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1-4-1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華盛頓·歐文 頁數:517 字數:410000 譯者:張今
Tag標簽:無
前言
本書的寫作是在好幾年以前開始的,但是,由于其他事務,由于作者長期旅居歐洲,由于作者偶爾身體不適,寫作過程一再中斷。只是到最近兩三年,我才有可能專心致力于此。我把這一點交代清楚是為了說明這部作品為什么遲遲未能出版。這部作品是一本傳記,因此當然允許把人們熟知的逸聞軼事穿插進去,有時偏離本題,生發(fā)開來,在結構上也可以靈活多樣,不過,大體而言,這部作品本質上還是忠于歷史的。華盛頓事實上沒有什么私人生活,是有名的政治人物。差不多從兒童時代起,他的所作所為,他的所思所想都同美國歷史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在寫他的傳記的時候,我就不能不設身處地從他的觀點來回顧一下影響他的計劃的有關協(xié)史,同時,也不能不把某些遙遠的事件敘述一下,因為那些事件雖然在表面上同他所關心的事情毫無聯(lián)系,但征最后卻對他擔任主角的那出偉大戲劇發(fā)生影響。在勉力完成這一任務時,我力求直率和忠實,敘述事實力求有充分根據,并盡量避免一切不適當的渲染和夸張。我寫本書時所依據的是華盛頓的書信。華盛頓的書信事實上就是華盛頓傳記的最充分、最可靠的基礎。我查閱了國務院檔案中保存的、我可以充分利用、也經常加以利用的華盛頓書信手稿。我還經常利用斯帕克斯先生出版的《華盛頓文集》。我對照原稿仔細審查了文集中的許多華盛頓信件,因而深信文集中的資料一般來說是準確無誤的,可以據以寫作歷史著作而萬無一火;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證明他的資料基本上準確可靠。我認為他是對我國國家文獻貢獻最大的學者之一。我在寫作本書的整個過程巾得力于他的著作和研究之處其多。
內容概要
美國“建國之父”華盛頓具有靈活的頭腦和超人般的毅力,他一生的作為,帶給美國人民永無休止的啟示。第一個享有世界聲譽的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創(chuàng)作的這部作品,被譽為“美國文學之父”寫“美國國父”的杰作。
作者簡介
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Irving)是第一個享有世界聲譽的美國作家。其父政治上反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敬重華盛頓,因而給兒子取名華盛頓。歐文曾擔任美國駐英公使館秘書;牛津大學曾授予他名譽法學博士學位,英國皇家學會也向他頒發(fā)了勛章。他是美國文學的奠基人?!度A盛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少年時代第二部分 年輕的勇士第三部分 愛國者第四部分 臨危受命第五部分 首任總統(tǒng)
章節(jié)摘錄
1早年華盛頓的家族是英國古代一個家系的后裔。這個家族的家譜可以追溯到諾曼底人征服英國以后的那個世紀。移民到弗吉尼亞來的是約翰·華盛頓和安德魯·華盛頓。兩兄弟在一六五七年到達弗吉尼亞,并且在波托馬克河和拉帕哈諾克河之間北峽地區(qū)的威斯特摩蘭縣購置了土地。約翰娶了本縣的安妮·波普小姐,并定居在布里奇斯溪畔,地點就在布里奇斯溪和波托馬克河匯流處附近。他務農為生,開墾了大片土地,后來出任地方法官和市民院議員。我們發(fā)現(xiàn)他還有這個家族世代相傳的軍人氣質。在馬里蘭軍隊的配合下,他以華盛頓上校的身份,率領弗吉尼亞的軍隊,抗擊了一群塞內卡印第安人對波托馬克河一帶居民區(qū)的侵擾。為了表彰他為公眾服務的勞績和他私人的美德,他所在的教區(qū)被命名為華盛頓教區(qū),沿襲至今。他死后埋葬在布里奇斯溪邊的墳墓內。