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檔案

出版時間:2005-6  出版社:金城  作者:[德]亨利克·埃伯  頁數(shù):452  字數(shù):420000  譯者:韓梅  
Tag標簽:無  

前言

1945年4月30日,當阿道夫·希特勒在將近3點半時在總理府掩體里舉槍自殺時,蘇聯(lián)紅軍離他只有幾百米遠——希特勒無論如何不想落進他們的手里。被裝進一只籠子,吊在紅場上方,遭受一群怒氣沖天的暴民的殘酷拷打——這是他在生命快結束時對布爾什維主義的強迫性想像。    相反,自從德軍1941年6月22日襲擊蘇聯(lián)之后,斯大林就再也無法擺脫他的希特勒噩夢了——他對這位獨裁者的自盡消息表示懷疑。他認為希特勒是逃跑了,向西方盟軍申請了秘密避難,強迫他們繼續(xù)對蘇聯(lián)作戰(zhàn)。有關希特勒之死的報道矛盾迭出,發(fā)現(xiàn)的所謂希特勒的尸體越多,斯大林就越是不敢相信。他很快就從可靠的渠道獲悉,有多名納粹政權的高級官員逃跑了。斯大林不滿于蘇聯(lián)已經(jīng)取得的調(diào)查結果,于1945年底下令內(nèi)務委員會調(diào)查總理府掩體里最后幾天發(fā)生的事情,最終確認希特勒的去向。    這一化名“神話行動”的任務由人民委員謝爾蓋·格魯格洛夫負責。他組建了一個由高級軍官組成的工作小組,所有的線索都匯集到這里。內(nèi)務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找來全部可支配的有關希特勒及其統(tǒng)治的資料,負責戰(zhàn)俘管理的部門的軍官們在集中營里偵查這位獨裁者的同伙,對他們進行再三的審訊。內(nèi)務委員會的繼任部門內(nèi)務部也繼續(xù)執(zhí)行“神話行動”。斯大林多次讓部長會議里他的副手、擔任內(nèi)政部長和情報局長多年的貝利亞向他匯報調(diào)查的進程。    1949年12月29日,這位獨裁者拿到了有關1933年到1945年期間希特勒生活的長達413頁的結論性報告,題為《希特勒檔案》。閱讀完畢后斯大林讓人將它放進了他的私人檔案室——總書記檔案室。該報告至今還保留在俄羅斯總統(tǒng)的私人檔案室里,不允許外國使用者接觸。    1959年,斯大林的接班人赫魯曉夫認為插手聯(lián)邦德國、圍繞希特勒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進行的激烈爭論的機會到了。他指示效忠于黨的歷史學家們將“神話行動”檔案里的部分資料對外公開,然后為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書記處的意識形態(tài)委員會復制了一份《希特勒檔案》,并于1959年4月20日交給了中央委員會書記列昂尼德·伊利佐夫。但這份資料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希特勒檔案》是對二次大戰(zhàn)史的一種解釋,不符合黨的官方宣傳。另外,有關納粹德國的外交、德蘇前線的戰(zhàn)斗行動和第三帝國的滅亡的無數(shù)細節(jié)至今都有不同的說法——這一理由足夠封鎖這些檔案。伊利佐夫書記將它鎖起來,歸入了“普通類案卷”。    1991年,隨著黨的檔案室的公開,外國歷史學家有機會一睹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的檔案了。由于《希特勒檔案》被歸于普通類案卷,并且令人費解地被放在檔案室的棄置圖書里,編號462a的這部檔案長時間未被發(fā)現(xiàn)。直到馬蒂亞斯·烏爾為了德國當代歷史研究所的一個研究項目計劃有系統(tǒng)地查閱普通類案卷時,這本《希特勒檔案》才終于得見天日。一位可以接觸總統(tǒng)檔案的俄羅斯同事檢查了復制本和原件,確認了這些檔案的真實性——462a檔案是1949年內(nèi)務委員會版本的一字不漏的復制品。    