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6-1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作者:葉舟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傳統(tǒng)智慧(共四冊),ISBN:9787801752857,作者:葉舟
書籍目錄
1.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意義/1 若人壽百歲,邪學(xué)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 ——《法句經(jīng)·教學(xué)品》2.心身清凈安樂,才不會失去道/6 心若調(diào)適,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 清凈安樂,道不失矣。 ——《四十二章經(jīng)》3.要贊揚別人的善事,不要宣揚別人的過失/12 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聞他秘事,不向余說。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自他莊嚴品》4.感情上的事不可太執(zhí)著/19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_《金剛經(jīng)》5.該出手時便出手/24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設(shè)美膳,自餓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華嚴經(jīng)·菩薩問明品》6.用善根燒盡自己身心的一切煩惱/30 假使干草積同須彌,投火于中,如芥子許,必皆燒盡。何以故?火能燒故。于如來所種少善根亦復(fù)如是,必能燒盡一切煩惱。 ——《華嚴經(jīng)·如來出現(xiàn)品》7.生在紅塵中便忙人間事/34 懈怠之人,猶如舂杵,有二種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損壞;二者不能自立,棄地即臥,漸不堪用。 —《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jīng)》8.自高自大驕傲的人是無知的/40 若多少有聞,自大以驕人,是如盲執(zhí)燭,照彼不自明。 ——《法句經(jīng)·多聞品》9.要與有利于自己進步的人交朋友/44 學(xué)無朋類,不得善友,寧獨守善,不與愚偕。 ——《法句經(jīng)·教學(xué)品》10.羨慕別人只會得個一場空/48 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如人數(shù)他寶,自無半錢分,于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華嚴經(jīng)·菩薩問明品》11·人必須有鉆木取火的功夫/52 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shù)數(shù)懈廢,譬如鉆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佛遺教經(jīng)》12.能夠忍辱的人才有大勢力/58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 ——《四十二章經(jīng)》13.滅盡心中塵垢的人最聰明/62 沙門問佛:何者最明?佛言: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四十二章經(jīng)》14.懂得通權(quán)達變才能順心順意/67 恒順眾生,隨喜功德。 ——《華嚴經(jīng)》15.有堅定的信心才能修成正果/72 譬如有人,渴乏須水,于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于土,知水尚遠。施功不已,轉(zhuǎn)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菩薩亦復(fù)如是,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xí)是《法華經(jīng)》者,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惟修習(xí),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華經(jīng)》16.懂得知足-就是處在寶貴、快樂、安隱的地方/76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佛遺教經(jīng)》17.一草一葉。別人不給自己不取之/85 在家菩薩應(yīng)受善戒。彼應(yīng)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yīng)不盜,自財知足,于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離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 ——《大寶積經(jīng)·郁伽長者會》18.寧可舍棄生命,也不妄語/93 應(yīng)離妄語,如說如作,不誑于他,先思而行。隨所見聞,如實而說,寧舍身命,終不妄語。彼應(yīng)離酒,不醉不亂,不自輕躁,亦不嘲嘩。 ——《大寶積經(jīng)·郁伽長者會》19.利他主義能提高自己的聲望/101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日: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shù)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四十二章經(jīng)》20.處事待人都要做得圓滿如法/108 處事難,處人更難;處事待人都要做得圓滿如法,這些就是修行 。21.付出即是富有/113 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紅塵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吝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 ——《菩薩戒本經(jīng)》22.冤冤相報不能了/120 善男子,若能觀怨一毫之善,不見其惡,當知是人名為習(xí)慈。若彼怨家,設(shè)遇病苦,能往問訊,瞻療所患,給其所需,當知是人能善修慈。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禪波羅密品》23.即使是福德也不應(yīng)太貪戀執(zhí)著/125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yīng)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金剛經(jīng)》24.時刻不要忘記自己的責任/130 奉養(yǎng)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yè)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吉祥經(jīng)》25.惡罵你時,應(yīng)把他當作唱歌一樣/134 世間罵者,亦有二種:一者實,二者虛。若說實者,實何所嗔?若說虛者,虛自得罵,無豫我事,我何緣嗔?