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中共黨史 作者:梁柱,賀新輝著 頁數(shù):32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生死絕戀:李莎與李立三的跨國婚姻》以李立三、李莎兩人的感情生活為主要背景,描寫了他們從相識、相知、相戀,到組成一個國際家庭所經(jīng)歷的坎坷和磨難,以及在當時的社會大背景下所折射出的這一小家庭五味雜陳的現(xiàn)實生活。書中尤其生動刻畫了李莎這一位偉大的俄羅斯女性,對李立三忠貞不渝的愛情,讀后不禁令人為其所作所為而軟佩和感動。同時,也使讀者從另一角度了解到李立三更加真實的一面,體味其在家庭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言傳身教和身體力行。
書籍目錄
愛的海洋第一章 同李立三相識相愛在莫斯科出生在俄羅斯的貴族之家李立三慧眼識珠似曾相見不相識李立三給她取了個中國名字:李莎第二章 李立三蒙冤入獄 李莎放棄團證救丈夫黑海之濱度蜜月丟失公文包惹大禍李立三和王明的舊怨新仇王明、康生乘機陷害李立三李立三入獄,李莎不要團證、要丈夫監(jiān)獄苦尋李立三十月革命的禮物:李立三回家了第三章 李立三受誣 李莎協(xié)助他寫《李立三自述》進行申辯鐵窗苦斗:李立三在獄中紀實協(xié)助李立三寫《自述》,為他和中共中央辯誣經(jīng)歷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考驗女兒英男出世救助患難中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第四章 李立三回國 李莎別母攜女,與他團聚在哈爾濱除夕傳來喜訊:李立三當選中共中央委員《關(guān)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立三路線”作了結(jié)論在黨的七大毛澤東為李立三“競選”李立三托郭沫若帶信給黨中央李立三歸心似箭兩地相思,兩心相印東北戰(zhàn)火又起,李立三寫信勸李莎盡早啟程李莎告別祖國、母親,攜女兒來到中國第五章 夫唱婦隨他們在北京建立了和諧、幸福的國際家庭從家庭編譯小組到中共中央編譯局接濟婆母,李莎幫李立三找回兒女保護烈士遺孤,李立三送孫維世去延安,結(jié)怨林彪李立三為葉群背“黑鍋”陳云稱李立三是輛“坦克車”毛澤東等中央領(lǐng)導接見李立三、李莎一家李立三參加了新中國成立的籌備工作,一身肩負六項要職李莎參加籌辦北京外國語學院一個和諧的國際家庭教育子女成長孩子們叫她“李莎媽媽”婆母找她要“海子”不貪又無怨困難時期李莎家有“三不準”第六章 李立三受屈罷官李莎對他開導勸慰遭遇陳伯達悶棍,李莎對他開導勸慰警惕“工團主義”李莎勸李立三到下面考察、學習30年后黨中央為李立三平反,倪志福代表中央將紅頭文件送到李莎家中第七章 李立三第三次復出他為全家人立下座右銘遲到40年的來信引發(fā)思考接待老朋友斯特朗甘居人下,一心一意為黨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第八章 中蘇對抗李莎放棄蘇聯(lián)國籍加入中國籍林彪廬山發(fā)難給康生寫信辯解向陳毅求助同秘書坦陳心語規(guī)勸當時的“陳世美”周總理批準李莎加入中國籍女兒李英男的國籍風波“我是中國人!”李莎的珍惜與自豪第九章 紅色之旅李莎說她“成了真正的中國人”心系井岡山參觀中共誕生的搖籃瞻仰顧正紅烈士紀念碑為魯迅紀念館題詞東湖賓館巧遇秘魯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蕩舟游西湖烈士墓前賦詩贊秋瑾岳飛廟內(nèi)斥佞臣途經(jīng)南昌未過夜李立三是南昌起義的發(fā)起者和領(lǐng)導人之一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游覽井岡五大哨口慰問袁文才、王佐烈士親屬李立三填詞贊頌:井岡好拜謁雨花臺訪南京梅園新村參觀“總統(tǒng)府”李莎宴客談心得第十章 為李立三平冤李莎過了12年牢獄、監(jiān)禁生活一紙便箋,李立三第三次被罷官康生點火。對李立三的批斗升級江青篡改歷史,批判電影《燎原》李立三頂著高壓為劉少奇作證李立三、李莎訣別,他勸李莎:“多多保重!”