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端的權(quán)利

出版時間:2007-04-01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頁數(shù):256  字數(shù):168000  譯者:任曉晉,方紅,尹銳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異端的權(quán)利》是記述加爾文、卡斯特利奧和塞文特斯等鮮為人知的經(jīng)歷的傳記。它的可讀性和感人的力量,尤其是其中所透射出來的那種對人類信仰自由與寬容精神的吁求和激情,并不亞于房龍的那部名震遐爾的著作《寬容》。

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RH ):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xué)和文學(xué)。后到世界各地游歷,結(jié)識羅曼·曼蘭和羅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從事反戰(zhàn)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上世紀(jì)20年代赴蘇聯(lián),認識了高爾基。1934年

書籍目錄

譯序第一章 加爾文奪權(quán)第二章 “清規(guī)戒律”第三章 卡斯特利奧登場第四章 塞文特斯事件第五章 殺害塞文特斯第六章 宗教寬容宣言第七章 良心對抗暴力第八章 暴力泯除良心第九章 兩極相遇附錄 16世紀(jì)大事件表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異端的權(quán)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7條)

 
 

  •   攻乎異端,斯害也己
    ——評《異端的權(quán)利》

    在一個戴墨鏡者的眼里,世界黯淡了光輝。而如果把墨鏡戴在了心上,入其法眼的便可能只有了黑暗。茨威格便是如此墨黑了加爾文,隨后,世人也便如此墨黑了加爾文。
    在《異端的權(quán)利》中,在茨威格的筆下,加爾文只是一個對權(quán)力貪婪、對人性冷酷的獨裁者,是他操縱將塞爾維特綁上了火刑柱,將卡斯特利奧迫害致死,加爾文只是一個十足的扼殺人類自由的劊子手,是一個絕不寬容的罪不可赦的人類的“異端”。
    茨威格用小說家的筆觸對加爾文進行了一番“貌相”:
    “任何人,只要看一看加爾文的相貌,就可以預(yù)見到,與以前對基督教義作出的解釋相比,這一教義將更加苛刻、更加乖僻和暴虐。加爾文的臉龐酷似石灰?guī)r,宛如一幅孤寂、遙遠、多巖石的風(fēng)景畫。情調(diào)可能神圣,但沒有一點兒人性。凡是能使我們的生命豐碩、快樂、美好、溫暖、富于情欲的東西,在這張不仁慈、不合群、不適時的禁欲主義者的臉上是看不到的。加爾文的臉長而橢圓、粗糙丑陋、多棱、陰郁、不和諧。前額狹窄嚴肅,下面是深陷的、象灼炭般閃光的眼睛。鷹釣鼻專橫地從凹下的面頰中間突出;薄薄的嘴唇在臉上構(gòu)成一個橫向的裂縫,一張難得有笑容的嘴巴。無光澤、蒼白的皮膚上沒有血色。這張臉看上去是那樣的慘白和病態(tài),就好象因為發(fā)燒連頰上的血都已被吸血蝙蝠吸光了一樣。只在憤怒之下,在剎那間,它才變成潮紅。這先知的胡須徒勞地在那暴躁易怒的面容上添加上男子漢活力的外表。稀疏的頭發(fā),象它們所附的臉皮一樣,毫無生氣。它們不象古畫里摩西的髯,威嚴地下耷,倒象是長在瘠土上稀稀朗朗、一無生意的灌木?!?br /> 不容否認的是,茨威格的描寫生動而傳神,但在飽含譏諷意味的文字后面,我們似乎可以看見戴在這個“情感判官”心頭上的墨鏡。
