廷生活或?qū)δ阕约荷畹牟粷M”,這是一個憂郁靈魂的獨白。理想的生活與現(xiàn)實的泥淖,高貴的哲學和卑劣的政治,誤解和背叛,指責和攻訐,奧勒留只有在哲學的沉思中棲息。如果不是一個帝王,他會不會成為第歐根尼,住在木桶中,當真正的帝王亞歷山大來訪時,詢問他有何要求時,第歐根尼要求站在身前的亞歷山大不要擋住他的陽光。
  •   兩千年前,一位羅馬皇帝在他的馬背上馳騁沙場的過程中,寫下了這本《沉思錄》,這是一本他寫給自己的書。在一場戰(zhàn)役之前,他的知心朋友們請求他離開前留下他自己的箴言,于是這本書才得以流傳后世?,F(xiàn)在,我的手上也拿著這本書,一個古羅馬皇帝是不會想到兩千年后他的個人想法會變成一本中文書。兩千年的人世變幻,卻并沒有改變?nèi)诵牡恼鎸嵖是蟆,F(xiàn)代人的生活與古羅馬皇帝的生活毫無相似之處,更何況是萬里之外的中國。但是,無論時空如何變遷,即使回到萬年之前,原始人在篝火邊看著用他們的文字符號編寫的《沉思錄》時,也會若有所思的。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

    這本書的文體類似于散文,并沒有成系統(tǒng)的論述,但它是古希臘晚期斯多葛派的代表作。在這里不用贅述該派別的哲學理念,因為讀者看這本書的目的不是為了研究哲學,大多數(shù)人可能都是為了解開自己人生的疑惑才拿起這本書的。也許大多數(shù)人不會去關(guān)心:我活著為了什么,人活著為了什么,我在宇宙當中到底有什么意義。至于為什么不關(guān)心,大家都知道,因為沒用。在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背景下,人類的生活似乎不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流行什么只有想不到?jīng)]有做不到。但是我們就幸福了嗎,我們比那個古羅馬皇帝幸福嗎?

    人無論在哪個時代似乎在心理上的需求是一樣的,想得到些什么,或者不想失去自己所擁有的。愛情、事業(yè)等等最后轉(zhuǎn)變成內(nèi)心的幸福感,才覺得這輩子沒有白活。而死亡最終來臨的時候,才明白什么都帶不走。其實,古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現(xiàn)在還是沒有解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從表面上看,是物質(zhì)技術(shù)不斷更新突破的過程。但是對待自己的內(nèi)心,人類似乎并沒有往前邁進多少。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折磨人的心靈,普遍的憂郁與失落似乎是現(xiàn)代人的通病,這因為什么?因為“那些不注意他們自己內(nèi)心活動的人卻必然是不幸的”。

    我活著為了什么,人活著為了什么,我在宇宙當中到底有什么意義。這本書就是在嘗試解答這些問題。因此這是一本偉大的書,它想解決的是人類任何時代都需要解決的問題。雖然它是斯多葛派的理論,但卻與其他地域的思想文化有某些共通之處,所以才會得到廣泛的認同。我從這本書里,就看到不少的觀點與東方哲學在某種程度上契合。例如,作者認為這個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沒有什么是永恒的,構(gòu)成這個世界的是幾大元素的聚散等等,這與佛教的某些理論不謀而合。另外斯多葛主義認為,宇宙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存在著一種支配萬物的普遍法則,即“自然法”,有時,他們又稱它為“邏各斯”,“世界理性”。這就類似于中國的“道”。當然,這些都只是哲學理論的皮毛。在論及人與宇宙以何種形式相聯(lián)系,以及具體方式上,這本書體現(xiàn)的智慧也是非常深刻的。但這些部分往往還是不會被人重視,一般也就看重他的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脫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宏觀的層面更容易被忽視。

    “靈魂先于身體早衰是讓人羞愧之事”。如果我們覺得空虛與失望,不應該再怨天尤人,首先我們應該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沒有人能阻止你按本性生活”“我為普遍利益做過什么?”這都是在解答我們內(nèi)心的困惑。我也有歸隱山林的欲望,而現(xiàn)在終于明白,一個人退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寧靜不過是心靈的井然有序。這位古羅馬皇帝不是用疆土和戰(zhàn)績來使自己偉大,而是用智慧讓自己被世人銘記。他的沉思因而不朽。
  •   再度重讀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17歲那年,在語文課外讀本里讀到,“屬于身體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屬于靈魂的只是一個夢幻,生命是一場戰(zhàn)爭,一個過客的旅居,身后的名聲也迅速落入忘川?!北懔⒓粗杂谶@般潔凈、高貴的文字。開始尋找他的書,我忘記是哪一年我第一次擁有了一本,后來隨我去西安、青島的途中,和一整箱其他的書一并丟失。后來買到了如上的版本,何懷宏在1988年從GerogeLong英譯轉(zhuǎn)譯過來的,他的譯本已經(jīng)給我留了深刻印象,我自這本后再無讀過其他譯者版本。六年間,我多次,反復地讀《沉思錄》,但始終沒能寫點什么。少女時期所能體會到,是一種語言本身的寬廣魔力,而并非真諦本身。也許恰如譯者前言里認為,斯多亞學派對于年輕人來說,可能是一件太早的事情。日漸成長所自我培養(yǎng)的判斷力,讓我每次重讀都覺得珍貴、又能開始學會主動去思考。我是一個常常會過度焦慮的人,總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控制或者期許之下發(fā)展,對于過去也時常會突然上泛起無法抑制的悔恨?!耙粋€人沒有的東西,有什么人能從他奪走呢。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別的東西,而只是他現(xiàn)在所過的生活;任何人所過的也不是什么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xiàn)在失去的生活?!蔽以俅我笞约?,遠離對未來所有事情的焦慮,因為那些事情即使發(fā)生了,不發(fā)生,我也會照樣用我對待目前時的理性,在那一日對待它。而所有的故事都會在時光里消逝,你的記憶會消失,別人記憶中的你也將消失。他的自省。他如此熱誠地從身邊人們身上學習他們最優(yōu)秀的品質(zhì),果敢、謙遜,仁愛……他希望人們?nèi)釔蹌谧?,了解自己的質(zhì)料和藝術(shù),尊重公共利益并為公共利益而努力。永遠想著最好的東西,偏愛最好的事物,給予自己的健康合理的關(guān)心,不沉溺他人強烈的感情……從十七歲以來,兩千年這位在馬背上的古羅馬皇帝,我一直在他顛簸戰(zhàn)場時寫就的文字里尋找解脫。我深信一個孩子的成長,一定需要一個充滿智慧、擁有開放心態(tài)的成人。而命運讓我缺失了,我很慶幸自己能在17歲的語文讀本里知道馬可·奧勒留,在一本小說合集里讀到加繆的雅尼娜,從而初次知曉了自己的質(zhì)料和內(nèi)心激流,在書店的角落看到了呂坤的《呻吟語》,我為那種文字,傳達千年、百年的緣分所感動。所以,這條人生道路我沒有走錯,并且一直也熱烈地開放自己的心,去尋找其他能發(fā)自內(nèi)心喜愛、信賴的一切。
