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長安出版社發(fā)行部  作者:馬一  頁數(shù):263  字數(shù):300000  

前言

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因為責任心是一個人能否立足社會、成就事業(yè)的最基本人格品質(zhì)。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因此從小就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各項特長和各種優(yōu)秀品質(zhì)。在這林林總總的教育內(nèi)容中,責任教育則是一切的基礎(chǔ),它包括:自我責任感、他人責任感、集體責任感、社會責任感、任務(wù)責任感、承諾責任感和過失責任感等幾個方面。威廉·貝內(nèi)特曾經(jīng)寫過一篇《拿出你的責任感》的文章,概括了責任感的內(nèi)涵:責任是滋養(yǎng)萬物之泉,只要一開始流出來,就源源不斷。在奉獻的協(xié)約上,它是良知的那一章,蓋有“責無旁貸”四個字。人一旦有了責任感,就會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而不去做那些不該做的事。有人把責任心比作“內(nèi)心深處的警察”是再恰當不過的。而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的內(nèi)心有這樣一個“警察”,讓他們在人前人后,工作中,生活上都可以隨時隨地地自己監(jiān)督自己。也只有這樣,我們做家長的才能覺得孩子長大了,成熟了,才能真正地“放心”。因此,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功課,更是孩子今后成為一個成功者的必備條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常見有一類人,他們頭腦聰明,學歷高,知識廣,但在工作上的表現(xiàn)則是平平,甚至常出紕漏,領(lǐng)導不敢委以大任,同事與其合作時提心吊膽,究其原因,周圍人的共同看法是,此人缺乏責任感;相反,另一類人學識平平,但做事目標明確,認真負責,盡心盡力,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給人一種安全感、信任感,能得到周圍人的器重,其原因正是,此人對人、對事、對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梢?,責任感對一個人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正如一位成功學家所說:責任心多大,人生舞臺就有多大。有一項統(tǒng)計足以說明這個問題:美國的西點軍校特別重視責任感的影響。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在全球500強企業(yè)中,從美國西點軍校畢業(yè)出來的成為董事長的有1000多名,副董事長有2000多名,總經(jīng)理或董事一級的有5000多人。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家大學培養(yǎng)出的頂尖人才數(shù)量,其原因正是西點軍校不僅注重教給學生實用的知識和經(jīng)驗,更注意培養(yǎng)學生最基本的人文素養(yǎng),如:準時、守紀、盡職盡責、嚴格、正直、不找借口等,這些品質(zhì)都是優(yōu)秀人才要求具備的最基本素質(zhì),其中,責任心又是一切的基礎(chǔ)。西點學員章程規(guī)定:每個學員無論在什么時候,無論在什么地方,無論穿軍裝與否,也無論是在擔任警衛(wèi)、值勤等公務(wù)還是在進行自己的私人活動,都有義務(wù)、有責任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wù)。這種履行必須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責任感,而不是為了獲得獎賞或別的什么。當今社會中,孩子缺乏責任感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而造成責任心缺乏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家庭教育。因此,我們希望眾家長們不要再只是單純地要求孩子學會這樣那樣的技能,而對孩子的諸項品質(zhì)不聞不問了,不要以為“責任感差”只是小事。社會學家研究證明,沒有責任感的孩子,常會因為找不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而感到迷惘,因而失去創(chuàng)造成就的動力,而容易為其他一些輕浮的事務(wù)所吸引,沉溺其中,既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yè),也得不到社會的承認和感情的回報,只能平庸地混過一生而一事無成。因此,美國素有“領(lǐng)導人教父”之稱的丹尼斯·韋特利博士告誡天下父母:“如果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你必須使他(她)從小就有責任感,在個人發(fā)展空間和個人責任之間達到平衡?!必熑胃械闹匾杂纱丝芍?。有人總結(jié)說,一個國家的國民有了責任感,這個國家就能強大;一個家庭的成員有了責任感,這個家庭就能幸福;一個人有了責任感,不僅能彌補他在其他方面的弱點,還會因為品格的高尚得到社會的尊重與承認,也會因為自己的盡職盡責而享受心靈的安寧,更會把自己的責任與家庭、與他人、與社會聯(lián)系起來,才會產(chǎn)生自我價值感,才能在人生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絕不是小事,它是關(guān)系到孩子一生命運的大事。本書正是以此為基點,告訴您應該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書中引用了生活中的大量事實和眾多教育學界、心理學界的理念,讓您對孩子的言行有更深刻的認識,在糾正孩子錯誤的同時,審視并改正自己欠妥的教育方式。希望本書能給您以幫助,同時祝愿您的孩子能成為一名富有責任感的合格人才!

