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易正天 西苑出版社 (2009-12出版) 作者:易正天 頁數(shù):348
前言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經典,已有五六千年的應用歷史,歷經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先賢不斷補充完善,《易經》成為中華民族認識天、地、人的基本哲學。它集中反映了宇宙萬事萬物的現(xiàn)象和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被世人尊奉為群經之首,不僅適宜于人類的自然生產實踐,而且適宜于社會思想實踐。《易經》的學術價值越來越引起各方的興趣,它是我國幾千年前智慧的結晶?!兑捉洝酚^天察地,通究天人萬物之象、數(shù)、理,揭示宇宙不變、當變、必變的大法則,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達變的大原則,歷經幾千年歷史長河的磨洗而不湮滅?!兑捉洝返墓廨x依舊,仍然指導著科學探索,指導著人們的思想,植根于人們心中,正為西方現(xiàn)代科學所研究和應用,現(xiàn)代數(shù)學微積分原理、元素周期表、計算機二進制原理,都基于《易經》。世界上沒有哪一種理論能如此永恒不變地永遠接近真理。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對其都留下了精辟的評價。楊振寧教授于2004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文化高峰會上指出:“《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個文獻,它的孕育前后至少經過一千多年?!眹H《易經》學會主席成中英先生說:“《周易》是生命的學問,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價值的源泉?!吨芤住凡粌H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易經》作為中華早熟的偉大經典,乃是中國思想文化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但是。這一源頭活水,經過人文理性和工具理性這些概念思維模式的“切割”,卻被遮蔽甚至阻斷了她與現(xiàn)代中國人固有的聯(lián)系。這顯然是對《易經》的不公。不錯,《易經》最早是一部占筮之書,但它“決嫌疑,定猶豫”,以“易”為?!昂喴住钡闹髡{貫穿全篇,是說筮法比卜法簡易。老子說:“大道之簡之易。”說明“易”也是“變易”的意思。這是古人根據(jù)天文現(xiàn)象、地理知識,綜合了對諸多領域的認識而撰寫的著作,它是有一定科學根據(jù)和科學實踐意義的。《易經》中有哲學思想,還有中醫(yī)陰陽平衡的理論?!兑捉洝凡粌H是道家畢生修煉的功課,還具有科學研究的辯證法。其“否極泰來”的精妙論述包含著事物變化的奧秘,可以說《易經》對后人的幫助和啟發(fā)是巨大的。毫不客氣地說,《易經》離我們現(xiàn)代人的生活并不遙遠?!兑捉洝分兴N涵的智慧也有助于謀劃和指導我們現(xiàn)在的事業(yè)和生活。中國哲學中陰陽相生相克、對立統(tǒng)一的基礎理論,便是根植于《易經》。后人從《易經》中發(fā)展出了復雜的哲學系統(tǒng),儒家和道教的學說均明顯受到《易經》的影響。今人更是從《易經》中解讀出有關哲學、政治、歷史、軍事、民俗等諸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具體說來,任何科學、任何文化,都只有在不悖《易》理時才具有生命力,才得以發(fā)展至今,原因在于《易經》是涵蓋天、地、人的真理。《易經》給予現(xiàn)代人最大的啟示就在于“變”。它告訴人們,萬事萬物都在發(fā)展變化之中,沒有不變的事物。這就要求人們必須去適應它,去應對它。事實上很多事都是萬變不離其宗,關鍵是要增強我們自身的硬件,準備充分方能無往不利,克敵制勝。很多人懼怕變化,但其實,變化往往帶來難得的機遇。對于變化,我們不要盲目跟風,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智者所為。同時《易經》中還提到了理、象、數(shù),提到了天時、地利、人和,這無不包含著深奧的哲學思想,指導著人們正確地看待世界觀、人生觀。五行的生克玄奇以及八卦的演變是《易經》中頗為難懂的環(huán)節(jié),它所包含的哲理深湛精妙。