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動物小故事說人生小道理

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中國時代經(jīng)濟(審計)  作者:羅渝民  頁數(shù):151  字數(shù):146000  

前言

人之所以更聰明,是因為他能學習別的生物 人是善于學習的,人不僅善于學習同類的成功人士,更善于學習同樣聰明、具有靈性的自然生物。人們向自然界和其他生物學習,因為自然同樣是不斷進化、生物內(nèi)部與生物之間充滿競爭,生物的行為講究效率、效益。這些,不僅對成年人有益,對青少年更具有啟發(fā)性。美國新澤西州著名獸醫(yī)莫莉就勸告人類要向動物學習。她指出:“因為不管是家里的貓狗,還是非洲草原上的獅子,它們都有以下的特點:睡眠充足,肚子餓的時候才進食,永遠不為昨日的事懊悔,也不為明日的事?lián)鷳n。如果人類的生活態(tài)度像它們一樣,必定健康長壽得多……即使最忙碌的鳥也會停下來在樹枝上歌唱,當然,可能是雄鳥在求偶或雌鳥在應和。不過我相信它們大部分時間只是為了生命的存在和活著的喜悅而歡唱… …這正是醫(yī)生長期以來一直要求我們做的事,在這方面,動物比人類優(yōu)秀得多?!贝_實,從健康和心態(tài)上,人類就應該向這些動物學習。當然,生態(tài)圈和生物種群,尤其是動物界的行為和選擇同樣充滿著啟發(fā)青少年的智慧。例如,在動物界,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有對手才有發(fā)展,有對手發(fā)展才能迅速。太陽升起的時候,非洲草原上的動物就開始奔跑了。獅子知道如果自己趕不上最慢的羚羊,就會餓死。而對于羚羊來說,如果它們跑不過最快的獅子,就會全部被吃掉。因此,每當新的一天到來的時候,每一個動物都準備著捕獲獵物和躲避別人的捕獲。生命的歷史是一部物種新陳代謝的歷史,地球上現(xiàn)在的物種都是地質(zhì)歷史上生存過的物種的后代。過去的物種被現(xiàn)在的物種所代替,現(xiàn)在的物種又被將來的物種代替,新的不斷興起,舊的逐漸滅亡,已經(jīng)演變的物種不可能恢復祖型,已經(jīng)滅亡的種類不可能重新出現(xiàn),這就是進化的不可逆性。不斷進化發(fā)展,不發(fā)展就被淘汰更是自然界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從對化石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生物某種器官一經(jīng)演變就不可能在其后代身上恢復原狀;一經(jīng)退化、消失也再不會在其后代身上重現(xiàn)。以馬為例,始新世的馬前肢四趾、后足三趾,漸新世和中新世的馬前肢三趾,上新世和現(xiàn)代馬僅剩一趾,其已經(jīng)退化的足趾決不會恢復原狀。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古生代的三葉蟲、筆石,中生代的恐龍,它們既然已絕滅了就絕不會再出現(xiàn)了。地質(zhì)史上每次大災難之后,殘余的生物都是在原有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而絕不會返回到生命的初期重新開始的程度。專家們正是總結了生物進化中的這些實際例子,歸納出了這條定律。人類學習其他生物,不僅僅是學習它們的智慧,更是通過生物們的失敗和無奈學到教訓。例如,法國科學家法伯做過這樣一個著名的“毛毛蟲實驗”:他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并使毛毛蟲首尾相接,連起來就像是一個大圓圈。同時,法伯在這個花盆周圍不到六英時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最愛吃的松針。實驗發(fā)現(xiàn),所有的毛毛蟲只是一只緊跟著一只,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沒有一個會改變方向自己去尋找食物,十分鐘過去了,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就這樣日復一日,毛毛蟲一直不停地圍繞著花盆邊緣轉(zhuǎn)圈兒,最后,所有毛毛蟲都因為饑餓與精疲力竭而死去。還有,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只青蛙放進加滿冷水的鍋里,然后慢慢加熱。水開始是涼的,變溫的速度很慢,青蛙覺得比較適應和舒服,并沒有想到要跳出去。隨著水溫逐漸地升高,感受到危險的青蛙決心努力跳出熱鍋,但為時晚矣。最后,活蹦亂跳的青蛙被活活燙死了。與此相對照,把青蛙扔進一口沸水鍋里,受到強烈刺激的青蛙奮力一跳,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實驗很簡單,給人的反思空間卻頗大。人是一種很有韌性的動物,可以不斷適應新的環(huán)境,可以在逆境中得到發(fā)展,活出真我。這說明人的適應能力很強,但是從歷史經(jīng)驗來看,大多是從壞到好的逐漸適應,一旦情況發(fā)生改變,結果就另當別論了。很多人,在困境中百折不撓,無比堅強,但是在一個舒服安逸的環(huán)境中,卻會不戰(zhàn)自敗。這大概就是古人常說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吧。從自然界的發(fā)展、生物種群的演變,特別是與人近似的動物反觀人類自身,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有的時候,人確實比不過其他動物。就說人類世界死傷累累的戰(zhàn)爭,敵對雙方總是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從而帶來了難以想象的傷害。人類似乎陷入了一種難以自拔的惡性循環(huán),好像根本不擅長解決爭執(zhí)。對比之下,動物就聰明多了。海豚具有令人驚奇的好斗本性,但它們也喜歡和解。美國研究人員在研究動物園中的寬吻海豚時發(fā)現(xiàn),打斗之后,敵對雙方會輕輕摩擦或稱為接觸式游泳,在此過程中,一只海豚拽著另一只海豚游過水池。在群居動物中,動物群體的穩(wěn)定性很重要。如群體中的個體每一次在戰(zhàn)斗中失利都逃跑,群體將不能保持長久的穩(wěn)定,從而不易抵擋天災人禍等危險。對于在爭斗中失敗的個體而言,不求和解,它們將可能被勝利者限制接近食物等資源;而主動和解,則會取得勝利者的諒解,得到食物。勝利者也愿意和解,是因為它們也可從和解中獲得好處。人類向其他生物學習的最普遍例子就是生態(tài)仿真。不說科技發(fā)展,就是人的自身行為,像動物學習就是提高的最佳途徑。據(jù)說,100多年前的運動員起跑時都是站立著的,英國短跑健將切?希林爾在細心觀察中發(fā)現(xiàn),袋鼠起跑前總是將身體彎曲貼向地面,然后閃電般地向前一躥,時速高達 70公里,可見起步姿勢對提高成績大有裨益。于是希林爾拜袋鼠為師,學習屈腿彎腰的起跑姿勢,果然一鳴驚人。生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起跑時彎曲的身體猶如一根繃緊的彈簧,當伸展時爆發(fā)出的沖擊力十分驚人?,F(xiàn)在,這種方式已經(jīng)成為賽跑時的標準起跑姿勢了。所有這些都告訴我們,虛心向其他動物學習是一條通向成功之路。

