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自由

出版時間:2008-8-1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作者:小巫  頁數(shù):338  字數(shù):184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我的書到期了,打算再版,選好出版社后,跟他們談出版的相關事宜。第一次見面,他們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如果能請到小巫寫什么就太好了。他們不知道我和小巫的關系,說這話時幾個人眼睛發(fā)亮,詭秘地笑著。我知道通常這種狀態(tài)是講話人提出了一種難以實現(xiàn)的愿望,而感到不好意思。我馬上安慰他們說:沒問題,我一定請到小巫來寫。嘴上這樣說,心里卻想,請她寫個序算什么,騙她出來跟這幾個她的崇拜者吃頓飯也做得到。出版社的人反復表示,小巫的書做得很好,一開始我明白他們說做得好是指版式啊、宣傳啊什么的,后來發(fā)現(xiàn)他們是指寫得好,我立刻肯定了我對出版社的選擇。因為,欣賞小巫的編輯應該是沒問題的。小巫的每一本書都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風潮,她的觀點成為媽媽們嘴里的新詞,改變了一代人的觀念,使一代孩子受益。第一本書是講母乳的喂養(yǎng)的,那時我的兒子大了,我讀這本書是被她書中透出的教育的天賦和人格魅力所吸引。

內容概要

這是小巫繼《讓孩子做主》之后推出的新作,重點在于探討1歲至4歲幼兒早期教育的各個領域。作者根據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結合自身的實際經歷以及咨詢案例,詳細解讀兒童秩序感、道德感、情緒發(fā)展、大腦發(fā)育及學習過程等話題,在如何培養(yǎng)身心健康、獨立智慧的兒童方面,提出了諸多精辟獨到的見解。 本書作者旅美多年,身為教育碩士,深諳東西方教育手段的異同,許多觀念發(fā)人深思,對于關注早教的家長們來說,極具參考借鑒的實用價值。

作者簡介

小巫,美國Rutgers大學教育學碩士,國際母乳會哺乳輔導,兩個孩子的媽媽。曾在兩所美國大學任中高級管理職位,兼任美國國務院特約官員翻譯。重新定居北京后,出任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新聞官,兼任駐京外國人話劇團團長。近年來致力于兒童發(fā)展、家長心理及親子關系方面的研究和

書籍目錄

陽光小巫(代序)再版前言上篇 讓孩子做主 一切從母乳開始 好好吃飯,天天長肉 無需孫子兵法 糖是辣的嗎 關于排泄這件事 保姆馬戲團 就醫(yī)記中篇 給孩子自由 滿足孩子的一切需要 奇跡般的獨立 該松手時就松手 只聽真理不“聽話” 給孩子自由 當然不能忘了說說規(guī)矩 威武不能屈 內心的力量 放下你嘴中的巴掌 請尊重孩子 當孩子大發(fā)雷霆時 傾聽:寶貝的情緒消防員 男孩女孩,不一樣的養(yǎng)育下篇 受之以魚VS授之以漁 Sam幫媽媽擇扁豆啦 受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我心目中的早教 我們沒有資格“教”孩子 兒童的學習 教育的目的 發(fā)掘天才 教育的價值修訂版后記參考書目推薦讀物網絡書評摘抄

