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索里尼

出版時間:2004-11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澳)理查德?博斯沃思  頁數(shù):383  字數(shù):430000  譯者:李宏強  
Tag標簽:無  

前言

朱塞佩-普雷佐利尼在他的戰(zhàn)爭日記中寫道:“澳大利亞人雖然取得了托布魯克,但他們在世界歷史中卻并沒有什么地位?!庇谑牵?941年1月,他光榮地退居到了哥倫比亞大學附屬的意大利學院。朱塞佩·普雷佐利尼是一個知識分子,是墨索里尼年輕時代的資助人,他在作品里對意大利參加的法西斯戰(zhàn)爭表示了厭惡。對于任何厚顏無恥地想對意大利的現(xiàn)代歷史表示諒解和同情的澳大利亞人來說,他的作品可能是個令人掃興的東西,更不能說是為領(lǐng)袖貝尼托·墨索里尼這個在1922年至1945年間的意大利領(lǐng)導人精心打造的作品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我也有幸來寫意大利歷史。并且,從多個方面來講,我把一生的研究成果都總結(jié)在這本新的傳記中了。從我的名字就能看出,我是一個英裔澳大利亞人,天生與意大利就沒有多少關(guān)系。然而,在我十幾歲的時候,我就開始閱讀我父母的藏書,并且從中發(fā)現(xiàn)了一本由貝尼托·墨索里尼寫的《我的自傳》。也許我的父親(他在1933年至1938年之間在劍橋大學的卡文迪什實驗室工作,是一個研究型的化學家,并且在政治上有些模糊地傾向于左翼)是在1935年買的這本書,可能是有感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給領(lǐng)袖墨索里尼帶來的惡名吧。我的父親后來死于心臟病,當時我還小,還無法與他討論這些問題。但是我母親后來回憶說,1935年11月,她曾和父親到威尼斯度假(盡管意大利當時還遭受著經(jīng)濟制裁,而意大利人對制裁也是憤怒不已,因此當時并不適宜到意大利去旅行)。當他們走在街上的時候,那些不可思議的當?shù)厝司谷幌蛭腋赣H身上吐口水(父親金發(fā)碧眼,一副“英國人”的模樣),并且罵他是“英國狗”。母親也從政治上對這些事情進行了分析。1936年和1937年,他們還曾到納粹德國度假,母親對在德國的假期倒是有著很愉快的回憶:那里的啤酒和蛋糕都很好,交通情況也很好。

內(nèi)容概要

墨索里尼是近代意大利歷史上的獨裁者。法西斯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要戰(zhàn)犯。    與以往有關(guān)墨索里尼的傳記不同,本書沒有把傳主描寫成一個惡魔。也沒有預先設(shè)定某種基調(diào)。如通篇歷數(shù)法西斯政府的罪行。抨擊墨索里尼的蠻橫與殘暴:而是用“憐憫的眼光”來看待墨索里尼。將他看做一個恃強凌弱的人、一個怯懦和失敗的人,一個“有名無實的愷撒”。他既要探尋自己無法把握的將來。又試圖找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現(xiàn)在;既希望不要遭遇太大的失敗,又想著得過且過。多熬幾天。    作者為此做了非常細致、廣泛的檔案研究,幾乎窮盡了所有能夠找到的歷史文獻,對墨索里尼的一生做了詳盡而公正的描述。使讀者能夠了解一個更為真實可信的墨索里尼。除了內(nèi)容詳實、見解獨到之外。本書還頗具可讀性.有著引人入勝的文筆和極佳的幽默感。被公認為目前所出版的墨索里尼傳記中最優(yōu)秀的一部。

作者簡介

理查德·博斯沃國,是西澳洲大學歷史系的教授,意大利現(xiàn)代史方面首屈一指的權(quán)威。他是許多大學的客座教授,包括哥倫比亞大學意大利學院、劍橋大學的卡萊爾大廳學院、牛津大學的貝利奧爾學院,還在位于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人類研究中心任客座教授。

