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群言出版 作者:羅伯特·舒勒 頁數(shù):205 譯者:邱宏,徐臣蕊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幸福,真讓人難以捕捉和把握,不是嗎?想一想,你是否經(jīng)常有以下類似想法:要是能有一部那樣的汽車……,我就心滿意足了;假如能找到我真正愛的人……,我就知足常樂了;倘若沒有這樣的經(jīng)濟負擔……,我就別無他求了。 羅伯特·舒勒在此書要告訴你的是,即便你的所有這些“如果”成為現(xiàn)實,你還是有可能得不到幸福!通過本書:你將聆聽舒勒博士講述的一些真人、真事、真理;舒勒博士將向你傳授獲取幸福的8大精神法則、他一直奉行并向教友倡導的生活準則;你將學會在逆境和負面情形中積極地思考行動。
作者簡介
羅伯特·舒勒博士,1926年9月16日出生于美國愛荷華州的一個荷裔農場家庭。4歲時他就想將來成為一位牧師。后進入了密歇根霍普大學,獲神學碩士學位?;楹笈c妻子移居芝加哥,開始從事布道工作,前來聚會聽講的人數(shù)從第一次的38人增加到數(shù)千人。他先后開通由教堂主持的24小時預防自殺熱線,數(shù)百萬人通過此熱線得到牧師咨詢。他還創(chuàng)辦了成功教堂領導中心,20000多名學生和教徒從這一中心畢業(yè)。
舒勒博士開辦了著名電視廣播節(jié)目《力量時刻》,每周大約有3000萬人收看這一節(jié)目。 1980年,由著名建筑師菲利普?約翰遜設計的全玻璃式建筑落成,這就是聞名的“水晶宮大教堂”。每年有上百萬人參觀這一教堂,做周末禱告,參加各種集會,歡慶圣誕,復活節(jié)等。
1992年,舒勒博士實現(xiàn)了他的終身夢想,受佐治亞州J·B·??⑾壬Y助,他開辦了福奎阿基督交流國際學校,并擔任校長,來自世界各地的牧師在此布道。
舒勒博士共完成了30多本書,其中6本位踞《紐約時報》和《出版商周刊》暢銷書之列。
書籍目錄
譯序前言Chapter 1 幸福的態(tài)度之一:“我需要幫助——我無力獨自完成任務”Chapter 2 幸福的態(tài)度之二:“我很痛苦——但我會重新振作起來”Chapter 3 幸福的態(tài)度之三:“我會保持清醒冷靜,不斷改正缺點彌補不足”Chapter 4 幸福的態(tài)度之四:“我很想積德行善”Chapter 5 幸福的態(tài)度之五:“我想以他人善待我之道來善待他人”Chapter 6 幸福的態(tài)度之六:“我已具備堅定的信念”Chapter 7 幸福的態(tài)度之七:“我要做和平使者”Chapter 8 幸福的態(tài)度之八:“我無論如何都要幸??鞓贰?/pre>章節(jié)摘錄
內文精選第一章 “我需要幫助——我無力獨自完成任務”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有福,他們是天國的子民。”——《馬太福音》“這年頭兒還有幾個人能說自己過得幸福???人人都會面對太多的麻煩!”她厲聲說道。這是電視上的一幕,一名記者正在紐約某大街采訪路人。明顯可以看出,這名女子情緒特別煩躁,神情格外緊張。要知道當時那位記者只是簡單地問她是否感到幸福,而被采訪者竟然如此暴躁地做此回答。雖然鏡頭中的畫面有些晃動,但其行為的粗俗、脾氣的暴躁還是清楚地呈現(xiàn)在了廣大觀眾面前。正因為有種消極態(tài)度在作祟,她才把觀眾的耳朵震得直響??吹竭@兒,我忍不住插上一句:“等等,你是誰啊?憑什么說這樣的話?要知道幸福不能單以有或無予以界定。當然,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但也并非所有的人都不幸福??!”是否幸福并不取決于有無困難,同樣,能否獲得幸福也不取決于物質財富的多少。有的人物質貧窮但卻感到了幸福,有的人雖然擁有巨大財富但卻依然感覺不幸福。我曾經(jīng)登門造訪過一位朋友,也參觀過他的辦公室。這位男士擁有數(shù)以千萬美元的個人財產,但仍然要面臨資金上的困難,資金周轉不暢的麻煩一直在困擾著他。他把全部的資金都用于投資,盡管擁有一份豐厚的薪金,然而為抵押貸款所支付的費用也同樣巨大。對于他的這種入不敷出,你可能會很不以為然地說:“噢,是嗎?比起經(jīng)濟上的貧窮,我寧愿自己也和他一樣面對資金周轉不暢的困擾,如果能像他那樣擁有那么大一筆財產,我就不用擔心其他的事情了?!