在監(jiān)獄中,李莎最放心不下的是李立三和女兒“監(jiān)禁”生活,動搖不了李莎為李立三平冤的決心胡耀邦批準李莎回到北京中共中央作出決定:為李立三、李莎徹底平反鄧小平等出席追悼會,公開為李立三平反昭雪黨中央送給李莎的生日禮物李立三生前曾開過三次追悼會第十一章 矢志不移晚年喜作黃昏頌享受外國專家待遇,加倍努力工作李立三故居開放,李莎第一次回婆家為李立三找回失散50年、未見過面的女兒,合家慶團圓祖孫情深深厚的中國情結(jié)草環(huán)相報,愿為第二祖國鞠躬盡瘁不是結(jié)尾的結(jié)束語李莎:中俄友好的見證人李英男、李雅蘭:中俄交流的姐妹花劉錚、劉鉉、李張魯:薪火傳遞的第三代李永:在圣彼得堡小有名氣的“中國人”李立三自述(1940年)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出生在俄羅斯的貴族之家 眾所周知,李立三是于1930年在國內(nèi)犯了三個多月的“立三路線”錯誤之后,由共產(chǎn)國際召到莫斯科作檢查、接受批評的。后來,得知情況是這樣的:當時的中央總書記向忠發(fā),由于是工人出身,政治文化水平都不高,黨中央實際是由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宣傳部長、秘書長的李立三主持工作的。在1930年6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通過了李立三提出的《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幾省首先勝利》的錯誤決議。這一決議標志著“立三路線”的形成,其中既集中體現(xiàn)了李立三本人的錯誤主張,同時又反映了黨內(nèi)嚴重存在的小資產(chǎn)階級分子的革命急躁情緒和主觀性、片面性,還包含了共產(chǎn)國際對中國革命不切實際的指導。決議執(zhí)行不久,便暴露出它的嚴重問題。在黨內(nèi)多數(shù)同志的批評反對下,中央在同年9月召開的擴大的六屆三中全會上,決定停止執(zhí)行這一決議。李立三對此作了檢討并離開了領(lǐng)導崗位?!傲⑷肪€”從開始到結(jié)束,只有三個半月時間。誰知此事卻被別有用心的王明等人一再利用和無限夸大了。雖然李立三已在六屆三中全會上承認并檢查了自己的錯誤,又奉命赴蘇聯(lián)向共產(chǎn)國際匯報并繼續(xù)檢討錯誤。王明等人仍揪住問題不放,不讓他回國。1931年8月,李立三被安排到國際列寧學校研究班學習。一年之后,共產(chǎn)國際執(zhí)委會東方局決定指派李立三到赤色職工國際擔任中華全國總工會代表,同時擔任中國共產(chǎn)黨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團成員。李莎就是在這個時期認識李立三的。 李莎的原名是葉麗莎薇塔?巴甫洛夫娜?基什金娜,乳名叫麗扎,1914年3月20日出生于古老的俄羅斯薩拉托夫省巴拉紹夫縣的斯圖堅科村。李莎的父親是沙皇時期的一個貴族知識分子,畢業(yè)于莫斯科大學,當過律師。他與第一位夫人生了六個子女,后妻子因肺病離開了人間。麗扎的母親11歲時成為孤兒,來到李莎父親家里,開始母親只是幫助做家務。父親39歲喪妻,后來由李莎的母親續(xù)弦,生下哥哥與她兄妹二人。李莎是家里最小的女兒,排行第八,是個小寶貝疙瘩,特別受大人的寵愛,她美好的童年是在草原地帶的農(nóng)村度過的。但是好景不長,李莎的父親于1919年離開人間,母親在農(nóng)村靠養(yǎng)蜂、制衣等拉扯著兩個孩子。1920年,新的蘇維埃的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了。但是,國民經(jīng)濟的爛攤子,加上幾個月不下一滴雨,糧食顆粒無收,長時間的干旱造成了歷史上罕見的大饑荒,廣大農(nóng)村餓殍遍野,人們只能以野草樹葉充饑,成千上萬的人被餓死。為求生存,當年秋,母親痛心地把童年的哥哥送到一個富農(nóng)家里當牧童,帶著年僅六歲的李莎,背井離鄉(xiāng),遷居到莫斯科投靠親友?! ‘敃r新生的蘇維埃政權(quán),還沒有擺脫國際帝國主義國家的干涉、包圍及經(jīng)濟封鎖,生活物資供應相當困難,每人每日只有300克黑面包配給,人們連土豆皮也舍不得扔掉。為謀生計,母親只得進到一家縫紉工廠做工。艱難的童年生活,把小麗扎磨煉得很堅強。1922年,布爾什維克黨在列寧領(lǐng)導下,開始實行新經(jīng)濟政策,情況逐漸好轉(zhuǎn)。媽媽開始送她上小學念書,她在學校里是活躍分子,參加體操組、合唱團、游泳隊,身心得到很好的鍛煉,剛滿11歲就加入了少先隊。