    任何歷史,都是彼時彼地的歷史。茨威格跨過二十世紀(jì)的門檻,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硝煙中,在遭遇納粹迫害的顛簸流離中,對十六世紀(jì)倡導(dǎo)宗教改革的加爾文進行某種類比和評判,顯然是不合時宜。更為關(guān)鍵的是,茨威格站在一個人文主義的立場,以世俗的視角去評判宗教思想和宗教論爭,本來就是不合情理。因為,我們根本不該忽視宗教和世俗層面在思想和話語體系上的天壤之別。
    宗教是純粹的嚴肅的。在信仰的原則底線上,上帝的歸上帝,撒旦的歸撒旦,沒有所謂的寬容。對于迷途的羔羊,上帝會拯救其返回正道,讓其重沐主的榮光。但是,上帝也會清剿道上的惡狼,上帝絕不會施恩典于“異端”身上??梢?,無論是“異端”還是“外道”,彼此即使不殺伐,但決不會寬容,“我的地盤我作主”,這畢竟是基本的生存之道。宗教和和世俗的相處無異于一種此消彼長的競爭,要維護好宗教的純粹和嚴肅,必須恪守一條準(zhǔn)則,那就是宗教影響世俗而不能為世俗所影響。從各種宗教的發(fā)展歷程來看,宗教的“異化”正是在與世俗競爭之中式微的結(jié)果,而“異端”正是“異化”的結(jié)果。從宗教層面來說,寬容“異端”的存在,聽任“異端”的權(quán)利折騰,那無疑是在革自己的命!我們不無遺憾地看到,眾多宗教在世俗強大的鈍性和慣性面前舉起了白旗,失去了其本來面目,放棄了其教化和救贖眾生的神圣職責(zé)。
    概括加爾文的宗教信條,就是“按上帝的福音和啟示生活”,終其一身義無反顧地維護宗教的純粹和嚴肅。而其受到茨威格、伏爾泰等所謂人文主義者最嚴厲抨擊的,莫過于加爾文堅守的清規(guī)戒律以及對世俗層面的人類自由和寬容的清理。而我們恰恰應(yīng)當(dāng)看到,戒律和自由的對立,正是宗教和世俗的根本界線。如果立世俗的享樂和權(quán)利為參照,去評價抨擊一位神學(xué)家的宗教教化和管理,無疑易于失去公正。
    對此,房龍在其《寬容》中倒是顯出對加爾文的寬容,他感嘆:我很高興沒有生活在十六世紀(jì)的日內(nèi)瓦。不過同時,我也深感慶幸十六世紀(jì)有日內(nèi)瓦存在。沒有它,二十世紀(jì)的世界會更為糟糕,我這樣的人很可能會啷當(dāng)入獄。
    其實,即使茨威格在其心頭戴上了墨鏡,但對加爾文在那個時代維護宗教純粹的光輝也只能黯淡而不能遮蓋。他這樣寫道:
    “加爾文開始有條不紊地致力于實現(xiàn)他的計劃:把日內(nèi)瓦改造成塵世上第一個上帝的王國。這是一個沒有污染、沒有腐化、動亂、墮落或罪惡的公社;日內(nèi)瓦要成為新的耶路撒冷,成為一個中心,從這里輻射世界的拯救。這唯一的思想扎根在加爾文的生命里,他將全部的生命奉獻給這一思想。這位鋼鐵一般嚴酷的理論家,以最嚴肅、最神圣的態(tài)度對待他崇高的烏托邦。在他精神獨裁統(tǒng)治的四分之一的世紀(jì)里,加爾文從來也沒有懷疑過:當(dāng)他要求他的追隨者“正直地”生活時,他正在恩賜給他們以巨大的利益,他的意思就是說,他們應(yīng)該按照上帝的意志和指示生活。
    然而,如果說他對世界是那樣的嚴酷,他對自己的嚴酷也不少遜。他恪守最嚴格的教規(guī)。為了心靈之故,他只允許他的身體享受絕對的、最低限度的食物和休息。夜間只睡三小時,至多四
  •   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好好反復(fù)的看完這本書,久久不愿意放下。我終于深刻的領(lǐng)會到,為什么自由與寬容出自基督教,美國建國先賢們的偉大之處,正來源于被卡斯特利奧影響下的加爾文主義??ㄋ固乩麏W通過與極權(quán)加爾文的反抗,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新教徒們。沒有唯一正確的信仰,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解說信仰,這些自由,正式因為宗教寬容,在這里人類文明之下,沒有異端,沒有邪說,有的就是寬容地對待別人和自己,用愛與和平。