內(nèi)務委員會工作小組后來的這部手稿依據(jù)的主要是兩個人的陳述和記錄,他們連續(xù)數(shù)年、日復一日地生活在希特勒身旁:海因茨·林格和奧托·京舍。希特勒也命令他們焚燒他的尸體(和他妻子愛娃的尸體)。林格1935年就參加了元首的護衛(wèi)小分隊,1939年成為元首的貼身仆人,后成為希特勒的管家。京舍于1936年進入護衛(wèi)小分隊,1943年希特勒將他提升為私人副官。兩人都在1945年5月2日至3日的那天夜里被蘇軍俘虜。    從1946年到1949年,林格和京舍整整四年都不得不講述希特勒的情況。審訊者們不斷詢問那位獨裁者的生活環(huán)境,他同國防軍高層領導的關系,詳細詢問當時元首大本營里發(fā)生的事情。由于非常懷疑希特勒自殺的真實性,他們甚至在1946年將林格和京舍運到柏林,要他們在那里準確地再現(xiàn)希特勒一生最后幾個小時的過程,指認焚尸的確切地址。返回后內(nèi)務部的軍官們要求他們——和希特勒的其他前工作人員一起——用文字記錄他們的回憶。同時加大了對知名囚犯的壓力,取消了他們的正式俘虜?shù)纳矸?。如果他們拒絕寫下他們的“回憶”,檢察機關就威脅要將他們當作戰(zhàn)爭罪犯起訴。    估計是林格首先表示同意寫“回憶錄”的。他的單人囚室里滿是臭蟲。他受盡污辱,多次遭到鞭打。審訊者無情但有耐心,林格后來說,這讓他“絕望透頂”。京舍的遭遇相似。不管怎樣,1948年春天他答應就德英的和平談判寫一篇文章,文章被立即送呈了斯大林。    專門委員會的軍官們后來將這些記錄放進了“神話行動”檔案,作者們被送交特別法庭。林格和京舍各被判處25年的強迫勞動。1955年他們連同最后一批戰(zhàn)俘被從蘇聯(lián)的俘虜營里釋放了。林格即前往聯(lián)邦德國,京舍被送往民主德國,交給了國家安全部。像其他許多被蘇聯(lián)法庭宣判過的人員一樣,1956年他被送進了包岑監(jiān)獄。    參與撰寫《希特勒檔案》的有許多軍官,包括男女翻譯。委員會負責人費約多爾·卡爾波維奇·帕爾帕洛夫中校定期檢查工作進展,編輯文章的最終版本。他無疑是能勝任編輯《希特勒檔案》這樣的任務的。他學過法學,自1926年起在蘇聯(lián)的駐外情報機構工作。他在這一領域的工作經(jīng)驗是在德國獲得的,在那里,他化裝成哥斯達黎加商人——在納粹黨和外交部招募了多名情報員。他最大的成果是發(fā)展了至今未能證實的女間諜“愛爾莎,尤娜”。這是后來成為外交部長約希姆·里賓特洛甫親信的一位高級外交官的妻子。    土耳其和荷蘭參戰(zhàn)不久,帕爾帕洛夫就落在了斯大林的“大清洗”的磨輪下。他的德國報道顯然不符合希特勒一斯大林協(xié)定的政治前提。德國國防軍發(fā)動進攻之后,他獲得平反,自1941年年底開始,就以蘇聯(lián)戰(zhàn)線后方負責國家安全的人民警察第四管理處成員的身份審訊德國戰(zhàn)俘。他的最重要的犯人是陸軍元帥弗里德利?!けA_斯,經(jīng)過連續(xù)數(shù)星期的談話,他慢慢地、堅定地將保羅斯吸引到了蘇聯(lián)一方,為紐倫堡審判戰(zhàn)爭主犯擔任原告證人。    雖然帕爾帕洛夫的德語知識公認一流,但要將林格和京舍的審訊記錄和筆記整理成一部《希特勒檔案》顯然很難。在譯成俄語時帕爾帕洛夫就得勝任兩個相反的要求:文章必須顯得真實可信,也就是要盡可能精確無誤地把林格和京舍的話再現(xiàn)出來,又得照顧委托人——約瑟夫·斯大林的閱讀習慣和期望。帕爾帕洛夫在兩極之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敘述風格,一種真實和精煉的官方俄語的奇特混和,讓人能明顯地覺察到那種期望的壓力。    文章的筆法和結構也讓人能明白無誤地看出材料的出處——審訊和情報,因此,另一方面,無可懷疑的是,內(nèi)務委員會的作者群有時無法抵制添入戲劇性或特別情緒化場面的誘惑?!断L乩諜n案》開篇就出現(xiàn)了同一篇實事求是的客觀報道的規(guī)則的最顯著沖突。對1933年的一個關鍵情節(jié)的描寫顯然是為了滿足戲劇性要求,明顯地不可靠。這么做僅僅是為了引入希特勒這個角色,突出他的個人衛(wèi)隊——黨衛(wèi)軍“阿道夫·希特勒”旗衛(wèi)隊的中心地位。