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1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李宏杰 頁數(shù):46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詳盡的資料,對爵士樂進行了全貌概覽,包括爵士樂的起源、流派、爵士初識指南、全球精選400余樂人樂隊的背景資料、3000余幅專輯封套圖片、專家唱片評級等?! ∽髡弑M自己多年的積累,在《搖滾圣經(jīng)》之后,又編著了這部《爵士圣經(jīng)》。對爵士樂愛好者,它是了解爵士、收藏爵士的權(quán)威工具書?! ?/pre>作者簡介
李宏杰,畢業(yè)于河北科技大學機械系,曾為某搖滾樂隊主唱,現(xiàn)任“中國搖滾第一刊”《通俗歌曲》雜志的執(zhí)行主編。同時亦是演出策劃人、唱片制作人、樂評人、專欄作者,著有《搖滾圣經(jīng)》(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書籍目錄
序向曾經(jīng)貧窮的人致敬 向曾經(jīng)優(yōu)雅的人鞠躬凡 例名詞解釋初識爵士爵士簡史爵士樂的革新者們(不可不知的爵士樂音樂家)拉格泰姆(Ragtime)新奧爾良爵士(New Orleans Jazz)經(jīng)典爵士(Classic Jazz)經(jīng)典女性布魯斯(Classic Female Blues)芝加哥原聲布魯斯(AeOU.stic Chicago Blues)原聲布魯斯(Aeoustic Blues)鋼琴布魯斯(Piano Blues)搖擺爵士(Swing)大樂隊(Big Band)波普(Bop)迪克西蘭(Dixieland)主流爵士(Mainstream Jazz)早期的“節(jié)奏布魯斯”(R&B)跳躍布魯斯(Jump Blues)酷爵士(Coo1)硬波普(Hard Bop)靈魂爵士(Soul—Jazz)非洲古巴爵士(Afro-Cuban Jazz)波薩諾瓦(Bossa Nova)拉丁爵士(Latin Jazz)第三流派(Third.Stream)先鋒(前衛(wèi))爵士(Avant-Garde)自由爵士(FFee Jazz)融合爵士(Fusion)民謠(Ballads)酸爵士(Acid Jazz)爵士搖滾(Jazz Rock)爵士樂入門唱片指南樂人樂隊中文索引后 記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向曾經(jīng)貧究的人致敬 向曾經(jīng)優(yōu)雅的人鞠躬(序) 我是很偶然地聽起爵士的,數(shù)數(shù)也有十多年了。原本以為是一件淺嘗輒止的事情,沒想到若干年后我為自己當初的無知嘗盡了苦頭:越深入聽爵士,越會發(fā)現(xiàn)自己知者甚少。當然我學會順著薩克斯的高飛而大加感嘆:爵士的世界是海洋。這是相對于其他種類的音樂來說的。拿搖滾來說,沒有一個搖滾音樂家會像爵士樂手那樣多產(chǎn)?! 【羰筷嚾莸碾S意組合確實令人嘆為觀止,它首先是重在即興的音樂,每一次不同樂手間的 摩擦都有可能留下一張經(jīng)典。于是,那些壽命稍稍長一點的人弄不好就會突破上百張唱片,這其中還不包括唱片公司為了賺錢而炮制的那些精選?! ∮浀脟鴥?nèi)最早出現(xiàn)的爵士入門書,是三聯(lián)書店出的薄薄的《爵士樂》(Jazz&Blues),雖然連個英文人名索引都沒有,但也被我翻得舊了又舊。也許是那個老外作者覺得爵士與布魯斯放在一起介紹,可以講清兩者的聯(lián)系。但也害苦了某些人,最令我吃驚的是:一位曾經(jīng)和舊上海杰美金樂隊同臺的老先生就把兩者混為一談,還響當當?shù)匕涯潜緯鳛橐罁?jù)。