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林

出版時間:1999-1  出版社:昆侖出版社  作者:約翰·格雷  譯者:馬俊峰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如果說寫一本研究伯林思想的著作是一個令人膽怯的任務(wù),這種說法并不意味在伯
林著作中有許多含糊不清的地方,恰恰相反,伯林的思想是異常清晰的。雖然伯林的著
作涵括了廣泛的領(lǐng)域,涉及到許多作者,但它們并非各自分離以至缺乏共同的主題;與
之相反,伯林的各種著作都圍繞著一個主題。本書的一個中心觀點就是,所有伯林的著
作都是由一個具有巨大顛覆力的觀念貫穿著并使之獲得生命力的。我把這個觀念叫做價
值多元論,其意思是,許多終極人類價值是客觀的但又是不可歸約地多樣化的;這些多
樣的價值是沖突著的,而且經(jīng)常是不能和諧共存的;有時,即在它們彼此沖突的時候,
它們是不可通約的,即是說,沒有任何合理的尺度能對它們加以比較。本書的大部分篇
幅將用于闡釋和評價這個觀念。這個觀念在政治哲學上的意義是,所有真正的善和理想
都被實現(xiàn)的這種完美社會的理念不僅是一種烏托邦,而且總是自相矛盾的。就像道德生
活一樣,政治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在敵對的善和惡之間的基本選擇,此時理性棄我們于危
難而不顧、我們無論怎么選擇都要導致一些損失,有時甚至會出現(xiàn)悲劇。我把伯林的由
價值多元論引致的這種政治觀稱為“競爭的自由主義”(agonistic liberalism)。
“agon”一詞源于希臘語,它有兩重含義,既是指對唱比賽中的競爭或競賽也是指悲劇
中人物的沖突。與我們時代流行的自由主義——即樂觀地認為基本的自由、公正或正當
要求是(或必定是)一致的和和諧的——不同,伯林的自由主義是一種斯多葛派的和悲
劇的自由主義,它認為在那些具有內(nèi)在競爭性的價值中存在難以避免的沖突,任何選擇
都會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由于伯林的自由主義不像歷史上的和我們時代的自由主義那
樣希望基本的自由和平等是和諧共存的,也不贊同輝格黨的歷史哲學(這些自由主義就
是與這種歷史哲學相聯(lián)系并以它為基礎(chǔ)的),伯林的政治思想就為自由理性傳統(tǒng)提供了
富有希望的生機。如我將要指出的,即使在伯林的思想中存在著他的價值多元論以及他
所堅持的人性的歷史主義概念與傳統(tǒng)自由主義對人類的一般性觀點之間的無法消除的矛
盾,情況也仍是如此。伯林思想中的這個矛盾,可以被理解為他一方面受惠于維科和赫
爾德,另一方面又與J.S.穆勒的自由主義有密切關(guān)系而導致的;用伯林提出的那種歷
史主義觀點把自由主義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把自由主義當作是基于理
性和基本人性的一般要求,或在歷史中居于優(yōu)先地位的某種主張——就可以消解這個矛
盾。我所采取的這個策略在伯林的著作中找不到明確的根據(jù),伯林或許也不同意這種辦
法。根據(jù)對伯林思想所作的這種維科式的和赫爾德式的解釋,伯林的基本思路不是自由
的競爭而是競爭的多元論。
伯林思想的深刻獨創(chuàng)性和顛覆性有助于解釋那些異常的事實——直到目前為止,對
這種異常的事實仍缺乏專著式的研究。確實,在伯林的理論活動所涉及的任何領(lǐng)域都會
使人感到他的思想的這種獨創(chuàng)性和顛覆性。在本書中我必須做很大的省略,盡管這些省
略都有一些可辯護的理由,但由于遺漏了伯林思想的一些重要方面終究總是一種遺憾。
我沒有利用亨利·哈德?lián)碛械牟株P(guān)于許多論題的未出版的文獻,而只限于使用全部已
出版的資料。對于伯林關(guān)于認識論問題和意義理論的早期哲學論文,除了指出它們都反
對實證主義把一切有意義的論述都歸結(jié)為一種模式的主張,也許這預示了伯林后來對一
元論價值論的攻擊,我實在說不出什么東西。除了間接地或附帶地涉及到一點外,對伯
林在俄國研究中所做出的許多重要貢獻,他在戰(zhàn)爭期間作為政治觀察員所寫的一些報告
(這些材料有些曾在《華盛頓通訊》發(fā)表),他對音樂的愛好和深刻理解,我都沒有予
以論述。我也沒有提到他的許多表現(xiàn)友誼的事例,這些必須等到由米歇爾·依格納鐵夫
(Michael Ignatfeff)撰寫的伯林傳出版后才能為世人所知。對于伯林的個性與他的