直到1935年后的內(nèi)容才有了證人匯報的特征。后來幾年的許多事件,尤其是希特勒的一些密談,林格和京舍的陳述是惟一的出處。它們報告了沒有任何記錄的軍事會議,回憶了其他證人在法庭或回憶錄里慎重隱瞞了的情形。他們也準確地記錄了這位獨裁者身體和精神的衰退,而沒有看一眼醫(yī)療檔案。    《希特勒檔案》同類似資料的區(qū)別在于它形成時的具有直接生命危險的生存環(huán)境。一方面,林格和京舍必須時刻小心,一句錯誤的或不精確的說法就會被認為是他們不說實話。另一方面,由于他們是被單獨關押的,他們既不能商量怎么講也不能商量他們的“自衛(wèi)策略”。審訊者們又想在多年的審訊中找出回憶不準確之處,不停地拿同一件事再三詢問林格和京舍。    林格和京舍的報告還被拿去同其他俘虜?shù)墓┦鲎鞅容^??紤]到無論是審訊者還是被問者都看不到這些記錄,結果給人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希特勒檔案》里提供的史實和數(shù)據(jù)都特別精確,情景描述生動,對資料的引用也很準確。通過對一篇京舍的回憶同現(xiàn)已出版的原件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他在供述時用“得到”這個詞代替了“發(fā)生”,將“接受”寫成“必須接受”。林格和京舍對希特勒的格言的回憶也非常精確。與已經(jīng)出版的希特勒的演講和文章及其他同時代的報道對比,雖然存在偏差,但沒有很不準確的地方。    林格的強項肯定在于回憶日常事件、情緒和描述希特勒周圍關系密切的圈子。斯大林好像特別感興趣、最好將它當作“希特勒宮廷”里的閑言碎語來看的那一段大部分可能是出自他的手筆。有著前線經(jīng)歷的京舍具有出色的軍事專業(yè)知識。他回憶的事情陳述得非常客觀。他就這樣不帶絲毫感情地描述了逮捕和處決希特勒“內(nèi)弟”赫爾曼·費格賴因的經(jīng)過。而正是他說服了希特勒,必須將費格賴因交給臨時軍事法庭。    內(nèi)務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修改供述內(nèi)容和形式的情形可能只是例外,但他們對術語的影響卻很明顯。文章透露了作者小心翼翼、從一開始就想勝任斯大林對這種手稿的要求的努力,盡量適應總書記和最高統(tǒng)帥的風格。假如斯大林不喜歡這篇匯報或者哪怕只是提出了問題,就可能給參與者帶來無法預料的后果。不符合斯大林的想像的章節(jié)被刪除了。因此最后的成文里僅有兩處暗示了1939年的希特勒一斯大林協(xié)定。工作人員的努力還表現(xiàn)在,相關人員的姓名、他們的職位和其他相關重要解釋經(jīng)常重復(正如斯大林在他的演講和出版物中所做的一樣),以括號或注腳標注出一些——經(jīng)常是多余的——有關德國和德國政治的說明。這減輕了斯大林的麻煩,卻讓今天的讀者覺得噦嗦,不習慣。    引人注意的是,對納粹機構官方名稱的使用很簡略。有些概念被問者肯定使用了,文中常以改頭換面的形式出現(xiàn)。因此經(jīng)常寫到希特勒的衛(wèi)隊,從不寫元首護衛(wèi)小分隊,很少談及旗衛(wèi)隊。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從沒有以它的正式名稱和相應的縮寫出現(xiàn)過,而只作為國家社會黨出現(xiàn)(同時形容詞被小寫)。當需要官方術語時,也多是加引號:“第三帝國”,“褐色大廈”,“狼穴”,“希特勒青年團”或“人民沖鋒軍”。    本書中使用人名時不用名、官階或貴族稱號是為了保持距離。用常用詞“宮殿”來指代希特勒的山莊也屬于這種情況。雖然就其規(guī)模和修建完整的基本設施來說,用這個詞來稱呼上薩爾茨山上這座別墅并非不恰當,但林格和京舍肯定沒有用過這個詞。文中用“行法西斯禮”代替常用說法“行德國禮”或“行希特勒禮”,將保安處頭目恩斯特·卡爾登勃魯納形容為“屠夫”可能也是帕爾帕洛夫的編輯部寫進文章中去的。    最后,一種——大多數(shù)使用得很笨拙的——修辭手段也引人注目。為了使報告不單調(diào),增強可讀性,編輯們有時突然變換時態(tài)。