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說史略

出版時間:2005-3-1  出版社:團結(jié)出版社  作者:魯迅  頁數(shù):264  字數(shù):237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中國之小說自來無史;有之,則先見于外國人所作之中國文學史中,而后中國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書之什一,故于小說仍不詳。此稿雖專史,亦粗略也。然而有作者,三年前,偶當講述此史,自慮不善言談,聽者或多不驚,則疏其大要,寫印以賦同人;又慮鈔者之勞也,乃復縮為文言,省其舉例以成要略,至今用之。然而終付排印者,寫印已屢,任其事者實早勞矣,惟排字反較省,因以印也。自編輯寫印以來,四五友人或假以書籍,或助為???,雅意勤勤,三年如一,嗚呼,于此謝之!一九二三年十月七日夜魯迅記于北京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敘述中國古代小說發(fā)生、發(fā)展、演變的過程,是中國第一部小說專史。
  本書將各種類型的小說及其發(fā)展,放到當時各種社會條件下進行考察,勾勒出一條脈絡清晰的數(shù)千年中國小說“進行的線索”。
為撰此書,作者輯錄漢至隋之古小說36種,搜集宋至清末小說41種的史料,并參考明清人所撰著作70余種。
  本書以言簡意賅之筆法,公允平當之態(tài)度,評判歷代小說之思想、藝術,許多見解,至今仍是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的指導性意見。
  本書代表了一個時代中國人研究中國小說史的最高水平。

作者簡介

  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漢族。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于世。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初,入仙臺醫(yī)科專門學醫(yī),后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書籍目錄

題記
序言
第一篇 史家對于小說之著錄及論述
第二篇 神話與傳說
第三篇 《漢書·藝文志》所載小說
第四篇 今所見漢人小說
第五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書(上)
第六篇 六朝之鬼神志任書(下)
第六篇 《世說新語》與其前后
第八篇 廟之傳奇文(上)
第九篇 唐之傳奇文(下)
第十篇 唐之傳奇集及雜俎
第十一篇 來之志怪及傳奇文
第十二篇 宋之話本
第十三篇 宋元之擬話本
第十四篇 元明傳來之講史(上)
第十五篇 元明傳來之講史(下)
第十六篇 明之神魔小說(上)
第十七篇 明之神魔小說(中)
第十八篇 明之神魔小說(下)
第十九篇 明之人情小說(上)
第二十篇 明之人情小說(下)
第二十一篇 明之擬宋市人小說及后來選本
第二十二篇 清之擬晉唐小說及其支流
第二十三篇 清之諷刺小說
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說
第二十五篇 清之以小說見才學者
第二十六篇 清之狹邪小說
第二十七篇 清之俠義小說及公案
第二十八篇 清末之譴責小說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后記

右中國小說史略二十八篇其第一至第十五篇以去年十月中印訖已而于朱彝尊明詩綜卷八十知雁宕山樵陳忱字遐心胡適為后水滸傳序考得其事尤眾于謝無量平民文學之兩大文豪第一編知說唐傳舊本題廬陵羅本撰粉妝樓相傳亦羅貫中作惜得見在后不及增修其第十六篇以下草稿則久置案頭時有更定然識力儉隘觀覽又不周洽不特于明清小說闕略尚多即近時作者如魏子安韓子云輩之名亦緣他事相牽未遑博訪況小說初刻多有序跋可借知成書年代及其撰人而舊本希覯僅獲新書賈人草率于本文之外大率刊落用以編錄亦復依據(jù)寡薄時慮訛謬惟更歷歲月或能小小妥貼耳而時會交迫當復印行乃任其不備輒付排印顧疇昔所懷將以助聽者之聆察釋寫生之煩勞之志愿則于是乎畢矣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三月三日校竟記。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本書是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國小說史課程的講義。    本書初版于1923年12月及1924年6月,分上下兩卷,北京大學第一院新潮社發(fā)行,講義原名《中國小說史大略》,出版時改名《中國小說史略》。    1925年9月,北新書局合上下卷為一冊。出版修訂本,1930年再次修訂重版。     本書共28篇,始于神話與傳說,迄于清末譴責小說,敘述中國古代小說演變的歷程。    說小說未必要說小說史,但讀完小說史,我們才有可能給每部小說一個準確的定位。    假如你是一位寫小說的作家,小說史可以告訴你寫作的起點在哪里,可以告訴你哪一些構思已經(jīng)被前人用過了……    假如你是一位讀小說的“看官”,小說史可以告訴你手中的這部書居于何等的地位,有何等的價值……    假如兩者都不是,就請你慕“魯迅”之大名打開這本書?!棒斞浮倍志鸵呀?jīng)價值連城。    建議以下人群閱讀本書:    所有喜歡魯迅的人,所有不喜歡魯迅的人,大學生與研究生,研究家或一般干部,望子成龍的家長……

編輯推薦

《中國小說史略》為上海古籍出版社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小說史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5條)

 
 

