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理論與運作

出版時間:2006-2  出版社:中國發(fā)展出版社  作者:何小鋒、韓廣智著  頁數:453  
Tag標簽:無  

前言

在經濟科學中,金融學無疑是最顯赫的富礦,而以研究資本市場的運作為主旨的投資銀行學,則是其中最璀璨奪目的寶石。然而這門學科引進中國不過十年時間,其華麗的外表、復雜的內涵,至今讓人難識真面目,有待于莘莘學者去不斷挖掘。.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投資銀行學在理論上研究投資學、公司財務、資本市場理論、金融中介理論、金融發(fā)展理論、公共政策理論、金融工程理論等學科;在業(yè)務上,投資銀行學研究證券的發(fā)行與交易、并購重組、信托投資基金、資產管理、金融衍生工具、資產證券化、財務顧問等內容;在方法上,投資銀行學運用各種經濟計量與統(tǒng)計分析、經濟與財務分析、比較分析等復雜手段。

內容概要

  在經濟科學中,金融學無疑是最顯赫的富礦,而以研究資本市場的運作為主旨的投資銀行學,則是其中最璀璨奪目的寶石。然而這門學科引進中國不過十年時間,其華麗的外表、復雜的內涵,至今讓人難識真面目,有待于莘莘學者去不斷挖掘?! ∽鳛橐婚T新興學科,投資銀行學在理論上研究投資學、公司財務、資本市場理論、金融中介理論、金融發(fā)展理論、公共政策理論、金融工程理論等學科;在業(yè)務上,投資銀行學研究證券的發(fā)行與交易、并購重組、信托投資基金、資產管理、金融衍生工具、資產證券化、財務顧問等內容;在方法上,投資銀行學運用各種經濟計量與統(tǒng)計分析、經濟與財務分析、比較分析等復雜手段??梢哉f,投資銀行學是創(chuàng)新性與實用性高度結合、專業(yè)性與多樣性和諧統(tǒng)一的典型知識領域。  縱觀中國資本市場15年的發(fā)展歷程,走的是一條漸進式的改革模式。什么是“漸進式”?坊間有很多描述和總結。在我的眼里,就是利益格局平衡與不平衡的交替發(fā)展的過程,即在對現(xiàn)有的利益格局不滿意的情形下,作出某些資本市場的“創(chuàng)新”,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利益格局;新的利益獲得者自然要維護這個利益格局,因此維護一定時期的穩(wěn)定性;但由于此格局的發(fā)展充滿矛盾和變化,暫時平衡的格局又自我演化出越來越多的不平衡因素,新格局又被越來越多的不滿動機所突破,從而又通過資本市場的創(chuàng)新形成新的利益格局?! ∵@種漸進式是“螺旋式上升”的發(fā)展,是哲學上的“否定之否定”的辯證關系。非身在其中,難以知味;但陷在其中,又往往不覺其味?! 『我砸姷??最典型者表現(xiàn)在證券發(fā)行市場上。幾年前我曾經提出“IPO悖論”,正是股票發(fā)行市場的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現(xiàn)象的總結。中國某個地方的真正優(yōu)秀的企業(yè)如果要爭取上市,眼前橫亙著兩大關口,一道是政府審批關,資本市場理論與運作一道是市場考驗關,往往過了前一關,第二關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失去了,能夠過了兩大關的企業(yè)可能只有1%的成功率,真是“一將成名萬骨枯”?! 【驼劦谝坏狸P:政府審批關。某個優(yōu)秀的地方企業(yè)面對的是三座大山:第一座是包括中央政府的各個機構;第二座是省、市一級政府的各個機構;第三座是有關中介機構(如審計機構、評估機構、法律機構、承銷機構、公關顧問等),他們都依附在政府身上享有某些行政特權。就談第一座大山,一般由三座山峰組成(例如三個政府部門),每個部門都會有三級機構(例如部、局、處級機構)“經手”申報企業(yè)的材料,其中一級(例如“處”)就會有三個平行機構的話語權,每級又會有三層級別的人(例如處長、副處長、主辦人)過手;要“活動”每一個人都要經過三個左右的“中間人”穿針引線;每結識一個人都要應酬三次,每次應酬(連吃、喝、玩、樂帶出差費用)平均在3000元以上。這樣就要花費(2187×3000元)=6561000元?! ∵@就是我所總結的“溜不溜”(諧音“656”萬元)現(xiàn)象。企業(yè)就像一條狗被人們反復“遛彎兒”。這656萬元只是臺面上花的錢,都是有發(fā)票可報銷的。如果加上臺底下花的錢,則可能要加10倍(且看“王小石事件”)。如果這個企業(yè)“溜順”了,有幸成功上市,那么這筆幾千萬的費用或者入發(fā)行主體的賬,就必然引起做假賬;或者入控股股東的賬,就必然要“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以符合其經濟利益補償的原則。