她和同學們穿上隊服:白襯衣、小藍裙子、鮮紅的領(lǐng)巾,整齊地排好隊,敲著鑼,打著鼓,吹著軍號來到莫斯科紅場,參加隆重的全市性入隊式。在莊嚴的列寧墓前,面對克里姆林宮的高墻下革命烈士安息之地宣誓:要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到底。在學校她是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經(jīng)由全校同學選舉,她當上了學生會主席?! ±盍⑷垩圩R珠 李莎是怎樣結(jié)識李立三的呢?說來也是有緣。她雖然生活在千里之外的俄羅斯,李立三這個名字卻早就印在腦海中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革命風起云涌,她還系著紅領(lǐng)巾上小學時,就很關(guān)心世界革命形勢,也很愛看畫報上的圖片。有一次翻開一本畫報,不知為什么立即注意到一張照片,上面是大型群眾集會,臺上站著一個穿長袍、身材高大的人。他很有魄力,滿懷激情地伸出手,慷慨陳詞。下面有一行文字說明:這是中國大革命時期的一次工人集會,演講者是上??偣I(lǐng)導人李立三。李立三——李莎記住了這個名字。 小學畢業(yè)后,因為家里困難,上不起中學,李莎考入了莫斯科出版印刷技術(shù)學校半工半讀。1931年,17歲的她畢業(yè),便自愿報名去蘇聯(lián)遠東工作(類似中國的“支邊”),分配到哈巴洛夫斯克邊區(qū)出版社搞版面設(shè)計,并擔任出版社共青團支部書記。由于工作出色,李莎曾榮獲一枚勞動獎章。有一天,校對一本政治小冊子時,李莎被題名嚇了一大跳。上面白紙黑字寫著:《反對列寧主義的斗爭》,她趕快核對原作,發(fā)現(xiàn)原名應為《反對立三主義的斗爭》。因排字有誤,差一點釀成政治錯誤。那么“立三主義”是什么主義?為什么要反對?她帶著這些問題找老編輯,了解到李立三原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人,前不久犯了“左”傾冒險錯誤,共產(chǎn)國際正對他進行批評。想起來了!就是畫報上那個五卅時期的李立三!她那天真少女的想象力給她刻畫出一副白發(fā)蒼蒼、前額布滿皺紋的老者形象。擔任中國共產(chǎn)黨要職,又犯了這么大錯誤的人,肯定是這個樣子! 兩年以后,她回到莫斯科,在地質(zhì)出版社工作,同時就讀夜校,準備報考大學。1933年秋,她去看望遠東時期的好友薩爾達(時任共產(chǎn)國際英語翻譯)。薩爾達的愛人楊松,原名吳紹宜,1907年出生在中國的湖北省,1927年來蘇聯(lián)中山大學學習,起名為尼古拉?瓦西列夫。1931—1933年,他在蘇聯(lián)遠東工作時,與薩爾達結(jié)婚。1933年,他們一起調(diào)到共產(chǎn)國際工作。1934—1935年,楊松到東北參加抗日游擊隊,1935年返回莫斯科出席共產(chǎn)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后留在共產(chǎn)國際機關(guān)工作,1938年回國,在延安病逝?! ∧鞘?933年初秋的一天,天高氣爽,莫斯科街心公園的菩提樹一片金黃。在高爾基大街上,她和女友柯拉娃懷著喜悅的心情向薩爾達?雷菲洛娃家走去?!敃r還只是一個剛剛19歲的少女,天真、活潑,對未來充滿著幻想。然而,她做夢也沒有想到,那天的偶然機遇卻改變了她的整個命運,使她與中國革命和建設(shè)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在女友薩爾達家里,她們一進門就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中國男青年,正在同楊松交談。他高高的個子,蓬松的黑發(fā),清瘦的臉上一雙熱情的大眼睛炯炯發(fā)光?!斑@是李明同志”,薩爾達向她們介紹說。她們?nèi)齻€女友湊到一起,唧唧喳喳地聊起天來,李明卻坐在一邊很少說話??赡苁且驗樗亩碚Z不夠流利,不便插嘴,也可能是悄悄地在觀察著她們。后來薩爾達才透露,她當初的用意是想把柯拉娃介紹給李明??吕奘莻€相貌出眾的俄羅斯少女——清秀端莊,碧綠色的大眼睛深沉、迷人。麗扎和她在一起總覺得處處不如人家,她原本是來做“燈泡”的?!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