睂Υ耍視枰苑瘩g:“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永遠遠離財政危機,你擁有的越多,你失去的可能就越多?!毙腋ky以捕捉,那么從何入手才能將其把握住呢?困難重重,如何才能走出怪圈,找回我們失去的愉悅呢?從哪里才能找到撫平內心傷痛的靈丹妙藥呢?這些才是問題的關鍵。要知道我們當中有太多的人、在大多數(shù)時候都無法正確入手尋求到幫助。有一個故事我甚為喜歡,內容是關于病人找醫(yī)生看病的。醫(yī)生告訴病人:“我敢保證能治好你的病?!辈∪寺牶笳f:“那真是太好了,醫(yī)生。早知如此,我應該早點來您這兒的。”醫(yī)生問道:“那在此之前你都到過什么地方看病呢?”“我去了藥劑師那里?!贬t(yī)生聽后冷嘲熱諷地說:“他又給你出了什么壞點子?。俊辈∪嘶卮鹫f:“他讓我來找您看病?!庇纱丝梢姡覀兇_實經(jīng)常走錯地方。如果身體感到不適,那就去找醫(yī)生看病;假若精神沮喪,那我倒建議你去看看心理醫(yī)生,這位心理醫(yī)生名叫基督。請相信我,基督可是一個十分快樂的人。他也會遇到困難,但他卻知道如何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如何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擺脫它們。閱讀下面八章的內容,跟隨我了解《圣經(jīng)》里的“八福語”——“獲取幸福”的態(tài)度——這是基督教授給我們的,而后你就能夠領悟到上帝賜予我們的享受愉悅生活的真諦了。幸福快樂地生活——這一目標絕對可以變成現(xiàn)實!真的,即使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這一目標也完全有可能實現(xiàn)。你大概又要提財政危機的困境了吧!先別著急,要知道無論你所面對的財政危機有多么嚴重,當務之急最應該做的就是要以一種積極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出現(xiàn)的問題。貧困畢竟不僅僅指金錢方面的匱乏。每個人之所以會面對不同方面的匱乏,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生活水平都會有一定的要求。這樣一來,經(jīng)濟上的窘迫和匱乏也就在所難免了。當然還有可能出現(xiàn)事業(yè)上的“貧窮”,這是由于在自己所選行業(yè)中缺乏成就造成的。此外,迷失方向、缺乏夢想和目標都有可能引發(fā)“事業(yè)匱乏”。除了“金錢匱乏”和“事業(yè)匱乏”以外,我們還有可能遭遇“智力匱乏”和“情感匱乏”?;剿珜У摹鞍烁UZ”基于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則,而這一基本原則又與上述的各種匱乏有關:“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有福,他們是天國的子民?!币脒^上令自己滿意的生活,方法其實很簡單:你我必須首先找到自己的缺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弱點,必須重申先前忽視的方面,弄清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較匱乏,而后我們必須讓自己在大腦思想上變得簡單起來——正視自己的匱乏,降低自己的姿態(tài),承認自己的弱點,然后向外界尋求幫助。事業(yè)匱乏每個人匱乏的方面各有不同。你有可能在事業(yè)上遭遇“青黃不接”。試想在人生的起點,此時的你很可能會缺少夢想。這時候你就需要了解如何編織和確立自己在事業(yè)上的夢想,了解如何去追求自己事業(yè)上的夢想。即使你已經(jīng)相當成功了,即使你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預期的目標,你還是有可能另有他求。會有什么新的要求呢?也許你需要思索和確定自己下一步的目標,考慮一下如何利用業(yè)已取得的成就了。如果你尚未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功,那么你不妨運用一下第一條幸福法則,要知道一旦你能夠收起自傲、尋求幫助,你就可以得到幸福了。驕傲讓我們掩飾起自己的眼淚;貪婪同樣可以阻止我們哭泣。取得成功以后,你我總會將全部榮耀一并收下。很久以前,我聽到過一句話,自感受益匪淺遂將其記下,現(xiàn)與君共享:“上帝必將降大任于不計較得失的人?!