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羼提波羅密》26·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140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fēng)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四十二章經(jīng)》27.喜歡在言辭上同別人爭斗是難以獲得安寧的/143 譽惡惡所譽,是二俱為惡。好以口快斗,是后皆無安。 ——《法句經(jīng)·言語品》28.惡事向自己,好事給別人/147 而菩薩應(yīng)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好事,令他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梵網(wǎng)經(jīng)》29.忍受侮辱慎聽贊揚/152 若聞譏毀,心能堪忍;若聞贊嘆,反生慚愧。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自他莊嚴品》30.用各種巧妙的方法,來調(diào)伏自己的心/156 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于自身,為實愚夫;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于自身,為僮仆想,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薩常作是觀,或被打罵,終不加報,善巧方便,調(diào)伏其心。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無垢性品》31.欲望不能滿足,貪愛沒有止境/162 一切世間欲,非一人不厭,所有有危害,云何自喪己?一切諸眾流,悉皆歸于海,不以為滿足,所受不厭爾。 ——《佛說生經(jīng)》32.以慈悲之心對待一切/168 無害于天下,終身不遇害,常念于一切,孰能以為怨。 ——《法句經(jīng)·刀杖品》33.怨天尤人,意外地結(jié)下了惡緣/174 覺知貧苦多怨,橫結(jié)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八大人覺經(jīng)》34.順應(yīng)自然而不強作妄為/178 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八大人覺經(jīng)》35.收好自己心意的韁繩/184 萬物為泡,意如野馬,居世若幻,奈何樂此。 ——《法句經(jīng)·世俗品》36.要殷勤地孝順奉養(yǎng)父母/190 于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暗夜。是故汝 等,勤加修習(xí)孝養(yǎng)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報恩品》37.危難之時見真朋/197 察友在為謀,別伴在急時,觀妻在房樂,欲知智在說。 ——《法句經(jīng)·多聞品》38.一個人改過,要能具備三種心/203 改過要發(fā)心呀!改過要發(fā)心。發(fā)些什么心呀!發(fā)些什么心。第一要發(fā)那羞恥心,第二要發(fā)那敬畏心,第三要發(fā)那勇猛心,具備這三種心,便能有過立即改呀!立即改。 ——《了凡四訓(xùn)》39.積善之家慶有余/207 囚犯苦呀!囚犯苦,既坐監(jiān)牢又挨餓,心中凄苦誰人知呀!誰人知;楊書辦呀心厚道,夫妻同心幫囚犯,積善之家慶有余呀!慶有余。 ——《了凡四訓(xùn)》40.舉頭三尺高,一定有神明/213 舉頭三尺高呀!決定有神明,不但要存好心,而且要虛心,不可以做壞事,還要肯遷就,天地鬼神呀,千萬莫得罪啊!莫得罪! ——《了凡四訓(xùn)》41.幸福來自于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218 如果你準備結(jié)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學(xué)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最,世界上沒有絕對幸福圓滿的婚姻,辛福只是來自于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佛經(jīng)譯本》42.人不要死執(zhí)自己的觀念/222 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zhí)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能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佛經(jīng)譯本》43.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227 做個在放逸的人中獨自勤勞,在昏睡的人中獨自清醒的人吧!如果你能每天吶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fā)現(xiàn),你心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法句經(jīng)》44.擁有一顆一切隨緣的心/232 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zhuǎn)。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 ——《圓覺經(jīng)》45.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237 所有的病患,醫(y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佛經(jīng)譯本》46.命運靠自己掌握/241 悟者,覺悟本性;本性不動,是名自己。 ——《佛經(jīng)》47.世界上沒有一個十全十荑的人/245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笔澜缟蠜]有一個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贊嘆的人。當你話多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話少的時候,別人要批評你,當你沉默的時候,別人還是要批評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不被批評的。 ——《佛經(jīng)譯本》48.不要失去時才知它的寶貴/249 懂得珍惜身旁的就是最大的幸福! ——《佛經(jīng)譯本》49.要想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253 或覺心神恬曠?;蛴X智能頓開?;蛱幦唔扯|念皆通?;蛴鲈钩鸲剜磷飨??;驂敉潞谖?。或夢往圣先賢。提攜接引?;驂麸w步太虛?;驂舸贬毶w。種種勝事。皆過消罪滅之象也。然不得執(zhí)此自高。畫而不進。 ——《佛經(jīng)譯本》50.人生應(yīng)行的五種道德/259 一、不殺生而仁愛;二、不偷盜而重義;三、不邪淫而有禮;四、不妄語而誠信;五、不飲酒而正智。 ——《菩薩戒本經(jīng)》
編輯推薦
佛學(xué)存在的總目標就是幫助人棄苦得樂,讓我們走上心靈自由之路。佛要求人們修煉自身,減少欲念,遠離罪惡。佛家的智慧是真藝術(shù)的征候,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人生最可憐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僅此四條佛家妙語,就足夠每個人受用終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