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下卷)

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何芳川 編  頁數:全兩冊  字數:10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文化交流的歷史圖象,是極難把握的?! ∈紫?,它是動態(tài)的,而非靜態(tài)的。自從人猿揖別以來,人類社會就始終處在發(fā)展這一動態(tài)上。這一動態(tài)的難以把握,在予它的多樣性。在眾多種族、民族、國家和地區(qū)中,人類社會發(fā)展有著依自然條件與社會條件而彼此有別的眾多發(fā)展頻道:有的快速發(fā)展,很早就達到過某一時代的巔峰,而后迅速滑落向無邊暗夜;有的曾經存在,蹤跡鮮明,卻由于某種自然災害或戰(zhàn)爭面“蒸發(fā)”;有的屢屢歷經挫折、迂回甚至倒退,卻百折不回,千年一脈,不斷再造輝煌;有的始終在歷史長河中沉浮;還有的后來居上,等等。這種動態(tài)的多樣性,造成了自古以來人類社會發(fā)展不平衡的規(guī)律性現象,也給文化交流制作了基本背景?! ∑浯?,它是立體的、而非平面的。人類在不同地區(qū),不同國家、民族創(chuàng)造的文明與文化,都同人類社會本身一樣,是一種立體網絡式的結構。正因為如此,諸文明與文化之間的交流,自然也是立體網絡式的。如果對它們僅僅作平面式的認知與理解,人們筆下的文化交流,一定是蒼白的,遠遠不能表現其錯綜復雜的無比璀璨。按照常規(guī),我們可以將文化劃分為物質的(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三個大的范疇,同時要知道它還有眾多的、層出不窮的專門范疇。當文明之問發(fā)生碰撞,文化之間發(fā)生接觸,這不同的三大范疇與眾多專門范疇的內涵之間,必然發(fā)生的交流,顯然也呈立體網絡狀。如果再向縱深思索,我們就不難看到,不同文明、文化碰撞的時候,即使是最簡單、最直接也最容易交換的物質(器物)文化,其中也物化著豐富的制度文明乃至精神文明的內容。而與此同時,制度與精神層面的文化問碰撞,其交流的內涵中,亦包含著對物質(器物)文化賴以產生的不同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的認知與理解?! 〉谌请p向與多向的,而非單向的。在討論文化交流時,人們一般都注意到它的雙向互動。這一認知,比較起那種單向認知的片面性、偏執(zhí)性、主觀性來,自然是大進了一步。在這一基礎上,人們還進一步探討了這種雙向互動的不平衡性,即:在某特定的時期,不同文明與文化相遇的時候,其中某一種處在發(fā)展較高階段的文明與文化,可能對另一文化墨高屋建瓴式的傾斜式“文化出超”。不過,當我們仔細審視上述這種雙向運動時,就會發(fā)現,除了上古時期人類社會處在低級的原始的發(fā)展狀態(tài)因而可能發(fā)生比較純粹的雙向運動以外,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古典時代以降的文化交流在雙向互動中,早已包含了大量的第三、第四乃巨更多種文化內涵,因而文化交流的雙向性,其實也是一種多向性互動。這也從另一側面,證明文化交流的立體網絡模式?! 〉谒?,中華民族對外文化交流時,其璀璨輝煌的物質文化出超現象常常令人眼花繚亂。當人們集中注視中外文化交流的這一現象時,其實有許多值得重視的事物往往被掩蓋了。發(fā)掘并探究這些容易被掩蓋的比較陌生的領域,尤具重要的價值。例如,在制度、精神層面,中華民族似乎并非出超大戶,相反,卻有“文化入超”大戶之嫌。例如,在古代,佛教、伊斯蘭教文明流人中華,甚至基督教文明亦曾在中國境內一度“寺滿百城”,而中國的儒家學說流播的范圍卻僅限于朝鮮半島、日本、越南以及近代以來新加坡與東南亞華人聚居地區(qū);又如,即使在物質文化層面,比較起絲綢、瓷器與四大發(fā)明這些高級復雜勞動的產品來,在那些比較簡單勞動的物質文化領域,中華民族恐怕也處于“文化入超”之列吧?! 热萑绱素S富多彩,難以把握的文化交流史,自然不是一兩代人能夠完成的。這是一場接力賽,壘人類各族人民共同承擔的接力賽。就中外文化交流史而言,中國學人的責任是義不容辭的,除了自己要挺身承擔,更要不斷與國外同行切磋、合作。文化交流史的學研、撰寫本身,也是一部文化交流史呢!這場任重道遠的接力賽,前有古人,后有來者。一良師主編、各位師輩學長共同合作的那部專書,就是我們接力賽的前面一棒;我們接過這一棒,努力疾跑,盡自己這一棒的一份心和力。這一棒的得失,自本書問世之日起,就已經要請下一棒去評說了。我深信不疑的是,這一永遠的接力賽,一棒定比一棒更出色、更完美,更接近人類歷史上文化交流那豐富、復雜、千姿百態(tài)的真實。