碧热裟阍敢獬姓J這樣一種假設,那你就會樂于為公司或自己選擇和雇傭高標準的人才了,因為這些人可以協(xié)助你在生意事業(yè)上取得成功。他們也許會因此而得到榮耀,但你得到的卻是一種成就——你不僅幫助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你還幫助了身邊的人們。選擇一種和善、積極的方式應對匱乏,就可以攜手優(yōu)秀大度的人才共同織就我們的夢想,這是因為強者總是希望利用機會援助弱者。當給予別人機會去參與一項有意義的活動,或是鼎力去幫助一個人的時候,富人們就會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之前我在為水晶宮大教堂的籌建尋求資助時,在努力以電視為媒介履行牧師的講道職責時,遇到了許多好心人,我與他們的友誼至今猶在。我被上帝賜福,于是我得到了幸福,因為我很“貧窮”——窮到不得不收起自傲,恭卑求助的地步。而這樣做的結果呢?我不僅在事業(yè)上取得了成功、實現(xiàn)了目標,而且還與那些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人建立起了長久的友誼。因此,不要回避自己的匱乏,既不要刻意放大也不要故意隱瞞——這樣做很可能會使你徒勞無獲、損失慘重。應對自身薄弱和匱乏的方法就是“坦言相告”:“我需要幫助?!敝腔蹍T乏在位于密歇根州好雷德的“霍普學院”里,我曾經(jīng)師從愛德華?迪姆內特博士學習經(jīng)濟學。早就聽說迪姆內特博士才智超群、博學多問,廣博的知識使其足以勝任“霍普學院”各門學士學位課程的教授工作。生物、化學、物理——自然科學的各門學科——與藝術或人文等社會科學有關的各門課程同樣也難不倒他。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參與了學院教堂的設計和建設工作。擁有如此驕人才智的人,只有可能出現(xiàn)在40年以前,在今天幾乎很難找到這樣的人才了。原因很簡單,知識是需要逐漸累積的,一個人又怎么能掌握世界上所有的知識呢?此外,以實驗方式獲取的新知識持續(xù)快速增長,有誰能夠保證自己的所學精透而毫無遺漏呢?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認識并允許當代的人們與二三十年前的人們之間存有差距。據(jù)此推斷,隨著人類知識的不斷增長,沒有人會一再宣稱自己才智超群了,學術稱霸的年代也將一去不復返了。雖然我不敢妄加斷言,但有一點敢肯定:現(xiàn)在這世上沒有無所不知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甚了解的知識。我想用自己的經(jīng)歷來證明這一點。我的高中時代是在位于愛荷華州的一所不起眼的公立中學度過的,當時學校并沒有開設幾何課程。在進入密歇根州的“霍普學院”攻讀大學學士學位以后,我才知道學院要求其學生修完8個學時自然科學的課程。因此為了達到要求,我必須修習幾何學這門課程。于是,我開始上幾何課了。最初幾周,教授總是以較快的語速講解一些所謂的“幾何原理”。因為從來沒有學過幾何,我壓根就聽不懂老師在講什么??吹狡渌瑢W都在若有所悟地點頭附和,我也跟著他們頻頻點頭。我當時在想:“課后我會弄懂的?!币恢苤苓^去了,我還是在不懂裝懂,我還是像最初一樣絲毫聽不懂老師所講的內容。我看上去和其他同學一樣聽得很明白,但卻在第一次測試時窘態(tài)畢露了。我考砸了。教授走向我,和藹地問:“鮑伯,你是不是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了?”我回答說:“不,沒遇上什么困難。”我撒了謊。假若我能以誠相待,我就會承認自己確實與同學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就會坦言自己在入學之前從沒有學過幾何的事實??墒钱敃r我不愿講實話,因為我不想讓老師覺得我很笨。這是我曾犯下的幾個重大錯誤之一。難道有所匱乏就一定會讓事情變得糟糕嗎?我看未必。假如面對不足,你能夠放低姿態(tài)主動求助,那就很有可能會帶來好的結果。現(xiàn)在想想當初如果自己可以坦誠大方地向老師承認自己的窘境,那他肯定會停止講課施助于我的。其實對每個人來說,最高層次的需求在于自身對外界的價值。承認自己的不足可以督促我認真努力地學習,這樣一來事情或許能有一個較好的結果,我的成績也會由差等變?yōu)閮?yōu)等的。