敘述大體上使用過去時,但在想特別突出某個情節(jié)時,它會突然跳到現(xiàn)在時。同時常在少數(shù)幾行里變來變?nèi)?,有時很難看出其中的邏輯性。    編輯插手的順序和修辭特點很多。但少數(shù)例子就足以讓出版人的說法可信了,后人對文章進行任何的匯編和修飾都會不可靠地影響歷史資料的特點。因此赫爾穆特·埃廷格的翻譯尊重原文?!断L乩諜n案》的可信度不僅在于它所敘述的內(nèi)容,而且在于它所誕生的方式方法。修辭繁瑣既反映了復雜的形成歷史也反映了驚心動魄的政治環(huán)境,可視為資料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得到承認。    《希特勒檔案》包括兩名天天跟希特勒打交道、但同他并沒有私人親近接觸的黨衛(wèi)軍軍官的描述。他們崇拜他,是虔誠的納粹分子,但跟大多數(shù)同時代人一樣,他們不明白這位獨裁者追求的目標到底是什么。在他們的回憶錄里,他們肯定更鮮明地強調(diào)了一些不同的觀點,但從來沒有否認過他們同希特勒的直接接近。《希特勒檔案》是一部舉世無雙的特殊資料:蘇聯(lián)國內(nèi)秘密情報機構的一個作者集體依據(jù)兩位黨衛(wèi)軍二級突擊隊大隊長的材料,花4年多的時間撰寫了希特勒的傳記,直到它適應了委托人的閱讀習慣為止。    前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中央檔案室里編號462a的檔案不僅包含了許多至今不為人知的有關希特勒的政治和戰(zhàn)爭的詳情,它也介紹了希特勒周圍不加粉飾的真實畫像,而反映了大德意志帝國的這位元首和那個一度相信能同他瓜分歐洲、最后迫使他陷進一場奪去千百萬生命的謀殺戰(zhàn)爭的人的沖突,則是這部資料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馬蒂亞斯·烏爾和亨利克·埃伯里    2005年1月3日于柏林,哈勒

內(nèi)容概要

  《希特勒檔案》(原書名Das Buch
Hitler)是一部罕見的特殊資料,由前蘇聯(lián)內(nèi)務委員會根據(jù)兩個在希特勒身邊工作生活時間最長的人——希特勒的私人副官奧托?京舍(Otto
Guensche)和希特勒的管家海因茨?林格(Heinz
Linge)的受審記錄整理而成。作為絕密資料,在近60年的時間里只有斯大林一人讀過。
  由于歷史原因,有關希特勒和納粹德國核心人物活動的許多文字材料都毀于戰(zhàn)火,因此,這份歷時4年多時間、經(jīng)過專業(yè)審訊人員反復審查的資料更為真實和珍貴。它不僅講述了希特勒的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和情緒變化,以及愛娃?勃勞恩、戈培爾夫人等納粹女人們空虛而奢靡的生活,更披露了沒有文字記錄的德軍核心軍事會議和高層爭斗。為從更深程度上研究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頭目及其活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作者簡介

享利克·埃伯利,生于1970年,在哈勒(薩勒河)學完歷史和相近專業(yè)之后先當記者,后獲得哈勒-維騰貝格的馬丁-路德大學歷史教授席位,成為科研人員。2002年獲得博士學位,現(xiàn)在哈勒大學教授歷史。

書籍目錄

出版人序
希特勒檔案
莫斯科,俄羅斯當代歷史檔案館
蘇共中央檔案室藏462a號檔案
第30號索引第5區(qū)
出版人后記
人物生平
