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4 出版社:中國商務出版社 作者:(美)埃文(Evan.W.M)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危機四伏:預防技術災難,ISBN:9787801815132,作者:埃文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威廉·M.埃文 馬克·馬尼恩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綜述第一章 技術災難:不堪回首 危險的技術 技術災難案例摘選 石棉沉著病 切爾諾貝利災難 博帕爾毒氣泄漏事故 DC-10空難 特納里夫島跑道相撞事件 海厄特攝政通道垮塌事件 泰諾中毒事件 技術災難的原因 技術災難預防戰(zhàn)略 誰應為技術災難負責? 科學家和工程師 企業(yè)高管和研發(fā)主管 政府官員 學術界 公民 結語第二章 自然災難和人為災難 自然災難 洪水 颶風 地震 人為災難 核反應堆事故 核武器事故 自然災難和人為災難的比較 結語第二部分 技術災難橫行第三章 千年蟲之災(Y2K):信息技術的崩潰 Y2K的總體影響 閏年轉化難題 對問題的預測 問題的起因 技術因素 程序設計因素 管理因素 Y2K的涉及范圍 Y2K的代價 結語第四章 技術災難理論 技術災難的系統(tǒng)分析方法 反饋機制和工程系統(tǒng)設計 佩羅的“正常事故”理論(NAT) 高可靠性理論(HRT) 技術災難的社會技術系統(tǒng)分析 結語第五章 技術災難的根源 技術設計因素 人為因素 組織系統(tǒng)因素 社會文化因素 核信息時代的恐怖主義 “9.11”事件 恐怖主義和反恐 技術反恐措施 人為反恐措,施 組織系統(tǒng)反恐措施 社會文化反恐措施 結語第三部分 工業(yè)革命以來的技術災難第六章 三次工業(yè)革命及未來 三次工業(yè)革命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第三次工業(yè)革命 核電站風險 計算機相關風險 第四次工業(yè)革命? 結語第七章 技術災難矩陣 檢驗關于技術災難史的三個推論 結語第四部分 技術災難案例分析第八章 12個技術災難案例 1.美國軍艦“普林斯頓”號爆炸 2.“泰坦尼克”號沉沒 3.艾斯吉爾火車失事 4.約翰斯敦洪水 5.DC—10空難 6.特納里夫島跑道相撞 7.桑塔·巴巴拉石油泄漏 8.臘夫運河有毒廢棄物污染 9.阿波羅I號飛船起火 10.三哩島事故 11.“挑戰(zhàn)者”號災難 12.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第九章 從技術災難案例分析中得到的教訓 個案教訓 綜合教訓 結語第五部分 技術災難的戰(zhàn)略反應第十章 工程師和科學家的責任 工程學院的角色 工程設計中的安全責任 社會實踐中的工程學 工程師協(xié)會的角色 知識的拓展 保護有職業(yè)道德的工程師 提倡和實施職業(yè)道德準則 科學和科學家的角色 知識和權力 知識一權力關系的例證 科學的專業(yè)化和國際化 結語第十一章 企業(yè)在技術災難管理中的角色 企業(yè)管理的治與不治 危機管理案例分析 福特斑馬(Pinto)案例 福特與凡士通之爭 東方航空:舉報事件 達康盾(DalkonShield)事件 約翰·曼維爾公司石棉案 ??松ね郀柕滤固栐托孤┦录? 強生公司事件 危機管理理論 結語第十二章 法律體系在技術政策制定中的角色 行政部門 立法部門 管理部門 司法部門 律師界 美國法律子系統(tǒng)在技術政策制定中的相對效力 結語第十三章 技術風險評估 概率型風險評估 風險成本收益分析 技術評估 結語第十四章 技術決策和民主進程 風險評估:技術與民主 參與式技術 市民參與機制 邁向市民組織聯(lián)盟 婦女組織 民權組織 環(huán)境組織 消費者組織 結語譯名索引
編輯推薦
《危機四伏——預防技術災難》一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真實的案例,對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以來,世界范圍內發(fā)生的技術災難或重大技術事故的過程、原因和預防策略進行了詳細描述,并特別強調人類行為、組織機制和安全文化在復雜技術安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如何避免技術災難的發(fā)生:既要有科學的態(tài)度,更要講求人道主義的精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