  •   人的活動,不外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這里的世界,包括內(nèi)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內(nèi)部世界即人的個體本身,其余皆為外部世界。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對人生價值的思考,為人處事的方法和態(tài)度皆屬于內(nèi)部世界的活動。人活著,物質(zhì)和精神的需求是同時存在的,只不過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兩者經(jīng)常此消彼長。我們大部分人,或者說蕓蕓眾生,一生都過著平凡的生活,出生、成長、成家、工作、退休、老去幾個階段而已,我們?yōu)橹Φ?,首先是基本的物質(zhì)生活需求,一般而言,這一需求是基本都能滿足的,因為我們不絕句勞動和付出,除此之外,人們更需要精神的充實和內(nèi)心的高尚,需要有關(guān)于真善美丑的價值觀,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不斷自省,不斷完善自我。兩千年前的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一位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在馬鞍勞累之中,用一生的時間在思考人生的價值和生活方式,在總結(jié)生活的藝術(shù)。兩千年,放眼整個人類歷史,不過一晃而過,兩千年來,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早已今非昔比,但唯有哲學和智慧,不僅可以跨越時光,而且因其真切深邃愈顯偉大。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除給人類帶來便利外,也造成了人的異化,特別是人本性中的懶惰、自私、短視等,如果沒有修身養(yǎng)性的“沉思”,人的退化將無可避免。一本被溫家寶總理強烈推崇的書,一本皇帝哲學家寫給自己的書,一本因可教人凈化心靈、善其終身,而不因因作者和推薦者的身份顯貴而洛陽紙貴的書。
  •   《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郁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nèi)ミ^更加美好的生活。
    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 —— 溫家寶
    《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郁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nèi)ミ^更加美好的生活。
  •   這本書很早就買了,后來這本書大熱是在溫家寶總理向大家推薦以后,所以我手上的這個版本是舊版的,和新版一樣的紅色封面,一樣的裝幀,只是書的正面一行小字變了,由“溫總理讀了百遍的案頭書”替換掉了舊版的“一個羅馬皇帝的人生思考”。雖然我也是溫總理的粉絲,不過就這本書而言,我覺得舊版的設計更貼切,當然了,因為溫總理的推薦,能讓更多的人關(guān)注這樣一本好書無疑是有其意義的。馬可·奧勒留作為斯多葛學派的代表人物和踐行者,在兩千年以前寫下了這些話,我在讀的時候覺得這些話其實就是奧勒留的個人日記,或者說個人的思想筆記,只不過與我們普通人的日記不同的是這些東西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借用譯者何懷宏先生的話,“這本書你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總有需要讀它的時候?!倍业母惺苁窃谌松拿恳粋€階段,讀一讀這樣的文字,會帶來不一樣的感悟。當你焦慮時,它能撫慰心靈;當你處于困境中,它能給你勇氣,智慧與決心;甚至當你得意忘形時,它能助你淡泊寧靜。只要你愿意拿起它,只要你愿意閱讀它。因為這本書,我大致的找了一些斯多葛學派的資料來看,在如今這個時代,披著麻袋生活的歲月早就離我們而去了,對于喜歡時尚,追求生活品味的我來說,也認為斯多葛學派的一些做法過于偏激,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勤儉的生活態(tài)度,即使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們不懂珍惜與節(jié)約,任由欲望無休止的膨脹,那么將無法想象我們的明天會是怎樣。
  •   作為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的內(nèi)心獨白,《沉思錄》的可貴之處體現(xiàn)在以下四點:  一,馬可?奧勒留?安東尼寫此書的目的是“悅己”,而非“媚俗”或“釣譽”,這種定位決定了其內(nèi)容必然少了嘩眾取寵之意,多了實事求是之心?! 《?,《沉思錄》作者身為帝王,但內(nèi)容重點卻不在于馭人之術(shù),而在于如何完善自己,挖掘內(nèi)心“善”的源泉。這種思考問題的角度和認知讓人敬佩?! ∪?,馬可?奧勒留?安東尼作為帝王,掌握著至高的權(quán)利和榮耀,野心和欲望一不小心就會膨脹甚至泛濫,如何定位、克制、駕馭自己要比治國更難。但馬可?奧勒留?安東尼做到了,雖然時過境遷,但是穿過時空的鴻溝,他的駕馭內(nèi)心的能力仍然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典范?! ∷?,馬可?奧勒留?安東尼對人生的看法“一方面要服務于社會,承擔起責任,另一方面又要培養(yǎng)自己的德行,保持心靈的安靜和自足?!痹诮裉炜磥砣匀环浅S幸饬x,這種觀點超出了簡單的“出世”與“入世”,而是把兩者辯證的融合在了一起,與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所標榜的: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如出一轍。這是大智慧! 細細品讀,凈化心靈自我完善吧,至少能減少些許浮躁。   弘德與制怒    這是安東尼從爺爺那里學到的,這一點恰恰是年輕人最缺少的,不僅對安東尼這樣的少主如此,對我們一樣很重要!保持善心,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刻記住一個人真正的強大是從控制住“心魔”開始。      簡樸而不吝錢財    過簡樸生活的理由不僅僅是“由簡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而且還在于奢侈生淫,生跋扈,生不求上進。但是簡樸不是學習葛朗臺,而是在恰當?shù)臅r機要慷慨大方,比如孩子的教育,比如朋友的正當求助?!     〔唤槿朦h爭,不輕信流言    作為一個少主,安東尼能意識到這一點真的很讓人佩服,但是我不知道家伙是否真的做到了!其實不僅朝廷、行政單位,幾乎任何一個集體都涉嫌或多或少的“黨爭”,所以現(xiàn)實情況是,在一些集體,如果中立,甚至會成為犧牲品。所以這一點個人看法是,能不介入就不介入,很多時候情況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只要你清心寡欲,人正心正,還是可以“中立”的。但是在一些特殊單位,特殊階段,如果實在必須,也不用自命清高,還須入鄉(xiāng)隨俗?!   τ诓惠p信流言,我同樣覺得要想真正做到很難,因為現(xiàn)實中很難區(qū)分流言和情報,呵呵!所以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需要個人的智慧!做一個傾聽者、思考者、明辨者、慎行者……這也許是追求的目標?!     〔晃窇忠膊粺嶂杂趹?zhàn)斗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禪”,想起了少林方丈!不畏懼,不熱衷——關(guān)鍵在于度!