    對于我們,是不是能夠借鑒些什么呢?我們沒有資格也沒有權(quán)利幫助別人信仰什么。而且,我們總是希望別人先寬容起來,但是我們控制不了別人,我們只能控制自己,請從自己做起。

    這本書對原始加爾文主義如何演變成寬容的加爾文主義并且如何孕育出資本主義精神,沒有做過多的闡述,可以接著看韋伯的那本著作了。

    建議在看書之前,先了解一下基督教與天主教的區(qū)別以及新教的運動史,可能會更好理解些。
  •   迫害者所持的理由及所使用的手段,與今日相比是何其地相似。當(dāng)寬容、自由、平等已成為人類共識的時候,那個迫害異端的幽靈卻找到了它得以繼續(xù)肆虐的歸宿地。斯蒂芬·茨威格在其書中寫樣寫到:“思想家之間的分歧只應(yīng)該用思想的工具來處置?!绻S特斯拿起武器來對付你,你就有權(quán)利找市行政會幫助你。但是,由于他反對你的唯一武器是筆,為什么你要用火與劍抨擊他的著作呢?告訴我,為什么你去找地方當(dāng)局做你的后臺呢?’“一個國家在良心問題上沒有管轄權(quán),在維護神學(xué)教義上市行政會不應(yīng)插手,因為那只與學(xué)者們有關(guān)。市行政會的業(yè)務(wù)是保護一個學(xué)者,正如它保護一個匠人、一個雇工、一個醫(yī)生,或者別的任何公民,使他們免受壞人之害。“把一個人活活燒死不是保衛(wèi)一個教義,而是屠殺一個人。我們不應(yīng)用火燒別人來證明我們自己的信仰,只應(yīng)為了我們的信仰隨時準(zhǔn)備被燒死?!翱傆幸恍┨囟ǖ娜艘獙α餮袨樨撠?zé),殺人是不能用抽象的哲學(xué)格言加以寬恕的?!罢胬砜梢詡鞑サ荒軓娂?。沒有一個教義能因為狂熱性而變得更正確;沒有一個真理能因為狂熱性而變得更真實。也不能靠吹捧一個教義或者一個真理而去傳播教義或者真理,更不必說通過殺害出于良心而拒絕那‘真理’的人,來使一個教義或者哲學(xué)變得更真實?!坝^點和概念是個人的經(jīng)驗和事務(wù),除了隸屬于持有它們的個人以外,不從屬于任何人。它們無法加以訓(xùn)練和控制。一個真理可能會援引上帝的名字一千次,可能會一再宣稱它本身的神圣不可侵犯,但沒有批準(zhǔn)它去毀壞上帝所給予的一個人的生命?!耙詈髣儕Z你們的官員們使用武力或進行迫害的權(quán)力。要給予每一個人自由地使用舌頭和筆的權(quán)力(因為,這是圣·保羅的意思,他說:‘你們可能都在預(yù)言……你們想要預(yù)言,并禁止人用舌頭說話’)。你們很快就會知道,一旦從高壓統(tǒng)治下解放出來,自由將會創(chuàng)造何等的奇跡!”——歷久彌新,彷佛剛剛說過的。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
  •   透射出來的那種對人類信仰自由與寬容精神的吁求和激情
  •   凱撒之物歸于凱撒”,那么上帝的歸于上帝,
      
      信仰上帝的是基督徒,“不信仰上帝的人呢?對突厥人和猶太人,基督徒并不把他們看成是異端“,
      
      所以異端不是因為信仰或者不信仰什么而稱為異端,
      異端因為觀點與“他們”不同而稱為異端。

      所以,“在所有與我們觀點不同的人眼中,我們都是異端”。
      
      為什么在人類歷史上,不斷往復(fù)上演著圍繞宗教、信仰、學(xué)說的異端之爭和殘酷的迫害?“
    原本各種思想并駕齊驅(qū),思想上的分歧為什么總要用刀劍來加以解決?”
      
