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漢字

出版時間:2005-3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左民安  頁數:575  
Tag標簽:無  

前言

  寧夏大學左民安同志和我結交,是較近的事。那時他的大著《漢字例話》正編剛剛問世,蒙他寄賜一部,我快讀之下,獲益甚多。后來他又送來《漢字例話》續(xù)編原稿,使我對其治學方法和規(guī)模進一步有所認識,可是我們暌隔山水,殊以尚未識荊為憾。不久,民安同志偕夫人姜翠萱同志特意前來北京,得以相見,接談間其樸實的風貌、沉潛的氣質,給我以深刻印象,于是相訂以學術長相交往。誰料《漢字例話》續(xù)編未及出書,民安同志溘然早逝,我們見面的緣分竟然止此。現(xiàn)在續(xù)編就要印行,我遵照他的遺愿寫此短序,實在難于抑制深深懷念的心情。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字又是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在中國以外,還有一些古代文明也創(chuàng)造了文字,但大多久已失墜湮滅,只是到近代才重新被發(fā)現(xiàn)和釋讀。漢字的傳統(tǒng)沒有中斷,并且影響廣泛,為日本等鄰國所采用,有的學者曾有“漢字文化圈”的提法。漢字稱得上源遠流長,異常豐富?! ≌驗闈h字有長達幾千年的歷史,其衍變發(fā)展特別繁多復雜。大家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重新統(tǒng)一中國,推行以原來的秦國字體統(tǒng)一全國文字的政策,取得成功。隨后漢代的人們,對先秦時期秦國以外的字體已經不能盡識。東漢時學者許慎作《說文解字》,對所收錄的九千多個漢字加以說明解析,奠定了漢字文字學的基礎。這部書兼采古文、籀文,又開啟了先秦古文字的系統(tǒng)研究。自此以后,歷朝研究文字源流的學者屈指難數,有很多貢獻。尤其是北宋以后,金石學昌盛,拓展了漢字研究的領域。現(xiàn)代考古學在中國的建立,更使這方面的探討獲得科學依據,進入嶄新的境界?! ‖F(xiàn)代海內外研究漢字文字學的學者眾多,著作汗牛充棟,不過很多有關作品是相當專門的,并不適合對漢字有興趣的大眾的需要。事實上,需要有關漢字的知識的人是很多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梢月牭接腥藛柲硞€字為什么這樣寫、這樣讀或這樣講,他們正是要求文字學的基本知識。研究漢字文字學的學者,有責任把這方面現(xiàn)代水平的知識提供給他們。  了解漢字不僅可以使大家更準確地使用漢字,還能夠增進我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體會認識。一種文字的形成,總是和特定的文化分不開的。有的研究者通過分析漢字的形、音、義,獲得了大量文化史的信息。例如過去閩縣程樹德先生著《說文稽古編》,抽繹推求,有許多創(chuàng)見。只是他僅據《說文解字》,對于考古發(fā)現(xiàn)的多種古文字尚少涉及。海城于省吾先生也有鑒于此,在《甲骨文字釋林》自序中說:“中國古文字中的某些象形字和會意字,往往形象地反映了古代社會活動的實際情況,可見文字的舊硪彩嗆苷涔蟮氖妨稀!閉庵賦雋撕鶴盅芯吭諼幕?誹剿鞣矯嫻鬧匾?浴·br>寫一部深入淺出的漢字文字學書,是不容易的。這一類書雖出版過不少,內容精當的仍然不多。原因是,要想寫好這類書,必須在文字學這一博大宏深的學科中有多年的涵泳心得。清代的《說文》大家王筠,著作甚豐,可是他還專門寫了一本《文字蒙求》,把當時水平的知識介紹給學習者。左民安同志的《漢字例話》正續(xù)編,以新穎的例舉形式,將許多重要文字的源流演變,形、音、義各方面的特點,條分縷析,揭示無遺,這正和王筠的《文字蒙求》一樣,是要以金針度人,而《漢字例話》的深度、廣度,又遠非 《文字蒙求》所能比。這是現(xiàn)代學術的發(fā)展水平,也是民安同志的苦心孤詣所致?! ∮捎凇稘h字例話》一書文筆生動,選例富于趣味,會使本來非常專門枯燥的文字學知識為眾多讀者所接受。借這部書把文字學傳播到學習和使用漢字的社會大眾中去,是作者左民安同志多年的愿望,也將使他的辛勤工作長遠為大家所紀念。

內容概要

這是一本介紹漢字基本知識的通俗讀物。原書曾以《漢字例話》《漢字例話續(xù)編》刊行于世,深受讀者喜愛?,F(xiàn)將兩冊合于一本,改為現(xiàn)書名出版,并選配了與內容相關的460余幅插圖。
全書以1000個有代表性的常用漢字為例,分別說明了它們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書、簡化字演變的;同時通過形體分析,具體地解釋了每個字的字形與字義的內在關系;還以古代詩文中的例句為證,述及了每個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并對某些容易認錯、讀錯、用錯的字,分別從形、音、義等方面作出比較,指出產生錯誤的原因和糾正錯誤的方法。
該書有助于提高讀者閱讀古代詩文和正確使用文字的能力;對從事語文教學的人來說,也是一本很有實用價值的參考書。
書中《漢字的結構》部分入選香港中學語文課本。

作者簡介

左民安(1935~1987年),山東萊陽市人,1959年畢業(yè)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同年到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擔任古代漢語的教學工作,1962年以后一直在寧夏大學中文系任教。在從事古代漢語教學的同時,致力于文字學和訓詁學的研究,主要著有《細說漢字》(原名《漢字例話》和《

書籍目錄

序一 陸宗達
序二 李學勤
前言
漢字概說
正文
一部
一丁/1 七十/2 上下/3 不五/4 屯廿/5 無世/6 丘丙/7 亞吏/8 畢百/9 至西/10 亟/11
乙部
乙/11 氣/12
人部
人匕/13 千/14 仁仆/15 介/16 從/17 化 /18 比/19 仔付/20 北尼/21 企伏/22 伐/23 休/24
眾傳/25 細/26 位何/27 余/28 依/29 儕/30 卓臾/31 侯/32 侵保/33 爽34 僚疑/35
兒部
兒兀/36 允元/37 足先/38 光/39 堯克/40 競/41 竟/42
幾部

八部
八小分/44 公/45 少兮半/46
入部
內/47
又部
又/48 及友/49 雙/50 反支/51 父/52 芻史/53 右/54 皮爭/55 事/56 叔受/57
力部
力/58 協(xié)/59 助勁/60 男/61 勇/62
刀部
刀/62 刃/63 勿卯/64 刑刖/65 列則/66 創(chuàng)色/67 刪利/68 到/69 剮劍/70 契劓/71
卜部
卜占/72 兆貞/73
冫部
冬冰/74 冶/75 冽/76
廠部
廠/76 歷/77 原/78 厚/79
……
筆畫檢字索引