書籍目錄

作者序引言第1部 躁動青春 1 復仇與貝尼托·墨索里尼 2 墨索里尼家族和少年時的貝尼托 3 移民和社會主義者 4 《階級斗爭報》 5 戰(zhàn)爭和革命第2部 奪取政權(quán) 1 法露斯最初的幾個月 2 法西斯奪權(quán) 3 政府 4 強行獨裁統(tǒng)治 5 上帝所賜的人第3部 權(quán)力高峰 1 鼎盛時期的墨索里尼 2 阿道夫·希特勒的挑戰(zhàn) 3 在埃塞俄比亞建立帝國 4 歐洲的危機第4部 暮窮途 1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迫近 2 納粹德國的不光彩的幫兇 3 第一次落敗和無力的復興 4 貝尾托·墨索里尼的陰魂

章節(jié)摘錄

第1部 躁動青春1 復仇與貝尼托·墨索里尼很多關(guān)于法西斯時期的作品都有著非常精彩的標題,但最好的要屬《外公槍斃了爸爸》,這是法布里齊奧·齊亞諾寫的一本回憶錄,記錄了法西斯政權(quán)后期的一些瑣碎事件。他敘述的事件發(fā)生在1944年1月11日上午9點20分,當時,維羅納城門外執(zhí)行了一次處決。維羅納是意大利的北方城市,位于德國和拉丁世界的十字路口,很多世紀以來控制著通往勃倫納山口(位于阿爾卑斯山脈東段,奧地利和意大利兩國的邊境上)的通道。因為背叛了法西斯意大利的偉大“領(lǐng)袖”貝尼托·墨索里尼,5個法西斯頭領(lǐng)遭受了槍決。執(zhí)行處決任務的是一個行刑小分隊,他們都是年輕的意大利人,但另外有3個納粹黨衛(wèi)軍在一旁監(jiān)督。在被處決的5個人當中,最著名的是科爾泰拉佐伯爵加萊亞佐·齊亞諾,墨素里尼的女婿。照相機鏡頭旋轉(zhuǎn)記錄著死刑過程,齊亞諾轉(zhuǎn)過身來面對著槍手,他這個最后的姿態(tài)要比他一生中大部分的行為更有價值。6個月前,盟軍開始把目標指向意大利本土并迅速逼近西西里島,法西斯防御軍隊士氣非常低落。在這種情況下,1943年7月24日至25日,齊亞諾和其他18名法西斯最高委員會的成員投票反對墨索里尼繼續(xù)擔任意大利的作戰(zhàn)總指揮。正是由于這種背叛行為,齊亞諾、埃米利奧·德博諾、盧恰諾·戈塔爾迪、喬瓦尼·馬里內(nèi)利和卡洛-帕雷斯基如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據(jù)說,他們的血將被用作成立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時的圣餐。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成立于1943年9月,繼續(xù)在意大利北部實行法西斯統(tǒng)治。墨素里尼此刻坦率地承認,這次處決“具有政治意義”,而并非單純的司法處決。齊亞諾是科斯坦佐·齊亞諾的兒子,1930年4月24日,齊亞諾與墨索里尼的大女兒埃達結(jié)了婚,婚禮豪華而奢侈。科斯坦佐·齊亞諾曾擔任法西斯的交通部長、海軍將領(lǐng),是戰(zhàn)斗英雄、民族主義者、里窩那的管理者。他經(jīng)常出入各種社交場合,而他的投機生意也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巨額財富。結(jié)婚以后,加萊亞佐·齊亞諾成為法西斯最闊氣的年輕人,被認為是墨索里尼的指定接班人。他曾任駐華外交官,又相繼擔任了法西斯文化部長和外交部長,1943年2月開始擔任駐梵蒂岡大使。齊亞諾是他那個時代的雅皮士,如果他不在辦公室,那就很可能在優(yōu)雅的海濱勝地或是羅馬阿夸桑塔高爾夫球場找到他——他正是在阿夸桑塔遇見埃達的。