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義書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中國致公出版社  作者:乃文 編譯  頁數(shù):161  字數(shù):60000  譯者:乃文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印度現(xiàn)存最早的文獻是四部吠陀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達婆吠陀》,它們大約產(chǎn)生于公元前1500—1000年間。其中,《梨俱吠陀》出現(xiàn)得最早也最為重要,共收集了1028首詩,大多是頌神詩?!拌髸笔墙忉尅胺屯印钡臅?,現(xiàn)存有十多種。在“梵書”后面的是“森林書”,現(xiàn)存8種,主要是“梵書”的附錄。“森林書”的后面又附有“奧義書”?!  皧W義書”共有二百余種,但大多數(shù)的奧義書產(chǎn)生的年代比較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奧義書,而多是后人的穿鑿附會。一般來說,只有早期的13部被公認為是真正的奧義書:《愛達雷耶奧義書》(AitareyaUpanisad)、《考史多基奧義書》(kausjtakiUpanisad)、《泰迪黎耶奧義書》(TaittiryaUpanisad)、《廣林奧義書》(Brhadar、anyakaUpanisad)、《歌者奧義書》(ChandogyaUpanisad)、《由誰奧義書》(KenaUpanqisad)、《羯陀奧義書》(KathaUpanisad)、《伊沙奧義書》(IsaUpanisad)、《白凈識者奧義書》(Svetasv&taraUpanisad)、《蒙查羯奧義書》(MundakaUpanisad)、《彌勒奧義書》(MaitrayaUpanisad)、《六問奧義書》(PrasnaUpanisad)、《奧姆奧義書》(MandukyaUpanisad)等,其中的前六部也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奧義書。這里所選的奧義書均出自上述十三部得到公認的奧義書,篇幅較短且較重要的,則全譯,篇幅較長的,則選擇重要的選譯?!  皧W義書”,顧名思義,是具有深刻含義的典籍。在印度古代,奧義書具有秘傳之義,多是各宗教派別的“古魯”(意為“老師”、“導(dǎo)師”、“圣人”)以“授業(yè)解惑”的方式對弟子進行宗教哲學(xué)的秘傳;從字面意思說,“奧義書”一詞的意思是“坐在一起”或“坐在樹下”,印度古代圣賢對弟子的教導(dǎo),不在家中或私塾而多是在野外或森林中進行的?! W義書哲學(xué)家思考最多的是自我和宇宙的秘密。他們特別強調(diào)自我,認為自我是最為神圣的存在。人的自我既是人的性靈,又是無所不在的神的意志即大梵。  奧義書是名副其實的印度圣書,印度的宗教哲學(xué)(包括佛教的教義和教理)多是從奧義書發(fā)展而來,奧義書中的一些重要的思想概念,如輪回、業(yè)、大梵、自我(阿特曼)等等,更是對千百年來的印度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西方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也從奧,義書中汲取了無盡的養(yǎng)分。

內(nèi)容概要

“奧義書”顧名思義,即具有深刻含義的典籍,是千年不衰的印度圣書。不僅是古代印度圣賢對弟子進行傳道授業(yè)的秘傳,而且是印度人思考自我和宇宙的源泉。印度的宗教哲學(xué)多是從奧義書發(fā)展而來,千百年來對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均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因而有印度的《論語》和東方的《沉思錄》之譽?! ?jù)說佛教的思想也是緣于《奧義書》,而佛陀是應(yīng)用了他的大智慧將《奧義書》的哲學(xué)義理融會在其思想之中。從巴利文獻看來,許多佛陀的對話都是一種“隱藏的哲學(xué)”——僅扼要勾勒出佛陀思想的大概,烘云托月,言有盡而意無窮。比較起來,《奧義書》顯得更有組織、更有系統(tǒng)?!  秺W義書》最早出現(xiàn)于公元前9世紀左右,較晚產(chǎn)生于公元后?! ≥^早的《奧義書》有《廣林奧義書》、《歌者奧義書》、《他氏奧義書》、《由誰奧義書》第13種。內(nèi)容涉及的范圍很廣,頗受印度幾百年間許多思想家的喜愛并廣泛流傳?! ”緯蓪I(yè)研究人員翻譯,精選了古老《奧義書》的精華,不僅文筆優(yōu)美,思想深邃,而且故事性較強,閱讀一讓人大徹大悟。

