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1-1 出版社:昆侖出版社 作者:魏英敏 頁數(shù):404 字數(shù):30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當代中國倫理與道德》一書是作者以巴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世界觀與方法論研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倫理與道德問題。諸如,倫理學方法、倫理學基本問題,人的價值與倫理價值:個人主義、集體主義、理性利己主義、人性與人道主義諸種理論學術問題,作了相當深入的研討。 尤其是作者建立與市場經(jīng)濟體制相適應的道德體系及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層次性問題發(fā)表了富有個性化的見解,讀后頗有啟發(fā)。
作者簡介
魏英敏,男1935年6月生,滿族,遼寧蓋州人。
1960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1970年調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至2000年。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倫理學教研室主任,現(xiàn)任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應用倫理研究中心理事、研究員
書籍目錄
《東方文化集成》編輯委員會《東方文化集成》總序《當代中國倫理與道德》前言第一章 倫理學研究方法 一、唯物史觀方法 二、系統(tǒng)方法 三、比較方法 四、邏輯分析方法第二章 道德的結構和倫理學的類型 一、倫理學的對象 二、倫理學類型及其研究的主要問題 三、馬克思主義倫理學體系結構第三章 哲學上唯物論同唯心論的對立與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一、倫理學領域中兩條路線斗爭的特殊形式 二、關于道德或倫理學基本問題的論爭 三、倫理學基本問題之我見第四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倫理道德建設 一、社會主義道德與共產(chǎn)主義道德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道德規(guī)范體系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占有主導地位的道德規(guī)范體系內容、層次分析第五章 為人民服務——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 一、“為人民服務”思想的淵源 二、“為人民服務”倫理原則的理論轉化與升華 三、“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集中體現(xiàn)第六章 兩種對立的價值觀——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一、批判個人主義,堅持社會主義集體主義 二、反思以往闡釋集體主義道德原則 三、道德上集體主義原則的科學涵義第七章 合理利己主義與個人主義第八章 馬克思主義的人性觀與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第九章 價值、人的價值和倫理價值第十章 經(jīng)濟改革與道德第十一章 家庭倫理及其道德建設第十二章 職業(yè)道德建設的理論及實踐第十三章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國民倫理教育第十四章 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與精神文明第十五章 實事求是與倫理學研究主要參考書目
編輯推薦
全書貫穿現(xiàn)代唯物主義的思維方式,從哲學的視覺上,研究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當代中國倫理、道德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它首先是一本學術性著作,對倫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諸如,道德的結構、本質與功能,倫理、道德的基本問題,人性與人道主義,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兩種對立的價值觀等作了深層次的探討與研究。同時又是一本貼近生活、反映現(xiàn)實的有實踐性價值的著作。 本書始終貫穿對倫理、道德問題再認識的精神,反省以往、關注現(xiàn)實、展望未來。不囿于先賢圣哲固有的觀念與結論,實事求是的研究、闡述問題,坦誠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古今中外的倫理學知識、道德文化遺產(chǎn),本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厚今薄古、推陳出新,簡言之,綜合創(chuàng)新的精神,去研究、探討、解釋與說明,用以豐富、充實、完善我們的倫理與道德。本書自始至終,貫穿反教條主義,絕對主義與獨斷主義的思想,努力以創(chuàng)新觀念闡釋的問題。本書作者對應用倫理學問題頗感興趣。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