齊亞諾深得羅馬這個永恒之城里的年輕女貴族們的青睞,據(jù)說他與她們上床的頻率甚至比墨索里尼臭名遠揚的性征服紀錄還要高。齊亞諾有時穿著法西斯的黑衫并配上法西斯敢死隊的嚇人的裝束(他實際并不是敢死隊的隊員,加入法西斯黨的時間也沒那么早),也盡力讓自己的演說不比別人的差(盡管受到尖嗓音的限制)。在這些場合中,他宣稱自己是“法西斯革命”的仆人和真正的信仰者。1939年11月4日,他在以法西斯主義者的身份參加了聲勢浩大的維托里奧威尼托區(qū)紀念日的愛國活動(即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取得勝利的周年紀念慶典)之后,便前往高爾夫球俱樂部打球。在那兒,他向其他法西斯頭目(朱塞佩·博塔伊、亞歷山德羅·帕沃利尼和埃托雷·穆蒂)表示,他衷心希望英國能夠贏得這場戰(zhàn)爭,而不是納粹德國,并且清楚地解釋道,英國值得取得勝利,因為它代表著“高爾夫球的最高水平、威士忌和舒適的生活”。  不管多么瞧不上齊亞諾的輕浮草率,博塔伊還是在1943年7月25日和他一起投了票。1944年1月以前,他一直四處躲藏,等待時機加入法國的外籍軍團從而抹去自己的法西斯記錄。穆蒂死了,他是在1943年8月企圖躲避皇家官員逮捕時被射死的。當時,人們普遍呼吁把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政府設(shè)在加爾達湖附近的市鎮(zhèn),但是帕沃利尼卻支持把它設(shè)在薩羅。據(jù)一位很富同情心的歷史學家稱,他做出這種選擇最根本的動機是對墨索里尼的崇敬。當然,到1944年1月的時候,這位來自于佛羅倫薩、其階級和文化背景可與齊亞諾相媲美的帕沃利尼已經(jīng)轉(zhuǎn)變成一個“超級法西斯主義者”,士并高聲宣稱他的昔日舊友最終應該受到懲罰。然而,墨索里尼試圖反對這樣的報復行動。齊亞諾與埃達的婚姻情況可能是“眾所周知”的,夫妻倆的生活里或許充斥著賭博、酗酒甚至毒品。但是,在1943年到1944年間的危機中,埃達證明了自己對自己的男人、兩個兒子的父親、她始終深愛著的丈夫是忠貞不渝的(她這時仍然親切地稱呼他“公雞”)。她質(zhì)問、威脅、斥責自己的父親缺乏家庭責任感并且殘酷和怯懦。面對著自己最喜愛的女兒,這位領(lǐng)袖低下了頭,但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去改變齊亞諾的命運。另一位來訪者看到了一個看起來“疲憊沮喪”的人;這位薩羅共和國的領(lǐng)袖用手努力壓著胃部的痛處,他想解開衣領(lǐng),好像呼吸有點兒困難。但是,埃達的歇斯底里在她的母親拉凱萊·圭迪那兒卻不怎么管用。拉凱萊始終看不起齊亞諾,在她看來,這位擁有至上特權(quán)的少爺太腐化了,居然打高爾夫球。盡管拉凱萊做了20年意大利統(tǒng)治者的妻子,但她很珍惜自己的國母形象。她樸素、節(jié)儉、見識廣博,對丈夫忠貞。1943年,她知道有人背叛了自己的丈夫。她的忠貞后來發(fā)展成了對上流社會的妒忌和敵意,她相信人終有一死,而那些叛逆者應該受到懲罰。作為家族中真正“堅強的人”,她要讓其他人認為她是從來不哭的。那些像帕沃利尼之類的在薩羅共和政府后面搖擺不定的法西斯主義分子,不論出自何種動機,都對拉凱萊表示稱贊。博洛尼亞大學校長戈弗雷多-科波拉認為,新政府表明了那些法西斯主義者的態(tài)度。他寫道,新政權(quán)必須用鮮血來鞏固,而不應像“猶太教教士、共濟會會員和女人”那樣喜歡妥協(xié)。毫無疑問,德國盟友和薩羅共和國的庇護者們對這種觀點拍手稱道。他們處決齊亞諾有著特殊的原因。自從1939年春天起,這位當時的外交部長就已經(jīng)對納粹主張的世界秩序持懷疑態(tài)度,直到最后關(guān)頭才極不情愿地同意意大利參戰(zhàn)。