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作者:張曉斌 頁數:167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句名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睆倪_爾文不平凡的一生經歷來看,行千里路,遠遠勝于他在書本里所學到的東西。當然,“行是知之始”,正是這不斷地探索與追求,才完成了他從一個懵懂少年到一個知識淵博的博物學家的“進化”。 由于對古典教育制度的不適應和對大自然發(fā)自骨子里的熱愛,達爾文開始一步步邁向通往神秘自然的道路。這路上,達爾文有幸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熱心幫助他的導師。于是,他的思想得到了補充和支持。于是,他可以在生物學領域更大限度地拓展自己。長達5年的環(huán)球旅行考察,豐富了達爾文的頭腦,開闊了他的眼界,同時更促使他進一步思考物種起源的問題。在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和證據后,他的關于物種起源的思想主張越發(fā)地明晰。后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帶給他的啟示使他更加確定了自己的進化思想。經過不斷地整理和補充,他終于在1859年出版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生物學巨著《物種起源》。該書出版后迅即售完,創(chuàng)了當時英國發(fā)行史的奇跡,比這更加值得關注的是這本書一經發(fā)表,在社會上立即掀起了一股狂瀾。謾罵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即使在達爾文逝去后,頑固派對他的攻擊仍沒有止歇。因為他的進化論的出現,嚴重地沖擊了長久以來一直支配人們思想領域的神學觀念。是他,使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昨天。 其實,早在達爾文之前,就已經有人對生物進化有所研究,而且也有大量的進化證據。早在18世紀中期,法國博物學家布封就認為生物物種是可變的。之后,拉馬克也曾提出生物進化的學說。即使在同時代,也有與達爾文有著同樣想法的人,華萊士就是代表。華萊士也是一位熱愛生物學說的生物學家,他也在潛心研究物種變化。正是他的一封信,催生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M化學說早已有之,但歷史選擇達爾文成為進化論的奠基人并非純屬偶然。從小時候起,達爾文便熱衷于收集昆蟲和礦石,即使在步入校園后仍保留著這一愛好。童年的經歷為他研究自然打下了良好的興趣基礎,而青年時的環(huán)球航海旅行更是大大激發(fā)了他的科學探索思想。在經歷了學習、積累和努力后。
內容概要
從一個“游手好閑”、“不務正業(yè)”的懵懂少年,“進化”為一個學識淵博的博物學家,是他,打破了世人對“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的迷信。是他,引起了世人對于自身和自然的重新審視。
書籍目錄
第1章 童年時代 一 高尚的父親和慈愛的母親 二 有趣而迷人的野外生活 三 布特勒寄宿學校生活 四 強烈并多樣的興趣 五 離開布特勒寄宿學校第2章 大學生活 一 逃離愛丁堡大學手術室 二 志同道合的朋友 三 劍橋求學 四 狡猾的大十字甲蟲 五 與亨斯羅教授一起散步的人 六 第一次地質考察第3章 環(huán)球旅行 一 險些斷送的旅行 二 失敗的出航 三 貝格爾艦上的航海生活 四 漫長的旅程 五 關于物種起源問題的思索 六 親歷火山爆發(fā)和地震 七 踏上故土第4章 學術與生活 一 海上歸來的游子 二 考察期間標本的處理 三 令人贊賞的地質研究成果 四 要理性還是要信仰 五 先成家還是先立業(yè) 六 喜結連理 七 疾病的困擾第5章 物種起源 一 更加深刻的思想困擾 二 知音胡克 三 達爾文與華萊士 四 《物種起源》出版 五 攻擊者與捍衛(wèi)者 六 牛津大論戰(zhàn)第6章 晚年生活 一 筆耕不輟的日子 二 禮物和榮譽 三 最后的實驗 四 與牛頓并肩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童年時代 一高尚的父親和慈愛的母親 在蜿蜒回轉的塞文河畔,有一個名叫什魯斯伯里的英國古城,在這里,生活著3萬虔誠的市民。每天,人們都過著自己虔誠并且平靜的生活。1809年2月12日,一聲嘹亮的男嬰的哭聲從什魯斯伯里近郊一座紅磚樓房里傳了出來。沒用多長時間,這里的人們就紛紛知道了一件事:在尊敬的羅伯特·達爾文醫(yī)生家里,出生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查爾斯·達爾文?! ∵@一天,人們都在述說著這個男孩,都在為羅伯特·達爾文醫(yī)生有了這個孩子而感到高興。