      引用卡斯特里奧的話說,無論人們信仰還是不信仰,上帝還是上帝,將一種思想絕對化的目的不是為了信仰本身,而是為了矮化現(xiàn)實中的人們:統(tǒng)一人們的思想,從而便于建立世俗中的極權(quán)統(tǒng)治。
      
      可是又是誰給了他們(加爾文們)判定對錯的權(quán)力?
      沒有人有這樣的最終裁判權(quán),如果真的有這種權(quán)力,也只能在上帝那里,所以加爾文們只能“利用上帝的言語,攫取至高無上的地位,并排斥異端,而這還遠遠 不夠,通過流放、監(jiān)禁、火刑和絞殺,讓異端永無翻身之日”,從而維護穩(wěn)固的統(tǒng)治,思想上的或是世俗的或者常常兼而有之。
      
      而信徒們做了什么?
      或許人們天生厭惡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當(dāng)看到那些被指斥為異端的人,就不由自主的變成”充滿憤怒的打手,盡管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但是還是會試圖鎮(zhèn)壓對那些令人不快的言語?!?
      
      可是,歷史并不全是這些人性的丑惡的表演。無論如何,在各個時代,也都有卡斯特里奧這樣的人存在,“提醒著健忘的(或許也是野蠻的)人類那些人道的聲音”。
      
      無論如何,“真/理可以用以傳播,卻不能強加于人,教義不會因為狂熱而變得更加正確,真理也不會因為狂熱而變得更真實”。所以,“把人活活燒死,,并不能捍衛(wèi)教/義,而是對人的屠殺”,這是最簡單不過的又是最直接的真理。
      
      “--我們不應(yīng)該通過燒死別人來證明自己的信仰,而應(yīng)該準(zhǔn)備為自己的信仰,被別人燒死?!?
      
