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8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班志剛、黃竹、溫英杰 頁數(shù):303
內(nèi)容概要
隨著科技迅猛發(fā)展,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生活各領域迎來了新的競爭和挑戰(zhàn)。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節(jié)奏加快,加上當前就業(yè)形勢比較嚴峻,學生心理負荷日益沉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jīng)成為關系當今家庭、學校和社會穩(wěn)定的一個亟待關注的重要問題。 從當前我國高校的普遍情況來看,多數(shù)大學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每年新生入學后,由教育部組織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普查表明,當前大學生的總體心態(tài)是健康的,但很多學生心理壓力加大,特別是大學生中環(huán)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理想現(xiàn)實、交友戀愛、人格發(fā)展和情緒調節(jié)等方面反映出來的心理困惑和問題日益突出。近年來大學生中由于心理問題或由心理因素引發(fā)的休學、退學等情況,乃至自殺、兇殺等惡性事件也呈上升趨勢,己嚴重影響了極少數(shù)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已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也順應了大學生自我成長的需求。 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和心理咨詢實踐中,我們深深地感到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渴求,他們對心理健康講座、心理學課程以及心理咨詢等活動抱有很高的熱情,并有改變自己消極心態(tài)的急切愿望。實踐表明,大學生的許多心理健康問題是在成長中遇到的,即多數(shù)學生的心理問題都是由于在完成自身成長任務過程中面臨的發(fā)展課題方面遇到了困難而產(chǎn)生的。部分學生正是由于不能很好地認識并且妥善地解決所面臨的發(fā)展性心理問題,從而導致了輕度的心理問題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一書的編寫,正是基于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狀況,適應大學生自我成長的需求,以提高大學生總體素質。 本書以大學生的成長為主線,結合大學生心理的變化與需求,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著重圍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自我認知、學習心理、情緒與情感、人格發(fā)展、挫折心理、大學生的心理障礙與心理治療、大學生的心理咨詢九個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主題進行論述。目的是使大學生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能更好地認識自我,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提高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的激烈競爭。本書是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編寫的教材,也可供廣大青年朋友、教育工作者學習參考。 全書結構嚴謹,條理清楚,各章節(jié)篇幅不大,但突出重點。在各個主題上,既注重介紹相關的心理學理論,同時結合大學生實際生活,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并注重有針對性。在內(nèi)容上體現(xiàn)科學性、針對性、實用性的原則。 科學性。以心理學知識為基礎,力求概念準確,原理清楚。本書將心理學的一些重要理論和知識點穿插在大學生實際問題的探討中,這既使該書有很好的理論支撐,同時又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如何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去理解自我,去解決各種心理困擾,特別是學習如何更好地自我發(fā)展。 針對性。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方方面面的心理問題,尤其在環(huán)境適應、角色轉換、學習成才、人際交往、自我意識、人格發(fā)展、情緒調節(jié)等方面反映出來的心理困惑和問題更突出。本書主要是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選材的,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xiàn)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nèi)容。 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書各章既有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又注重結合大學生實際,每章的專題討論、一些典型個案的探討,其目的是通過對一些問題的深入探討,切入學生實際,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我們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大學生只有把心理健康知識融入到自己的成長實踐中去,內(nèi)化為個體的內(nèi)在素質、行為習慣,才能幫助個體真正矯正不適應的行為,也才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jù)每章內(nèi)容,特別是每章設置的專題、案例,組織學生討論、思考,通過教學互動促進大學生心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本書所附的測量量表,可供學生自測,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及時進行調試。 本書系統(tǒng)闡述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性、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自我認知、學習心理、情緒與情感、人格發(fā)展、挫折心理、大學生的心理障礙與心理治療、大學生的心理咨詢等九個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主題。
書籍目錄