章節(jié)摘錄

  如“旦”字的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面(或水面),從地面上升起太陽,是表示早晨的意思。也正因為如此,同一個文字符號可以代表兩種語言里的同一個詞,而讀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塊漢字的“日”字,是畫一個圓圈、中間加上一個圓點,很像一個太陽,而古埃及也是用這個文字符號表示太陽。只是讀音不同。也正因為表意文字具有和語音不發(fā)生直接聯(lián)系的特點,所以它就有可能用來代表不同民族的語言,如我們的鄰邦日本、朝鮮等國家都曾經借用漢字作為他們的書面交際工具?! 〖热徽f表意文字與語音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那么“形聲字”中的“聲”又應怎樣解釋呢?漢字是可以分為沒有標音成分的象形、指事、會意的純表意字和有標音成分的形聲字這兩大類。但即使是“形聲字”的“聲符”本身原來也是一個象形符號。比如:紋、霎、洋、漁等都是形聲字,它們的聲符是文、云、羊、魚。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個人胸部刻的花紋(即為“祝發(fā)文身”的“文”);“云”字就像一朵白云的形狀;“羊”字像羊頭;“魚”字像魚形。這里的“文”、“云”、“羊”、“魚”都是象形字,還是與語音不發(fā)生直接聯(lián)系,所以在我們現(xiàn)行的方塊字中,即使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形聲字,也不妨礙它屬于表意文字體系。  二、漢字的結構  我們知道,漢字是屬于表意體系的文字,字形和字義有著密切的關系。倘若我們能對漢字的形體結構作出正確的分析,那么對于我們了解和掌握漢字的本義和引申義,特別是對于我們閱讀古代文化典籍有著極大的幫助。

媒體關注與評論

  民安研究古漢語,尤于文字訓詁見其功力,且能博綜典籍,究其奧義。全書首列甲文、銘識、古篆、楷書、簡化字、闡述形體之發(fā)展演變、形義關系;次及經典詩文,以明其用;對世人易誤之形、音、義,亦均指明其因與糾正之法。條例清晰、深入淺出,其裨后學之功大矣?!  懽谶_(著名歷史學家)  《細說漢字》一書文筆生動,選例富于趣味,使本來非常專門枯燥的文字學知識為眾多讀者所接受。借這部書把文字學傳播到學習和使用漢字的社會大眾中去,是作者左民安同志多年的愿望,也將使他的辛勤工作長遠為大家所紀念?!  顚W勤(著名學者)  本書是一部通俗的《說文解字》,閱讀此書全無枯燥單調的感覺,它好像是一位飽學的老師,在向你深入淺出、趣味盎然地傳授文字知識?!  胀ㄗx者  從這本書中獲得的不僅僅是一種專門的知識,而且宛若看到了我們古代民族一幅幅生動有趣的民俗圖畫和特定條件下的歷史狀況?!  胀ㄗx者

編輯推薦

  民安研究古漢語,尤于文字訓詁見其功力,且能博綜典籍,究其奧義。全書首列甲文、銘識、古篆、楷書、簡化字、闡述形體之發(fā)展演變、形義關系;次及經典詩文,以明其用;對世人易誤之形、音、義,亦均指明其因與糾正之法。條例清晰、深入淺出,其裨后學之功大矣?!  懽谶_(著名歷史學家)  《細說漢字》一書文筆生動,選例富于趣味,使本來非常專門枯燥的文字學知識為眾多讀者所接受。借這部書把文字學傳播到學習和使用漢字的社會大眾中去,是作者左民安同志多年的愿望,也將使他的辛勤工作長遠為大家所紀念。  ——李學勤(著名學者)  本書是一部通俗的《說文解字》,閱讀此書全無枯燥單調的感覺,它好像是一位飽學的老師,在向你深入淺出、趣味盎然地傳授文字知識。  ——普通讀者  從這本書中獲得的不僅僅是一種專門的知識,而且宛若看到了我們古代民族一幅幅生動有趣的民俗圖畫和特定條件下的歷史狀況?!  胀ㄗx者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字又是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在中國以外,還有一些古代文明也創(chuàng)造了文字,但大多久已失墜湮滅,只是到近代才重新被發(fā)現(xiàn)和釋讀。漢字的傳統(tǒng)沒有中斷,并且影響廣泛,為日本等鄰國所采用,有的學者曾有“漢字文化 圈”的提法。漢字稱得上源遠流長,異常豐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細說漢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2條)

 
 

  •   《細說漢字》是一本介紹漢字基本知識的通俗讀物。原書曾以《漢字例話》《漢字例話續(xù)編》刊行于世,深受讀者喜愛。現(xiàn)將兩冊合于一本,改為現(xiàn)書名出版,并選配了與內容相關的460余幅插圖。   全書以1000個有代表性的常用漢字為例,分別說明了它們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書、簡化字演變的;同時通過形體分析,具體地解釋了每個字的字形與字義的內在關系;還以古代詩文中的例句為證,述及了每個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并對某些容易認錯、讀錯、用錯的字,分別從形、音、義等方面作出比較,指出產生錯誤的原因和糾正錯誤的方法。   該書有助于提高讀者閱讀古代詩文和正確使用文字的能力;對從事語文教學的人來說,也是一本很有實用價值的參考書。   書中《漢字的結構》部分入選香港中學語文課本。   左民安(1935~1987年),山東萊陽市人,1959年畢業(yè)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同年到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擔任古代漢語的教學工作,1962年以后一直在寧夏大學中文系任教。在從事古代漢語教學的同時,致力于文字學和訓詁學的研究,主要著有《細說漢字》(原名《漢字例話》和《漢字例話續(xù)篇》)、《漢字部首講解》、《寫作縱橫談》等專著,以及《淺談段玉裁對<說文>的研究》、《王念孫校讎學初探》、《訓詁學漫談》、《辭書編篆與古籍整理芻議》等論文數十篇。
  •   自己平時喜歡看看古籍書,總是會遇到一些漢字,這本書可以讓我們了解古漢字的淵源,很好!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字又是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在中國以外,還有一些古代文明也創(chuàng)造了文字,但大多久已失墜湮滅,只是到近代才重新被發(fā)現(xiàn)和釋讀。漢字的傳統(tǒng)沒有中斷,并且影響廣泛,為日本等鄰國所采用,有的學者曾有“漢字文化圈”的提法。漢字稱得上源遠流長,異常豐富。全書以1000個有代表性的常用漢字為例,分別說明了它們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書、簡化字演變的;同時通過形體分析,具體地解釋了每個字的字形與字義的內在關系;還以古代詩文中的例句為證,述及了每個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并對某些容易認錯、讀錯、用錯的字,分別從形、音、義等方面作出比較,指出產生錯誤的原因和糾正錯誤的方法。
    該書有助于提高讀者閱讀古代詩文和正確使用文字的能力;對從事語文教學的人來說,也是一本很有實用價值的參考書。
  •   一本介紹漢字基本知識的通俗讀物。原書曾以《漢字例話》《漢字例話續(xù)編》刊行于世,深受讀者喜愛?,F(xiàn)將兩冊合于一本,改為現(xiàn)書名出版,并選配了與內容相關的460余幅插圖。   

    全書以1000個有代表性的常用漢字為例,分別說明了它們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書、簡化字演變的;同時通過形體分析,具體地解釋了每個字的字形與字義的內在關系;還以古代詩文中的例句為證,述及了每個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并對某些容易認錯、讀錯、用錯的字,分別從形、音、義等方面作出比較,指出產生錯誤的原因和糾正錯誤的方法。   