鳴謝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1933年夏。太陽照耀著柏林的威廉廣場??偫砀妥湓谀抢?。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臺后,就從這里開始了“第三帝國”的新時代。二樓一扇窗戶的窗簾后面站著一個人,他中等身材,一縷頭發(fā)垂覆在額上。他就是希特勒。他身體略微前傾,正觀看樓下“儀仗院”里的軍事儀式。那里正在換崗,他的衛(wèi)隊,又名黨衛(wèi)軍“阿道夫·希特勒”旗衛(wèi)隊的士兵們正在舉行隆重的儀式。黨衛(wèi)隊員們將腿高高抬起,靴子響亮地落在瀝青地面上。他們身體筆挺,目不斜視。換崗儀式結束了,希特勒從窗前走開。已經(jīng)14點了——希特勒用午餐的時間到了。今天同他一起用餐的有副官威廉·布呂克納和尤利烏斯·紹布,旗衛(wèi)隊指揮官澤普·狄特里希和帝國新聞局長奧托·狄特里希。林格在希特勒的餐廳里負責接電話。餐桌上的談話一直傳到他耳朵里。從副官們的插言不難聽出,他們想抓緊時間在自己的位置上撈取私利。希特勒譏諷地認為,他不打算這么快就重新放棄總理的位置。他尖聲喊叫道:“有人預言我只能得到權力幾個月。但他們會感到驚奇的。我留下了!”希特勒宣布,要不惜一切手段打擊任何的反抗?!拔也皇琴滤果溎菢拥氖紫?,他只是皇帝的帝國總理。我有我的政黨!我是元首!元首得有什么樣的特點呢?首先必須人人都講那個名字。因此我引進‘祝希特勒健康!’這個問候語,它含有我的姓。我真慶幸我不叫‘奧伯胡賓格耳’或‘翁滕基希納爾’!要一直讓人民能見到元首……所有的相機都對準著我:我的一舉一動大眾都能看見。元首必須像演員一樣吸引住大眾——他的服裝,他的表情和他的手勢——一切都很重要……”午餐結束了,希特勒情緒高亢地站起身。他雙手插在上衣口袋里,獨自哼道:“你贈給我的每一天都很美妙,瑪麗·露易絲”——這是他喜歡的柏林酒館里的一首流行曲。他突然停下來,轉向副官們說道:“命運在關鍵時刻派我來擔當絕望的德國人民的救星,我是多么幸福?。 蹦切┤兆永?,蓋世太保所在的柏林阿爾布萊希特親王街上的阿爾布萊希特親王酒店的地下室里關押著不贊成希特勒“天賦”使命的犯人,。這座蓋世太保監(jiān)獄里關押的都是特別重要的要犯。在“授權法”之后,數(shù)十萬正直的德國人被投進了集中營——送往奧蘭寧堡,布痕瓦爾德或達豪。在希姆萊的指示下,作為危房早就被廢置了的監(jiān)獄大樓又重新具有了“保護人民和祖國”的使命??偫砀锏娜硕贾溃L乩詹粩嗟赜H手將新犯人送進監(jiān)獄和集中營s。他解釋說:“如果我們用法庭審理來浪費我們的時間的話,我們要做的事就太多了。我不能信任法官大人們。逮捕要實用得多……不用那些拘泥條文規(guī)定辦事的入……我動用這種權力。我是我自己的司法部長!”阿爾布萊希特親王酒店的地下室遠遠容納不下“第三帝國”所有重要的“政治犯”。他們也擠在柏林滕珀爾霍夫區(qū)臭名昭著的哥倫比亞大廈里,一座因是危房而廢置不用的工廠大樓,蓋世太保也同樣將那里布置成了一座監(jiān)獄。柏林的這座蓋世太保監(jiān)獄的看守人員都是精挑細選的在希特勒上臺前就“專門”暗殺共產(chǎn)黨人、在柏林街頭用棍棒打散共產(chǎn)黨集會的納粹分子。他們的看守室里貼有標語,寫的是:“元首下令,我們服從!”犯人們受盡折磨,遭到腳踢和非人道虐待??词貍冃χf:“我們在這里很開心……希姆萊說過:‘將無法改造的人關在監(jiān)獄里,直到他們變成黑色……我們是在為國家的再生拓平道路。”’1934年6月23日。黨衛(wèi)軍“阿道夫·希特勒”旗衛(wèi)隊營地所在的柏林里希特菲爾德軍營的大門接到特殊命令關閉了,任何人都不許離開軍營。命令睡覺時要全副武裝,棍棒和頭盔放在小板凳上,沖鋒槍擺在桌上。連續(xù)一星期,每天夜里都發(fā)出演習警報。沒人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上司們嚴守秘密。6月29日晚,旗衛(wèi)隊的多支隊伍終于在里希特菲爾德東站被裝進車廂,運往慕尼黑。上車時就有傳聞,希特勒最親密的戰(zhàn)友之一、沖鋒隊(SA)總指揮恩斯特·羅姆正在策劃一場叛亂。據(jù)說,在沖鋒隊的支持下,羅姆為他在希特勒上臺時的貢獻要求希特勒給他在國家政府里安排一個更高的職位。6月30日下午,這些旗衛(wèi)隊的隊伍在慕尼黑的總站下了火車,坐車前往“褐色之家”。希特勒站在“褐色之家”的陽臺上。黨衛(wèi)隊員們排成四排,正步從他身前走過。此時,所謂的“羅姆叛亂”已經(jīng)以羅姆及其支持者的被捕被撲滅了。這次行動是希特勒親自領導的。