章節(jié)摘錄

上篇讓孩子做主一切從母乳開始Sam一歲半的一天,我陪著他在樓下花園里玩兒。一個高個子年輕女性帶著自己未滿周歲的孩子走過來問我,“這是那個混血兒吧?”我說是。她又問,“我問你一個問題,你這孩子長的這么壯實,吃的什么奶粉?”我說,“他不吃奶粉,吃我的奶?!迸哟篌@,問,“這么大了還吃?”我說,“對,還吃?!边@位年輕媽媽接著問了一句我那時幾乎天天都要聽到的話:“他是不是該斷奶了?”我搖搖頭。其實,如果別人不提醒我,我自己根本沒有意識到,Sam已經“這么大了”,“該斷奶了”。從開始到那天到后來,Sam的一直吃母乳,對于我們母子二人來說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遺憾的是,我好像無法回避別人對我的時時提醒、好心勸告。很多人在看到我對“斷奶”二字搖頭時,并不馬上結束這個話題,而是試圖說服我,該給孩子斷奶了?!澳愕哪桃呀洓]有什么營養(yǎng)了!再繼續(xù)喂下去,他會不好好吃飯的!”往往搬出這是某某雜志、某某電視節(jié)目、某某專家的告誡。遺憾的是,這些雜志、電視節(jié)目、專家論點,都錯了。寶寶一歲之后,母乳的確會起一些變化,但那是根據寶寶身體需要而起的變化,這種變化,是為了適應一歲以上學步兒營養(yǎng)需求所發(fā)生的。這個時期的母乳,絕對不是什么沒有營養(yǎng)了,而是恰恰相反,母乳在任何時期都富含營養(yǎng)。一歲以后的母乳,脂肪含量沒有以前高,也就是說熱量下降了,但是卻依然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和抗體,對孩子免疫力的增強有著無與倫比的貢獻。我在《讓孩子做主》里寫到過,吸吮動作對于一個飛速成長的小人兒是一種必須的鎮(zhèn)靜劑。那些斷了奶的孩子會利用其他物品來滿足自己的吸吮需求:比如奶瓶、安撫奶嘴、手指、頭發(fā)、被子角,等等。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其實是教會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從人那里找到安慰。而斷了奶的孩子則需要從物品那里尋求解脫。不知道為什么,很多人嫌喂母乳麻煩,但是對于我和兩個孩子來說,卻是其樂無窮。忘了從幾個月開始,Sam經常吃著吃著奶,就松了口,側望著我,嘿兒嘿兒地笑,眼睛彎成美麗的小月牙兒。他好像是在說,“媽媽的奶真香!謝謝媽媽!我好愛媽媽?。 蹦塥毩⒄玖⒘?,能扶著東西走幾步了,Sam就不滿足于躺在媽媽懷里吃奶了。每每站著,把腦袋探進媽媽懷抱,撅著小屁股吃。 Sam從4個月開始叫“媽媽”,每次吃奶前都會叫個不停。一歲左右,他又自己發(fā)明了一種發(fā)音,把媽媽兩個字酸酸地叫出來,聽上去像是“咩咩”。這是吃奶專用詞,不要吃奶時叫“媽媽”,要吃奶了,就叫“咩咩”!“咩咩”!一歲半以后才改口叫“奶奶”,而且是拐著彎兒地叫出來“奶哎奶……”!滿一周歲學會走路以后,Sam知道媽媽的胸墊放在什么地方。我的奶直到Sam滿周歲后依然豐盛無比,每次喂奶都會從另一邊漏,需要胸墊。吃奶前,我對Sam說,拿胸墊去,Sam就積極地跑到衣柜的抽屜那里去取胸墊。拿到手后他高興得直打挺,小臉兒都笑皺了,把胸墊放到鼻子上聞,好像犯了什么癮似地深呼吸,笑得直不起腰。吃上奶后,他還扭過小腦袋看著媽媽,笑啊笑。每次吃奶都像過節(jié)一樣,每次吃完奶,他都容光煥發(fā),小臉蛋兒像只熟透的了小紅蘋果。 吃奶能夠給Sam帶來如此巨大的歡樂,我為什么要斷了他呢?Miranda一歲十個月的一天,我從外邊回家來,她飛奔過來要求“吃媽媽奶奶”,并且一本正經地宣告“吃兩口”??粗强蓯鄣哪樱覀兌夹Ψ?。