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4 出版社:華齡出版社 作者:鐵源 頁數(shù):189
內容概要
清代嘉慶瓷器在乾隆瓷器眩目的光環(huán)下顯得黯淡無光,故研究者言必稱清三代,似乎嘉慶瓷器不值得一提。實則非也,雖然嘉慶瓷器無法與康雍乾三代并稱,但并非常人所說的“遠遜”,有些瓷器若不署款與乾隆瓷器極難區(qū)分,這就是對嘉慶瓷器的定位。由于研究的滯后,造成了市場走勢的疲軟。近年由于乾隆瓷器的一路走高,帶動了嘉慶瓷器的價格上揚,但究竟價值幾何,收藏者多少有些茫然。有鑒于此,本書錄收錄了嘉慶官民窯瓷器300余件,就官窯器物來講,其中既有價格在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官窯精品,也有40~50萬元的尚佳之作,更多的則是最為一般收藏者熱衷的10萬元人民幣以下。除價格秉承《老古董叢書》的一貫作法,力求翔實、可靠外,每一品種前均有詳細的文字介紹,使讀者在了解價格的同時,對嘉慶瓷器的品種特色、定位標準有一大致的掌握,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及實用性。
書籍目錄
清代嘉慶瓷器概述白雪青花青花釉里紅白地粉彩珊瑚紅地粉彩胭脂紅地粉彩紫地粉彩粉地粉彩粉青地粉彩黃地粉彩綠地粉彩松石綠地粉彩粉藍地粉彩霽藍地粉彩天藍地粉彩金地粉彩黑地粉彩錦地粉彩白地胭脂紅彩白地礬紅彩青花礬紅彩廣彩豆青地青花加白珊瑚紅地白花松石綠地白彩青花黃彩白地綠彩黃地綠彩青花綠彩黃地紫綠彩珊瑚紅地金彩豆青地金彩綠地金彩藍地金彩紅地琺瑯彩墨彩綠地此影青花金影青花五彩斗彩白釉霽紅釉胭脂紅釉黃釉米黃釉冬青釉豆青釉天藍釉霽藍釉金釉茶葉末釉醬釉窯變釉爐鈞釉仿汝釉仿哥釉仿官釉仿漆釉
章節(jié)摘錄
清代嘉慶瓷器概述 嘉慶一朝(1796~1820)計25年,是清王朝由盛人衰的轉折期。大清王朝 的康雍乾盛世已是昨日黃花,瓷器生產也不可避免地進入了由盛入衰時期, 乾隆中晚期以來官窯瓷器燒造質量下降的現(xiàn)象在本朝明顯表現(xiàn)出來。而且生 產量亦大為減少,究其原因應有以下幾點: 一、內亂外患,政局不穩(wěn)。嘉慶親政之時,清政府正面l臨著川陜白蓮 教農民起義的強烈沖擊,直到嘉慶九年,震撼全國的起義方被鎮(zhèn)壓下去。以 后則動亂不已,先是嘉慶十二年的湘、浙、粵三省海面的漁民起義。接著嘉 慶十八年北方又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并一度攻進北京皇宮,至今隆宗 門的匾額之上還留有當年起義軍射上去的箭簇。內亂不休,外患迭至。英法 等資本主義國家已先后完成了工業(yè)革命,正積極向東方拓展勢力,商人、傳 教士、炮艦、鴉片紛紛涌來,對清王朝的統(tǒng)治構成了極大威脅。在這樣的社 會環(huán)境下,統(tǒng)治集團實在是拿不出過多的精力關注瓷器生產?! 《⒇斦o張,入不敷出。嘉慶四年,皇帝親政,從乾隆手中接過的不 是盛世的輝煌,而是嚴重財政危機的爛攤子。庫存充盈曾是乾隆盛世的一大 標志,但由于連年用兵,已耗掉國庫大量的積蓄。加之承平日久,奢糜之風 日長,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揮霍無度,使庫府積存如流水一樣消耗殆盡。嘉 慶親政后又面對動蕩的局勢,急需龐大的軍費開支,統(tǒng)治集團實在是拿不出 過多的銀兩用在瓷器燒造上?! ∪?、遏制奢侈,倡導節(jié)儉。由于國家積衰日久,財政吃緊,迫使嘉慶皇 帝開源節(jié)流,并倡導節(jié)儉。乾隆之時,各省官員進京覲見皇帝時,按照俗例 均要進呈貢物,為博天子一笑,達到邀寵求榮的目的,競相奉獻珍寶古玩, 花樣翻新。嘉慶帝在懲辦和砷的同時通諭內閣,呈獻上來的古玩珍寶,饑不 可食,寒不可衣,真是不如糞土。從此以后,凡是進呈違禁寶物的官員,均 予以懲處,決不輕恕。身先節(jié)儉,崇尚清廉,這一點終其一生始終比較注意 。如嘉慶四年底得知由葉爾羌解運進京的大塊玉石正在途中,隨即傳下諭旨 ,不論這些玉石運到了何處,都要放棄在當?shù)?,無須解運進京。同時還廢除 了年節(jié)時分大臣進呈如意的規(guī)矩,并說進呈如意是為了取兆吉祥,實在是沒 什么意思,大臣覺得那東西如意,而他看了倒不如意。雖然對貢獻瓷器未加 禁止,但嘉慶無雍正、乾隆皇帝嗜好瓷器的雅興,故無意關注瓷器生產?! ∫陨蠋c造成了嘉慶官窯瓷器數(shù)量減少、質量不高的現(xiàn)實,當然也不排 除制瓷工藝不斷退步的技術原因。但是,不能就此認定本朝官窯并無佳器, 事實上有些器物還基本保持乾隆時期的制瓷水平。以下就嘉慶官、民窯瓷器 的品種、器型、胎釉、紋飾等幾方面加以介紹。
編輯推薦
盛世光環(huán)之后的瓷器亮點,投資回報適度的收藏重點?! ”緯珍浟思螒c官民窯瓷器300余件,每一品種前均有詳細的文字介紹。既有價格在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官窯精品,也有一般收藏者熱衷的1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一般之作。力求翔實、可靠,使讀者在了解價格的同時,對嘉慶瓷器的品種特色、定位標準有一大致的掌握,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及實用性。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