不僅適用于戰(zhàn)斗,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套用這種心態(tài)、這種境界!在后文中安東尼還提到類似的懲惡而不深究的辯證關(guān)系:如果一個做錯事的人,真正認識到自己錯了,并誠意道歉,就應該樂意和他和解。剛毅的性格,善良的品行,哲學的頭腦,不斷完善安東尼自身以及對“度”的詮釋,對今天的我們?yōu)槿颂幨廊杂薪梃b意義?!     ∫蕾嚴硇浴   ∵@句話看似平常,幾近平庸,但是卻貫穿全書,甚至連作者一再提倡的“度”也包含在內(nèi)。這種理性并非是《厚黑學》里所講的“避兇趨吉”。而是善良的內(nèi)心+哲學的修養(yǎng)。難怪《沉思錄》的封面上這樣寫道:“對于理性的動物來說,依據(jù)本性和依據(jù)理智是一回事。關(guān)照內(nèi)心。善的源泉是在內(nèi)心,如果你挖掘,它將汩汩地涌出?!睂τ诘檬У碾S緣心理是一種理性;對于堅持和放棄的把握是一種理性;即關(guān)注自己的健康但又不恐懼疾病是一種理性;尊敬朋友但又不顯得卑微是一種理性,擁有淵博知識而又毫不矜夸是一種理性……      抽出點時間給生活    作為一個體恤民情的父母官和一個戎馬倥傯的將軍很難想象安東尼還有時間給親人、給朋友、給生活。他是否真的做到了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在《沉思錄》里,我們看到他作為國王,雖然有毫無矯飾的莊嚴,但是他同時也有為朋友謀利的細心。同時他還經(jīng)常提醒自己不能總因公務繁忙而推卸對與自己一起生活的那些人的義務。而且,他還提醒自己,當一個朋友抱怨時,即使是看似無理的抱怨也不能漠然置之,而是要使其平靜并盡力幫其找到癥結(jié)所在……如果你很久沒有陪家人了,那就暫時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吧抽出一點點時間吧。如果好久沒有朋友的消息,那就拿起電話吧……      寬容    如果說“度”是善在大是大非事情上的演繹,那么“寬容”則是善在無傷大雅事情上的展現(xiàn)。寬容不僅是對自己,更是對別人。學會避免挑剔,學會靈巧地通過旁征博引的方式來探討事物本身而非詭辯和人身攻擊,從而達到以理服人。對于無知者和那些不假思索發(fā)表意見的人,能夠毫不暴躁但又非表現(xiàn)出置若罔聞。對于因有事沒有能參加自己重要活動的朋友,仍能一如既往。給于親人、朋友的建議永遠抱“改善”而非“糾正”之心?!     ≡瓌t    如果說“度”是一種平衡和折中,“寬容”是一種弘德和慈愛,那么“原則”則是一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學習哲學但并不贊成詭辯是原則;滿懷善意,但毫不隱瞞對朋友具體事情的意見是原則;普愛眾生但論功行賞是原則;不奢望不義之財,不推辭應得之份是原則;善于傾聽但又不輕易動搖是原則;相信未知但又不探究天國是原則……    因為有了原則,朋友無需猜測你的內(nèi)心,暫時的誤會也會止于具體事情本身的層面;因為有了原則,才能成為危難中可以重托的生活朋友,以及事業(yè)上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因為有了原則,才能夠放棄和享受那些許多人無法割舍但又不能夠節(jié)制享受的東西。
  •   《沉思錄》是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所處混亂世界之身的感受,他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guān)系,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脫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不僅要思考善,還要付諸行動,他的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中治學為人的思想不謀而合.
    時刻沉思自身能力修養(yǎng).奧勒留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學習過希臘文學,修辭,哲學,法律與繪畫等.在他執(zhí)政的近20年間,古羅馬帝國水災,地震,瘟疫,饑荒,蠻族入侵,軍事反叛等天災人禍不斷,盡管他以其堅定的意志和超人的智慧,夙興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擋古羅馬帝國的頹勢.公共職責的沉重負擔和個人際遇的沉痛經(jīng)歷使他陷入了極大的悲觀中,而使他能忍受下來的是哲學,他試圖以"哲學的沉思"來避開人世的紛擾,追求內(nèi)心的安寧.從馬可·奧勒留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不是單單以地位,金錢,容貌來衡量的人,而是一個時刻自省自律的人,一個敢于挑戰(zhàn)勇于挑戰(zhàn)自己的人.在這個快速進步,充滿競爭的社會里,人心難免變得浮燥.守住自己的本性就必須不斷與自身進行對話,在反思自己的同時不斷加強學習,在學習中不斷剖析自身修養(yǎng),不斷地對自己進行告誡,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之處;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yǎng).
    時刻沉思自身責任良知.我們要時刻深思自己的工作責任,時刻想到要對人民負責,對事業(yè)負責,做一個有責任良知的黨員干部.馬可·奧勒留在文中寫道:"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遺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稱頌別人的威名之后亦與世長辭.""最長久的名聲也是短暫的."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名利觀,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立足本職崗位,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務實的工作作風,做愛崗敬業(yè)黨員干部;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把對上承擔與對下負責結(jié)合起來,對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主動承擔責任,主動解決問題.對自身的工作失誤,要勇于承認主動挑起責任,為成就事業(yè)樹立威信,凝聚力量.
    時刻沉思自身道德品質(zhì).馬可·奧勒留在卷一中就如此寫道:"從我的母親,我濡染了虔誠,仁愛和不僅戒除惡行,甚而戒除惡念的品質(zhì),以及遠離奢侈的簡樸生活方式."一個人的良好品德"閃耀在良好的傳承中",黨員干部的優(yōu)良品德在和平年代也應該繼承我們黨一如既往的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銘記"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優(yōu)良品德,在本職崗位上做到不唯上,不唯利,不為名,如馬可·奧勒留一樣常思"我為普遍利益做過什么事情嗎 ".要正確對待群眾,真正把人民群眾當主人,把自己當成人民群眾的公仆,走進群眾,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心聲,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最高目標,把群眾情緒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把群眾意愿化作決策思路.