只怪我當時沒能體會到這一點:如果敢于直視不足、尋求援助,那你就已經(jīng)向成功邁出了第一步!這種態(tài)度看似謙卑實則大有裨益。我曾目睹過數(shù)人得益于此態(tài)度的幫助:破產的商人重整旗鼓,成績較差的學生順利畢業(yè),出現(xiàn)問題的婚姻得以修復。與此同時我還發(fā)現(xiàn),這種態(tài)度對處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也很奏效。16歲的約翰仇視自己的父母,他討厭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討厭他們以一種盛氣凌人的方式同自己講話??稍庥龈改溉绱藢Υ?,他又不知道該怎么辦?同父母斷絕關系然后離家出走一走了之嗎?事情好像還沒有糟糕到那種程度。于是,約翰索性保持沉默,以外表的無所謂掩蓋著問題的存在,絕口不提自己與父母之間存在的矛盾。慢慢地,約翰變得越發(fā)怯弱、沉默,越發(fā)頻繁地生悶氣。他經(jīng)常撇著嘴、板著臉一幅憂怒的表情。他的父母沉不住氣,發(fā)起火來:“你怎么也不說句話?”——他們試圖用這種激將法同其交流,但約翰總是聳聳肩,一言不發(fā)地將他們打發(fā)掉?!俺鍪裁词铝藛??”父母有時會問。約翰會小聲嘟噥著回答:“沒事兒?!薄靶枰獛兔幔俊薄安挥??!薄盀槭裁床徽f話?”“你們想讓我說什么?”雙方一直處于僵持的狀態(tài)。直到有一天,在認真體味了這 “八福語”的精神法則之后,約翰才意識到,比起沉默寡言,主動講話似乎是一種更為明智的做法。隨口而出的一句話——“爸爸媽媽,我不喜歡你們對待我的態(tài)度和方式”,讓他同父母之間的關系向著寬容誠懇的方向邁進了。當然,父母同樣需要領悟這條“八福語”法則。我倒建議父母們放下身價,開誠布公地面對自己的孩子,不要懼怕在孩子面前顯露自己的弱點,不要讓孩子們覺得他們的父母都是完美無可挑剔的,不要給自己的孩子設立過高而無法實現(xiàn)的目標,心胸應該更開闊一些,告訴孩子身為父母的自己同樣會遇到各種窘?jīng)r。在孩子成年以后,你不妨問問他們:“假如你是一位父親或母親,你會如何處理這件麻煩事兒呢?”情感匱乏帕特?鮑尼是我的一位朋友,她的女兒切瑞?鮑尼?歐耐爾在她所寫的《絕食只為獲得關注》一書中向我講述了自己克服“神經(jīng)性厭食癥”的痛苦過程。當切瑞意識到自身存在著情感匱乏,且學會了最大限度地寬容和關愛自己以后,她才得以一種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戰(zhàn)勝了可怕的病魔。“厭食癥”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眼看著自己活活餓死”。這是一種由身心失調而引發(fā)的疾病,情感和心理層面出現(xiàn)問題以后會逐漸表現(xiàn)在外在肉體上。這種病一旦有了外部表征就需要接受專門的治療了。這是因為外在表現(xiàn)——體重急劇下降——只能表明人體內部出了狀況。切瑞回憶說:我體重迅速減至80磅,整個人日漸消瘦。事實上我在做自殺前的漫長掙扎。我從未如此討厭過自己,一想到我對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這么做對愛我的人所造成的傷害,我就覺得上帝不會憐愛我這種人。我唯一希望的是上帝能夠真得出現(xiàn),渴望自己能夠找到出路、脫離苦境。我曾經(jīng)一度祈求死亡的降臨,因為我覺得自己無法掙脫死神的手掌了。同我的丈夫一樣,父母也跟著我備受煎熬。他們不顧艱難始終陪在我的身邊。后來我找到了一位身為基督教徒的心理醫(yī)生,并開始從他那里接受專門的心理治療。丈夫陪我去了西雅圖,六周的集中治療結束以后,我感覺好多了。我堅定不移地認為是上帝在恰當?shù)臅r間將我引上了正途。在這六周的治療時間里,我發(fā)生了變化,由最初的消極等死變成日后的積極求生。同時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我的行為如何、相貌如何,在我身上總能找到惹人喜愛的閃光點。上帝對我關愛倍加。他拯救我脫離災難,讓我在遭遇“神經(jīng)性厭食癥”的可怕打擊后絕處逢生,他賜予了我漂亮的女兒。如今,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鼓勵那些正在遭受我過去不幸打擊的人們,幫助他們看到希望。在美國,幾乎有高達百萬的人口患有“精神性厭食癥”。