納粹分子很堅決地認為,齊亞諾以及其他那些落入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手中的同伙應該被處死。他們必須去死,這是他們的所作所為應受的懲罰,同時也被當做是對意大利到目前為止在戰(zhàn)爭中遭遇的令人羞辱的失敗的補償。換句話說,他們必須算清這筆賬,因為在法西斯政權(quán)中,“一切都是為了政權(quán),沒有什么可以反對政權(quán),沒有人可以游離于政權(quán)之外”,“極權(quán)主義”一詞就是產(chǎn)生于這個體制。但是,這種體制已被證明是空洞和虛偽的。盡管沒有人說得如此直白(目前為止意大利編年史還沒有對此事進行過多的評注),但是毫無疑問,齊亞諾是貝尼托·墨索里尼的替罪羊,墨索里尼才是一個失敗的極權(quán)主義者、一個失敗的法西斯獨裁者、一個失敗的民族領(lǐng)袖和一個失敗的為納粹一法西斯新秩序而戰(zhàn)的戰(zhàn)士。1944年,那些曾經(jīng)指責墨索里尼制造了所有災難的人不再討論這位獨裁者的罪過和缺點,因為薩羅共和國的宣傳已經(jīng)在為新的困難時期塑造一個新生的墨索里尼了。即使在今天,一些歷史學家也斷言,自1943年9月以后,墨索里尼勇敢地把自己當成意大利人民的盾牌,抵御德國聯(lián)軍的憤怒以及持續(xù)戰(zhàn)爭的恐怖。但是,血肉之軀的墨索里尼卻忐忑不安地住在加爾尼亞諾的費爾特里內(nèi)利別墅里,他遠非一位英雄人物。他生病了,疲憊而沮喪,家人也在他周圍爭吵。他的大兒子維托里奧軟弱但又自命不凡,曾被墨索里尼稱做“白癡”,但此時他卻遲到地對高等政治顯示出極大興趣,并且得到了他的堂兄維托的協(xié)助。聚集在這個地區(qū)的還有許多與墨索里尼關(guān)系更遠一些的親戚——位歷史學家竟列出了200人。正如一位觀察家諷刺地評論道,墨索里尼對家人有著深厚的感情,但是只有在他們不侵犯他的工作空間時才是如此。然而,對于所有放棄法西斯主義的人來說,處在死亡陣痛中的法西斯主義通過小墨素里尼們和圭迪式的人物向人們表明,家庭這個機構(gòu)并沒有成為犧牲品而落入“極權(quán)主義”的控制之中。在心靈的深處,拉凱萊或許想知道貝尼托是否還是一個真正的男人。她忙碌著,給來訪者留下的印象是勤奮、專心地操持著家務。她告訴一位官僚,丈夫存在的問題是他相信任何與之交談的人,可是她卻誰都不相信。只要一有機會,她就會因丈夫和克拉雷塔·佩塔奇仍然保持著關(guān)系而詛咒他。1943年8月到9月間,墨索里尼把他這位最后的、愚笨的但自己又離不開了的情婦短暫地關(guān)押了一段時間,然后又把她安置在一座名叫奧素里恩的別墅里面,那兒曾經(jīng)住過一些修女。埃達最后一次回家是在1943年12月26日,她尖叫著說,戰(zhàn)爭失敗了,他們都完全生活在錯覺當中,他們不能讓加萊亞佐在這種情況下成為犧牲品。然后,她離開意大利去了瑞士,從此再沒見過她的父親,也再沒有和父親說過一句好聽的話。相反,她還聲稱自己是“叛徒和盜賊”的妻子,并且為此而感到驕傲。只有兩個最小的孩子,羅馬諾和幼時患上小兒麻痹癥并因此而智力低下的安娜·瑪麗亞沒有讓墨索里尼太惱火。二兒子布魯諾在戰(zhàn)爭期間的一次空難中喪生,他的遺孀吉娜·魯貝蒂也住在費爾特里內(nèi)利別墅里。她很受墨索里尼的喜愛,這位領(lǐng)袖可能是更欽佩她有膽量公開嘲笑那些認為軸心國能打贏這場戰(zhàn)爭的人。1944年1月,墨索里尼還試圖從所有人的視線中消失。最嚴重的是,當他故意讓齊亞諾走向死亡的時候,他是懷著萬分的懦弱在逃避現(xiàn)實。在處死齊亞諾等人的前夜,這位領(lǐng)袖膽怯地故意躲避著以自己的地位所能夠允許的寬恕他們的機會。