但其實在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xiàn)有關相生相克的例子。掌握了生克的變化就等于掌握了成敗的規(guī)律,所以對五行八卦進行深入的解析是很有必要的。《易經》作為中華古代先民的智慧結晶,對后來的儒、道等家的思想都有較大的影響。數(shù)千年來,無數(shù)名家通學起伏明滅,《易經》仍然歷久彌新?!兑捉洝凡┐缶?,研讀者偶有小得,在現(xiàn)實生活中冀可大成。正是基于這種構想,我們撰寫了《的智慧閱讀》這本書,旨在為閱讀并進一步研究和學習《易經》提供參考。 《的智慧閱讀》分“《易經》的濫觴與沿革”、“三易三法:人生處世智慧總始”、“象、理、數(shù)依存 辯證看術數(shù)演變”、“天時地利人和‘三才’”等八個篇章,一百多個論題,其中,前七個篇章的話題在展開剖析的同時,并融入現(xiàn)實“感悟”,不但便于讀者理解,更有利于幫助大家學以致用。 本書通過對《易經》智慧的深入探索,希望幫助廣大讀者認識這本千古奇書,并且吸收書中的精華,對人們的事業(yè)和生活乃至為人處世起到積極的作用。當然,本書也可能存在邏輯不嚴謹,分析不到位的地方。我們將竭誠歡迎廣大讀者指正。
內容概要
《易經》又名《周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占筮書,同時也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它以象征陽的“-”(又稱“陽爻”)和象征陰的“--”(又稱“陰爻”)為基本符號,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組成)以及由八卦中任意兩卦交相疊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組成)為基本圖形,通過對這些卦象的解釋,闡述了事物和現(xiàn)象生成變化的法則。
書籍目錄
序言,001第一章 《易經》的濫觴與沿革第一節(jié) 易,人類經學的源頭1.易的源起象的由來是故易者象也2.伏羲創(chuàng)易八卦初生八卦圖透射華夏遠祖智慧的光芒3.周代之王立易治國讀《易經》關鍵在于悟第二節(jié) 《易經》中人生智慧的解讀1.三易儒理是為常道遵循本源是為“道”觀2.陰陽之道此消彼長陰極陽生將推至否極泰來時代3.六爻乾卦以人為龍從理想回到現(xiàn)實4.天地人者君有三才天地人是互相感應的5.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易則易知簡則易從第三節(jié) 實用《易經》與智慧1.心理調適中西并行用事物發(fā)展觀透析發(fā)展心理2.比類預測未雨綢繆將心比心意在比卦3.五運六氣易醫(yī)同源不知《易》不足以言醫(yī)4.《易經》中的“道”與“理”悟道——人本管理輔以決策5.“元亨”與“利貞”的解構從《易經》卦辭看創(chuàng)業(yè)者能力的培養(yǎng)第四節(jié)《易經》與“經權之道”1.經權之道折衷為理慎重“立經”與“權不寓經”2.經權配合相得益彰“變”要以“權不舍本”為前提3.不可不變不能亂變“權不多用”無礙“應變”4.權在經內折衷為度制度與權限第二章 三易三法:人生處世智慧總始第一節(jié) 持經達變話“變易”1.持經達變變易無常變易的關鍵是腦子的變易2.抓住機遇巧妙求變機遇與風險并行……第三章 象、理、數(shù)依存 辯證看術數(shù)演變第四章 天時、地利、人和“三才”第五章 《易經》陰陽 致勝于大千職場第六章 漫談五行 掌握成敗的金鑰匙第七章 讀“易”隨感第八章 易學與生命
章節(jié)摘錄
一、心理調適中西并行一般我們說到心理學,心理療法,會想到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弗洛姆等名字,以及他們的代表著作。中國幾千年來流傳著一本《周公解夢》,是從解析與預測的角度談問題。西方心理學家的著作,則專注于醫(yī)生治病、緩解心理的角度。所謂夢,就是平日的愿望或恐懼在睡眠時不受抑制地顯現(xiàn)。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做很多的夢。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及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指出:“夢就是受抑制的潛意識上升為意識的東西?!泵總€人都會做夢,比如一些人的夢中經常會出現(xiàn)與考試有關的事情,其中多半都是夢見題很難,做不出來,而時間又緊,眼看就要到了,可還是做不出來,正在著急的時候,竟醒了。這說明考試給我們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影響。