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1 出版社: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作者:王大有 頁數:3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首部中華天人合一家居文化解秘專著,最佳生存環(huán)境萬年史要覽。古典家居營建理論的現代解讀,現代人文生態(tài)家居營建實施細則,現代人文生態(tài)家園與健康養(yǎng)生,周期性自然災害應對方略。
作者簡介
王大有,字嶺巖,號韶華,又號韶華子。1944年生。綜合型通才型國學大師。集美術家、圖騰文化學家,文化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天人合一全息生命學家于一身。現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北京分會會員。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文化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太極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華夏紐帶工程組委會專家委員,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理事, [ 香港 ] 中華名人協(xié)會會員,中國社會名人工作委員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中國貴州民族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涿鹿黃帝城開發(fā)總設計,中國長城國家公園古北口長城文化開發(fā)區(qū)顧問,電視文獻片《誰先發(fā)現美洲》、《黃帝內經 ·醫(yī)史篇》學術顧問等。辭條輯入《中國當代美述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藝術界名人錄第二卷 》作品著述存儲于《中國美術家數據庫》。
自1956年開始發(fā)表美術作品。1974年以后進入創(chuàng)作高峰截至1986年出版、發(fā)表、展覽、被收藏美術作品100余幅。并多次獲獎。1986年以后,轉向書籍裝幀藝術研究。
1978年以來,致力于中華上古文明研究,致力于中華本體文化與中國三皇五帝時代的古史重建,致力于美洲土著與中華文明親緣關系的研究。
30年來親赴各地考察民族、民俗、古文化遺址,北達漠河,南抵湛江瓊崖,西至喀什,東及日照嶗山煙臺,壯行五次,行程十余萬里,兼作旅行寫生,體驗生活。舉凡伏羲遺址甘肅天水、麥積山、大地灣、淮陽,炎帝遺址寶雞,黃帝遺址涿鹿, 蚩尤遺址 蚩尤城,濮陽帝丘,楚都,三星堆遺址,巫江三峽,道教、佛教名山,莫高窟-------莫不實地考察,信目不信耳,收集第一手資料,精研古今成果,融會貫通。以獨創(chuàng)的十二重考證法,究天人之際,得真人之授,窮造化之極,通古今之變,探宇宙人生之妙,索大道時輪蒼桑真諦,博采眾家,成一家之言,立中華文化本位體系,揭中華大道內核,重新評價建構中國古史框架,以恢復中國史、世界史本貌真相為己任,廣交學友,善結良緣,恒兀兀以窮年,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已出版學術專著二十四部,主要有:
《適合紋樣集》, 1980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龍鳳圖集》,1987年朝花美術出版社出版;《龍鳳文化源流》,1987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民藝學—圖騰徽銘文化與民間藝術》,1990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國情教育手冊—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1990年華夏出版社出版;《中華祖先拓荒美洲》(合著),1992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龍鳳傳人》,1993年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第一版;1995年第二版;《龍鳳文化源流》,韓文譯本,1994年韓國東文選出版社出版;《厚黑學漫畫本》(合著)1993年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掌紋診病實用圖譜》,1995年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6月修訂版第12次印刷;《圖說中國圖騰》、《圖說美洲圖騰》?!秷D說太極宇宙》(合著)1998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佛藏畫庫*佛教名山、名寺、名窟、名塔卷》,1997年文學腳本東方出版社出版;中華大道文庫圖說中華文明大典系列:《三皇五帝時代》、《上古中華文明》、《中華龍種文化》2000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宇宙全息自律》、《天人合一養(yǎng)生》、《生命密碼解讀》,2002年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人性自我超越》、《人類理想家園》、《昆侖文明播化》待出版。
與宋寶忠、王雙有等合作在國內外報刊、發(fā)表學術論文 200 余篇,主要刊物有《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日報》、《華聲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晨報》、《華夏時報》、《北京青年報》、《信報》、《今晚報》、《連云港日報》、《文摘報》、香港《大公報》、墨西哥《至上報》、美國《芝加哥晨報》、《世界日報》、《僑報》等,以及《中國建設》、《今日中國》、《北京周報》、《新華文摘》、《中外交流》等 。
書籍目錄
卷首語/李瑞環(huán)/繼續(xù)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前言導讀一、人類家園最佳生存環(huán)境總論 (一)中國人民最高生存理想 (二)最佳生存環(huán)境釋義 (三)生存環(huán)境的最高原則:天人合一 (四)生存環(huán)境的最佳模式 (五)最佳生存環(huán)境的兩大類型 1、第一原生自然態(tài)最佳生存環(huán)境 2、第二仿生營造態(tài)最佳生存環(huán)境 (六)以吉祥氣場人宅相扶 (七)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二、最佳生存環(huán)境原理發(fā)現 (一)昆侖五大龍脈的作用 (二)人類發(fā)祥地的環(huán)境特征 1、四川盆地 2、華北平原 3、京津地區(qū) 4、北京 5、東北平原 6、黃土高原 7、元謀盆地 8、綜述 (三)風姓祖先開天辟地肇造家居文明 1、鉆木取火 2、立極開天 3、定方辟地(四)氏與風姓裔族分衍(五)風姓家居類型 1、危崖峒居 2、坵埠臺地土居 3、水邊巢居吊腳樓 4、游借牧居 (六)風族家居功能 (七)風族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獨悟 1、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二大基本要素:空氣和水 2、風族人對天道無氣本質的認識 (八)風族家居文化的三大特征 1、法天地 2、敬祖先 3、圖騰徽銘格式化三、天齊線與經典模式四、古典模式現代應用通則五、現代家居最佳模式六、現代家居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健康七、歷史文化遺產新生八、現代人文生態(tài)文明建設九、世界人文生態(tài)文明建設戰(zhàn)略方略后記主要參考書目王大有學術年表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謹以此書,獻給偉大的祖國,獻給偉大的中華民族,獻給15000年以來締造中華文明的歷代祖先,獻給10000年以來開拓太平洋龍鳳文化圈的英雄祖先,獻給8500年以來創(chuàng)造美洲文明的中華人種殷地安人。
編輯推薦
謹以此書,獻給偉大的祖國,獻給偉大的中華民族,獻給15000年以來締造中華文明的歷代祖先,獻給10000年以來開拓太平洋龍鳳文化圈的英雄祖先,獻給8500年以來創(chuàng)造美洲文明的中華人種殷地安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