這些人與那些暴飲暴食的肥胖病患者面臨同樣的困擾,這是因為所有飲食失衡的根源都是相似的,這大都與缺乏自尊心有關。“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有福,他們是天國的子民?!闭驗槿绱?,切瑞?鮑尼?歐耐爾得到了幸福。她敢于承認自己缺乏自尊,敢于坦言自己需要幫助否則無法克服困難。切瑞做到了這一點,所以現(xiàn)在她深感家庭的幸福和生命的美好——最為重要的是——她開始喜歡自己了。當你坦言自己在情感上感到空虛無助,承認自身存在不足以后,上帝就會賜福于你。當你放棄獨自一人應對挑戰(zhàn)以后,上帝就會賜福于你。承認自身需求——盡管很難,但必須做到有一條法則適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認自身不足,坦言自身需求,幸福就會降臨。我還記得數(shù)年以前,伊?斯坦利瓊斯曾經(jīng)進行過一項自稱為“放松聆聽”的測試調查?!胺潘神雎牎币辉~源自希臘,意指一種精神上的提升和擴張。測試之初,瓊斯博士會發(fā)給你一張白紙,并解釋說:“你所寫下的內容絕對不會被他人看到,我請你們把自己今天內心里的真正需求寫下來?!泵看芜M行“放松聆聽”測試之前,瓊斯博士總會重申這句話。一部分人會一邊想一邊寫,不時還會若有所思地作一番禱告,而有些人則會說:“親愛的瓊斯博士,我實在想不到自己有何需求,你讓我寫什么呢?”這時瓊斯就會告訴他們:“想不起自己有何需求,這個現(xiàn)象本身就表明了你的需求!”想象一下,在人生遭遇貧困之際,為什么我們總會如此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困境呢?不管出于有意還是無意,我們實則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一種掩飾自己的習慣了。我們盡己所能自我“庇護”——格外避諱談及自己的脆弱之處。因為擔心遭到拒絕,人們都不情愿向他人提及自身的需求,大家都害怕當眾出丑。實際上事情遠沒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真正的問題在于自尊心的缺失。我們懼怕遭到拒絕,害怕當眾出丑會失掉自己的尊嚴。人們應該明白一點,那就是你我都不必為遭人拒絕和當眾出丑而提心吊膽。真正需要我們關心的是如何應付因掩蓋自身弱點和需求而導致的可怕后果。人們可能會想起幾年前流行歌手托尼?奧蘭多的那一驚人舉動——他站在舞臺中央說:“我不能再唱下去了?!敝?,他就走下了舞臺。這一舉動不僅震驚了在場的觀眾和媒體,就連他的合作者“黎明樂隊”也對此倍感意外。此后不久,我和托尼相遇,這才有機會聽他講起當晚的情景:站在舞臺上時,我感覺自己要失控了——當時我也確確實實失控了——我都快站不穩(wěn)了。我覺著即將要演唱的歌曲內容會有損于我的家庭,那不僅是在蔑視從小看我長大的外婆,同時也是在辱視含辛茹苦、傾盡心血撫育我長大成人的母親。緊接著,一股不可言狀的力量涌上了我的全身。這股力量如此強大,以至于使我堅信此乃上帝所賜。我想這股強大的力量大概就是一種良知吧。上帝讓我的良心得以發(fā)現(xiàn),他告訴我說:“托尼,你必須保護好自己。”而我的內心也對此作出了回應:我想反抗,我想堅持事實真相。于是我對在場所有的人說:“我不能再唱下去了!”其實當時大家并未真正理解我,我只是想說:“我不能再唱這一首歌,我要下臺為演唱其他歌曲做準備去了?!泵襟w當然會對我的突然離臺大肆渲染,他們添油加醋地把我所說的話炒作成我要退出歌壇?;剡^頭再看這件事情,我敢保證自己當初絕沒有退出歌壇的意思。我當時只是不愿意演唱那首歌而已。托尼隨后與我一起分享了“潛在思想者的信條”:路遇高峰,我不會放棄!我將不斷攀登,直到將其超越。在陸地探索道路,在地下挖掘隧道,或者干脆以靜制動,原地將眼前的高峰變?yōu)橐蛔鸬V——上帝,賦予我力量吧!媒體關注與評論
譯 序幸福是什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給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不同境遇和生活給人的感受有所不同,但人們往往很難捕捉和把握真正的“幸?!?!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是古代人對人生幸福的理解。在科學技術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對幸福的理解和定義又截然不同了。