作者簡介

何芳川教授,原籍山東菏澤,1939年1月4日出生于重慶市,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東語系,一年后轉入歷史學系學習。他1962年10月留系任教至今,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后被美國狄金森學院和香港城市大學聘為客座教授,2004年被日本櫻美林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1988年至1992年何芳川擔任歷史學系亞非拉史教研室主任,1992至1995年擔任歷史學系主任;1995至1997年擔任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院長;1996至2002年擔任北京大學副校長,曾任黨委常委;1999年兼任檔案館館長;2001年兼任校史館館長;2002年以來擔任北大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北京大學亞太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委員。他還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專家組副組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世界史學科專家組副組長、教育部歷史學科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北京市史學會會長、中國亞太學會副會長等職務。

書籍目錄

卷首語:永遠的接力棒 第一章 導論:文明、文化與文化交流  一 文化與文明  二 文化交流與文明交匯  三 文化交流的特殊狀態(tài):暴力與戰(zhàn)爭  四 文化交流中的“作偽”與“誤讀”  五 和平交流:全球化中的中國文化旗幟勾勒篇 第二章 歷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一 陸上絲綢古道的形成  二 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  三 漢魏南北朝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三章 歷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隋唐至明清時期  一 陸上絲綢古道的發(fā)展與式微  二 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與繁榮  三 唐宋以降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四章 西學東漸與歐洲科學在中國的傳播(1582-1793)  一 明末傳人的西方科學知識  二 康雍乾時期西方科學的傳入  三 明清時期西學傳播的社會因素中國-東北亞篇 第五章 歷史悠久的中韓(朝)文化交流  一 古代文化交流的獨特歷史環(huán)境  二 古代的中韓(朝)文化交流  三 近代中韓(朝)文化交流  四 面對新世紀的中韓(朝)文化交流 第六章 高潮迭起的中日文化交流  一 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第一次高潮前后  二 中世紀的中日文化交流——以第二、第三次高潮為中心  三 近代的中日文化交流——第四次高潮的興起和消退  四 當代中日文化交流——第五次高潮方興未艾中國-東南亞、南亞篇 第七章 悠久綿長,交相輝映——中國與越南老撾、柬埔寨的文化交流  一 中越關系的源頭與早期經濟文化聯系  二 越南立國后中越兩國經貿與文化關系的廣泛發(fā)展  三 中越兩國在近代思想啟蒙運動和現代化發(fā)展進程中的密切聯系  四 和平、友好、互惠的中老文化交流  五 睦鄰互助、高潮迭起的中柬文化交流 第八章 和睦友好的中泰文化交流  一 歷史悠久的古代中泰交往關系  二 豐富多彩的中泰文化交流  三 現代中泰文化交流  四 中泰文化交流的因緣 第九章 中緬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一 中緬文化交流的優(yōu)越條件  二 戰(zhàn)國秦漢時期中緬文化交流  三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緬文化交流  四 唐宋時期中緬文化交流  五 元朝的中緬文化交流  六 明清時期中緬文化交流  七 民國時期的中緬文化交流  八 新中國成立后的中緬文化交流 第十章 流光溢彩的中國印度尼西亞文化交流  一 宗教  二 語言和文學  三 音樂、舞蹈和建筑  四 醫(yī)學、陶瓷和生產技術  五 中印尼文化交流的特點 第十一章 中印文化交流兩千年  一 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二 唐宋元時期  三 明清至近代中國-西亞-非洲篇 第十二章 絲綢之路上中國與伊朗的文化交流   一 歷史回眸看伊朗   二 古代中伊友好交往   三 經由伊朗向中國的宗教傳播  四 文化交流結碩果 第十三章 絲綢之路長長城通天方——中國與阿拉伯世界文化交流’  一 阿拉伯世界  二 中阿往來關系史勾勒”  三 