  •   一本經(jīng)久的書,兩千年前有人讀他,兩千年后也將有人讀他。一本寫給自己的書,一個古羅馬的凱撒,在鞍馬勞頓中寫下了這么安靜沉思的話語,他的現(xiàn)實世界和內(nèi)心世界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世俗的我們都是被囚禁在肉身之內(nèi)的囚犯”,書中表明他深感自己職責的重大及要隱退鄉(xiāng)間的矛盾心理。中國的千古一帝--“康熙”讓陳道明演繹地氣勢磅礴,在康熙執(zhí)政的60年,有太多太多的故事,一個帝王,要想整理好一個國家,就要善于平衡各種關(guān)系,包括用各種各樣的人,這就是所謂的帝王術(shù)。奧勒留在古羅馬雖為凱撒,但他也是斯多葛主義的代表人物,他最向往的是過自然的鄉(xiāng)村生活,象哲學家那樣生活,他覺得“幸福在于做人的本性所要求的事情”,從這個層面上理解,他的人生是矛盾的,他的一生并沒有按照他的本性生活,但他留給世人的是他的思想,兩千年來影響了很多人。對國家的責任,對自己心靈的禁錮,讓矛盾的心理有個傾訴的空間,也許這就成就了“沉思錄”。沉思錄,很向善的一本書,可以經(jīng)常拿出來看看。
  •   《沉思錄》讀畢。   深紅色的封面映透著古羅馬帝國留下的殘垣斷壁,顯得極為古樸和厚重。之前有無數(shù)人推薦這本書,我是懷著十分敬仰的心情翻開它,閱讀它的。   自然、本性、理性、德行、法、神、宇宙、時間、實體、靈魂、社會、整體、個體、消亡、重生、循環(huán)等等,基本貫穿了全書,這些抽象的名詞和概念,經(jīng)過奧勒留這位成熟的智者自我反省、思考以及精神錘煉,在自言自語自問自答,不加任何多余修飾的樸素記錄中,向世人生動地闡述了和諧、理智、包容、寧靜、謙虛、樸實、善、仁愛的意義。每每讀到這些,我的內(nèi)心都仿佛被透透徹徹地凈化了一番,我的某些不成熟的行為和想法、觀念在這里都一一被糾正。   而我最大的收獲不是在于心靈的成熟和凈化——成熟和凈化不是一本書就可以幫我做到的,這需要時間的沉淀。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開始試著像馬可·奧勒留一樣思考,把思考作為自己的一個習慣,并使之伴隨終生。對所遇到的人、物、事都應該積極的去思考,不僅思考它的表象,也要思考它的本源;不僅要思考結(jié)果,也要思考造成這樣結(jié)果的原因,并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從宏觀的角度再去看它一遍;思考周圍的人,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思考我看到的某種現(xiàn)象,將它記錄下來,并附上我的感想,膚淺也罷深刻也罷,至少是在嘗試著思考。   書中對死亡、名譽、快樂、欲望等一些眾人平時十分在意的事物也進行了深刻的分析:生命和名譽是虛無和無意義的事物,終究將被時間的洪流所淹沒,而快樂和欲望應當遵循理性、本性和神的旨意,無論你得到多少,都要坦然接受,倘若跨越了規(guī)則去爭取這些,那便是偏離了理性,違背了神意。這些見解充滿了智慧和理智,然而卻沖擊了我原本的觀念,以至于一時半會兒還無法轉(zhuǎn)變:我懼怕死亡,因為我正在努力活的精彩;我追求名譽,因為我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結(jié)出成功的果實;我向往快樂,因為快樂令我更加積極、向上。以上這些,只要是我通過自身努力,遵循法,不違背道德,為何不去爭取,為何不去享受?對書中一些崇尚清靜無為,僅高揚道德而放棄斗爭的思想完全無法接受。即如譯者何懷宏先生所講:“它(斯多葛派哲學)也許永遠不失為一條退路,但對于朝氣蓬勃、銳意進取的人,尤其是生命力洋溢的年輕人來說,走這條路還是一件太早的事情?!?#160;  在書的最后一頁,我寫下:“二零零九年二月讀畢,第一遍”。是的,我還要再反復去讀它,反復的去體會那自強、自省、自我錘煉的過程。
  •   《沉思錄》是馬可·奧勒留寫給他自己如何好好活著的手冊,他統(tǒng)治著我們曾經(jīng)見過的最強盛的帝國,卻依然能用如此謙遜和優(yōu)美的筆調(diào)寫出這些平實而又發(fā)人深省的話語。他提倡純潔的生活,經(jīng)常提醒自己要按照最好的方式去生活。所有這些文字他不曾想到會出版,所以從書中你可以看到馬可·奧勒留正在擯棄所有物質(zhì)和世俗的困難,去關(guān)注他自身純粹的心智,思考什么對他而言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東西。他能夠非常誠實地研究自身,非常坦誠地寫下來,著實讓我們驚嘆,《沉思錄》的每一頁都充滿了偉大的智慧。

    你不需要哲學基礎(chǔ)就可以輕易讀懂這本書,這部兩千年前的智慧之書,至今仍不失光輝,對今人的思想及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溫家寶總理和克林頓總統(tǒng)的枕邊書,《沉思錄》并不長,200多頁,里面多數(shù)都是深刻的人生感悟,文筆優(yōu)美,表述簡潔。這就意味著這本書非常容易讀,隨手翻翻就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靈感。馬可·奧勒留的寫作并不針對某個民族、某個階級、或是某種性別,而是直指內(nèi)心,直指我們的精神和靈魂。讀這本書,你會在高雅思想和純凈心靈中得到慰藉,每個人都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
  •   斯多葛派著名哲學家、古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是歷史上少有的,甚至可以說是罕見的仁慈君主.他的醫(yī)生,他的著作,他的思想給世界留下了寶貴的財產(chǎn),發(fā)人深省.即使不能成功,也要在嘗試后失敗。……時常憎恨別人會讓你的生命遠離整個社會。……譴責他人的時候,轉(zhuǎn)而譴責自己?!淌苁钦x的一部分,也是成熟的開始?!?lt;沉思錄>實為一本人生必讀書目.
  •   這是一部哲學經(jīng)典。作者是斯多葛派著名哲學家,古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這本書主要是從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神,人與自身之間的關(guān)系探討生命,自然。讀完這本書之后,你會從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重視整體,和諧統(tǒng)一,對于自然的一切事物都要欣然接受,既然所有的一切快樂不幸都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讓我們平靜的面對。按照本性生活,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nèi)心的意見。注:原書是古希臘文的,這本書是有英譯本翻譯來的。所以翻譯的不過盡善盡美,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作者思想的傳播。值得一讀
  •   《沉思錄》來自于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身和自己所處?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馬可·奧勒留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guān)系,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脫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nèi)心的平靜,要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還要付諸行動。
    馬可·奧勒留把一切對他發(fā)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惡,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nèi)心的意見,并且是可以由心靈加以消除的。他對人生進行了深刻的哲學思考,熱誠地從其他人身上學習他們最優(yōu)秀的品質(zhì),果敢、謙遜、仁愛……他希望人們熱愛勞作、了解生命的本質(zhì)和生活的藝術(shù)、尊重公共利益并為之努力?!冻了间洝肥且恍撵`魂深處流淌出來的文字,樸實卻直抵人心。
  •   靈魂上,他是高貴的,功業(yè)上,他又是**的。古羅馬皇帝馬克 奧勒留是一位醉心于哲學的君主。全書中他不斷在拷問自己,思考怎樣與人相處、與己相處。他把一切對他發(fā)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惡,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nèi)心的意見,并且是可以由心靈加以消除的。他對人生進行了深刻的哲學思考,熱誠地從其他人身上學習他們最優(yōu)秀的品質(zhì),果敢、謙遜、仁愛……他希望人們熱愛勞作、了解生命的本質(zhì)和生活的藝術(shù)、尊重公共利益并為之努力?!冻了间洝肥且恍撵`魂深處流淌出來的文字,樸實卻直抵人心。
  •   你不需要哲學基礎(chǔ)就可以輕易讀懂這本書,這部兩千年前的智慧之書,至今仍不失光輝,對今人的思想及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溫家寶總理和克林頓總統(tǒng)的枕邊書,《沉思錄》并不長,200多頁,里面多數(shù)都是深刻的人生感悟,文筆優(yōu)美,表述簡潔。這就意味著這本書非常容易讀,隨手翻翻就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靈感。馬可·奧勒留的寫作并不針對某個民族、某個階級、或是某種性別,而是直指內(nèi)心,直指我們的精神和靈魂。讀這本書,你會在高雅思想和純凈心靈中得到慰藉,每個人都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
  •   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 —— 溫家寶??偫碚f的,正是古希臘皇帝馬可·奧勒留寫的沉思錄。馬可說:“這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睘槿颂幨乐辣M在此書。
  •   這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用心靈去審視過去,去反省過往。而反省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絕對真誠、平和的心態(tài),需要超凡、決絕的勇氣。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nèi)ミ^更加美好的生活。作為哲學著作,《沉思錄》是人學著作,是人的哲學。哲學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最初的哲學,就是生活的,人生的,為人處世的。
  •   收到書三天,讀了一半,覺得還可以。書是古羅馬皇帝哲學家馬可-奧勒留所寫。描寫的是他自己寫給自己的話,在喧囂的塵世中作者不斷激勵自己以一種關(guān)愛、和諧、淡泊的心態(tài)看人生。是斯多派哲學的重要代表作,和中國老子、莊子的哲學思想有些相似。讀后對于凈化個人思想有一定意義。
  •   《沉思錄》就是心靈寧靜時的回望記錄。看著一段段文字沒有太多關(guān)聯(lián),其實它是跟著思緒在一點點流露。馬可·奧勒留,這位統(tǒng)治羅馬的最后五位偉大的皇帝之一,他不像其他人所認為的那樣是個哲學家,他只是一個精通哲學的皇帝、一個統(tǒng)治者、一個好的政治家。
    一個人退到任何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特別是當他的心里有這種思想的時候;寧靜不過是心靈的井然有序。
    馬可·奧勒留要處理一國事務,同時需要歸于寧靜從哲學的層面探視自己,需要多大的控制力。中國古人經(jīng)常夢想到世外桃源、隱居,我曾經(jīng)也有過逃離當下的心情。原來最高的化于無形是靠自己的內(nèi)心,與處于的地方何干?