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清楚,目前納粹德國和狂熱的法西斯分子只有看到別人的鮮血才會感到滿意,尤其是他女婿的鮮血。他也可能意識到,一旦做出這種犧牲,他們就會原諒或是忽視他明顯的無能。這種動機無疑使他在事后更加渴望從友好的來訪者那里得知女婿和昔日同事被處死時的詳情。然后,在確保對自己的利益毫無損傷的情況下,他可以虔誠地表明,他們不該遭此下場。更為可憐的是,墨素里尼還試圖把自己拒絕干預此事的責任怪罪到旁人身上,悲哀地說他在1月10日經(jīng)歷了一個不眠之夜(元旦那天他就因發(fā)燒和胃痛臥病在床)。還說是其他人充滿敵意的阻撓使他沒有聽到他們懇請寬恕的請求。他還親筆給齊亞諾的母親寫了封信,強調(diào)他自己是多么的孤獨。當埃達表示他的這些痛苦的說辭不足以讓她信服時,墨索里尼懷著十足的自負向任何愿意聽他說話的人宣布,“命中注定我要遭受所有人的背叛,包括我自己的女兒”。即使在1945年3月,他仍然在談論著自從齊亞諾死了以后他所忍受的“殘酷和長期的”“痛苦”。處于自我困擾之中,墨索里尼試圖躲避一度包圍了法西斯主義和意大利的災難現(xiàn)實,拒絕面對周圍積聚的復仇情緒。挑選與之交談的人愛聽的話說是他的習慣,墨索里尼在女婿被處死之后這樣主張,“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開始繼續(xù)前進了,我們一定不要讓任何事情擋住我們的去路,而是要繼續(xù)前進以取得合理的結(jié)果”。1944年1月到1945年4月,意大利的歷史的確是經(jīng)受了一段痛苦的經(jīng)歷,意大利半島北部成了“二戰(zhàn)”前線的通道,同時也陷于復雜的內(nèi)部爭斗與殘殺之中。相反,“被解放了”的南方在盟軍和王室的聯(lián)合統(tǒng)治下,就其所經(jīng)歷的民族傳統(tǒng)階級暴政、性別及地區(qū)差異以及在意大利的貧窮與盎格魯一撒克遜解放者的強大之間的差距而言,相比北方不是那么嚴重。在當今的意大利,至少在一些群體里面,鼓吹有必要原諒和忘記社會共和國的罪過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我們相信,當時的意大利人,包括“二戰(zhàn)”以后的那一代人中的一些著名的歷史學家在內(nèi),很多都認為墨索里尼是值得理解和尊敬的,并且選擇為他而戰(zhàn)?!皟?nèi)戰(zhàn)”時期,道德不受任何一方壟斷,意大利人相信,與入侵的代表自由民主的盟國(以及他們的共產(chǎn)主義朋友)相比,忠于薩羅共和政府更能體現(xiàn)出對國家榮譽的承諾。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世界上最經(jīng)典的墨索里尼傳記版本,意大利現(xiàn)代史頂級專家博斯沃思代表作。我們尊敬的愷撒曾在這里統(tǒng)治過整個歐洲,這里的每一塊石頭都表明和提醒著這件事,請你們一定要堅信,我們過去的命運必將成為我們現(xiàn)在的命運?!  骼锬岱菓?zhàn)不足以奮發(fā)有為,非戰(zhàn)不足以改變平民政治所養(yǎng)成的人民的惰性?!  骼锬崴J為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一個領(lǐng)導者,而他的內(nèi)心想法與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謙卑地位卻讓他產(chǎn)生了一種被夸大的自憐和命運不公的感覺。  ——墨索里尼年輕時代的友人安杰利卡·巴拉巴諾芙

