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采風(fēng)錄

出版時間:2005-1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作者:白云禪師  頁數(shù):326  

內(nèi)容概要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生?! ☆D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作者簡介

白云禪師,號夢殊,字寬一,原籍北京,寄籍湖南益陽,現(xiàn)任千佛山菩提寺方丈。
  生于一九一五年,七歲出家,少年入志成學(xué)堂及天岳山沙彌園受教育,一九三五年畢業(yè)于國立湖南大學(xué)中文系。
  二十一歲受比丘戒后,常行腳大江南北,以至塞外邊遠(yuǎn)地區(qū),遍參潛隱善德,并曾朝禮印度、尼泊爾等佛教圣跡,當(dāng)時行腳僧皆稱其為“夢頭陀”。
  一九四九年遷移臺灣,一九五八年曾兩度行腳臺島,足跡遍及全省名山古剎。
  一生淡泊名利,莊嚴(yán)戒行,以佛心為師范,以禪悟為法門,于古梵密亦有很高之成就,且精于書法、針灸、技擊等,平時勤于文字般若之創(chuàng)作,于十大學(xué)派中禪、凈、密、律、法相、天臺、華嚴(yán)之教理均有深入之研究,出版著作四十余冊。

書籍目錄

禪林采風(fēng)錄 緣起  臨濟宗風(fēng)  云門宗風(fēng)  曹洞宗風(fēng)  溈仰宗風(fēng) 法眼宗風(fēng)禪表現(xiàn)的特殊方式 導(dǎo)言 1.無聲說法 2.無情歌手 3.無心畫家 4.棒的執(zhí)著 5.扇子的秘密 6.拂塵者也 7.藥生藥死 8.唾著什么 9.天依子姓 10.行的層次  11.錯過了的  12.不思善惡  13.坐著干什么?  14.學(xué)佛求快樂  15.朦朧世界 16.有得說的  17.干屎橛  18.語默不是無言  19.開眼閉眼  20.無有不與者  21.火無著處  22.誰說無過  23.問取是非者  24.沙汰與參究  25.倩女離魂  26.投影之最  27.直覺的不是  28.啼血者  29.雞蛋之諍  30.什么是禪  31.不是現(xiàn)在佛  32.禪師說凈土  33.寒徹心身方始壯  34.學(xué)佛男  35.時空之識  36.數(shù)算之謎  37.水乳交融  38.認(rèn)識享受  39.畢竟不是他  40.馳騁的心念  41.仍不死心  42.不是佛菩薩  43.不只是老師  44.知即不空  45.陳年酒香  46.總是一味  47.怎知不是  48.世間本無事  49.咕咕鐘  50.本無新鮮  51.是風(fēng)非風(fēng)  52.探究小人  53.四大之外  54.何來面目 — 55.鉆得更深  56.何者可信  57.茶餅無分 58.是人騎車  59.會了也未 60.袈裟何義  61.誰要講經(jīng)  62.過去了的  63.全部送人  64.防范未然  65.誰受折磨  66.不為椒辣  67.歸向之響  68.應(yīng)機作答 69.梨山名產(chǎn)  70.長不是留  71.只是作用 72.從有所住 ???3.莊嚴(yán)的信  74.思想的串連  75.什么是占有欲  76.腳步踩不出時光  77.主人為了什么  78.畢竟是個賊  79.如何活得更好  80.問取后果  81.五蘊之釋  82.佛法大意  83.般若何價  84.圓覺了義  85.智慧的表現(xiàn)  86.起信宗旨  87.一竅不通  88.有所住乎  89.日昨有消息  90.春蠶絲盡時  91.青山白云  92.不是作對  93.末后句  94.寒冬待寒流  95.禮者受者  96.只有嘴在  97.凍頂烏龍  98.不是識心 99.找錯對象 100.望梅畫餅惠能大師 《法寶壇經(jīng)》的主旨   緣起   序幕   知識   自性四法   自性之道   行法修持   說宗通相   結(jié)語 論《六祖壇經(jīng)》之問題  緣起  發(fā)跡因緣  般若義諦  釋疑破惑   真性自在   無妄無障   常行懺悔   迷悟之間   頓漸之間   護(hù)持正法   付囑要義 六祖的契悟   緣起   悟處   論義   樹與鏡   無住心   風(fēng)幡心   無的意   四智   戒定慧   結(jié)言

章節(jié)摘錄

  本來自性就是無有生滅的呀!本來自性是沒有欠缺什么的哩!本來自性就是寂然不動的嘛!本來自性是能產(chǎn)生萬法的咧!  這五種發(fā)自覺悟的智識,不是“心行滅處”的徹悟行者是不能流露出來的;五祖所以毫不猶疑的把衣法付托給一個“優(yōu)婆塞”,無可否認(rèn),是一種大手法,明智的作為?! ‖F(xiàn)在,我們來把六祖的思想精神,作個比較明顯一點的探討;這種探討,本來以“禪”的立論來說,只是一種“權(quán)宜”,希望讀者們千萬不要生起“這就是禪”的觀念?! ×嬲J(rèn)為:“三世諸佛,十二部經(jīng),在人性中本自具足?!庇终f:“如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庇终f:“若一向執(zhí)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薄 】梢娏娴乃枷刖?,強調(diào)“自性”的偉大,而修學(xué)見地,則以為“自證”最為究竟。譬如有一次集會,六祖向大眾宣布說:  “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  當(dāng)時神會聽了,連忙站起來說道:  “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六祖聞言,很生氣地批評說:  “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茅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  這一段故事的對話,我們很容易看出,六祖的“一物”,透出了“教外別傳,不立文字而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真義,可惜神會自作聰明,執(zhí)著“佛性本源”而不能消化,難怪神會以后的一生,確然只是個咬文嚼字的知解宗徒;同時,筆者也由此而聯(lián)想到已故的胡適先生,一直誤解,神會是《壇經(jīng)》的作者,可能胡先生這種思想的啟迪,便是依此而得感觸的。不過,在“禪學(xué)”境域中,發(fā)生“我以為”的“禪以外”的思想,這在一個研究學(xué)問的學(xué)者來說,是非常不應(yīng)該的一種行為;因為,那樣做,很容易引導(dǎo)后學(xué)的人步入歧途,把主題反而變成了毫無意味的“我以為”的聯(lián)想上去了?! ∑浯问橇娴摹盁o念”的立論,他說:“無念者,于念而無念?!庇终f:“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續(xù)不斷,名為系縛?!薄 ×娴倪@種立論,從他對臥輪禪師的一首偈語,予以批判的情形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P輪的偈子是這樣的: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六祖卻批判說:  “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shù)起;菩提作么長?”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禪林采風(fēng)錄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頂禮白云老禪師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