書籍目錄

《羯陀奧義書》選《由誰奧義書》《愛達雷耶奧義書》《奧姆奧義書》《廣林奧義書》選《歌者奧義書》選《考史多基奧義書》選附錄一:《奧義書》排行榜附錄二:世界名人評說《奧義書》

編輯推薦

  本書是繼《沉思錄》《道德情操論》和《塔木德》之后,“領(lǐng)袖必讀的100部名著”和“影響人類的十本書”之一,是千年不衰的印度圣書?! ∶绹额I(lǐng)袖周刊》刊載了一篇《領(lǐng)袖必讀的100部名著》,排名第三址位的就是《奧義書》。該文認為,《奧義書》是印度哲學(xué)的源泉。它首先從巫術(shù)、儀式中過渡到哲學(xué)性質(zhì)的問題,并謀求其解答,開辟了印度哲學(xué)的先河?!  坝绊懭祟惖氖緯薄 “拇罄麃唶覉D書館館長簡·符樂頓認為,影響人類十本書是:1.《周易》2.《奧義書》3.《法句經(jīng)》4.《古蘭經(jīng)》5.《圣經(jīng)》6.柏拉圖《理想國》7.莎士比亞劇作8.達爾文《物種起源》9.愛因斯坦《相對論》10.牛頓《自然哲學(xué)的數(shù)學(xué)原理》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奧義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8條)

 
 

  •   封面很好看 有很古老滄桑的感覺 奧義書是印度哲學(xué)的精華所在 里面的故事簡短而富有哲理
  •   推薦看看,但不一定看的很懂,這本書不代表全部奧義書經(jīng)典,但對于了解印度宗教及文化可以作為起步,國內(nèi)相對于這方面的書很少,很多都是很片面,或者斷章取義,這本還算有點完整性
  •   不錯的一本書,雖然對奧義書有所了解,但一直還是覺得有些神秘,這本書解開了他神秘的面紗,雖然只是翻譯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這里面的哲學(xué)故事足以讓人們從中獲得啟示,基本上能夠了解到古印度的哲學(xué)觀,以及對現(xiàn)世的影響,很高興在其中也獲知了我曾唱誦過的解脫曼陀羅的出處。
  •   奧義書所選內(nèi)容都很深刻但這本肖冊子顯得支離破碎選編者,為了圖書的“薄度”而將奧義書切割的支離破碎,無法領(lǐng)悟原有思想的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
  •   只是一本普通的暢銷書,內(nèi)容太少。做學(xué)術(shù)根本用不上。我買了一本,現(xiàn)在后悔了,應(yīng)該買那部《五十奧義書》。
  •   講了印度的神話,也講了做人的道理。翻譯很流暢清晰
  •   哲學(xué)寶典,年輕人應(yīng)當(dāng)多讀的好書
  •   我慢慢地讀,用前人的經(jīng)驗走自己的人生。這本書發(fā)人深思。
  •   真的好,不過要多看幾遍,呵呵,水平不高,理解能力較差,沒辦法了!不過看幾遍之後就會發(fā)現(xiàn)這書就是必看的!
  •   反復(fù)閱讀
  •   此書應(yīng)該隔一段就付息一次
  •   好書! 好書! 從中可以看到一切義成王子得道之前的印度哲學(xué)思想,可以直觀的感受到人類一直在追問------我是誰?宇宙是誰?
  •   書不錯,選了精華,不是全譯
  •   朋友說好!
  •   這本照片與實物顏色不一樣,估計不是同一次印刷的。當(dāng)當(dāng)沒寫這本是精簡版,因為致公出版社另出了一本比這本厚多了,封面顏色與照片是一樣的,我就以為是那本,所以訂了,沒想到不是同一本,這一本內(nèi)容少了好多,基本是每一部作品中稍稍提了一點就放過的,所以只能當(dāng)開胃小點心。當(dāng)當(dāng)趕緊把照片換掉,不要誤導(dǎo)了別人。
  •   質(zhì)量不錯,內(nèi)容比較深奧,需要細細品味。
  •   冊子薄了些,但也是傳統(tǒng)的印度教的觀念,是經(jīng)典。但小我以為還是《博伽梵歌》更系統(tǒng),不錯的。我讀得太快了?!?/li>
  •   還算一般````價錢還是貴了點````
  •   我覺悟太低!沒啥感覺
  •      印度古經(jīng)典著作《奧義書》的思想,對唯意志主義和悲觀主義哲學(xué)家叔本華的哲學(xué)和美學(xué),有重大影響。
        
