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里的過客

出版時間:2006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作者:吳俊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以魯迅的個性心理為研究對象,特別注重對那些以前一直被人們所忽略的甚至還被視為“消極陰暗面”的個性和心態(tài)特征進行分析,其中主要涉及魯迅的負罪感、虛無心態(tài)、自虐與攻擊的心理沖突、愛情心理以及暮年的疾病與死亡意識等等,體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學術眼光。正像只有在黑暗中才能更鮮明地看到光明,只有細致地考察了魯迅內心世界中那些不易察覺的因素,才能更深入、也更全面地了解魯迅的整個人格和精神。吳俊這本書的核心就是揭示魯迅在個性上所付出的種種代價……
  我把這本書視為自己年輕時代的最后證明?,F(xiàn)在仍想這樣說,這是一本年輕的寫作者寫給年輕人看的“青春讀物”。當然,它是一本關于魯迅的書。
  夕陽下獨行的過客想要逼近或抵達的是超越了墳地和野花的無窮之遠的遠方。雖然是無窮之遠的遠方,但過客惟一的選擇仍然是決不回轉去的前行。在這里,遠方的虛妄或虛無,已非關鍵所在,勘破虛妄或虛無之存在的思想、意志及其行動,才是《過客》的主題。同時,正因為是“無窮之遠的遠方”,它就將是不可言說的,即不可能用語言來言說。“不可言說”在此擺脫了語言表達有限性的囚籠。而“向著”這無窮之遠的遠方的前行者,實際上承擔了我們內心希望的使命。于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內心滿懷光明、溫暖與喜悅的希望者的魯迅形象。
——吳俊
  夕陽西獨行的過客要抵達的是超越了墳地和野花的無窮之遠的遠方。雖是無窮之遠的遠方,但他唯一的選擇仍是決不回轉去的前行。

書籍目錄

新版自序引  言第一章我是亞當?shù)淖訉O第二章虛無的包圍與糾纏第三章一枚硬幣的兩面第四章在母親和妻子之間第五章暮年意識:疾病和死亡(上)第六章暮年意識:疾病和死亡(下)殉道:思想者的代價和歸宿(結語)附錄(四篇)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愛倫坡曾經說過,沒有一個作家敢于真正寫出他心中全部的思想和感情,因為怕紙張會被這些思想和感情所燒毀。由此,我也聯(lián)想到魯迅說過的一段頗為類似的話。這是一段著名的并且意味深長的話:“我自然不想太欺騙人,但也未嘗將心里的話照樣說盡,大約只是看得可以交卷就算完。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發(fā)表一點,酷愛溫暖的人物已經覺得冷酷了,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來,末路正不知要到怎樣?!濒斞高€曾說過:“中國人向來因為不敢正視人生,只好瞞和騙,由此也生出瞞和騙的文藝,由這文藝,更令中國人更深地陷入瞞和騙的大澤中,甚而至于已經自己不覺得。世界日日改變,我們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誠地、深入地、大膽地看取人生并且寫出他的血和肉來的時候早到了;早就應該有一片嶄新的文場,早就應該有幾個兇猛的闖將!”我想這樣說是能夠為人所接受的:魯迅其實就是他自己所說的中國新文學中寫出了人生“血和肉”的第一個偉大而“兇猛的闖將”?!犊袢巳沼洝穭t是人們聽到的第一聲魯迅的吶喊和自問?!  犊袢巳沼洝肪烤故且徊吭鯓拥淖髌?它的深刻意蘊究竟是什么?對于魯迅的文化和個體心理而言,它究竟說明了什么?我愿意再次強調:這是一部“原罪的懺悔和絕望”之作。說得具體一點,是作者對于自身歷史和自P6身命運的自覺詰難與深刻絕望。當人們相信這主要只是一篇揭露和控訴封建禮教和家族制度的檄文——就像魯迅自己所說的那樣——時,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其中原本十分明顯和突出的并且僅僅只對魯迅個人才具有的意義,這就是魯迅內心深處那種強烈的“負罪”感和由此而生的極度的不安、恐慌與孤獨感。聯(lián)系到魯迅的一生,這些心理表現(xiàn)可以說始終是魯迅深層心理的主要特征。如果我把對于封建主義因素的批判看成是《狂人日記》的明顯的和第一重的主題意蘊,那么它的潛在的和第二重的意蘊,就是我想強調的罪惡意識和由此而來的種種心理表現(xiàn)。這后一種主要對于魯迅,我以為是更重要和更有價值的。因為反封建的主題在“五四”時期,其實是一種時代精神,是一種社會進步潮流的主旋律和大趨勢,魯迅所能夠做的和所達到的可能只是在思想上比別人更深刻一些或更領先一些而已;但是他的“負罪”或“原罪”意識卻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文化人格典型。人們將不難發(fā)現(xiàn),在魯迅以前和與魯迅同時,從來也沒有一個中國知識分子在經歷了近現(xiàn)代西方個性主義啟蒙和覺醒以后,對于新舊時代交替的文化環(huán)境中的自我有著如此深刻而執(zhí)著的反省和審視意識,并且,這種意識已經滲透和積淀在他的文化人格與個性心理的最深層。作為一種潛在的和最深刻的心理動因,我們將會看到,這種罪惡意識對于魯迅的影響是很復雜的,而其結果也是多種多樣的。P7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本書以魯迅的個性心理為研究對象,特別注重對那些以前一直被人們所忽略的甚至還被視為消極陰暗面的個性和心態(tài)特征進行分析,其中主要涉及魯迅的負罪感、虛無心態(tài)、自虐與攻擊的心理沖突,愛情心理以及暮年的疾病與死亡意識等等,體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學術眼光。正像只有在黑暗中才能更鮮明地看到光明,只有細致地考察了魯迅內心世界中那些不易察覺的因素,才能更深入、也更全面地了解魯迅的整個人格和精神。吳俊這本書的核心就是揭示魯迅在個性上所付出的種種代價……                             ——錢谷融    我把這本書視為自己年輕時代的最后證明?,F(xiàn)在仍想這樣說,這是一本年輕的寫作者寫給年輕人看的青春讀物。當然,它是一本關于魯迅的書。    夕陽下獨行的過客想要逼近或抵達的是超越了墳地和野花的無窮之遠的遠方。雖然是無窮之遠的遠方,但過客惟一的選擇仍然是決不回轉去的前行。在這里,遠方的虛妄或虛無,已非關鍵所在,勘破虛妄或虛無之存在的思想,意志及其行動,才是《過客》的主題。同時,正因為是無窮之遠的遠方,它就將是不可言說的,即不可能用語言來言說。不可言說在此擺脫了語言表達有限性的囚籠。而向著這無窮之遠的遠方的前行者,實際上承擔了我們內心希望的使命。于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內心滿懷光明、溫暖與喜悅的希望者的魯迅形象。                             ——吳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暗夜里的過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一位研究魯迅的青年學者.一個值得我們去了解的魯迅.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