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華齡 作者:湯炳正 頁數(shù):261 字數(shù):235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收錄了作者對屈賦的心得和看法,分為四組。第一組,主要談屈原的生平事跡;第二組,主要談《楚辭》的成書與傳本;第三組,主要談屈原的思想與流派;第四組,主要談屈賦里的神話傳說;第五組,主要談屈賦的語言藝術(shù)。
作者簡介
湯炳正(1910-1998年),字景麟,室名淵研樓,山東榮成人。語言學家、楚辭學專家。1935年大學畢業(yè)后,考入蘇州“章氏國學講習會”研究班,受業(yè)于章太炎先生,章太炎先生曾稱其“為承繼絕學惟一有望之人”,太炎先生對他期望之高、欣賞之甚,由此可見一斑。在學術(shù)思想與治學方法上深受章太炎先生影響,又能隨時代發(fā)展而不斷前進。治學嚴謹,能于小中見大,于現(xiàn)象中求規(guī)律,對屈賦中許多千秋難解之謎,提出新的結(jié)論與答案,受中外學術(shù)界所重視。四川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屈原學會會長、《楚辭研究》主編、中國詩經(jīng)學會和章太炎研究學會顧問。擅詩詞,在三十年代即以寫清末名妓賽金花的《彩云曲》而聞名于世。著有《語言之起源》、《屈賦新探》、《楚辭類稿》、《淵研樓屈學存稿》、《楚辭今注》(合著)、《楚辭欣賞》(主編)等。
書籍目錄
前言一、《屈原列傳》理惑二、歷史文物的新出土與屈原生年月日的再探討三、“左徒”與“登徒”四、《九章》時地管見五、《楚辭》成書之探索六、釋“溫蠖”——兼論先秦漢初屈賦傳本中兩個不同的體系七、關(guān)于《九章》后四篇真?zhèn)蔚膸讉€問題八、論《史記》屈、賈合傳九、草“憲”發(fā)微一十、“先功”及其他十一、試論《天問》所反映的周、楚民族的兩次斗爭十二、民德·計極·天命觀十三、從屈賦看古代神話的演化十四、《天問》“顧菟在腹”別解十五、曾侯乙墓的棺畫與《招魂》中的“土伯”十六、屈賦語言的旋律美十七、《楚辭韻讀》讀后感后記編后記(湯序波)
章節(jié)摘錄
?。ㄒ唬┙癖尽肚袀鳌反嬖诘膯栴} 《史記·屈原列傳》,本來是研究屈原生平事跡最主要的資料,也是現(xiàn)存的較早和較系統(tǒng)的資料。如果以《楚世家》、《新序》、《國策》等互相參證,則屈原生平事跡,不難秩然得其條貫。但今本《史記·屈原列傳》卻存在不少問題,致使屈原事跡前后矛盾,首尾錯亂??偫ㄇ叭怂e者,例如:屈子賦《騷》,既敘于懷王疏原之時,又敘于襄王既立之后,則《離騷》之作,究在懷王之世,抑在襄王之時?此其一;又上文既日“(懷)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絀”,“屈平既疏,不復(fù)在位”,而下文又日“雖放流,睦顧楚國,系心懷王”,則懷王之世,屈原究竟是被“疏”,抑或已被“放流”?此其二;“雖放流,睹顧楚國,系心懷王”到“王之不明,豈足福哉”一大段評論賦《騷》的文字之后、,忽接“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則子蘭之怒,究竟是怒屈子賦《騷》,抑是怒屈子之“既嫉”子蘭?如果是怒屈子之“既嫉”子蘭,則何以中間忽然插入一段評論賦《騷》之語,致文意扦格不通?此其三;又上文“離騷者,猶離憂也”到“雖與日月爭光可也”一大段,尋其內(nèi)容與語氣,實與下文“雖放流”以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一大段緊密相承,皆對屈子賦《騷》所作之評語,但中間何以又插入“屈平既絀”到“屈平既嫉之”歷敘數(shù)十年來秦楚興兵的一大段,致前后互不相蒙?此其四;全傳行文,何以屈原、屈平,交互錯出,稱謂混亂?此其五;……以上這些問題不解決,則對屈原生平事跡就無法理出一條可靠的線索,從而對屈原平生的政治活動、文學創(chuàng)作、思想發(fā)展等,也就無從得出一個合乎實際情況的結(jié)論?! ?hellip;…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