         “在這整個世界,沒有比研讀奧義書更令人受益和振奮了。它是我生的安慰,也是我死的安慰”?!灞救A
  •     《奧義書》(Upanishad)是印度最經(jīng)典的古老著作,用散文或韻文闡發(fā)印度最古老的吠陀文獻的著作,是印度哲學(xué)的源泉?!秺W義書》是古印度的根本經(jīng)典,探討人生與宇宙的根源和關(guān)系,認識我是誰,找到真我(Atman),追求“梵我合一”的境界, 啟示出精神上極為深奧的真理?!秺W義書》把自我迷失比喻為陷阱:“只要想著‘這是我’和‘這是我的’,人們就與他的自我捆綁在一起,就好像鳥被羅網(wǎng)困住。” “Upanishad”這個詞,是“靠近坐下”的意思,是指坐下來聽智者說。奧義書記載了印度教歷代導(dǎo)師和圣人的觀點?!秺W義書》(Upanishad)原義含有師弟對坐,秘密傳授的意義。奧義書也被稱為秘密書、哲學(xué)書,內(nèi)容豐富,思想幽玄。
            在古代印度,傳播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面對面的口述。在森林里沉思的哲人以及練習(xí)瑜伽的人們就是通過口述的方法來教授自己的弟子的。后來人們將他們的言語記錄了下來,寫成書。這些記錄大師們智慧語言的輯錄被稱為"奧義書"。奧義書的成書年代非常古老,大部分是在公元前7~6世紀,有的甚至更早。這些古老的經(jīng)典是后人獲得智慧和美德的源泉?!秺W義書》的思想內(nèi)容十分豐富,它記述了古代印度的祭祀活動和修行生活;同時還著重探討宇宙本源與人的本質(zhì)等哲理,標(biāo)舉"梵"與"自我"的同一,以及輪回解脫等思想。佛教的思想在其中都有所反映。弟子從上師口中接受自性的知識,這有關(guān)自性的知識,就是奧義書。古代這知識與修法只是由開悟了的上師口傳給近道的門生,其它未成熟的學(xué)生,根本沒有機會領(lǐng)受。學(xué)生必須先凈化自己,才能實際得益。要了解奧義書,須先看看吠陀經(jīng)是甚么。奧義書的精神,早已超越了一切的名相,一切的相對,一切的法規(guī)。傳出這些金句的圣者,本于個人開悟的經(jīng)驗,直接勸告我們:你不用受生死輪回之苦,因為你根本無生無滅;你不用受苦,因為你的本性是極樂。那么苦從何來?從迷執(zhí)而來。不說地獄,不說過去,也沒有因果報應(yīng)的觀念。認為人類的靈魂不滅,軀殼死后,靈魂依舊回到夜摩天去。
        《薄伽梵歌》(Bhagavd Gita)與《吠陀經(jīng)》(Vedas)、《奧義書》(Upanishads)這三部經(jīng)典,合稱為“印度三大圣典”。據(jù)說佛教的思想已是緣于《奧義書》,而佛陀是應(yīng)用了他的大智慧將《奧義書》的哲學(xué)義理將其升華更精典了,我們宜對印度文化的發(fā)展有豐碩的認識。古《奧義書》內(nèi)容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印度幾百年間許多思想家的各種哲學(xué)宗教觀點,如輪回解脫、梵我關(guān)系等,已講到修習(xí)禪定的方法,主張以調(diào)息、調(diào)身、調(diào)心以及口誦唵字進入禪定,頗受印度幾百年間許多人喜愛和廣泛流傳,孕育了詩人兼哲學(xué)家泰戈爾。金克木評論是“可以改變我們一般習(xí)慣以為印度是佛教國家的很大誤解。這些經(jīng)典會使我們聯(lián)想到中國的道家,驚異何其相似乃爾”。
        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館長認為,它是“影響人類的十本書”.美國《領(lǐng)袖周刊》列為是《領(lǐng)袖必讀的100部名著》排名第三十位?!秺W義書》的思想對叔本華哲學(xué)和美學(xué)有重大影響。 英國著名作家、戲劇家毛姆在其名著《刀鋒》一書的扉頁上就引用了《奧義書》中的一句話:“一把刀的鋒刃不容易越過;因此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 ”。
      