還有一種情形是如果某人喜歡某人,雖然平時不能相見,甚至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但是在夢中卻能經常相見。然而醒來后對夢中的事會感到很遺憾、很痛苦。現(xiàn)在,隨著現(xiàn)代心理學的進展,對夢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千百年籠罩在夢境中的神秘面紗被漸漸撩開,“有夢睡眠有助于大腦健康”,就是最近的研究結論之一。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xiàn)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腦細胞仍在活動,這就是夢的基礎。據(jù)研究,人們的睡眠是由正相睡眠和異相睡眠兩種形式交替進行,在異相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80%正在做夢,在正相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7%正在做夢。一個人每晚的夢境可間斷持續(xù)1.5小時左右。由于夢相伴睡眠周期循環(huán)規(guī)律,所以在異相睡眠中醒來的人,感覺夢多,而在正相睡眠中醒來的人,感覺夢少。此外,人能記住的夢多在快進入覺醒時,而剛人睡時的夢早就消逝得無影無蹤了,這也是人們感覺夢多或夢少的另一原因。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智能有很大潛力,一般情況下只用了不到1/4,另外的3/4潛藏在無意識之中,而做夢便是一種典型的無意識活動,通過做夢能重新組合已有的知識,把新知識與舊知識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最后存人記憶的倉庫中,’使知識成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夢境可幫助你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許多著名科學家、文學家的豐碩成果,不少亦得益于夢的啟迪。西方的心理學家借助于對夢的解析,從而幫助患者解脫生命中出現(xiàn)的種種煩惱。常??吹轿鞣饺擞龅綗懒耍倚睦磲t(yī)生。心理醫(yī)生讓他躺在一張病床上,說說做過的夢,這個學問就是這么開始了。有時候還要用到催眠法,在催眠的狀況下,有些人談到前世,世界上是不是有前世我們不知道,但潛意識里的東西被說出來了,有助于醫(yī)生幫他分析、治療。一個人感覺痛苦了,這是結果。這個結果前面,一定是有原因的。把原因找出來,分析原因,解決問題,結果也就可以減輕痛苦,甚至消除痛苦。這種按照因果模式的思考,叫作單向的思想。在時間這個過程里,因果是不斷發(fā)展的。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就受到《易經》的啟發(fā),他師從弗洛伊德,但是又覺得弗洛伊德講得太偏了,于是發(fā)展出集體潛意識。榮格認為,人格結構是由三個層次組成的:意識(自我)、個人潛意識(情結)和集體潛意識(原型),這跟弗洛伊德的提法不一樣?!凹w潛意識”是人格結構最底層的無意識,包括祖先在內的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中的遺傳痕跡。集體無意識和個人無意識的區(qū)別在于:它不是被遺忘的部分,而是我們一直都意識不到的東西。榮格曾用島打了個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島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識;由于潮來潮去而顯露出來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個人無意識;而島的最底層是作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比如說我們中國人對“龍”的概念有集體潛意識,自古至今,有不少人叫“夢龍”,因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這就是我們的民族集體潛意識?!兑捉洝返奶厣谟谂酝āX院拓灾g,觸類旁通,這是一種全信息思考模式。比如三才理論的天地人的關系,這是一種空間的思考,不需要把握昨天、今天、明天,而是同時性。人的思考歷來是連貫的,把過去、未來,貫穿在一起?,F(xiàn)在當下同時發(fā)生的事,即同時性的,很少有人注意。