  •   一個人退到任何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靈更為寧靜和更少苦惱,特別是當他在心里有這種思想的時候?!覀兩钤谶@個繁雜的世界中,每天面對不同的人,做不同的表情,行不同的路……是不是常常覺得疲憊不堪,常常希望停下來歇一歇?或是每當與周圍的人發(fā)生了自己并不想發(fā)生的爭執(zhí),又或者總覺得有太多的事需要自己去做,太多的責任需要自己去承擔………那些讓人迷惑又勞累的事是不是總是逼得自己很想逃開,逃到一個只有自己的角落里?但是人是社會中的人,無論逃到哪里都離不開周圍人和事的束縛,而不徹底的逃又怎么能讓心得到真正的解脫呢?不如退入自己的心靈吧,只有那里才有真正的寧靜和安詳,只有回歸自我才能真正地解脫……熱烈地追求你認為好的東西?!鞘裁醋屛覀兺V沽俗穼粝氲牟椒??內(nèi)心和軀體的疲憊,還是周圍人疑惑不解的眼光?被改變的思想、行為,甚至性格,到底是在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我還是內(nèi)心深處原本就不夠堅定?誰對誰錯——連上帝都不妄加評斷的事,為何別人幾句“錯了”就將自己的心打上永久的烙?。恳娺^沖擊巖石的波浪何時停止嗎?見過向日葵背離了太陽嗎?見過真理引人們的誤解而改變了方向嗎……讓心靈真正變得純凈,于是堅定的信念便再也容不下任何雜念,而只剩下孜孜不倦的追求了。人們相互蔑視,又相互奉承,人們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別人,又各自匍匐在別人面前。——歷史的本質(zhì)是不是不斷地循環(huán)?兩千多年前的帝王就看穿了現(xiàn)實中人與人交往中鄙陋的人性,而兩千多年后,科技高度發(fā)達的工業(yè)社會依然保持著人們相互交往的矛盾性,重復上演著一幕幕的歷史劇。帝王的困惑是不是也是現(xiàn)代人的練習題?——我常常覺得這是多么奇怪?。好總€人愛自己都超過愛所有其他人,但他重視別人關(guān)于他的意見,卻更甚于重視自己關(guān)于自己的意見?!冻了间洝贰帕_馬帝國的王者寫給自己的書,兩千年后依然照亮人們探尋真理的道路。正如何懷宏教授所說: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jīng)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
  •   這本出自古羅馬皇帝的沉思錄確實堪稱經(jīng)典,沒有宏大記事,沒有金科玉律,有的只是一個內(nèi)心充盈了愛的人面對周邊的人事的冷靜的思考和總結(jié),其實這樣的點點滴滴累計起來不就是一本豐富的人生感悟嗎?現(xiàn)在的社會心態(tài)普遍浮躁,讀這本書的過程不自覺的慢慢平靜下來,開始去思索一些現(xiàn)世價值體系之外的問題,好書可以引起心靈之間的碰撞,讀書最大的收獲莫過于此。
  •   能讓心靈沉靜下來的書---《沉思錄》瀏覽當當網(wǎng),看到一本小書的力薦上赫然寫道:溫家寶說:“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笔且槐臼裁礃拥臅?,竟然使一個大國總理天天放在床頭,而且天天都在讀呢?點擊當當,書籍很快送了過來。合上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這本一代君王自己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久久的回蕩在我的腦海之中。詳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b90001008l75.html
  •   這可以說是對一個帝王一生的思想的解讀。對于馬丁。奧勒留這個人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個哲學家。這是一本需要時間去慢慢解讀的書,需要你去品味、去思考、去回味。他就像一位先知,告訴我們在我們的人生中的煩惱與不公平發(fā)生時我們應該怎么做;他就像一位偉人,屹立在那里,告訴我們我們是多么的渺小——不是肉體,而是靈魂與思想;他也像一位恩師,對我們諄諄教導,告訴我們善惡之分,讓我們一點點從平庸走向不平凡。讀這本書的同時,我在讀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讓我覺得人的思想可以那么的博大精深,而《沉思錄》告訴我人的思想可以那么的高尚,高尚到讓我覺得難以企及。這本書是我從網(wǎng)上買的第一本書,印刷不錯,紙質(zhì)也相當可以,絕對的物有所值。美中不足的是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本“譯作”,太多的英語句式,顯得迂回又復雜。當然,一個羅馬文的作品,被用英語解讀并翻譯,再被轉(zhuǎn)譯成中文,出入和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譯者也是很不容易的,理解萬歲嗎。
  •   看看大家對溫總理讀一百遍如此質(zhì)疑,我便去搜了搜,不但找到了溫總理說這段話的視頻,還意外的發(fā)現(xiàn)楊錦麟(我很喜歡的評論員)也在評華南虎的時候提過這書,真是讓我大感興趣.在“所有造假者,都是真老虎”,可見打假之難。這次鑒定結(jié)果出來后,相信當?shù)剡€會“一如既往”地強調(diào),自己組織一些專家學者參與的“真虎”鑒定結(jié)果才是真的、權(quán)威的。造假的“真老虎”們會理會民心民意、真理理性嗎?古羅馬哲人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中引用智者的話說:“我沒有面包,但我堅持理性;我從學問上沒有得到什么利益,但我也堅持理性?!辈恢肋@兩句話,對于其他一些熱衷于追逐利益的官員和跟著官場走的學者有沒有一點啟示。
  •   本書內(nèi)容是近兩千年前的古羅馬皇帝的人生感悟,而時至今日依然影響著一代代的領(lǐng)導人
  •   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甜美、憂郁和高貴。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nèi)ミ^更加美好的生活。
  •   一直想看這本書了~~馬可奧勒留安東尼作為斯多葛學派的代表,作為一個羅馬皇帝,以樸素的語言和自我對話的形式來呈現(xiàn)
  •   這是一位古羅馬末代皇帝對人生的思考。他叫人平和,讓人寬容,給人力量。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在一本雜志上,雜志上說這是溫家寶總理的枕邊書。于是我有了很大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溫總理他會讀怎么樣的書。。。。我同學說這本書不適合我們老百姓讀,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人我們都需要書中所說的那種品質(zhì)。值得一讀,并思考從人生開始的結(jié)束的意義