      奧義書 第三章
      
      閻羅王接著說:“……人的身體就像一輛車,自我就像是乘客,理性就像是御者,思想就像是韁繩,人的各種感覺就像是拉車的馬匹,感覺的對象便是馬車行走的路線。當(dāng)最高的自我與我們的身體、感覺以及心靈融為一體時,那么他便處于快樂之中。
      “而當(dāng)一個人對自我缺乏認識時,他便無法牢牢把握思想的韁繩,各種感覺器官就像失去控制的馬匹四處亂撞。而對自我有了充分的認識,他便不會心猿意馬,他生命的大車會平安地行走在道路上。
      “對自我缺乏認識的人,常常心思不純,在人生的道路上偏離于正常的路線,總是走不到目的地,因此,他無以解脫,逃脫不出生死輪回。而對自我有了充分認識的人,常常心思單純,專心致志,他會行走到人生的目的地,從生死輪回中解脫出來。
      “超越于人的感官的,是感官中的世界;超越于感官世界的,是人的思想;超越于人的思想的,是人的智性;超越于人的智性的,是偉大的自我;超越于偉大自我的,是一種非顯示的存在;超越于非顯示存在的,是原人(即精神或意志);超越于原人的,是空靈(一無所有),那是終極而至高無上的存在。
      “自我隱藏于眾生之中而不外露,然而,感覺細致入微的人,能夠洞察到自我。一個人應(yīng)當(dāng)克制自己的語言,控制自己的思想,與充滿智性的自我合一,與偉大的自我合一,與安寧不動的自我合一。
      “蘇醒吧,起來吧,我已滿足了你的心愿,你對此要好好思量。正像鋒利的刀刃最難走過,通向自我的道路需要你艱難跋涉。無聲無觸,無影無形,無味無臭,無始無終,無變無不變,一個人能夠?qū)Υ擞兴兄?,他就能擺脫死亡的困惑?!?
      納基凱達的故事是由死神閻羅王講述的一個非常古老的傳說,聽說或重述這個古老傳說的智者,都會沐浴在大梵的神恩之中。
  •     非常好的書??!強烈推薦大家讀
      我以前信佛教的 看完后就信印度教、婆羅門教了
      總之很喜歡。。還打算再買幾本送人
      唯一的不足就是 都是節(jié)選 米有完整滴·· 不過能讓我們一窺它的風(fēng)采也是很不錯的!
      翻譯的也不錯 很像現(xiàn)代西方神話的文筆。。讓人容易接受 不像佛經(jīng)都很古文的。。比較難懂 (我不是褒一個貶一個)
      自己當(dāng)初讀到這本書是因為在朋友的博客上看到一段摘錄··讀了幾句就知道這是我想要的書 馬上就去訂購了
      
      你真的讀懂了嗎?沒讀懂前是沒資格評論的 跟沒資格去貶低它的 某些人看都不看就說它不好 真是的!
      古人的智慧啊··我淚流滿面T T
      
      同類的,我推薦《與神對話》、和各種佛經(jīng)(最好是唯識學(xué)的) 還有太上老君×××、太上感應(yīng)篇 以及各種中國古代經(jīng)典。。。
      
      在佛教里,自我、真我、道、佛性也叫做阿賴耶識(第八識)。(在奧義書里稱作梵、奧姆) 阿賴耶識是每個人都有的,每個生命都有的,有N多N多 也是只有一個 因為真正的真相。。實相。。恒久不變的真理是只有一個的 但又貫穿萬物 那是自我 真正的自我 一切都是自我的顯現(xiàn)
      ×&……%¥#
      不說了 我心中的激動難以言表
      神是什么?。可窬褪俏?! 你只有先這么相信了 你才能變成神 啊T T 那偉大的思想 平等、智慧
      總有一天··我們會回家的 會回到真實的自我大我的一部分中 畢竟我們也是那一部分
      人生是修煉的旅途
      真理是無堅不摧的!
     ?。ā?amp;……%¥#@#
      
