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亞子文集補編

出版時間:2004-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柳無忌  頁數(shù):30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柳亞子文集補編》收錄了漏收于柳亞子先生專集中的自1903年至1954年間創(chuàng)作的詩、詞、隨筆、文論、書信等一百八十多篇作品,及聯(lián)語。

書籍目錄

1903年駁《革命駁議》《女界鐘》后敘哀新黨樂府1904年中國第一女豪杰女軍人家花木蘭傳聞某女士以家庭沖突慘死詩以悼之1905年郭從謙傳滿江紅·題《風洞山傳奇》1906年云間張女士傳觀蒙古長人感賦云間俞君小傳1907年復報社廣告自題《吳日生傳略》后女子家庭革命論羅敷媚·病中有悼1908年湖南女子請開國會(存目)閑談1909年論女子對于男子偽道德之流毒異哉馮仁銓之言1910年1911年1912年1913年1914年1915年1916年1917年1921年1923年1924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1年1932年1933年1934年1935年1936年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3年1944年1945年1946年1947年1948年1949年1950年1951年1954年附錄聯(lián)語匯存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摶摶四百州之國土,師師四千年之民族,籀其史者,徘徊其鐘*焉。亦嘗觀夫興廢之交、隱微之地矣。暴君污吏,不堪為天下主:強有力者,珍其臂而奪之?;蚱シ蚺瓿刂驈姺d晉陽樁甲。東方盜起,麋鹿難當。南斗謠興,倉皇出走。其進取之方,略與地方革命為近似。若夫當涂取漢,典午代魏。孱王不武,書青紙而欣然;群下傾心,擁黃袍而加體。事雖從中而起,顧周旋揖讓,不借鐵血之靈威,此則石勒所謂“欺人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者”,而正不屑以中央革命之徽號加之矣。至于身非貴族,位非權臣,崛起孤根之中,托業(yè)微賤之地。雄心內斷,暴主忽鋤。且所掊擊者,非我巴科民族之代表,而為一異種胡兒。此其人,非轟轟烈烈之英雄而能若是耶!白虹貫日,拂荊卿之佩刀;青草如剪,吊要離之古墓。我伺胞其諦聽,聽我殺朱邪、存勖者《郭從謙傳》?!  凹v干山頭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耗矣哀哉,十八葉天子之末路也。而郭從謙適以其時投身于陽九百六之世界。時則黃巢甫滅,朱溫、李茂貞、王行瑜、韓建之徒,并以鼠偷狗盜之才,負紫色蛙聲之望,縱橫跋扈于梁、歧、邠、華之間。喜則相合,怒則相攻。烽火連天,干戈四起。而絕代梟雄朱邪克用者,以西突厥之遺種,別號沙陀部落,崛強塞外,有睥睨中國之野心。唐又延而進之,資其兵力,一平龐勛,再平黃巢。以收復長安,論功第一。賜屬籍,封王爵,授河東節(jié)度使,雄踞晉陽。以蠻夷之大長,擁唐叔之山河。益驕縱自喜,要挾天子,并吞六鎮(zhèn),蓋骎骎乎劉淵、石勒之形矣。偽業(yè)未成,老雄遽死。長子存勖,亦梟杰,有父風,統(tǒng)其遺部,寢昌寢大。迨朱氏代唐,益授彼名義。并幽州,取鎮(zhèn)定,軍聲甚張。然螳螂捕蟬,忘黃雀之在后。蓋從謙已人其軍中,為從馬直指揮使矣。存勖雖夷種乎,而身居中國,久知音律,能度曲,義好俳優(yōu)。從謙偵知之,復棄軍功,為伶人。