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8-11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 作者:丁云慶 編 頁數(shù):248 字數(shù):360000
內容概要
本教材共分16章。第1-5章介紹測量基本知識和主要測量儀器的使用,第6-9章介紹控制測量,地形圖的測繪和應用,航測的基本知識;第10-16章介紹施工放樣的基本方法,渠道河道測量,水工建筑物的放樣和淹沒界樁的測設,工業(yè)和民用建筑測量,架空輸電線路測量,建筑物的外部變形觀測。 教材中第1-10章為各專業(yè)通用。第11-16章供有關專業(yè)選用。 本教材供水工,農水,水文,水保,工管,工民建,工程地質,水電站及電力設備等專業(yè)教學使用,也可供從事水利水電工程的有關技術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第三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二版前言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測量學的任務及其在水利水電建設中的作用 第二節(jié) 地面點位置的表示方法 第三節(jié) 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的范圍 第四節(jié) 地形圖的成圖原理 第五節(jié) 測量工作概述第二章 水準測量 第一節(jié) 水準測量的原理 第二節(jié) 水準測量的儀器和工具 第三節(jié) 水準儀的使用 第四節(jié) 普通水準測量 第五節(jié) 水準儀的檢驗和校正 第六節(jié) 水準測量的主要誤差來源及其消減方法 第七節(jié) 自動安平水準儀和精密儀簡介第三章 角度測量 第一節(jié) 角度測量的概念 ……第四章 距離測量和直線定向第五章 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第六章 控制測量第七章 地形圖的測繪第八章 航空攝影測量的基本知識第九章 地形圖的應用第十章 施工測設的基本方法第十一章 渠道測量第十二章 河道測量第十三章 水工建筑物的放樣和淹沒界樁的測設第十四章 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測量第十五章 架空輸電線路測量第十六章 建筑物的外部變形觀測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測量學是研究如何測定地面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將地球表面的地物、地貌及其他信息繪制成圖,以及確定地球形狀和大小的科學。隨著生產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測量學已分成多門獨立的學科,各有不同的研究對象和工作任務。1.大地測量學 是研究在廣大區(qū)域內建立國家大地控制網,測定地球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的理論、技術與方法的學科。大地測量的主要任務是為其他測量工作提供起算數(shù)據(jù),為空間科學技術和軍事用途提供精確的點位坐標、高程、距離、方位及有關重力情況,為研究地球形狀、大小、地殼變形和地震預報等科學問題提供重要資料。2.地形測量學是研究測繪地形圖的基本理論、技術與方法的學科。地形測量的任務就是將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測繪成按一定比例尺和圖式符號表示的地形圖。3.攝影測量學 是研究如何利用攝影像片或輻射能的各種圖像記錄,以測定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和獲取其他有關信息的學科。早先的攝影測量主要是根據(jù)從地面或飛機上攝取的地表像片進行量測調繪制成地形圖。由于20世紀60年代以來遙感技術的發(fā)展,攝影方式和研究對象越來越多,攝影測量在許多科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它的任務已不只是測繪地形圖了。4.工程測量學 是研究工程建設在規(guī)劃設計、建筑施工和運行管理各個階段進行各種測量工作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的學科。工程測量的任務包括建立測量控制網,提供規(guī)劃設計所需的地形圖、斷面圖和其他觀測數(shù)據(jù),進行施工放樣和竣工測量,按照管理規(guī)范進行長期的安全監(jiān)測工作。以上各門學科,既自成系統(tǒng)又互相關聯(lián),只有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測量工作在水利水電建設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水資源按人口平均是很少的,只有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四分之一;但因我國地域遼闊,水資源總量卻居世界第6位,許多未能開發(fā)利用。為了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我國的水資源,治理水旱災害,必須進一步發(fā)展水利事業(yè),興建水利工程。但是,水利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各個階段都離不開測量工作。例如為了在某河上修建水電站,首先必須根據(jù)地形圖進行規(guī)劃設計,選擇壩址,從而進行水文計算、地質勘探、經濟調查等工作,論證規(guī)劃設計的可行性。壩址選定后,必須有較為詳盡的大比例尺地形圖作為壩體、廠房和其他水工建筑物設計布置的依據(jù)。在施工過程中,又要通過施工放樣指導開挖、砌筑和設備安裝。投入運行以后,還要進行變形觀測,監(jiān)視運轉情況,確保工程安全。
編輯推薦
《水利水電工程測量(第3版)》:中等專業(yè)學校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