這些費用(或收益)都是圍繞“行政特權”展開的,在經濟學上就叫做“租金”,整個過程就叫做“尋租”(rentseeking)。  上市公司花費了“租金”,必然就要爭取“超額利潤”。于是乎,整個體制被設計為:發(fā)行價(計劃價)與交易價(市場價)之間必須有巨大的“價差”(pricespread)。既得利益階層就可以從中各得其利,從而維持一種利益平衡。至于企業(yè),在現(xiàn)有體制下只能“愿打愿挨”?! ∫粋€真正優(yōu)秀的公司要申請上市,在證明其“真正優(yōu)秀”的過程中,被這么反復“遛彎兒”(其實是一種折磨),人財物頗有損耗,等到證明完畢——批準上市時,這個企業(yè)已經是滿身傷痕,它已不是“真正優(yōu)秀”的企業(yè)了。所以這個冠冕堂皇的“證優(yōu)”過程其實是“證偽”過程——這就是“IPO悖論”!假如這個企業(yè)真有“不敗之身”,能夠持續(xù)優(yōu)秀,從而符合“配股”條件,則其大股東(國有股、法人股的股東)則可能要花10元/股的價格(稍低于市場價,后者可能是12元)買配股;但是如果他以后要賣這些股,只能以3元/股的價格(以每股凈資產考慮定價)。這么離奇的事,在我們的制度框架下,被各方認為是“無異議”的。這種格局顯然蘊藏著不平衡的因素,因而是暫時的,必然要被新的格局所取代。時代畢竟是進步著的,不斷的創(chuàng)新是資本市場的生命力,我們的資本市場只能用這么一句話來總結:“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笨傮w上的“螺旋式上升”,不排除在局部上可能表現(xiàn)出某種倒退。例如,中國的產業(yè)投資基金的“創(chuàng)新”路程就更艱難。某種程度上說,與其說目前中國產業(yè)投資基金有待“創(chuàng)新”,還不如說有待于“復辟”。因為,現(xiàn)在基本上是空白狀態(tài)的產業(yè)投資基金在13年前就已產生,當時以“淄博基金”為代表的“老基金”就有60多個,分布在全國各地?!爸修r信淄博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投資基金”是1992年由國家主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成立的、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產業(yè)投資基金,我曾經是它的策劃人、申報文件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而現(xiàn)在正在難產的產業(yè)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即使出臺了,也做不到13年前的公募發(fā)行和上市交易。這是為什么?說白了,利益——特權格局已經變化了,僵住了。  什么是大學問?研究史無前例的中國特有的資本市場的原創(chuàng)性理論,能夠扎扎實實地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的策略,就是大學問。這是中國經濟學家的歷史使命和挑戰(zhàn)。套用一句馬克思引用《伊索寓言》的話說:“這里就是羅陀斯,就在這里跳吧!”從90年代初開始,北京大學的教師和研究生們就開始研習投資銀行知識。他們不僅如饑似渴地吸吮來自外國的相關知識,研究中國資本市場的特性,甚至親赴實踐領域學習操作,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拓展。正是這種長期“只顧耕耘,不問收獲”的精神,使投資銀行學在北京大學的課堂上,成為一門以理論的原創(chuàng)性和案例的親歷性相結合的經典課程。我們總結的“以資產經營的一般模式為基石,以對企業(yè)和資產的現(xiàn)金流?進行分析為中心,以廣義資產證券化和企業(yè)重組為兩條主線,以投資銀行的內部管理和外部監(jiān)管為兩條輔線”的投資銀行學理論體系和框架,聲名漸遠,廣受認同?! ”緟矔顿Y銀行學最具特色的九個專題,作者群是北京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和金融學博士的組合,亦是長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結晶。我們推出這八本書,作為北京大學金融學研究生、本科生和進修生重要課程的總結,祈望與同行們及有志者交流,并得到積極的反饋和升級。  感謝中國發(fā)展出版社的編輯們的辛勤工作以及廣大讀者的熱心支持!                     何小鋒                  2005年末于未名湖東畔