存勖甚親愛之,氍毹紅燭,蒼鶻參軍,時相戲于庭中。存勖自為優(yōu),名乍天下。而從謙亦易其名曰門高,務得存勖歡焉?! ∥岵荨稄闹t傳》,吾輒有-一異想浮現(xiàn)于腦膜。吾嘗疑我歷史之評判家,何以薄于全國,而厚于一姓也;何以刻于同種,而寬于異族也;何以眩于虛名,而昧于實禍也。由是因緣,而異類殊族之狡黠者,乃得施其盜國,并盔仁義之手段。存勖自以先世得唐賜姓,忝顏自附宗室,以為唐復仇為名,稱其軍曰義兵。值朱氏內亂,自相屠殺,卒火溫子友貞,而自帝于汴洛。越數(shù)年,復舉兵滅蜀,殺王衍,盡屠其族。夫以民族大義論之,芒山朱三雖為民賊,然問其族姓,猶我同胞。則椒殿興戌,大梁授璽,所亡者抑不過隴四一姓之私產。自朱邪得忐,而莽莽神州,遂一變而為突厥犬羊、沙陀賤族之殖民地、游牧場。則自我國民之眼孔觀之,其罪惡較朱溫為何如矣。況西蜀土建于中原尤主之秋,崛起一隅,卒苦經營,自成霸業(yè),而民亦賴以小康。王衍雖亡國,其所坐之罪,實孱弱耳。身非桀紂,族猶炎黃。而秦川一夜,流血成河。此其慘(殘)酷豈讓平陽五國!匪我族類,誠不可以人道論哉!而后世盲史,徒見其以高祖太宗懿宗昭宗之廟,雜廁于朱邪,執(zhí)宜朱邪,赤心朱邪,克用諸胡鬼中,而曰:“此唐室之后也。此中興也,此復仇也?!边瓦驮展质?!咄咄哉怪事!  梁亡矣,蜀滅矣。東帝西帝,一時并喪于胡兒之手。存勖益欲席卷四方,為沙陀建一統(tǒng)之偉業(yè)。荊南高季昌入朝于汴,既歸而復追之,幾陷虎口。當是時,充存勖之野心,目中已無中國。而炎黃遺裔之割據(jù)偏安者,復四分五裂,不能合為聯(lián)邦,以御強暴。蓋岌岌乎蒙古亡宋,□□亡明之慘禍矣。幸也沙陀內訂,克用養(yǎng)子邈佶烈,舉叛旗于魏博,進克汴州。存勖勢已窮蹙,而漢族奇人郭從謙,復從中而起。運動軍人社會,攘臂一呼,應者四起。露刃注矢,馳攻存勖。復縱火焚宮門,存勖率眾相距,手自擊殺數(shù)十百人,卒為流矢所中,踣于廊下。錦囊盛矢,嘆壯志之全銷;樂器焚尸,笑胡兒之末路。而一代梟雄,自此終矣。厥后邈佶烈聞耗進兵,殺從謙而自立。然鑒于存勖之禍,自知非分。嘗夜焚香祝大,有“臣本蕃人,豈足治天下!愿早生圣人,以救世亂”之語。孟知祥自王于蜀,亦不敢相逼。其后雖行敬助、劉智遠擾擾并起,桑維翰且引契丹以入中國,而受具屠戮者不過長安、汴洛諸都會。至于長淮以南,劍閣以西,以及閩、粵、刪、湘猶得受治于同種之下。匕鬯不驚,而河山無恙,保數(shù)十年之治安,以待趙氏之興,而授之華夏主。則未始非從謙一擊之功也夫!未始非從謙一擊之功也夫!  有天然之道德,有人為之道德。天然之道德,根于心理,自由、平等、博愛是也。人為之道德,原于習慣,綱常、名教是也。天然之道德,真道德也。人為之道德,偽道德也。余悲夫當今之世,士習競爭,人夸樂利。等道德于芻狗,借權術為護符。橫流所屆,將惻隱廉恥之心蕩然俱盡。人類之禍,日以酷烈。而抱殘守缺之徒,又迂拘拙陋,不知昌明自由、平等、博愛之真道德,反欲吹綱常名教已死之灰。此無論其說之不能行也,就使能行,而偽道德愈尊,真道德愈晦。將世界進化之機,益以窒絕。蕓蕓眾生,遂無有出苦海而登覺岸之一日矣,此其間,誠不可不深長思也?! ≈袊鴶?shù)千年相傳之道德,皆人為之道德,非天然之道德也。皆原于習慣,綱常、名教,矯揉造作之道德,非根于心理,自由、平等、博愛,真實無妄之道德也,皆偽道德非真道德也?! 。ㄖ袊糯硐?,皆以道德為獨一無二之絕對的,故董仲舒曰:“天不變道亦不變?!逼涿黩炓病W詺W化東來,始有創(chuàng)道德革命之說者。遂生舊道德、新道德之別。余轄:新道德不若稱為真道德,舊道德不若稱為偽道德。蓋新舊不過判一時之好尚,而真?zhèn)巫阋远ò偈乐欠且?。)請舉其犖犖大者,而明辨之:  一人民對于君主之偽道德也。原人時代,酋長政體未建立,無有君民之分。