    該書有助于提高讀者閱讀古代詩文和正確使用文字的能力;對從事語文教學的人來說,也是一本很有實用價值的參考書。   

    書中《漢字的結構》部分入選香港中學語文課本。

    正在研讀中……
  •   全書以1000個有代表性的常用漢字為例,分別說明了它們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書、簡化字演變的;同時通過形體分析,具體地解釋了每個字的字形與字義的內在關系;還以古代詩文中的例句為證,述及了每個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并對某些容易認錯、讀錯、用錯的字,分別從形、音、義等方面作出比較,指出產生錯誤的原因和糾正錯誤的方法。
  •   如果沒錯的話,本書共收字1015個,加上字中含字等情況,實際數量稍多些。500多頁厚度,淺彩色調感覺舒服,介紹說配有460余幅圖,確定的是非常恰切,因年代久遠,比物象形的結果便不易理解,為何這樣畫?插圖會告訴你。內容上從漢字源頭衍伸穿結,引申之間,原因合理,死記的意思活化了,可惜漢字字源應是從小就學的東西到了現(xiàn)在才…對于易錯處,不論你是生是疏,左民安老師(作者)都會耐心告訴你,且老師不刻板,總是模仿你的口氣來問是不是這樣?而這個“這樣”總是錯的,然后就說:錯了,繼而告訴你正確的。當然也會讓你猜對,引用一下吧:“‘女弟’是指‘妹妹’。如此看來,那么姐姐可稱為‘女兄’了?對,你看,劉知幾的《史通&#8226;浮詞》中就把姐姐稱為女兄?!边z憾的是一些較常見的意思沒能列出,但師父領進門之意已到,呵。讀的過程,像是環(huán)游文字世界,且是活的生靈的世界,會驚奇于動物字形的造法,比如“鳥”字,小篆字形仍非常相像;會憐憫奴隸的命運,又覺得奴隸主殘忍,因為奴隸多是錐子刺目的形象;會覺得好玩、可愛,像是“子”字等…對古人的生活也會有所了解,看過之后,看到落葉、植物的,總想遇物賦形,并與字形相比況,糾結于一些漢字意思為何這樣…
    但書從設計到包裝的缺陷也是明顯的。下面提到的不足同樣是我對您(設計者)誠懇提出的建議。
    (一)目錄的部首沒有細致到將同筆畫數的字歸為一類,分為一畫、二畫等部分,僅僅是按多少從頭羅列至尾,再加上字的歸類并不是按照簡體歸入部首,如“備”在矢部,“服”在舟部,這里的麻煩,于是我們到了筆畫檢字。筆畫檢字法 筆數相同的一般按照一丨丿丶乛的順序歸類,漢字的起筆我掌握的不規(guī)范,到這里更迷糊,如同為11畫起筆相同的“高“與“亳”,順序卻一先一后。同為八畫氵部的“沬”與“法”又一前一后…也可能是我弄錯或沒有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但還是希望您能寫出檢字說明。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里更在同筆畫里將起筆相同的劃為一類!【一起】一類,【丨起】一類等。
    (二)書籍的紙質稍顯粗糙,寫字不便,嚴重的是書頁膠連不固,看到后面,前面有的已有散落,大家看完便知。
    (三)對于一詞多義,僅僅在解釋“石”字條的“石友”時用了①②的標號,其他的便有些繁亂,希望設計時都能如此美化。
    書中的一些錯誤:(學識尚淺,古籍多只讀過選文,只能存疑,不能解惑,這里便只列一遍之下顯現(xiàn)之誤,另外,因書籍編寫年代距今較久,一些字多用古音,不同之處未列,錯的話,大家?guī)臀抑赋?,呵?br /> P43 幾部 書上寫作二聲,當為一聲。下面表示“細微、庶幾”的意思的字當為“幾”非“幾”
    P63 刀部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刀作“小船”講,寫成了“舶”,當為“舠”
    P78 “歷”字條的末尾 “曆”書上下面寫作了“白”,下面當為“日”
    P86 “麻”字條 小篆①應為②
    P90 “乳”字條末尾 “婦人疏字(生手)”應為“生子”
    P122 “寒”字條 “睬著兩塊冰”當為“踩”
    P161 “塞”字條 “塞向瑾戶”當為“墐”
    P170 “奚”字條 “凡奚隸聚而出入者,則司牧主,戮其犯禁者?!辈樵冎?,應為“司牧之”
    P177 “甘”字條 講到“甜”,書上說右邊為舌,左邊衛(wèi)甘,讓人疑惑。此處應為“甛”,后面若能加上注釋(同甜)便更好了\
    P192 “困”字條 上面寫門撅下面為門橛,應同為門橛。
    “囷”字條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 兮”,“囷”字未打出。末尾“盤盤焉,囷焉”又少了一個囷字。
    p215 “媚”字條 “《上林賦》:嫵媚孅弱”注為四聲,而括號內有纖,應為一聲
    p222 “爻”字條 注作四聲,查詢?yōu)槎?br /> P276 “甗”字條 末尾“上部是透底的。甑,下部是鬲”多了一個句號,意思變不對了。應為“上部是透底的甑”
    P287 “域”字條 開頭“后來發(fā)展為為”多了一個“為”字。 “蘞”注為jian二聲,疑誤
    P296 “東”字條末尾 “‘柬’簡化為東”,“柬”應為“東”
    P304 “柏”字條 “也有寫作‘柏’的”應為“栢”
    P329 “暈”字條 姚合《閑居》“眼暈放書多”查到的結果卻是“眼暈夜書多”
    P334 “疋”字條 通作“雅”時,注作一聲,疑誤
    P389 “備”字條 末尾“‘無’主要表示”?!盁o”應為“完”
    P403 “皿”字條 金文①。第二個為金文,①應為②
    P406 “監(jiān)”字條 “從‘照影’之義又可以引申為‘影子’”。“影子”當為“鏡子”
    P409 “盟”字條 “盟者,殺牲歃血,誓子神也”?!白印睉獮椤坝凇?br /> P436 “表”字條 “②是小篆的形體,毛在衣中,其義來變” 應為“未變”
    P440 (方人)部 “‘旄’字到了后世一般都不單獨使用” “旄”應為“方人”(打不出)
    P477 “薦”字條“廌”注作三聲 查到的只有四聲
    p502 “射”字條的末尾 “仆射yi” 查的結果仆射ye,yi的讀音“無射”
    P535 “離”字條 解釋②小篆字形時,右邊是“佳(鳥)” “佳”應為“隹”這樣的錯處后面多有,如p551 “霧”字條、“霍”字條“隹”均誤寫作了“佳”
    P539 “鯀”字條 鯀的本義是釣魚,后面卻寫作了“釣龜”。
    “隊”字條 “‘隊’的本義是‘堡’” “堡”應該為“墜”
    P549 “申”字條的末尾 “‘聲明’不同手‘申明’” “手”應為“于”
    P552 “霖”字條 引用“《尚書》:若歲大早,用汝作霖雨” “大早”應為“大旱”。
    外話(寫給學子):又一年高考過了…因為自己以往不知時間重要,大學里專業(yè)不感興趣,臨近畢業(yè)未成一事,浪費太久后悔太多,我特別想對少年學子說:老師多像是一部詞典,知識豐厚,卻靜靜放著,而興趣才是真正的靈魂導師,有了興趣,你會發(fā)現(xiàn)上課睡覺、早上起不來都陌生了,甚至強大的早起生物鐘系統(tǒng)也不再新奇,以學為玩也不是神話,力量一直都在,不是她們現(xiàn)在才來。學習貴在點滴積累,大家一定要確定自己真正喜歡的,為自己的夢想努力何談勞累,這時大學的好壞便不那么重要了。至于計算機,如果你報了這個專業(yè),你必須確定你真的感興趣嗎?尤其是那些編程,大量的代碼,如果開始因為無趣松懈,大學即使你沒怎么玩也學不到什么。計算機不是玩玩電腦,大多數情況它都成了玩的工具。做個比喻:一天看書80頁占不了多長時間,如果你玩了5天,就等于別人看了400頁的一部厚書。一個月,便是六部,一年70多,多年呢?!這本《細說漢字》,我看了6天,每天10多小時,身體上會累,卻覺得比以前看小說還感興趣,看到high時便不想動,不想說話,一路寫寫畫畫,看完時回頭看涂鴉的字形,一部天書,呵。期間,為有個安靜的環(huán)境,我晚上跑到第五層的教室里,一個手電,百蟲作伴,而與我最親者又莫過于蚊蚋…有些黑,有些怕,進入這本書便不覺了,只是刷牙時對著鏡子…呵。過程有些累,總有興趣陪伴,還有結果在彼處等待,到了那里,再看從前吧…
    如果你因浪費了很多而
  •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字又是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在中國以外,還有一些古代文明也創(chuàng)造了文字,但大多久已失墜湮滅,只是到近代才重新被發(fā)現(xiàn)和釋讀。漢字的傳統(tǒng)沒有中斷,并且影響廣泛,為日本等鄰國所采用,有的學者曾有“漢字文化圈”的提法。漢字稱得上源遠流長,異常豐富。這是一本介紹漢字基本知識的通俗讀物。