在他們談論醫(yī)生的話語中,總是能聽到“高尚”、“正直”等詞語。對于剛誕生的孩子,人們大多在猜測他的未來。人們不會知道,達爾文從誕生之初便注定要給這個古城帶來榮譽和風波,注定要改寫這座古城的歷史?! ”蝗藗兎Q為“高尚”、“正直”的人正是查爾斯·達爾文的父親羅伯特·達爾文醫(yī)生。這位遠近聞名的醫(yī)生被人稱道不僅因為他醫(yī)術高明,治愈了好多病人,也不僅因為他為人友善,窮富病人平等對待。人們更敬重的是羅伯特·達爾文醫(yī)生的人品?! ∷麨槿司髂芨?。19歲時就獲得了醫(yī)學院博士學位,21歲就在希魯斯伯里獨立行醫(yī)。由于他的精湛醫(yī)術,他在第一年就獲得了非??捎^的收入。第二年,慕名而來的病人越來越多。這樣,羅伯特·達爾文醫(yī)生的名氣越來越大,生意越做越好,口碑也流傳得越來越廣。就在這一年,他被接收成為皇家學會會員。 他為人極富同情心。城里曾經有位小工廠主來向他借一萬英鎊以緩解工廠和家庭的經濟問題。一萬英鎊,對于當時還不富裕的羅伯特醫(yī)生來說,并不是個小數。而且這位小工廠主還不能提供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抵押品,充其量只能留下一張寫著“日后歸還”的字據。即使是這樣,羅伯特醫(yī)生還是盡自己所能,給這位小工廠主湊齊了一萬英鎊,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這是怎樣的品行啊,這是需要多么大的同情心才能辦到的!羅伯特醫(yī)生正是這樣的人。他的善心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小工廠主在渡過了難關后,沒有失信,親自把借款還給了羅伯特醫(yī)生。 他為人醫(yī)德為先。他看病不僅為病人著想,更為那些病人的家屬著想。他曾教育查爾斯·達爾文說,做一名醫(yī)生最重要的是所作所為要對病人有利,要使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屬能鼓起希望和勇氣。在什魯斯伯里城里,有一位地位顯赫的老紳士生了病,請羅伯特醫(yī)生去參加會診。這位老紳士家里本來還有位家庭醫(yī)生,這位醫(yī)生斷定病人已無救治的必要了,但羅伯特醫(yī)生對老紳士的夫人說病人還有回轉的余地。時日不長,老紳士病重去世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鄉(xiāng)紳夫人不僅沒有對羅伯特醫(yī)生的診斷有微詞,反而把那位家庭醫(yī)生給辭退了,并把羅伯特醫(yī)生請來為自己家人看病。原來,那位家庭醫(yī)生的一句話給病人和家屬帶來了絕望和悲痛,而羅伯特醫(yī)生的一句話卻給他們帶來了希望與安慰?! ∷麨槿苏薄T诹_伯特醫(yī)生的一生里,他曾救治了無數的患者,在生活中,他也幫好多人解除了困惑和痛苦。不管是生活瑣事,還是家庭糾紛,人們只要遇到問題,總會去尋求他的幫助。羅伯特醫(yī)生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人們甚至把他的行為準則尊為他們處世的道德標尺。在什魯斯伯里城里,有位聲望很高的人自殺了,而這人同時也是這城里銀行的大股東。如果這個消息一旦被人所知,銀行的業(yè)務勢必會受到沖擊。羅伯特醫(yī)生當時被請去鑒定尸體,當他想到這些,他馬上去通知了銀行。第二天,銀行大股東自殺的消息結果還是被傳播了開來,更有甚者,有人說看到了羅伯特醫(yī)生從銀行取走了自己的存款。儲戶一聽敬重的羅伯特先生如此,紛紛跑向銀行去要求兌現,并還以羅伯特先生提款為理由。在眾多人的壓力下,銀行不得不公開了羅伯特醫(yī)生的賬戶,結果發(fā)現羅伯特醫(yī)生的賬戶分文未動。于是,人們對于正直的羅伯特醫(yī)生更加敬重了。 出生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下,達爾文無疑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父親渴望達爾文能繼承他的醫(yī)術,所以總是嚴格要求達爾文。由于達爾文的天性使然,達爾文并沒有從父親那里獲得許多理性知識,但羅伯特醫(yī)生卻一直是達爾文的道德榜樣,這種影響一直伴隨了達爾文一生?! 「赣H總是嚴厲的教師,母親才是關愛的天使。在達爾文眼里,母親蘇珊娜·伊麗莎白·韋奇伍德就是這樣。 蘇珊娜·伊麗莎白·韋奇伍德是英國著名陶瓷技師喬賽亞·韋奇伍德的大女兒。羅伯特醫(yī)生的父親和蘇珊娜的父親是好朋友,在羅伯特隨父拜訪蘇珊娜的父親時他們兩人雙雙墜入了愛河。由于兩家家庭宗教信仰不同,蘇珊娜的父親不同意這門親事。然而兩人的戀情之火并沒有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止息,相反愈燃愈烈。