這個墳墓有好幾代時間一直是這個家族的墓地。布里奇斯溪莊園在這個家族中一代一代傳下去。他的孫子,即我們的主人公華盛頓的父親,叫奧古斯丁。他于一六九四年出生在這個莊園。他結了兩次婚。第一次結婚(一七一五年四月二十日)時娶的是簡。她是威斯特摩蘭縣的凱萊布·巴特勒先生的女兒。她給老奧古斯丁生了四個孩子,其中只有兩個,即勞倫斯和奧古斯丁,長大成人。他們的母親在一七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去世,埋葬在這個家族的墓地中。一七三O年三月六日,老奧古斯丁第二次結婚,娶的是鮑爾少校的女兒瑪麗。這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據說是北峽地區(qū)的美人。她給他生了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四個兒子是喬治、塞繆爾、約翰·奧古斯丁和查爾斯。兩個女兒一個叫伊麗莎自,人們通常叫她貝蒂,還有一個叫米爾德里德,死在襁褓中。本傳記的主人公喬治在四兄弟中年齡最大。他于一七三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出生在布里奇斯溪莊園的老屋內。從這座房子里可以看到波托馬克河沿岸許多英里以內的景色,還可以看到對面馬里蘭的河岸。這座老屋大概是和莊園一起買下的。它是弗吉尼亞原始的農舍之一。屋頂坡度很大,低矮的屋檐突出在外面。房子分為兩層,第一層有四個房間,其他的房間都在閣樓上。老屋兩端各有一個大煙囪。在喬治出生后不久,他的父親就搬到弗雷德里克斯堡對面的斯塔福德縣的一座莊園去。這座房子和布里奇斯溪莊園的老屋風格相似,坐落在一塊高地上。高地下面有一塊草地,就在拉帕哈諾克河河畔。這就是喬治童年時代的家屋。這塊草地是他的游戲場和他早年的體育活動場所。但是,這座家屋,像他出生的家屋一樣,也不見蹤影了。只留下一些殘磚破瓦、陶瓷碎片,供尋訪遺址的人憑吊。當時弗吉尼亞的學校很少,富裕的農家有一種風氣,喜歡送兒子到英國去完成學業(yè)。奧古斯丁·華盛頓也把他的長子當時才十五歲左右的勞倫斯送到英國去。他無疑認為勞倫斯是這個家族未來的家長。喬治當時還在幼年。在他剛懂人事的時候,他就在附近最好的學堂里受到一些初步的教育。當時民間把這種學堂叫做“老式學堂”。這所學堂十分簡陋,教書先生是他父親的一個佃戶,名叫霍比。他還兼任教區(qū)的教堂司事。他所教的一定是一些最簡單的科目,或許只有識字、寫算等技能。但是喬治在家里還受到他修養(yǎng)極好的父親智力上和道德上的熏陶。在喬治七八歲的時候,他的哥哥勞倫斯從英國回來了。這時勞倫斯已經成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學有所成的青年了。他們在年齡上相差十四歲。這一定是他們兩人感情融洽的一個原因。勞倫斯對這個少年愛護備至。這個少年開始表現(xiàn)出來的智慧和正直的品德贏得他的尊敬。喬治則把富于男子氣概的有教養(yǎng)的哥哥看做是在學識和風度方面都值得自己學習的楷模。我們特別要提請讀者注意這種親密的兄弟之情對本書主人公今后全部生涯的影響。在這里,我們可以找到人們常常交口稱贊的喬治少年時代軍事氣質的秘密。他親眼看到哥哥整備行裝,奔赴戰(zhàn)場。他從信中和其他來源聽到一些戰(zhàn)斗故事,就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他的一切游戲也都帶有軍事的色彩。他把同學們都變成了士兵。他們進行模擬閱兵、演習和假想戰(zhàn)斗。一個名叫威廉·巴斯爾的男孩有時是競爭者,但喬治卻始終是霍比學校的總司令。勞倫斯·華盛頓在一七四二年秋天回到家中。西印度群島的戰(zhàn)事結束了,弗農海軍上將和溫特沃思將軍都被召回英國。勞倫斯原打算到英國去,回到他那個團里,爭取在軍隊里飛黃騰達,但是時運際遇使他的計劃完全改變了。他愛上了費爾法克斯縣的威廉·費爾法克斯先生的長女安妮。他向安妮求婚。安妮應允。兩人訂了婚。他們的婚期因為他的老父突然過早亡故而耽擱下來。