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的自由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國風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國風  頁數(shù):273  

前言

和諧,是指人與人之間和人與自然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和融洽狀態(tài)。錢遜在其《談“和”》一文中說:“重視和諧,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倍遥瑬|方文化的共同特點就是,崇尚和諧,并把和諧作為萬物存在的基礎和客觀的秩序以及人類追求的價值目標。例如《中庸》中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痹谥袊糯軐W中,在價值論上大致也有儒、法、道、墨之分,但他們的分歧主要表現(xiàn)在對和諧與競爭的關系的看法上。東漢以后,墨學中絕,法家學說成為隱文化,儒家取得了主導地位;因而,和諧也就成了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原則,對于當代中國人的價值取向仍然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也是應當發(fā)揚光大的民族精神。毛澤東曾經(jīng)提出:“我們的目標,是想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這不僅是用現(xiàn)代術語和概念對和諧的一種解釋和表達,而且是對和諧原則的充實和發(fā)展。

內(nèi)容概要

  《和諧的自由:讀史札記》立足于(自由)和(和諧)兩大主題,通過對中國古圣先賢對于個人和社會地關系的思考,從人性、天道、自然、天下觀、夷夏觀等問題入手。深入淺出地闡釋了中國人的和諧自由觀。  又游刃于中西方文化而有余,氣象宏大,志深筆長,讓人在深入淺出中領悟到天地人的大智慧和大情懷,如果以線條或圖案來表示華夏族的思維方式和形態(tài),新石器時代器物上螺族或波浪之類的曲線以及云雷或夔龍之類的紋餓似乎較能反映中國對立而統(tǒng)一的思維特點。吾國吾人正是通過變與常的并立并存,交疊推演,歷史不斷推進,朝向無窮發(fā)展,無有終點,這就是所謂的(生生不息)、(未濟)、(不廢江河萬古流)的意旨所在。

書籍目錄

自序——和諧是自由的象征01 個體自由與社會秩序02 本心、自反與里仁為美03  孔子的仁04 儒家自由的本質05 人為什么會有不仁的行為06 人的理性作用07 懷疑、心齋與逍遙自適08 莊子思想的系絡09 道家對儒家思想的批判10 莊子的“心齋” 11 中國思想中的人性論12 對“性”之規(guī)定及所采用之說統(tǒng)13 即心說性 14 即生說性 15 即人為心、身相結臺之存在而說性16 即此原始之結合必有所不足而說性17 自然生命之美以說性18 諸種道德之行以說性19 人的自覺——人文思想的興起20 神力無邊:原始宗教的發(fā)展21 天命不易:人文思想的萌芽22 民為神主:人文思想的勃興23 人神對抗:神話中的人文精神24 知生事人:人文思想的精萃25 天人之際——傳統(tǒng)思想中的宇宙意識26 董仲舒“天人相應”的哲學體系27 司馬遷對“天人相應”的懷疑28 荀子對“天”的解釋29 天有意志與天是自然兩種對立思想的辯爭30 老于“道”的精神境界31 莊子的自由思想32 道德實踐的終極根基33 從役物到順化——自然思想的分析34 王弼的魏晉自然思想35 郭象的思想36 張湛的思想37 阮籍與嵇康所說的“自然”38 《無能子》的無為思想39 中國自然思想的派別40 天下一家——中國人的天下觀41 四方與中國42 中國、天下與五服43 文化的夷夏觀44 一個方位、層次和文化交織的框框45 現(xiàn)實與理想——夷夏之防與天下一家46 追求完美的夢——儒家政治思想的烏托邦性格47 天道變易·世運終始——歷史思想中的發(fā)展觀念48 順勢而變49 因革損益50 黃金時代51 五德三統(tǒng)52 三世進化53 人與歷史54 無限之旅

章節(jié)摘錄

就日常生活上的具體處境來看,“自由”之所以成為思考上的問題,是起始于人的不自由意識,也就是說他的行為與認知有所束縛,有所桎梏;或者,當他個人的意愿與能力和客觀環(huán)境的現(xiàn)實條件產(chǎn)生隔閡和阻礙時,不自由的意識便從而產(chǎn)生。這時候,人們會問:在這個處境下,如果我是不自由的,那么,在什么情況下,我可以實現(xiàn)我的意愿呢,這就牽涉到個人主觀意愿與客觀現(xiàn)實的問題?;蛘撸矔伎迹哼@束縛、桎梏的因素若純粹出自于我個人,我必然對自己與外在事物有所誤解,有所妄想,換言之,我必定有一個被存在的迷惘所扭曲的自我,所以才不得自由,如果我能從迷霧、妄想中解放,或者否定這個已扭曲的自我,而使真我凸現(xiàn),我就能夠自由,這就牽涉到個人主觀認識的問題。因此,由個人具體處境所產(chǎn)生的不自由意識促使人思辨自由、尋思“什么是自由“時,自由與不自由就不再是當下即現(xiàn)的行為,而是一種觀念、一種認識的對象。但,作為“思考之我”的一個認識對象時,自由并不是如桌子、椅子等堅實的外在存有物一樣,可以確實地透過我們的感官覺識去認識它;同時,它也不像數(shù)學或幾何的定理一樣,可讓我們引用邏輯的演繹形式去證明它的正確性或有效性?!白杂伞睂Α八伎贾摇倍裕热徊皇且环N經(jīng)驗上或邏輯演繹上的項目,那么,自由是為何物?我們又是如何去尋究它的意義?

編輯推薦

《和諧的自由:讀史札記》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吨杏埂氛f:“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瘪R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未來就是“真正的人的自由的“的社會,而我們現(xiàn)在正在走的社會主義,正是“對個人全面發(fā)展的限制的不斷消滅”的過程。作為中西兩種文化最基本的價值目標或理想,雙方都不約而同地把焦點集中在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上。而中國,歷來就不乏對這個問題的痛苦而深刻的思考,一代代的哲人和先民,成就了我們?nèi)A夏族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形態(tài)。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和諧的自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