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內地

出版時間:2006  出版社:大眾文藝出版社  作者:巴烏斯托夫斯基  譯者:盛海耕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巴烏斯托夫斯基跟普里希文一樣,也愛寫大自然,愛寫游記。但是巴氏的游記更符合傳統(tǒng)形式,巴民不僅寫處女林式的自然風光,也寫人類征服大自然的成果,如(海的誕生)就是寫伏爾加和頓河之間的運河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呼吁保護大自然。如果說普里希文“想為人們哪怕保存幾小塊這樣原始的土地”的話,那么巴烏斯托夫斯基則具有更現(xiàn)代的觀念,主張改造大自然,同時又盡一切力量保持生態(tài)平衡。
巴烏斯托夫斯基在蘇聯(lián)是有名的散文大師,巴氏熱在蘇聯(lián)從60年代開始,在我國俄語界當然是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事。學俄語不讀巴氏作品,尤如不讀普希金的詩一樣。巴氏散文的優(yōu)美在哪里?一般都說是抒情情調。連巴氏的短篇小說,也富有抒情,就像優(yōu)美的散文一樣。比如短篇小說《電報》,嚴格說是對忘記了老母親的女兒的責難。但是故事情節(jié)和敘述語言都那么輕松自然,使你讀過之后,更多的感到的是惆悵,而不是憤慨。所以我覺得,巴氏的抒情筆調是奠定在作者的審美觀或審美角度上。上面說過,不起眼的梅曉拉在作者筆下就寫活了,變成人入朝拜的地方。再如坐轎車途中遇暴雨,本來是最令人苦惱的事,可作者偏偏不顧別人的批評,把閃電中出現(xiàn)的白樟樹和火紅色的狐貍寫得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作者簡介

巴烏斯托夫斯基(1892-1968),生于莫斯科一鐵路員工家庭。曾就讀基輔大學自然歷史系,后肄業(yè)于莫斯科大學法律系。當過工人、水手。主要作品有《黑?!?、《森林的故事》、《一生的故事 》等。其作品多以自然為主題。1956年出版的散文集《金薔薇》是一部文學散論集,它以簡潔的敘述和獨到的見解,成為一代人的“文學教科書”。 1965年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
盛海耕
名風鈴草,男,漢族,1941年生,浙江金華人。1964年畢業(yè)于杭州大學外語系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yè)。杭州師范學院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主要致力于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和中學語文教育的教學和研究。
1978年以來,在全國各地各級報刊雜志發(fā)表文學論文、隨筆70多萬字。1993年出版專著《公劉傳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6萬字。2001年出版專著《品味文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8萬字。有譯稿《帕烏斯托夫基小說選》一部,25萬字,待版。
1983年被評為“杭州市優(yōu)秀教師”。1987年被評為“杭州市愛生積極分子”。1999年榮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優(yōu)秀教師三等獎”。專著《公劉傳論》曾獲“杭州市政府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2005年出版詩論選集《詩苑偶探錄》(大眾文藝出版社),23萬字。
2006年出版翻譯小說集《在俄羅斯內地》(大眾文藝出版社),36萬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在俄羅斯內地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