  •   這是一本介紹漢字基本知識的通俗讀物。原書曾以《漢字例話》《漢字例話續(xù)編》刊行於世,深受讀者喜愛?,F(xiàn)將兩冊合於一本,改為現(xiàn)書名出版,並選配了與內容相關的460餘幅插圖。
    全書以1000個有代表性的常用漢字為例,分別說明了它們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書、簡化字演變的;同時通過形體分析,具體地解釋了每個字的字形與字義的內在關係;還以古代詩文中的例句為證,述及了每個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並對某些容易認錯、讀錯、用錯的字,分別從形、音、義等方面作出比較,指出產生錯誤的原因和糾正錯誤的方法。
    該書有助於提高讀者閱讀古代詩文和正確使用文字的能力;對從事語文教學的人來說,也是一本很有實用價值的參考書。
    書中《漢字的結構》部分入選香港中學語文課本。
  •   想說,能生在中國是我的幸運與榮幸!因為生在中國我這才有了機會真切地體會中國多姿多彩又獨具魅力的文化,,從小醉心于中的琴文話,茶文化,醉心于中國的繪畫藝術建筑藝術,醉心于中國的詩歌與歷史。喜歡把從詩詞中體悟到的情懷,用于對文人山水畫的理解;又喜歡把從山水畫中感受到人文精神施于指間,融入對琴曲的演奏;而在學著以馭琴之心馭己后,我就開始試著用琴人的心態(tài)來品茶。起先,一直以為這種“互文”的方式,可以讓我理解到中國文化的真正內涵,但多年以后,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這些年的探索無異于在文化內涵這座城外的各個城門之間游走,雖然飽覽了城外的無限風光卻如何也不能突破城門,去了解城的核心。8月份,在高級茶藝師的一堂國學課后,書法家出身的老師在包潽爾茶的紙上,用小篆給大家題字留言。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親眼看到小篆這古老的字體是如何書寫而成的,她圓潤、古樸、典雅、莊重的氣質讓我的心中崇敬而感動的情愫。不過悲哀的是,平時對書法不太敏感的我,此時幾乎認不太全老師給我的贈言里都寫了些什么字。我突然覺得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愛的有些蒼白!9月份,回到學校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圖書館搜尋有關介紹古漢字的書籍。老版《說文解字》書頁發(fā)黃,繁體字小,看起來的確有些困難。最后,我在眾多從《說文》發(fā)展而來的書籍中選擇了這本,它對老說文的內容本著傳承且批判的精神,列出了重點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繁體字到簡化字的字形是如何演變的,并詳細明了的解釋漢字從他造字的源頭,也就是我們的先人在造甲骨文時融進了他們怎樣的對天地人的理解。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每一個漢字都不是無目而創(chuàng)造的,每一個漢字都充滿了先哲超越時空的智慧,而這一點從簡化字之中是很難體會到的,簡化字的字形簡化了,內涵也縮水了。當我了解了漢字在造字之初最源頭的概念意義后,猛然間對原來古文中參不透的、難以拿捏的字義及文章精神有了突破性的理解。再看古代作品時,也不覺得無從下手了。我想,漢字才真真正正的是理解漢語的最小單位。原來,二十年來默默站在我身邊卻被我視而不見的漢字,才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文化哲學核心之城的密鑰!于丹,常說“道不遠人”。我想,漢字之道離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也并不遙遠!
  •   二十多年前買了作者的《漢字例話》,給了我工作上莫大的幫助,使我對漢語的文字和它的形體演變、字義源流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在當今網絡盛行的時代,寫字似乎成為了一種奢侈的行為。想那時,能寫一筆漂亮的、正確的字,是一個人的基本要素?,F(xiàn)在一些專家學者又將漢字的問題提出來了,并將漢字賦予了文化使命,傳承使命。一個漢字有那么復雜嗎?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符號。所謂的文化思想、使命等,是由一個個的漢字組成的文章表達出來的。單個的漢字,意義就那么簡單。至于漢字背后的東西,那是專家學者去專門研究和考證的問題。這不禁讓我想到錢鐘書的一句話:“既然你已經吃了雞蛋,為什么還要去看那只母雞呢?”
    這本書用簡潔明白的語言,介紹了漢字的形體演變和字義源流。特別是對字義的源流分析,即結合字形,又不離開具體的文獻語言材料,沒有將漢字神秘化、崇高化
  •   《細說漢字: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是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寧夏大學左民安先生的《漢字例話》、《漢字例話續(xù)編》兩書合并而成。此書旁征博引,圖文并茂,對于文字字形解說生動有趣,對于文字的發(fā)展歷史娓娓道來,嚴謹,且有自己獨到觀點。此書的兄弟《細說漢字部首》希望當當網可以盡快上架,以饗讀者!
  •   細說漢字這本書很值得一看,我是從電視上看到介紹的買的。說它值得買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來說的:首先,作為一個中國人,要了解自己的文化,我覺得要從文字作起,文字記錄了我們源遠流長的文化,了解漢字的發(fā)展過程是對我們自己文化的進一步了解,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更好的來發(fā)展自己的文化,讓自己的文化在世界上更有影響力。這也是我們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東西了,我們丟不起。其次,現(xiàn)在的學生(特別是學工科的,也包括我自己),對很多字都不會寫了,有時也是只會用,根本就不知道它的意思,更不用說是怎樣發(fā)展而來的。在中學學了很多字也不過是迫于高考的壓力而學的,很多都記不住了,沒有多大的實際效果。我們中國正受到外面文化、文字(特別是英文)的影響(當然這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我們也需要他們的科技文化來發(fā)展自己)。越是學得越多,懂得越多,我們反而對自己的文化淡忘了(悲哀呀!)。打字用鍵盤,有的字都不知道字是怎么寫的,用ABC的更是如此(有人說:‘我只要知道是怎么讀的就可以了……’),寫出來的字更是難看?。ㄎ易约簩懙淖忠膊蝗绯踔?,高中)。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從更早的年齡層推行這本書,至少應該從高中開始。再次,本書就是一本文學作品,讀起來一點不覺得累,一點不覺得煩,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學到豐富的漢字文化和其它優(yōu)美詩文詞句。學習累了的時候看一下也是一種美的享受,我覺得這是對我們理科生的一種‘休閑文學’的調料,越讀越有味道,這也是我為什么在當當網發(fā)來邀請評論時我就和大家分享我和讀書心得和看法。還有,個人覺得:“一個不會操縱文字的人,是不會‘說話’的”,至少不會‘說好話’。人際交之重要在于我們說話,而說話操縱的是文字,對文字本身的了解是我們‘說好話’的基礎?!都氄f漢字》正是具有了這樣的特征,讓我們真正的去了解漢字,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最后,我想表達我自己的一點崇敬之情:對左民安老先生表示敬意。我最近很忙,看書的時間也不多,沒有能夠很好的學習《細說漢字》,但在休息時看上幾頁,真的是覺得很不錯。接下來的時間我會把它看完,學習完,理解完,不辜負左民安老先的一片心血。(以上可能有用詞不當的地方,請諒解)★★★★★本書值得一看!
  •   這本書,比我想象的還好。
    對于一個漢字,從甲骨——金文——小篆——簡體字,清楚地羅列出來對比形體,并從結構、意義、讀音等方面綜合解釋,非常細致到位。另外,對每個字的應用,都有相關的古文、詩詞引用,生僻字還加了注音和解釋,十分難得。

