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作者:邵建 頁數(shù):41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主要圍繞胡適和魯迅的思想、文化性格以及有關事件而展開,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兩個知識分子,胡適與魯迅思想脈系不同,文化資源有異,價值取向也大相徑庭,他們對20世紀的中國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也分別帶來不同的后果,本書以歷史敘述和思辨解釋相結(jié)合,旨在呈現(xiàn)胡、魯之間的思想差異以及文化追求的不同,并重新梳理涉及他們兩人的有關事件,在胡、魯諸種不同的比較中,望能有鑒于我們在21世紀的文化重構(gòu)。
作者簡介
邵建,南京曉莊學院人文學院老師,任教之余,讀書寫作。上世紀90年代后期,從事知識分子研究。本世紀以來,以胡適與魯迅為個案,從思想史角度作胡、魯比較研究及胡適研究。著有《瞧,這人——日記、書信與年譜中的胡適》、《知識分子與人文》、《文學與現(xiàn)代性批判》等。
書籍目錄
中國自由主義的“胡冠魯戴” 一、“胡冠魯戴”的錯舛 二、“路徑依賴”的不同 三、愛自由,并非自由主義 四、從“寬容”的角度看 五、兩種不同的價值遺產(chǎn)Tolerance的胡適和intolerance的魯迅(I) 一、Tolerance的分水嶺 二、“明確的是非”和“正義的火氣” 三、兩種不同的“知識論” 四、“知識論”以外 五、像芥子一樣,一點一點生長Tolerance的胡適和intolerance的魯迅(Ⅱ) 一、作為一種“元倫理”的t01eran 二、“怨恨倫理學” 三、黑暗時代中的希望與絕望 四、“憎的豐碑” 五、“一個都不寬恕”的是誰Tolerance的胡適和intolerance的魯迅(Ⅲ) 一、Tolerance:“來之不易的珍貴的成就” 二、“伐異”與“容異” 三、“民主”與“革命”的異讀 四、“威權(quán)”,還是“極權(quán)” 五、“兩種相反的勢力”歧路 一、“有的……有的……有的……” “或是……或是……或是……” 二、《我的歧路》 三、《文化偏至論》 四、“歧路”中的胡適 五、“偏至”中的魯迅 六、《(政治概論)序》(I) 七、《(政治概論)序》(II) 八、新世紀的選擇合轍 一、胡魯“合轍”……動物上陣有無之間事出劉文典……人權(quán)還是王權(quán)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之“胡適案”1930年左右的“魯梁論戰(zhàn)”1933年上海文壇的“書目”風波1954年書信沖突中的胡知與吳國楨20世紀50年代中國自由主義的“落日余暉”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中國自由主義的“胡冠魯戴”一、“胡冠魯戴”的錯舛20世紀90年代中晚期,暌隔幾十年之久的自由主義在中國復潮,由此引出魯迅研究中的一個新話題,即魯迅是不是自由主義者。這個問題在以前斷不會存在,毫無疑問,魯迅是反自由主義的。在魯迅逝世20周年的1956年,《文藝報》曾發(fā)專文,題目就是“魯迅反對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的斗爭”,其矛頭所指,即胡適等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文章的論述也許我們不會同意,但它對魯迅和胡適的價值傾向的認定卻無可非議??墒牵S著90年代晚期知識界對自由主義的認識,卻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反轉(zhuǎn),不僅闡釋魯迅和現(xiàn)代自由主義的關系,試圖將魯迅列入其中;更有甚者,有的學者認為,和以胡適為代表的那批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相比,不是胡適,而是魯迅,更能體現(xiàn)自由主義的本質(zhì)。我反對把魯迅稱為自由主義者,盡管魯迅酷愛自由。一個酷愛自由甚至為自由而斗爭的人,完全可能是非自由主義的。魯迅恰恰如此。但,我想率先表明,魯迅是不是自卣主義者又有什么關系?不是又如何?這里,令人奇怪的并不是魯迅的非自由主義,而是我們今天對自由主義的理解。要不,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張冠李戴:在這里則是“胡冠魯戴”的錯舛。
后記
如果回顧一下我個人的閱讀經(jīng)歷,對我思想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無疑是這樣兩個人:胡適與魯迅。作為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如果從70年代開始閱讀,那個時代我能讀到的書,馬、列、毛之外,只能是魯迅。很清楚地記得,在蘇北鄉(xiāng)下剛進農(nóng)中讀初一時,午后走進老師的辦公室,桌上看到一本厚厚的書,精裝的,那是50年代出版的硬封皮的魯迅著作。拿起書,撫著發(fā)黃的書頁,如同在撫學問本身。至于胡適,對不起,盡管最初接觸也是70年代,但記不清第一印象了。其實是沒印象,因為那時根本沒有看胡適的書。知道他,好像是出于那個時代編印的讀報手冊之類。這兩個人,以兩種相反的形象進入我白紙般的大腦:一個是硬骨頭和民族魂,一個是幫閑和幫兇。