從那之后,每次她叼上奶,我們往往逗著問她:“吃幾口呀?”她嘴里忙著,騰出小手來,伸出一根手指頭。過了幾分鐘,我們再逗她:“好了,吃夠一日啦,不吃了吧?”Miranda則頭也不抬地伸出兩根手指頭來,小臉兒上一副得意的笑容。 吃奶能夠給我們帶來如此妙趣橫生的回憶,我才不要著急斷了呢!這種快樂,也絕非我和Sam母子倆或者我和Miranda母女倆單獨享受的。宣傳母乳喂養(yǎng)這些年來,接觸了成千上萬的母乳媽媽們,無數(shù)的媽媽告訴我,她們最享受的,或者是最懷念的,就是給孩子喂奶的甜蜜溫馨時光。再說,母乳就是方便——帶著孩子出外旅行,母乳是天然的健康的零食,強于帶著一堆瓶瓶罐罐到處找開水,也很容易消毒不當導致疾病。孩子勞累了、煩躁了、哭鬧了,母乳是天然的鎮(zhèn)靜劑,而且神速神效,一口叼上,全身放松。西爾斯醫(yī)生在他的著作中說過,那些不吃母乳的孩子,大人要想盡辦法安撫他們,至少需要20分鐘到半個小時,到最后鬧的大人也心煩意亂。孩子摔倒了,嗑疼了,母乳是天然的止痛藥。孩子生病了,不舒服,不想吃飯,母乳是天然的滋補品,既從生理上保證營養(yǎng),又從精神上安撫病兒。2006年12月,美國的一家4口在外出途中,車陷大雪之中,父親下車尋求救援路上不幸身亡,母親帶著兩個女兒——一名四歲幼童,一名七個月的嬰兒,躲在冰冷的車中,用母乳喂養(yǎng)兩個孩子,提供熱量、營養(yǎng)和溫暖。母女3人等待了整整9天,直到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她們。被救當時,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兩個孩子的狀態(tài)十分良好??梢哉f,母乳拯救了兩個孩子的生命。這個奇跡轟動了全國,故事被廣泛報道傳揚。很多堅持給學步兒喂奶的媽媽們反映,她們根本躲避不了外人的“好意”,耳邊一天到晚轟鳴著不容分說的勸告聲乃至命令。這些勸告和指令來自四面八方:家人、醫(yī)生、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母乳媽媽們身陷“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孤軍奮戰(zhàn),力不從心。在很多人眼里,堅持給孩子哺喂母乳這樣一件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的好事,是不可思議的、難以理喻的、應該制止的。而粗暴地命令孩子、呵斥孩子、用“不聽話就不要你了!”這種威脅來要挾孩子等等傷害兒童的行為,人們卻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國際母乳會建議母乳媽媽們這樣婉轉而簡短地回絕那些勸說她們斷奶的人:“哎,我太懶了,斷不了?!钡拇_,一想到喂奶粉的繁瑣,看到那些瓶瓶罐罐奶嘴小勺加上消毒鍋消毒藥水,我就頭大;再想到要將一個吃慣了母乳的孩子轉到適應奶粉奶嘴的那種掙扎那種艱難,我就退縮。母乳永遠新鮮,無需消毒;母乳永遠恰到好處,無需折騰溫度。再說,我的兩個孩子都從來不接受奶瓶奶嘴,從10個月開始直接過渡到用杯子喝水,算是這輩子都跟奶嘴絕了緣。孩子一歲之后,我慢慢培養(yǎng)他們喝鮮奶。Sam一開始比較抵觸,我就把牛奶攙在米粉里喂他,讓他逐漸熟悉牛奶的味道。在幾個月的時間里,他有時候喝得多,有時候一點兒都不喝。好在他愛吃酸奶、魚肉、豆腐、雞蛋,幾乎什么都愛吃,所以該從牛奶中攝取的營養(yǎng)方面沒有欠缺,我也就沒有操心他對牛奶的攝入量問題。一歲半以后,他就能一口氣喝200毫升的鮮奶了。