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讀懂中國史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shè)出版社  作者:康瑞鋒  頁數(shù):290  字數(shù):250000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給人們留下了幾千年的回憶。在這幾千年中,中華兒女創(chuàng)造的奇跡猶如夏夜繁星,數(shù)不勝數(shù),向世人展示了東方智慧的無窮魅力。這些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不僅是炎黃子孫的驕傲,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凝聚并且繁衍不息的源泉。每當(dāng)我們回憶歷史,都會從中發(fā)現(xiàn)許多可貴的知識點和智慧點。歷史雖然成為了過去,但這些寶貴的財富會一直刻在我們的腦海,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使我們有所領(lǐng)悟。在中國這個有著深厚人文傳統(tǒng)的國度,歷史向來為人們所重視。人們重視讀史、學(xué)史,以能否博古通今、見解獨到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才華和修養(yǎng)的重要尺度。不僅如此.我國歷朝歷代也都非常重視修史,歷史學(xué)家們以各種形式編撰出版歷史文獻,使中國的史籍浩如煙海,五千年的文明得以延綿不絕。但是,從我們現(xiàn)代人的角度來看,這些古老的史籍大多文字艱澀,篇幅冗長,使人們在閱讀時很難以輕松的心情和方式獲取歷史知識。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從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精心選取了對中國歷史進程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一百九十多個重要問題,按時間順序,以點連線;語言簡潔生動,將浩繁的中國歷史深入淺出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各個階層的讀者能夠以輕松愉悅的心態(tài)最大限度地獲取歷史知識。此外,本書還選取很多相關(guān)歷史圖片,使事件更加立體,人物更加豐滿,讓讀者能真實地感受到歷史演進的全過程。    本書融科學(xué)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不僅是學(xué)生課外知識的補充讀物,也是各階層讀者全面了解中國歷史的優(yōu)良讀本。

作者簡介

康瑞鋒,友稱“康子”,80后陜西籍混跡于京城職場多年。博不專精不透。嘗欲用心理學(xué)之眼窺世間百態(tài)。而不得。多年與書籍文字為伍編著出版有心理學(xué)。人力資源、職場類書籍?dāng)?shù)本。以娛世人。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文明曙光——遠古傳說  第一節(jié)  盤古開天地  第二節(jié)  女媧造人補天  第三節(jié)  華夏足跡  第四節(jié)  氏族社會  第五節(jié)  黃帝戰(zhàn)蚩尤  第六節(jié)  神農(nóng)嘗百草  第七節(jié)  燧人氏鉆木取火  第八節(jié)  有巢氏筑木為巢  第九節(jié)  倉頡造字  第十節(jié)  堯舜禪讓  第十一節(jié)  大禹治水第二章  青銅時代——夏商西周  第一節(jié)  第一個王朝的建立  第二節(jié)  少康復(fù)國  第三節(jié)  夏桀亡國  第四節(jié)  奴隸宰相伊尹  第五節(jié)  盤庚遷都  第六節(jié)  傅說拜相武丁中興  第七節(jié)  武王伐紂  第八節(jié)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第九節(jié)  厲王止謗國人暴動  第十節(jié)  幽王烽火戲諸侯第三章  群雄爭霸——春秋戰(zhàn)國  第一節(jié)  齊桓公九合諸侯  第二節(jié)  晉文公退避三舍  第三節(jié)  秦穆公厲政稱霸  第四節(jié)  楚莊王一鳴驚人  第五節(jié)  孔子周游列國  第六節(jié)  百家爭鳴  第七托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第八節(jié)  韓、趙、魏三家分晉  第九節(jié)  李悝變法與西門豹治鄴  第十節(jié)  齊威王治國  第十一節(jié)  胡服騎射  第十二節(jié)  商鞅變法強秦  第十三節(jié)  馬陵之戰(zhàn)  第十四節(jié)  合縱連橫  第十五節(jié)  三閭大夫沉江  第十六節(jié)  李冰與都江堰  第十七節(jié)  荊軻刺秦王  第十八節(jié)  統(tǒng)一六國第四章  帝國雄風(fēng)——秦、漢  第一節(jié)  千古一帝秦始皇  第二節(jié)  焚書坑儒  第三節(jié)  陳勝、吳廣揭竿起義  第四節(jié)  巨鹿之戰(zhàn)  第五節(jié)  劉邦“約法三章”  第六節(jié)  楚漢之爭  第七節(jié)  西漢立國  第八節(jié)  白登之圍  第九節(jié)  呂后篡權(quán)  