    每個字的解釋,多在千字左右,長短適度,在地鐵里閱讀也不累。只是書有點大且厚(可惜是膠訂),要是能分上下冊就更好了。印刷上很清楚,例字夠大,還配了很多插圖。

    總之,作為陸宗達的弟子,左民安這本書寫得非常扎實,而且讀起來不累,作為語言書,是很難得的。惜作者已逝,如今這年代,這么扎實的書,越來越少了。
  •   一直都想有這么一本書--詳詳細細地介紹了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這部左民安先生著的《細說漢字》,這是這么一部書。書中列舉的1000個常用漢字,均介紹了4種字體: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或簡體字),并詳細地介紹了這四種字體是如何產生、如何演變的。非常有趣。此書既可以作為一部科普讀物+工具書,更可以做收藏之用。絕對值得擁有!
  •   如今這個時代,知識爆炸了、信息爆炸了,于是乎有用經歷寫作的,有用摘錄寫作的,有用代筆寫作的,還有用身體寫作的。。。而耐得住寂寞、厚積薄發(fā)、靠學識、靠良知來寫作的,簡直就要從這塊土地上消失了。 以前學習漢語,基本是以詞或者成語為單位,了解詞意,練習正確的使用(造句),對于字的本義,卻幾乎沒有留意。隨著閱讀量的增加,見到更多沒有學習過的詞或成語,除去典故或者固定的名稱,其余的能夠按照字面意思逐個分解再組合嗎?這個時候,才知道對于自己學了十多年的母語,對于自認為很了解的母語,自己還是一知半解。 細細翻看這本厚重的書,仿佛看到作者把每個字都當做自家的寶貝,通過形體分析、本義、引申義、假借義娓娓道來,浮躁的心也隨之沉靜下來,很多迷惑頓時豁然開朗。 這本書與眾多漢字文字學的許多專著不同,就是面向普通讀者,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苦心孤詣的、值得傳承下去的漢字文字學書。
  •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本書作者左民安畢竟比《說文解字》作者許慎能掌握的材料多些,因為甲骨文是晚近才被發(fā)現(xiàn)的,而許慎不掌握。因此,《細說漢字》就能從甲骨文上把握漢字演化進程,比較科學,也就更加可靠,而許慎由于沒有甲骨文的資料,有些字是靠臆斷的,因而也就發(fā)生了違背原意的情形,這些,《細說漢字》都予以糾正了,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細說漢字》是繼《說文解字》研究漢字發(fā)展的又一里程碑。另外,本書是白話文,還講解了字的本義、引申義的用法,以及,容易混淆的其他用法,還有豐富插圖,很適合初學者。
  •   太好了,我很滿意。開始的時候介紹了漢字的起源漢字的形體演變過程(從甲骨文到楷書等)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假借字。然后按照部首細說每個字,還配有出處勘誤解釋還有同時代的書畫作品等等非常非常好
  •   這本書很不錯,每個字都有詳細的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書、簡化字四種文字寫法,讓我們了解漢字的發(fā)展演變,適合家長和青少年閱讀,也可以給小孩子做為簡單故事講解,引導他們學習文字的興趣。
  •   作者是一個真正的學者。
    1000個漢字,每個漢字字形的歷史沿革都有書寫,字意的變遷也都有涉及,必要時候還有相近字的鑒別,插圖更是直觀,把漢字的來源解釋的淋漓盡致。
    在看報紙,看電視字幕的時候,就我本人的水平,能發(fā)現(xiàn)有不少的錯別字,或是成語的褒貶不分,隨意混用。建議每個從事與文字相關工作的人,都應該來讀一讀。
  •   自拿到書后,一直在用。特別是創(chuàng)作書法作品時,都要拿來翻翻。對漢字的來源與演變有了一個確切的感性的認識。該書很好,對易誤之形,音,義能指出其原因及糾正方法。字的出處及典故都有,并能究其奧義,圖文并茂,深入淺出。也彌補了我以前沒學《文字學》的遺撼。
  •   本書的最大特色是深入淺出刻畫了1000多個常用漢字的演變,從甲骨文、小篆、隸書至楷書的演變,引出本義,以及引伸義,讓人對漢字的理解更準確,糾正了《說文》部分漢字的錯誤解釋。通俗易懂,增長知識。
  •   作為一名中文系的博士生,只能評價“很棒”!首先,這套書非常實用,不僅僅是從我學術研究的領域而言,就從大眾話閱讀的層面來講也是很不錯的。這本書挑選了一些漢字,從說文解字等古典文獻中夙源,但是在表達方式上卻是通俗的白話文,并且有大量的詩文融合在其中;第二,可讀性,收藏性非常強。對于那些愛好中文的讀者來說個人覺得是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它詳細生動地介紹了漢字以及文化的傳承和流遍,平時多翻翻還是有好處的。建議有一定知識背景和愛好中文的讀者們選購。感謝當當網,書總是很全,優(yōu)惠力度也大。推薦!
  •   結識這本書,緣于女兒的識字學習。有個幼兒識字教育,就是從漢字的根入手,從繁體字入手,從圖到字。跟著聽了兩個小時,感慨萬千!雖然不能自詡為知識分子,但是文章不斷,看書不斷,繁體字識得也不少??煽傆心敲炊嘈r候不明白,現(xiàn)在不求明白,孩子問了不能解釋明白的字。聽了人家一節(jié)課,諸多問題迎刃而解。
    原來,我們對漢字僅止于形音義,對于其起源全然不知,本義更加不清,至于延伸義如同背單詞一樣以記憶的形式來解決,全然沒有感情。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講“我們面對的是漢字的死尸”。
    是書,一個生活在認真的時代的杰出的知識分子,心懷對漢字與傳統(tǒng)文化的摯愛,傾心之作!
    是書,現(xiàn)代人的救命稻草!
    只要讀,你絕對有收獲!
  •   研究這本書那是有學問了。也非常有趣。從漢字的起源,如早骨文、金即銘鼎文,隸書,到現(xiàn)在的楷書,還有本義和衍生的意義,抱括像形、會意、形聲等等,我想閱讀本書非常必要,增加對我們民族代表的認知和傳承,同時作者左民安非常有水準,每個篇幅都不長,非常適合即時閱讀。
  •   該書收集了1000多個有代表性的常見漢字,按每個字的形體演變的歷史順序一一排列,講明字的變化歷史和所擁有的含義,在細說漢字的歷史時,也在娓娓道來中國的歷史!從漢字的發(fā)展看歷史,從歷史的發(fā)展看漢字!當然,也有古今漢字的變化對比。該書知識和科學以及趣味性結合,受益匪淺!
  •   這本書介紹漢字演變的方法非常清晰,比如一個“上”字,同時列出4種寫法: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簡體、繁體都有)。 底下再挨個解釋每種寫法的意思,非常容易理解,連我家6歲多一年級的小朋友都喜歡看,自己看著還不過癮,非要給我講解講解。 大人小孩都適合看,了解漢字的演變,讓孩子學寫字的同時了解字是怎么演變的,很好。
  •   比想象中的厚,每一個字都有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書四種書寫方式,以及其演變的過程和由來,另外還會有寫關于字的故事,對于喜歡漢字并喜歡研究的人來說,非常不錯,對了了解中國漢字的淵源有非常大的幫助,值得推薦,非常喜歡,不足的是,只有1000字,只能被動的看,不能象字典那樣的詳細,查閱
  •   無論是專業(yè)人員還是非專業(yè)人員,這都是一本好書!
    書中有插圖,從漢字最原始的樣子談起,說漢字的歷史演變,原來每個漢字都有它的生命軌跡。
    作者有很深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
    最可貴的是作者寫作的風格很親民,你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和晦澀難懂。