前言緒論第一節(jié) 大學生的身心特點 一、大學生的生理特征 二、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第二節(jié)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專題:積極關注大學生心理發(fā)展與心理健康刻不容緩第一章 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成長的依托 第一節(jié) 認識和關注人際關系 一、人際關系概述 二、人際關系是大學生成長的依托 三、人際關系狀態(tài)分析 第二節(jié) 人際交往是人際關系的核心 一、人際交往的涵義 二、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 第三節(jié)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誤區(qū)與調適 一、人際交往困難 二、常見的人際交往心理問題與調適 專題:主動——通往人際關系的捷徑 案例:社交恐怖第二章 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成長的基礎 第一節(jié) 自我與自我意識 一、什么是自我 二、自我意識 三、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特點 四、大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過程 五、影響自我意識形成與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第二節(jié) 自我意識決定人生 一、自我意識是自我發(fā)展的基礎 二、鳳凰涅榘——重塑自我意識 專題:戰(zhàn)勝自卑 案例:自負第三章 大學生的學習——成長的途徑 第一節(jié) 大學的學習生活 一、學習概述 二、大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 三、大學生的學習特點 四、大學生的學習方法 五、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常見學習心理障礙與學習適應 一、大學生學習焦慮問題 二、大學生學習畏難問題 三、大學生學習疲勞問題 四、記憶力差的問題 專題:怎樣提高學習注意力 案例:學習動機缺乏與學習動機過強第四章 大學生的情緒與情感——成長的體驗 第一節(jié) 大學生的情緒與情感 一、情緒的表現(xiàn)形式 二、情感的分類 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情感生活 一、豐富多彩的情感生活 二、大學生的情感健康與情緒困惑 三、大學生的戀愛心理 專題:失戀 案例:隨處可見的“郁悶”——大學生的情緒困擾第五章 大學生的人格發(fā)展——成長的核心 第一節(jié) 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涵義 二、人格的特征 三、人格的結構 第二節(jié) 人格的形成 一、生物遺傳因素 二、環(huán)境因素 第三節(jié) 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一、健全人格的含義 二、大學生常見的人格發(fā)展不足 三、大學生健全人格的自我修養(yǎng) 專題:健全人格與心理健康 案例:偏執(zhí)型人格一我永遠是對的第六章 大學生的挫折承受與應對——成長的機遇 第一節(jié) 心理挫折與挫折反應 一、目標與挫折 二、挫折反應 三、面對挫折的心理防御機制 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挫折承受與應對 一、大學生的常見挫折分析 二、大學生的挫折承受與應對 專題:防范自殺與危機干預 案例:不一樣的挫折應對,不一樣的人生第七章 大學生的心理障礙與治療——成長的煩惱 第一節(jié)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一、心理異常的分類 二、大學生一般的心理困擾 三、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心理異常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二、個人因素 三、生活應激事件 四、科學對待心理疾病 第三節(jié) 心理疾病的治療 一、化學藥物治療 二、心理行為治療 專題:如何改善與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認知與行為 案例:戰(zhàn)勝失眠第八章 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與心理咨詢——成長的助力器 第一節(jié) 積極的大學生心理咨詢觀 一、什么是大學生心理咨詢 二、心理咨詢的類型 三、積極的大學生心理咨詢觀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心理咨詢的原則與方法 一、大學生心理咨詢的原則 二、大學生心理咨詢的步驟 第三節(jié) 心理訓練與大學生心理成長 一、學校團體咨詢 二、大學生心理拓展訓練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書摘(二)人際關系的不平衡分析 在人際關系中,人們普遍希望自己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能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投之以桃,報之以梨”。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又能感覺到人際關系往往是不平衡的,甚至人際關系中雙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其實,在人際關系發(fā)展狀態(tài)中,人際關系的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基本形態(tài),而人際關系的平衡才是人際關系發(fā)展狀態(tài)的暫時形態(tài)。這種人際關系的不平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1.人際交往的雙方在認識上的不同。人際關系以人們的需要為基礎。需要是建立人際關系的動力,人際關系的狀態(tài)主要反映了人們在相互交往中需要滿足的狀態(tài)。交往雙方對于對方的需要程度,或者只是自以為對方能夠滿足自己需要的程度,都能夠影響其對于雙方關系的重視程度。能夠從人際關系中獲得更多的滿足,或者自以為能夠獲得更多的滿足的一方,往往對這種關系更加重視,更加刻意維持雙方的交往,人際交往中往往表現(xiàn)出主動性,但在處理人際關系的矛盾時往往又處于被動的一面,有時就會導致人際交往的雙方所體驗到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2.人際交往的雙方在情感體驗上的不同。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由于交往的雙方往往從人際關系中獲得了不同的需要滿足,必然導致雙方在人際交往中伴隨有不同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由于人際關系的核心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以及情緒、情感的動力特征,使得人們在人際交往中的行為表現(xiàn)不同,從而也導致了人際交往的雙方獲得不同的情緒、情感體驗。 3.人際交往的雙方在行為方式上的不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方式,行為習慣,表現(xiàn)出人的個性。比如說同樣是對人的關心,有的人習慣于直接說出來,而另一個人可能更多地做出關心對方的事情,而從未說出來過。如果缺乏充分的相互了解,就有可能導致人際交往中的誤會,而使得處于人際關系的人主觀感覺到不平衡。 P32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