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5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喬治·弗蘭克爾 頁數(shù):230 譯者:王雪梅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弗蘭克爾精神分析譯叢之一。弗蘭克爾繼承了弗洛伊德和賴希等精神分析運動先驅的學術遺產,但又超越了他們。他提出了頗有說服力的關于人的潛意識的起源、潛意識和早期失敗經(jīng)驗對人的行為和精神生活的影響的理論觀點,發(fā)展了比較系統(tǒng)的、頗具獨創(chuàng)性的深層分析技術。非常可貴的是,弗蘭克爾的興起顯然不只局限在從心理學和精神治療的層面探討人類的深層心理及行為表現(xiàn),他更注重對整個人性的了解,對人性與社會關系的解釋。
弗蘭克爾的精神分析理論是精神分析運動的最新進展之一。他著有《心靈考古》、《文明:烏托邦與悲劇》、《未知的自我》、《探索潛意識》、《健全社會的藍圖》、《道德的基礎》和《性革命的失敗》等,這差不多是他關于精神分析的著作的全部。在這些著作里,弗蘭克爾廣征博引,用他高度的智慧和清晰的筆觸向我們展示了有關人性、人性與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宏大畫卷。本書是其中之一《道德的基礎》。
作者簡介
喬治·弗蘭克爾出生在維也納,在那里他學習了哲學和精神分析。納粹入侵奧地利,迫使他遷居并最終定居倫敦。在倫敦,作者從事了四十多年的精神分析工作。作為精神分析師,他的工作吸引了眾多的追隨者,這些追隨者認為他的方法是對精神分析療法和人類了解潛意識的一個重大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文明的終結?
1.覺醒與預感的呼聲
2.一個幻想的破滅——出于憤怒而非敬意
3.被壓抑的欲望突破了防線
4.藝術的退行性解體
第二章 哲學的顛覆者
1.維特根斯坦和語詞分析
2.維也納學派
3.背景:啟蒙運動的哲學
4.維也納學派的難題:理論與實踐分離
5.邏輯實證主義在英美走向語言分析
6.語言之塔:后現(xiàn)代主義和解構主義
第三章 意識和道德的物質基礎
1.本能的真空
2.腦的結構和功能
3.古老的腦區(qū)
4.下丘腦:激素與體內平衡
5.意識和智力
6.道德的神經(jīng)元
第四章 意識和道德的起源
1.一門精神分析的人類學
2.工具制造和智力
3.工具制造和文明的起源
4.從原始人到人的進化
5.圖騰、鬼魂和精靈
6.狩獵者和留守者
7.原始公社
8.神話、上帝和道德
9.拜神和贖罪儀式
10.母權制:智人的原始文化
11.洞穴神殿的藝術與文化
12.母權制的危機:女神變成女巫
第五章 上帝誕生于人的心靈
1.對母權制的反抗和農業(yè)的起源
2.父權制的出現(xiàn)
3.國王的神性
4.俄狄浦斯情結文化:父權制的偏執(zhí)狂
5.一神論的產生
6.哲學的誕生
第六章 理性道德之路
1.一些基本問題
2.道德的需要
3.康德的認識范疇
先驗分析和先驗綜合
4.認識范疇和道德范疇的相當之處
絕對誡命
5.重建上帝
6.死神的起源
第七章 理想社會之路
1.道德目標的座右銘
2.工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
3.培訓和教育
4.機器的人性化和人的去人性化
參考書目
索引
《弗蘭克爾精神分析譯叢》簡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