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夢影

出版時間:1997-04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作者:張潮  頁數(shù):301  字?jǐn)?shù):35000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幽夢影》是清代張潮著,共219條人生的領(lǐng)悟和自然的靜賞,用幽靜的態(tài)度去觀察人生與自然,如夢一般的迷離,如影一般的朦朧,享受那種藝術(shù)家對生活所擁有的感受和體驗。此書在寫作的過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學(xué)者和藝術(shù)家的贊賞和評點,影響極大,感人至深!  “幽夢一簾花影深,清風(fēng)明月露天真。山川萬物皆文史,閱盡滄桑自在身?!庇糜撵o的態(tài)度去觀察人生與自然,如夢一般的迷離,如影一般的朦朧,享受那種藝術(shù)家對生活所擁有的感受和體驗。 本書旨不在教化,在不加雕琢的風(fēng)、花、雪、月等美景前,在瀟灑無羈的琴、棋、書、畫等人間妙事中,使人心曠神怡,超越自我,領(lǐng)略到一種曠世絕塵的美妙。它是一杯醇妙的佳釀,使人陶醉飄逸,超越社會的丑惡,從而進(jìn)入清凈妙樂的仙境極樂?!  队膲粲啊芬粫m然篇幅不長,加上標(biāo)點不到兩萬字,但卻包羅萬象,囊括了人生的各個層面。

作者簡介

張潮,清順治七年(1659)生,康熙四十六年(1707)以后卒。字山來,號心齋,籍貫安徽歙縣。初年致力于舉業(yè),累試不第??滴蹰g,他做過翰林孔目的官職,實未出仕??滴跞四辏?699),他被惡人誣陷,被一樁政治事件牽連入獄。

書籍目錄

讀經(jīng)史子集經(jīng)傳與史鑒善惡與人格異類求知己心腸與菩薩主角與配角妙音與惡聲節(jié)日與冊友物類中神仙入世與出世自然與人格交友與讀書書法與做人人入詩與物入畫少年與老成春天與秋天花月美人與翰墨棋酒自由的道路有偶與無獨冬夏和三余莊周與蝴蝶事物的因果煙雨、貧病與賣花聲才子與?;坌略屡c缺月躬耕與樵薪人生十大恨鑒賞的角度玄妙與魂夢縮地、招魂與臥游不幸與缺陷愛花心與愛美人解語與生香窗內(nèi)與窗外讀書與閱歷指揮雨師信貧富與憂樂富鬼與尊鬼才子蝶與美人花雪花酒月與山水聲音的聯(lián)想節(jié)日的次第下雨的功能古之失傳者詩僧與詩道萱草與杜鵑稚者不可厭耳聞與目見仙佛與極樂富貴與貧賤目鼻舌手耳聲音與遠(yuǎn)近識字與執(zhí)管人間極樂事姓氏之優(yōu)劣花之色香味山林與市朝云物最難畫人生之全福日工與日賤相稱與相反春雨、夏雨與秋雨全人的定義武人與文人武事與文章斗方的學(xué)問情真與才趣蓮兼色香實著書與注書崇名的悲劇文體之嬗變友道之可貴大家與名家自然與清虛北東西與前后左右佛道不可廢專業(yè)與實用方外號紅裙石頭的講究律己與處世完糧與布施角度與效果月下的妙處山水的妙處計劃之長短雨中宜所為詩文與詞曲追求與不求知一與知二直世界與橫世界先天與后天書籍與人生知己之難易善人與惡人人生的福氣人莫樂于閑文章與山水怒書、悟書與哀書讀書最為樂奇書與密友密友之定義風(fēng)流與真率名心與美酒芰荷與金石悅耳與宜目粉后看曉妝古人不朽令人思前生茫茫不可知文章與錦繡花月與美人實際與虛設(shè)恨不見古人松樹的妙用玩月之方法甘食與悅色事物的兩面酒色與財氣退一步之法與古人交友齋僧與祝壽妻妾與錢境創(chuàng)新與溫故字與畫同源忙人與閑人一般與特殊小不平與大不平諛罵與口筆多情、紅顏與能詩花木與人格物能感人者妻子與奴婢涉獵與清高美人的定義人是什么物有福不知享論花的嫁娶五色與黑白快意事與得意書春夏秋冬風(fēng)冰裂紋小論鳥中之高士生產(chǎn)與交游婦人識字無過錯讀書游山水工巧與樸素獨坐與孤眠官聲與花案丘壑與煙霞俗言不足據(jù)多情、好飲與喜讀蛛蝶與驢馬立品與涉世動植知人倫豪杰與文人牛馬與鹿豕至文與血淚情字與才字孔子與釋迦山水與詩酒以身來講學(xué)雄性與雌性器物之不幸人生須適意蟲鳥與文人鏡無知而幸百忍與乖戾合中庸之道作文與裁制自然之尤物愛惜解語花便面與氣質(zhì)斌朽為神奇貌丑與文通游玩需緣分貧富與世風(fēng)一生好安排君子的立場傲骨與傲心蟬蜂與人格癡愚拙狂與奸黠強佞音樂與鳥獸痛癢與苦酸影子與繪畫無字之書與最上禪機詩酒與佳麗才貌雙全者佳硯與美妾快樂的方式胎卵與濕化用形與用神才子相憐與美人相妒建大會祭才子佳人天地之替身天極不難做擲玩升官圖動植有三教佛教之寓言東坡和陶詩佳句惜無對琴心、手談與泛舟、美人影子的施受水風(fēng)雨之聲文人與富人閑忙與忙閑讀經(jīng)與讀史城市中的人鄉(xiāng)居須良朋花鳥中圣賢臭腐與神奇黑白與香臭治君子與治小人物不能自為詩必窮而工附錄1 幽夢影序跋  幽夢影序(一)  幽夢影序(二)  幽夢影序(三)  幽夢影序(四)  原跋(一)  原跋(二)  幽夢影跋附錄2 評點序跋者小傳附錄3 原評索引

