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安全論

出版時間:2006-9  出版社:軍事科學  作者:曹澤林  頁數:498  字數:427000  

內容概要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寫道:資本主義“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謂的文明,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個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直接的武力掠奪和赤裸裸的不平等條約等形式已經行不通了。冷戰(zhàn)時期過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的主要是經濟、文化方面的擴張,即建立自己主導并對自已有利的經濟秩序,推廣自己那一套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20世紀90年代以后,這種以經濟、文化為主導的擴張發(fā)展得很快。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其強大的科技實力、金融資本、政治和軍事實力,通過文化產業(yè)的高度發(fā)展,使文化擴張達到頂峰。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了文化霸權理論。亞瑟·施萊辛格指出:“文化帝國主義就是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有目的的侵略,是把一種‘優(yōu)越的’文化灌輸給另一個國家的人民,使他們自愿服從在這種文化的統(tǒng)治之下?!庇纱丝梢姡幕踩珕栴}與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等重大安全問題一樣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本書是關于研究“國家文化安全”的專著,書中具體包括了:文化安全理論基本問題、市場化與文化安全、全球化與文化安全、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與文化安全、中國維護文化安全的歷史經驗、各國制定和實施文化安全戰(zhàn)略的國際經驗、21世紀中國文化安全的基本任務等內容。

作者簡介

曹澤林博士,現(xiàn)任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副主席、中共中央黨?!段幕斓亍房偩庉?、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經濟動態(tài)》總編輯等職。1968年9月生于山東菏澤,曾多年在黨政部門工作。目前主要從事黨建信息化建設、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國有企業(yè)改制、國企文化、民營經濟發(fā)展方向及文化安

書籍目錄

從《甲申文化宣言》說起(序一)應有的警覺(序二)甲申文化宣言導論國家文化安全理論與戰(zhàn)略第一章 文化安全理論基本問題 第一節(jié) 文化及其意義  一、文化的含義  二、文化的結構  三、文化的地位 第二節(jié) 國家安全  一、國家安全觀的演變  二、國家安全的類型 第三節(jié) 國家文化安全  一、文化安全: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  二、文化安全與文化霸權、文化帝國主義  三、文化安全的含義與特點 第四節(jié) 文化安全與國家利益、人民利益  一、國家利益:國家安全戰(zhàn)略的核心  二、文化安全與國家利益  三、文化安全與人民利益第二章 市場化與文化安全 第一節(jié) 市場化與文化    一、市場、市場化與市場經濟    二、文化市場化的基本內涵    三、Wm機制對文化市場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市場化對文化安全的有利影響    一、市場化為文化產業(yè)安全提供的機遇    二、市場化為文化事業(yè)安全提供的機遇    三、市場國際化給國家文化的管理帶來了新的動力  第三節(jié) 市場化對文化安全的不利影響    一、市場化低水平造成文化市場的脆弱    二、市場本身的缺陷給文化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三、市場國際化給弱勢國家文化安全帶來挑戰(zhàn)  第四節(jié) 市場化條件下維護中國文化安全的 幾點思考    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文化體制    二、適應文化市場國際化的要求,建立國家文化安全系統(tǒng)    三、在市場化條件下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第三章 全球化與文化安全  第一節(jié) 全球化的基本態(tài)勢    一、全球化的興起與發(fā)展    二、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三、全球化不可阻擋的態(tài)勢  第二節(jié) 經濟全球化對國際文化交流的影響    一、經濟全球化對國際文化交流的促進作用    二、經濟全球化對國際文化交流的負面影響  第三節(jié) 全球文化格局:超級大國主宰模式及其危害  ……第四章 信息化與文化安全第五章 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與文化安全第六章 意識形態(tài)斗爭與文化安全第七章 文化安全的歷史脈絡第八章 各國制定和實施文化安全戰(zhàn)略的國際經驗第九章 中國維護文化安全的歷史經驗第十章 21世紀中國文化安全的基本形勢第十一章 21世紀中國文化安全的基本任務第十二章 維護我國文化安全的基本戰(zhàn)略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文化安全理論基本問題  第二節(jié) 國家安全  一、國家安全觀的演變  自從有了國家,也就有了國家間的軍事威脅。但人們把軍事威脅稱為傳統(tǒng)安全威脅,是在國家安全概念和新安全觀提出以后。1943年美國專欄作家李普曼首次提出了“國家安全”。因此,傳統(tǒng)國家安全指的主要是國家軍事安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人們便把以軍事安全為核心的安全觀稱為傳統(tǒng)安全觀,把軍事威脅稱為傳統(tǒng)安全威脅。英文里的國家安全(National Security)一詞,在美國學界幾乎變成了軍事安全的同義,僅把國家安全界定為有關軍事力量的威脅、使用和控制。傳統(tǒng)安全威脅因素主要是指國家面臨的軍事威脅及威脅國際安全的軍事因素。按照威脅程度的大小,可以劃分為軍備競賽、軍事威懾和戰(zhàn)爭三類。戰(zhàn)爭又有世界大戰(zhàn)、全面戰(zhàn)爭與局部戰(zhàn)爭,國際戰(zhàn)爭與國內戰(zhàn)爭,常規(guī)戰(zhàn)爭與核戰(zhàn)爭,等等。傳統(tǒng)國家安全的特點是互斥性和零和性的。傳統(tǒng)安全問題,一般是指對本國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構成的威脅,主要參考指標是國家間軍事實力差,具有安全的互斥性。丘吉爾1940年5月當選首相后在下院發(fā)表的演講中說:“諸位問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句話來回答:贏得勝利——不惜一切去贏得勝利;不畏艱險去贏得勝利,不管道路多么漫長和艱難還是要去贏得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沒有生存?!卑踩Ь呈垢鲊曀麌鴱姶筌娛聦嵙Φ拇嬖跒橥{,這種零和博弈思維使國家常常將別國視為對手甚至敵人。  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發(fā)展逐漸突破了傳統(tǒng)的國家安全觀。資本的擴展改變了國際關系的性質,使國家安全的觀念也發(fā)生了質的變化。國際資本改變了傳統(tǒng)的積累和擴展模式,突出表現(xiàn)為由對領土的“直接占有”到重視市場控制和價值觀念滲透為主的“有效控制”的過渡。國家軍事力量的運用受到了極大限制,軍事手段在很多時候已經不是最好的選擇,至少無法獨立達成國家既定的戰(zhàn)略意圖。福山在《歷史的終結》中指出,“‘9?11’事件在美國的歷史上只是造成了一個嚴重的挫折,歸根結底現(xiàn)代化和全球化才是世界政治結構性的原則”。斯特蘭奇曾說過:“盡管世界范圍內還存在暴力,但是未來的大多數暴力將是民間的和內部的,而不是發(fā)生在國家之間的。上述變化深刻地修正了國家間競爭的性質?!彪m然軍事實力仍然是輔助經濟競爭的重要條件,但資本在實現(xiàn)國家利益的過程中占據了更直接和更顯著的地位。資本的全球性擴張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國家間經濟地位的不平等與發(fā)展機會的不平衡,國家安全受到的威脅也更加分散、更加廣泛,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的激增也將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家文化安全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