作者簡介

  何小鋒,男,1955年生于廣東省。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七七級)。先后獲北大經濟學學士和經濟學碩士學位。
  1984年畢業(yè)后留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任教。
  1986年至1989年,赴香港新華社東南經濟信息中心做研究工作,并繼續(xù)在北京大學的教學工作。
  1992年至1998年,在香港進行投資銀行的理論學習和業(yè)務實踐。
  1998年重返北京大學任教,開設投資銀行學、資本市場研討、投資學、中國證券市場等課程。
  1997年,在國內較早開設投資銀行的專業(yè)課程,被北大學生公認為“最喜愛的老師”之一。   1999年9月,在何小鋒教授的提議與資助下成立國內第一家投資銀行學術網站-投資銀行大師(www.ibmasters.com)。
  2000年8月,何小鋒工作室成立。
  2001年6月,任山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2001年11月,成立了北京大學青年投資銀行學會,任理事長。
◆主要業(yè)績
1997年何小鋒教授在國內較早開設投資銀行的專業(yè)課程,受到北大同學的熱烈歡迎。在教學中,何小鋒老師及其研究小組采取了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如投行專題研究、網上課堂、國內外知名投行人士專題講座……。在課堂內外,通過同學的積極參與,投資銀行理論與實踐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與教授方式,何小鋒教授被公認為"最喜愛的老師"之一。
1999年9月,在何小鋒教授的提議與資助下成立國內第一家投資銀行學術網站-投資銀行大師(www.ibmasters.com ibmaster@263.net xfhe@sina.com)。以網站為陣地,我們傳播投資銀行理論與專業(yè)知識,追蹤投資銀行學的最新發(fā)展,借鑒國外業(yè)內經驗,現(xiàn)已取得豐碩的成果。
2000年8月,何小鋒工作室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何小鋒教授所帶的博士生、碩士生及一些投行業(yè)內人士。
2001年6月,山河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何小鋒任董事會主席,多名工作室成員擔任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在上市前,何小鋒工作室的成員深入研究了香港及大陸證券市場,為上市做了大量細致的準備工作。山河控股的上市成功是我們一貫倡導的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我們一改以往國內投資銀行人才培養(yǎng)要么缺乏理論知識或者限于紙上談兵的片面方式,開創(chuàng)了學以致用、雙向學習的新型方式。同時在長達一年多的上市準備中,何小鋒工作室的人員經受了資本市場的考驗,初步成為投行領域的專業(yè)人才,引起教育界、投行業(yè)的關注。
2001年9月,何小鋒工作室組織、參與奧運金融工程項目,現(xiàn)已產生階段性研究成果。該項目受到北京大學及北京市奧委會的支持,并引起港澳地區(qū)金融界的關注。
2001年11月,在何小鋒工作室的基礎上,成立了北京大學青年投資銀行學會,何小鋒教授任理事長、黃嵩為會長,并出版了會刊-《投資銀行學研究》,吸引了又一批碩士生、博士生成員。
2002年1月,針對中國投資銀行存在的問題及我國金融業(yè)的現(xiàn)狀,去年投資銀行學會提出在國內應該有合伙制銀行的新觀點,現(xiàn)已展開調研與相關實踐。
◆主要研究經歷
  第一,早期研究"勞務價值論",從外延擴大了勞動價值論,為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相關論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第二,八十年代研究"國際價值論",建立并論證了在馬克思國際價值理論基礎上的"比較價值原理",在國際貿易理論上獨樹一幟,為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提供了理論依據。有關著作曾獲北大首屆社科成果獎。
  第三,研究"投資價值評估論",為利用外資提供了理論基礎和評估方法,所編教材和開設課程適應了教學的需要,有關論文曾獲北京大學首屆優(yōu)秀論文獎。
  第四,研究"國際投資理論",在北大首開"國際投資?quot;課程,特別是在投資基金的理論與實踐方面在九十年代初期引人注目,此外對香港金融的研究論文獲北京大學第三屆科研成果論文一等獎。
  第五,研究"投資銀行學",在投資銀行的理論和實踐方面作出了很多首創(chuàng)性的工作。1991年作為惟一的外聘專家參與了中國第一家基金--淄博基金的籌備工作,是淄博基金的章程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起草人。1992年作為《中國證券市場(1991)、(1992)》的常務編委,推動了中國第一本證券年鑒的產生。1993年,作為發(fā)行總顧問代表,參加了"三亞地產投資券"的策劃、發(fā)行和上市工作,這是中國第一個地產投資證券品種。1994年,作為責任人,成功完成國內銀行不良資產在香港"借殼上市"的項目,為國內首次成功的案例。1995年,作為主要負責人,成功為新鄉(xiāng)電廠的TOT項目的海外投資方組織銀團貸款5億元。
最近,發(fā)表了大量關于投資銀行學和"資產證券化"的研究論文,并主持編寫了《資產證券化理論與實務全書》。此外還寫出一批投資專題研究報告,在國內有顯著影響。