古代中阿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相互影響  四 《古蘭經》的翻譯  五 阿拉伯文學在中國 第十四章 關山難越中非文化傳真情  一 茫茫大海曲甘英欲渡無船  二 兩大古文明在希臘化世界面前尷尬的“接觸”  三 中國絲綢與東地中海服飾文化  四 中國與非洲直接聯系的紐帶——海上絲綢之路初通  五 唐宋時期中非交流區(qū)域顯著擴大,  六 中國“四大發(fā)明”傳人非洲和埃及在交流中的地位  七 陸道海道俱暢通的元代中非文化交流  八 鄭和下西洋開辟了與非洲交往的新時期  九 近代中國與非溯的文化交漉  十 薪火相傳,文化交流友好合作傳萬世中國-歐洲篇 第十五章 中法文化交往歷史啟示錄  二 中華文明對法國啟蒙運動的貢獻  三 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中法文化的大規(guī)模互動   四 近期的發(fā)展:中法文化大融會及其他 第十六章 龍與鷹——歷史上中德民族的文化交匯   一 “向中國”:湯若望-萊布尼茨肘代   二 羅可可風:中國文化情結   三 “視線所窺,永是東方”:歌德-代   四 文化碰撞:“圖象”的變化   五 文化兼容:“向東方壓進”與“向西方學習”   六 文化傳奇:“賽瓦公案”與《孽?;ā贰? 七 文化交匯的結晶:同濟大學和中德學會 第十七章 轉變的世紀——18世紀中英文化與政治交往   一 18世紀以前的中英交往   二 18世紀中英之間的文化交流   三 18世紀中期英國人對中國的負面評價   四 18世紀末馬戛爾尼使華及其影響 第十八章 中俄文化交流   一 從古代至17世紀的中俄文化交流   二 18世紀的中俄文化交流   三 19世紀的中俄文化交流   四 20世紀的中俄文化交流 第十九章 中國與西斑牙——文學的交流與互動  一 中國文學在西班牙  二 西班牙文學在中國中國-美洲篇 第二十章 跨越太平洋——中國與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  一 對中拉古代文化接觸的探索  二 馬尼拉大帆船開辟了中拉早期文化交流的太平洋通道  三 美洲農作物的傳人及其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四 “苦力貿易”和華工、華僑對拉丁美洲開發(fā)的貢獻 第二十一章 中國文化在美國的早期傳播及其影響  一 中國文化對美國啟蒙運動的影響  二 中國農作物和植物向美國的傳播  三 中國藝術品在美國的傳播作者簡介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勾勒篇第二章 歷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中華民族漫長的發(fā)展史上,同外部世界的交往,可以追溯到遙遠的上古時代??脊刨Y料證明,早在文明的朝霞時期,今日中國的邊疆居民,便同境外諸族有了相當廣泛的文化接觸。這些文化接觸,無論是陸上的,還是海上的,都離不開交通這一媒介,離不開絲綢之路。在人類歷史上,絲的驕傲,屬于中國。早在7000年前,居住在中國大陸上的人民,就知道了絲。夏鼐這位權威級的考古學前輩,以他學者的慎重,指出:至遲在殷商時期,即4000年前,中國人已經掌握了絲的秘密。事實上,浙江吳興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fā)現了絲帶、絲線和殘絹片等物。經學者鑒定,初步認為,這是蠶絲織物。中國的絲和絲織品,以它的精美享譽世界,歷久不衰。20世紀70年代初,在著名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的考古發(fā)掘過程中,出土了公元前1世紀的漢代絲織品。一襲紗衣,殘長1.28米,重僅49克。唐代,一位阿拉伯商人來到中國,在廣州會見市舶司的官員。透過中國官員的絲質衣服,阿拉伯商人能清楚地看到他的胸痣。正當阿拉伯人驚嘆,以為隔著兩重絲綢衣服還能看清胸痣時,那位中國官員競挽起了5件絲質衣服的袖口。清代,《紅樓夢》里講述了一段趣事。一天,賈母從箱底找出一件絲織品,考問眾孫媳孫女,誰能說出這件絲貨的名稱。無論寶黛還是三春,甚至連見多識廣的鳳姐,都答不上來,老祖宗驕傲地告訴她們,這還是她做女孩兒時的東西,名叫“軟煙羅”。僅僅從那名稱,就給人以美的無限遐思。果然,精美的中國絲織品,從一開始就對歐亞大陸各族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文明與文化的沖擊波。

編輯推薦

《中外文化交流史(套裝上下冊)》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下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北大副校長主編,果然不是蓋的,好書就是好書。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必備此書。
  •   大學時候聽過先生的報告,很儒雅、淵博,看到他留下的遺著,依然閃爍著智慧之光!
  •   很專業(yè)、嚴肅的學術著作,值得閱讀。
  •   老師推薦的參考書。還不錯
  •   不錯~老師用么
  •   看得出是清理庫存的書,但書的質量還是可以的,很好的一本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