  •   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本書敘述中國古代小說發(fā)生、發(fā)展、演變的過程,是中國第一部小說專史?!”緯鴮⒏鞣N類型的小說及其發(fā)展,放到當時各種社會條件下進行考察,勾勒出一條脈絡清晰的數(shù)千年中國小說“進行的線索”。為撰此書,作者輯錄漢至隋之古小說36種,搜集宋至清末小說41種的史料,并參考明清人所撰著作70余種?!”緯匝院喴赓W之筆法,公允平當之態(tài)度,評判歷代小說之思想、藝術,許多見解,至今仍是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的指導性意見?!”緯砹艘粋€時代中國人研究中國小說史的最高水平。
  •   中國小說史略(插圖珍藏版)——魯迅專著,一本書全面了解中國小說,名家權威名篇
  •   本書作為魯迅先生的名著,在中國古代小說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為中國小說史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次出版,一方面對該書作了簡明的注釋,另一方面配以240幅精美的插圖,使之成為一本圖文并茂的大師經(jīng)典讀本。
  •   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可謂是小說的扛鼎之作。
  •   魯迅先生的這部中國小說史略集中總結(jié)了自古以來中國小說史的發(fā)展脈絡,可以說自從魯迅先生的這部作品誕生以來,迄今為止沒有哪一部小說史超越了它。
  •   讓我詳細了解了中國小說的發(fā)展,對中國小說史有了深刻的認識,對以后的學習有著很大額幫助
  •   對于一個想了解中國小說史,想要在小說方面有所成就的年輕人來講,這本書是你正確認識中國小說的開始
  •   本書是魯迅先生的學術著作,在北大的講義,內(nèi)容從神話傳說到清末譴責小說,圖文并茂,行文連貫,視野開闊,成一家之言,值得珍藏。
  •   魯迅先生對于中國小說發(fā)展的一般性概述。在我看來,但凡涉及到文學史就必然會討論其價值與發(fā)展現(xiàn)狀,這樣難以避免的會注入作者的主觀意識。魯迅先生則保持著相當?shù)钠胶托膽B(tài),娓娓道來。其評價至今不衰。
  •   是魯迅先生的書,愛好文學的,讀讀此書,可以對中國小說的歷史有所了解,非常好!
  •   插圖版,確實很好,魯迅講中國古典小說,算是一部經(jīng)典。很深入,有點難懂
  •   這是魯迅寫的全面了解中國小說的權威之作,買值了
  •   要想研究中國小說史,非看此書不可。
  •   有關中國的小說史,這本書應該有代表性。還不錯。
  •   魯迅的關于小說方面的著作,經(jīng)典。值得閱讀和學習。
  •   在校必讀的書,,中國小說史略
  •   本書對于了解中國小說有很大幫助,值得擁有。
  •   看看大師如何評論中國小說,有很多圖片,還有彩圖。
  •   內(nèi)容真的很好,喜歡中國古典文學的不要錯過,而且還是魯迅先生的作品~~
  •   了解一下中國小說的歷史演進 內(nèi)容十分精當 值得細細分解
  •   了解中國小說歷史必備參考書。
  •   我以前看魯迅,主要是看魯迅的橫眉冷對,解剖國民性,但是現(xiàn)在我主要是看魯迅的學術貢獻,因為中國現(xiàn)在的問題,用筆頭已經(jīng)無法解決,用西方思想也難解決,在沒有思想之路的情況之下,我選擇閉門關心學術。
  •   非常好,對于古代小說發(fā)展有一個比較詳細的描述,很值得看。
  •   魯迅的這本書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的,只是未曾有機會一讀啊,現(xiàn)在也不貴就買來看看了,只可惜這個書是在北京的,調(diào)到無錫才一起發(fā)過來,耽誤了一些時日,比以前要慢了好多天。
  •   魯迅二字,已值千金。
  •   從魯迅先生對《紅樓夢》的評價喜歡上這本書
  •   魯迅孩子很喜歡,買了這本書以后,對魯迅有了更深的了解!贊一個!
  •   里面還配了注釋,很好,不過提到的很多版本的小說都找不到
  •   這本書物美價廉,非常喜歡魯迅先生。
  •   魯迅先生的專著,買回來研讀
  •   最近對魯迅比較感興趣,覺得教科書里取消魯迅作品是個悲哀。這本書里附了很多珍貴的圖,挺好的。
  •   魯迅先生的書,經(jīng)典之作,我要學習學習!
  •   是羅列行的內(nèi)容 獨到的見解有限 。側(cè)面反映魯迅 的造詣 沒有那么高。
  •   魯迅的學術著作,看到這些民國大家的獨創(chuàng)性作品,很佩服。
  •   魯迅的書。前面有精美的珍貴的彩色的插圖。非常好!
  •   魯迅的經(jīng)典作品。
  •   魯迅的書,有研究價值,值得一看,好書
  •   魯迅的專著,早就想買來欣賞,這次終于如愿以償。
  •   魯迅的書,內(nèi)容就不用說了,物超所值