    很有意思的《細說漢字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   這本書的內容涉及了漢字非常廣泛的內容,從字形的變換到字源的追溯,非常適合我使用,我是一名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漢字很有趣,希望能給我的孩子們把漢字的文化引進課堂,讓學生在學習文字的同時,了解漢字文化,并且通過這些漢字的發(fā)展規(guī)律理解漢字的意義,從而學會學習漢字的方法和規(guī)律。我覺得非常好用。但是印刷的質量好像一般,字太小,讀的時候有些累。
  •   非常好的一部書,對于我們了解字的起源及演變提供了一個通俗易懂的教材,大人學習了以后,不僅增強了自身對漢字的理解和把握,還增加了一條教育孩子的新途徑。把書中的事例當做故事講給低年級的孩子聽,可以寓教于樂,這樣的方式我想所有的孩子都會喜歡。所以我建議家有小學生的家長朋友們都可以讀一讀,不僅自己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教育孩子,又能樹立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一舉數得,豈不快哉。
  •   漢字、漢語是博大精深的、神奇美妙的、詩性的,只有漢字、漢語,才能創(chuàng)造出世界文學藝術史上最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漢字、漢語之神奇優(yōu)美,詩性之濃烈,讀讀先秦諸子、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即可知曉。讀左安民《細說漢字》,可助我們理解漢語的精髓。就是印刷有一些錯誤,是其遺憾。
  •   一買再買,來送給朋友。對于常用漢字的源流演變圖文并茂解說地十分清楚,對于教小孩子學漢字來說尤為有用,大人讀了,也會大大增長對中國古代文字和文化的了解。這是在是一本學術功底扎實而又極其平易近人的一本好書,值得收藏。
  •   該書所傳授給讀者的知識是絕對可以媲美英語《詞源學》所將的。欲掌握一門語言,必先掌握詞匯與語法,這是學習語言的絕對真理。但是如果不懂得詞匯創(chuàng)造、演變的邏輯的話,是不能真正懂得詞匯所要表達的真正的邏輯含義的,也就不能主動選擇合適的場合來運用這個詞匯。我們一直一來接受的漢語教學是以簡化漢字作為基礎的,這種教學的一個重大弊端就是不能令我們理解繁體漢字所要表達的最根本的含義。所以本書可以說是很好地彌補了這個缺陷。非常值得大家閱讀。
  •   通過讀這本書,進一步了解了漢字的起源與演變及古代人的生活與思想,近距離地接觸和感受了濃縮了的中華5000年文明。一言以蔽之:好!長見識!
  •   對常用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的起源及演變成楷書,解釋得很細致,部分還配有插圖。價格便宜超值!
  •   如果不是文科生,閱讀古文遇到的問題就是讀音,以及今意與古意之間的差異,這本書把常用的1000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采用了非常淺顯的方式進行了詳細的解說,不像有的說,堆積大量的典故,引用大量的古文,讓人難以搞懂,并且對一些字進行了注音,這本書非常好,值得推薦!
    這本書的缺憾是裝訂質量不怎么,這種膠合的方式,容易散架,出版社為了節(jié)約成本。
  •   細說漢字: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插圖珍藏版)
  •   這樣的一本書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國學,里面的內容很豐富也很有趣,他把不同時期的漢字都列舉出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真是讓人佩服啊,首先是象形文字,真的是相當生動,完全和實際的情景相吻合,比如說競賽的“競”子,在繁體字里是“競”,而象形文字里就是像繁體字那樣,只不過字稍微彎曲了一下,就更像是兩個人在比賽一樣。
  •   這本書講解了一些常用漢字的形成于變化,收錄了一個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簡化字,還有引用古籍的例證,使我們能更深的認識漢字的發(fā)展與變遷。
  •   這本《細說漢字》珍藏版不論從內容上還是從印刷質量上來說,均屬上乘。值得一買,更值得一讀,了解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   作為中國人,了解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這本通俗讀物值得推薦。
    拿到手厚厚的一本,16開,配有一些圖,每個字的出處都有好幾處考據,看得出來,作者是花了功夫的。向作者致敬!
    另,23.7元,很值得!
  •   首先,你是中文系的學生或者你對漢字很有興趣,買吧,不貴,而且很實用,特別對漢字研究很有幫助,引自許多古典來說明一個文字,是很科學和直觀的,如果你能讀懂那些文字,那更好,可以說,讀這本書就是一種享受。當然,書略為厚了一些,如果作趣味閱讀,似乎有點兒乏味,我想到,把她作為你以后安孩子姓名的寶貝吧,哈哈,你會很開心的。
  •   這些漢字,雖然我大都認得,也會寫,確不一定知道它的由來,本意是什么,由此說來我并不算是真正的認得它的。每個字都配有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字體,然后逐一解釋,還配有圖片,很實用的一本書。因為這本書,真正喜歡上了漢字。
  •   漢字字形涉及到甲骨、金文、小篆和楷體,字義也配合例子具體解釋,很不錯的書,有興趣讀下去~
  •   拿到書就迫不及待地翻起來,書里介紹了一些漢字演變的來源,特別是古代最早的用法,對學習古文特別有幫助。而且圖文并茂,讀起來很有趣。
  •   買這本書是被女兒逼得。女兒上學后學習語文,回來經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字為什么這樣寫?(和我小時候相似,我那時也這樣問,但是沒人理我。甚至我想這肯定是一個陰謀,一群閑著沒事的人編這些字來顯示自己的學問,同時也來考驗我們的智力,真是吃飽了撐得。)想想自己小時候的“遭遇”,我覺得不能讓女兒帶著這個疑問學習下去。于是我查來查去,買了這本書。書到后,我先睹為快。雖然沒有看完,但我小時候的一些困惑和疑問都迎刃而解了,我想我女兒的一些的疑問也能從書中找到答案。書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漢字演變的歷史,二是具體漢字的演變??戳诉@本書,我對漢字更熱愛了。我們的漢字是民族歷史、文化、思想和實踐的結晶,它們每一個都來之不易,都彌足珍貴,都吐陳納新。我不得不感謝書的作者。雖然我是一個門外漢,但是我好像看到了作者的努力、聰慧和執(zhí)著。作者為我們奉獻這么好的一本書,值得我們尊敬。
  •   買了有段時間了,今天有機會翻翻。質量不錯,排版也不錯,有由甲骨文→金文→到小篆→楷書的寫法。漢字由來很詳盡,很多也提到了別的漢字學家的一些理解。不錯不錯。
  •   一開始,我在想,這個題目是不是太大了些,但是,漢字的確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了解中國的門戶。