  •   這是一本需要有足夠的平靜才可以讀懂的書??上В谖镉麢M流的社會,我們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焦躁,沒有時間欣賞風景,我們想的是別人的爾虞我詐,想的是怎樣藏住自己的秘密,怎樣偽裝自己。而這本書,卻給我們這些想法一記重重的耳光,突然清醒,我們太累了,我們已經(jīng)離這個世界太遠了,我們已經(jīng)脫離了本性了。兩千年前,古羅馬的皇帝在鞍馬勞頓中寫下拷問自己的文字,一遍一遍審視自己,一遍一遍勸慰自己,使得自己成長。他不追求名利,但這本書讓他擁有了無與倫比的榮譽——流芳百世。讓我們都停一下,來重新回頭看看腳下的路,然后在圣賢的陽光下成長。
  •   1000多年前,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的作品,相信大家有聽說過,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   《沉思錄》這本書我收藏有多個版本,這本雖然不是最好的,但作為日理萬機的羅馬皇帝馬克奧勒留的經(jīng)典之作,其內(nèi)在價值都是不容含糊的,推薦閱讀。我給滿分。
  •   “正像那些物體中各個成分是統(tǒng)為一體一樣,各個分散的理性存在也是統(tǒng)而為一,因為他們是為了一種合作而構(gòu)成的。如果你經(jīng)常對自己說我是理性存在體系中的一個成員(member),那么你將更清楚地察覺這一點。但如果你說你是一個部分(part),你就還沒有從你心底里熱愛人民;你就還沒有從仁愛本身得到歡樂;你行善就還是僅僅作為一件合宜的事情來做,而尚未把它看成也是對你自己行善?!薄R可.奧勒留我努力工作,是把這當成一件合宜的事情來做,還是已經(jīng)意識到這也是對自己行善?我向地震災區(qū)捐款,是把這當成一件合宜的事情來做,還是已經(jīng)意識到這也是對自己行善?世界是一個整體,社會是一個整體,自己周圍的一切也是整體。我是融合之中的一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可以分割、分散的某一部分。所以,把自己分割出來,做與一己有利的事情,其實也是在對自己作惡。而做對整體有益的事情,其實也是對自己行善。這種思想大概是深植在人們內(nèi)心的,所以同胞危難時刻,我們都感受到了切膚的疼痛,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團結(jié)一致,甚至是全人類的感同身受??吹竭@段話真好,人的內(nèi)心其實都是有利己性的,這是一種本能,但是,當你意識到利他也就是利己,也就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這段話讓我心里有了些安慰的感覺,讓我平靜。難怪溫總理說“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床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焙茫乙怖^續(xù)讀下去,雖然還有太多內(nèi)容我無法理解其深意。
  •   你不需要哲學基礎(chǔ)就可以輕易讀懂這本書,作為日理萬機的羅馬皇帝馬克奧勒留的經(jīng)典之作,這部兩千年前的智慧之書,對今人的思想及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推薦閱讀。
  •   正如溫總理的讀后感: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nèi)ミ^更加美好的生活只有經(jīng)常思考,居安思危,憂國憂民先于憂己,這樣才能治國。我很正式的給大家推薦這本書,他真的讓你想請很多問題。
  •   沉思錄一有點晦澀難懂,不知是翻譯的問題,還是作者作為一個皇帝,他的思維跟我們平常人的不一樣。不過我覺得多讀幾次,越讀越有滋味。正道是:熟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沉思錄二比沉思錄一更貼近我們平常人的生活。因為它的作者是奴隸出身,是皇帝的老師。而沉思錄一的作者是皇帝,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目前為止,我接觸到的最值得收藏的書有五本:四書集注,老莊,中國哲學簡史,沉思錄一,沉思錄二。因為它們是原創(chuàng)書,是集作者大智慧的書。對完善人格非常有用。它們給人生以指導,讓人獲得有意義,有質(zhì)量,有品位。
  •   沉思錄講的好的內(nèi)容是非常詳細的,在人性的剖析上猶為突出。真的道出了一個羅馬皇帝的史詩般人生歷程,也為后人作出了前車之鑒!
  •   曾經(jīng)看到報紙上溫總理閱讀的《沉思錄》。我感到有一種好奇心。里面到底是說什么,會讓總理讀了又讀。后來購買回來才知道里面的內(nèi)容。說出一個皇帝讓人思考人生的道理!
    而“溫故而知新”讓人讀之有味!
  •   花了一周時間讀完了感覺邊邊編思考,真的很佩服這個古羅馬皇帝在兩千年前能想清楚那么多的人生問題一次讀下來,遺留了一些沒有想明白的問題就交給下一次閱讀吧推薦沒有看過的一定要去看下!
  •   沉思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好書,書的印刷質(zhì)量好,內(nèi)容不用說,那是更加的好,精彩呀,不愧是總理推薦閱讀的經(jīng)典之作,雖然有些詞句閱讀時需要費些時間細細理解,但理解后覺得此書真的好極了,推薦購買閱讀珍藏,我共買了兩本,這本是留做日常閱讀的,另一本也是中央編譯出版社的,是綠皮的中英雙語的,是留做珍藏的,好書.
  •   一個古羅馬皇帝寫給自己看的書(一本自省的書),里面有他對哲學的思考,對人生的思考。
  •   來自于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身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
  •   很幸運,初讀的 沉思錄,是何懷宏 老師翻譯的。
    優(yōu)美,動人。
    一次,和男友吵架后。
    我邊泡腳 邊重讀了遍,
    心情頓好。
    這是每個人都應該 閱讀的 好書,
    但是我不同意 序言里 說的,覺得斯多各派 是消極的說法。
    我一點也不覺得,那里有什么是偏激。
    事實上,后來的哲學家,很多人都受到了 斯多各派人的影響。
  •   沉思錄---一本寫給自己的書。收到書的感覺是包裝很精美。很喜歡。從遠古的羅馬思想到現(xiàn)實的差距。想想人活著真的會很不一樣。
  •   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幫助人們?nèi)ミ^更加美好的生活。
  •   不愧是溫總理推薦的好書。公元220年,古羅馬皇帝在思索什么?中國的皇帝又在思索什么?也許看了這部書,你就會理解為什么中西方差別這樣大!
  •   這是我第一次給我買的書寫評論,之所以選了這本書,是真的覺得很不錯.前段時間遇到一些事情,情緒非常煩躁,思維混亂,甚至都有些絕望,當時在網(wǎng)上瘋狂買書,這本也是其中之一.開始閱讀的時候,我沒有從頭開始,而是翻閱,因為書中都是一段一段的.我一下被書中所閃爍的智慧所吸引,簡單的文字,卻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短短的段落,卻讓我的思維一下打開,仔細的讀下去,心也慢慢的平靜下來,人開始變得安靜,不再浮躁不再慌張,遙遠的羅馬皇帝,站在人生的高度給了我很大的啟迪.這本書的宣傳語是:每個人都有需要讀它的時候.也許我需要的時候到了.希望你也有需要它的時候.