  •   魯迅的書比較難得。買一本珍藏了。不錯!
  •   圖文并茂,版本設計也很好,精致的一版,值得珍藏與細細品讀。魯迅很華美的少見的文字。
  •   名家名作經(jīng)典著作,了解西方文學史有大幫助,文筆甚佳,思想深邃,分析周到
  •   配了很多插圖,作為整體脈絡的了解還是很不錯的
  •   上大學時在圖書館借閱過,再次得見仍然愛不釋手。有幸收藏,感覺真好!
  •   很喜歡的一本書哦!希望多多提高性價比比較高的書
  •   這本書有大量的插圖和彩印,很不錯的一本書
  •   挺喜歡這本書的,促銷時購買價格也給力
  •   這本書超好的,只不過運輸過程被壓皺了。
  •   內(nèi)容沒得說,就是包裝次了點。
  •   這本書非常好 、
  •   經(jīng)典,非常好的的一本書。
  •   包裝不錯,內(nèi)容可以。值得一讀
  •   大師著作 留著慢慢品讀 書質(zhì)量很好
  •   很經(jīng)典的作品,耐讀——有著豐富的人生體驗,算得上是一份大餐
  •   正在閱讀中,很不錯,長知識又長見識。呵呵,魯公的作品,向來值得細讀的。
  •   難得的好書,名家之作,精品。
  •   其實內(nèi)容沒有多少,不過插圖很多。但也不妨礙閱讀,老少皆宜~
  •   插圖很精美,內(nèi)容也很好,紙張也很好。
  •   因為有插圖,大部頭的不覺得看不下去了。
  •   價位不高,還有插圖,就是有些是文言文,看不懂。
  •   兩書的開本比想象中的要大 里面的配圖 印刷都很好 值得細細品味
  •   公認的,當然好,收來研究一下
  •   系統(tǒng)了解一下。
  •   看看后有深度
  •   講的都比較全面
  •   很好,好不錯的書
  •   書不錯,很實用,慢慢學習中
  •   老公選得,書很好,很便宜,不錯。
  •   半文言文有些難懂,但是作為促銷書很好了,還要用心看
  •   印刷質(zhì)量超級好,想來書也不會差
  •   一本博士胡適都推崇的書
  •   紙質(zhì)字跡在平裝書里算不錯的
  •   早就想看了。
  •   物美價廉,物有所值,東西很好!
  •   很不錯 很早就像買了 就是里面的字體有點小 不習慣 看著
  •   迅哥,的確厲害,佩服!
  •   很好,很想閱讀。包裝的很好
  •   好過渡了,全是文言文。。。。。。。。。。。。。。
  •   價格公道,內(nèi)容更精彩~~
  •   是在打折的時候買的,內(nèi)容絕對沒問題,還便宜,物超所值
  •   dffe
  •   這個要用心去品味~~~
  •   魯迅的書當然要看。
  •   買了一套 很不錯哦
  •   非常棒的精品!
  •   厚厚的一本,很劃算,內(nèi)容也不錯。
  •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我期待的那本民國期刊珍藏本。
  •   略有不足之處是用的輕型紙,此書可看出魯迅先生研究用力之深,是對倒魯派的最好答復!
  •   正方形的一本小書,封面很粗糙,書頁也參差不齊的,不過好在其中的畫文相得益彰,在讀的時候,不會感到視覺疲勞.總體來講還是很不錯的.
  •   書中每一篇所選取的材料不下百種,各類作者、著作、令人目不暇給;間或夾雜著作者謄寫的小說片斷。難以想像作者當初輯錄這大量的史料要花費多大的時間和精力?語言是半文言的,讀起來得動一番腦筋。但讀過后、悟懂后,令人茅塞頓開。從而對中國的小說史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真是中國小說研究的開山之作。
  •   買給朋友的,說不錯??佳杏玫?。
  •   質(zhì)量很好,拿在手里很舒服
  •   語音富有穿透力,案例鮮明……
  •   一次買了好幾本書,這本看來還不錯。
  •   此書印刷質(zhì)量很差,很多頁墨色很淡,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閱讀
  •   紙質(zhì)好,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書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好
  •   書的印刷質(zhì)量沒問題,不過內(nèi)容讀起來稍顯晦澀,缺乏相關文學知識的朋友讀起來會有難度,建議專業(yè)人士購買。
  •   這版的比商務印書館的更漂亮。書比一般的要寬倆厘米左右,就使得它雖然比較厚而不大的形制比較好翻。每一頁都有一到二副插圖270頁,也就是因為插圖占了不少地方,不過學術性的書這樣才稍微看的下去些。
  •   排版和印刷都很不錯,紙質(zhì)也還是可以的,內(nèi)容就更經(jīng)典了,我很喜歡
  •   排版很好,適合收藏,內(nèi)容自是不消說,總體來說挺值的,很好的一本書,但適合有古文基礎的人讀,通篇全是文言句法。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