老人突然腹部劇痛,沒有多久,就在一七四三年四月十二日去世。去世時才四十九歲。在父親患病期間,喬治外出訪友,回到家里時剛剛趕得上同父親訣別。奧古斯丁·華盛頓立了遺囑,把大宗財產分給他的子女。勞倫斯分得波托馬克河兩岸的莊園以及別的不動產和鐵廠的若干股份,前妻所生的次子奧古斯丁分得威斯特摩蘭的老家屋和莊園。續(xù)弦妻子所生的子女也各有安排,喬治成年后可獲得拉帕哈諾克河畔的房產和土地。七月間,勞倫斯和費爾法克斯小姐舉行婚禮。勞倫斯現(xiàn)在已經完全斷了到國外服役的念頭,在波托馬克河兩岸的莊園上定居下來。他把這座莊園取名為弗農山莊,以紀念那位海軍上將。喬治這時才十一歲。他和他的同母兄弟姊妹都由他們的母親監(jiān)護。他們應得的財產的收入都由他們的母親代管,直到他們各自成年時為止。她也沒有辜負這一委托。她深明事理,辦事十分認真,而又能當機立斷,治家甚嚴,但又十分慈祥。她要求兒子們尊敬她,同時又能博得他們的愛戴。喬治是她的長子。據說她最喜歡喬治,但是她從來不給他以不應有的特殊待遇。他從少年時代起就絕對地尊敬她,后來習以為常,直到她去世時為止。他的急躁脾氣和威嚴的氣派就是她留給他的,不過她早年的教訓和榜樣也使他懂得,他必須控制自己的脾氣,平等待人,處事公道。像在智力活動方面一樣,他在體育鍛煉方面也有嚴格的律己精神。他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如跑步、跳高、拳擊、擲鐵圈和投棒等等。他的體格在襁褓時代就強壯有力?,F(xiàn)在,在比靈活、比體力的競賽中,他又勝過了他的大多數同學。他生來就正直誠實,從早年起辦事就十分公道,因此很快就受到同學們的擁戴。過去他是軍事首領,現(xiàn)在他成了學校法規(guī)的制定者,同樣,在少年時代就表現(xiàn)出他是要擔當大任的一類人物。在父親死后,勞倫斯對喬治似乎更加愛護備至。他現(xiàn)在對喬治表現(xiàn)了真正慈父般的關心。他盡量經常接他到弗農山莊來當做客人款待。勞倫斯已經成了那個地方的當之無愧的有名望的領袖人物。他是市民院議員和本地區(qū)的少校銜副官長,領有定期的薪餉。喬治經常和哥哥住在一起,因此也經常和哥哥的岳父威廉。費爾法克斯先生一家人來往,過從甚密。威廉·費爾法克斯一家住在一個名叫貝爾沃的美麗的地方,離弗農山莊有幾英里,同在波托馬克河河畔一條樹木蔥郁的山嶺上。威廉·費爾法克斯受過高等教育,具有天賦的優(yōu)秀品質。他閱歷很廣,有過各種各樣的冒險經驗,思想豐富,老于世故。他出身于英國約克郡的一個名門望族,二十一歲時參加軍隊,在東印度群島和西印度群島服役,功勛卓著。他曾幫助抗擊海盜,拯救了新普羅維登斯島,因此被任命為新普羅維登斯島省長。過去幾年來,他在弗吉尼亞住下來,以便照應他的堂兄費爾法克斯勛爵的大片莊園。他住在貝爾沃,儼然一副英國鄉(xiāng)村紳士的氣派,膝下兒女成群,都很聰明,又有教養(yǎng)。
媒體關注與評論
為了保衛(wèi)與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的寶貴自由,我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應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器;但是,拿起武器應該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 獑讨巍とA盛頓 只有一條正道,那就是追求真理,并且堅定地按真理辦事……道德是民意所歸的政府所必需的原動力。 ——喬治·華盛頓 華盛頓的性格中也許沒有某些可以令人眼花繚亂、不禁為之神往的富于詩意的要素,但是,一個人身上缺點那樣少,美德那樣多,或許是歷史上罕見的。他身上集中著各種各樣的美德:小心謹慎、堅定不移、機敏睿智、溫和穩(wěn)健、遇事明斷、主持公道、英勇無畏、堅韌不拔、誠懇待人、寬宏大量。 ——華盛頓·歐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