  •   花了一個星期讀完了[沉思錄],這是一本好書,但需要慢慢感悟。不管生活如何對待你,但始終保持微笑,用微笑面對一切,不抱怨生活所給予你的一切,接納一切。人生無常,經(jīng)歷了太多,才發(fā)現(xiàn)保持一棵平常心,寬容的對待你身邊的人和事是最難的。[沉思錄]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那份美好的品質(zhì),和高貴的心靈,以及那份大愛的態(tài)度,愛國家,愛親人,愛朋友,愛真理,愛正義,真正的感覺到了一個王者之風范.這本書會成為我生活中必備的心靈指導書籍!
  •   這是一位皇帝寫給自己的書,我覺得他真的是到了“慎獨”的境界。他并不追求赫赫聲名,因為他知道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聲名之后被人遺忘了,他并不懼怕死亡,那只不過是人生的一次退場,他清楚人的渺小——分給每個人的時間立刻就被永恒吞噬了,所匍匐的只不過是大地上很小的一塊土壤。沒有什么能阻止人按照本性生活,如果你自己愿意那么做的話。奧勒留所關(guān)注的是內(nèi)心的平靜,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是一個戰(zhàn)亂的時代,這些話語就是在軍營中寫就的。這當頭給了我們這些處于盛世的人們一記棒喝。多讀讀這本書吧,也許就能明白什么叫做慎獨至少,我們應該讀一本好書,做一個好人
  •   幾百年前一個古羅馬皇帝的感想感思,對于今天的我們?nèi)匀挥幸妫@是思想傳承的魅力。雖然我沒有讀完,但我會認真的拜讀與思考。
  •   我承認是因為說是總理推薦的書才去看這本書的,但是果然名不虛傳,真的很有哲理!雖然每天看的只是一兩節(jié),但是看完后總回去想一些我們生活中出現(xiàn)的事情,然后總能讓自己的心情豁然開朗,以前想不明白,或者糾結(jié)的東西,看到某些句子以后終于頓悟了。嗯,可以用會心的微笑來形容這樣的感覺,朋友都說我現(xiàn)在看問題的角度和思考的廣度都變了很多很多~因為我以前本是一個很沖動,很情緒化的人,做事情很多時候憑的是感覺,但是現(xiàn)在改變很多,這讓朋友們驚訝,我承認反復讀沉思錄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推薦給朋友看,都說不錯!嘎嘎
  •   沉思錄是溫總理提到的他閱讀的課本,我是抱著仰慕溫總理的心情而購買了本書。而當我自己開始閱讀的時候,我就被此書作者的言論給吸引住了,他們就像一部過濾雜念、平復心情的機器,還不止呢,他們還是一位充滿了無窮魅力的精神導師,我不得不問,怎么會有這么偉大的人物存在過呢、他們真的是整個人類的共同精神財富。
  •   這本書真的很不錯.羅馬皇帝對人生的思考,溫總理都看了一百遍,想必此書一定會令我受益匪淺
  •   這本書是一個羅馬皇帝的人生思考,他的思考很有哲學韻味,耐人尋味!是一本常銷書,值得多次閱讀來領(lǐng)悟其中的真理!
  •   深邃充滿哲理和思考!我們的總理溫家寶說他把這本書放在自己的床邊,經(jīng)常翻看。這是意大利的古代皇帝馬可.奧利留的作品。有些名子很艱澀,需反復玩味。有的真不好弄懂。開卷有益!
  •   這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人可以通過雙眼看世界,但是有個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用眼睛能夠做到的,唯有用心靈去審視過去,去反省過往。而反省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絕對真誠、平和的心態(tài),需要超凡、決絕的勇氣。在這本《沉思錄》里,作者好似一個異常嚴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鏡子前面,告誡鏡子里頭的自己,書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證。這不是簡單的內(nèi)心獨白和情緒傾訴,這是自己與自己的交談,這是解剖靈魂對自己進行告誡,比如他在書中這樣對自己說道:“你錯待了自己,你錯待了自己,我的靈魂,而你將不再有機會來榮耀自身。每個人的生命都是足夠的,但你的生命卻已近尾聲,你的靈魂卻還不去關(guān)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別的靈魂?!彼偸沁@樣在書中狠狠地拷問自己。我掙扎在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那也是一種痛苦,無法解脫的痛苦。
  •   沉思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沒發(fā)現(xiàn)還有雙語版,早知買雙語了
  •   沉思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書本質(zhì)量好,快遞快,很滿意
  •   沉思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   何懷宏把沉思錄翻譯得簡潔凝練、生動傳神,展現(xiàn)了一代哲學皇帝的偉大的“沉思”!
  •   想找個好好的時間好好【品味】。因為這本書是在是沉甸甸的。有點【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的味道。蛋還是很喜歡這位羅馬皇帝的文字。反思。毫無上下之分,貴賤之感。頂了??偫砗兔绹偨y(tǒng)的推薦。確是很實在的呀。。
  •   這本書比較適合抽小段時間讀,是一本反思的好書。借鑒幾千年前羅馬皇帝的為人處世心得,人在反思的時候是最冷靜的!
  •   一本書到底值不值得讀,主要在于能不能給你心靈一震撼,能不能潛移默化改變你的為人處事,你對世界,人生的看法。
    沉思錄——能夠給你你想要的任何東西。他能夠給你平靜,給你朋友,給你生命。
    在當代,人們越來越浮躁,安全感越來越差,怎么能夠使我們感到平靜,怎么能使我們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呢?我們都可以通過這本書來得到。
    沉思錄中能夠啟發(fā)我們的名言警句太多太多,其中最使我感到震撼的莫過于這一句:如果一件事情發(fā)生在你,我,他每個人身上的概率是一樣的,那么到不幸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感到不幸,因為他并不是針對你。
    沉思錄——值得推薦
  •   曾經(jīng)有一篇報道,說過,溫家寶在每晚睡前,總是喜歡翻閱《沉思錄》,幾十年來未曾有過變化。所以我決定閱讀次數(shù),也許能夠聆聽偉人的教誨。書的質(zhì)量也不錯。很好。
  •   周邊不少朋友都覺得何懷宏譯的《沉思錄》有問題,不順暢,我卻相當喜歡。需要銘記兩點:這是一本寫在兩千年前的書,文風當然有異于現(xiàn)在;第二,這本書本來就屬于倫理學巨著,倫理學的東西除非專門研究,我想沒幾個人敢稱自己游刃有余;最重要的一點,這本書原本就是自問自答錄,不是寫給其它人看的,所以在行文上風格有所不同,會顯得碎片化。剛翻了幾頁《沉思錄》(英文版),更感翻譯之艱辛。致敬何懷宏!致敬中央編譯出版社!致敬當當網(wǎng)!