內(nèi)容概要

責任感是促使孩子向上奮進的內(nèi)部動力,是孩子贏得成功的催化劑,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本書告訴您應該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書中引用了生活中的大量事實和眾多教育學界、心理學界的理念,讓您對孩子的言行有更深刻的認識,在糾正孩子錯誤的同時,審視并改正自己欠妥的教育方式。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積極引導,在孩子心中種下責任的種子  責任心是生存的基礎(chǔ)  責任意識促進青少年的思想成熟  缺乏責任心害人害己  給孩子灌輸團隊精神  校正孩子“不能吃虧”的想法  天下興亡,你我有責  家教導航  既掃自己門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  孩子吃了虧,讓他以牙還牙還是寬容謙讓  名人談責任:誓言第二章  言傳身教,父母應扮好榜樣的角色  用良好的家教去影響孩子  家長要做到“言必信”  用行動告訴孩子什么是責任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  對孩子的教育應“潤物細無聲”  “身教”勝于“言傳”    家教導航  對孩子許諾時應該注意什么  該不該當著孩子的面抱怨他人  名人談責任:財富是種責任(節(jié)選)第三章  家長放手,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責任感  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是“自己的事”  漸漸地放開孩子的手  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給孩子設(shè)下“溫柔的陷阱”  別把孩子當成家長夢想的載體  孩子也有選擇的權(quán)力  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多一點責任  切忌過分“孝順”孩子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家教導航  家長“事事提醒”對孩子的利與弊  責任感是一蹴而就還是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  名人談責任:選擇自己的人生第四章  承擔后果,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負責任也要量力而行  與人爭執(zhí)時先檢討自己的錯誤  自己犯錯不能遷怒于別人·  讓孩子品嘗一下不負責任的苦果  讓孩子懂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不要事事都給孩子鋪好“后路”  不要過分袒護孩子  不要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  家教導航  該不該鼓勵孩子愛攬活的行為  讓孩子“自食其果”的好處  “護短”,家長“收獲”了什么  孩子會推卸責任是“聰明”的表現(xiàn)嗎  名人談責任:都怪那把破椅子第五章  正視失敗,不要打擊孩子的責任心  別老是盯著孩子的“黑點”  不要以考試成績“論英雄”  棍棒打不出孩子的責任感  不要因一次的失敗就取消孩子做事的權(quán)利  犯錯也是一種成長的機會  批評孩子,技巧很重要  家教導航  您能說出孩子的多少條優(yōu)點  高分數(shù)和低級錯誤哪個更值得重視  讓孩子放棄第二次嘗試還是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  孩子犯錯誤,懲罰與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批評孩子后,應不應該“冷”處理  名人談責任:良知與自由第六章  適當加壓,讓孩子盡早了解對家庭的責任  讓孩子明白家庭角色與義務(wù)是共存的  不要讓孩子有“不勞而獲”的想法  家長也是需要孩子體貼的  讓孩子知道家長工作的辛勞  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  家教導航  如何提高孩子的主人翁意識  家長工作忙時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  名人談責任:該我付賬了第七章  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尊重別人的勞動果實  教孩子關(guān)心身邊的人  鼓勵孩子爭當班干部  贊揚孩子關(guān)心集體的行為  讓孩子懂得遵守社會規(guī)范  家教導航  您的孩子在意別人的感受嗎  孩子“嫌棄”同學,家長怎樣正確引導  “公益活動”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積極影響  名人談責任:職責如同影子第八章  適時激勵,激發(fā)出孩子心底的責任感  喚起孩子的責任感  讓責任感激發(fā)出孩子的潛能  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大人  不要抹殺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責任心  敢于負責是一種優(yōu)秀品質(zhì)  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要講究方法  家教導航  對待孩子的要求應該與大人一樣嗎  家長應該用找借口的方式安慰孩子嗎  孩子為什么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名入談責任:責任感激發(fā)潛能第九章  悉心督促,培養(yǎng)孩子負責的好習慣  幫助孩子走出謊言的誤區(qū)  糾正孩子的自私行為  讓孩子為他們的承諾負責  培養(yǎng)孩子細心認真的好習慣  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  拖拉、懶散是“責任感”的大敵  遇事不要先找借口  家教導航  孩子只顧自己享受不顧家長辛苦怎么辦  如何管教沒有自制力的孩子  如何糾正孩子“明日復明日”的壞習慣  孩子“常有理”,家長如何應對  名人談責任:勤奮她生活