大同時代,無政府學說實行,亦無有君民之分。原始要終,既如是矣,則君主之為物,不過數(shù)千年歷史上無謂之贅疣耳。既儼然以一人肆于民上,自念威福,權力皆由強取豪奪而來,常惴焉有汲汲顧影之心。斯不得不創(chuàng)尊君親上之謬論說,以鞏固其大寶。此人民對于君主之偽道德所由來也。蓋非惟專制國為然,雖立憲國亦有之,非惟中國為然,雖東西列國亦皆有之。(如德意志、日本行大權政治,皆以專制之實,飾立憲之名。其尊君之觀念,不稍鏟削。而日人自詡皇統(tǒng)萬世一系,尤為無恥。即英為立憲祖國,以議院政治得名,似無所依賴于君主。而依然留此守府之孱王.享皇室之尊榮:則其君主之迷信,亦未盡祛也。)而中國特其尤甚者耳;嘗謂:能代表中國人民對于君主之偽道德者,莫如唐儒韓愈:其言曰:“天王圣明,臣罪當誅?!狈蚣q,獨夫也;文王,圣人也。以獨夫為圣明.稱圣人有當誅之罪。無他,君主雖獨夫;既尊之為天王,不得不諛以圣明;人民雖圣,既賤之為臣庶,不得不謂其當誅耳!又曰:“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為臣:民不出粟米、麻絲以事其上,則誅?!狈蚓螢?,而有出令之權?民何為,而有出粟米、麻絲之責?不出則誅又何為?而嚴酷武斷,至于斯極:亦無他,君民間之關系使然耳:夫以愈之所言,悍戾無倫,等于狂吠。而后世學者,稱道弗衰,配食尼山,千秋俎豆。無識如蘇軾,且稱之為“匹夫而為天下師,一言而為萬世法”,則直以圣人相推許:此亦可見,愈之言適合于古人相傳之習慣,而非徒一家之私議矣。滔滔狂流,往而不復;雖以異種殊族,臨制吾土;黃屋左纛,久假不返。亦得以君民之分.鉗制夏華之民:而民亦若崩,厥角稽首,罔有攜貳:(種族之爭,似非公理,但弱民族受制于強民族,而思排斥其統(tǒng)治者,即為排斥強權:排斥強權,即自由、平等、博愛之真道德矣:故強民族之民,飾愛國之名.以實行其帝國主義、殖民政略者,正孟氏之所謂“善戰(zhàn)者服上刑,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其愛國當斥為獸性之愛國:若弱民族之民,固不當以愛國為罪也:)生民之禍,于斯為極:此人民對于君主偽道德之流毒也。  二卑者對于尊者之偽道德也。天生蒸民,萬類平等。由真道德而論,非有尊卑之分也。有之,自中國之偽道德始矣。所謂卑者,對于尊者之偽道德,其大別有二:在國家,則有尊卑、貴賤之分。尊貴即官吏,卑賤即人民也。官吏之威嚴,雖稍次于君主,然因其為君主所信任,奉君主之命令,以治人民,故人民亦不得而抵抗之。抵抗官吏,即視為抵抗君主之代表。語曰“投鼠忌器”,又曰“城狐社鼠”,言官吏之不可犯也。故人民之生死予奪,悉握于官吏掌握之中。殘民以逞,莫敢誰何。朘削脂膏,則猗頓可為黔婁;顛倒善惡,則顏回可為盜跖。羅鉗占網,羅織無辜。流血成川,號為屠伯。昔人稱“破家縣令,火門知府”。豈不信哉!迨至民不堪命,鋌而走險,戕官劫獄,即名為叛逆不道。文告張皇,天威不測。殲茲丑類,臨以干戈。而兵鋒所至,嬰赤無遺矣。即或和平之士,弗向暴動,引吭長號,訴諸長吏?;蚨攵胛宏I,叩帝閽而陳詞。彼君主官吏,亦必自護其類。以抗官敘眾為罪名,則大獄遽起。主者身膏斧銀,余亦郎當鐵索,投諸狴犴之中。瓜蔓株連,不可究詰,而官吏之安富尊榮如故也。(康熙雍正間,吳中抗漕、哭圣諸大獄,比比皆是。)勸;有罷官廢吏,盤踞都邑之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出其余螫,猶足以陵轢齊民。世徒咎官權之橫,不知皆偽道德為梗于中。使非尊卑貴賤等夷名分之說,深中于人心,彼官亦何自而有權哉!其在家庭,則有尊長卑幼之分。自子女對于父母,始充類至盡,以及其他。尊長有命,卑幼不敢違。雖尊長殺卑幼,亦不罪尊長以死也。夫子女之當盡孝于父母者,以其有生我之恩也。