編輯推薦

《墨索里尼(最新版修訂本)》是世界上最經(jīng)典的墨索里尼傳記版本,意大利現(xiàn)代史頂級專家博斯沃思代表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墨索里尼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內(nèi)容真實,客觀反映了當年的歷史以及墨索里尼的個人情況,頂一個!
  •   國內(nèi)能夠找到寫墨索里尼的最好的版本,找了很久了,好在這里還有貨。
  •   很詳細并且客觀的從地理,政治,歷史,民族,等問題上分析了墨索里尼的一些待人接物。通過大量的環(huán)境,形勢的鋪墊,是這個人物形象更加的飽滿。正如作者說的,我們不能把他看成無惡不渉的壞人,客觀的從人性,心理來看待這個人物。非常的好,很喜歡!
  •   墨索里尼圖書正版,內(nèi)容精彩
  •   看到以后第一感覺就不錯 就是字太小 看著費勁 但是這不是就內(nèi)容豐富么
  •   寫得很好,讓我了解了這個壞蛋的一生。
  •   在當當買了很多書了,想說兩點:1、包裝經(jīng)??呐龅綍?,而且有的書很臟,我是用來收藏的,總是退回去我也麻煩;2、從我在當當購物起,只要是當當轉(zhuǎn)送過來的東西物流從來都是我們自己去取,在我們當?shù)貨]有一家物流是這樣,這種物流怎么配得上你們的購物網(wǎng)?從來沒見過這么大爺?shù)奈锪鳌D芨恼?,當然最好,不能改,消費者也不能咋樣,憑良心想想吧。
  •   這個不錯商品
  •   接待回復iaf打算破解的
  •   還沒看呢,估計應該很好
  •   剛收到,還沒讀,正在讀。。。。。個人挺喜歡的
  •   其實還沒看,外表不錯的。
  •   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恩
  •   寫得挺不錯的,也挺有意思。從上世紀初寫起,講述出生在西歐的“大國中最弱的一個”,意大利,一個青年發(fā)跡的故事,很中肯。作者寫得很好,翻譯的也好。
  •   對主角沒興趣,買書的目的是想解二戰(zhàn)期間的意大利。
  •   如題,先買了這套中的《戴高樂傳》,覺得很好,又陸續(xù)買了其他幾本。但是本書作者先給傳主定了基調(diào),如“無恥”啊,“虛偽”啊,"懦弱"啊,等等,讓我很反感。傳記是另一種形式的歷史,寫作者的觀點就一定放之四海而皆準嗎?為什么要如此鮮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場,唯恐天下人不知?為什么不能平心靜氣地寫事實,讓自己的觀點在事實中表達出來?為什么不能做到客觀?起碼要做到冷靜。有個奇怪的現(xiàn)象,希特勒、墨索里尼等的傳記,為什么都是外國人寫的?本國人寫的怎么不見經(jīng)傳?外國人就一定客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