書籍目錄

序言:告別江湖式的資本市場 第一章 資本市場運營的理論分析框架  1 資本市場運營的經濟學分析框架   1 資本市場運營的對象   2 資本市場運營的環(huán)境約束   3 資本市場運營的目標   4 資本市場運營的一般方法   5 資產運營視角下的經濟學   2 無形資產市場運營的一般模式   1 無形資產運營對象的性質   2 無形資產運營的環(huán)境   3 無形資產運營的目標   4 無形資產運營的方式   5 總結性的邏輯框架  3 信息、市場規(guī)模、治理制度和信托金融   1 信托金融的提出   2 信托金融分析框架的構建   3 信息、市場規(guī)模、治理制度和信托金融   4 模型的政策含義 第二章 資產現(xiàn)金化  1 資產現(xiàn)金化的經濟理由  2 現(xiàn)金資產現(xiàn)金化:QFII和QDII之間的機會   1 現(xiàn)金資產現(xiàn)金化的可能路徑   2 QFII和QDII的經濟合理性   3 QDII:一種構想   4 中國實施QFII制度的功能悖論   5 QDII與QFII的盈利模式分析  3 實體資產現(xiàn)金化:資產出售的分析框架   1 實體資產現(xiàn)金化的可能路徑   2 資產出售的分析框架:許榮茂案例的一個猜想  4 證券資產現(xiàn)金化: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的贖回和產業(yè)投資基金的退出   1 證券資產現(xiàn)金化的可能路徑   2 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贖回中的效應   3 產業(yè)投資基金中的證券資產現(xiàn)金化……第三章 資產實體化 第四章 資產證券化第五章 資產信貸化第六章 一個綜合分析框架:企業(yè)并購融資模式的選擇第七章 資本市場運營的門道: 中航油、安然、德隆案例 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資本市場理論與運作》是北大投資銀行學叢書之一,共分七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資本市場理論與運作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7條)

 
 