  •   生活中時刻需要人沉思的時候!沉思錄--一本總理床頭書
  •   關(guān)注溫家寶總理,得知沉思錄是總理的枕邊書,下了電子書終究覺得差了點什么,特地買了紙質(zhì)書,現(xiàn)在也成為了我的枕邊書。
  •   沉思錄第一次讀是在休假的時候坐火車去玩的火車上,覺得里面的道理有些說教的意味,感受不是很深,而且覺得很多自己都懂.而當生活受到一些挫折,再偶然打開這本書讀,發(fā)現(xiàn)很多金玉良言的閃光,對人有很多啟發(fā)。有時候還想,為什么溫總理會如此喜歡這本書,難道總理心里也很苦么?很薄的書但是推進會很慢,因為每句話都很能讓人琢磨。
  •   久聞沉思錄大名,翻閱后,原來是作者馬克奧勒留在各個方面的感悟,值得品味,這讓我不禁想起,自己前幾年也有記下感悟的習慣,看來這是一個反思自己的好習慣?。?/li>
  •   個人感覺《沉》是一本鑒于哲學于文學于一體的書籍,其中道理言簡意賅,并無繁復難懂的哲理,但是小小的道理卻有著大智慧。每個人都應該至少讀上一遍的好書。讀罷本書,仿佛心靈受過一次洗禮一般。然而本書卻并非讀一遍就可以滿足的,說它是真正的手邊書一點也不足為奇。生活中每時每刻遇到不順意的事情是,翻開《沉思錄》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   2000年前的一個羅馬皇帝的人生思考
  •   有點迫不及待的看它,很佩服這位偉大的羅馬皇帝的人生思考
  •   感覺和一個古羅馬皇帝在對話傾聽他的心事
  •   在新京報排行榜上看到的這本書,所以訂了一本,當當?shù)诙炀退偷搅宋业氖种?。見到它,我就知道了它上榜的原因。精致的封面體現(xiàn)出它的精工巧制,若隱若現(xiàn)的羅馬風格建筑,讓我們仿佛回到作者的那個時代很難想象這樣一本流傳千年的經(jīng)典著作,里面的內(nèi)容仍舊適合我,那些關(guān)于人生、死亡、聲名的思考,仿佛又把我?guī)Щ亓酥袑W時代——第一次讀周國平的《人與永恒》。整日沉浸在工作的忙碌之中,感謝這本書給了我片刻的寧靜,讓我脫離浮躁,重新打量起人和這個世界。
  •   《沉思錄》是一本不需要太多語言來介紹的書??戳藭谷烁兴枷?,更理解人生的真諦和使命。每天晚上睡覺前都堅持讀幾遍,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每一次都會發(fā)出不同的感悟。
  •   如譯者所說,“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古代斯多葛學派的思想貫穿于全書,某些部分近似于老聃的道家思想,這對于生活在現(xiàn)世中的人們頗有啟示意義。本書裝幀精美,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愛惜之情。
  •   這應該是所有的譯本里面最好的譯本,《沉思錄》作為溫總理的案頭必讀書,確實有著不一樣的感覺在里面,適合時時刻刻的品讀,體會~對工作和生活都還是有益處的~
  •   最近讀了好多這一類書,比如韓國法定禪師的《活在時間之外》、《瓦爾登湖》等,別人以為我有出世思想,其實這些書都是教人怎樣更好地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的,也就是說是積極的入世思想。如果不信,《沉思錄》就是明證,那樣一個帝王,在他所統(tǒng)治的那樣強大的帝國里清醒地活著,其他哪一個帝王能做得到?我們現(xiàn)在有的錢的人就教孩子們成了“富二代”“富三代”——成了窮的只剩下錢的一群人。在這樣的時候,真的需要讀讀這些經(jīng)典啊,讓自己的心里照進陽光!
  •   這本書是一生中非常值得一看的書籍之一。對于這位羅馬帝國的皇帝,欽佩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身在如此位置,卻能如此看透人生,澄凈自己的思想。“你的思想決定你的世界”,人生正是如此。
  •   這是一本用靈魂寫成的書。人可以通過雙眼看世界,但是有個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用眼睛能夠做到的,唯有用心靈去審視過去,去反省過往。而反省自己,與自己對話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絕對真誠、平和的心態(tài),需要超凡、決絕的勇氣。在這本《沉思錄》里,作者好似一個異常嚴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鏡子前面,告誡鏡子里頭的自己,書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證。這不是簡單的內(nèi)心獨白和情緒傾訴,這是自己與自己的交談,這是解剖靈魂對自己進行告誡。
  •   奧勒留是一個比他的帝國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奮工作最終并沒有能夠挽救古羅馬……”,讀之令人扼腕,令人憐惜,為一顆高尚的靈魂。
  •   這是一部羅馬皇帝對自己人生的反思的著作,是一本值得讀一百遍的好書。
  •   古羅馬皇帝的沉思
  •   兩千年前的人和現(xiàn)代人對自身的修養(yǎng)要求是一致的,說明人之本性從未更改,人始終是活在一個固定的模式和規(guī)則中,沉思錄講的是內(nèi)心的一部好書,修身很有裨益,是屬于自我修養(yǎng)方面的良書
  •   常翻常新;陶冶心境,寧靜致遠。我相信書前序部分所言,兩千年之后還會有人讀這本書。思想的力量是跨越時空的;偉人的偉大,體現(xiàn)在其思想的征服力上;我們的頭腦不完全是自我獨立支配的,在成長過程中,吸納并滲入了無數(shù)哲人的思考。沉思錄就是一本滲透力很強的書。
  •   沉思錄是本很棒的書。裝幀精美,大紅色封面,字體上有磨砂。內(nèi)容比較勵志,同時又可以產(chǎn)生鎮(zhèn)定的作用。常讀常新,隨手翻開一頁,就能很快進入角色。我想,能夠做到里面的一部分,就可以克服自身的一些缺點了。到書比較快,用上了當當?shù)亩Y劵,又省了不少。希望常有禮券派發(fā)呀??!
  •   開篇不久,我看到那段讓我欣喜異常的文字?!拔ㄒ荒軓囊粋€人那里奪走的只是現(xiàn)在。如果這是真的,即一個人只要擁有了現(xiàn)在,那么一個人就不會喪失一件他并不擁有東西?!焙唵蔚膸拙湓?,隱含著深沉的道理。過去與未來,都不過是現(xiàn)在的衍化物,真正影響我們的,也正是現(xiàn)在此刻?;蛟S換做另一個詞,當下。明白腳下的路,看清了當下,去努力的把握住,才不會經(jīng)歷失去時的彷徨。更何況,未曾擁有過的東西,更是談不上失去。喜歡哲學和喜好思索人生的人,這本書會很適合你。它有一定的深度,有些地方需要反復的揣摩,才能了解字句中的含義,當然有著一定人生經(jīng)歷的人,會看的更加透徹一些。這本書我還沒看完,只是結(jié)合目前閱讀時的感受,寫了幾句簡單的感慨。我想,一本適合自己的書,應該會對自己的人生,有著影響和幫助。最后我記住了這段話: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xiàn)在所過的生活,任何人做過的也不是什么別的生活,而只是他現(xiàn)在失去的生活。最長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為同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