顯然,這是那個時代給我灌輸?shù)挠∠?,先入為主且牢固,想擦掉都難。然而,讀魯迅雖早卻并不系統(tǒng),斷斷續(xù)續(xù),憑興致而已;而且長期以來是在年輕時就形成的那個印象中去讀,未曾更變。讀胡很晚,晚至世紀之交,甚至轉(zhuǎn)過世紀。并非長期刻意不讀,而是80年代就碰到過,但覺得文章不好看。比如那個《文學改良芻議》,讀胡適時通常總要先讀它,讀它很可能就再沒興致讀其他了,至少我是這樣的。但,90年代以來,由于自己在那段時間所做知識分子研究,個人的知識框架和思想框架都發(fā)生了結(jié)構(gòu)性的變化。我是在這種變化了的框架中拿起胡適的,一旦上手,就比較系統(tǒng)地讀了進去。與此同時,又系統(tǒng)地開讀魯迅,并自覺將兩者作比較,因為這兩人正好是知識分子的兩個不同個案。正是在這閱讀和比較的過程中,年輕時被灌輸?shù)挠∠蠡饬?,并形成屬于自己從閱讀中得來的印象,很體己。胡適和魯迅是中國20世紀最重要的兩個知識分子。他們兩人思想脈系不同,文化資源有異,價值取向也大相徑庭。他們對20世紀的中國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也分別帶來不同的后果。于是就很想寫一本書,希望呈現(xiàn)胡魯之間的思想差異以及不同的文化追求(包括重新梳理涉及他們兩人的有關事件)。于是,讀書寫書,圍繞胡魯,便成了這個世紀前五年我個人生活的一項內(nèi)容。如果說歷時四五年只寫一本書,只能說明本人才智愚鈍,夫復何言;那么,寫作的好處是,這個過程就是我熟悉胡魯?shù)倪^程。猶記那個炎熱的夏日,左魯右胡,兩人的書同時擺開,交替看,遞次讀,斜倚在長沙發(fā)上,頭上還有嗡嗡的空調(diào),很愜意。讀著讀著,就忘了寫。這本書名字是《20世紀的兩個知識分子:胡適與魯迅》,書名乃模仿法國學者讓一弗朗索瓦·西里奈利的《20世紀的兩個知識分子:薩特與阿隆》。顯然,如果在中國,類似這樣兩個具有劃時代意義又足以代表兩種不同傾向的知識分子,不是胡魯還能有誰?在法國,薩特偏左、阿隆偏右。20世紀的中國,魯迅是左翼,相形之下,胡適靠右。當然,這種說法只是在胡魯比較的框架中才能成立。因為胡適和他所代表的中國自由主義在那個時代其實是中道,它同時受到來自兩個方面的擠對,一是左翼激進主義,一是右翼保守主義。不過,說胡魯是知識分子,還需要稍作解釋。上個世紀90年代,我因做知識分子研究,便形成了我個人對知識分子的看法。在我看來,知識分子這一概念有兩層意思:第一,它是吃知識飯亦即是以知識謀生的,但在謀生之外對社會事務又有公共關懷;第二,它的公共關懷使它成為一個權(quán)力的批判者。以此為衡,胡魯正好是一個顛倒。魯迅在教育部長期任職時(僉事、科長),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在他離開教育部,尤其是他人生的最后十年才是。胡適相反,他在《新月》的“人權(quán)論戰(zhàn)”時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但后來一為駐美大使、二為北大校長、三為“中央研究院”院長,便使他無以再是知識分子了。其實,在胡魯比較中,是不是知識分子無所謂;因為知識分子僅是一種身份,并非道德符號,更不是什么榮稱。猶記某日,朋友上門,手上拿著一本剛買的《陽光與閃電》。這是一位美國學者比較法國革命和美國革命的書。很慚愧這本書我至今沒看,但當時從朋友手上拿過來的一剎那,眼睛一亮,這不正是可以用來形容胡魯?shù)囊粚Ρ扔鲉??陽光與閃電是面對黑暗的兩種方式,在比較的意義上,溫和的胡適不妨是陽光,犀利的魯迅當然更合適是閃電。閃電以它的銳利,可以刺穿黑暗,讓黑暗現(xiàn)出原形。和閃電相比,陽光不是在黑暗中穿刺,而是在黑暗的外面將黑暗照亮。以上的比喻,其實包含了我對胡魯?shù)目捶?,面對黑暗,魯迅的方式是詛咒。胡適不同,他不是詛咒,而是點燃一根蠟燭去照亮。這一根蠟燭,微弱而持久,最后引來了陽光,而它本身卻熄滅于陽光之前。在比較的意義上,魯迅強調(diào)斗爭,胡適力主寬容。今天的時代,更需要的肯定是寬容。這里不妨再度征引前文中一位學者表述的段落:“被譽為‘美國基督教會中首屈一指的思想家’的尼布爾,曾為Collier百科全書撰寫了長達數(shù)千字的‘tolerance’(寬容)的詞條,將它定義為‘一種和思想及行為與眾不同者建立和維持共同體的品質(zhì)和能力’。鑒于人類曾經(jīng)有過漫長的血與火的不‘tolerance’的歷史,尤其是‘tolerance’首先又是在宗教生活中被確認——而這恰恰是一個最容易激起褊狹和狂熱的領域,因此尼布爾稱這是人類一項‘來之不易的珍貴的成就’(difficult and rareachievement),其對社會和諧所具有的價值是無論如何估量也不會過高的?!焙斠埠?,陽光與閃電也罷,斯人已逝,流水不復。讀胡魯時最大的感慨,就是胡魯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文化,以致他們可以成為兩種不同的價值符號。然而,在那個擾攘不安的歲月中,兩種符號,懵懂的我們曾經(jīng)作出了什么樣的選擇呢?歷史有時會走錯房間,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不是歷史選擇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它。那么,我們是否有時也會走錯房間?我不敢叩問別人,只能叩問自己。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