幸福感似乎主要是一種內心愉悅的狀態(tài)。不過,并非是一般的快樂,而是有著強烈滿足感的快樂,是人生價值得到體現(xiàn)和滿足的深層感受。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所在。感到幸福,也就是發(fā)現(xiàn)并盡力實現(xiàn)了生命的意義。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緒,而是靈魂的愉悅。那么,幸福又起源于哪里?人類的思想其實一直在探求、體悟生命的真實意義,一直在尋找這種幸福感受的真正來源。然而,這條探索之路實難經(jīng)由歷史溯源而上,只能借助于精神世界對人類身上蘊涵的宇宙真理的探索來完成。在東西方的歷史文化中,基督教和佛教是對人類歷史產生過關鍵性影響的兩大宗教。而基督和佛陀,這兩個影響著地球上五分之一人群的重要人物,又對幸福的來源做出了不同的解釋。基督指出,幸福之源就是上帝。疼痛、苦難和不快樂的產生,都是因為我們遠離了上帝。只有當我們回歸到上帝那里,我們才能重新找回幸福,才能找到那世界所無法提供的,而又是我們每個人都向往的幸福。而佛陀則指出,最高的幸福只有一個,就是跳出輪回,達到涅槃。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賴一定的條件而存在,他把這種條件稱為“緣”。條件具備,事物生起,存在;條件消失,事物崩壞,滅亡。世界萬物都在不斷的變動中,任何條件都不可能長久存在,因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久保留。既然如此,就不能依靠這些事物。人若追求這些東西,到頭來必然一無所得,即便在追求、實現(xiàn)的過程中偶有快樂的感覺出現(xiàn),也很短暫,并非真正的幸福。在佛教看來,世人所追求的這些幸福里面總是蘊含著煩惱,正像一個身居高位的人,總在擔心有朝一日會失去權位,擔心別人對他的算計,為了能夠保住自已,有時對上級就要曲意承歡,違背本心去干一些事。而擁有地位的時候,終日都要為事業(yè)操勞,不能自已,沒有言行的自由,也沒有支配時間的自由,所以,有了地位究竟幸福在哪里,實在說不清楚。那么,怎樣才能獲得幸福呢?財富、榮耀、人脈關系以及各種供人排遣的麻醉品和藥物等都無法使你獲得幸福。幸福,源自人類大腦思維的轉變和態(tài)度的重塑,而重塑的方法又因人而異?;酵娇赡軙耆凑帐ソ?jīng)教義的指引改變自己,而佛教徒則會依佛陀的教育從樹立正知、正見、正念,到不住于事物外相,到熄滅一切妄想,到真正認識自己,從而完成本質上的改變。在翻譯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基督和佛陀有很多相似之處,在《當佛陀遇上基督》一書中也有概括總結:佛陀的出生時間是公元前566年,但許多現(xiàn)代學者認為公元前480年。大約5個世紀后,基督才降生了。兩人都有王室血統(tǒng);兩人的受孕都出自神跡;兩人都是在旅途中由母腹誕生;兩人出生后都被一位圣人認出是未來的救世主;兩人都進行過一次極其嚴格的齋戒,并在此過程中克服了由魔鬼幻化出的最強大誘惑,之后重返世間開始傳法;兩人都對自己的死亡作出了正確的預見;兩人的死都引發(fā)了地震?;揭笕藗冋酒饋恚运拿x站起來;佛陀教導人們坐下來,坐下來開始沉思。基督,是上帝智慧的承受者,以拯救世人之愛而張開雙臂。佛陀,是至高至臻的喜悅者,以排除人類智慧障礙的慈悲而渡人于彼岸。基督允諾將世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今天,拯救已來到了你的身邊?!狈鹜釉手Z了解眾生于苦海的拯救之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被绞俏覀冋嬲淖晕?,當人們再生時,他就是我們的新生。佛陀是我們真正的本性,佛性也可在我們體內蘇醒,一如佛性在釋迦牟尼體內蘇醒。無論你是佛教徒,還是基督徒,或兩者皆是,或兩者都不是,我們都會日漸感受到精神上的貧瘠和需要,都會在探索幸福的道路上彼此理解,都會需要有一個如佛陀或基督之形象的“神”或“主”來引導。然而,無論耶穌,還是佛陀,都把他影射到自我的靈魂中,努力去尋求歡樂與和平,這才是真正的擁抱幸福之道!在此,我要感謝我的朋友山東師范大學英語系研究生徐臣蕊協(xié)助翻譯整理,感謝認真幫我校對的各位朋友。同時,本書中作者有些唯心論的表述之道,作為譯者,我本著忠實于原文的原則照實翻譯,敬請讀者予以甄別!譯者前言“幸?!笔呛茈y捕捉和把握的!