  •   當今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希望通過流程優(yōu)化起到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勞動強度、節(jié)約能耗、保證安全生產、減少污染等作用,今天我就想談一談對流程優(yōu)化項目如何做的理解。
    我認為,流程優(yōu)化可以通過三個步驟來完成:建立流程框架,流程梳理及診斷,流程優(yōu)化。以下我將詳細談談我對這三個步驟的理解和認識。

    一、建立流程框架

    構建流程框架本身是一個理清企業(yè)管理結構的過程。通過從企業(yè)一級流程框架逐漸往下分類分級細化,形成二級、三級直到完整的企業(yè)流程清單。其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既能體現(xiàn)流程體系的完整性和邏輯關聯(lián)性,又清晰的界定流程間的邊界。

    企業(yè)的一級流程框架反映企業(yè)的整體業(yè)務模式,體現(xiàn)的是從企業(yè)最高管理層視角對企業(yè)的整體認識。這張總體框架圖既能反映企業(yè)的業(yè)務運作特點,又能突出企業(yè)的戰(zhàn)略或核心競爭力,反映企業(yè)各業(yè)務領域的定位和相互間的邏輯關系。

    從一級流程總圖分解細化形成流程清單,根據客戶和項目的實際情況,將一級流程總圖分解到二級、三級甚至四級流程清單。對于級別的劃分,我覺得遵循的依據是:二級流程清單是按照每個業(yè)務的價值鏈進行拆分出的大類;三級流程清單是各部門職責的體現(xiàn);四級流程清單是各崗位之間的交疊與接口。

    以典型的房地產綜合開發(fā)企業(yè)為例:

    1、其一級流程總圖包括土地一級開發(fā)、土地二級開發(fā)、管理類輔價值鏈流程等三大類;

    2、然后對不同的一級流程大類按照其業(yè)務的價值鏈進行拆分,得到二級流程清單,即,

    a)土地一級開發(fā)二級流程清單為前期考察、可研階段,中期組建合資公司、辦理控制性詳規(guī)階段,后期土地開發(fā)、拍賣、后評估階段;

    b)土地二級開發(fā)二級流程清單為項目投資管理,計劃管理,成本管理,設計管理,工程管理,經營管理;

