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3-6 出版社:龍門書局 作者:徐奉林|主編 頁數(shù):143 字數(shù):289000
內容概要
多年來,許多教育學家一直在探索:老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才最有效果?經(jīng)過長期探索、實驗、比較,結輪是——緊扣教材,邊講邊練,師生雙方交流合作探究,達到融會貫通。通過典型例題的講解,使學生全面掌握知識要點和解題方法、技巧、規(guī)律。通過舉一反三的訓練和實踐探究、應用活動,加強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 《龍門新教案·在線課堂》叢書正是這種科學訓練方法的結晶。本叢書與同類書相比,其突出的特點是: 一 課堂教學的真實性 叢書將開發(fā)學生潛能的“同步學案”融化在“同步教案”之中,像VCD一樣再現(xiàn)黃岡重點中學一代名師每一節(jié)課的精彩講解,師生雙向交流、合作探究的思路貫穿教師授課的全部過程。 二 教材講解的細致性 叢書的語文、英語學科對教材逐字詞、逐句講解,細致入微;數(shù)學、物理、化學學科對教材重點內容采用“一點、一講、一例、一練”的方法,即每一個重要知識點對應一段解析、一道典型例題,然后總結這類題目的解題規(guī)律、方法技巧、警示誤區(qū),并進行變式訓練,訓練題新穎靈活,步步升級。 三 教育理念的超前性 叢書每一節(jié)課的創(chuàng)設意境、導入新課,關注學生的學習舉趣和生活經(jīng)驗,師生互動情感交流,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每一課時還根據(jù)教材內容,設置對易錯點和易混淆點進行思維診斷的“問題研討”、對知識進行拓展遷移的“綜合延伸”、課外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創(chuàng)新探究”欄目,體現(xiàn)了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張揚個性、開發(fā)潛能”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 四 教學風格的務實性 叢書按教育部規(guī)定的課時進行教學,課外探究、課題案例應有盡有,真正實現(xiàn)了同步配套課堂教學。既符合課堂師生雙向交流發(fā)現(xiàn)、探究知識的規(guī)律,又留足空隙讓學生記錄課程筆記。課堂作業(yè)適度適量、靈活、新穎;答案另附,并有詳細點拔,便于測評,適合全國各地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生課堂和課外集體使用或個人自學使用。 新世紀、新教材、新課堂、新的考試模式,對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種新的感悟、新的考驗。讀完這本書,你會對新課程理念有更深的體會,從而在全新教育理念營造的新課堂內煥發(fā)新的活力。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機械能 課時一 動能和勢能 課時二 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課時三 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小結與復習 第一章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測試第二章 分子動理論 內能 課時一 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課時二 內能 課時三 做功和內能的改變 課時四 熱傳遞和內能的改變 熱量 課時五 比熱容 課時六 熱量的計算 課時七 能量守恒定律 小結與復習 第二章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測試第三章 內能的利用 熱機 課時一 燃料及其熱值 課時二 內能的利用 課時三 內燃機 課時四 火箭、熱機的效率、內能和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 小結與復習 第三章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測試第四章 電路 課時一 摩擦起電 兩種電荷 課時二 摩擦起電的原因 原子結構 課時三 電流的形成 課時四 導體和絕緣體 課時五 電路和電路圖 課時六 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 課時七 實驗:組成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 小結與復習 第四章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測試第五章 電流 課時一 電流 課時二 電流表 課時三 實驗:用電流表測電流 小結與復習 第五章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測試第六章 電壓 課時一 電壓 課時二 電壓表 課時三 實驗:用電壓表測電壓 小結與復習 第六章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測試第七章 電阻 課時一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電阻 課時二 變阻器 小結與復習 第七章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測試第八章 歐姆定律 課時一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 課時二 歐姆定律 課時三 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課時四 電阻的串聯(lián) 課時五 電阻的并聯(lián) 小結與復習 第八章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測試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