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故事全書

出版時間:2007-9  出版社:白庚勝、 董寶瑞 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 (2007-09出版)  作者:白庚勝,董寶瑞 著  頁數(shù):511  

前言

對于中華民族來說,2l世紀是與中國民間文藝保護的春天一起來到神州大地的。正如20世紀新中國歷史開篇注定要從知識界對民間文藝的關(guān)注及其從中尋找現(xiàn)代化的資源與動力開啟那樣,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精英階層乃至普通群眾,在新紀元伊始之際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華大地上五千年積淀豐厚的民間文藝遺存:幾多焦慮,幾多審視,幾多期待……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個世紀的痛苦與歡樂、犧牲與勝利之后,隨著4月的和風(fēng)一寸寸染綠京城的街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終于完成了新統(tǒng)帥部的組建,并在馮驥才主席的倡導(dǎo)下作出了用10年時間在全中國境內(nèi)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搶救工程”的戰(zhàn)略決策。其內(nèi)容是對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56個民族的民間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最終編纂出版縣卷本《中國民俗志》(3000卷)、省卷本《中國民間美術(shù)圖錄》(31卷)、專題集《中國木版年畫集成》(20卷)、《中國剪紙集成》(50卷)、《中國唐卡集成》(20卷)、《中國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國服飾集成》(60卷)、《中國彩塑集成》(10卷)、《中國民窯陶瓷集成》(10卷)、《中國皮影集成》(10卷)、《中國民間杰出傳承人集成》(100集)、《中國史詩集成》(300卷)、《中國民間敘事長詩集成》(500卷),并命名一大批民間藝術(shù)家,建立一系列民間文藝之鄉(xiāng)與民間文藝保護基地、傳承基地。

內(nèi)容概要

  《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河北·昌黎卷》是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搶救工程的主干項目之一,已被列入“十一五”期間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吨袊耖g故事全書》河北秦皇島市分卷含5個縣卷本,計260萬字。流傳在秦皇島大地上的民間故事極其豐富,從北部的山區(qū)到南部的平原,從東部的關(guān)城到西部的丘陵,或喧囂的城市,或寂靜的村莊,曲折、優(yōu)美的民間故事時時刻刻被傳唱出誘人的弦音,教育和感染著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患的人們的心靈。所有這些,不單是廣大人民對民間故事的歌頌和傳承,也是人民發(fā)自心靈深處的對自己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的認識和唱響。忠實地記錄下流傳在秦皇島大地上的民間故事并使其流傳下去是我們的責(zé)任。作為一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的多民族的文明古國,我國的民間文化遺產(chǎn)極為豐富?!吨袊耖g故事全書》的出版對于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chǎn),延續(xù)華夏文明,保護民間文化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書籍目錄

秀美的花果之鄉(xiāng)昌黎神話泥土與人孫悟空做錯事傳說人物傳說大禹與神水的傳說孔子的傳說盧生讖語騙秦始皇秦始皇釣魚項羽劈小孩錯封樹王曹孟德放歌碣石周倉扛刀文成帝春游碣石山韓文公與韓湘子的傳說包公和貓陳世美的傳說齊狀元與石碑李進士隱居五峰齊大勇的傳說洗心巖的來由錢殿甲的傳說紀曉嵐挨憋覺圓和尚與葫蘆墳畫家戴丑石畫家邵丹泉曹紹遠萬里尋父史香崖與止園氣出來的王舉人張武舉李如桐痛打鬼子兵起名的故事“列強”與“軍閥”送茶葉楊宇霆借字“猛張飛”氣死古田高公亭的由來“喇叭王”陳永成王平“諞兒齊志遠與李總鎮(zhèn)新金鋪的張爬叉王稗莊的陳老母老倔頭“貓”和“狗”的故事山海景物傳說碣石山得名的傳說仙浴池的傳說把式場的得名龍?zhí)抖吹膫髡f響水石的傳說山龜石的來歷筆硯松的傳說滴水崖的傳說界石嶺的來由八仙洞與仙臺頂饅頭山的來歷止水石伏虎羅漢石駱駝石石佛洞傳奇九仙洞的來由“井峪松風(fēng)”一景的由來情侶石的傳說龍山和九龍山樵夫山與狗墳山虎山的來歷白玉山的傳說沙坨峪的傳說獨角龍一夜開海口新開口的來歷海岸西遷的來由八仙從昌黎過海金馬駒與曲河古跡傳說封王臺的傳說虹橋一夜起杜侍郎墳的傳說拽梯郎君祠昌黎城“四奇”源影寺塔的傳說雙陽塔三官廟的傳說狼廟十八羅漢的傳說黃土廟古槐地名傳說皇后寨的傳說安山街的來歷大夫莊的由來員外莊的傳說杏樹園的來歷打出來的錢家莊拗榆樹的傳說岳楚與拗榆樹茹荷莊的傳說牛甫莊的來歷一溜北莊的傳說開道口的傳說石匣的傳說地方特產(chǎn)傳說昌黎蜜梨的傳說蜜汁溝葡萄秧的來歷葡萄仙與葡萄王葡萄蔓為啥那么長白檎溝的白檎核桃林的傳說張果老賣杏碣石山的靈芝灤河紅鯉的來歷……故事笑話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昌黎縣城東北的兩山一帶出產(chǎn)一種梨,皮金黃金黃,肉雪白雪白,汁兒甜得賽過蜜漿。人們跟這種梨叫蜜梨。昌黎蜜梨與趙州雪花梨、天津鴨梨齊名,每年開春銷往各地。蜜梨是怎樣長出來的呢?當?shù)赜羞@樣一個傳說。相傳很早以前,有一年的夏天上邊山里發(fā)了一場大水。這場大水真大,當時有一棵樹從深山老林被沖下來,也不知被沖了多少里地,最后沖到兩山村東南的草糧屯,才淤了下來。說也巧,這棵樹不偏不歪,正正道道地淤在一塊土坡子上,像人栽的一樣。當時人們也沒有注意。到了第二年春天,這棵樹就開始發(fā)芽、長葉、開花,等到秋天結(jié)了滿樹黃橙橙的梨。這個村的人摘下來一嘗,嗬!又甜又脆,好吃極了。這樣,一傳倆,倆傳仨,一來二去的,周圍幾十里村子的人都知道了,紛紛跑來看個新鮮。后來,連城里的縣太爺也坐了轎子來品嘗這種梨,一邊吃著,一邊搖頭晃腦地說:“好,好!簡直是仙果,你們可得給皇上進貢。”說完就回城了。村里的人聽了縣官的話后,覺得把這樣好的梨給皇上進貢,討個皇封也不錯??墒亲屨l去呢?大伙商量來商量去,覺得還是讓村里的莫老爺去合適,因為全村就莫老爺知書識字。大伙選了一筐最好的梨,讓莫老爺帶著進京去給皇上進貢。莫老爺沒見過大世面,一見金鑾殿上的威嚴勁兒,早就有點腿肚子轉(zhuǎn)筋了。當他把梨獻上去,皇上拿在手里,只見金燦燦,黃橙橙,果真好看;嘗了一口又甜又脆,果真好吃,挺中意的。接著,他問莫老爺;“這個梨叫啥名兒?”莫老爺本來就有點害怕,加上這一問就更慌了,一時不知回答啥。他覺得這種梨皮兒薄,急忙回答道:“叫薄梨?!?/pre>