      卡斯特里奧的寬容的理念是人類歷史的一大進步。從他死后60多年開始一直到今天,”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有權(quán)表達自己的思/想,不受限制的表明自己的信/仰“逐漸為文明世界所接受并成為不可剝奪的準(zhǔn)則?!?br />
    (帶引號的話出自書中)
  •   異端的權(quán)利和寬容差不多是一起讀的,茨威格的文字似乎一貫的給人以思考和啟發(fā)。
    異端是那些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的人,是潮流的抗?fàn)幷?。而事實往往顯示,異端的存在是一個社會文明的代表。他們很可能是不為同時代人們認同的先驅(qū)者。但我們終將紀(jì)念他們,為自己的無知和愚昧感到懊悔。
    寬容的氛圍和自由的信仰,我們距離我們所期望的究竟還有多遠?
  •   茨威格這本《異端的權(quán)利》以宗教改革為大背景,通兩種思想家交鋒的故事為主題,為我們展現(xiàn)那個時代特有的時代氛圍。雖然說的是宗教思想問題,但其中所滲透的哲理很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反思,通過寬容的立場,允許各家觀點自由交流,也許是重建我們民族文化的必要之路!
  •   又是茨威格的書,又是一口氣讀完!
    茨威格文筆之流暢,敘事之生動,眼光之獨到,實在令人佩服。
    歷史上究竟會有多少輪回?當(dāng)年崇尚爭論自由、敞開論辯的學(xué)者,一旦掌權(quán)得勢,就開始鏟除異端,竟然實施火刑,而原因居然僅僅是因為對方不信仰自己對《圣經(jīng)》的解讀。而這個人,加爾文,當(dāng)年就是一個異端。
    也許,有些東西,比如信仰、宗教、意識形態(tài)等等,是無法改變的,尤其被那些心胸狹隘、心狠手辣的人利用之后。。。
  •   很好的書,書中所寫的幫事跟我們的處境有相似之處。歷史一再證明,人類惟有寬容才能共存,寬容是唯一的智慧之道。而偏狹讓文明之花枯萎。——加爾文的秘訣并不新穎,他的手段與古往今來的獨裁者們所使用的并無不同。恐怖!加爾文所使用的就是神圣的恐怖。我們完全沒有必要違言:暴力是無所顧忌的?!ㄓ袑捜莩晒蛊M的觀念,它是消除地球上所有敵意的唯一方法。出于對人性的懷疑,以及對現(xiàn)世的絕望,我常常會想到宗教。如果我們像基督教國家,每個人幾乎與生俱來便是上帝的子民,順其自然地獲得上帝給予的基本道德教導(dǎo),那么也許能夠避免如今的貧乏。它將設(shè)定一條底線,使每個人站在這條底線之上,使人和豬有基本的區(qū)別。然而宗教是可怕的,當(dāng)人性中的惡劣跟宗教連在一起,世界就如書中所寫一樣陷入困境。但是,雖然如此,我仍然渴求獲得信仰,不愿意在荒漠徘徊。
  •   茨威格的作品可讀性都很強。不少他的書翻譯水平都不錯。要說傳記,還是《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最好,不過作者不認為是傳奇或者傳記,至多只是一種紀(jì)實或者歷史特寫。我認為應(yīng)該成為大中小學(xué)生的必讀書目。另外,茨威格的短篇小說也非常好。我信為最感人的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寫法也有些特別。
  •   本來以為是寫加爾文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他是個反面角色,寫的是他的反對者,所謂異端,書中反映了茨威格人道主義的觀點,但是由于對于這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不熟悉,看來有些費力!
  •   作者通過對一些被正史忽略的一些所謂小人物的關(guān)注,把整個宗教改革的血淋淋得歷史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完全顛覆我對宗教改革家加爾文的看法,不寬容就是文明的敵人,也是人類的敵人!也教會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讀史,多思考。去偽存真,歷史才會顯現(xiàn)他本來的面目!茨威格大師作品,必為精品!
  •   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利,異端、弱勢群體也有表達的機會
  •   真后悔怎么大學(xué)畢業(yè)了才意識到茨威格是如此偉大的一位作家。看完這本書,屏棄之前所有的狹隘,帶著寬容和包容去接納一切屬于人類的文明燦爛之光。像茨威格致敬。
  •   當(dāng)當(dāng)?shù)臅形冶容^滿意的一本了,首先茨威格是個講故事的好手,讓我一口氣讀完而不覺得累,另外書中沒有一句說教,卻讓人感慨萬千,寬容是唯一的萬能鑰匙,我相信!~
  •   當(dāng)初一口氣讀完,主人公的名字依稀是叫做卡斯特利奧吧,現(xiàn)在已經(jīng)音箱模糊了。有機會要重讀一遍。一本人類反觀自鑒的好書。
  •   思想之獨立、自由。令人激動而又不愿倉促提起的話題,異端的光芒閃耀恒久。
  •   很不錯的一本書,茨威格的書永遠都值得珍藏,無論是他的大愛,還是他思想的自由都會給人深刻的思想沖擊,而且書的紙張都很好,絕對可以收藏的!??!