6月30日凌晨,他在嚴密保護下率領車隊前往巴特維塞(距慕尼黑兩小時車程),羅姆和他的參謀部就設在那里。在巴特維塞,希特勒逮住了正同年輕的同性戀者在床上鬼混的羅姆、西里西亞沖鋒隊大隊長海因斯及沖鋒隊其他高級將領。他下命將他們?nèi)看?。羅姆被關進慕尼黑的警察監(jiān)獄。在那里,他被要求自盡,還在他的獄室里放了一把手槍。羅姆哭泣著撲倒在地,懇求饒他一命。德意志人民所認識的這位國家社會黨和“第三帝國”的領袖的驕傲姿態(tài)和空洞言詞只剩下可憐的嗚咽。羅姆被槍決了。官方聲稱羅姆是因為同性戀行為被處決的。但希特勒向德國人民隱瞞了這一事實:同性戀在國家社會黨的領導圈子和希特勒青年團里非常普遍,是得到容忍的。希特勒用下列話語向他的親信們道出了他讓人槍殺羅姆的真正原因:“我不許別人再同我開玩笑!我這樣做是要警告所有隱藏的和公開的敵人!我不是老派的總理。我是希特勒!黨和國家只有一個統(tǒng)治者,那就是我!”“羅姆叛亂”是希特勒和羅姆之間的權力斗爭,在那些日子里,許多因種種原因讓“第三帝國”感覺不爽的無辜者遭到了槍殺。留守在里希特菲爾德、參與柏林槍殺事件的旗衛(wèi)隊的黨衛(wèi)隊員們向從慕尼黑返回的戰(zhàn)友們報告了詳細情況。犯人們被一卡車一卡車地裝運到里希特菲爾德的營區(qū)內(nèi),赤裸上身,排列在軍營大院里小教堂的墻前,在那里被槍殺了。槍殺小分隊的成員們報告說:“你們想像不出我們醉得有多厲害。他們不停地給我們酒喝,讓我們喝醉?!痹谀切┤兆永?,前國家總理和國防部長馮·施萊徹爾將軍也被“擺平”了。國防軍里人人都知道,作為希特勒的對手,施萊徹爾贊成軍事獨裁。在希姆萊的指示下,兩名蓋世太保成員闖進將軍在柏林的住宅。為他們開門的施萊徹爾的女兒被當場打死。蓋世太保成員從她的尸體上跨過,當施萊徹爾伸手抓他的手槍時,他們開槍打死了他和他的妻子。

后記

《希特勒檔案》形成于1948~1949年。自那時起出版的希特勒傳記有上千部,有關納粹政權、滅絕歐洲猶太人種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論文超過一萬篇。當伊恩·克肖所著的這位德國獨裁者的詳盡生平出版后,對希特勒的研究在1998年告一段落。有關蘇聯(lián)的獨裁者斯大林也有不少著作面世。1991年阿倫·布洛克曾將兩人的生平進行了比較。安東·約阿希姆斯塔勒在他的許多著作里證實了,還可以繼續(xù)就希特勒生平的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進行研究。俄羅斯檔案館里不僅保存有前蘇聯(lián)當局、安全部門及軍隊的檔案,還收藏著大量繳獲來的德國檔案,后續(xù)研究還會帶來進一步的認識。    不過,接觸檔案是受到限制的:西方歷史學家至今還不能進行獨立的調(diào)查研究,對此的批評越來越激烈。因此,安東·約阿希姆斯塔勒在他1999年所著《希特勒的末日》一書中寫道:蘇聯(lián)人1945年至1946年所進行的調(diào)查結果“至今沒有公開”。如今調(diào)查細節(jié)雖已公開,但大多數(shù)卻不是用德語出版的。    因此,后記第一段詳細地引用了這些檔案和出版物,主要原因也正是因為蘇聯(lián)情報部門1945年到1946年的調(diào)查提供了編著這本供斯大林使用的內(nèi)務委員會卷宗《希特勒檔案》的機會。    第二段中引用了同《希特勒檔案》相關的檔案。記錄下了本文形成的歷史。    后記第三段是為了介紹本文形成的歷史環(huán)境和解釋建議?!断L乩諜n案》一書不僅描述了這位德國獨裁者的生活和政治,也提供了迄今未為人知的信息和新的觀點。由于文獻資料的缺失要歸因于1939年至1945年的蘇聯(lián)政治。后記第四段對此做了介紹。    ……    確定的是,在1939年約定的權力范圍的邊境上兩個高度武裝的世界強國在對峙,它們的帝國主義興趣是對立的。無論是蘇聯(lián)還是德意志帝國都是意識形態(tài)強烈的極權主義國家,在過去幾年里進行過一系列的進攻戰(zhàn)爭,認為軍事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雙方都制定了詳細的進攻方案,試圖搶先于對手?!