    漢字起源于甲骨文,后來又經歷了金文,篆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的演變,書法藝術從東晉開始,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本書詳細的解讀了漢字的起源,發(fā)展,以及它的釋義,是對學習中國古文字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參考書,也是了解中國文化不可多得的佳作。
    以上僅是我的個人淺見,我也僅是個高中生而已,希望這本書能夠給你幫助。
  •   曾讀過《漢字例話》,感覺很好。印刷質量不好,書太后,內容不多。不適合收藏。
  •   厚厚的一本書,書中有一千個漢字的起源于演變,有故事,有圖,看起來也不乏味,對漢字起源感興趣的人可以細細研究研究。對于漢語的學習者也起到激發(fā)興趣的作用,很贊。
  •   本書基本上羅列了漢字(書中1000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指明了字的構字法,并加以古文例句佐證,白話文解釋??偟膩碚f,釋義較全面。偶有甲骨文和其他版本對不上號。
  •   本書適合的讀者,應當是中學以上的閱讀水平,反正大人會喜歡的,原想讀給幼兒園孩子,現(xiàn)在只好自己消化完了,再畫給他看。畢竟他要學這些漢字,不如讓他由此探究每個字的來歷,對他以后理解古文有幫助。
  •   該書不僅詳細介紹了漢字的造字過程,而且對每個漢字的來龍去脈做了全面的解釋,圖文并茂??疵恳粋€漢字的演變過程,就像讀一篇小故事一樣,非常好。
  •   這本書通俗易懂,常用漢字的來龍去脈講的很清楚,還配上古代詩文,值得一讀!
  •   關于漢字起源,我同時買了七八本,各有所用,但綜合看來,如果只想買一本,這本細說漢字是最好的選擇。字又全,解釋的又到位。
  •   買之前看了當當上的評價,多數是好評。買下后,覺得確實物有所值。漢字是世界上唯一還在使用的表意文字,不同于英文等拼音文字,每一個漢字都是有特定的來歷的,但是歷經演變,現(xiàn)代的文字已經看不出歷史的原貌。想知道字為什么這么寫?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在這本書里可以找到答案??催@本書,就像穿越時空,看到了文字誕生之初的原始文明。
  •   漢字博大精深。上學的時候學習古漢語甚是頭疼。過了十多年,在工作中總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看了這本書,很多人都評價不錯,自己買了一翻看,覺得還真有意思。漢字的演變,通俗易懂的了解漢字的發(fā)展過程,特別是看甲骨文,每一個文字就是一個故事,對這個文字的印象無形中更深刻了,原來這個漢字的老祖宗是這樣的。終身學習,終身受益。雖然現(xiàn)在沒有硬指標、硬任務完成學習功課,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看看這種能讓你在輕松中學習的書籍,這種心態(tài)有時反而讓你記得更牢固,因為你更有了興趣。興趣就是學習的動力。你把這本書放在案頭,不必要像讀小說那樣,非要一口氣讀完,或者抽時間、擠時間去讀。你只是在自己閑暇時,隨手翻看幾頁,細品品每個漢字的故事,甚至可以在紙上畫畫。現(xiàn)在連6歲的女兒都有時翻看這本書,她對那些跟圖畫似的甲骨文非常感興趣,她能識別出這像個小人,那像個什么的。這樣讓她自己感覺漢字的演變,比生搬硬套的教的效果不好嗎?
  •   關于漢字起源的書很多,這本書是其中質量較高的一本,收集的字較多,對古文字的起源與演變的闡釋也非常的豐富正確,且舉了非常多的例證,幫助理解。作者天不假年,可惜!
  •   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漢字的教學只注重音與形的教學,老師教漢字不過是讀讀音、數數筆畫、說說結構,卻忽略了字義的教學。孩子們會讀、會寫,缺不會運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孩子們的詞匯貧乏與寫作的困難。本書注重漢字字義的闡釋,讓你從字形中能窺見漢字最初的意思,讓你理解漢字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你對自己的母語有進一步的了解,進而愛上漢字。
  •   文字優(yōu)美,內容翔實,很厚重的一本書。
    知識豐富,加深對漢字了解的同時,其實也是在了解漢語文化的起源和隨著社會進步而不斷發(fā)展的歷程,對燦爛不衰的華夏文明更能加強認同感。
    好書!
  •   作為中國人都應該讀一下這本書,好好認識一下自己的母語文字。作者以豐富的學識為我們講述了千余個漢字的來源和演變,讀起來真是趣味橫生,體會到了幾千年前倉頡造字的樂趣。
  •   孩子看相當有難度!家長先學習、理解、消化,再講給孩子聽。每個漢字從甲骨文開始的起源、演變,到現(xiàn)在的模樣,這個過程便是五千年文化的積淀。這是老祖宗留給后人的文化遺產,告訴給孩子。大人也從中得到知識。不用一下講完,孩子遇到哪個字,再講哪個字。
  •   本書的內容比較好,解釋細致。圖文并茂。對于一般性的了解和學習還是足夠了。因為正如書名所講1000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顯然要想多方面的了解和深入還是應該與其他書進行對比參考閱讀。
  •   漢字,本身就是中華文明的一部跳動的史籍。我們現(xiàn)代人,囿于教育,已經跟傳統(tǒng)的文化隔離開來,不必說甲骨,金文,大小篆,就是繁體字,好多都看不懂,實在是慚愧!
    細說漢字一書,本人是比較了“漢字王國”一書后買的,作為工具書,業(yè)余休閑,收藏,均可各得其所。我是準備自己先學習,然后收藏起來,等我3歲的兒子再大一點,再交給他,引導他親近親近可愛的母親的文化,哈哈。
    故此頂而贊之。
  •   步印文化的書可以說冊冊經典,這本也不例外,從漢字起源、構成、語音等方面深入淺出的講解,又通俗易懂,適合喜歡中國文化的各種人閱讀,特別是小孩子,培養(yǎng)他們從小熱愛漢語、懂漢字
  •   本書一共574頁,沒有一頁是浪費的,作為一個中國人,要知道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這對理解中國文化是大有陴益的,這本書圖文并茂,推古達今,顯示了作者左民安先生深厚的治學功底,雖然斯人已逝,但越來越多的人都會記住這本書、記住他的!總之,此書物有所值!
  •   這本書印刷很精美,內容正是我想知道的。它細說漢字的起源,演變,讓我感覺中國漢字的魅力,中國文化太博大精深了。
  •   看過早年的&#34;漢字例話&#34;,受益匪淺,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讀.
  •   原來漢字也可以細說,對于感興趣的讀者來說,確實是不可錯過的一本好書,今天下午剛剛收到,還未來得及細看,書的質量很不錯,也是很厚的一部書,細—說—漢—字,我相信是本好書。
  •   當今世界最簡單、最實用、最具凝聚力、最能體現(xiàn)文化底蘊和文化傳承的文字就是“漢字”!讀了《細說漢字》深感漢字歷史之深邃;漢字文化之深厚;漢字魅力之照人!感慨秦始皇偉大,北魏之魏文帝英明!
  •   看過幾頁就已經知道物超所值,書中列舉漢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及楷書的四種字體詳加解釋,讓人更深刻理解漢字的原意及引申意義,形象且易懂適合所有想了解漢字,學習中文的人群。我兒子八歲,正在學習漢字,有了這本書讓我很容易輔導他!感謝當當網提供這樣低的價位!
  •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值得推薦。書中具體介紹了常用漢字的演變過程,有助于提高古文閱讀能力,是一本很有實用價值的好書。
  •   細說漢字: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懂了不少的知識。
