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年05月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作者:李明新 頁數(shù):300
內(nèi)容概要
總序 序 前言 反思篇 兩個“面對”引發(fā)的問題 一個實踐者的反思 反思一:興趣是怎樣流失的? 反思二:主體是怎樣喪失的? 反思三:“兒童”是怎樣從“學生”中分離的? 反思四:語文課是怎樣迷失自己主攻方向的? 研究篇 把握語文教學的“專務”——構(gòu)建以培養(yǎng)語文能力為核心的語文教學 實踐“用教材教”的理念——導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探索 暗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從“熱愛”開始——語文教學中“三個熱愛”的教育 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閱讀教學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思考與實踐 改造我們的語文教學——以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現(xiàn)語文的創(chuàng)新教育 緊扣重點,提高實效——小學閱讀教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探索 聚焦對話:閱讀教學新的生長點——實踐對話教學理念,讓閱讀教學充滿活力 讓朗讀教學富有實效——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實踐篇 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發(fā)展語言——《語言的魅力》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 感受中生情,探究中悟理——《雪猴》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 緊扣重點,自讀自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 感悟發(fā)現(xiàn),深入對話——《貓》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 讓情感與認知共同生成——《趵突泉》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 活化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言語交際——《太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 隨感篇 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別丟了“語文” 學“法”與學“招兒” 關于“多讀”的斷想 教與學不能平分“天下” 尊重個性不等于“怎么理解都行” 切忌模式化 新課程面前再談“舉一反三” 樹立主體意識,講求范讀時機 素養(yǎng)篇 走向?qū)I(yè)型教師——“做一個怎樣的語文教師”的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作者簡介
李明新1968年出生,教育管理本科畢業(yè),中學高級教師,北京小學副校長,北京市優(yōu)秀青年知識分子,北京跨世紀人才。曾獲北京市優(yōu)秀教師、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宣武區(qū)“十大拔尖人才”、宣武區(qū)學科帶頭人等稱號,曾被授予陳香梅校長獎章。1997年開始組織、指導學校的市級“九五”課題的研究工作。其本人分別獲全國、北京市、宣武區(qū)小學語文教學評比一等獎;發(fā)表教學研究文章十余篇;著有《構(gòu)建主體性課堂教學》、《全新小學生作文訓練》等書。
書籍目錄
總序序前言反思篇兩個“面對”引發(fā)的問題一個實踐者的反思反思一:興趣是怎樣流失的?反思二:主體是怎樣喪失的?反思三:“兒童”是怎樣從“學生”中分離的?反思四:語文課是怎樣迷失自己主攻方向的?研究篇把握語文教學的“專務”——構(gòu)建以培養(yǎng)語文能力為核心的語文教學實踐“用教材教”的理念——導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探索暗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從“熱愛”開始——語文教學中“三個熱愛”的教育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閱讀教學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思考與實踐改造我們的語文教學——以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現(xiàn)語文的創(chuàng)新教育緊扣重點,提高實效——小學閱讀教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探索聚焦對話:閱讀教學新的生長點——實踐對話教學理念,讓閱讀教學充滿活力讓朗讀教學富有實效——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考與實踐實踐篇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發(fā)展語言——《語言的魅力》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感受中生情,探究中悟理——《雪猴》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緊扣重點,自讀自悟——《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感悟發(fā)現(xiàn),深入對話——《貓》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讓情感與認知共同生成——《趵突泉》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活化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言語交際——《太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課堂紀實隨感篇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別丟了“語文”學“法”與學“招兒”關于“多讀”的斷想教與學不能平分“天下”尊重個性不等于“怎么理解都行”切忌模式化新課程面前再談“舉一反三”樹立主體意識,講求范讀時機素養(yǎng)篇走向?qū)I(yè)型教師——“做一個怎樣的語文教師”的思考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編輯推薦
本書是作者梳理16年語文教學的經(jīng)歷,特別是近幾年進行語文課程改革實驗的經(jīng)歷。這本書圍繞作者的語文教學實踐寫了五個部分,貫穿的思想就是“實”與“活”。是作者對語文教學存在問題的一個比較深入的思考。是 用課例的方式綜合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思想、觀點、理念和藝術,是活生生的教學實踐。是作者在課程改革研究陽課程改革實踐過程中的一些新的感悟。體現(xiàn)了作者在語文教學上“實”與“活”的追求。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