這段長久的馬拉松式愛情直到蘇珊娜的父親去世后的第二年才有了結果:他們終于結婚了?! ?800年,夫婦二人用蘇珊娜帶來的嫁妝和羅伯特的行醫(yī)收入在什魯斯伯里最北端的塞文河畔修建了一幢紅磚樓房。從這里能看到塞文河最美麗的風景,正是這優(yōu)雅別致的環(huán)境見證了達爾文的成長。 達爾文是家里的第五個孩子,在他之前他還有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達爾文的母親身體很瘦弱,在羅伯特醫(yī)生創(chuàng)業(yè)之初沒少操勞。達爾文記憶中一直記得母親那張針線桌,母親總是在那里不辭辛勞地縫縫補補。在他們家的生活逐步回到正軌后,他們又在房子兩側加修了候診室和花房等房子?! ∮腥苏f達爾文對于大自然的愛好是與身自來的。其實,實際情況是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才使達爾文的思想得以啟蒙?! ∵_爾文4歲時,母親就教他識字,唱歌。平時父母只要有時間就在花房里嫁接果樹,這樣在收獲季節(jié)就有水果可以享用。達爾文常常在旁邊看著他們,有時也會幫忙拿東西。母親喜歡培養(yǎng)花卉,她總是會給達爾文看各種各樣的植物,并給他講關于植物的故事,還教他如何辨識各種植物。達爾文看著母親的一舉一動,問道:“為什么要給植物埋土呢?”母親告訴他泥土是植物生長的基礎,只要有充分的生長基礎,植物就能成長起來。這個答案并沒有使達爾文滿意,于是他又問了媽媽好多問題,最后問到了關于人的起源問題。母親給他解釋說人是上帝造的,達爾文緊接著一句“上帝是誰造的呢?”,頓時讓母親不知如何應答。看著兒子閃爍著好奇的眼睛,母親對達爾文說:“孩子,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事情對我們而言還是迷、未知數。不過,我希望你以后能好好學習,靠自己來尋找答案?!薄 ‰m然達爾文的母親很能干,但她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了。達爾文的母親本身體質較弱,婚后不到六年又生育了四個孩子(達爾文之前的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再加上達爾文和晚他一年的妹妹凱瑟琳的出生,使得她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從1816年起,母親臥病在床的日子越來越多。這時的達爾文由于有了妹妹的陪伴,經常在外面玩得很開心。看著這兩個孩子開心的笑容,母親的心里多少得到些慰藉。然而,兩個孩子可能沒有意識到,母親的臉上的血色開始越來越少,父親待在母親身邊看護的日子也變得越來越多?! 蓚€孩子只是陶醉在紅磚樓房外神奇的世界里,全然沒有明白日后等待他們的會是什么樣的生活?! 《腥ざ匀说囊巴馍睢 ∩眢w虛弱的母親臥病在床的日子越來越久,家里的事除了父親外,主要是大姐和二姐在操持。達爾文在大姐和二姐的照顧下生活著。因為年齡的原因,達爾文和姐姐們玩不到一起。自從有了妹妹凱瑟琳之后,達爾文才有了新的玩伴?! ∧赣H生病在床,不能陪著達爾文再在花房里玩了。于是,外面的世界就成了兩個小家伙的樂園。對于達爾文來說,野外生活永遠是有趣而迷人的。在花房外面的小路旁邊,長著一棵栗樹。這是達爾文最喜愛的一棵樹,因為這棵樹上面,有著他和妹妹凱瑟琳的“座位”。爬樹,對于達爾文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因為他經常爬樹捉知了、掏鳥蛋。達爾文捉昆蟲、掏鳥蛋并不是和普通孩子一樣出于淘氣,他更熱衷于收集。就拿掏鳥蛋來說,一般淘氣的孩子會把鳥窩里的鳥蛋掏個精光,更有甚者會把鳥窩直接從樹上給丟下來。達爾文則不同,掏鳥蛋只拿一個,從來不多拿。他搜集昆蟲也是很特別,他認為為了采集標本而去殺死昆蟲是很殘忍的行為,他不愿看到他們受苦。所以,他收集的通常都是那些小昆蟲的尸體。他熱愛這些生命,從不踐踏虐待他們。有一次,他正在花園里玩,不料有只小狗向他直奔過來,可能達爾文誤以為小狗要咬他,情急之下,他朝小狗的屁股上狠狠踢了一腳。小狗疼得大叫著跑了。這本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但達爾文的心里卻難受起來。
編輯推薦
一個讓人類深刻反省自己的人! “六角叢書”的由來 印張是計算圖書定價的基本單位,在圖書內容、開本、印張、材料和工藝相同的情況下,每個印張的基價越離,圖書的定價就越高。權威機構通過調查表明,目前市場上的單色圖書定價每印張在120200元之間?!傲菂矔耙悦坑?60元左右作為單色圖書的基價,現已成為“高品質、低定價”圖書的代名詞?! 闈M足市場需求,光明日報出版社又陸續(xù)推出了以“高品質、低定價”為理念的雙色版圖書和彩色版圖書.這些圖書也統(tǒng)一納入“六角叢書”系列。 如今,“六角叢書”已經成為光明日報出版社特色圖書品牌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