跋劝l(fā)制人”的戰(zhàn)爭這一概念似乎具有政治動機,因而不符合用來形容德、蘇戰(zhàn)爭。    希特勒不顧一切的戰(zhàn)術變化,自1933年起就不懈地追求征服蘇聯(lián)的歐洲部分,建立一個殖民帝國。在他的世界觀中,征服“東方的生活空間”占有一個中心的位置。早在1927年他就在《我的奮斗》中稱俄羅斯為未來的移居空間,布爾什維主義的政權已經(jīng)“快要瓦解”了。對蘇聯(lián)的戰(zhàn)爭,雖然由于戰(zhàn)爭的進展在戰(zhàn)略上是必須的,說到底是一場占領戰(zhàn)爭。    但希特勒是憑直覺做出進攻決定的。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位德國的總司令既不了解敵人的精確兵力也不了解他們的布陣。對蘇軍戰(zhàn)爭力的理智分析也同樣不存在。    正如前蘇聯(lián)編輯人員在戰(zhàn)爭開始“縮短”了林格和京舍的供述一樣,他們也前后一致地未談德國國防軍對擺好了進攻陣勢的蘇聯(lián)兵力的最初勝利。雖然蘇聯(lián)部隊擁有多倍的兵力優(yōu)勢,裝備精良,截至1941年底,仍有380萬蘇聯(lián)士兵被德國人俘虜了。    直到德國的進攻停滯不前的那一時刻開始,在《希特勒檔案》里才對戰(zhàn)爭進程和作為國防軍總司令的希特勒的反應進行了準確的描寫。他對莫斯科城外的失敗和封鎖列寧格勒不成功的反應得到了形象的再現(xiàn)。但在隨后的描寫中也總讓人覺得,好像有關德軍成功的章節(jié)被整章整章地刪除了,直到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文章顯得像是插曲式的。    但是,盡管有這些今天看來是錯誤的解釋和受政治影響的缺陷,《希特勒檔案》仍不失為對這位德國獨裁者的最有說服力的介紹。它特別詳細地描寫了他的政治和軍事行動。希特勒絕對的肆無忌憚和他的無限的滅絕意志被清楚地顯示了出來。有關元首掩體里的最后幾天的一章令人震驚,它證明了希特勒努力將他的生活延長到最后的時刻,哪怕這是在將德意志民族引向災難也在所不惜。《希特勒檔案》是專為蘇聯(lián)獨裁者斯大林撰寫的,這并不能削弱它的感染力。

編輯推薦

《希特勒檔案(全譯修訂版)》編輯推薦:封存六十年,惟一讀者斯大林。1945年審訊開始,1949年檔案完成并存于蘇共中央總書記私人檔案室,1959年存于蘇共中央檔案室,現(xiàn)存于俄羅斯總統(tǒng)私人辦公室。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希特勒檔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4條)

 
 

  •   了解納粹德國,必先了解希特勒!一本好書,從另一個視角試圖來幫助后人還原希特勒發(fā)動戰(zhàn)爭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
  •   正在閱讀中,通過很多秘密檔案了解希特勒本人。
  •   我一直想知道希特勒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可以做出如此瘋狂的事情,可以讓世界為之震動,無論他做的事是對是錯,他都成為世界上永遠無法抹滅的存在,到底是怎樣的人,怎樣的性格,想創(chuàng)造一個怎樣的世界,怎樣扭動世界的齒輪,希特勒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神秘的人物,我并不贊同他所作的事情,但是卻不得不認同他所留下的痕跡。
  •   了解歷史,了解希特勒。
  •   了解希特勒不可不讀的一本書。。
  •   看完才發(fā)現(xiàn),希特勒為人這么復雜。
  •   正常的傳記寫法 有點枯燥 戰(zhàn)爭和決策占大部分 個人喜好和性格特征很少 只是因為喜歡這個人才會看下來
  •   從另一個角度描寫了第三帝國最后的日子,不過也是一家之言,需要辯證的看
  •   不知道是否真實,書邊沒裁剪開,夠嗆!