  •   直接說重點:作者厚積薄發(fā)的作品。這個年代,很難再能找到這樣扎實做學問的學者了。不好的地方:1、作者寫作的方式略顯傳統(tǒng),很多地方顯得謹小慎微,失去了很多閱讀的樂趣2、讀者最希望看到的是每一個漢字最初造字時候確切的意義,這部作品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漢字,作者在介紹的時候沒有分析字形本身
  •   我最先購買過左安民先生的《細說漢字部首》獲益匪淺。漢字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但追根溯源的話卻一知半解,左先生的這本書選擇了1000個常用字進行解析,很值得我們沒一個人學習,尤其是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書我還沒有收到,暫且先寫這么多,看完后再進一步談感受。
  •   這本書讓我對漢字的產生和發(fā)展演變的歷史更感興趣了,感謝作者將這些寶貴的知識,用通俗淺顯的話語告訴我們,每個字都有它的故事和使命。
  •   對于漢字的起源與演變的了解,可以提高漢語水平,紙張和印刷都不錯
  •   《簡單的邏輯學》沒有發(fā)貨給我!《細說漢字: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這本書就多發(fā)了一本給我!
  •   中華文字學博大精深,能深入研究1000個漢字的來龍去脈源流演變,讓人佩服,受益匪淺。教師,特別是小學教師的必備之書。小學時,經常好奇一個字為什么這么寫、這樣讀,這本書可以滿足你的好奇心。
  •   1.送書速度極快——昨天中午下訂單,今天上午九時許已經到貨。
    2.書的品相很好,物超所值。全書厚達574頁,印刷精良,不但有漢字的各種寫法,且配有多幅圖片,以26.9元的五折折扣價購得,實在物超所值。
    3.作為一本走進古漢語,走進中國古代世界的入門讀物,這本書值得仔細看過。
  •   1版4印。574頁。左民安(1935-1987)1962年以后一直在寧夏大學中文系任教。在從事古漢語教學的同時,致力于文字學和訓詁學的研究。估計左先生應該對西夏文也關注不多。西夏王陵,不錯。
  •   了解一下文字的起源以及演變還是很不錯的,可增加孩子對中國漢字的了解和喜愛!
  •   書很棒!了解了很多我日常中常用漢字的起源和演變,從中也知道了一些古人風俗和歷史的變遷.受益良多.
    感嘆,我們國家的悠久文化和輝煌的歷史,還有聰明勤勞的人民.
    漢字是我們民族的精華.老祖宗留下東西不能隨便丟掉啊!從這里我又想起很多我們主動放棄的傳統(tǒng)文化,唯有嘆息,唯有嘆息......
  •   有人在討論什么是國學?我只想說,國學絕不是你看了基本《品三國》,《讀論語》就能夠了解的了的。如果你堅持這么看,那么我只能呵呵了。國學的重點在于底蘊,一詞一句,平仄相嵌。左先生的這本細說漢字,對一些漢字的由來,演變一一闡述,典故文獻隨手拈來,這才是底蘊。認真看完,受益良多,但,這本書,絕不僅僅是看一遍那么簡單。
  •   看看這1000個字的起源,懂點漢字的演變
  •   起源與演變,細細梳理,化繁為簡。千載文字之變,盡在三言兩語之間,妙哉妙哉。惜乃梳理之漢字有限,未得盡漢字之洋洋大觀。
  •   該書對1000多個漢字的起源和演變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并有應用舉例,很好的一本漢字知識書。書有點厚,如果拆分為上下兩本,閱讀會更方便。
  •   當年買了本《漢字例話》,印象極佳,后來不知讓什么人借去不還。只好又買了這本。好書是好書,只是沒有原來那么樸實無華了,增肥了,當然也漲價了。
  •   很好的一本書 厚厚的 非常喜歡 里邊詳細的列出了漢字演變的過程 有詳細的解釋 還配有相應的古代圖案~ 印刷質量很好~
  •   漢字真是博大精深??梢悦黠@看出作者的功底,有著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所選漢字有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書,依次變化而來,非常有意思!而且所配插圖是精心篩選過的。也值得非專業(yè)人士閱讀!買得很滿意!
  •   由于教一位朋友漢語的關系,也開始看一下漢字的書籍。讀了此書,發(fā)現(xiàn)漢字中包含著若干的學問,而那看起來方方正正的方塊字,其中卻有著如此多的奧秘。推薦對語言有興趣的朋友們閱讀,不僅增長了知識,同時也使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
  •   和孩子一起閱讀《細說漢字》,一同追根朔源,從根本上了解漢字的進程,從而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中國字的意思,幫助他少寫錯別字,從字形上了解字義,并且更深層次地進行漢字乃至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和理解。
  •   每個漢字都有她的起源,讀了以后才領悟到漢字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語言表達方式。
  •   從排版到印刷,到內容,真的不錯,超值??!說實話,我是高中語文教師,看了這本書,感覺受益匪淺,這本書解釋字的來源非常清晰易懂,即使是普通愛好漢字的人,也覺得讀來不費勁,滿有趣,不要說我們學漢語言學專業(yè)的了,這本書應當好好通讀,定有收獲!
  •   為了教學生學好概念名詞,我迷上了漢字,尤其是解字。這本書是我買的第四本相關的書。確實不錯:不僅解釋的好,每個字還附有篆隸的各種名帖名碑的寫法,非常棒。
  •   教書這么多年了,為了擴大知識面買了一本有關漢字的書,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不由地興奮起來了--好書呀,好書!這本書對漢字起源及古文學習都很有幫助。作者左民安英年早逝,使我頓
    感失去了一位文字學大家。可惜之余我又買了一本左先生的《漢字部首講解》。
  •   紙質不錯,厚而不重深入淺出,內容豐富,適合一般文字愛好者和初學者開闊學習思維我是一名年輕的外漢老師,當初為了和留學生一起分享漢字讓他們對漢字產生興趣,才在茫茫書海中選出這本來。大師的講解沒有讓我和學生失望。有兩個特點要說一說1.對《說文》中一些漢字的解釋提出了不同意見,我不是專家也不搞學術,自認為作為補充學習資料可以幫助留學生記憶漢字,很有價值2被介紹的漢字以偏旁稽首,附有一句詩詞或俗語做引導,很有人情味,一下子讓漢字在心里活躍起來。前輩們的知識和經驗值得好好學習借鑒。
  •   是了解漢字起源和演變的好書,文字是文化的起源和載體,通過這本書我們能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
  •   一本好書可以作為我們的好朋友,這本書就是我們的好朋友,因為身為炎黃子孫,對漢字,對漢文化一無所知,是多么可怕可悲的事情。我們可以在下班后讀它,可以在旅行路途中讀它,可以在工作小憩時間讀它。它就像一個貼身的好朋友,默默無聞,卻潛移默化地讓我們學習漢字和漢文化。該書內容簡單易讀,卻一語中的,讓人一看豁然開朗,配上清晰生動的插圖,更適合社會各階層、各年齡段的讀者使用。
  •   細說漢字,這一本書介紹中華文化的漢字起源挺好的,哈哈!需要時間細細閱讀品味。
  •   一直想了解漢字的演變,這本書給出了我想要的內容,而且配有一些圖畫幫助理解,用起來有點像字典的感覺,還是很方便的,什么時候突然對某個字感興趣了,就可以學習一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