章節(jié)摘錄

  人的姓名,只不過是一種表示個體意義的符號。按說,它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但是,符號一旦形成,便與某種意義融為了一體而不可分割,因而姓名也可以有所講究了?!端疂G傳》中的武松,要找蔣門神鬧事,沒有什么借口了,便問他的娘子“卻如何不姓李”。粗看一下,知道這是信口開河之辭;但仔細(xì)想來,可見作者認(rèn)為那姓蔣的不如姓李的?!   ∑鋵?,漢字創(chuàng)造的時候,即有象形、會意、指事、形聲等說法,因而作為符號的文字本身也就具有了意義。過去,尤其是先秦文字,都用的是象形和篆書,所以比較具有觀賞性和直觀性。說到了日,人們就會從文字上看到太陽的形象;說到了月,人們也可以從文字卜看出月亮的形狀來?! 「由先藗冋J(rèn)識世界事物,是在進(jìn)行全方位觀察和感受的,叫做視聽通感,或者視嗅通感。也就是說,只要一見到事物的形象,便可以感覺到那種聲音,或者嗅覺到那種香味?! 〔懿賻ьI(lǐng)大兵前進(jìn),但士兵都覺得干渴無水,難以行進(jìn)。這時,曹操卻對大家撒謊說道,前面不遠(yuǎn)處即有梅林。沒有想到,就這一句話,竟然使大家都感覺到吃著了梅子一樣,嘴里分泌出來了唾液,酸津津的?! ∷?,說到花兒,人們即會聯(lián)想到美艷奇香;說到賊,便能聯(lián)想到那令人討厭的扒手。這樣以來,人們就會在這姓氏文字上分出了優(yōu)劣。比如姓華、姓柳、姓云、姓蘇、姓喬的,都讓人覺得風(fēng)韻別致,瀟灑香艷;至于姓毛、姓賴、姓焦、姓牛的,均讓人感到眼中如刮進(jìn)了沙子,耳朵里像刺進(jìn)了荊棘一樣,十分難耐?! ∵@種說法雖然不無道理,但姓氏繼自于祖宗,由不得自己。其中的優(yōu)劣,也只好由他去了。只要你努力去做人,就一定能夠振興自己的家聲,并不見得只有好姓的人才會干出好事或者大事的。    056  花之色香味  花之宜于目,復(fù)宜于鼻者,梅也,菊也,蘭也,水仙也,珠蘭也,蓮也;止宜于鼻者,櫞也,桂也,瑞香也,梔子也,茉莉也,木香也,玫瑰也,臘梅也。余則皆宜于目者也。  花與葉俱可觀者,秋海棠為最,荷次之,海棠、酴蘼、虞美人,水仙又次之;葉勝于花者,止雁來紅、美人蕉而已;花與葉俱不足觀者,紫薇也,辛夷也。  【原評】  周星遠(yuǎn)日:山老可當(dāng)花陣一面?! 堉衿略唬阂砸蝗~而能勝諸花者,“此君”也?!  九u】  這是一篇關(guān)于花經(jīng)的文字?;ɑ苓m宜于目觀(美艷)而又適宜于鼻嗅(芳香)的,有梅花、菊花、蘭花、水仙花、珠蘭花、,蓮花;只適合于鼻嗅的花,有香櫞、桂、瑞香、梔子、茉莉、木香、玫瑰、臘梅;其余的花都適宜于用眼目去觀賞的,因為無香?;ǘ渫θ~都可以供人觀賞的,有那秋海棠為好,荷為第二等,海棠、酴蘼、虞美人、水仙是第三等;葉兒比花好看的,要數(shù)那雁來紅、美人蕉兩種了。至于說花同葉都好看的,就是那紫薇和辛夷?! ∵@樣一般的品評,來自于無比細(xì)心的觀察和研究,誠如周星遠(yuǎn)評說的,作者可以“獨當(dāng)花陣一面”了。但是,人們對于自然物的判斷,還是因人而異的。張竹坡說的“此君”,即竹子,是因為王子猷說過“何可一日無此君”。竹子能以一葉而勝過諸花,關(guān)鍵是它的清氣。審美之中,又加上了人主體的感情因素?!   τ诨ǖ脑u判,主要是通過其特征來作為基礎(chǔ)的?;ㄊ敲利惖?,人們認(rèn)為它的美麗,是因為人們感受到了它的美麗。而人們感受的器官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花無聲,所以耳根在欣賞花兒時無用;身體倒也可以觸摸而有感覺,意識則是總體的感覺和把握。看來,真正能夠感受到花兒美麗的,只能是眼、鼻、舌三種感官了?! ⊙劭椿ㄖ?,鼻嗅花之香,舌嘗花之味,便是感受的方法和途徑。能夠具有色、香、味的花,自然會讓人的感受器官得到最大的享受,也就一定是最佳的美麗花兒了。可惜,花兒也同人一樣,能夠做到色香味俱全的還是不多??