      總之 我相信它!這個說的都是真理
      越前面的我越喜歡 后面的比較細節(jié)化。。用故事比喻了講述各種真相和道理。。
      強烈推薦啊><
      
      各位有不懂的可以問我哦!想要書的但沒有的 我也可以買來送你們!呵呵 智慧是應(yīng)該分享的!!
  •     了解并讀到這本書是關(guān)于一個夢 夢中我哭的很傷心 可以用悲痛來形容 我的母親在旁邊靜立 漠然的注視著我 一個穿白袍的老者 托起我的臉 憐憫的看著我說 可憐的孩子 你兩個眼睛里流出的是不同的悲哀 夢中那個老者來自印度 醒來后我有一種強烈的被召喚的感覺 于是去書店 查閱關(guān)于印度教的書籍 驚訝的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些教義竟然跟我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 這更驅(qū)使我想更深入的了解這個古老的宗教 我沒有宗教信仰 雖然我感覺在冥冥中自有一種巨大的力量在平衡著世間的一切 這有點像老子所敘述的那個道 但又不完全是 宗教在我看來 更多的是哲學(xué)的載體 哲學(xué)在很多人眼里是玄而又玄的東西 哲學(xué)通過宗教得以傳播和深入人心似乎是一種必然 這似乎遠離了奧義書這個主題 應(yīng)該說這本書的譯者乃文還是很出色的 他做到了信達雅 而且在品讀這本經(jīng)典的時候從語言方面來說不會感覺艱深晦澀 但是其中所表達的東西我承認我卻是是懵懂的多 認為理解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的理解了 就像書中所提到的大梵—當(dāng)你認為你體會到了大梵 其實你一點都沒有體會到 自稱自己明白了什么是大梵的人他們也許連大梵的衣角都沒有碰觸到 只有當(dāng)你覺得你不可能了解什么是梵的時候 也許你轉(zhuǎn)身 他就在你背后微笑 還有其中閻王提出的那個關(guān)于快樂和善良的抉擇也讓我思考了很久 是的 只選擇快樂是貪婪的 因為擁有快樂你不一定擁有善良 但擁有善良你一定會得到快樂 名利金錢都是過眼云煙 它們不具有價值 因為永恒的世界怎么能用轉(zhuǎn)瞬即逝的東西去衡量 可以說 這本書是值得好好研讀的書 是值得用心去體會的書 也許你一輩子都不會讀懂它 但是也許他會讓你在迷茫中頓悟 力薦
  •   話說。。怎么沒其他完整版本的翻譯了= = 如果真的沒我只好再買五十奧義書了TAT
  •   我以前信佛教的 看完后就信印度教、婆羅門教了 。。。
    我不敢看了。。。
  •   為啥·· 我還信佛教的呀 只不過發(fā)現(xiàn)印度教還有婆羅門教(奧義書的由來)更完美 還是傳統(tǒng)的老的好呀··
  •   道教還有佛教的書,都有看過一部分。
    挺喜歡的。
    前面那句話開玩笑成分居多。只是也有一點真實想法。
    我好自我,各種教派,都有興趣了解,卻不愿意遵從。
    啊。。。也不知道你明白了沒。。
  •   那你好沒歸屬感
    還有教派教條不是讓你遵從 而是讓你懂道理 選擇有和自己有思想共鳴的遵從
  •   “你真的讀懂了嗎?沒讀懂前是沒資格評論的 跟沒資格去貶低它的 某些人看都不看就說它不好 真是的!
      古人的智慧啊··我淚流滿面T T

    你看我前面寫的
  •   據(jù)說,您所處的層面是”非人格神主義“……站在巴克提瑜伽的角度說。。。。
  •   書托現(xiàn)身
  •   估計佛教你也沒怎么看懂,只看了些大陸臺灣的那種膚淺讀物吧,佛教理論的精深比印度教有過之無不及,不談?wù)撃膫€更好,只從理論的深細程度上看
  •   叔本華喜歡的東西 明年拿來看
  •   嗯。每天深夜都喜歡一頁一頁地讀下去,靜靜的,洗滌心靈?;蛟S我是不太有靈性的人,沒有做過這么預(yù)知的夢,但是一樣很愛這本書。現(xiàn)在所做的,只是為了以后不至于食不果腹,能夠最大限度得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能夠有能力幫助想要幫助的人,能夠讓自己的心靈真正得到安寧和充實。奧義書很強調(diào)自我,大梵我也不理解,覺得是太難捉摸的東西,但是就是有理由相信冥冥之中有它的存在。
  •   從內(nèi)心深處來說,我贊同你的觀點。
    一切富貴如浮云,這是不需要后天教導(dǎo)的信仰。
    擁有善良的心,看到的便是一個善良的世界。
    金錢,或許能夠造就短暫的快樂,卻不能恒久。
    年紀越大,人生的信仰也應(yīng)該越清晰,迷茫是必然的。
    因為只有你自己,才能成為自己最佳的人生導(dǎo)師。
  •   五十奧義書精編?
  •   你是學(xué)什么的?..
  •   樓主不應(yīng)該注銷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