第十節(jié)  丈景之治  第十一節(jié)  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  第十二節(jié)  漢武雄風(fēng)  第十三節(jié)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  第十四節(jié)  絲綢之路  第十五節(jié)  司馬遷忍辱著史  第十六節(jié)  蘇武牧羊  第十七節(jié)  昭君出塞  第十八節(jié)  王莽改制  第十九節(jié)  綠林、赤眉軍起義  第二十節(jié)  光武中興  第二十一節(jié)  抗擊匈奴  第二十二節(jié)  班超通西域  第二十三節(jié)  黨鋼之禍  第二十四節(jié)  黃巾軍起義  第二十五節(jié)  董卓擅權(quán)第五章  分裂動蕩的年代——三國、兩晉、南北朝  第一節(jié)  挾天子以令諸侯  第二節(jié)  官渡之戰(zhàn)  第三節(jié)  孫權(quán)稱霸江東  第四節(jié)  三顧茅廬  第五節(jié)  赤壁之戰(zhàn)  第六節(jié)  三國鼎立  第七節(jié)  白帝城托孤  第八節(jié)  諸葛亮六出祁山  第九節(jié)  司馬氏專權(quán)O  第十節(jié)  三國歸晉  第十一節(jié)  八王之亂  第十二節(jié)  流民起義  第十三節(jié)  西晉滅亡  第十四節(jié)  王與馬,共天下  第十五節(jié)  石勒建立后趙  第十六節(jié)  祖逖北伐  第十七節(jié)  淝水之戰(zhàn)  第十八節(jié)  士、庶族之爭  第十九節(jié)  東晉滅亡  第二十節(jié)  拓跋璉建北魏,  第二十一節(jié)  魏孝文帝遷都  第二十二節(jié)  梁武帝禮佛  第二十三節(jié)  侯景之亂  第二十四節(jié)  陳后主驕奢亡國第六章  巍巍盛世——隋唐五代  第一節(jié)  隋文帝節(jié)  儉治國  第二節(jié)  隋煬帝亡國  第三節(jié)  瓦崗起義  第四節(jié)  李淵建唐  第五節(jié)  玄武門兵變  第六節(jié)  貞觀之治  第七節(jié)  文成公主人藏  第八節(jié)  玄奘取經(jīng)  第九節(jié)  一代女皇武則天  第十節(jié)  開元盛世  第十一節(jié)  唐明皇秋葉梧桐雨  第十二節(jié)  安史之亂  第十三節(jié)  平定安史之亂  第十四節(jié)  名將郭子儀  第十五節(jié)  永貞革新  第十六節(jié)  藩鎮(zhèn)割據(jù)  第十七節(jié)  甘露之變  第十八節(jié)  牛李朋黨之爭  第十九節(jié)  黃巢起義  第二十節(jié)  朱全忠滅唐  第二十一節(jié)  李存勖建后唐  第二十二節(jié)  “兒皇帝”石敬瑭  第二十三節(jié)  風(fēng)流才子李后主  第二十四節(jié)  柴榮革新第七章  割據(jù)與統(tǒng)一——遼、宋、夏、金  第一節(jié)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第二節(jié)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quán)  第三節(jié)  阿保機建遼  第四節(jié)  一門忠烈楊家將  第五節(jié)  王小波、李順起義  第六節(jié)  澶淵之盟  第七節(jié)  蕭太后治國  第八節(jié)  李元吳建立西夏  第九節(jié)  范仲淹推行新政  第十節(jié)  鐵面無私包青天  第十一節(jié)  王安石變法行新政  第十二節(jié)  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鑒》  第十三節(jié)  蘇門三父子  第十四節(jié)  阿骨打建金反遼  第十五節(jié)  東京保衛(wèi)戰(zhàn)  第十六節(jié)  靖康之變  第十七節(jié)  南宋建立  第十八節(jié)  黃天蕩大捷  第十九節(jié)  岳飛抗金   第二十節(jié)  鐘相、楊幺起義  第二十一節(jié)  紹興議和  第二十二節(jié)  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  第二十三節(jié)  成吉思汗西征  第二十四節(jié)  文天祥抗元  第二十五節(jié)  南宋滅亡第八章  草原帝國——元  第一節(jié)  忽必烈建元  第二節(jié)  耶律楚材治天下  第三節(jié)  阿合馬專權(quán)  第四節(jié)  馬可波羅來華  第五節(jié)  “漢人”和“南人”  第六節(jié)  元曲和元曲四大家  第七節(jié)  元末農(nóng)民人起義第九章  漢族復(fù)興的王朝——明  第一節(jié)  朱元璋立國  第二節(jié)  胡藍之獄  第二節(jié)  靖難之役  第四節(jié)  鄭和下西洋  第五節(jié)  明成祖治國  第六節(jié)  上木堡之變  第七節(jié)  于謙保衛(wèi)北京  第八節(jié)  戚繼光抗倭  第九節(jié)  張居正改革  第十節(jié)  海瑞罷官  第十一節(jié)  努爾哈赤建立后金  第十二節(jié)  薩爾滸之戰(zhàn)  第十三節(jié)  魏忠賢專權(quán)  第十四節(jié)  東林黨爭  第十五節(jié)  寧遠大捷  第十六節(jié)  