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王日根 頁數:14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他們,同樣于19世紀中后期登上最高統(tǒng)治者的寶座;他們的國家,同樣面臨著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嚴重局面;在這樣的危急關頭,他們同樣進行了一系列的變法維新。然而,他的改革遭遇慘敗,國家的困境進一步加深;他的改革獲得巨大成功,國家從此踏入了近代化的行列。種種的相同,卻產生了最后的不同,他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問號。他們,就是光緒皇帝與明治皇帝。 為什么中、日走向近化化出現如此巨大的差異?過去的學者已經做了若干探討。我們只是想從光緒皇帝和明治天皇這兩個人物著手,通過比較手法,結合客觀時勢、具體實踐以及文化傳播因素,來重溫這段迷離的歷史。 圖文并茂是本書的一大特色,豐富的知識表格亦為本書添色不少。
作者簡介
王日根,1964年出生,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現為閩臺區(qū)域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主要從事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專著有《鄉(xiāng)土之鏈:明清會館與社會變遷》、《歷史上民營教育的滋長》、《福建商幫》(合著)、《康熙傳》(合著)等。1999年獲“福建省青年社會科學先進工作者”提名獎稱號。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多次獲省市校優(yōu)秀科研成果與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
書籍目錄
導言:卷入近代化漩流中的東亞性格篇 懦弱的光緒 子以父貴 “皇額娘”與“親爸爸” 西洋玩具的誘惑 果敢的明治 倒幕運動 武士道精神的薰陶權力篇 慈禧控制中的光緒 大敵當前 虛假的“歸政” 主戰(zhàn)派與妥協派 性格導致失敗 武士擁戴下的明治 中央集權的加強 中日戰(zhàn)爭和日俄戰(zhàn)爭溯源篇 “文化優(yōu)越”光環(huán)下的積弱 國門洞開 危機的加深 洋務運動 “和魂洋才”謙卑中的開拓 培里叩關 “千歲丸”之行 制海權之爭變法篇 百日維新 康有為的努力 《明定國是詔》 西后與頑臣 大和之風 《五條誓文》 《大日本帝國憲法》用人篇 書生,幻想多于實際 天津的維新派 湖湘地區(qū)的維新派 六個人的維新 武士,成功源于實干 武士階層的形成 “尊王倒幕”的健將結語:“瀛臺之囚”與“民族之父”
媒體關注與評論
19世紀后半葉,中日兩國同時面臨西方國家殖民入侵的困境。光緒皇帝沖破種種阻撓進行維新,卻最終慘敗于封建勢力腳下。明治天皇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建立強勢政權。這一勝一負的結果是日中兩國不同歷史命運的開端,其中引發(fā)的歷史性后果至今令人思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