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軍事誼文 作者:熊德輝 頁數:249
內容概要
三國在我國古典歷史演義小說中獨樹一幟,具有很強的歷史知識性、文學藝術性、軍事謀略性、政治工作實用性的特點。在《三國演義》中,開展領導工作最具藝術性,取得最大成功的,也是筆者熊德輝最欽佩的有四人,即:劉玄德、曹孟德、孫仲謀、諸葛孔明?!镀啡龂?學用人:寫給領導的書》主要從領導識人用人馭人角度出發(fā),以獨到的眼光來分析、解讀和研究“三國”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中,各路“英雄豪杰”識人用人馭人的方法,《品三國 學用人:寫給領導的書》讓讀者在賞析歷史故事的同時,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思考,并從中感悟領導者的識人用人馭人藝術對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支隊伍,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
熊德輝,男,1963年11月出生,江西豐城人。現任武警武漢指揮學院教研部教授,技術七級,大校警銜。系武警湖北總隊院校系列中級專業(yè)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武漢指揮學院專家咨詢組成員、學術委員會成員、本科生導師、教學督導組成員。歷任戰(zhàn)士、排長、政治指導員、政治教導員、政治理論教研室主任、訓練部部長等職。先后在各類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三十余篇;曾參與兩個國家級課題科研工作;參編武警部隊統編教材二部;獲武警部隊優(yōu)秀軍事理論成果三等獎一項;2009年享受軍隊優(yōu)秀專業(yè)技術人才崗位津貼。
書籍目錄
劉玄德的識人用人馭人藝術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緣——“桃園三結義”中的識人用人藝術“桃園三結義”的時代背景和主要原因“桃園三結義”中識人用人藝術給我們的啟示女人的眼淚可以征服男人劉備的眼淚可以征服世界——劉備哭泣中的用人馭人藝術以哭泣感動爭取征服趙云、徐庶、諸葛亮哭泣中的用人馭人藝術給我們的啟示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委屈就能享受別人不能享受的一切——劉備的忍讓藝術在忍讓中爭取自己的生存權和發(fā)展機遇劉備的忍讓藝術給我們的啟示發(fā)現人才是成績使用人才是水平——劉備知人善任的領導藝術發(fā)現招攬使用人才的領導藝術知人善任的領導藝術給我們的啟示劉備給后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最大的精神財富——“屢敗屢戰(zhàn),折而不撓”的意志品質最大的政治智慧——“發(fā)現人才、團結人才、知人善任、禮賢下士”的用人藝術對思想教育最大的貢獻——“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教育理念曹孟德的識人用人馭人藝術任憑風雨多變幻遇險更要笑口開——曹操笑聲中的領導藝術曹操笑聲中充滿了領導工作智慧笑聲中領導藝術給我們的啟示胸襟決定態(tài)度態(tài)度決定高度——曹操開朗豁達,克己寬人的領導藝術開朗豁達,克己寬人的領導藝術寬宏待人的領導藝術給我們的啟示不避親仇唯才是舉——曹操招賢納士中的識人用人藝術招賢納士中的識人用人藝術招賢納士中的識人用人藝術給我們的啟示“胡蘿卜”與“大棒”的妙用——曹操表揚與批評的藝術曹操的表揚藝術曹操的批評藝術曹操“爭過諉功”的藝術曹操表揚與批評藝術給我們的啟示孫仲謀的識人用人馭人藝術別看我的年紀小可是我的功夫高——開創(chuàng)工作新局面的領導藝術踢好頭三腳,打開新局面開創(chuàng)工作新局面中的領導藝術給我們的啟示天生我材當老板胸中運籌掌乾坤——廣泛發(fā)揚民主的領導工作藝術發(fā)揚民主作風,爭取廣泛支持開展軍事民主中的領導藝術給我們的啟示妥善處理內外關系創(chuàng)造和諧內外環(huán)境——化解內外矛盾的領導藝術左右逢源,在夾縫中爭取生