談話(這些談話在表現(xiàn)想象力的移情作用方面都是十分卓絕的)和思想(他堅信,還有
許多與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相同的生活方式以及與之聯(lián)系著的現(xiàn)實、正當、價值等)
之間的聯(lián)系,我也沒有做出說明。我只是把關(guān)注重點放在他的政治思想、道德理論和體
現(xiàn)這些思想的哲學概念方面,因為在我看來,這樣就抓住了伯林最具有意義的理論成就
和他確立的自由思想的特征。
現(xiàn)在我只就與他的思想有關(guān)的方面略述一下伯林的生平。伯林于1909年6月6日生于
俄國的里加(Riga),像梅紐因(Yehudi Menuhin)一樣,他的家族也是查伯德·哈西
德(Chabad Hasidim)的后裔。他的祖父母是本分的哈西德信徒,但他的父母不是。他
在里加長大,講俄語和德語。他家1915年從里加搬到安得里普(Andreapol),1917年
又搬到彼得格勒,在這里他目睹了1917年二月的俄國革命和布爾什維克的十月革命,然
后在拉脫維亞停留了短暫時期后于1921年到了英國。他的祖父、一個叔叔、一個姑姑和
三個表兄弟于1941年在里加被納粹殺害。他在圣保羅學校上完中學,在牛津基督圣體學
院受的大學教育。除了有三年時間他先住在紐約后又到華盛頓為英國政府工作,以及
1945年在莫斯科居留了一段時間外,伯林一直生活在牛津。在這里,他一直作為全靈學
院的研究員,1957—1967年擔任社會和政治理論研究會主席,1966—1975年擔任沃爾夫
森學院的院長,1974-1978年擔任英國研究院院長。此后,他在牛津度過了他的大部分
時間,談話、寫作和出版作品。
人們經(jīng)常把伯林與休謨作對比。這種比較一般并不會形成什么誤導,但卻遺漏了許
多重要的東西。像休謨一樣,伯林后來也放棄了哲學而轉(zhuǎn)向?qū)v史的研究,雖然休謨研
究的是英國歷史而伯林研究的是思想史,但他們都是運用其哲學觀點于歷史研究的典范。
如果伯林與休謨分享著一種深刻的理智上的快樂,一種對思考和寫作中表現(xiàn)的清晰透徹
的風格的熱愛以及一種對歷史的諷刺的愛好,那么伯林自己還有一些為和藹可親的休謨
所缺乏的偏好。這種偏好來源于伯林的多元性的繼承因素,這些因素不是英國人的而是
俄國人和猶太人的,這就是他對觀念和人類生活中悲劇感的偏好。伯林曾經(jīng)說過(實際
情況也確實如此),他對英國經(jīng)驗主義的深刻理解和毫無疑義的吸取都是經(jīng)由英美哲學
和康德哲學而形成的。然而,在英美哲學那種專業(yè)式的枯燥論述與伯林的著作間有一種
深刻的差別,這種差別也許不單純是伯林獨特的寫作風格問題,也不僅表現(xiàn)為伯林對與
他完全不同的思想家具有一種(通過想象的移情作用)深邃的洞察力,而且還表現(xiàn)在他
對理智生活和知識分子的責任的理解上,這些都不是英國式的而是俄國式的。伯林最主
要的工作,雖然也體現(xiàn)在他力圖尋求一種區(qū)別于英國經(jīng)驗論的嚴密而透徹的標準,但更
表現(xiàn)在他對理智的作用(這在英國哲學中是沒有得到充分認識的)的理解上,他把理智
看作是一個人與整個人類生活的概念相聯(lián)系的能力,伯林這種觀點的根源仍然扎在俄國
的傳統(tǒng)中。使得伯林的著作充滿活力的人類生活概念,——諾埃爾·安南(Noel Annan)
把它稱作是“對我們這一代人生活的最真實最令人感動的解釋”——是一種悲劇性的概
念,這也是一種與任何神義論的觀念所抵牾的觀念。我認為,伯林這種悲劇思想的根源
則可以追溯到他的猶太人遺傳。正是這些分離的多元性文化遺傳因素的混合,在伯林的
思想中形成多種觀念的微妙纏繞,這些只有借助于扎實的研究才能予以澄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伯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對伯林理論體系核心概念的“價值多元論”,我覺得可以用一句我們中國人熟知的一句俗語來做簡單化的表達,即“忠孝不能兩全”?!爸摇焙汀靶ⅰ痹谝欢ǖ木硾r下,成為了不能通約的“善”,彼此競爭不能和諧共處。在不同的“善”之間做出選擇的兩難困境形成了悲劇的起因。因此,在這句“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的慨嘆中,也不由得具有了某種悲壯的意味。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