章節(jié)摘錄

所謂團隊精神,即指大家團結(jié)一致、互幫互助,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奮斗到底的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xié)作精神和服務(wù)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美國人對“團隊精神”就非常重視,一位軍官曾寫下過這樣一份心得:1989年,我作為一名預備軍官學員被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錄取。正式開學之前,新學員先要接受一個夏天的軍訓,。可以說,這是對人心理和體能的雙重考驗。有很多人聽說了這個情況都知難而退了,我則興致勃勃地報了名,在哥哥的指導下,我做足了準備,因此,在各個方面都比別人表現(xiàn)得優(yōu)秀一些。在軍訓中,“換裝”是一個常見又比較有難度的訓練項目,要求我們在兩分鐘內(nèi)跑步回宿舍,脫下普通制服,換上正式軍裝,再跑回大廳集合接受檢查,要求制服干凈、整潔,不能有一點污漬;銅紐扣和腰帶都要閃閃發(fā)亮,鞋子也要保證光可鑒人。開頭幾次,沒有人能做到,大家被罰掃廁所、做俯臥撐等。后來,我掌握了竅門,經(jīng)過幾次練習,換裝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終于有一次,我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wù)。我的教官沖我微笑,讓我的信心很受鼓舞。就在這時,我的室友吉米衣冠不整地跑進大廳。中尉頓時皺起眉頭,“他的軍裝怎么這么糟糕?”我一看吉米的樣子差點笑了出來,真讓人不敢恭維,上衣扣子沒扣,腰帶不知道哪去了,皮鞋像拖鞋一樣拖拉著?!八能娧b是怎么回事?”中尉又說了一遍,我這才意識到他是在問我?!安恢?。”我以為他要拿吉米做反面教材?!安恢溃繛槭裁床恢??明知同伴沒法完成任務(wù),你怎么能自顧自跑出來呢?你以為自己在規(guī)定的時間換裝完了就算OK了嗎?你團隊責任這項不及格?!蔽覐膩頉]見過中尉如此生氣的樣子,心里既不服氣,又有些不知所措。這時,中尉又把臉轉(zhuǎn)向全體預備軍官,大聲說:“你們要記住,軍官培訓班的目的不是教你們?nèi)绾螕Q裝,只要反復訓練,任何人都能在兩分鐘內(nèi)換好軍裝。軍官培訓班的目的是培養(yǎng)軍官,培養(yǎng)領(lǐng)導者。如果你們希望成為一個團隊的領(lǐng)導者,就必須先成為這個團隊的一員。只顧自己成功,缺乏責任感的人,永遠也不會是個成功的領(lǐng)導者?!蔽蚁胛乙惠呑右膊粫浗坦俚脑捔耍瑥哪翘炱?,我才開始明白領(lǐng)導者的真正含義。每當看到同伴有困難的時候,我的大腦里就會響起教官的聲音:他的軍裝是怎么回事?他讓我明白了,團隊的精髓是共同的承諾,共同擔起團隊的責任。沒有這個精神,個人再完美,也只是滄海一粟,而一個團隊,則有無窮大的力量。只有能與自己的團隊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負責任的人。看看我們身邊的孩子,團隊精神都非常淡薄。有一位從事教育工作30余年的教師曾發(fā)出過這樣的感嘆:“30多年來,我?guī)Я耸嗯鷮W生,我有個非常明顯的感覺,現(xiàn)在的學生一批比一批缺乏團隊精神,我真擔心,他們以后走入社會后能不能成為團隊中合格的隊員。”