母乳喂養(yǎng)遠遠不止于一種喂養(yǎng)手段,它是母親理解和滿足寶寶需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徑。哺乳時母子身體之間的親密接觸與交流,使得媽媽和寶寶在身心兩方面感到合二為一,在寶寶的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母親對于愛撫和關懷的需求也得到了滿足。母子息息相關,相依為命。西爾斯醫(yī)生說,母親通過喂奶,更加深刻細致地了解寶寶的性格和需要,也更加充分地掌握成功養(yǎng)育自己孩子的訣竅。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吃母乳一直吃到兩歲,也一直都和媽媽心貼心。他們最愛媽媽,也最聽媽媽的話。以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看,兩歲左右,孩子步入“第一反抗期”,對父母的要求都愛說“不”,經常任性哭鬧、難以調教。英語中有一個詞來形容這個階段,叫做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幸運的是,我的兩個孩子都順利地渡過了這一階段,雖然都有愛說“不”的時候,卻因了母乳的功勞,而沒有出現(xiàn)不可收拾的局面。母乳喂養(yǎng)把他們變成了國際母乳會出版物里所描述的the terrific twos,“可愛的兩歲”。我深切地體會到:做一個好媽媽,養(yǎng)一個好孩子,一切從母乳開始。好好吃飯,天天長肉出門在外,給已經會走路的孩子喂奶,經常聽見旁人驚嘆:“這么大了,還吃媽媽的奶哪?”繼而又好心地勸我,“斷了吧,再不斷該不好好吃飯了?!苯洺S形鼓痰膵寢屜蛭易稍儯骸昂⒆覺個月了,家里人、朋友、同事、甚至醫(yī)生都勸我斷奶,說是不斷奶,孩子就不會好好吃飯?!睅啄昵埃S便翻開一本中國出版的育兒雜志,都能看到這樣的信息:“嬰兒6個月以后就應該斷奶,否則會影響對固體食物的接受,影響孩子的發(fā)育成長?!?甚至有些“專家”在電視節(jié)目里也斬釘截鐵地勸告廣大觀眾媽媽:“10個月以內一定要斷奶,不然會影響孩子吃飯,影響他對營養(yǎng)的吸收?!蔽艺娌幻靼祝瑥氖裁磿r候開始,吃母奶和吃飯,成了水火不相容、勢不兩立、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仇敵???危言聳聽,能讓那些堅持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們后脊梁骨上冒出一串串的冷汗珠子來。果真如此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饕餮的兒子摘抄幾段以Sam為第一人稱寫的日記:一歲一個月,在香格里拉飯店陪伴爸爸開會——“這兩天早餐吃的是一樓咖啡苑的自助餐,我能吃下半只omelet,半碗白粥。”幾天后,“我們去北京唯一的一家希臘餐廳吃飯,我特別愛吃魚湯和Mussaka……晚飯去一家新開張的泰國印度餐館,特別好吃。我吃了好多河粉、馕、香葉包雞和蒸魚。”一歲兩個月,在北京順義縣的一所意大利農莊——中午我吃得特別多,從頭吃到尾:三盤開胃菜,我吃土豆、奶酪、面包,后來的兩張pizza、三盤通心粉,還有烤肉串、烤排骨、烤雞胸,直到最后的甜點蛋糕,我哪一樣也沒錯過。甚至農莊主Claudio叔叔端著盤子給所有來賓的薄脆餅干,我也拿了一塊“嘎嘣嘎嘣”地吃。Dennis舅舅驚訝極了,說我真能吃!幾天后的一個周末——從家具城出來,我們散步到日壇北路,我坐在車里睡著了。午飯是在Torer0飯館吃的西班牙菜,我吃了gazpacho湯、菠菜湯、tortilla、雞肉棍、蘑菇燴魷魚、香腸汁通心粉,還有好多面包。