  •   書的內(nèi)容很不錯,不過我很奇怪為什么書脊會有膠水痕。送貨的速度嘛,可能因為下大雨而剛好11月30日到......(以前送貨都會早一天)
  •   我很喜歡這本書籍,一老一新結合著研究!
  •   寫得很細,如想了解細節(jié),此書不錯。
  •   之前在書店里看過,覺得不錯才買的
  •   很不錯,內(nèi)容不錯
  •   外觀不錯,紙張也不錯,內(nèi)容還沒看,
  •   了解一個人要有更全面的角度
  •   對二戰(zhàn)罪魁禍首有了更深的了解
  •   很棒的一本書
    很棒的一本書
  •   看的很爽, 挺好的一本書
  •   寫了很多解密的事情了解二戰(zhàn),值得推薦
  •   深入淺出,可讀性強,還在閱讀中
  •   看了一些,是一本好書
  •   這本真心不錯
  •   不方便說什么……
  •   還沒到貨
  •   快遞很給力,還沒看,有插圖,喜歡這點
  •   翻了翻還不錯準備精讀
  •   同事用的,據(jù)說挺好
  •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   就像歷史上許許多多的冒險家與征服者一樣,希特勒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我們所熟知的二戰(zhàn)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最恐怖的噩夢。希特勒成就了德國,德國也造就了希特勒。
  •   還原歷史真相,最為無限接近洞悉希特勒內(nèi)心的一本書。
  •   從另一個角度展現(xiàn)了一個比較全面的希特勒,彌補了以前著述中的不足。
  •   封存六十年唯一讀者斯大林現(xiàn)在還有我
  •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填補了空白,好書
  •   通過這本書了解了很多二戰(zhàn)時期的歷史,很不錯。才看了部分,慢慢細讀ing
  •   幫同事買的,送貨超快的
  •   挺好,多方了解
  •   在書店看過的,當當買劃算,是正品,好書,只是書皮好像磨壞了,有些臟
  •   感覺不如《第三帝國的興亡》,一般吧。
  •   當時看到很多人的好評才決定買的,但是紙質(zhì)稍微有一點不好
  •   本書的內(nèi)容看得出,不是人云亦云,研究納粹德國史的人太應該擁有了,非常意外的看到此書是我的榮幸,也希望別的看重二次大戰(zhàn)戰(zhàn)史的人能夠得到它。至于價格,相對于內(nèi)容來說,則并不重要。
  •   早就想買這本書了,正好趕上這本書打折就買了,書送來的時候可能是膠粘的有點歪,在書架里擠了幾天就好了,書的紙質(zhì)不錯,內(nèi)容嘛,因為可能因為是寫給斯大林看的,可能政治色彩有點濃,總體還是不錯的。
  •   全書分三部分:檔案本身、出版人后記和人物生平。內(nèi)容算是很豐富的了。之前看過希特勒傳,這本可以當作補漏和對比。崛起、巔峰和衰落,二戰(zhàn)的德國(和元首)確實讓人感慨萬千。書中時有錯字,此外沒什么大過。
  •   關于元首的書我都是必須要收藏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