闖王李自成第十章  末代封建王朝——清  第一節(jié)  清朝建立  第二節(jié)  史可法血戰(zhàn)揚州  第三節(jié)  鄭成功收復(fù)臺灣  第四節(jié)  康熙智擒鰲拜  第五節(jié)  三藩之亂  第六節(jié)  清軍收復(fù)雅克薩  第七節(jié)  改上歸流運動  第八節(jié)  三征噶爾丹  第九節(jié)  文字獄  第十節(jié)  土爾扈特回歸祖國  第十一節(jié)  康乾盛世  第十二節(jié)  大貪官和砷  第十三節(jié)  林則徐虎門銷煙  第十四節(jié)  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  第十五節(jié)  辛酉政變  第十六節(jié)  太平天國運動  第十七節(jié)  火燒圓明園  第十八節(jié)  洋務(wù)運動  第十九節(jié)  左宗棠收復(fù)新疆  第二十節(jié)  中日甲午戰(zhàn)爭  第二十一節(jié)  中法戰(zhàn)爭  第二十二節(jié)  戊戌變法  第二十三節(jié)  義和團抗擊八囤聯(lián)軍  第二十四節(jié)  辛亥革命  第二十五節(jié)  袁世凱復(fù)辟附錄: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在距今大約1萬年前,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了氏族社會。在氏族社會中,人們以血緣為紐帶結(jié)成基本的社會單位,共同生產(chǎn),共同生活。早期的氏族社會產(chǎn)生于舊石器時代晚期,叫做母系氏族社會。從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母系氏族社會開始逐漸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婦女是氏族中的首領(lǐng),組織氏族成員進行日常生產(chǎn)和勞動,而男子在氏族中處于從屬地位。那時候,石器制作進步很快。人們不但開始使用了磨制石器,而且這些石器的種類逐漸增多,制作也日趨精致。人類社會的生活逐漸由野蠻走向文明。在母系氏族社會中,最具代表性的當(dāng)屬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由于最初在河南澠池縣的仰韶村發(fā)現(xiàn)而得名,距今大約5千年。在仰韶文化的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以女性為主要地位的墓葬。這些同坑埋葬的死者,全部都是遷移而來合葬的,人數(shù)不統(tǒng)一,男女老少都有。其遷移合葬的程序比較復(fù)雜,大概是人死后,先將尸體進行臨時處理,等遇到母系氏族中某個地位較高的婦女死亡后,就把她的尸體直接放在葬坑的主要位置上,將與她同族的早死者的尸骨遷移過來,排在一起合葬。這突出反映了婦女在氏族中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在仰韶文化中,陶器被首次發(fā)現(xiàn)。這個時期的陶器多為紅色彩陶,美觀實用。人們開始種植粟,過上了定居的生活。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歷史是人類活動的時空記錄,今天是現(xiàn)實,命題將匯入歷史,因此,現(xiàn)實是流動的歷史,歷史是凝固的現(xiàn)實?!薄  铝⒎?/pre>

編輯推薦

《一口氣讀懂中國史》編輯推薦:打開塵封的歷史,閱讀厚重的文明;追尋時光的腳步,領(lǐng)悟人生的宿命。一本脈絡(luò)清晰,簡潔易懂的案頭常備書,一本了解中國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絕佳讀本?!碽r〉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追古思今。為懷念那些偉大的古人,記住那些默默無聞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的古人。也是為了激勵自己。從歷史中尋找前進的力量!北雁南飛,秋葉紛落,那是一個更替,一個興亡。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一口氣讀懂中國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原來是在上海圖書館借到了一本,一直讀,覺得能很系統(tǒng)地了解中國歷史。書寫的通俗易懂,也很全面。后來圖書到期了,覺得總借著麻煩,這本書是講歷史的,因此值得收藏一本,于是就網(wǎng)購了。
  •   高中的時候?qū)W歷史不精,就轉(zhuǎn)到理科班了。 現(xiàn)在回頭看歷史,發(fā)現(xiàn)歷史上有些事確實很有趣,這本中國史也確實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很多事,很不錯。
  •   一口氣讀懂中國史-----還原歷史真相!!!!!!!!!!!!
  •   書還行,但是本人不太喜歡
  •   很適合想學(xué)習(xí)的童鞋學(xué)習(xí),增長自己的知識面
  •   還不錯,值得一看,但寫的不深,不過寫深了我也不想看。反正我是在路上一口氣看完了。還不錯。
  •   書挺好。最近想了解一次歷史就買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