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5輯)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紫禁城  作者:中國古陶瓷學會 編  頁數:635  

內容概要

  《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5輯)》是研究中國古代陶瓷方面的專業(yè)書籍,主要內容包括;河南鞏義黃冶窯白瓷;白釉陶與白瓷的出現年代;淺論早期北方白瓷雕塑;元代景德鎮(zhèn)青花瓷的燒制工藝;鶴壁窯唐代白釉彩瓷等。本書內容豐富,論述透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書籍目錄

鞏義白河窯北魏白釉瓷器的發(fā)現與研究河南鞏義黃冶窯白瓷白瓷起源及相關問題探討北朝的釉陶、青瓷和白瓷——兼論白瓷起源白瓷的誕生——北朝瓷器生產的諸問題與安陽隋張盛墓出土的白瓷俑白釉陶與白瓷的出現年代安陽相州窯的考古發(fā)掘與研究湖南漢、唐、宋、元古窯址出土的白瓷河南北朝白瓷管窺隋白釉雙龍柄聯腹傳瓶之新解淺析隋唐時期鞏縣窯的幾件典型自釉器素以為絢——邢窯刻款罐三件及其他邢窯白瓷與鞏義窯白瓷的比較研究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測試總結的邢窯唐代白瓷的微量元素特征寧波出土白瓷的研究早期白瓷的啟示印尼井里汶沉船里的晚唐五代定窯白瓷白瓷蠡說淺論早期北方白瓷雕塑黃冶窯址出土的白地綠彩瓷器河南唐代白釉彩瓷綜述鶴壁窯唐代白釉彩瓷唐代朱垌窯,萇莊窯彩瓷標本探析論揚州出土的鞏縣窯白瓷和彩瓷伊斯蘭白地彩飾釉陶與唐三彩、唐青花唐青花的造型、裝飾、影響與成就淺議早期白釉瓷茶具和唐三彩釉陶酒具唐青花與白釉藍彩的裝飾研究也談長沙窯釉下彩繪興起的社會因素淺析長沙窯藝術瓷器的美學意義長沙窯陶瓷裝飾紋飾形成原因探悉元青花研討引言關于元青花瓷器認識上幾種觀點的分析元青花瓷器研究概況及相關問題對元青花研究的幾點認識南京明初貴族墓葬出土元青花相關問題探究元代景德鎮(zhèn)青花瓷的燒制工藝元代青花瓷器相關問題的研討——兼談?chuàng)P州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元代青花瓷器鑒定之我見關于元青花瓷器鑒定的幾點體會與認識關于“博陵第”款瓷器真?zhèn)蔚恼J識談黑水城遺址發(fā)現的元代青花瓷器元代青花瓷用料的探討元青花研究新說元青花淺談收藏元青花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對一件元統(tǒng)三年青花供碗的認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準,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合作,鞏義市文物局協(xié)助,對鞏義白河窯址進行了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2400平方米,發(fā)現窯爐6座,灰坑以及溝、灶等遺跡百余個。通過發(fā)掘,在該窯址首次發(fā)現了燒制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的北魏窯爐及其產品,獲得了重大考古新發(fā)現,為陶瓷考古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也使我們對鞏義白河窯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和認識。發(fā)掘結果表明,鞏義白河窯的文化堆積內涵豐富,延續(xù)時間長,其中北魏和唐代堆積最具代表性。文化層堆積一般厚4米左右,最厚處超過7米。在清理的眾多遺跡中,以燒制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的北魏窯爐及出土北魏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的灰坑等最為重要。北魏窯爐(ⅢY1)殘長13.7米。由窯前工作坑、火膛、窯室和煙囪組成。其中工作坑平面為長方形,長6.1米,寬6米,深0.7米。在工作坑的東部遺留爐灰堆積,東部地面和東壁均有一層燒結面,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窯工把爐灰從燒窯的火膛里清除后,這里是暫時存放爐灰的地方?;鹛牌矫娉蜀R蹄形,殘存高度1.1米,火膛口殘缺較為嚴重,火膛兩壁底部殘留少量用耐火材料做成的壁磚,后壁用耐火磚平鋪9層后與窯床面持平。窯室保存狀況較差,窯床平面呈長方形,殘長4.7米,寬3.35米,窯室壁殘存厚度0.22米。護墻和煙囪部分被破壞不存?;鹛艃瘸鐾链罅壳嘤源善鳌⑷侵椭沃雀G具,也有少量的白釉瓷器出土,有的支燒和青釉瓷器連在一起。根據該窯的形制與結構,結合出土遺物分析,推定該窯爐(ⅢY1)是以燒制青釉瓷器和白釉瓷器為主的北魏時期的窯爐(圖一)。

編輯推薦

《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5輯)》是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古陶瓷研究(第15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