    c)管理類輔價值鏈流程二級流程清單為戰(zhàn)略及計劃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審計管理,合同法務管理等;
  •   講了最基本的投資理論和思路,但是具體的方案沒有深入下去,當然也不可能講的很細,不然他靠什么混呢,呵呵,對于其中的一些法律問題,由于05年已經有了新的公司法,所以已經不存在相應的法律問題,但是本書是06年出版的,并且最近再次印刷,應當相應的做一些修改,但是沒有,所以不能不說是一點遺憾,其他都還好,可以了解資本運作的基本原理,使自己的認識更加的體系化和理論化一些。
  •   內容很充實,通俗易懂。北大投資銀行系列的書還是很不錯的。
  •   這個本書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配合有案例,非常適合資本入門的朋友
  •   對想了解資本運作的人幫助很大
  •   內容還行吧,當作理論看還是不錯的
  •   理論專著
  •   早就到了,一直沒有時間來給評,書是替朋友買的,聽說是很好,快遞公司服務態(tài)度也很好,因為換地址的關系,又很麻煩,不過快遞公司也很好的給處理了!
  •   男朋友讓買的,全英文版,在國外可能得五六百,在國內才幾十塊錢,還真是值啊!
  •   價格還行,感謝單位支持,
  •   幫朋友買的,非常好的一本書,內容簡單易懂,對于初級入門的人來說很有幫助
  •   非常不錯的教科書,很難才買到的!
  •   剛拿到手粗略看了下 至少內容安排上邏輯清晰 很有興趣讀下去
  •   經典之作,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建議購買一本。
  •   書已經初讀,印刷質量很好
  •   速度很快,當天訂第二天就收到了。
  •   給老公買的,他還很喜歡
  •   正在看,值得推薦哦
  •   內容還沒看呢,希望賣家下次發(fā)書的時候注意些,這次就不退了,鑒于賣家的發(fā)貨速度快,還是給好評吧
  •   看了一半,才來評論,非常好的淺顯易懂,邏輯清晰
  •   書很好,快遞很給力,還會再來的
  •   很好的書,非常有價值。是作者真實的學問和探索。
  •   關鍵是便宜
  •   看了幾頁,挺深奧的沒有基礎看起來有點費勁!
  •   質量不錯,速度快
  •   這就是我夢魅以求的書
  •   全面、透徹。
  •   老公現(xiàn)在研究資本經濟,他認為很好,還買了一本配套的案例。
  •   本書內容相對理論化 其應用意義不大 專業(yè)性 針對性比較強 學金融專業(yè)的朋友可以看下
  •   質量不錯,價格也公道。
  •   剛開始看,我這外行看起來有點費力。跟案例結合起來看會好一些。
  •   還沒看,教授推薦的應該不錯。
  •   書的內容還好,不過比較專業(yè)。
  •   里面的案例選的還不錯,文字的組織上有點繁冗,還能精煉些就好了,呵呵
  •   內容不錯專業(yè)化強
  •   好書,就是貴了些
  •   貨收到了,還是不錯,
  •   可能依然是我本人自己知識面不夠,字太密了,最主要是難懂,不是修讀經濟學及對股票看得懂的人看這些書,絕對可以成催眠的作用
  •   理論性太強,不能滿足工作需要。
  •   這本書從理論解度上來講還是很不錯的,如案例更貼切些更好。
  •   不怎么樣,建議別買
  •   看在書本內容不受影響,我就忍了。只是這外觀太丑了,頂端發(fā)霉!
  •   定了兩次都**缺貨當當庫存怎么管理的?????????????????????還能不能干了?。????。。。。。。。。。。。。。。。。。。。。?!
  •   1、10月10號上午下單,10月14日才到,貨就在成都當地,成都市內寄了4天才到,簡直是**!2、郵政還不送貨,送張單子到門衛(wèi)室,也不通知一聲,單子上明明有手機號。還自己跑到郵政營業(yè)廳領書!當當網真的**,以后再也不會在當當網買書了,大家看著辦吧!
  •   書寫得一般,沒太大收獲。
  •   內容挺實用的,作者的寫法也通俗易懂,沒有很多大學專家立意要把書寫的大家都看不懂的模式。關于資本市場上存在的現(xiàn)金化、實物化、證券化、資產化都做了深入的解釋,這本書是純理論和介紹作用的,另外一本資本市場案例則是全部對資本市場的案例進行剖析的,可為各有側重吧。書剛買了一天就看完了3章。像我這樣的外行閱讀也沒有什么困難,是本好書。。。喜歡的朋友可以一閱,推薦。。。
  •   理論與運作這個書實際還是偏思想和理論,應該可以得出一種基本的思想來,還得再看看,最好成為自己的思想才好!
  •   內容挺有幫助的 大家可以看看
  •   買了兩年了最近才靜下心來看看這本書,雖然出版已有幾年了,對現(xiàn)在的資本市場現(xiàn)狀內容還是沒有過時,對企業(yè)的資本運作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兼具理論性和可操作性,適合企業(yè)的投資高管和專業(yè)投資人士閱讀。
  •   挑有用章節(jié)的看看,還有收獲。不用全讀。
  •   內容讀到后面有點難理解啊,感覺好像脫離了實際
  •   書本將整個資本運作的內容劃分成好幾個模塊,比較容易記憶,鏈接很好,但是內容比較理論,看完后總是感覺沒有深入分析,停留在表面上。
  •   看完目錄,書還來不及看,感覺還可以。
  •   不過還沒看,但總其他的這個系列的書看,這個系列的書一般。
  •   1、2006年出版的,一些內容需要更新;2、案例少;3、可操作性弱;4、理論堆砌;
  •   書面不是很干凈 有種積壓庫存書的感覺 封面有劃痕 特別破但是應該不影響內容。幫別人買的, 現(xiàn)在正在看。
  •   上他的課課以真正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收獲很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