換句話說,同時發(fā)生的事也是你要去注意的。臺灣大學哲學系傅佩榮博士談到這個問題時曾經說到:“很多人有交朋友的經驗,地球有65億人,你為什么偏偏交到眼前這個朋友?你為什么對他(她)特別有感覺呢?那一剎那正好是身心狀態(tài)到達的一種情況,對方也一樣,一見面就有一種感覺。這種感覺為什么以前不出現(xiàn),以后也不見得出現(xiàn)呢?這就叫作有意義的偶然。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忽略這一點,認為很多事情是偶然發(fā)生的,不要管它。事實上它正好提醒某些事情可能要發(fā)生了。”他說:“從哲學意義上講,美只是相對的。如果你找讀哲學的幫你做心理治療,我今天心情不好,因為這世道不公平,倒霉的事都輪到我了??墒钱斈阌谩兑捉洝贩治鲋缶桶l(fā)現(xiàn),原來別人對我們的不公平,是我們自己的誤會。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公平,我怎么知道別人對我不公平呢?這是哲學的方法。但是光這樣不夠,以后沒有人敢跟你講話了。最后你還是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边@個心態(tài),我們常人就叫它為“自強”。所謂自強,我們從乾卦與象卦中領會得到。乾代表的是人的基本情境,我們得到了生命。乾卦的彖告訴我們生命的自然的真相,象告訴我們人應該如何對待生命。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象這個部分,是說人的行為,也和心理學有極為密切的關系。自強不息,是人對造物者精神的承接。造物者是自新不止的,而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是自強不息的。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朱建軍博士曾經從性的角度談到“乾卦”的意義,他說:“性實際上是一個象征,象征著人的欲望,而閹割也是一個象征,象征著父母對子女欲望的壓抑。假如一個男孩子受到了過度的壓抑,他不敢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等于被‘閹割’?!靶睦韯恿W中講的性,實際上就是人的生命力。生命力體現(xiàn)在人的欲求中,假如人壓抑自己的生命力的表現(xiàn),或者人的生命力被外界的人和社會壓抑,而且這個壓抑很過度,結果就是‘閹割’,就是沒有了生命力,于是人會膽怯、會退縮、會萎靡不振……“男人的性,不僅是性,也是一種象征,一種進取的、生命張揚的象征,生命能量充沛的象征?!蛣偤檬沁@個象征。在心理動力學看來,男性和女性在性上有一個不同:男性的性器官是向外突出的,它的作用也是進取性的,而且這個進取性的能力就是男性性能力的體現(xiàn)。在更深一層的意義上,是害怕失去自己的男性氣質,害怕失去自己心理能量,害怕失去自己的生命。”老子說“執(zhí)者失之”,也就是這個意義。當你害怕你現(xiàn)有的東西失去的時候,當你費盡心機想保住它的時候,恰恰是你最容易失去它的時候。乾卦,就是對這個心理障礙的解決方法:自強不息。自強,第一個意義是讓自己強。要敢于張揚自己,敢于張揚自己就可以使自己強大。自強的第二個意義,就是要靠自己而強,靠內心的力量而強,而不是靠外在的東西而強。而人們最容易出現(xiàn)的誤區(qū)就是不自強。人們總試圖通過外在的事物獲得安全感,保護自己已經獲得的東西。你不自強,你就把你自己的生命交到了外界,財富、權利、名聲的獲得與否部分取決于你,部分取決于命運,你依賴這些就把你的生命交給命運。自強的第三個意義是自然會強。我們都誤以為我們的生命力的強大需要一些外在條件,而實際上外在條件只是誘因,根本還是自己。在環(huán)境極度惡劣的情況下,白強者也一樣可以有生機、有活力。生命力的勃發(fā)是自然的,它不需要我們去“把它拉出來”,只要我們把障礙取消掉,它就會自然出現(xiàn)。而我們的恐懼、我們對外在的依賴等等就是阻礙生命力自然出現(xiàn)的障礙。不息,就是永不停止??鬃有哪恐械木拥男袨椤白詮姴幌ⅰ保瑢嶋H上是人對天的順應,代表的是天人合一、順天應命的態(tài)度。正像我們前面所說,“天”就是生生不息的,人也應該是。乾的精神,是我們對男性的期望,但是女性也一樣可以有這樣的精神。在性上,女性固然是天性和男人不同。但是,在人生中,在已經有了成績、有了收獲、有了感情的時候,如果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就會無所畏懼,也就遠離種種煩惱,得到真正的生命的張揚。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