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9-06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作者:倪健中 王挺革
內容概要
內容提要
21世紀,是高智能的世紀。由于智能革命的到來,
世界財富將有一次大的轉移,主要是從物質資源擁有者
手中轉移到智能資源擁有者手中。比爾?蓋茨在短短十
幾年內從一文不名之人一躍成為世界首富,個人財產高
達510億美元,這昭示著在知識經濟社會里,高智能將
成為創(chuàng)造財富更為有效的因素。
本書是一批活躍在各個領域的心理學、教育學、醫(yī)
學、哲學、法學博士、教授和專家協同研究的成果。它
以全方位的態(tài)勢,科學地揭示了現代高智能的物質基
礎、心理前提、表達展開、躍進發(fā)展、演繹邏輯、身心
塑造以及機械演進,深刻地揭示出現代高智能人培養(yǎng)的
基本途徑和規(guī)律。本書寓深刻的科學性、豐富的知識
性、生動的可讀性和明快的實用性為一體,將世界最新
的科研成果奉獻給讀者。它給人以智能之培養(yǎng)、智力之
開發(fā)、智慧之啟迪,給成才者以革命性之工具,給奮斗
者以成功之希望。
書籍目錄
目錄
導論 高智能:國家21世紀戰(zhàn)略
英格蘭民謠:少了一顆釘子,丟了一塊蹄鐵;少了一塊蹄
鐵,丟了一匹戰(zhàn)馬;少了一匹戰(zhàn)馬,丟了一個騎手;少了一個騎
手,丟了一場勝利;少了一場勝利,丟了一個國家。
“蝴蝶效應”和“一點點”理論告訴我們,一個系統(tǒng)輸入端
的細微差異,可以成為輸出的巨大差異。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智能亦如一個系統(tǒng)的輸入端 不能有“一點點”的相差 否
則后果巨大!
一位日本專家最近在探討如何迎接未來挑戰(zhàn)時說,如果日本
的企業(yè)家中不能多涌現出一些比爾?蓋茨這樣的人物,不能有更
多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日本經濟發(fā)展的前景將會是暗淡的 這位專家
的話使我們深思,給我們也敲響了警鐘。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正在悄悄地進行著一場智能革命。革
命的直接后果,就是財富的大轉移:從物質資源占有者手中轉移
到知識資源占有者手中 國人 你準備好了嗎?
第1章 大腦構造:高智能的物質基礎
腦的進化
心智的本質難以捉摸,產生心智的大腦卻有象有形
人類的尊嚴,全在于他的大腦 在于感知 在于記憶 在于
思維.一一句話,在于大腦的智能
富貴出于貧賤,復雜出自簡單。
沿著進化的階梯,精巧的大腦也有粗陋的祖先。
從原始的海鞘,經過漫漫的“大腦化”歷程,隨著腦比例的
增加 終于在人類那里 大腦產生了無與倫比的智慧
腦結構的解析
神經細胞的數量天文一樣地大 細胞間的聯接蛛網似地復
雜。
神經細胞和細胞間的聯接構成了腦功能的基本構架
人一來到這個世界,神經細胞就停止了分裂。
顯見的事實是:聰明,并不在于腦細胞數量的多少,而取決
于神經聯絡的復雜化程度 使神經聯絡日趨復雜 社會化過程完
成了這一神圣的任務。
經過生物發(fā)育和社會塑造,結構化的大腦顯示了其驚人的功
能。于是,有人就開始琢磨腦功能與大腦結構的關系
摸骨定性,維也納的加爾醫(yī)生提出了骨相學
三國人物魏延據說后腦勺上反骨很突出
不管是演義的附會還是現實的理論 都揭示了同一個主題:
大腦的功能定位。
甚至有科學家說 生物學智力在大腦結構上有對應的區(qū)域
大腦的奇妙
不比不知道,大腦真奇妙。
奇妙之一在于,大腦有兩個優(yōu)勢互補的半球一個是‘學術
性’的 一個是‘創(chuàng)造性’的
奇妙之二在于,多么復雜的電腦也超不過人腦雖然“深
藍”曾經勝算了國際象棋冠軍。
奇妙之三在于,人腦的智力尚不止電腦所能模擬的那些。
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至少有七種不同類型。除了語言智力
和數學智力,人在音樂 空間視覺 運動 人際交往和直覺方面
還擁有無窮的潛力。
人有活躍的 清醒的自覺意識 還有不由自主的潛意識 電
腦要是有“知”當對此自愧弗如
精神活動的神經機制
生命的本質有多種規(guī)定,精神活動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不論是睡眠還是覺醒 人類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多種多樣的
精神活動。
睡眠不是‘一不作,二不休’的“一片空白”,它在活動著