然既生于世,則亦世界之公民矣。責以報恩則可,從而壓制凌踐之,使不得自比于人類,則不可,況手刃之乎!祖父母伯叔,由父母而推本,或旁及之,則愈益疏矣。尤無理者,舅姑之于子婦,后母之于前子,大婦之于妾媵,主人之于婢仆,此豈有絲毫血統(tǒng)之關系者,固完全人與人平等之交際也。乃亦無端受制于他人之手,叱之不敢怒,撻之不敢動。生服其命令,死不為復仇。庸非人世至可慘之事耶!孰謂尊卑長幼之偽道德,其禍乃一至斯也?。ㄗ計D受制于舅姑,前子受制于后母,此家庭專制之罪惡。妾媵受制于大婦,婢仆受制于主人,則貧富不均,資本階級發(fā)達所致。經濟大革命,所由不容緩也。)善哉!戴東原之言曰:“自宋儒以意見為理,舍是非而論順逆。尊者以理責卑,長者以理責幼。雖失,謂之順;卑者、幼者以理爭之,雖得,謂之逆。由是下之人不復以天下之同情達之于上,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夫戴氏之所謂者,即吾所謂偽道德耳。此卑者對于尊者偽道德之流毒也?! ∈摹 ∧仙缪偶迗@,社友蒞至者三十七人,攝影為紀念。晚登杏花樓,繼至者五人。裙屐偕來,冠裳畢集,可謂極一時之豪舉矣,撮其名與籍貫,表而列之。愿與海內外留心風雅之士共稔此一段因緣也?! 。鴹壖惨韵滤氖耍麊温?,見《南社紀略》。3月15日)  十五  年來勘破一切,覺四大皆空。只恩恩怨怨四字,到頭不能忘卻,時于醉中一一流露之?! ∽碇屑兪翘炖恚押蟊阌腥擞?。民國維新,人才濟濟,而我于醉中獨哭一窮愁潦倒、墓草已宿之趙伯先,是何心理?畢竟百思不得其故?!  肮蕡@牽黃狗,寒山射白虹”,此林秋葉留別詩也。萬里滄波,郵書斷絕。未稔征人無恙,眠食平安否?舊恨新愁,百端交集:所由放聲一慟,不知吾涕之無從也。  灌夫使酒罵座,明知武安炙手之威,而不惜以魏其之頭與老革俱碎。醉人無狀,一至于斯,寧非怪事!或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醉也?! ∥娜溯p薄,不如酒人披猖。輕薄猶可,披猖殺我。(3月16日)  十六  太一醉后大罵梁啟超,亞子醉后痛哭趙伯先。此真性至情,流露于不自覺者。豈有所矯揉造作而然哉!  伯先善飲。其自粵歸吳也,僚友為之祖餞。既醉,使酒罵座,拔劍擊柱,一座盡靡。更伸足蹴垣,垣洞,而足不得出。奮力拔之,血肉糜爛不顧,其神勇如此。顧中酒既多,胸腹受病  深。廣州敗后,悲憤無聊,益縱飲自戕,卒以不起。此亦英雄之痛史而酒人之龜鑒也:  伯先書法縱橫不可一世,嘗為友人書聯(lián),出句用“汲古得修綆”,友謂,偶句其“蕩胸生層云”乎?伯先笑曰:“我不作頭巾語!”書“交情脫寶刀”五字畀之。下鈐一小印,則“天水王孫”也。使君于此,固自命不凡,天生霸才,奈何不使竟其自用哉!  伯先死后,旅櫬香江:近軍界同人有謀為歸骨首邱,葬于金、焦、北固間者:聞經費頗竭蹶。崇拜英雄之士,當解囊助之。(3月17日)  十七  武三思曰:“我不知世上何者為善人,何者為惡人。但與我善者善之,與我惡者惡之?!苯裰哉摻绲梦泐惔耍  籼摇逗曹巺苍挕分谖垂鈴椭?,故對于滿清屢用正言。若反之,語調諛其驕,即所以揚其惡。余撰《小序》中所謂“俳優(yōu)其詞,委曲其意”者是也。望文生義者流,乃疑為揚子云之《劇秦美新》,奈何不善讀書,不知知人論世,而厚誣賢哲,一至于斯哉!  民國優(yōu)待條件,尊溥儀為大清皇帝。有疑之,則曰:“稱為大清,所以別于民國也。”然則,夢桃稱福臨、玄燁、胤禎、曼寧諸虜酋為木清某祖、某宗、某皇帝,獨非此意耶?。?月18日)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柳亞子文集補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