存空間處理內外矛盾中的領導藝術給我們的啟示重視教育注重培養(yǎng)人才——孫權勸學中的領導工作藝術孫權勸學,打造一代名將孫權勸學中的領導藝術給我們的啟示諸葛亮的識人用人馭人藝術諸葛亮釣魚劉玄德上鉤——諸葛亮自我推銷中的馭人藝術酒香也怕巷子深,廣而告之有妙招自我推銷中的馭人藝術給我們的啟示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用實力征服劉、關、張的馭人藝術用實力征服劉、關、張征服劉、關、張的藝術給我們的啟示三寸不爛之舌勝過雄師百萬——舌戰(zhàn)群儒,智激孫權、周瑜的馭人藝術舌戰(zhàn)群儒,智激孫權、周瑜舌戰(zhàn)群儒,智激孫權、周瑜給我們的啟示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有的放矢的馭人藝術有的放矢的馭人藝術有的放矢的馭人藝術給我們的啟示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劉備,字玄德,蜀漢昭烈皇帝,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23年,享年63歲。他是三國時期蜀國的開國皇帝,于公元221年至223年在位?! 涫菨h中山靖王劉勝的后裔,論輩分,他是漢獻帝如假包換的遠房叔父。這一點是漢獻帝通過查文獻資料親自考證了的,一點也不帶假,漢獻帝還當面叫過他皇叔。 在此之前,劉備經常在人們面前自稱是漢室宗親,由于沒有得到權威部門的論證,難免有人對他的身份產生懷疑。自從皇上對他的身份進行了專門鑒定,而且親口稱他為皇叔后,他這個帝室宗親的出身就具有了權威性和合法性。自從有了皇叔這個稱號,他的政治地位便與日俱增,聲望日益提高。后來人們干脆不叫他劉豫州之類的官名了,而是直接稱他為劉皇叔。這樣,劉皇叔就成了劉備的別名,也是戴在劉備頭上一個耀眼的光環(huán)?! e看劉備是漢室宗親,可他的一生卻是坎坷的一生。他少年喪父,孤苦貧困,與母親靠販鞋子、織草席為生。一日三餐都難以為繼,經常受人接濟。后來,在同族一個叫劉元起的叔叔資助下,他讀了一些書,結識了一些有家庭背景的同學。他的老師盧植、鄭玄都是當年的名士,后來還在朝廷做了高官?! 】赡苡捎趧⒛笡]有像孟母一樣三次搬遷,結果劉備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學習不努力,還沾染上了一些吃喝玩樂、聲色犬馬的壞毛病。結果學業(yè)荒廢,沒有通過讀書取得功名,毀了自己的仕途前程。 后來,他在老師盧植的手下工作了一段時間,可能是由于工作不太認真,或是其他原因,不久便失業(yè)了,只落得個子承母業(yè),販履織席為生了。 有史以來,在太平盛世中,不好好讀書的入是很難有發(fā)展前途的。孔夫子曾經說過一句至理名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和平時期,人才的競爭是最大的競爭,而人才的脫穎而出,靠的是讀書學習。只有通過讀書學習,才能有開闊的眼界、淵博的學識、縝密的思維,才能提高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都十分注重教育,采取“學而優(yōu)則仕”的政策鼓勵人們去讀書學習。一些窮苦的學子們,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只能盼望“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美好愿望的實現了?! 】墒莿洳皇且粋€好學生,當別的同學通過讀書有了自己的前途,做了大官時,他還穿梭于市井之中,為一日三餐奔波勞累。他的同學公孫瓚就是通過讀書走上仕途,直至當上了北方四州的最高行政長官?! ∪欢?,不好好讀書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沒有前途呢?那也不盡然,他們需要等待時機,等待有利于他們展示才華的時機。在亂世之中,有槍就是草頭王。誰的武功高,誰的拳頭硬,誰的嗓門大,誰的人馬多,誰就有說話的權力。因此,在社會動蕩時期,那些不好讀書的武將們沖鋒陷陣,就成為時代的主角,而讀書人只能充當謀士,成為時代的配角了。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