明顯的是,深睡眠會促進兒童的發(fā)育 神經系統(tǒng)的成熟以及
成年人的突觸聯系。
覺醒的時候,首要的是注意力的選擇作用。研究發(fā)現,注意
力的集中與覺醒水平呈倒V關系 對對象的遲鈍和敏感都阻礙
了注意力集中。
從存儲信息到加工信息,在大腦皮質上皆由專門區(qū)域完成
人類的進化 對世界的適應 已經深深改變了大腦的結構
左腦和右腦
大腦的結構,很好地演繹著“分工”與“合作”。
腦的結構,分左右基本對稱的兩半球,它們以胼胝體相聯。
物理的結構,體現著功能的差異 君不見:左撇子的藝術家
比例上要明顯多于右利手者。
一般認為,左半球主抽象思維、象征性關系以及邏輯分析
右半球則負責直覺和空間信息的處理。
差異意味著協調,大腦的兩半球不是水火不容 而是共棲共
生,它們的功能可以相互協調、轉化和代償。
優(yōu)勢概念出現后,一個規(guī)律是:使用右手者左半球優(yōu)勢;使
用左手者,右半球優(yōu)勢。
世上很少有什么絕對的東西,大腦半球的優(yōu)勢作用也在變
化。小時候學習 右腦起主導作用 長大的過程 也是左腦優(yōu)勢
不斷增強的過程。
腦功能逐漸從右腦中心轉移到左腦中心 這就是左右腦生長
的“辯證法”。
我們所應作的是,充分增加雙手的活動性,讓每只手都能帶
動相應的半球發(fā)育和發(fā)展,從而獲得一個優(yōu)秀的雙腦。
從學習的角度來看,要注意到兒童從右腦為中心到左腦為中
心的轉化。學齡前期的教育,應充分地發(fā)揮圖形 空間 想象力
的知識優(yōu)勢性 捕捉住這一特征
男女有別
男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轉變成的
原本沒有什么差異的人腦,從妊娠3~7個月開始 出現了
性別分化。經過“雄性激素淋浴”,才誕生了男性大腦。
男女有別,并不是要給性別歧視或女權主義者提供借口 差
別是客觀存在的。
女性多半言語利落 有人用“機關槍”來形容 其實這是
男、女腦不同造成的。
女性聯絡大腦兩半球的神經纖比男性粗 信息在兩半球之間
的交換更通達
于是,男性的左右腦機能分化更明顯一些 女性的情緒表達
則更為細膩和敏感。
偏見認為,男人比女人聰明??茖W可沒有發(fā)現這個差別。
不過,男女智力各有特點,發(fā)育上有不同的高峰 結構上有
不同的專門化 能力上有不同的傾向
兒童的腦科學
人類生來如紙一般,刺激的形式決定了造成何種人物
兒童期是智力發(fā)育的一個關鍵時期。
伴隨這一過程,大腦的生化特征出現一系列變化。
呱呱落地六個月的時候,腦功能的改變最大 腦蛋白代謝達
到峰值,腦的基本物質大部分已經形成。
從嬰兒出生后到2歲左右,心理學家稱之為感覺運動的智能
期;從2歲到5歲時為語言期 在這一時期 樹突開始延伸 突
觸間聯系也變得牢固
華生斷言,給他一打兒童 他可以把他們塑造成任何類型的
人物。吹牛乎?獨斷乎?
從兒童的腦科學講,此言并非沒有道理。
大腦什么時候形成什么樣的神經元 神經元之間有什么樣的
聯絡,概由遺傳決定。
但,腦功能的決定因素之一是聯絡的工作狀況 這卻取決于
營養(yǎng)狀況和環(huán)境刺激。
頭腦是否聰明,遺傳、環(huán)境和營養(yǎng)都不可忽視。其中,充分
的營養(yǎng)則既保證神經細胞的發(fā)育 也保證細胞間的復雜結合。
行動起來 把最優(yōu)越的條件-從遺傳 環(huán)境到飲食-給予未
來的希望!
第2章 記憶機制:高智能的降理前提
記憶和腦的功能聯系
一位心理學家這樣說,記憶是一切智慧的源泉。
要是沒有記憶的話,人類會永遠處于新生兒狀態(tài)。
人們常??畤@“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常常“傷
逝”流失的時間,留下的是記憶。
往事是如何被“知”的?記憶的腦基礎是什么?
記憶和大腦的功能聯系有兩個重要的方面 一是記憶的定
位,二是記憶的腦變化
有兩種相反的觀點,一種認為不同的記憶任務由不同部位的
神經細胞控制;一種認為記憶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普遍功能。
等勢與定位是辯證統(tǒng)一的 等勢強調腦各部分功能的合作
定位則強調分工。
分工與合作的統(tǒng)一 才能有效地完成記憶的存儲和提取
記憶的類型
記憶過程主要與時間有關。
記憶在形式上有情景和語義之分;在時間上則有長時和短時
之分
“轉瞬即逝”,說的是短時記憶 它在腦子里大約保持15秒
容量也只有5到9個項目。
“刻骨銘心”指的是長時記憶 它能包含無限個數目 可以
伴隨終生
原則上 沒有什么是記不住的,但由于生活內容和精力的限
制,我們常常無法記住所有想記的東西。
問題是 有什么方法能讓人盡可能有效地記憶?