  •   當(dāng)加爾文成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神的時候,讓這些基督教徒清醒一下頭腦,看看他們心目中的神的真實面目,是多么的必要和及時。
  •   只要你耐著性子讀完此書,便會體會到作者在書中表達的那種對自由的追求和人道主義的精神。
  •   我從不知道加爾文的新教改革如此的血腥、殘暴、磚制、赤裸裸。讓人感受到了歷史再現(xiàn)的現(xiàn)實是多么的可怕,憤怒和無奈。
  •   細細思考,發(fā)現(xiàn)茨威格筆下的那個人與中國的一代領(lǐng)導(dǎo)人頗為相似。
  •   一邊倒的批判了加爾文及加爾文派,下次找本正面評價加爾文的書看看。
  •   最初知道以及了解宗教改革僅僅只是通過歷史課的教授,現(xiàn)在多年以后以新的視角再看宗教改革,再看加爾文,這本書還是帶來很深的感受,里面有些話很觸動的!
  •   喜歡茨威格的書 所有的書都喜歡
  •   茨威格的文筆就不用多說了,看他的書就是四個字——欲罷不能。
  •   茨威格的書 都是好書
  •   好書,茨威格的又一好書,值得一讀.
  •   好書,具有茨威格的典型風(fēng)格!特別值得中國人深思!
  •   無外乎是宗教改革時的人和事,卻看得我心潮澎湃. 真是服了他了,打算繼續(xù)讀他的作品.為了人權(quán),人道,多少人流血,又引發(fā)了多少文人的思考和激辨,歐洲所經(jīng)歷的這些,才造就了他們的濃厚的人文精神.
    推薦!
  •   太好的書了。第一次看是在圖書館借的,因為好,所以又專門買了一本。但當(dāng)當(dāng)寄給我的書前幾頁似乎有點傾斜。不過總體很好
  •   這本書的可讀性很強,史實也很豐富,篇章段落分得很短小細致,所以即使龐大的主題讀起來也很輕松,翻譯也很好,讀來全無生澀之感。
  •   有個問題我想了很久,那就是為什么曾經(jīng)的受迫害者一旦當(dāng)權(quán)就會變成迫害者?這例子舉不勝舉。這背后到底是什么促使的?是人性的弱點嗎?還是社會制度使然?甚至說是神的安排?(唯有斗爭,人類才會進步?)
  •   在飛機上打發(fā)時間隨便借了這本書,不想看入迷了。回國后直接下定單。值得反復(fù)看。
  •   世界上的獨裁是一致的,如達爾文和希特勒。
  •   讓人震撼的好書
  •   這本書不錯,是正品,價格也優(yōu)惠
  •   買了很久了,還沒看完。怎么辦呢。
  •   我們很缺乏一些本該我們應(yīng)該了解的常識,只可惜我們的教育……… 閱讀這些舶來品,才能獲得教育之外不曾了解的常識?。?! 書很不錯,可以細心一讀
  •   提高知識面,可以看看
  •   有生之年還是要多讀經(jīng)典 親戚送給我500元當(dāng)當(dāng)禮券,正好可以把攢了好幾年想讀的名著買回來了。
  •   很好的書,很便宜。好故事,適合中學(xué)生讀。
  •   這本書很不錯。個人評價很高。但好書也要因人而異,個人口味不同,對待書的看法也不同,過多的評論會干擾你的思維,自己去品吧。
  •   不用說什么了,就是值得看!
  •   雖然翻譯。。。很別扭
  •   接近一本政論雜文,如果沒有故事和主線的話。
  •   還沒來得及看,速遞很快
  •   語言比較生硬,文字上西化比較嚴重,希望看到更好的版
  •   挺好的一本書,可以思考很多東西。
  •   強烈推薦這本書?。?!
  •   此書經(jīng)典無需累述,書嘛9成新,不錯了
  •   細細度過,對于寬容的呼求感動人心。
  •   只要你看上第一段,就會被茨威格的文筆所吸引,真實欲罷不能!
  •   內(nèi)容當(dāng)然沒的說,是茨威格的經(jīng)典作品
  •   茨威格的書都可以一讀,這本一般般吧
  •   非常喜歡茨威格的文章,這本書然我領(lǐng)略到了茨威格的另一面。質(zhì)量也不錯!
  •   很快看完了,字數(shù)不多。看到了宗教的斗爭下,人性的力量
  •   周而復(fù)始,循環(huán)往復(fù)。在不同的臺階上重復(fù)大同的故事。
  •   作者的背景決定了內(nèi)容,其論點有失偏頗的地方。不過,若是抱著嘗試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來讀這本書的話,也還是可以簡單翻讀一下的。
  •   翻譯方面有些欠缺,總覺得空了,不到位。但是書的內(nèi)容本身還是值得一看的。
  •   讀過一遍之后感覺很艱澀,可能與翻譯有關(guān)吧,但的確是好書,感興趣的話讀讀還是很有收獲的,有些思考的,
  •   跟想象的有點不一樣不過還算滿意.書的質(zhì)量不錯.
  •   個人覺得沒有《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好看。可能是因為我對宗教這個話題不是特別感興趣。
  •   很好的一本書,哲理,生動,給人啟迪
    ps:大家收貨的時候最好當(dāng)場驗明一下,我的回到家才拆,發(fā)現(xiàn)是一本舊的書,封面還有破損,自認運氣不佳,大家以后注意啊
  •   可以一睹,但不是想象中的經(jīng)典
  •   書的質(zhì)量一般但是內(nèi)容還是可以讀一讀的
  •   寄給我好舊的書啊...越來越不相信當(dāng)當(dāng)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