媽媽又去Jen-ny Lou’s Shop買了一些東西,然后我們就回家了。晚上吃媽媽做的泰國咖喱雞。一歲三個月在香港——5點多時,大家都紛紛趕渡輪回家了。但朱核叔叔一家人留了下來,和我們吃完晚飯再走。我們去了那家海鮮飯館,這次媽媽叫了一條兩斤重的大石斑魚,一斤花螺,一斤蝦,還有很多菜,她還為我要了一碗米粉。但是無論她喂我什么,我都吐出來不吃。媽媽說可能我不餓,就沒再管我,直到那條魚上桌。石斑魚太好吃了,我一口接一口地吃,媽媽說我足足吃了有三兩魚肉,真是個富貴肚皮!回到北京后的一個周末——星期天上午我們全家去日壇公園玩兒,在水塘邊看別人釣魚,去兒童游樂場坐高空火車和游戲車。午飯是在一家叫“南一蠻亭”的日本餐館吃特色燒烤,我特別愛吃三文魚和鱈魚,還有冷面和蘑菇烤肉。那天只有我們三人吃飯,飯館里所有員工都來逗我玩兒。老板還送給我們一人一杯紅豆冰激凌,我都吃下了。我要喝啤酒,爸爸不讓,我對他翻白眼,媽媽笑壞了。一歲四個月的一天——晚上姥爺和小姨來,還有從美國來的爸爸的老板Mai阿姨,我們一起去吃海鮮。媽媽叫了一條石斑魚、半斤基圍蝦、一煲臘味香芋、一盤海鮮蒸豆腐、一罐沉魚落雁湯,還有好多別的菜,我每樣都吃了不少,當然最愛吃魚。一歲六個月——我又到了貪吃的周期,第一道菜是魷魚絲汁澆炸茄子片,媽媽從配菜下邊搶救出來一些沒有澆上咸汁的茄子片,給我拿在手里吃。哇!油炸的東西就是好吃,我一口氣吃了4片(是那種豎切的長茄子片)。后邊上的菜有紅燒日本豆腐、啤酒魚、鐵板牛柳、冬瓜等等,我一樣沒落下,拌著飯吃了兩碗,還喝了煲里的排骨湯。旁邊桌子上的人看著我,都驚訝地說,這孩子真能吃!這頓飯吃完,我的肚子像一只熟透了的西瓜一樣圓滾滾的。這樣的紀錄有很多很多,篇幅所限,我無法一一列出。需要解釋一點:上面列舉的都是一些飯館食品,并不是說我們頓頓飯都在外邊吃。我們一星期中,周一到周五在家吃阿姨做的中餐,周末出去吃一兩頓,其他的時間由我來烹調西餐。家里做飯的詳細記錄比較少,只有簡簡單單的一些描述——“晚上媽媽做蔬菜湯,有土豆、胡蘿卜、蘑菇、秋葵、洋蔥和玉米,拌著通心粉給我吃?!薄皨寢屪隽艘环N紅腰豆、番茄干、胡蘿卜配羅勒葉的通心粉醬,可好吃了,我一口氣吃了滿滿一小碗?!薄巴砩蠇寢尳o我用鴨湯拌土豆胡蘿卜燜米飯,最后撒上一層黃瓜?!痹谖业挠洃浝铮琒am從來都是胃口好、飯量大,無論世界上哪一民族的飯菜,他都吃的津津有味,從不挑食。這一點其實要歸功于母乳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有助于孩子接受固體食品,因為母親的飲食成分與味道會滲透到母乳里——因此專家都勸告母親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盡量避免刺激性食品,以免引起嬰兒的不適、過敏甚至拒絕吃奶。孩子從母乳中已經遍嘗人間百味,十分樂意接受新的食品。倒是那些吃奶粉的孩子,免不了有時會挑食,因為奶粉的味道千篇一律,沒有變化,孩子習慣了單一的口味,不愿意接受新花樣。Sam有沒有吃不下飯的時候?當然有啊。他生病的時候就不愛吃飯,只要吃媽媽的奶。旅游到了陌生的國度和環(huán)境里,他會有一兩天更加頻繁地吃奶,飯吃的比較少,甚至拒絕當?shù)氐娘嬍?,只要吃自己熟悉的食品。這種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而引起的變化很正常,我從來不為他一頓兩頓沒吃夠而焦慮。 還有人說,如果不斷母乳,孩子就永遠不會接受奶粉或者鮮牛奶。母乳比奶粉和牛奶香甜,吃慣了母乳的孩子當然抗拒奶粉和牛奶。但是這絕對不是一種“永遠”不變的狀態(tài),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更無需采用斷奶這種笨法子。