難道不是嗎?想一想,你是不是經(jīng)常有以下的想法?要是能擁有一部那樣的車……我就心滿意足了!假如能找到真正愛我的人……我就知足常樂了!倘若不用承擔這么重的經(jīng)濟負擔……我就別無他求了!如果……現(xiàn)在我想告訴你:即使存在你所做的各種“假設”——即使所有假設都能成為現(xiàn)實——你還是有可能感覺不到幸福!可能每個人都曾有所體會,即便擁有了諸如汽車、房子、珠寶之類的物質財富,也無法使人獲得長久的幸福。在夢想實現(xiàn)的那一刻,你是幸福的,然而短暫的興高采烈之后,你我都會被新的麻煩所困擾,這類麻煩有些特殊,它們會伴隨著每一次收獲而出現(xiàn)。我會永遠記住那個渴望開上法拉利跑車的年輕人,他把擁有一輛令人炫目的跑車視作自己的一個夢想。他想象著自己駕駛法拉利馳騁時的情景,甚至能夠聞到真皮坐椅的皮料味兒,能夠感受到坐墊的柔軟。在想象汽車發(fā)動以后向前行駛的瞬間,他都真切地感受到了汽車引擎的啟動力。隨后,他的這一夢想逐漸得以實現(xiàn)。終于,在經(jīng)過努力工作后,他如愿以償?shù)孬@得了晉升,薪水也大幅度地提高了。不久,他意識到自己的夢想就要變?yōu)楝F(xiàn)實了。漆黑錚亮、閃閃發(fā)光的那輛黑色法拉利跑車終于被他開出了汽車展廳,就在那一刻,他的夢想實現(xiàn)了,內心深處禁不住一陣狂喜。年輕人大多喜歡引人注目,尤其是開上跑車的感覺棒極了,他分明從帥哥和美女的眼中讀出了一種羨慕。然而,他的日常開銷也在陡然增加,養(yǎng)車所需的花銷也越來越大??吹剿_著這么高檔的跑車,年輕女孩子們自然期待著與他一起光臨高檔餐廳,期望收到昂貴的禮物。就連停車場的服務生也盼著能得到更多的小費。接下來,他便淪為法拉利的“奴隸”。唉,他哪里知道僅愛車一項就有如此高的花費。盡管已經(jīng)入不敷出了,但他還是打腫臉充胖子,不惜一切代價來炫耀自己的愛車。不過這樣做也值了!畢竟他擁有了一輛法拉利——這可是他夢寐以求的車??!這個年輕人喜歡清洗他的坐騎,喜歡給車拋光打蠟。為了能讓愛車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他樂此不疲。不過,數(shù)月之后他還是發(fā)現(xiàn)車身上有了刮掃兒,玻璃上有了劃痕。對愛車的呵護逐漸讓他感到厭倦,他開始討厭新結識的朋友向自己提出過高的要求。事實上,他開始心生疑慮,連他自己也弄不清楚女孩們同其約會的真實原因了——是因為她們對自己確有好感呢?還是僅僅因為喜歡自己的跑車?那輛車曾使年輕人引以為豪、令其內心愉悅,可謂其幸福的源泉??扇缃瘢瑓s逐漸變?yōu)槭途趩实母?,日益成為一種負擔。這種失望和沮喪的感覺是他始料未及的。原本以為,一旦自己擁有了那樣的跑車,就會永遠地幸??鞓废氯?,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各種麻煩接踵而至——這使他產生了動搖?,F(xiàn)在他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還能找到幸福嗎?我什么時候才能感到滿足呢?”物質上的收獲并不能使人感到真正幸福。那些以金錢、房產、財產或投資項目(個人、銀行等所有的投資,如債券、股票等)為標準衡量和尋找幸福的人們,總會有所頓悟而突然體會到這一點。即使用全世界所有的錢,也買不來真正長久的幸福。我認識一些腰纏萬貫的富人,他們其實跟你我一樣,也擁有許多煩惱,他們并不比我們幸福。其實很多時候金錢給人們帶來的憂愁和煩惱,遠遠多于帶給人們的幸福和快樂。大多數(shù)有錢人內心都很孤獨,而且他們常常懷疑別人與己交往的真實意圖。假如財富無法確保人們得到幸福,那么名譽可以嗎?它能使人得到幸福嗎?我也結識過一些名人,但他們中有許多人都對生活抱以一種絕望的態(tài)度。我敢肯定你能舉出很多名人自殺的事例來。有些電影明星和演員,盡管他們的名字家喻戶曉,盡管他們的名望盛極一時,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極度悲傷以致不得不選擇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那么,什么才能帶給你真正的幸福呢?財富嗎?僅憑金錢還遠遠買不到幸福。名譽嗎?名譽短暫易逝。人際關系嗎?即便是關愛你的人,有時也會讓你感到沮喪。供人排遣的各種麻醉品和藥物嗎?你很可能會對此產生依賴,一旦成癮,等候你的只有災難!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擁有幸福呢?