梢?,這人無完全人,花無十足好,就真正是宇宙人生的道理了?! ?57  山林與市朝  高語山林者,輒不喜談市朝事。審若此,則當(dāng)并廢《史》、《漢》諸書而不讀矣。蓋諸書所載者,皆古之市朝也?!  驹u】  張竹坡曰:高語者,必是虛聲處士;真入山者,方能經(jīng)綸市朝?!  九u】  古時的士大夫,多在人仕與出世的問題上,依違徘徊;古人就有“身在江湖,心懷魏闕”的說法,自然也有那“身在魏闕,心在江湖”的事情。    這也是人之常情,人總是要超越自己的現(xiàn)狀,去追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因此,在當(dāng)官的人中,也會有真假之分,隱士中自然也有真、假之分?! ∮行┤擞憛挸鞘械纳睿蛘邊拹航浑H應(yīng)酬的事務(wù),所以只喜歡高談闊論隱居山林的心愿,決不情愿聽人來談?wù)撌袌龊统⒅?,以為那是俗氣。果真如此的話,那么就連《史記》和《漢書》之類的書籍也都不能讀了。為什么呢?因為其中所記載的,都是古代市場和朝廷中的交易和爭斗?!   ∵@里所說的,是要人們講求實際,不要貪圖虛名而故作高論。真正的隱士,無需要去說什么,隱去就是了。隱的目的是與統(tǒng)治者或者社會不合作,而圖個清凈自然的狀態(tài)和心境。如果整天吊在口頭上,自己也不去隱居,而是故意在跟人講說,目的是表明自己的清高與超群,還在于謀求自己的名利。這樣的情形,自然也就不是什么真正的隱士了?! v史上,隱士階級主要是由于宗法制度而產(chǎn)生的。一個家族之中,能夠直接繼承利益或者地位的,畢竟只能有一個人或者一個支派。其他的宗派,也就只能去做什么輔助的工作了,比如說作為將領(lǐng)去保衛(wèi)國家或者家庭的利益等。    當(dāng)然,統(tǒng)治者應(yīng)該是宗子,那些庶子覺得他的領(lǐng)導(dǎo)有問題,說了如果還不頂事的話,弄不好還要殺頭,那么就只有一條路可走了,就是不合作。進(jìn)入山林之中,自食其力,不同流合污,至少保持自己的一點人格或者心理上的平衡。于是,隱士階級便形成了?! 挠虚e的士階層出現(xiàn)以后,便產(chǎn)生了隱士階級,而隱與仕也日漸被當(dāng)成了一種政治的手段。范蠡幫助越國滅掉吳國,然后一舸載西施,逍遙江湖,去做他的生意發(fā)財了;李白先做了道士,隱居在終南山,這竟然成為他進(jìn)入宮廷出仕的跳板;王維亦隱亦仕,隱是對他政治上失意的補償。就連那蔣介石也曾兩次下野隱退,其隱退正是那尺蠖之屈,以求其伸?! e有所圖者,才會高語山林,制造聲勢;真心隱遁者,早已和光同塵,機心全無。身如草木,放浪山水,更無挑揀,就如那桃花源中的避秦人那樣,“不知有漢,遑論魏晉?!奔幢闵碓谑谐校嗳缒菛|方朔一般,隱遁于金馬之門。因此,判斷事物的準(zhǔn)則,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實質(zhì)!  真正的清凈無為,并不是說非要出家人山不行。而且現(xiàn)在的山林之中,幾乎也沒有一塊凈土了。過去是天下名山僧占多,現(xiàn)在是名山大川遍游客;即使是那些無名之山林,也在被日益開發(fā),哪里還有什么清凈之地呢?真正要圖個清凈,也許只能到自己的心靈當(dāng)中來找了?! 〕谁h(huán)境的被污染,我們的心靈也遭到了嚴(yán)重的污染。所以,要想真正寄居在這塊心靈的凈土上,就必須努力地加以培養(yǎng)!P78-81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幽夢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排版覺得俗了一點,就沒有什么看的心情了……當(dāng)然分析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總覺得沒有太大必要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