內(nèi)容概要

美國新澤西州著名獸醫(yī)莫莉就勸告人類要向動物學習。她指出:“因為不管是家里的貓狗,還是非洲草原上的獅子,它們都有以下的特點:睡眠充足,肚子餓的進候才進食,永遠不為昨日的事懊悔,也不為明日的事?lián)鷳n。如果人類的生活態(tài)度像它們一樣,必定健康長壽得多……即使最忙碌的鳥也會停下來在樹枝上歌唱,當然,可能是雄鳥在求偶或雌鳥在應和。不過我相信它們大部分時間只是籽生命的存在和活著的培悅而歡唱……這正是醫(yī)生長期以來一直要求我們做的事,在這方面,動物比人類優(yōu)秀得多?!贝_實,從健康和心態(tài)上,人類就應該向這些動物學習。

書籍目錄

1  魯尼恩定律2  鼬鼠挑戰(zhàn)3  老虎與牙簽鳥4  剌猬只知道一件事5  鯰魚興奮劑6  羊群效應7  剌猬的“距離”8  達爾文法則9  化蛹為蝶10  斑馬的“著裝”11  寒號鳥造屋12  格烏司原理13  做最快的翔羊14  狐貍的生存智慧 15  溫水煮青蛙16  烏鴉的反駁17  兀鷹的悲哀18  野鴨子“運氣”19  野狼磨牙20  老鼠的技藝21  “Hi,蟲!”22  蜘蛛的信念23  蝸牛自我保護法24  沙變珍珠25  馬蠅效應26  習慣的力量27  龍蝦脫殼28  鯊魚效應……

章節(jié)摘錄

兔子是個跑步高手,烏龜是個出了名的慢性子,無論如何兩個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删褪且驗槊庾樱部梢哉f是大多數(shù)人都具有的輕視對方的心理,才使得兔子在賽跑的過程中放松警惕,在樹底下睡著了。這一覺睡得天昏地暗,日落西山。等它揉揉惺忪的睡眼,猛然想起賽跑的事來,撒腿就往終點跑,等它氣喘吁吁地跑到終點,烏龜已經(jīng)站在領獎臺上領獎了。兔子就這樣喪失了一次勝利的機會。事后兔子不甘心,它發(fā)誓下次一定要贏了烏龜,決不再睡覺了。于是在第二年的田徑會上,兔子主動挑戰(zhàn)烏龜,烏龜不緊不慢地答應了。隨著一聲槍響,兔子撒腿就跑,它一邊跑一邊提醒自己不能再犯上次的錯誤,可是跪了很長時間還沒到終點,兔子就想是不是自己跑得太慢了。這時猴子從對面跑來,看到兔子跑得大汗淋漓,就問它為什么不去參加比賽,兔子說我就是在參加比賽呀。猴子說比賽的方向明明是自己現(xiàn)在正對的方向呀,兔子怎么 還隹相反的方向跑。兔子一聽立刻蒙了,定下神來一看,可不是嗎,自己只想著別睡覺了,結果成了南轅北轍。等它再趕到大會現(xiàn)場,早已經(jīng)是人散場空了。

編輯推薦

《講動物小故事說人生小道理》由中國時代經(jīng)濟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講動物小故事說人生小道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