幸福并不來源于財富、名譽、人際關系以及供人排遣的各種麻醉品和藥物,幸福根源于思維和態(tài)度的轉變!這正是本書所要探討的問題——轉變一下你的態(tài)度就可以改變你的一生!我想傳達一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面對困難,只要能夠轉變心態(tài),壞事也能變成好事!在本書中,你將會:看到他人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學到八條精神法則?;骄驮源寺杉翰⑵鋫魇谟谌?,而今這些法則將會幫助你改變原有的態(tài)度!一定備受鼓舞,下定決心以積極的心態(tài)應對困難!這本書絕對可以改變你的生活——假如你真能夠學會抱著“擁抱幸福”的態(tài)度去生活!“擁抱幸福”的心態(tài)指的是什么呢?乍一聽,你很有可能將其想象成一種類似于《圣經(jīng)》中“八福語”的東西,因為這八條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中每一條都改編自 “拿撒勒(基督少年時代居住地)的耶穌 ”在“登山寶訓”(是《新約》“馬太福音”中十分精彩的一段文字,集中表述了耶穌的教義和基督教的根本精神,因為是耶穌在加利利山腰處的講道內容,所以又稱“山頂布道”)中的開場白: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有福,他們是天國的子民?!睘樽飷罕瘋娜擞懈?,上帝必安慰他們?!薄爸t和的人有福,他們要承受上帝所應允的產業(yè)。”“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上帝會充分滿足他們?!薄叭蚀却说娜擞懈?,上帝必以仁慈待人?!薄靶牡丶儩嵉娜擞懈?,他們能看見上帝。”“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上帝稱他們?yōu)閮号??!薄叭淌茉┣娜擞懈?,因為天國就是他們的?!比藗內粢蛭胰枇R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種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你們應該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將得到上天堂的賞賜。“有?!币辉~可以理解為“得到幸?!?。這也就是說,無論輸贏、成敗,無論得意失意、享福受難,一旦領悟到基督在“八福詞”中想要傳達給人們的八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你就會幸??鞓?!“水晶宮大教堂”的設計者,建筑師菲利普?約翰遜曾經(jīng)說過,任何建筑物中最重要的部分都是“前廳”——這是建筑物的要害部位,這就猶如人們開始某種體驗時的初次感覺一樣。對一座大樓來說,“前廳”意味著什么……對一部交響樂來說,前奏意味著什么……對一場球賽來說,首發(fā)球意味著什么……對一門特技來說,最初的入門意味著什么……對一艘輪船來說,隆重的洗禮意味著什么……對一場辯論來說,開場前齊聲的喝彩意味著什么……對全新人際關系的建立,第一印象又意味著什么呢……而上述八條經(jīng)典的語句也同樣堪稱基督教義的關鍵。之所以稱其為經(jīng)典,是因為它們歷經(jīng)了時間的考驗,能夠經(jīng)久不衰。在過去大約200多年的時間里,它們曾經(jīng)影響、改變著無數(shù)男人和女人的思維、心態(tài)和行為。這其中有何奧妙?它們?yōu)楹文軐δ切┚趩实拇竽X起到超乎尋常的療效?如今我們終于對此有所了解!隨著分析的進行,謎底將逐一揭曉,而所有答案都可以歸結為一種精神上的動機,一種旨在改變人們心態(tài)的精神動機。事實上,我們即將親歷這一治療的過程,嘗試用積極的態(tài)度取代消極的態(tài)度!真的,這本書所論述的八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在眾多有益的資料中確屬一流,無它能及——它們將會改變所有人的命運!讓我們一起探索它們、運用它們吧!享受“擁抱幸?!边@一心態(tài)帶給人類的種種生活樂趣。編輯推薦
《一生的幸福課:轉變人生、獲取幸福的8種快樂態(tài)度》非常好看。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