后來這樣的小冊子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厚,但都是蜻蜓點水,尤其不能解決我一上來提的問題:如何在爵士的海洋里暢游而不被淹沒。所以,隨著這本《爵士圣經(jīng)》的面市,聽爵士的人便有了最實用的參考。從另一個角度看,在內(nèi)地,關(guān)于爵士的中文書終于編到了辭典的規(guī)格了,盡管要做到大而全可能還遠遠不夠?! ≌J識李宏杰是因為他做搖滾雜志,約稿與寫稿是平時我們之間了解最多的事情。本來以為 搖滾是他惟一的音樂愛好,但有一次令我吃驚的是:他偶爾露出了他對黑人饒舌樂的熟知。更吃驚的事還在后面,他居然在不長的時間里完成了從艾靈頓公爵到Peter Brotzmann的集大成。《爵士圣經(jīng)》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超過李宏杰先前編譯的《搖滾圣經(jīng)》。在國內(nèi),搖滾有譜的人要遠遠超過爵士有譜的人。否則那位以翻譯村上春樹出名的翻譯家在翻《爵士樂群英譜》時就不會亂投醫(yī)了。相對于搖滾歌迷來說,中國爵士樂迷的普遍專業(yè)程度并不高,甚至不少國內(nèi)的樂評人也只是搖滾樂評人。畢竟知道幾個爵士大師算不了什么,爵士的境界是多聽,所以李宏杰又做了件大好事,他為日后樂迷與樂評更加專業(yè)修了一條捷徑?! 橐魳反蚍挚此仆嫘?,但對入門者是必需的,何況這不是李宏杰的發(fā)明。作為本書的主要原始來源,對第三版的《All Music Guide To Jazz》的評判基本上沒有大跌水準。惟一有點遺憾的是歐洲爵士的選擇還不夠全面,話是這樣說,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對當代的東西特別敏感呢?捷徑是捷徑,接下來更多的是留給樂迷的:如何不誤讀爵士,如何不把爵士只當作一種身份,如何享受爵士的創(chuàng)造力,如何在爵士的情緒與意境里不放棄真實?從我們早期只注意Verve、亞特蘭大的經(jīng)典大師們,到戀上ECM、ESP那些特殊品牌,再到充滿野心地挖掘全世界所有的精彩據(jù)點比如FMP、Delmark。我們所做的可能只是在大海里游了一段。當然,全身心地愛上一樣東西,什么事就都有可能發(fā)生。不過,如果有人對我說:他熱愛爵士只熱愛唱片里的爵士,我會大惑不解。爵士的魅力正在于現(xiàn)場,即使是在錄音棚,樂手們的自由度與可變度都是不可估量的。這些年,有幸目睹了一些精彩的爵士現(xiàn)場,比我在上海老建筑里得到的懷舊擺設有意義得多,盡管對于老年爵士我們應該表示某種尊重。我永遠不會忘記仙逝前的貝蒂·卡特如何用她感人的表演來啟發(fā)我們對于生命的熱愛,我也永遠不會忘記David Holland如何讓他的技術(shù)爆發(fā)技術(shù)以外的火花?! ?/pre>編輯推薦
“迪克西蘭”(Dixieland)、“波普”(Bop)、“融合爵士;《Fusion)和“自由爵士”(Free Jazz)所共有的特點是:它們都持續(xù)堅決地將創(chuàng)造性與新觀念引人到爵士樂中來。與流行音樂相比,這是爵士樂最大的不同之處——流行音樂的創(chuàng)作者們總是在不停地復制已有的東西。 爵士樂可以是一支充滿能量的大樂隊,也可以是一位演奏長調(diào)的獨奏薩克斯手;可以是一位唱著民謠的歌手,也可以是一位反常的搖滾吉他手,甚至可以是一支瘋克風琴樂隊。它可以自由地從其他風格的音樂中“借鑒”觀念,但只要音樂家們在努力地闡釋他們自己并且有足夠的靈感將音樂引向另一個方向,那么它就是爵士樂?! 【羰繕凤L格的龐雜與多元在客觀上導致了人們?nèi)狈λ牧私猓斔贿m度地市場化后,反而獲得了比形式更簡單的流行音樂更多的肯定——因為爵士樂向人們展示了大量的生活。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