后記

《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河北·昌黎卷》作為中國民間文學(xué)全書的一個縣卷本,歷經(jīng)半年多的編輯,終于完成了。應(yīng)當說,這是昌黎縣新、老民間文學(xué)工作者與愛好者數(shù)十年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的結(jié)晶,是昌黎縣,乃至秦皇島市、河北省和國家民間文化遺產(chǎn)搶救工程的豐碩成果之一。作為昌黎縣卷本的主編,我感到由衷的高興。多年來,作為基層的文學(xué)工作者,我是自覺不自覺地融入昌黎本地的民間文化遺產(chǎn)的挖掘和搶救工程之中的。吾非昌黎土著人士,卻自幼在昌黎縣城長大,多年生活、學(xué)習(xí)、工作在這方山雄水美的土地上。在不知不覺間與昌黎的歷史、地理和文化結(jié)下了深深的情緣。我迄今記得,自己剛剛考上昌黎一中的初一,就從街頭的大牌子上,讀到了那時縣文聯(lián)和文化館組織力量采錄的幾篇昌黎風(fēng)土傳說,一下在心靈深處植入了昌黎民間故事的根芽;我還清楚地記得,由昌黎一中高中畢業(yè)到施各莊公社施各莊東大隊插隊,在大隊林業(yè)隊和農(nóng)業(yè)試驗場干活時,一個叫“二爺”的老農(nóng)(本名叫邵賀豐)在“歇煙”時講了不少“瞎話”和笑話,使自己在練筆寫文章時有意無意地汲取了豐厚的民間文學(xué)營養(yǎng)。30年前,大學(xué)畢業(yè)回鄉(xiāng)工作,我開始有意識地搜集、整理和研究本地蘊藏的民間文學(xué)。1978年秋天,利用被借調(diào)到唐山地區(qū)報社做副刊編輯工作的機會,我從十幾年前的《唐山勞動日報》合訂本抄錄了肖景隆等搜集、整理的《七里海的傳說》、《龍山和九龍山》、《饅頭山》等昌黎風(fēng)土傳說。這也促使我嗣后與昌黎縣文教局創(chuàng)作組的同事一起,接連編印了體現(xiàn)昌黎民間文學(xué)基本風(fēng)貌的《昌黎風(fēng)土及傳說》、《昌黎民間故事》等圖書。1985年2月,昌黎縣文聯(lián)重新建立,我被任命為秘書長,專職做文聯(lián)工作。

編輯推薦

《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河北·昌黎卷》:民間文化遺產(chǎn)是我們祖先數(shù)千年以來創(chuàng)造的極其豐富和寶貴的文化財富,是我們民族情感、道德傳統(tǒng)、個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親和力的載體,也是我們發(fā)展先進文化以及提高綜合國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資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民間故事全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同事說很好 是正版 物有所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