記憶的腦機制
大腦怎樣產生記憶活動?
記憶的產生要有兩個條件 一是有外部刺激 二是神經元興
奮產生電活動。
神經的電活動引起神經回路的反響振蕩 使神經聯系產生一
系列化學變化。
記憶活動必然表現為突觸不同程度的生化變化和結構改變。
隨著突觸興奮程度越來越高,樹突和軸突末梢分支增多增
大,短暫的記憶會轉化為長時段的記憶。
記憶并不是單單由大腦皮層完成的 還有許多腦部件 譬如
海馬也參與了記憶活動
記憶的技巧
古羅馬有位高人 能準確說出幾十年前一次元老院會議與會
者的名字。
人們驚訝于這樣的記憶力 它來自何處?天生的 還是有什
么訣竅?
訣竅還是有的。為了與遺忘做斗爭 千百年來 人們發(fā)展了
各種各樣的助記憶法。
兒歌會把我們拉回悠遠的過去,那些詞句又是多么的熟悉
舊時的學生啟蒙,也多是編些雋永的短句子。
一般說來,從現象中歸納出些規(guī)則總要比分散忘記更有效
對零散的材料重新編碼也會產生更高的記憶效率。
能否通過訓練而提高記憶力,學者們意見并不統(tǒng)一 但 這
一點妨礙各種各樣記憶訓練的蓬勃發(fā)展
影響記憶的因素
影響記憶的因素包括記憶的存儲和提取 也包括記憶對象
個體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
某些對象比另外一些對象更容易讓人記住 這是記憶的一種
偏態(tài)現象。
記憶有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或為期待式,或為概念驅動式 或
為數據驅動式。形態(tài)不同,涉及的腦神經結構也不同。
記憶的這些生理和心理特點,意味著學習訓練應該是全方位
的 要是相關腦區(qū)長期受抑制的話 相應類型的記憶會變得很困
難。
身體素質好 可以使神經活動富于力度和秩序 有助于提高
記憶效率。
記憶與內分泌水平還有聯系。某些療法,會直接用激素類化
學制劑來改善內分泌的水平 由此來改善記憶
第3章 語言理解:智能的表達和展開
神秘的語言
人類和動物 都用語言來交流 正所謂“人有人話 鳥有鳥
語”
但是,人類語言和動物語言有本質差別 連黑猩猩使用語言
的方式,也無法與人類相比。
人能說那些抽象的、復雜的、不在眼前的情景 表達方式靈
活多樣 這是人在語言應用上的創(chuàng)造性
用一些離散符號,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來組織 就能表達豐富的
語義。這是語言的“產生性”。
語言之神秘,除了創(chuàng)造性、“產生性”外,令人不解的 人
類何以能在那么短的生命周期內一點兒也不費勁地掌握它。
圍繞語言,有各種各樣的假說。不過,關于語言習得 理解
和產生的機理都還沒有什么令人信服的解釋。
這不是研究者的無能 而是語言實在太復雜了
語言的腦神經機制
人類是如何習得語言的?各方面的專家見仁見智 異說紛
呈
一種觀點認為,語言的習得是一種條件反應式的記憶學習
另一種觀點認為,語言是由遺傳機制決定的。
更多的人意識到 了解語言習得機制的一個有效途徑是考察
語言的腦神經機制。
布洛卡區(qū)是語言產生的動力中樞 對布洛卡區(qū)受損失語癥的
研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維爾尼克區(qū)則負責語言的理解 因為該區(qū)及其周邊區(qū)域的受
損 會影響音位和詞匯的辨別
腦語言功能的發(fā)展
語言習得過程是從聽覺開始的 換句話說 腦語言功能的發(fā)
展依賴于聽覺系統(tǒng)的發(fā)育。
嬰兒出生一個月左右,就能分辨語音音素。
當語言發(fā)展到詞匯和句子階段時 大腦就逐漸會認識世界
了。認識活動又強化了語言能力。
兒童興趣的發(fā)散性 往往意味著早期智力開發(fā)要注重注意力
的訓練。
人類的行為反應模式,或為沖動型或為思維型 前者易興
奮,小腦功能較發(fā)達;后者興奮強度低,但較持久 信息加工較
為細致。
不同的反應模式并沒有好壞之分 其差異在兒童期就有表
現 這可通過學習逐漸縮小
努力學習
人們的智力潛能存在差異 大部分人只具有平凡的智力
但學習并非沒有意義。
掌握人類積累的豐富知識和經驗,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提
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唯一的途徑是學習。
人要不斷“充電”才能保證大腦功能的正常 不至因為年
齡的增長而衰退。
基本能力的發(fā)展有關鍵期,但并非所有能力都如此 大腦的
可塑性可延至35歲。為什么不抓住機會努力學習?
只有“好好學習”,方能“天天向上”。
當然,努力學習并不是要主張人人作“拼命三郎”要“勞
逸結合”不要“智力不夠 體力來湊”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