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作者:陶方宣 頁數(shù):203
Tag標簽:無
前言
據(jù)說張愛玲是餓死的,這是她選擇的最有尊嚴的死亡方式,這一年她75歲,她覺得活夠了,已經(jīng)做完該做的一切,應該要離開這個世界了。早在一年前,她就開始了死亡準備:校訂完成了《張愛玲全集》,出版了最后一本書《對照記》,將家族老照片重新整理一遍,對自己飄零的前世今生作最后一次回眸——回眸,是為了訣別,為了安靜地離開。她將空寂的居室打掃一遍,然后噴上驅(qū)蟲劑,最后在一塊灰藍的地毯上躺下來,將個人身份證明放在身旁,靜靜地等待死神降臨——一個星期后,她的遺體被公寓管理人員發(fā)現(xiàn),同時發(fā)現(xiàn)的還有她的遺囑:不要察看我的遺體,不要舉行任何儀式,將骨灰隨便拋棄在荒漠無人處…… 在資料上看到這個細節(jié),我發(fā)出一聲嘆息,活著要離開人群,死后還是要遠遠地離開人群,我能理解她對人群的恐懼與絕望,這也是張愛玲引起世人——如我這種人的共鳴處之一反過來說,這也促使了我對她的閱讀與尋找,閱讀與尋找本身就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共鳴——有些人一生為鄰,或許陌如路人;有一些人永不相見,卻息息相通,這是生命的奇妙所在。我對張愛玲的尋找開始于十多年前,當時還在一個江南古鎮(zhèn)生活,在那條空寂的老街上,我常常會在秋風破窗的季節(jié)想起她。從前只會遙想一下,很少真正付諸行動,最近三到五年時間,有機會,條件也許可,我便追隨著張愛玲飄零的影子,開始了在大地上的尋找。
內(nèi)容概要
《尋蹤·張愛玲》作者是一位忠誠的鐵桿張迷,數(shù)十年間追尋著張愛玲飄零的芳蹤與倩影;從上海高堂大宅,到小村落寒舍陋室,從皖北殘破不堪的熊磚井,到浙南落滿灰塵的老洋樓;從溫州城內(nèi)早已填平的竇婦橋,到香港海邊人潮洶涌的淺水灣;從六朝古都偏僻的小巷弄,到燕趙大地鄉(xiāng)間的玉米田……都是張愛玲的涉足之處、相關之地,伊人屐痕處處,也會步步生蓮,作者尋蹤之旅就是尋覓一條張愛玲的情感線與生命線,串起她生命中的朵朵蓮花,那是張愛玲一生的絢爛,也是她一世的荒涼……張愛玲如一朵神秘的海上花,在秋風中漸行漸遠。
書籍目錄
你找她蒼茫大地無蹤影(代序)第一輯:愛情1.石婆婆巷,“苦竹”一枝沐風雨2.愛丁頓公寓,美麗蒼涼的手勢3.在胡村,田園將蕪胡不歸4.美麗園,與美麗無關5.靜安寺,轉(zhuǎn)身就是百樂門6.在武漢,庭院里的竹葉水色7.小洋房,胡蘭成的暫居地8.新新公司,最濫俗的三角戀9.溫州城, “含著珠寶在放光”10.西子湖畔,吃剩下的螃蟹面第二輯:命運11.天津睦南道,提摩太·C·張12.圣瑪利亞,一個自卑的女生13.清末民初老房子,有古墓的清涼14.蘇州河邊,那個漆黑的夜晚15.淺水灣,愛情的港灣16.百代小紅樓,老上海的“夜來香”17.雞鳴寺,求簽打卦的女子18.羅湖橋,撒腿狂奔的“老鄉(xiāng)婦女”第三輯:家族19.皖北小村莊,張愛玲的根20.玉米地里,埋藏著張愛玲的祖先21.蕪湖的稻和米,李家的金與銀22.小姐樓,杏花落了桃花開23.金陵陋巷,搖搖欲墜的老墻24.白禮登公寓,一塊美麗的霞披25.飛達咖啡館,父親的香腸卷26.開納公寓,對面便是明月村27.愛文義路,孫家女兒大家搶28.老弄堂,漂亮男孩的宿命29.重華新村,吃土豆泥的日子第四輯:文學30.上海老房子,飄零的芳蹤與倩影31.從國泰到新光:作為影迷的張愛玲32.靜安寺路,文學與歷史的交叉33.萬宜坊,小說中的美女特務34.畫錦里, “三十年前的月亮”35.紫蘭小筑,點燃一爐沉香屑36.“凱司令”,熱帶叢林的鸚鵡37.自忠路上,尋尋覓覓訪蘇青38.旭東里,電影的“不了情”39.草爐餅,汪曾祺的念想40.無為洲,出“粘粘轉(zhuǎn)”的地方41.陶風樓,一間古董鋪子42.卡爾登公寓,張子靜的眼淚附錄 張愛玲主要親友關系圖
章節(jié)摘錄
第一輯:愛情 2.愛丁頓公寓,美麗蒼涼的手勢 春天,一個令人發(fā)困的長長午后,我來到常德路和南京西路交匯處,那里有一座鶴立雞群的愛丁頓公寓,張愛玲和姑姑張茂淵在此居住了許多年。她們搬出去又搬進來,只有一個理由:此處適合她。張愛玲在上海生活了25年,居住過很多地方,愛丁頓公寓是最重要的一處,在這里,她完成了主要代表作《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等。也正是在這個木門深鎖的房子里,她與胡蘭成相識相知,直至秘密結(jié)婚。一紙婚約上寫下“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是張愛玲對理想生活的期盼,她的理想生活就在公寓,《公寓生活記趣》是她筆下最活潑俏皮的文字—— 地鐵站出口就是靜安寺,金碧輝煌香火很盛的樣子,正在大修。沿南京西路往前走幾步就是一個路口,四下里看看,一眼就看到常德公寓。張愛玲居住的時候,它叫愛丁頓公寓,常德路叫赫德路。如今此樓雖已斑駁,但依舊惹眼得很,一如張愛玲的衣飾,不一定是什么華貴的料子,卻自有一番驚艷在里面——站在愛丁頓公寓緊閉的鐵門前不知所措,在雜志上看到張愛玲曾住51室,后又移至65室。據(jù)報載,那些房子經(jīng)改朝換代幾易其主,人家并不歡迎陌生人打擾。樓里的電梯工人態(tài)度也壞,一聽說來尋找一位搬離多年并且去世多年的人,立馬滿臉憤慨,要把人趕出。奇怪的是電梯在鐵門里面,不要說進電梯了,首先這道鐵門就沒辦法進去。我一直站在門廳里,看著地上的瓷磚,有一塊壞了,想象是那年張愛玲高跟鞋踩的,說不定她腳一歪,就勢跌在胡蘭成懷里,外面正下著雨,一輛黃包車等在門口,著名的百樂門就在不遠處的愚園路口,金嗓子周璇的歌聲隱隱傳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