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

出版時間:2005-6  出版社:昆侖出版社  作者:王向遠  頁數(shù):383  字數(shù):29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在當“文化”被用來為武力侵略服務的時候——包括事先制造侵略他國的思想輿論,對武力侵略他國的必要性、可能性加以研究論證,在侵略戰(zhàn)爭中進行宣傳煽動,以奴役被侵略國的人民為目的,蓄意歧視、污蔑、毀損、破壞對象國的文化,或?qū)⒆試乃枷胗^念、宗教信仰、文化設施、自國的語言文學等強加于對象國,——這些“文化”的行為都構成“文化侵略”。    日本侵華史上,文化侵略是與軍事侵略、經(jīng)濟侵略并行的三種基本的侵略行為,但學術界對文化侵略的研究卻較為薄弱。本書作為系統(tǒng)研究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問題的第一部專著,使用大量第一手原始日文資料,全面揭示了文化侵略的方案、策略、實施途徑、方式及其危害,指出日本對華侵略的思想、方策的設計者,基本都不是在朝的政府官員,而是在野的民間學者、文化人。侵華戰(zhàn)爭期間,民間學者文化人又成為對華文化侵略的具體實施者,因而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可以說是“學者、文化人的侵華戰(zhàn)爭”。

作者簡介

王向遠,男,1962年10月生于山東,漢族,無黨派。1987年獲碩士學位后在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任助教、講師,1994年7月破格晉升副教授,1995年底至1998年初任中文系副主任,1996年4月獲文學博士學位,1996年7月破格晉升為教授。長期從事東方文學及東方比較文學、中日比較文學,比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數(shù)百年前日本發(fā)間文化人的侵華迷夢    一、1715年一部侵華戲劇的上演及其轟動    二、1823年一位民間學者提出驚人的侵華方案    三、幕末維新志士吉田松陰等人的禍華之心第二章  日本近代設計師福澤諭吉如何設計侵華    一、對中國的蔑視、嫉妒與垂涎    二、日本近代第一位軍國主義理論家    三、“日清戰(zhàn)爭是文明與野蠻的戰(zhàn)爭”第三章  “大日本膨脹論”與“支那分割論”    一、“大日本”往哪里“膨脹”    二、“支那分割論”    三、“支那必死”,日本最有資格分得“遺產(chǎn)”第四章  從“合邦”、“一體”到“大亞細亞主義”    一、“大東合邦”,中國則成為日本的衛(wèi)星國    二、《大亞細亞主義論》:大亞細亞主義理論的集大成    三、鼾中國的關鍵詞:“保全”、“指導”、“改造”第五章“新秩序”、“皇化圈”與天皇制法西斯主義侵華理論的爛熟    一、北一輝:日本“有發(fā)動戰(zhàn)爭的權力”    二、大川周明:要由日本來確立“亞細亞新秩序”    三、日本之“道”就是中國之“道”,“大日本的天皇就是世界的天皇”第六章  “東洋史”、“支那史”研究中的侵華圖謀    一、中國“領土過大”論和“國防不必要”論    二、中國“只是一條蚯蚓”    三、“支那史學”、“東洋史學”成為侵華史學第七章 “支那國民性研究”對中國人怕丑化及其用心    一、對中國人的歧視與偏見    二、丑陋的中國人的描畫    三、直接為侵華戰(zhàn)爭服務的“支那國民性研究”第八章  日本對華“思想宣傳戰(zhàn)”及其戰(zhàn)略戰(zhàn)術    一、所謂“思想戰(zhàn)”、“宣傳戰(zhàn)”或“思想宣傳戰(zhàn)”    二、軍國主義當局對日本國內(nèi)的戰(zhàn)爭輿論統(tǒng)制    三、“思想戰(zhàn)”、“宣傳戰(zhàn)”的全面展開第九章  日本“對支文化工作”的方案與實施    一、“對支文化工作”的由來及其實質(zhì)    二、一份典型的“對支文化工作草案”    三、攻心戰(zhàn):對知識階層的利誘,對底層民眾的“宣撫”第十章  日本在華通信報刊及其文化侵略第十一章  在華情報組織、情報搜集與文化間諜活動第十二章  日本文化物務眼中的中國抗日宣傳與抗日教育第十三章  日本在華奴化教育與日語教學的強制推行第十四章  日本對華宗教文化侵略

章節(jié)摘錄

  日本人覬覦中國,由來已久。16世紀大將軍豐臣秀吉發(fā)動侵朝戰(zhàn)爭,揚言其目的是“直搗大明國”。在民間文人中,最早通過文藝的形式表達侵華意念的是17世紀日本著名戲劇家近松門左衛(wèi)門,他在《國姓爺合戰(zhàn)》中讓日本人占領了南京。而最早系統(tǒng)全面地提出侵華方案的,是19世紀初的布衣學者佐藤信淵。他在《宇內(nèi)混同秘策》中主張以神道教來“宇內(nèi)混同”(統(tǒng)一世界),設計出了一個周密的入侵和占領中國的“秘策”,提出日本要先攻取滿洲,然后“經(jīng)略”整個中國。他甚至連日本各地方政府的作戰(zhàn)分工和出兵順序都設計好了。隨后,被后人稱為幕末維新

媒體關注與評論

  叢書試圖從深層文化視角,透視并反思日本侵華戰(zhàn)爭,史論結(jié)合地研究日本右翼學者、文化人配合侵華日軍對中國實施的各種“文化戰(zhàn)”:思想宣傳戰(zhàn)、學術情報戰(zhàn)、奴化教育戰(zhàn)、新聞輿論戰(zhàn)、語言文化戰(zhàn)、宗教文化戰(zhàn)、文學藝術戰(zhàn)等。叢書以大量第一手材料觸目驚心地揭示了先于軍事侵略和經(jīng)濟侵略、并有務于軍事和經(jīng)濟侵略的文化侵略,實際上是日本開辟的“第二侵華戰(zhàn)場”,目的是推行“皇國觀念”,摧垮中華民族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他們在各個文化領域展開的各類“文化戰(zhàn)”,以及在論證、籌劃、組織、實施等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不僅令人震驚,也給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日本對中國的文化侵略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內(nèi)容還沒看,紙張不錯
  •   選了一個很獨到的視角,沉淀了日本的近代歷史中反華文人心態(tài),狼、狂、自私、自大;我輩今日讀之應有博大自強之心。因其余孽余毒仍在,所謂“走資派,還在走”;知其根源所在,更有警醒之現(xiàn)實意義;而,尤感當時積貧積弱先輩之苦難!
  •   簡單的列舉,沒有深刻的分析,乏味無聊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