編輯推薦

《給孩子自由》作者旅美多年,身為教育碩士,深諳東西方教育手段的異同,許多觀念發(fā)人深思,對于關注早教的家長們來說,極具參考借鑒的實用價值。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給孩子自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2條)

 
 

  •   很有啟發(fā),非常喜歡——這本書非常好看,非常滿意
  •   這本書不錯,很值得一看
  •   聽一些年輕媽媽推崇此書,買來看了不敢茍同,大概因為看了很多經典的育兒書。比如“斯波克育兒經”,那是跨越半個世紀的經典,翻譯成幾十種文字,你看到的是一個慈祥的老人,寬容,一點都不走極端的老人循循善誘的在教你怎么帶孩子,從怎么喂奶,換尿布,培養(yǎng)孩子睡眠,到怎么養(yǎng)育一個快樂的孩子,非常具體,不是只發(fā)發(fā)議論而已。在比如“從出生到3歲嬰幼兒能力發(fā)展到早期教育權威指南”也是很不錯的書,你能看得出作者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這些書都沒有半絲炫耀作者自己,只有盡可能認真具體地給于父母們指導,認真地讀過實在非常有幫助。想比之下,小巫的書是典型的博客,通篇都是我我我,以下是一點小感想:1。所謂新穎的觀點只不過文化環(huán)境不同而已,比如在西方不穿開襠褲是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事了。2。對母乳喂養(yǎng)的價值過于極端,其實過去農村沒有奶粉還不都是吃奶吃到上小學,也未見得人口素質有多高。另外認為沒有吃母乳的孩子將來就會從物品比如煙酒毒品中尋找安慰,簡直毫無科學根據。3。周圍有那種孩子已經快一歲了,還半夜喂無數(shù)次奶的疲勞媽媽,一問果真是小巫的崇拜者。她們疲勞不堪,我問小巫怎么和你們說,她們說小巫說這是媽媽應該承受的,果真如此嗎?不敢茍同我的孩子8個月了,帶孩子我只看經典嚴肅的書,非常有用,給我無數(shù)信心,雖然母乳喂養(yǎng)只有四個月,但孩子健康平和快樂,一覺睡通宵,我也很開心的享受這種天倫之樂。
  •   寶貝14個月。情緒穩(wěn)定了許多,心胸也開闊了許多,原來和孩子可以這樣相處。很羨慕小巫的生活,育兒方式百分百搬到我們身上可望不可及,但我們也有我們的快樂,只要我們愛我們的寶貝,無所謂最正確的。每天下班第一件事是洗手,第二件事就是抱寶貝告訴她"媽媽愛你,想你."有時寶貝都等不及我洗完手,往往是省略了第一項。我尊重孩子的個性、好奇心、經常用語言和肢體表達對她的愛,也允許和忍耐她的壞情緒,但這些我只做到了百分之九十,雖然我十分想像小巫那樣,我努力了但我達不到,反而因為自己做不好情緒更糟糕,所以我留了百分之十給自己,我也允許自己在孩子面前偶爾的耍耍情緒。
  •   我一直在看,蒙特梭利方式,真實的案例,十分通俗易懂.讓做父母的深思.
  •   在寫這篇評論之前先聲明一下,在看小巫的著作之前,對她并無任何偏見,相反還很有期待。 但遺憾的是看了她這本書,讓我極為反感。且以為,這是我從小到大買書歷程中遇到的最令人不愉快的一本書。從此不再相信媒體吹捧出來的所謂育兒“名作”。 原因重點并不在于她的觀點(盡管這些觀點對于看過《斯伯克育兒經》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孩子你慢慢來》等書的我來說,太過老生常談),而是因為書中流露出的對其他不同政見的人的不尊重。 一、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小巫似乎把育兒當成了一個爭強好勝的戰(zhàn)場,并不是諄諄善誘,并不是對所有孩子懷著慈悲之心,而是對不同政見的媽媽或者家庭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動不動就有一種“不懷好意的得意掠過心頭”。 二、書中的言辭和觀點都過于偏激,拿“弱智”“國恥”“動物”這些詞匯暗喻一些育兒方法可能不太得當?shù)募议L或事件,太不友善。 三、對于自家換的幾個保姆,說人家是“馬戲”,就算人家做得再不好,也是人?;蚴墙韬旱目谡f“真想把她切了”。所以當我看完這一章的時候已經看不下去了。 四、還有個印象是書中說到把孩子交給這些“缺乏文化素養(yǎng)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而據我所知,很多農村人比有些城市人更知理。真不知道小巫的這些莫名其妙的優(yōu)越感從何而來。 總之,這本書我只看了第一部分就喪失了再看下去的興趣,放在書架的最高...層也覺得礙眼。之所以費時寫這么長評論,但愿能提供給讀者一些參考,看育兒書還是要看經典的《斯伯克育兒經》之類。別像我一樣誤入一本差書,收獲的只有不快和失望。 閱讀更多 ›
  •   非常喜歡小巫的書,寫的很好,看起來也不覺乏味,重要的是觀點跟我的相似,推見給寶寶爸爸看,讓他教育觀念與我的接近,少些矛盾,非常有用。前面的朋友說不實用,我覺得看書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書上的一切都搬到自己的生活中,而是學一種觀念,在讓這種觀念容入生活當中。
  •   我是一個7個月大寶寶的媽媽,白天要上班,夜里還要起來喂奶,非常的辛苦。即便是這樣,我在一周之內,一口氣讀完了小巫的四本書:讓孩子做主,給孩子自由,和孩子劃清界限,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非常好,可以說是欲罷不能,每個字都像寫進了我的心里。她從一個母親的視角,深入淺出的將育兒之道娓娓道來,所有的事例都鮮活生動。這種強烈的共鳴是我很久沒有得到了的。期待著她的下一本書出版。
  •   朋友推薦的,確實很值得一看
  •   這本書很有用,聽別人推薦買的
  •   內容很不錯,很有啟發(fā)性的。
  •   小巫的書我一直都很喜歡,推薦。
  •   朋友推薦的,支持小巫
  •   小巫的書可以給你傳達一種他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真的不適合具體的按照他的方法教育孩子,每個孩子都有適合他自己的教育方式。
  •   基本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有指導意義,但也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案例很多,通俗易懂
  •   做老師要吸收不同的知識...
  •   自由是絕對的,也是相對的。適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   小巫的書很喜歡,文字淺顯易懂!
  •   非常好 總在這里買了
  •   早教書籍
  •   給孩子自由:中西理念沖撞中的早教
  •   用券,幫朋友買的,大家說很合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