作為家長,也許您對此也深有體會,您是否看到或從孩子口中聽到過與此有關(guān)的事情?是否您的孩子也有過自己顧自己,從來不關(guān)心朋友或隊友的情況發(fā)生?您是否給孩子灌輸過“團隊精神”?您的孩子是否對這些連一點明確的概念都沒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團隊作戰(zhàn)、與人合作完成某件事已經(jīng)成為一種大趨勢。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我們也常說,團結(jié)就是力量,誰都知道集體的力量大,而促成“集體的力量”這一結(jié)果的重要原因就來自于良好的團隊精神。生活中“團隊”無處不在,凡事以互助互利、團結(jié)一致為統(tǒng)一目標和標準努力奮斗的一群人都可以稱為團隊。比如,家庭,學校里的一個班、一個小組,甚至為了完成某一任務(wù)的幾個同學都可能是一個團隊。對于孩子來說,家和學校則是培養(yǎng)他們這種意識的重要環(huán)境,作為父母應該抓住機會,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也許您應該告訴孩子,團隊的意義在于每個成員通過奮斗共同得到勝利果實,這些果實能超過個人業(yè)績的總和;而團隊的基礎(chǔ)在于每個隊員都不能僅僅強調(diào)個人的業(yè)務(wù)成果,更要注重強調(diào)團隊的整體成果,必要時還要讓出自己的小利去成全集體的大利。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團隊精神并認識到團隊精神的必要性,您可以與孩子共讀下面這個來自《動物世界》的故事:在茫茫的森林深處,有一片水草豐茂的水草地,一群野牛每天都來享用這清冽的溪水和肥美的野草。有一天,它們和往常一樣享受著美好的一切。殊不知,遠處已有三只饑餓的野狼伏在草叢里窺視著它們的一舉一動,待機進攻。一頭小野牛全然沒有感到危機四伏,專注于它的美餐。不知不覺中,它已經(jīng)漸漸遠離了牛群。突然之間,三只野狼一躍而起撲向了那只小野牛!與此同時,受驚的野牛群迅速奔逃。那只貪吃的小野牛漸漸掉了隊,不幸被野狼咬住。就在此時,一頭大野牛果斷地跑了回來,開始了與狼群的搏斗,其他的大野牛也相繼跑回,它們有組織地圍在那只受傷的小野牛身邊。三只野狼對牛群展開了圍攻,但始終沒有得到下手的機會,只好放棄了嘴邊的獵物,無奈地看著野牛群逃走了。這個故事非常好地體現(xiàn)出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野牛們從狼口中奪回了同伴的生命,打退了敵人,維護了野牛群的完整性,使得它們的隊伍永遠都保持著與敵人對抗的實力,而它們自己在這個團隊中?;钜蚕鄬Π矀?。試想一下,如果大野牛們不顧小野牛的死活,只顧自己逃走保命,那么下一個遭遇被吃命運的很可能就會是它自己,這樣下去野牛群就會被草原上的肉食動物一頭頭地吞噬掉。由此可見,一個團隊強大,每個成員都會從中受益;相反,如果大家不去維護這個團隊,那么每個人都會勢單力孤,很難完成大任。不管是動物世界還是人類社會,這一法則都通用。

編輯推薦

《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由長安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兒子也很愛看,價格也合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